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2781A - 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2781A
CN114252781A CN202011003267.8A CN202011003267A CN114252781A CN 114252781 A CN114252781 A CN 114252781A CN 202011003267 A CN202011003267 A CN 202011003267A CN 114252781 A CN114252781 A CN 114252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voltage
tested
battery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32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景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32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27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2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2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2Determining battery ageing or deterioration, e.g. state of health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设备。方法包括:对待测电芯进行循环充放电,并获取所述待测电芯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剩余容量及循环次数,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低于所述待测电芯的额定放电截止电压;当所述待测电芯的所述剩余容量降至第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循环次数确定所述待测电芯的检测结果。本公开检测方法大大缩短电池的寿命检测时间。

Description

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作为可循环充放电的储能器件,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锂电池在研发和量产时均需要进行寿命检测,寿命检测主要是指将锂电池的一次完全充放电作为一个循环,通过循环次数和电池的剩余容量的关系检测电池寿命。
以手机电池为例,相关技术中,手机电池的单个循环一般需要2~4小时,充放电循环次数不低于800次,整个寿命检测的过程将持续70~130天。可见,电池的寿命检测耗时较长,占用实验室资源较多,无法跟上项目开发进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池寿命检测耗时较长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检测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测电芯进行循环充放电,并获取所述待测电芯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剩余容量及循环次数,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低于所述待测电芯的额定放电截止电压;
当所述待测电芯的所述剩余容量降至第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循环次数确定所述待测电芯的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循环次数确定所述待测电芯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剩余容量和所述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
根据所述寿命曲线,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寿命曲线,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包括:
将所述寿命曲线与参考电芯的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寿命曲线与参考电芯的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包括:
将所述寿命曲线与所述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得到所述寿命曲线与所述参考曲线的一致性结果;
基于所述一致性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高于所述待测电芯的失效电压,所述失效电压为所述待测电芯处于失效模式的放电电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电芯为手机电池电芯,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为1.0V~3.0V。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寿命检测装置,应用于检测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对待测电芯进行循环充放电,并获取所述待测电芯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剩余容量及循环次数,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低于所述待测电芯的额定放电截止电压;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待测电芯的所述剩余容量降至第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循环次数确定所述待测电芯的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得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剩余容量和所述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寿命曲线,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寿命曲线与参考电芯的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得到模块,用于将所述寿命曲线与参考电芯的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得到所述寿命曲线与所述参考曲线的一致性结果;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一致性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高于所述待测电芯的失效电压,所述失效电压为所述待测电芯处于失效模式的放电电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电芯为手机电池电芯,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为1.0V~3.0V。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寿命检测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
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可通信连接,其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读取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读取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设备,方法包括对待测电芯进行循环充放电,并获取待测电芯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剩余容量以及循环次数,且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低于额定放电截止电压,当剩余容量降至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循环次数即可确定待测电芯的检测结果。由于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低于额定放电截止电压,从而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加速负极端的SEI膜的分解和重生成,使得电解液与负极直接接触,加速电解液的分解,从而大大加快电芯容量的下降速率,相同情况下,本公开检测方法采用更少的循环次数即可使得电芯剩余容量降至第一预设阈值,从而大大缩短待测电芯的检测时间。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可以在待测电芯的检测过程中,根据电芯剩余容量和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得到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从而根据寿命曲线即可得到待测电芯的参数是否达标。