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7238A - 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7238A
CN114247238A CN202010993243.5A CN202010993243A CN114247238A CN 114247238 A CN114247238 A CN 114247238A CN 202010993243 A CN202010993243 A CN 202010993243A CN 114247238 A CN114247238 A CN 114247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purifying
waste gas
pipe
su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32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亚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an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an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an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an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932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7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7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7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3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ab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electrical effects other than those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D61/00
    • B01D53/323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electrical effects other than those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D61/00 by electrostatic effects or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17Combinations of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with other proces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1/0001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F28D21/0014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the heat being recuperated from waste air or from vap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70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D2257/00 - B01D2257/602
    • B01D2257/708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80Employing electric, magnetic, electromagnet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01D2259/818Employ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or the generation of a plasm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依次由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二级热能回收装置、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及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顺序连通组成,每一级装置,均有前端进风口及后端出风口两个风道口,并循序连通,且采用了双通道高温废气处理结构;具有能耗低,工作负荷大,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干预少,且结构相对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能处理带大量杂质纤维和复杂带毒气体分子的高温废气,且具有应用广泛、能与定型机或其他废气源灵活配套进行部署。

Description

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特别是用于纺织品印染行业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行业技术的发展,印染定型机越趋于集中化和大型化,由于处理工作量更大,且处理布料的品种更为复杂和无序,所排放的高温废气,其成分更为复杂多变,具有杂质纤维量大、有机废气、带毒气体分子品种多等特点,因此对其进行处理有着更高技术需求。而现有的各种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对此均有着较明显缺陷。例如传统的过滤型、喷雾净化型的废气处理系统,可以去除废气中的大尘埃颗粒,并通过对吸收液的调配,去除、或液相吸收有机物、VOCs等,但对于微小颗粒和复合成分的有机物难有较好效果;而采用高压静电除尘技术的废气处理系统,不仅能耗高,且对杂质纤维量大的高温废气处理效果不佳,也无法有效去除有机物;而以高压静电除尘技术为基础升级的等离子净化装置,虽然能有效裂解有毒分子成分,但是耗电量比一般静电除尘技术更大,且同样具有对杂质纤维处理量低的缺陷。因此,现有的净化技术,均难以适应当下由于印染行业集成化规模化所带来的复杂成分高温废气处理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其能以较低的能耗成本,处理带大量杂质纤维和复杂有机废气及带毒气体分子的高温废气,且具有结构相对简单,占地面积小、不需人工过多干预等优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依次由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二级热能回收装置、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及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顺序连通组成,每一级装置,均有前端进风口及后端出风口两个风道口,并循序连通,形成高温废气的完整处理净化通道。
其中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的前端过滤装置进风口连通定型机的高温废气排放管道,后端的过滤装置出风口与二级热能回收装置前端的热回收装置进风口连通。
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主要处理高温废气中占大质量的粗大纤维和大颗粒杂质,避免其在后期工序机器中的积淀,减少机器故障和人工干预,并降低废气质重,减少后期工序机器的工作处理量,极大降低了整体系统的能耗指标,并缩减了整体系统装置的体积。
二级热能回收装置后端的热回收装置出风口与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前端的脱湿装置进风口连接,二级热能回收装置采用气液热交换热能回收方案,有出水口和进水口与定型机的热能交换装置连接。
设置二级热能回收装置目的在于回收热能,并降低在后期工序机器中的废气温度,为后期后期工序机器运作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同样有利于降低能耗。
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脱湿装置出风口与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的净化装置入风口连接。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可以去除废气中的大中颗粒杂质成分和部分小颗粒杂质成分,降低后序处理工序工作量,并对废气除湿干燥化,避免后序的等离子净化程序,因空气湿度过高而效能变差,并可避免漏电现象提高安全性能。
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负责对废气剩余的微小颗粒、有机物成份分子和VOCs成分进行拦截和分解,从而得到达标气体,并通过净化装置出风口与达标排放风管连接排放。
因所处理高温废气中,含大量杂质纤维,传统过滤技术和设备,难以适应其工作强度,其需要人工不定期清理,难以适应大负荷工作需求。本发明技术方案所采用的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为垂直空腔结构,其前端过滤装置进风口位于空腔下方,后端过滤装置出风口位于空腔的上方,空腔内上方有倾斜的过滤拦截网,过滤拦截网上方有多个水平排列的脉冲喷管,脉冲喷管上有复数脉冲喷嘴,朝向过滤拦截网,过滤拦截网下方有相同方向倾斜的弧形集尘板,弧形集尘板下方与空腔管壁交界处,有自动卸灰管连通,自动卸灰管中间装有控制阀门,前述脉冲喷管通过脉冲喷管控制器连通高压气包。
工作时,高温废气所携带杂质纤维和大尘埃颗粒,由下向上运动,被拦截在过滤拦截网的下方,而脉冲喷管控制器定期或按需开启高压气包与脉冲喷管的通道,从脉冲喷嘴喷出,短时间内形成局部逆气流,把过滤拦截网下方集聚的杂质纤维和大尘埃颗粒,喷落到弧形集尘板,从而达到自动清理过滤拦截网的目的。如果开启高压喷气的同时,也开启自动卸灰管的控制阀门,则弧形集尘板所积聚的杂质纤维,会通过自动卸灰管排出装置外部,因此可以自动化应对大量杂质纤维和大尘埃颗粒的处理问题,满足高强度工作负荷需求。
本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可以拦截过滤占废气质量70%以上的杂质纤维及大颗粒杂质,因此可以极大降低后序工作装置的工作负担,且避免了杂质纤维堵塞装置通道的缺陷,减少人工干预,提升净化工作效率。
为了对定型机带热废气热回收,将其温度降至100摄氏度以下,并保持废气通道的畅通,保留废气的风压,前述二级热能回收装置,采用了直通式液体热能交换结构,具体为封闭的空腔箱体结构,并有多组金属圆管组成废气通道贯通空腔箱体,在两侧形成热回收装置进风口和热回收装置出风口,各自连通上下级装置。由于废气通道通风面积大,且为直线圆管,因此风压衰减小,通风量大。
在空腔箱体上方靠近热回收装置进风口一侧有出水口,出水口附近有水温探头,在空腔箱体底部靠近热回收装置出风口一侧有进水口,底部的另一侧有排污口,热交换液体的沉淀杂质,可由此处排出。
本设计中热交换液体由进水口进入空腔箱体,浸没废气通道,并且热交换液体流动方向与废气流动方向相反,提升了热交换性能,从而缩小了设备体积。
为了充分处理废气中的大中小颗粒尘埃,并对废气进行除湿干燥化,前述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为封闭的箱体结构,脱湿装置进风口位于箱体外侧上方,箱体内部用隔离板分为多个箱室,由进风口位置顺序为洗涤室、净化室和干燥室,各个箱室内部装有洗涤液体,各个箱室底部连通排污管,排污管有排污口;
