CN114253429A - 显示设备和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和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3429A
CN114253429A CN202111075834.5A CN202111075834A CN114253429A CN 114253429 A CN114253429 A CN 114253429A CN 202111075834 A CN202111075834 A CN 202111075834A CN 114253429 A CN114253429 A CN 114253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eriod
display
frame period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58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栽贤
金兑俊
朴正睦
李钉邱
李知荣
赵炫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53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34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和驱动装置。显示设备包括触摸传感器、触摸驱动器和显示驱动器。触摸驱动器以第一频率驱动触摸传感器,在触摸帧周期的触摸感测周期期间向触摸电极提供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在触摸帧周期的触摸等待周期期间停止提供触摸驱动信号。显示驱动器在第一模式下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驱动显示面板,在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期间向像素提供扫描信号,并且在显示帧周期的显示等待周期期间停止提供扫描信号。当显示驱动器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时,显示驱动器以低于第二频率的第三频率驱动显示面板,并且触摸驱动器增加触摸帧周期的触摸等待周期。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和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计算机、导航系统、智能电视和其它电子设备具有平坦的面板显示设备。示例包括液晶显示(LCD)设备、场发射显示(FED)设备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设备。这些显示设备中的一些配备有触摸感测单元,触摸感测单元检测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并且然后计算触摸输入的位置(例如,坐标),以用于执行特定操作的目的。当同时驱动显示单元和触摸感测单元时,可能出现图像质量失真。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提供了这样的显示设备,即使显示驱动单元在低速驱动模式下操作时,该显示设备也能在保持触摸检测灵敏度的可靠性的同时减小图像质量失真或使其最小化。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包括像素;触摸传感器,在显示单元上并包括触摸电极;触摸驱动器,配置为以第一频率驱动触摸传感器,在触摸帧周期的触摸感测周期期间向触摸电极提供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在触摸帧周期的触摸等待周期期间停止提供触摸驱动信号;以及显示驱动器,配置为在第一模式下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驱动显示单元,在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期间向像素提供扫描信号,并且在显示帧周期的显示等待周期期间停止提供扫描信号。当显示驱动器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时,显示驱动器配置为以低于第二频率的第三频率驱动显示单元,并且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增加触摸帧周期的触摸等待周期。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驱动装置包括触摸驱动器,配置为驱动显示设备的触摸传感器,其中,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当显示设备的显示驱动器在第一模式下时,基于第一触摸帧周期的第一触摸等待周期来驱动触摸传感器,以及当显示驱动器在第二模式下时,基于第二触摸帧周期的第二触摸等待周期来驱动触摸传感器,其中第一触摸等待周期不同于第二触摸等待周期,并且其中触摸驱动器配置为以不同于显示驱动器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下的至少一个频率的频率来驱动触摸传感器。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实施方式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了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触摸感测单元的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图3中的区域A1的放大平面图的示例;
图5示出了显示设备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的示例;
图6示出了沿着图5的线I-I’的剖视图的示例;
图7示出了触摸感测单元和触摸驱动单元的实施方式;
图8示出了用于在第一(或正常)模式下操作显示驱动单元和触摸驱动单元的时序图的实施方式;
图9示出了用于在第二(或第一慢速)模式下操作显示驱动单元和触摸驱动单元的时序图的实施方式;
图10示出了用于在第三(或第二慢速)模式下操作显示驱动单元和触摸驱动单元的时序图的实施方式;
图11示出了用于在第二(或第一慢速)模式下操作显示驱动单元和触摸驱动单元的时序图的实施方式;
图12示出了用于在第三(或第二慢速)模式下操作显示驱动单元和触摸驱动单元的时序图的实施方式;
图13示出了用于在第二(或第一慢速)模式下操作显示驱动单元和触摸驱动单元的时序图的实施方式;以及
图14示出了用于在第三(或第二慢速)模式下操作显示驱动单元和触摸驱动单元的时序图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对许多具体细节进行阐述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或实现方式的透彻理解。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实施方式”和“实现方式”是可互换的词语,其是采用本文中公开的本发明构思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设备或方法的非限制性示例。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具有一个或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对各种实施方式进行实践。在其它实例中,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各种实施方式,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设备。此外,各种实施方式可以是不同的,但不一定是排他的。例如,在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实施方式的特定形状、配置和特性可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使用或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实施方式应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现本发明构思的一些方式的不同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部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和/或方面等(下文中,单独称为或统称为“元件”)可以另行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附图中,剖面线和/或阴影的使用通常用于使相邻元件之间的边界清晰。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剖面线或阴影的存在或不存在都不传达或指示对特定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所示出的元件之间的共性和/或元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要求。此外,在附图中,出于清楚和/或描述的目的,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当可以不同地实现实施方式时,可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地执行特定的处理顺序。例如,两个连续描述的处理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此外,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当诸如层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然而,当元件或层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为此,术语“连接”可以表示在存在或者不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的情况下的物理连接、电连接和/或流体连接。此外,X轴、Y轴和Z轴不限于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诸如,x轴、y轴和z轴),并且可以以更宽泛的含义进行解释。例如,X轴、Y轴和Z轴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表示彼此不垂直的不同方向。出于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和“选自由X、Y和Z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诸如,例如,XYZ、XYY、YZ和ZZ。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类型的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因此,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可以称为第二元件。
诸如“下面”、“下方”、“之下”、“下”、“上方”、“上”、“之上”、“较高”、“侧”(例如,如“侧壁”中那样)等的空间相对术语可以在本文中出于描述性目的而使用,并且从而用于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些)元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取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旨在涵盖装置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将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随之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涵盖上方和下方两种取向。此外,装置可以以其它方式取向(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取向),并且因而应相应地解释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含”、“包含有”、“包括”和/或“包括有”表示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注意的是,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约”和其它类似术语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并且因此用于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值中的固有偏差留有余量。
本文中参照作为理想化实施方式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和/或分解图对各种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因此,将预期由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而导致的与图示形状的不同。因此,本文中公开的实施方式不应该一定被理解为受限于特定示出的区域形状,而是应包括由例如制造引起的形状上的偏差。以这种方式,附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可为示意性的,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反映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因此不一定旨在进行限定。