并且也可以通过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与参考电芯的参考寿命曲线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发现待测电芯与参考电芯之间的一致性结果,例如可通过将量产样品与研发阶段的参考电芯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量产电芯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高于待测电芯的失效电压,失效电压为待测电芯处于失效模式的放电电压。当电芯放电电压过低时,负极片的铜箔的铜原子析出,造成极片性能破坏,产生非常规的寿命失效模式,因此放电截止电压高于失效电压,避免检测过程在失效模式下进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寿命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的对比曲线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寿命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寿命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对比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寿命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寿命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寿命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公开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锂电池的寿命检测,主要是指将电池的一次完全充放电过程作为一个循环,通过循环次数和电池的剩余容量的关系检测电池寿命是否达标。mAh是电池容量的计量单位,对于锂电池而言,电池的老化也即:随着电池循环充放电次数的增多,电池的剩余容量(mAh)逐渐减小。因此,锂电池需要在整个循环老化的寿命周期内,电池剩余容量始终满足设计要求。
例如目前的手机电池,一般单次循环需要2~4个小时,循环次数要求不低于800次,因此整个寿命测试过程需要持续70~130天。可见电池检测的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导致整个项目的开发进度被大大延缓,同时电池的检测需要长期占用实验室的寿命检测设备,长期占用设备资源导致成本较高。因此,如何加快电池的寿命检测是锂电池检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为了加速锂电池的循环老化,常用的方式是提高电池在循环检测过程中的温度,例如目前常用的寿命检测的温度包括25℃、45℃、甚至60℃。其虽然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电池的老化速度,但是仍然需要600次以上循环次数才能达到指定的老化程度,整个检测周期依旧很长,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正是基于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寿命检测方法,从而大大缩短电池的寿命检测周期。图1中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下面结合图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可应用于检测设备,检测设备例如为电池化成设备。本公开方法包括:
S110、对待测电芯进行循环充放电,并获取待测电芯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剩余容量及循环次数,并且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低于待测电芯的额定放电截止电压。
具体来说,待测电芯可以为研发或量产阶段的锂电池,通过例如电池化成设备等检测设备即可实现对待测电芯的循环充放电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此应当理解。
在通过检测设备对待测电芯进行循环充电、放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检测设备持续检测待测电芯的剩余容量以及当前循环充放电的循环次数。
相关技术中,电池的一个循环过程中包括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对于充电过程来说,随着电池电压的升高,当充电电压到达额定充电终止电压,则表示充电过程结束,开始放电过程。而对于放电过程来说,随着电池电压的降低,当放电电压到达额定放电截止电压,则表示放电过程结束,开始下一循环的充电过程。一般来说,锂电池的额定充电终止电压为电池额定电压的1.2倍,而额定放电截止电压为电池额定电压的0.8倍。
在一个示例中,常规手机电池的充放电电压为4.45V~3.0V,其中4.45V即为额定充电终止电压,3.0V即为额定放电截止电压。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电池体系不同,其充放电电压也有所不同,例如其他体系下充放电电压还可以是4.4V~3.0V、4.48V~3.0V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而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小于待测电芯的额定放电截止电压,也即放电过程中,放电终止时的电压低于额定情况下的放电截止电压,从而加速待测电芯的老化。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公开检测方法加速待测电芯老化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锂电池,其负极一般采用石墨类材料,石墨负极在嵌锂后电势快速降低,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增加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另外,电芯负极过低的电势导致碳酸酯类有机电解液的分解,从而在负极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层,也即SEI(Solid ElectrolyteInterface,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能够避免电解液与负极直接接触,减少电解液的损耗,提高电芯的循环寿命。
基于此,本案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电芯的放电过程中,放电电压在额定放电截止电压以上时,负极端形成的SEI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有效隔离负极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使得电解液电解较慢,电芯的老化速度慢。而当放电电压低于额定放电截止电压时,导致负极端的SEI大面积分解,从而使得负极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加速电解液的电解,而当电解液残留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电芯容量急剧下降。这是由于,放电过程中,负极的锂离子脱嵌通过电解液到达正极,当放电电压达到额定放电截止电压时,负极的锂离子几乎全部脱嵌,放电电压继续降低,则SEI膜包含的锂离子开始脱嵌,SEI大面积分解,充电过程中,SEI则再次重新生成。
由此可知,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对于待测电芯的放电过程,使得放电截止电压小于额定放电截止电压,从而使得待测电芯负极端的SEI分解,加速电解液的损耗。而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SEI循环重复分解和生成,加速消耗电解液,从而使得待测电芯剩余容量加速降低,加速待测电芯的老化。
S120、当待测电芯的剩余容量降至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循环次数确定待测电芯的检测结果。
具体来说,对于锂电池,一般电池剩余容量降低至某一阈值时,即认为该电池失效,需要更换电池,该阈值即为第一预设阈值。
在待测电芯的循环检测过程中,重复执行S110的充放电过程,并且随着循环次数持续检测待测电芯的剩余容量,当待测电芯的剩余容量到达第一预设阈值时,则表示待测电芯的寿命检测完成。
在待测电芯检测完成时,可以根据待测电芯的循环次数得到待测电芯的检测结果,例如待测电芯是否符合设计标准等。具体确定过程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在此暂不详述。
通过上述可知,本公开提供的电池寿命检测方法,通过在放电过程中,设置放电截止电压低于额定放电截止电压,从而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使得负极端的SEI膜重复分解和生成,大大加速电解液的消耗,提高待测电芯的老化速度,缩短电池寿命检测周期。