洗涤室上方有进水阀门,与洗涤室内部中央的洗涤喷淋管组连通,洗涤喷淋管组管壁有多个螺旋排列的涡流喷头,工作时喷射净化雾,对废气中的尘埃颗粒增重增大,以优化除尘效果。
洗涤喷淋管组与净化室之间有浪涌隔板封闭上方空间,该浪涌隔板底高于箱体内洗涤液体液面高度,当废气高速穿过浪涌隔板底部与洗涤液体液面的空隙时,产生浪涌效应,在空隙处形成密集的浪花泡沫,沾粘住废气里的尘埃颗粒及水分子且迅速破碎,从而把废气颗粒以及水分子带入洗涤液体,达到除尘及除湿目的。
浪涌隔板后方的隔离板上方为敞开的隔离板上通风口,目的在于形成废气的上行风道,优化前述浪涌效应除尘除湿的效果。
本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了浪涌效应形成的浪花泡沫进行除尘,能耗低而除尘效果佳,对废气中的大中小颗粒尘埃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有效率清除率在80%以上,其中大中尺寸尘埃颗粒清除效率在90%以上,此外,对废气中的水分子也有50-70%左右的清除率,因此也有一定的除湿效果。
净化室与干燥室内部,有倒U型浪涌管,穿过其隔离板,悬挂在上方,倒U型浪涌管管口位于各箱体内部洗涤液体液面的上方,工作时形成第二次浪涌效应。对尘埃颗粒和水分子进行进一步清除。
干燥室内的倒U型浪涌管管口,有外延的水平环状除湿压风台,废气在管内向除湿压风台外沿流通时,与液面近距离接触,且有一个增压到降压的气压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废气中的水分子,被液面吸收,从而达到除湿效果,经过干燥室的除湿压风台处理后,废气中水分子含量可低于5%,为后续的静电处理工序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干燥室上方箱体后面,有导风口,通往箱体外侧的倒风通道,倒风通道安装有温度探头以供检测系统工作状态,倒风通道下方为脱湿装置出风口;
作为优化的,前述洗涤喷淋管组与浪涌隔板合并为喷雾浪涌隔离板,具体在于该喷雾浪涌隔离板中空,上通进水阀门,朝向脱湿装置进风口的侧面有复数涡流喷头,底部位于箱体内液面之上,该设计简化了箱体结构,且增强了喷雾区域的工作效果。
作为优化的,前述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省略了第二个箱室,所用浪涌管为倒L型浪涌管,此时以喷雾浪涌隔离板的前方为洗涤室,后方为净化室。该结构进一步缩小了装置体积,有利于在较小空间内部署。
所述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由两组以上低温等离子净化器通过顶部的净化器连接通风管,顺序连接,每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内部有复数的多重竖式静电场,第一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下方有净化装置入风口,第二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的侧面下方有净化装置出风口。由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处理后的干燥废气,已完全清除了杂质纤维大中颗粒尘埃,余下占比不到原始高温废气5%的微小颗粒尘埃和有害化学分子,因此可以采用小型化低功耗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单元,对剩余尾气经进行精密吸尘和分解除害化处理,得到优于现有环保指标的达标气体,最后排放或再循环利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两组以上小型化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可以按需调整机器状态,例如在整体工作负荷较低的情况下,将部分低温等离子净化器设置为工作在耗电量较低的静电除尘模式,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体能耗。
为了进一步提升最大耗能单元-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的利用率,优化的,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了双通道高温废气处理结构,即有两组相互独立的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与二级热能回收装置,处理不同来源的高温废气。
同时,所采用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有两组对称的箱室结构,在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两侧分别与前述独立的两组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与二级热能回收装置相连通。整体装置连接为为T型。
采用双通道高温废气处理结构后,在大部分工作环境下,上述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洗涤净化能力略有溢出,因此,为进一步增强设计的整体运作能力,对其除湿功能进行了增强,优化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其净化室顶端有与脱湿装置进风口相通的浪涌除尘净化管,该浪涌除尘净化管围绕洗涤喷淋管组形成上端封闭的喷雾降尘空间,浪涌除尘净化管底部高于箱体内洗涤液体液面高度;
净化室内部,有倒L形的大口径浪涌除尘脱湿管与洗涤室顶部连通;
干燥室采用了左右共用的箱体结构结构,内部有T字型的综合脱湿管组,上端分别与左右端净化室连通,下端是大口径的管道口; 干燥室上方的导风口采用了单一的长方形开口;在净化室和干燥室的底部,还铺设了活性炭吸附网。
优化的,前述洗涤室内部的浪涌除尘净化管、净化室内部的浪涌除尘脱湿管及干燥室内部的综合脱湿管组,垂直管道的截面面积均大于各自箱体的截面面积的一半。