按照本领域中的惯例,附图中针对功能性块、单元和/或模块描述并示出了一些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这些块、单元和/或模块通过可使用基于半导体的制备技术或其它制造技术而形成的电子(或光学)电路(诸如,逻辑电路、分立部件、微处理器、硬布线电路、存储器元件、布线连接等)物理上地实现。在块、单元和/或模块通过微处理器或其它类似硬件实现的情况下,可使用软件(例如,微代码)对所述块、单元和/或模块进行编程和控制以执行本文中讨论的各种功能,并且可选地,可以由固件和/或软件来驱动它们。还考虑到的是,每个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通过专用硬件进行实现,或者实现为执行一些功能的专用硬件与执行其它功能的处理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编程式微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组合。此外,在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范围的情况下,一些实施方式的每个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在物理上划分成两个或更多个交互且分立的块、单元和/或模块。此外,在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范围的情况下,一些实施方式的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物理地组合成更复杂的块、单元和/或模块。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术语,诸如在常用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的语境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含义进行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地如此限定。
图1是显示设备10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显示设备10可以被包括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或联接至便携式电子设备。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示例包括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移动通信终端、电子记事本、电子图书(电子书)、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设备或超移动PC(UMPC)。在一个示例中,显示设备10可以用作电视(TV)、膝上型计算机、监视器、广告牌或物联网(IoT)设备的显示单元。在另一示例中,显示设备10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表、手表电话、眼镜显示器或头戴式显示器(HMD)。在另一示例中,显示设备10可以应用于车辆的仪表盘、中央仪表板或中央信息显示器(CID),车辆的可以代替侧视镜的室内镜显示器,或车辆的设置在前座椅的后部处的娱乐显示器。
在取向方面,第一方向(例如,X轴方向)可以是显示设备10的短边的方向,例如,显示设备10的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例如,Y轴方向)可以是显示设备10的长边的方向,例如,显示设备10的垂直方向。第三方向(例如,Z轴方向)可以是显示设备10的厚度方向。
在平面图中,显示设备10可以具有近乎矩形的形状。例如,在平面图中,显示设备10可以具有在第一方向(或X轴方向)上具有短边并且在第二方向(或Y轴方向)上具有长边的近乎矩形的形状。显示设备10的短边和长边相遇的角可以是圆润的或直角的。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10的平面形状可以是各种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另一形状。
参照图1,显示设备1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0、显示驱动单元(显示驱动器)200、电路板300和触摸驱动单元(触摸驱动器)400。
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主区域MA和子区域SBA。主区域MA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显示区域DA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像素,非显示区域NDA围绕显示区域DA或者以其它方式与显示区域DA相邻。显示区域DA可以通过多个发射区域或开口区域发射光。
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开关元件、限定发射区域或开口区域的像素限定膜以及自发光元件。自发光元件例如可以包括:包括有机发光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包括量子点发光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包括无机半导体的无机发光二极管(ILED)和/或其它类型的发光器。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在显示区域DA外部,并且例如可以限定为显示区域100的主区域MA的边缘区域。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包括扫描驱动单元,扫描驱动单元向连接显示驱动单元200与显示区域DA的扫描线和扇出线提供扫描信号。
子区域SBA可以从主区域MA的一侧延伸。子区域SBA可以包括可弯曲、可折叠或可卷曲的柔性材料。例如,当子区域SBA弯曲时,子区域SBA可以在第三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主区域MA重叠。子区域SBA可以包括显示驱动单元200和连接至电路板300的焊盘单元。
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输出信号和电压以驱动显示面板100。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向数据线提供数据电压,向电力供应线提供电力供应电压,并且向扫描驱动单元提供扫描控制信号。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形成为集成电路(IC),并且可以例如以玻璃上芯片(COG)或塑料上芯片(COP)的方式或经由超声结合安装在显示面板100上。显示驱动单元200例如可以设置在子区域SBA中。当子区域SBA弯曲时,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在第三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主区域MA重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安装在电路板300上,或者可以联接至电路板300。
电路板300可以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膜(ACF)附接在显示面板100的焊盘单元上。结果,电路板300的引线可以电连接至显示面板100的焊盘单元。电路板300例如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印刷电路板(PCB)或诸如膜上芯片(COF)的柔性膜。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安装在电路板300上或联接至电路板300,并且可以连接至显示面板100的触摸感测单元。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向多个触摸电极提供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可以检测触摸电极的电容(或电阻)的变化。例如,触摸驱动信号可以包括具有多个驱动脉冲的信号。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检测触摸输入的存在,并且基于触摸电极的电容(或电阻)的变化来计算触摸输入的触摸坐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形成为集成电路(IC)。
图2示出了图1的显示设备10的剖视图的实施方式。参照图2,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DU和触摸感测单元TSU。显示单元DU例如可以包括衬底SUB、薄膜晶体管(TFT)层TFTL、发光元件层EML和封装层TFEL。
衬底SUB可以是基础衬底或基础构件,并且可以由绝缘材料(例如,聚合物树脂)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衬底SUB可以是可弯曲、可折叠或可卷曲的柔性衬底。当衬底SUB是柔性衬底时,衬底SUB可以由聚酰亚胺(PI)或另一材料形成。
TFT层TFTL可以在衬底SUB上并且可以包括形成像素的像素电路的多个TFT。TFT层TFTL可以包括连接显示驱动单元200与显示区域DA的扫描线、数据线、电力供应线、扫描控制线和/或扇出线。TFT层TFTL还可以包括连接显示驱动单元200和焊盘单元的焊盘连接线。TFT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半导体区域、源电极、漏电极和栅电极。例如,当扫描驱动单元形成在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域NDA的一侧时,扫描驱动单元可以包括TFT。
TFT层TFTL可以在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中。TFT层TFTL的TFT、扫描线、数据线和电力供应线可以在显示区域DA中。TFT层TFTL的扫描控制线、扇出线和焊盘连接线可以在非显示区域NDA中。
发光元件层EML可以在TFT层TFTL上。发光元件层EML可以包括用于发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发光元件中的每个包括顺序地堆叠的第一电极、发射层和第二电极)以及限定像素的像素限定膜。发光元件层EML的发光元件可以在显示区域DA中。
发射层例如可以包括有机材料的有机发射层。发射层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射层和电子传输层。当第一电极经由TFT层TFTL的TFT接收预定的电压并且第二电极接收公共电压时,空穴和电子可以通过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移动到发射层并且可以在发射层中复合在一起以发射光。例如,第一电极可以是阳极电极,并且第二电极可以是阴极电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层EML可以包括QLED或者ILED,QLED包括量子点发光层,ILED包括无机半导体。
封装层TFEL可以覆盖发光元件层EML的顶表面和侧表面以保护发光元件层EML。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用于封装发光元件层EML的至少一个无机膜和至少一个有机膜。
触摸感测单元TSU可以在封装层TFEL上,并且可以包括多个触摸电极和感测线。触摸电极可以以电容(或电阻)方式检测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感测线可以连接触摸电极和触摸驱动单元400。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触摸感测单元TSU可以以自电容方式或互电容方式检测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触摸感测单元TSU可以在显示单元DU上的单独的衬底上。在这种情况下,支承触摸感测单元TSU的衬底可以是封装显示单元DU的基础构件。
触摸感测单元TSU的触摸电极可以在与显示区域DA重叠的触摸传感器区域中。触摸感测单元TSU的感测线可以在与非显示区域NDA重叠的触摸外围区域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偏振膜和覆盖窗可以附加地设置在触摸感测单元TSU上。偏振膜可以在触摸感测单元TSU上,并且覆盖窗可以经由粘合构件在偏振膜上。
子区域SBA可以从主区域MA的一侧延伸,并且可以包括可弯曲、可折叠或可卷曲的柔性材料。当子区域SBA弯曲时,子区域SBA例如可以在第三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主区域MA重叠。子区域SBA可以包括显示驱动单元200和连接至电路板300的焊盘单元。
图3示出了图1的显示设备10的触摸感测单元TSU(参照图2)的平面图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参照图3,触摸感测单元TSU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和触摸外围区域TPA,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用于检测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触摸外围区域TPA围绕触摸传感器区域TSA或以其它方式与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相邻。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可以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域DA重叠。触摸外围区域TPA可以与非显示区域NDA重叠。
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可以包括多个触摸电极SEN和多个虚设电极DME。触摸电极SEN可以形成互电容或自电容以检测来自物体或人的触摸输入。触摸电极SEN可以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E和多个感测电极RE。例如,驱动电极TE可以限定为第一触摸电极,并且感测电极RE可以限定为第二触摸电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极TE可以限定为第二触摸电极,并且感测电极RE可以限定为第一触摸电极。
驱动电极TE可以在第一方向(例如,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例如,Y轴方向)上布置。驱动电极TE可以在第一方向(例如,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例如,Y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在第二方向(例如,Y轴方向)上每对相邻的驱动电极TE可以经由桥电极CE电连接。
驱动电极TE可以经由第一驱动线TL1和第二驱动线TL2连接至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例如,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下部分中的驱动电极TE可以经由第一驱动线TL1连接至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在这种情况下,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上部分中的驱动电极TE可以经由第二驱动线TL2连接至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第一驱动线TL1可以通过触摸外围区域TPA的下部分延伸到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第二驱动线TL2可以通过触摸外围区域TPA的上部分、左部分和下部分延伸到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可以经由电路板300连接至触摸驱动单元400。