图2中示出了本公开方法与传统寿命检测方法的对比图,图中横轴表示循环次数,纵轴表示电芯的剩余容量比(剩余容量/总容量),A1和A2表示两个电芯在采用本公开检测方法的电芯剩余容量变化曲线,B1和B2表示两个电芯在采用传统检测方法的电芯剩余容量变化曲线。通过图2可以看到,当电芯剩余容量比均位于0.74~0.82之间时,本公开检测方法仅仅循环200次左右即可,而传统检测方法则需要将近600次循环,大大缩短了电芯的寿命检测周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步骤S120中,本公开的检测方法根据不同的检测场景来实现不同的对检测结果的确定。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可以直接通过待测电芯的剩余容量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确认该待测电芯的相关参数是否达标;又例如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参考电芯与待测电芯的曲线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测电芯是否达标,并对待测电芯的设计进行优化调整。下面对这两种示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步骤S120包括:
S310、根据剩余容量和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得到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
S320、根据寿命曲线,确定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具体来说,在对待测电芯进行寿命检测时,一次完整的充放电作为一个循环,记录待测电芯的循环次数,同时检测待测电芯的剩余容量(mAh),根据剩余容量(mAh)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即可得到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
在一个示例中,图4示出了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其中,横轴表示待测电芯的循环次数(次),纵轴表示待测电芯的剩余容量(mAh),P1曲线则表示待测电芯的剩余容量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曲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图示寿命曲线,即可确定得到待测电芯的保液量等参数是否达标,进而确定该待测电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图5所示,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20还包括:
S510、将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与参考电芯的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得到寿命曲线与参考曲线的一致性结果。
S520、基于一致性结果结果,确定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可以理解,对于锂电池而言,一般在电池的研发阶段和量产阶段均需要进行寿命检测,因此可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对量产阶段的样本电芯进行对比检测,确保电芯性能的一致性。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研发阶段或其他阶段的电芯作为参考电芯,通过前述方式得到参考电芯在寿命检测时,剩余容量(mAh)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也即参考电芯的参考曲线。而将量产阶段的电芯样品作为待测电芯,同样通过前述方式得到该待测电芯在寿命检测时,剩余容量(mAh)与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也即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所述的寿命曲线和参考曲线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即可得到,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将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和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即可得到待测电芯与参考电芯的一致性对比结果。参考电芯为验证性能符合要求的电芯,因此,如果一致性结果中,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与参考曲线基本保持一致,则说明待测电芯与参考电芯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满足设计要求。而如果一致性对比结果中,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与参考曲线存在较大差距,则说明待测电芯与参考电芯一致性较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而可通过调整相应电芯性能参数,对电芯设计进行优化调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对寿命曲线和参考曲线进行一致性对比时,可根据曲线斜率的差异得到一致性结果。例如图6示出了一个示例中参考电芯与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对比图。其中,横轴表示循环次数(次),纵轴表示剩余容量(mAh),曲线斜率即为剩余容量与循环次数的比值。图示中曲线a和b表示量产阶段的两个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而曲线c和d表示研发阶段的两个参考电芯的参考曲线。可定义寿命曲线与参考曲线的斜率差异在稳定衰减段时不超过20%,即可认为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通过图6可以看到,a、b、c、d四个电芯在曲线的稳定衰减段,也即循环次数不超过120次时,曲线斜率差异远小于20%,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考虑到本实施方式检测方法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因此可以认为四个电芯在整个寿命周期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满足设计要求。
而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对寿命曲线和参考曲线进行一致性对比时,可根据待测电芯的循环曲线的加速衰减点,与参考电芯的循环曲线的加速衰减点的差异得到一致性结果。仍以图6示例进行说明,通过图示可以看到,待测电芯a和b的加速衰减点位于循环次数120次左右,参考电芯c和d的加速衰减点位于循环次数110次左右,两者差异位于20次以内,因此可认为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与参考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满足设计要求。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对寿命曲线和参考曲线的一致性对比的方式仅作为两种示例,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适于实施的方式来实现,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本公开检测方法主要原理是通过SEI膜的循环分解与生成加速了电芯的老化。因此,若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与参考曲线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明待测电芯的SEI膜存在缺陷,因此可以针对与SEI膜形成相关的参数来对目标电芯进行优化,例如化成温度、化成压力、电解液容量、含水量等参数。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寿命曲线与参考曲线的一致性对比结果,也可以用于指导电芯设计的优化与调整。
通过上述可知,本公开检测方法的至少一个发明构思在于:在放电过程中,将放电截止电压设置为低于额定放电截止电压,使得SEI膜重复分解和生成,加速电解液的消耗,提高待测电芯的老化速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放电电压过低可能会导致电芯处于非常规的寿命失效模式,从而使得检测结果失去参考性,因此设置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高于失效电压,低于额定放电截止电压。
以额定放电截止电压为3.0V的手机电池为例,当放电电压在3.0V以上时SEI膜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当放电电压低于1.0V时,SEI膜大面积分解,同时可能会导致负极铜箔的铜原子开始析出,负极片性能被破坏,使得电芯变为非常规的寿命失效模式,该1.0V即为电池的失效电压。
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置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在低于额定放电截止电压时,同时还要高于待测电芯的失效电压。例如在上述手机电池的示例中,放电截止电压可以为1.0V~3.0V之间,例如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放电截止电压为1.5V。