采用以上结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可以安装在两台定型机之间,同时承接复数定型机的废气处理任务;或者从一台大型定型机的首尾同时收集废气,使大型定型机的内部工作环境更为均衡;从而能够灵活部署本设计方案。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耗低,工作负荷大,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干预少的高效安全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能处理带大量杂质纤维和复杂带毒气体分子的高温废气,且具有结构相对简单,占地面积小、与定型机配套部署灵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的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二级热能回收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实施例的底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第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图7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实施例局部拆解示意图;
图13~14 ,是本发明与定型机配套使用的部署方案。
图15是本发明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紧凑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一~三级装置的紧凑结构组合实施例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除湿功能优化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2、二级热能回收装置;3、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4、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5、达标排放风管; 6、高温废气排放管道;
101、过滤装置进风口;102、过滤拦截网;103、脉冲喷管;104、集尘板;105、自动卸灰管;106、卸灰管控制阀门;107、过滤装置出风口;108、脉冲喷管控制器;109、高压气包;
201、热回收装置进风口;202、热回收装置出风口;203、出水口;204、水温探头;205、进水口;206、排污口;
301、脱湿装置进风口;302、洗涤室;303、净化室;304、干燥室;305、排污口;306、进水阀门;307、洗涤喷淋管组;308、浪涌隔板;309、隔离板上通风口;310、浪涌管;311、除湿压风台;312、导风口;313、脱湿装置出风口;314、温度探头;315、排污管;316、倒风通道;317、喷雾浪涌隔离板;318、浪涌除尘净化管;319、浪涌除尘脱湿管;320、综合脱湿管组;321、活性炭吸附网;
401、净化装置入风口;402、净化装置出风口,403、净化器连接通风管,404、高压瓷瓶护罩;405、多重竖式静电场;
406、均风网;407、电源箱组;408、自动清洗喷淋组;409、自动清洗进水阀;410、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中,整套集成系统由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1、二级热能回收装置2、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及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4顺序连通组成,其中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1和二级热能回收装置2一共有两组,分别安装在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的两侧,可以分别处理不同来源的高温废气,并将其输送到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内部,进行处理后,统一输送到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后方的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4,经净化处理后的洁净达标气体收集入达标排放风管,最后排放或再循环利用。该设计中,整个集成系统连接为T型。
在该集成系统中,由外部定型机产生的高温废气,经由两侧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1下方的高温废气排放管道6,输送入集成系统中进行净化处理。首先通过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1,拦截高温废气中占大质量的粗大纤维和大颗粒杂质,然后输送入二级热能回收装置2回收热能,再输送到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去除废气中的大中颗粒杂质成分和部分小颗粒杂质成分,降低后序处理工序工作量,并对废气除湿干燥化,最后干燥的废气再经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4进行精密除尘和有机物分解除害化,得到洁净达标气体。
如图3所示,本发明技术方案所采用的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1,为垂直空腔结构,其前端过滤装置进风口101位于空腔下方,后端过滤装置出风口107位于空腔的上方,与后方装置的进风口连通。空腔内上方有倾斜的过滤拦截网102,过滤拦截网102上方有多个水平排列的脉冲喷管103,脉冲喷管103上有复数脉冲喷嘴,朝向过滤拦截网102,过滤拦截网102下方有相同方向倾斜的弧形集尘板104,弧形集尘板104下方与空腔管壁交界处,有自动卸灰管连通105,自动卸灰管105中间装有控制阀门106。