桥电极CE可以弯曲至少一次。例如,桥电极CE可以是角括号的形状(例如,“<”和“>”),但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桥电极CE的形状可以不同于角括号。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每对相邻的驱动电极TE可以由多个桥电极CE连接。因此,即使桥电极CE中的一个断开,驱动电极TE也可以经由其它的非断开的桥电极CE稳定地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对相邻的驱动电极TE可以由两个桥电极CE或另一数量的桥电极CE连接。
桥电极CE可以在与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不同的层中。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每对相邻的感测电极RE可以经由与驱动电极TE或感测电极RE在相同的层中的连接器电连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每对相邻的驱动电极TE可以经由与驱动电极TE或感测电极RE在不同的层中的桥电极CE电连接。因此,即使桥电极CE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感测电极RE重叠,驱动电极TE也可以与感测电极RE绝缘。在驱动电极TE与感测电极RE之间可以形成互电容。
感测电极R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感测电极R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布置,并且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每对相邻的感测电极RE可以由连接器电连接。
感测电极RE可以经由感测线RL连接至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例如,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右部分上的感测电极RE可以经由感测线RL连接至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感测线RL可以通过触摸外围区域TPA的右部分和下部分延伸到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可以经由电路板300连接至触摸驱动单元400。
虚设电极DME中的每个可以被驱动电极TE或感测电极RE围绕。虚设电极DME中的每个可以与驱动电极TE或感测电极RE间隔开,并通过驱动电极TE或感测电极RE绝缘。因此,虚设电极DME可以电浮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虚设电极DME在平面图中可以具有菱形形状,但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虚设电极DME在平面图中可以具有矩形形状、非四边形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另一形状。
显示焊盘区域DPA、第一触摸焊盘区域TPA1和第二触摸焊盘区域TPA2可以在显示面板100的子区域SBA的一个边缘上。显示焊盘区域DPA、第一触摸焊盘区域TPA1和第二触摸焊盘区域TPA2可以经由低电阻、高可靠性材料(诸如ACF或自组装各向异性导电膏(SAP))电连接至电路板300。
显示焊盘区域DPA可以包括经由电路板300连接至主处理器的多个显示焊盘单元DP。显示焊盘单元DP可以连接至电路板300以接收数字视频数据或向显示驱动单元200提供数字视频数据。
第一触摸焊盘区域TPA1可以在显示焊盘区域DPA的一侧上,并且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可以电连接至设置在电路板300上的触摸驱动单元400。第一触摸焊盘单元TP1可以经由第一驱动线TL1向驱动电极TE提供触摸驱动信号。
第二触摸焊盘区域TPA2可以在显示焊盘区域DPA的另一侧(例如,相对侧)上,并且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可以电连接至设置在电路板300上的触摸驱动单元400。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可以经由连接至第二触摸焊盘单元TP2的感测线RL接收触摸感测信号,并且可以检测驱动电极TE与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向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提供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可以从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接收触摸感测信号。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基于触摸感测信号检测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中的电荷变化。
图4示出了图3的区域A1的放大平面图的实施方式,并且图5示出了图1的显示设备10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的实施方式。参照图4和图5,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虚设电极DME(参照图3)可以在相同的层中并且可以彼此间隔开。
驱动电极T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布置。驱动电极T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每对相邻的驱动电极TE可以由桥电极CE电连接。
桥电极CE可以弯曲至少一次。例如,桥电极CE可以是角括号的形状(例如,“<”和“>”),但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每对相邻的驱动电极TE可以由多个桥电极CE连接。因此,即使桥电极CE中的一个断开,驱动电极TE也可以经由其它的非断开的桥电极CE稳定地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对相邻驱动电极TE可以由两个桥电极CE或另一数量的桥电极CE连接。
感测电极R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感测电极RE可以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每对相邻的感测电极RE可以由连接器RCE电连接。连接器RCE例如可以设置在相应的一对相邻的感测电极RE中的最短距离内。
多个桥电极CE可以在与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不同的层中。桥电极CE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第一部分CEa和第二部分CEb。例如,桥电极CE中的每个的第二部分CEb可以经由第一接触孔CNT1连接至驱动电极TE,以在方向DR2上延伸。桥电极CE中的每个的第一部分CEa可以从相应的桥电极CE的第二部分CEb弯曲(或成角度)以在与感测电极RE重叠的区域中在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可以经由第一接触孔CNT1连接至驱动电极TE。方向DR1可以是第一方向(X轴方向)与第二方向(Y轴方向)之间的方向,并且方向DR2可以与方向DR1相交。因此,桥电极CE中的每个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连接一对相邻的驱动电极TE。
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虚设电极DME(参照图3)例如可以在平面图中形成网格或鱼网形状。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虚设电极DME可以不与多个像素组PG中的每个的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三发射区域EA3重叠。此外,在实施方式中,桥电极CE可以不与像素组PG中的每个的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三发射区域EA3重叠。因此,显示设备10(参照图2)可以防止从像素组PG中的每个的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三发射区域EA3发射的光的亮度被触摸感测单元TSU(参照图2)降低。
驱动电极TE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分别在方向DR1和DR2上延伸的第一部分TEa和第二部分TEb。感测电极RE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分别在方向DR1和DR2上延伸的第一部分REa和第二部分REb。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虚设电极DME可以在平面图中形成板结构,而不是网格或鱼网结构。在该示例中,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虚设电极DME可以包括具有高透光率的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等),并且因此可以能够防止从像素组PG中的每个的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三发射区域EA3发射的光的亮度降低。
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分别包括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三发射区域EA3。例如,第一发射区域EA1可以发射第一色光或红光,第二发射区域EA2可以发射第二色光或绿光,并且第三发射区域EA3可以发射第三色光或蓝光。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子像素可以发射不同的光的组合。
这里,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三发射区域EA3在平面图中可以具有菱形或矩形形状,但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三发射区域EA3可以在平面图中具有非四边形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发射区域EA3可以具有最大尺寸,并且第二发射区域EA2可以具有最小尺寸,但是这些尺寸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不同。
单个像素组PG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发射区域EA1、两个第二发射区域EA2和一个第三发射区域EA3,并且因此可以显示白色灰度,例如,可以基于从一个第一发射区域EA1发射的光、从两个第二发射区域EA2发射的光和从一个第三发射区域EA3发射的光的组合来显示白色灰度。
第二发射区域EA2可以布置在奇数行中,并且例如可以在奇数行中的每个中在第一方向(或X轴方向)上连续布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对相邻的第二发射区域EA2中的一个可以在方向DR1上具有两个长边并在方向DR2上具有两个短边。另一第二发射区域EA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具有两个长边并在方向DR1上具有两个短边。这种布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不同。
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三发射区域EA3可以布置在偶数行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三发射区域EA3可以交替地布置在偶数行中的每个中。这种布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不同。
图6示出了沿着图5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的实施方式。结合图5参照图6,显示面板100(参照图2)可以包括显示单元DU和触摸感测单元TSU。显示单元DU可以包括衬底SUB、TFT层TFTL、发光元件层EML和封装层TFEL。衬底SUB可以支承显示面板100,并且可以是基础衬底或由绝缘材料(例如,聚合物树脂)形成的基础构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衬底SUB可以是可弯曲、可折叠或可卷曲的柔性衬底。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衬底SUB可以包括柔性材料和刚性材料。
TFT层TFTL可以包括第一缓冲层BF1和第二缓冲层BF2、TFT、栅绝缘膜GI、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电容器电极CPE、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第一连接电极CNE1、第一钝化层PAS1、第二连接电极CNE2和第二钝化层PAS2。
第一缓冲层BF1可以在衬底SUB上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渗透的无机膜。例如,第一缓冲层BF1可以包括交替堆叠的多个无机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阻挡层BML可以在第一缓冲层BF1上。光阻挡层BML例如可以形成为包括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铜(Cu)或其合金的单层或多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阻挡层BML可以是包括黑色颜料的有机膜。
第二缓冲层BF2可以覆盖第一缓冲层BF1和光阻挡层BML。第二缓冲层BF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渗透的无机膜。例如,第二缓冲层BF2可以包括交替堆叠的多个无机膜。