通过上述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低于额定放电截止电压且高于待测电芯的失效电压,避免待测电芯处于非常规的寿命失效模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上述对本公开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进行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方法的至少一个发明构思在于:在放电过程中,将放电截止电压设置为低于额定放电截止电压,从而加速电池的老化。因此,对于待测电池的类别无需限制,其可以是任何类别的锂电池,例如手机电池、电脑电池、汽车电池等。同时对于检测过程中未详述之处,例如充电过程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相关技术即可实现,本公开对此不再赘述。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寿命检测装置,从而大大缩短电池的寿命检测周期。图7中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可应用于上述的检测设备,例如电池化成设备等。如图7所示,本公开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710,用于对待测电芯进行循环充放电,并获取待测电芯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剩余容量及循环次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低于待测电芯的额定放电截止电压;
第一确定模块720,用于当待测电芯的剩余容量降至第一预设阈值,根据循环次数确定待测电芯的检测结果。
通过上述可知,本公开提供的电池寿命检测装置,通过在放电过程中,将放电截止电压设置为低于额定放电截止电压,从而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使得负极端的SEI膜重复分解和生成,大大加速电解液的消耗,提高待测电芯的老化速度,缩短电池寿命检测周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一确定模块720,包括:
第一得到模块810,用于根据剩余容量和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得到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
第二确定模块820,用于根据寿命曲线,确定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第二确定模块820包括:
第二得到模块910,用于将寿命曲线与参考电芯的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得到寿命曲线与参考曲线的一致性结果;
第三确定模块920,用于基于一致性结果,确定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高于待测电芯的失效电压,失效电压为待测电芯处于失效模式的放电电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待测电芯为手机电池电芯,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为1.0V~3.0V。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寿命检测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
存储器,与处理器可通信连接,其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读取的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读取时,处理器执行根据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的方法。
具体而言,图10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方法的计算机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通过图10所示系统,实现上述控制器及存储介质相应功能。
如图10所示,计算机系统600包括处理器(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方法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方式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公开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4)

1.一种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测电芯进行循环充放电,并获取所述待测电芯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剩余容量及循环次数,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低于所述待测电芯的额定放电截止电压;
当所述待测电芯的所述剩余容量降至第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循环次数确定所述待测电芯的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循环次数确定所述待测电芯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剩余容量和所述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
根据所述寿命曲线,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寿命曲线,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包括:
将所述寿命曲线与参考电芯的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寿命曲线与参考电芯的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包括:
将所述寿命曲线与所述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得到所述寿命曲线与所述参考曲线的一致性结果;
基于所述一致性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高于所述待测电芯的失效电压,所述失效电压为所述待测电芯处于失效模式的放电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测电芯为手机电池电芯,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为1.0V~3.0V。
7.一种电池寿命检测装置,应用于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对待测电芯进行循环充放电,并获取所述待测电芯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剩余容量及循环次数,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低于所述待测电芯的额定放电截止电压;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待测电芯的所述剩余容量降至第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循环次数确定所述待测电芯的检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得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剩余容量和所述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寿命曲线;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寿命曲线,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寿命曲线与参考电芯的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得到模块,用于将所述寿命曲线与所述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得到所述寿命曲线与所述参考曲线的一致性结果;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一致性结果,确定所述待测电芯是否达标。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高于所述待测电芯的失效电压,所述失效电压为所述待测电芯处于失效模式的放电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测电芯为手机电池电芯,所述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电截止电压为1.0V~3.0V。
13.一种电池寿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