如图4所示的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1外部结构,前述腔体内部的脉冲喷管103通过外部的脉冲喷管控制器108连通高压气包109。
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1工作时,高温废气所携带杂质纤维,由下向上运动,被拦截在过滤拦截网102的下方,而脉冲喷管控制器108定期或按需开启高压气包109与脉冲喷管103的通道,从脉冲喷管103的脉冲喷嘴喷出,短时间内形成局部逆向高压气流,把过滤拦截网102下方集聚的杂质纤维,喷落到弧形集尘板104,从而达到自动清理过滤拦截网的目的。如果开启高压喷气的同时,也开启自动卸灰管105的控制阀门106,则弧形集尘板104所积聚的杂质纤维,会通过自动卸灰管105排出装置外部,因此可以应对大量杂质纤维的处理问题。
本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可以基本完全拦截过滤占废气质量70%以上的大尺寸的杂质纤维及大尘埃颗粒,因此可以极大降低后序工作装置的工作负担,且避免了杂质纤维堵塞装置通道的缺陷,减少人工干预,提升净化工作效率。
如图5所示的二级热能回收装置2,采用了直通式液体热能交换结构,具体为封闭的空腔箱体结构,并有多组金属圆管组成废气通道贯通空腔箱体,在两侧形成热回收装置进风口201和热回收装置出风口202,各自连通上下级装置。由于废气通道通风面积大,且为直线圆管,因此风压衰减小,通风量大,热交换率高。
在空腔箱体上方靠近热回收装置进风口201一侧有出水203口,出水口附近有水温探头204。
如图6所示,在空腔箱体底部靠近热回收装置出风口202一侧有进水口205,底部的另一侧有排污口206,热交换液体的沉淀杂质,可由此处排出。
本设计中热交换液体由进水口进入空腔箱体,浸没废气通道,并且热交换液体流动方向与图中虚线箭头所示废气流动方向相反,也提升了热交换性能,从而缩小了设备体积。
如图7所示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为封闭的箱体结构,脱湿装置进风口301位于箱体外侧上方,与前一级二级热能回收装置的热回收装置出风口连接。箱体内部用隔离板分为多个箱室,由进风口位置顺序为洗涤室302、净化室303和干燥室304,各个箱室内部装有洗涤液体,各个箱室底部连通排污管315,排污管有由阀门控制的排污口305。
本实施例采用了双通道处理设计,为简化叙述,仅对左侧处理装置进行说明,将本实施例简化为单通道处理装置设计,仍属于本发明技术范畴。
如图8所示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内部结构,洗涤室302上方有进水阀门306,与洗涤室302内部中央的洗涤喷淋管组307连通,洗涤喷淋管组307管壁有多个螺旋排列的涡流喷头,工作时喷射净化雾,对废气中的尘埃颗粒增重增大,以优化除尘效果。
洗涤喷淋管组307与净化室303之间有浪涌隔板308封闭上方空间,该浪涌隔板308底高于箱体内洗涤液体液面高度,当废气高速穿过浪涌隔板308底部与洗涤液体液面的空隙时,产生浪涌效应,在空隙处形成密集的浪花泡沫,沾粘住废气里的尘埃颗粒及水分子且迅速破碎,从而把废气颗粒以及水分子带入洗涤液体,达到除尘及除湿目的。
浪涌隔板308后方的隔离板上方为敞开的隔离板上通风口309,目的在于形成废气的上行风道,优化前述浪涌效应除尘除湿的效果。
净化室303与干燥室304内部,有倒U型浪涌管310,穿过两者之间的隔离板,悬挂在上方,倒U型浪涌管310的管口位于各箱体内部洗涤液体液面的上方,工作时形成第二次浪涌效应。对尘埃颗粒和水分子进行进一步清除。
干燥室304内的倒U型浪涌管310管口,有外延的水平环状除湿压风台311,废气在管内向除湿压风台311外沿流通时,与液面近距离接触,且有一个增压到降压的气压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废气中的水分子,被液面吸收,从而达到除湿效果,经过干燥室304的除湿压风311处理后,废气中水分子含量可低于5%,为后续的静电处理工序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图7-8中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为对称结构,在其右侧有同样结构的三箱体,连接另一套二级热能回收装置的热回收装置出风口。
在图9中,干燥室304上方箱体后面,有导风口312,通往图9所示的箱体外侧的倒风通道316,倒风通道内部安装有温度探头314以供检测系统工作状态,倒风通道316下方为脱湿装置出风口313,与后方装置的进风口连通。
如图10所示,一种优化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内部结构,前述洗涤喷淋管组与浪涌隔板合并为喷雾浪涌隔离板317,具体在于该喷雾浪涌隔离板317中空,上通进水阀门306,朝向脱湿装置进风口301的侧面安装有复数涡流喷头,底部位于箱体内液面之上,该设计简化了箱体结构,且增强了喷雾区域的工作效果。
作为对图10实施例的改进,可以在喷雾浪涌隔离板317的两侧,都安装涡流喷头,该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强喷雾喷雾除尘的效果,但是会增大废气中水分子含量,增大湿度,加重后方除湿工作的负担。可以在对除湿功能需求不高的特定工作环境下部署。
如图11-12所示,所述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4,由两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通过顶部的净化器连接通风管403顺序连接,每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内部有复数的多重竖式静电场404,对应的外部是高压瓷瓶护罩405和电源箱组407,此外低温等离子净化器内部顶端还有自动清洗喷淋组408,连通自动清洗进水阀409,用于除尘净化工作间隙自动清除内部多重竖式静电场404积聚的尘埃杂质,清洗后产生的废水,由底部排污口410排出。
本设计方案采用竖式静电场及自动喷淋结构后的有效效益在于容易清理和实现小型化。