TFT可以在第二缓冲层BF2上,并且可以包括在每个像素的像素电路中。TFT可以包括像素电路的驱动晶体管和/或开关晶体管,并且还可以包括半导体区域ACT、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半导体区域ACT、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在第二缓冲层BF2上。半导体区域ACT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栅电极GE重叠,并且可以通过栅绝缘膜GI与栅电极GE绝缘。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通过将半导体区域ACT的材料转变成导体来提供。栅电极GE可以在栅绝缘膜GI上,并且可以与半导体区域ACT重叠,其中栅绝缘膜GI置于栅电极GE与半导体区域ACT之间。
栅绝缘膜GI可以设置在半导体区域ACT、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上。例如,栅绝缘膜GI可以覆盖半导体区域ACT、源电极SE、漏电极DE和第二缓冲层BF2,并且可以使半导体区域ACT与栅电极GE绝缘。栅绝缘膜GI可以包括被第一连接电极CNE1穿透的接触孔。
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可以覆盖栅电极GE和栅绝缘膜GI,并且可以包括被第一连接电极CNE1穿透的接触孔。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的接触孔可以连接至栅绝缘膜GI的接触孔和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的接触孔。
电容器电极CPE可以在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上并且可以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栅电极GE重叠。例如,电容器电极CPE例如可以形成为包括Mo、Al、Cr、Au、Ti、Ni、Nd、Cu和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层或多层。
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可以覆盖电容器电极CPE和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可以包括被第一连接电极CNE1穿透的接触孔。第二层间绝缘膜ILD1的接触孔可以连接至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的接触孔和栅绝缘膜GI的接触孔。
第一连接电极CNE1可以在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上,并且可以连接TFT的漏电极DE与第二连接电极CNE2。第一连接电极CNE1可以插置在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的接触孔、第一层间绝缘膜ILD1的接触孔和栅绝缘膜GI的接触孔中,并且因此可以与TFT的漏电极DE接触。
第一钝化层PAS1可以覆盖第一连接电极CNE1和第二层间绝缘膜ILD2,并且可以保护TFT。第一钝化层PAS1可以包括被第二连接电极CNE2穿透的接触孔。
第二连接电极CNE2可以在第一钝化层PAS1上,并且可以连接第一连接电极CNE1与发光元件ED的第一电极AND。第二连接电极CNE2可以插置在第一钝化层PAS1的接触孔中,并且因此可以与第一连接电极CNE1接触。
第二钝化层PAS2可以覆盖第二连接电极CNE2和第一钝化层PAS1。第二钝化层PAS2可以包括被发光元件ED的第一电极AND穿透的接触孔。
在每个像素电路中,发光元件层EML可以在TFT层TFTL上并且可以包括发光元件ED和像素限定膜PDL。发光元件ED可以包括第一电极AND、发射层EL和第二电极CAT。第一电极AND可以在第二钝化层PAS2上,并且可以设置成与由像素限定膜PDL限定的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三发射区域EA3中的一个重叠。第一电极AND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电极CNE1和第二连接电极CNE2连接至TFT的漏电极DE。
此外,在每个像素电路中,发射层EL可以在第一电极AND上。发射层EL例如可以是包括有机材料的有机发射层。在该示例中,当TFT向第一(阳极)电极AND施加预定的电压并且第二(阴极)电极CAT接收公共电压时,空穴和电子可以通过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移动到发射层EL。空穴和电子可以在发射层EL中复合在一起以发射光。
第二电极CAT可以在发射层EL上,并且例如可以实现为用于所有像素的公共电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CAT可以在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三发射区域EA3中的发射层EL上以及在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三发射区域EA3以外的区域中的像素限定膜PDL上。像素限定膜PDL可以限定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三发射区域EA3,并且可以使第一电极AND彼此分离和绝缘。
封装层TFEL可以在第二电极CAT上并且可以覆盖发光元件ED。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膜,其防止氧气或湿气渗入发光元件层EML。封装层TFEL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膜,其包括硅氮化物层、硅氮氧化物层、硅氧化物层、钛氧化物层、铝氧化物层和/或另一材料层。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机膜,其保护发光元件层EML不受诸如灰尘的异物的影响。封装层TFEL例如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
触摸感测单元TSU可以在封装层TFEL上,并且可以包括第三缓冲层BF3、桥电极CE、第一绝缘膜SIL1、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第二绝缘膜SIL2。第三缓冲层BF3可以在封装层TFEL上并且可以执行绝缘功能和光学功能。第三缓冲层BF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缓冲层BF3可以形成为堆叠的多膜。多膜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膜,其例如包括硅氮化物层、硅氮氧化物层、硅氧化物层、钛氧化物层和/或铝氧化物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不提供第三缓冲层BF3。
桥电极CE可以在第三缓冲层BF3上,并且可以与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在不同的层中。桥电极CE还可以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连接一对相邻的驱动电极TE。桥电极CE可以形成为例如包括Mo、Ti、Cu或Al的单层,或者形成为Al和Ti的堆叠(例如,Ti/Al/Ti)、Al和ITO的堆叠(例如,ITO/Al/ITO)、Ag-Pd-Cu(APC)合金、或者APC合金和ITO的堆叠(例如,ITO/APC/ITO)。
第一绝缘层SIL1可以覆盖桥电极CE和第三缓冲层BF3,并且可以执行绝缘功能和光学功能。例如,第一绝缘层SIL1例如可以形成为包括硅氮化物层、硅氮氧化物层、硅氧化物层、钛氧化物层或铝氧化物层的无机膜。
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以在第一绝缘层SIL1上,并且可以不与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三发射区域EA3重叠。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以各自形成为例如包括Mo、Ti、Cu或Al的单层,或者形成为Al和Ti的堆叠(例如,Ti/Al/Ti)、Al和ITO的堆叠(例如,ITO/Al/ITO)、APC合金、或者APC合金和ITO的堆叠(例如,ITO/APC/ITO)。
第二绝缘层SIL2可以覆盖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第一绝缘层SIL1,并且可以执行绝缘功能和光学功能。例如,第二绝缘层SIL2可以由可以用于形成第一绝缘层SIL1的上述示例性材料中的一种形成。
图7是图1的显示设备10的实施方式的框图,包括触摸感测单元和触摸驱动单元400。
参照图7,触摸驱动单元(触摸驱动器)400可以包括驱动信号输出部分(驱动信号输出)410、感测电路部分(感测电路)420、模数转换部分(A/D转换器)430、触摸控制部分(触摸控制器)440和触摸数据补偿部分(触摸数据补偿器)450。驱动信号输出部分410可以经由第一驱动线TL1连接至多个驱动电极TE。驱动信号输出部分410可以向驱动电极TE提供触摸驱动信号。触摸驱动信号可以包括多个驱动脉冲。驱动信号输出部分410可以以预定的顺序向第一驱动线TL1提供触摸驱动信号。例如,驱动信号输出部分410可以顺序地向范围从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一侧上的驱动电极TE到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另一侧上的驱动电极TE的驱动电极TE输出触摸驱动信号。
感测电路部分420可以经由感测线RL连接至多个感测电极RE。感测电路部分420可以经由感测线RL感测驱动电极TE与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信号输出部分410可以向触摸电极TE提供触摸驱动信号,并且感测电路部分420可以向感测电极RE提供触摸驱动信号。在这种情况下,驱动信号输出部分410可以感测触摸电极TE中的电荷变化,并且感测电路部分420可以感测感测电极RE中的电荷变化。因此,驱动信号输出部分410和感测电路部分420可以感测触摸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的自电容的变化。
模数转换部分430可以将感测电路部分420的输出电压转换为触摸感测数据TSD,触摸感测数据TSD是数字数据。模数转换部分430可以向触摸数据补偿部分450提供触摸感测数据TSD。
触摸控制部分440可以控制驱动信号输出部分410、感测电路部分420和模数转换部分43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触摸控制部分440可以向驱动信号输出部分410、感测电路部分420和模数转换部分430输出用于使驱动信号输出部分410、感测电路部分420和模数转换部分430同步的时序信号。
触摸数据补偿部分450可以从模数转换部分430接收(从触摸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感测到的)触摸感测数据TSD。触摸数据补偿部分450可以通过分析触摸感测数据TSD来计算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的存在和触摸输入的触摸坐标。
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图1的显示设备10的显示驱动单元200和触摸驱动单元400在第一(正常)模式下的操作的时序图。正常模式例如可以与其中显示驱动单元200以第一驱动频率(例如,60Hz)驱动显示单元DU(参照图2)的模式相对应。如下面将更详细讨论的,第二(第一慢速)模式例如可以与其中显示驱动单元200以第二驱动频率(例如,40Hz)驱动显示单元DU的模式相对应。第三(第二慢速)模式例如可以与其中显示驱动单元200以第三驱动频率(例如,30Hz)驱动显示单元DU的模式相对应。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正常模式、第一慢速模式和/或第二慢速模式的驱动频率可以不同。
结合图1至图3参照图8,在正常模式下,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以60Hz的驱动频率驱动显示单元DU。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在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第二显示帧周期DFT2、第三显示帧周期DFT3和第四显示帧周期DFT4的显示周期(“显示”)期间向多个像素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在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第二显示帧周期DFT2、第三显示帧周期DFT3和第四显示帧周期DFT4的显示等待周期DW期间停止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在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的显示周期期间顺序地向布置成多行的像素提供扫描信号。这些像素可以按照被扫描信号选择的顺序发射光以显示图像。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在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的显示等待周期DW期间不向像素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在显示等待周期DW期间,可以初始化像素中的电压。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与显示驱动单元200同步地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主处理器或主控制器接收时序控制信号,并且因此可以与显示驱动单元200同步。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以比显示驱动单元200驱动显示单元DU的驱动频率高N倍(其中N是自然数)的驱动频率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以不同的频率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以预定的驱动频率(例如,120Hz或另一频率)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触摸驱动单元400例如可以在由触摸感测单元TSU的驱动频率确定的多个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期间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的触摸感测周期期间向多个触摸电极SEN提供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的触摸等待周期WS期间停止提供触摸驱动信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中的每个的触摸感测周期可以包括互电容周期MS和自电容周期SS。在互电容周期MS期间,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向驱动电极TE提供触摸驱动信号,并从感测电极RE接收触摸感测信号。在互电容周期MS期间,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感测驱动电极TE与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通过感测互电容变化,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确定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的存在,并且可以精确地计算触摸输入的触摸坐标。