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可通信连接,其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读取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读取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003267.8A 2020-09-22 2020-09-22 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设备 Pending CN1142527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3267.8A CN114252781A (zh) 2020-09-22 2020-09-22 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3267.8A CN114252781A (zh) 2020-09-22 2020-09-22 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2781A true CN114252781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88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3267.8A Pending CN114252781A (zh) 2020-09-22 2020-09-22 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27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8074A (zh) * 2022-08-19 2022-11-22 中科国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源电能管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5616435A (zh) * 2022-09-22 2023-01-17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的寿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0367A (zh) * 2011-12-26 2012-06-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空间用氢镍蓄电池寿命评估方法
CN107219461A (zh) * 2016-03-22 2017-09-29 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的寿命预测方法及电源管理方法
CN107884715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池循环寿命检测方法
CN109633475A (zh) * 2018-11-30 2019-04-16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能量型电池寿命预估方法
CN110133503A (zh) * 2019-03-13 2019-08-16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636932A (zh) * 2022-03-14 2022-06-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0367A (zh) * 2011-12-26 2012-06-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空间用氢镍蓄电池寿命评估方法
CN107219461A (zh) * 2016-03-22 2017-09-29 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的寿命预测方法及电源管理方法
CN107884715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池循环寿命检测方法
CN109633475A (zh) * 2018-11-30 2019-04-16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能量型电池寿命预估方法
CN110133503A (zh) * 2019-03-13 2019-08-16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636932A (zh) * 2022-03-14 2022-06-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鹏林;: "拟合曲线法改进锂离子电池循环老化测试", 安全与电磁兼容, no. 01 *
曹锦珠;席树存;郭子绮;何鹏林;: "锂离子电池加速循环新评估方法研究", 安全与电磁兼容, no. 06, pages 32 - 36 *
焦东升;康栩宁;潘鸣宇;李香龙;迟忠君;: "一种动力电池容量一致性辨识方法", 电源技术, no. 07 *
王颖;雷林;: "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包寿命的评价方法", 合肥学院学报, no. 01, pages 86 - 90 *
闻人红雁;: "放电制式对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 电池工业, no. 0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8074A (zh) * 2022-08-19 2022-11-22 中科国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源电能管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5616435A (zh) * 2022-09-22 2023-01-17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的寿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15616435B (zh) * 2022-09-22 2023-10-31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的寿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ng et al. A coupled electrochemical-thermal-mechanical degradation modelling approach for lifetime assess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US101352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attery charging
CN109596983B (zh) 一种电池老化过程中容量跳水的预测方法
CN109663756B (zh) 基于自放电速率的电芯筛选方法及介质
CN103823191B (zh) 一种计算锂离子电池组可用剩余容量的方法
CN114252781A (zh) 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及检测设备
CN112689934B (zh) 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9757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3088037A1 (zh) 电化学装置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电池系统
CN112782599A (zh) 锂离子电池无损析锂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8008313B (zh) 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的筛选方法
CN112272908B (zh) 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421723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预测方法
CN112104031A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
CN115902641A (zh) 电池容量跳水的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34944B (zh) 一种锂电池加速循环寿命测试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6018707A (zh)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716151B (zh) 用于估计电池电压的方法和设备
CN11339122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衰减来源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13176516A (zh) 容量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647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最大可放电容量估计方法及系统
Zhou et al. Cycle life prediction and match detection in retired electric vehicle batteries
CN111948554B (zh) 一种降低锂离子电池力学退化的方法
CN115395622A (zh) 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46500B (zh) 一种快速测试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