在自电容周期SS期间,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向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提供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可以从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接收触摸感测信号。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基于触摸感测信号来感测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中的电荷变化。由于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感测自电容变化,因此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允许用户输入高灵敏度触摸输入(例如,即使带上手套),并且例如即使在触摸屏上存在湿气时也可以检测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的存在。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或触摸等待周期WS的顺序可以不同。此外,互电容周期MS的长度可以大于自电容周期SS的长度,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这些周期的长度可以不同。
当显示驱动单元200在正常模式下被驱动时,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和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可以与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相对应。在显示驱动单元200在显示周期期间驱动显示单元DU并且触摸驱动单元400在自电容周期SS和互电容周期MS期间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的情况下,由于谐波分量的改变,可能出现用户可见的图像质量失真DST。
图9是示出图1的显示设备10的显示驱动单元200和触摸驱动单元400在第一慢速模式下的操作的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结合图1至图3参照图8和图9,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一慢速模式。在第一慢速模式下,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以与正常模式不同的驱动频率(例如,40Hz)驱动显示单元DU。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在显示周期期间向像素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并且可以在显示等待周期DW期间停止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以不同于显示驱动单元200的驱动频率的预定的驱动频率(例如,120Hz)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可以由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的驱动频率确定的多个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期间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自电容周期SS期间感测触摸电极SEN中的电荷变化,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互电容周期MS期间感测驱动电极TE与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变化,并且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期间停止提供触摸驱动信号。
当显示驱动单元200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一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增加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例如,当显示驱动单元200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一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跳过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自电容周期SS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互电容周期MS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增加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
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跳过自电容周期S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期间顺序地执行触摸等待周期W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跳过互电容周期M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和第六触摸帧周期SFT6期间以与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和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期间相同的方式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不从与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和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执行自电容周期SS或互电容周期MS来减小图像质量失真DST。随着图像质量失真DST的减小,可以改善显示设备10的显示质量。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在与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的显示等待周期DW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来保持触摸灵敏度的可靠性。因此,当显示驱动单元200切换到第一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保持触摸灵敏度的可靠性的同时减小图像质量失真DST或使其最小化。
图10是示出图1的显示设备10的显示驱动单元200和触摸驱动单元400在第二慢速模式下的操作的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结合图1至图3参照图8和图10,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二慢速模式。在第二慢速模式下,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以不同的驱动频率(例如,30Hz)驱动显示单元DU。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在显示周期期间向像素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并且可以在显示等待周期DW期间停止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图10的显示周期的长度可以与图9的显示周期的长度相同,但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这些周期可以不同。此外,图10的触摸帧周期中的与一个显示等待周期DW相对应的部分的总长度可以长于图9的触摸帧周期中的与一个显示等待周期DW相对应的部分的总长度,但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这些周期可以不同。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以预定的驱动频率(例如,120Hz或另一频率)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由触摸感测单元TSU的驱动频率确定的多个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期间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自电容周期SS期间感测触摸电极SEN中的电荷变化,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互电容周期MS期间感测驱动电极TE与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变化,并且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期间停止提供触摸驱动信号。
当显示驱动单元200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二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增加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当显示驱动单元200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二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跳过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自电容周期SS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互电容周期MS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增加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
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跳过自电容周期S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期间顺序地执行触摸等待周期W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跳过互电容周期M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和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中的每个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第六触摸帧周期SFT6、第七触摸帧周期SFT7和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期间以与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和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期间相同的方式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不从与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和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执行自电容周期SS或互电容周期MS来减小图像质量失真DST。随着图像质量失真DST的减小,可以改善显示设备10的显示质量。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在与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的显示等待周期DW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和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中的每个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来保持触摸灵敏度的可靠性。因此,当显示驱动单元200切换到第二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保持触摸灵敏度的可靠性的同时减小图像质量失真DST或使其最小化。
图11是示出图1的显示设备10的显示驱动单元200和触摸驱动单元400在第一慢速模式下的操作的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结合图1至图3参照图8和图11,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一慢速模式。在第一慢速模式下,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以预定的驱动频率(例如,40Hz)驱动显示单元DU。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在显示周期期间向多个像素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并且可以在显示等待周期DW期间停止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以预定的驱动频率(例如,120Hz)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由触摸感测单元TSU的驱动频率确定的多个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期间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自电容周期SS期间感测多个触摸电极SEN中的电荷变化,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互电容周期MS期间感测驱动电极TE与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并且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期间停止提供触摸驱动信号。
当显示驱动单元200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一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增加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当显示驱动单元200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一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跳过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自电容周期SS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互电容周期MS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增加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
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跳过自电容周期S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期间顺序地执行触摸等待周期W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跳过互电容周期M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跳过互电容周期M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期间顺序地执行触摸等待周期WS、自电容周期S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跳过自电容周期S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期间顺序地执行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
在(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相对应的)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期间,由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的互电容周期MS,以及在(与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相对应的)第二显示帧周期DFT2期间,由于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的自电容周期SS,在显示单元DU的特定行中的像素中可能出现图像质量失真DST。显示单元DU的特定行中的像素中的图像质量失真DST可以从一个显示帧周期改变到另一显示帧周期,并且因此可以变得较不可见。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在与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的显示等待周期DW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来保持触摸灵敏度的可靠性。因此,当显示驱动单元200切换到第一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保持触摸灵敏度的可靠性的同时减小图像质量失真DST或使其最小化。
图12是示出图1的显示设备10的显示驱动单元200和触摸驱动单元400在第二慢速模式下的操作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与图11的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时序图。
结合图1至图3参照图8和图12,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二慢速模式。在第二慢速模式下,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以驱动频率(例如,30Hz或另一频率)驱动显示单元DU。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在显示周期期间向像素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并且可以在显示等待周期DW期间停止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以预定的驱动频率(例如,120Hz)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由触摸感测单元TSU的驱动频率确定的多个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期间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自电容周期SS期间感测触摸电极SEN中的电荷变化,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互电容周期MS期间感测驱动电极TE与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变化,并且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期间停止提供触摸驱动信号。
当显示驱动单元200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二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增加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当显示驱动单元200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二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跳过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自电容周期SS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互电容周期MS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增加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
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跳过自电容周期S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期间顺序地执行触摸等待周期W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跳过互电容周期M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和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中的每个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跳过互电容周期M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期间顺序地执行触摸等待周期WS、自电容周期S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六触摸帧周期SFT6跳过自电容周期S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六触摸帧周期SFT6期间顺序地执行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
在(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相对应的)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期间,由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的互电容周期MS,以及在(与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相对应的)第二显示帧周期DFT2期间,由于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的自电容周期SS,在显示单元DU的特定行中的像素中可能出现图像质量失真DST。显示单元DU的特定行中的像素中的图像质量失真DST可以从一个显示帧周期改变到另一显示帧周期,并且因此可以变得较不可见。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在与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的显示等待周期DW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和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中的每个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来保持触摸灵敏度的可靠性。因此,当显示驱动单元200切换到第二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保持触摸灵敏度的可靠性的同时减小图像质量失真DST或使其最小化。
图13是示出图1的显示设备10的显示驱动单元200和触摸驱动单元400在第一慢速模式下的操作的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结合图1至图3参照图8和图13,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一慢速模式。在第一慢速模式下,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以预定的驱动频率(例如,40Hz)驱动显示单元DU。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在显示周期期间向多个像素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并且可以在显示等待周期DW期间停止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以预定的驱动频率(例如,120Hz)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由触摸感测单元TSU的驱动频率确定的多个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期间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自电容周期SS期间感测多个触摸电极SEN中的电荷变化,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互电容周期MS期间感测驱动电极TE与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并且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期间停止提供触摸驱动信号。
当显示驱动单元200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一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增加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当显示驱动单元200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一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跳过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自电容周期SS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互电容周期MS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增加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
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跳过自电容周期S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期间顺序地执行触摸等待周期W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跳过互电容周期M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跳过自电容周期S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期间顺序地执行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跳过互电容周期M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期间顺序地执行触摸等待周期WS、自电容周期SS和触摸等待周期WS。
在(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相对应的)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期间,由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的互电容周期MS,在显示单元DU的一些行中的像素中可能出现图像质量失真DST,但是在(与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相对应的)第二显示帧周期DFT2期间,由于第二显示帧周期DFT2与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的触摸等待周期WS相对应,可能不出现图像质量失真DST。在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期间(由于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的触摸等待周期WS相对应),在显示单元DU的其它行中的像素中可能不出现图像质量失真DST,但是在第二显示帧周期DFT2期间,由于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的互电容周期MS,在相应的像素中可能出现图像质量失真DST。因此,从一个显示帧周期到另一显示帧周期,在显示单元DU的特定行中的像素中可能出现或可能不出现图像质量失真DST,并且因此图像质量失真DST可能变得更不可见。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在与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的显示等待周期DW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来保持触摸灵敏度的可靠性。因此,当显示驱动单元200切换到第一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保持触摸灵敏度的可靠性的同时减小图像质量失真DST或使其最小化。
图14是示出图1的显示设备10的显示驱动单元200和触摸驱动单元400在第二慢速模式下的操作的实施方式(例如,与图13的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时序图。
结合图1至图3参照图8和图14,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二慢速模式。在第二慢速模式下,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以预定的驱动频率(例如,30Hz)驱动显示单元DU。显示驱动单元200可以在显示周期期间向多个像素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并且可以在显示等待周期DW期间停止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电压。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以预定的驱动频率(例如,120Hz)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由触摸感测单元TSU的驱动频率确定的多个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期间驱动触摸感测单元TSU。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自电容周期SS期间感测触摸电极SEN中的电荷变化,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互电容周期MS期间感测驱动电极TE与感测电极RE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并且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期间停止提供触摸驱动信号。
当显示驱动单元200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二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增加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当显示驱动单元200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第二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跳过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自电容周期SS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互电容周期MS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增加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至第八触摸帧周期SFT8的触摸等待周期WS。
例如,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跳过自电容周期S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期间顺序地执行触摸等待周期W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跳过互电容周期M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二触摸帧周期SFT2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和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中的每个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跳过互电容周期M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和触摸等待周期W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从第六触摸帧周期SFT6跳过自电容周期SS。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第六触摸帧周期SFT6期间顺序地执行触摸等待周期W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
在(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相对应的)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期间,由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的互电容周期MS,在显示单元DU的一些行中的像素中可能出现图像质量失真DST,但是在(与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相对应的)第二显示帧周期DFT2期间,由于第二显示帧周期DFT2与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的触摸等待周期WS相对应,可能不出现图像质量失真DST。在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期间(由于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与第一触摸帧周期SFT1的触摸等待周期WS相对应),在显示单元DU的其它行中的像素中可能不出现图像质量失真DST,但是在第二显示帧周期DFT2期间,由于第五触摸帧周期SFT5的互电容周期MS,可能在相应的像素中出现图像质量失真DST。因此,从一个显示帧周期到另一显示帧周期,在显示单元DU的特定行中的像素中可能出现或可能不出现图像质量失真DST,并且因此图像质量失真DST可能变得更不可见。
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通过在与第一显示帧周期DFT1的显示等待周期DW的第三触摸帧周期SFT3和第四触摸帧周期SFT4中的每个期间顺序地执行自电容周期SS、互电容周期MS和触摸等待周期WS来保持触摸灵敏度的可靠性。因此,当显示驱动单元200切换到第二慢速模式时,触摸驱动单元400可以在保持触摸灵敏度的可靠性的同时减小图像质量失真DST或使其最小化。
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处理和/或操作可以由要由计算机、处理器、控制器或其它信号处理设备执行的代码或指令来执行。计算机、处理器、控制器或其它信号处理设备可以是本文所描述的那些或除了本文所描述的元件之外的一个。由于详细描述了形成方法(或计算机、处理器、控制器或其它信号处理设备的操作)的基础的算法,因此用于实现方法实施方式的操作的代码或指令可以将计算机、处理器、控制器或其它信号处理设备转换为用于执行本文的方法的专用处理器。
此外,另一实施方式可包括用于存储上述代码或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它存储设备,其可以可移除地或固定地联接至计算机、处理器、控制器或其它信号处理设备,所述计算机、处理器、控制器或其它信号处理设备将执行用于执行本文的方法实施方式或装置实施方式的操作的代码或指令。
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器、处理器、设备、模块、单元、部分、多路复用器、生成器、逻辑、接口、解码器、管理器、驱动器以及其它信号生成和信号处理特征例如可以在可以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的非暂时性逻辑中实现。当至少部分地在硬件中实现时,控制器、处理器、设备、管理器、部分、模块、单元、多路复用器、生成器、逻辑、接口、解码器、驱动器以及其它信号生成和信号处理特征例如可以是各种集成电路中的任何一种,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逻辑门的组合、片上系统、微处理器或另一类型的处理或控制电路。
当至少部分地在软件中实现时,控制器、处理器、设备、模块、单元、多路复用器、生成器、管理器、部分、逻辑、接口、解码器、驱动器以及其它信号生成和信号处理特征例如可以包括存储器或其它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或其它存储设备用于存储例如要由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其它信号处理设备执行的代码或指令。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其它信号处理设备可以是本文所描述的那些或除了本文所描述的元件之外的一个。由于详细描述了形成方法(或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其它信号处理设备的操作)的基础的算法,因此用于实现方法实施方式的操作的代码或指令可以将计算机、处理器、控制器或其它信号处理设备转换为用于执行本文的方法的专用处理器。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下文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在本公开中公开的实施方式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技术思想,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内的技术思想应当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公开的权利的范围内。实施方式可以被组合以形成另外的实施方式。

Claims (21)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包括像素;
触摸传感器,在所述显示单元上并包括触摸电极;
触摸驱动器,配置为以第一频率驱动所述触摸传感器,在触摸帧周期的触摸感测周期期间向所述触摸电极提供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在所述触摸帧周期的触摸等待周期期间停止提供所述触摸驱动信号;以及
显示驱动器,配置为在第一模式下以低于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驱动所述显示单元,在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期间向所述像素提供扫描信号,并且在所述显示帧周期的显示等待周期期间停止提供所述扫描信号,其中,当所述显示驱动器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时,所述显示驱动器配置为以低于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三频率驱动所述显示单元,并且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增加所述触摸帧周期的所述触摸等待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触摸感测周期包括互电容周期和自电容周期,
在所述互电容周期期间,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向所述触摸电极中的一些提供所述触摸驱动信号并基于从所述触摸电极中的其它触摸电极接收的触摸感测信号感测所述触摸电极之间的互电容的变化,以及
在所述自电容周期期间,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向所述触摸电极提供所述触摸驱动信号并感测所述触摸电极中的电荷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被驱动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在所述触摸帧周期期间顺序地执行所述自电容周期、所述互电容周期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从所述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互电容周期或所述自电容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从与第一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一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自电容周期,并且从所述第一触摸帧周期之后的第二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互电容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被驱动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在与第一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一触摸帧周期期间顺序地执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所述互电容周期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并且在所述第一触摸帧周期之后的第二触摸帧周期期间顺序地执行所述自电容周期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从与所述第一显示帧周期之后的第二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自电容周期,并且从所述第三触摸帧周期之后的第四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互电容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被驱动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在与所述第一显示帧周期之后的第二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期间顺序地执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所述互电容周期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并且在所述第三触摸帧周期之后的第四触摸帧周期期间顺序地执行所述自电容周期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从与所述第一显示帧周期之后的第二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互电容周期,并且从所述第三触摸帧周期之后的第四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自电容周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被驱动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在与所述第一显示帧周期之后的第二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期间顺序地执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所述自电容周期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并且在所述第三触摸帧周期之后的第四触摸帧周期期间顺序地执行所述互电容周期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被驱动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在与所述第一显示帧周期之后的第二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期间顺序地执行所述互电容周期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并且在所述第三触摸帧周期之后的第四触摸帧周期期间顺序地执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所述自电容周期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被驱动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在与所述显示等待周期相对应的触摸帧周期期间顺序地执行所述自电容周期、所述互电容周期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三模式时,所述显示驱动器配置为以低于所述第三频率的第四频率驱动所述显示单元,并且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增加与所述显示周期相对应的触摸帧周期的触摸等待周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三模式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从所述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互电容周期或所述自电容周期。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与所述第三模式下的一个显示等待周期相对应的触摸帧周期的总长度长于与所述第二模式下的一个显示等待周期相对应的触摸帧周期的总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模式下的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三模式下的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的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三模式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从与第一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一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自电容周期,并且从所述第一触摸帧周期之后的第二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互电容周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三模式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从与所述第一显示帧周期之后的第二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自电容周期,并且从所述第三触摸帧周期之后的第四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互电容周期。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三模式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从与所述第一显示帧周期之后的第二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互电容周期,并且从所述第三触摸帧周期之后的第四触摸帧周期跳过所述自电容周期。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显示设备在所述第三模式下被驱动时,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在与所述第一显示帧周期之后的第二显示帧周期的显示周期相对应的第三触摸帧周期期间顺序地执行所述自电容周期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并且在所述第三触摸帧周期之后的第四触摸帧周期期间顺序地执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所述互电容周期和所述触摸等待周期。
21.一种驱动装置,包括:
触摸驱动器,配置为驱动显示设备的触摸传感器,
其中,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
当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驱动器在第一模式下时,基于第一触摸帧周期的第一触摸等待周期来驱动所述触摸传感器,以及
当所述显示驱动器在第二模式下时,基于第二触摸帧周期的第二触摸等待周期来驱动所述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等待周期不同于所述第二触摸等待周期,并且其中所述触摸驱动器配置为以不同于所述显示驱动器在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下的至少一个频率的频率来驱动所述触摸传感器。
CN202111075834.5A 2020-09-22 2021-09-14 显示设备和驱动装置 Pending CN1142534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22471 2020-09-22
KR1020200122471A KR20220039976A (ko) 2020-09-22 2020-09-22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3429A true CN114253429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40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5834.5A Pending CN114253429A (zh) 2020-09-22 2021-09-14 显示设备和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7191B2 (zh)
KR (1) KR20220039976A (zh)
CN (1) CN11425342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116577A (ko) * 2019-04-01 2020-10-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98979B1 (ko) * 2012-02-16 2018-09-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터치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7091224A (ja) * 2015-11-10 2017-05-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KR102476212B1 (ko) * 2015-11-23 2022-12-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87191B2 (en) 2023-06-27
KR20220039976A (ko) 2022-03-30
US20220093694A1 (en) 2022-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0333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10320163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640220B2 (en) Touch sensing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803266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385751B2 (en) Sensing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93461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a touch inpu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467633A (zh) 显示设备
US1172018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sensing system including code patterns for more accurate input
US11687191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15712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inpu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11662848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signals with different pulse widths
US20220181575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057191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dam
US11494044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98960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sens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11822754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20012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inpu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40120345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513629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40913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inpu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40120346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354681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30083369A (ko) 표시 장치
CN115513255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