第一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下方有净化装置入风口401,净化装置入风口401后方是均风网406,用于均衡内部各多重竖式静电场404通过的风量,第二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的侧面下方有净化装置出风口402。
由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处理后的干燥废气,已完全清除了杂质纤维和大中颗粒尘埃,余下质量占比不到原始高温废气杂质5%的微小颗粒尘埃和有害的有机物、VOCs等化学分子,因此可以采用小型化低功耗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单元,对剩余尾气经进行精密吸尘和分解除害化处理,得到优于现有环保指标的达标气体,最后排放或再循环利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两组小型化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可以按需调整机器状态,例如在整体工作负荷较低的情况下,将其中一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设置为工作在耗电量较低的静电除尘模式,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体能耗。
同样的,也可以依据工作强度的需求,增加低温等离子净化器组数,由于小型化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成本较低,且容易实现移动,生产者可以依据自身企业规模发展,逐步扩充机器规模,或者根据生产情况,移动化灵活部署而带来经济效益
前述本发明实施例,均采用了双通道高温废气处理的T字形结构,即有两组相互独立的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与二级热能回收装置,处理不同来源的高温废气;同时所采用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有两组对称的箱室结构,在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两侧分别与前述独立的两组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与二级热能回收装置相连通。
因此如图13所示,本发明装置,可以安装在两台定型机之间,同时承接复数定型机A、B的废气处理任务。
或者如图14所示,从一台大型定型机C的首尾同时收集处理废气,使大型定型机的内部工作环境更为均衡,从而实现灵活部署。
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双路高温废气处理方案,目的是优化机器利用率,且实现灵活部署方案。如简化设备,采用单路的高温废气处理方案,同样应视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范畴。
如图15所示,作为对图10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对于工作负荷较低的场合,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省略了第二个箱室,所用浪涌管为倒L型浪涌管,此时以喷雾浪涌隔离板317的前方为洗涤室302,后方为净化室303。该结构进一步缩小了装置体积,有利于在较小空间内部署。
如图16所示,将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1安装于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的侧面下方,二级热能回收装置2,改成竖向安装于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1上方,并与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连通,可实现本发明的一~三级装置的紧凑结构组合,进一步缩小系统体积,可以部署在紧凑空间内。
在对于大量印染定型机的废气采样分析后,经过本发明装置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1和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中的洗涤室302处理后,已具备良好的除尘效果,因此有必要将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的后期处理工作重点,放在脱湿干燥处理上,以取得更优效果。为此,对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3的设计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如图17所示,与前述设计改进在于,将洗涤室302的浪涌隔离板替换成了围绕洗涤喷淋管组307的垂直的浪涌除尘净化管318,该浪涌除尘净化管318上端与脱湿装置进风口301相通,围绕洗涤喷淋管组307形成半封闭的喷雾降尘空间,增强了局部空间内的喷雾增重的除尘效果,同时废气在经过洗涤喷淋管组307下沿时,与液面产生浪涌除尘效应,同时兼顾增湿除尘和浪涌除尘两种效果,工作效率更佳;在净化室303内,采用了倒L型的大口径浪涌除尘脱湿管319,在除尘的同时,兼顾脱湿功能;干燥室304采用了左右共用的结构,内部有T字型的综合脱湿管组320,上端分别与左右净化室303连通,下端是大口径的管道口,增强脱湿干燥能力,可以省略除湿压风台设计;同时干燥室304上方的导风口312,采用了单一的长方形开口,扩大了通风面积,有效降低风阻,减少了风噪。
在该设计中,要求各管道截面面积均大于箱体截面面积的一半,以求得较好的除尘除湿效果。
该设计中,为了增强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在净化室303和干燥室304的底部,铺设了活性炭吸附网321,可以吸附有害物质。
Figure 587918DEST_PATH_IMAGE001
如技术指标表所示,本发明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中各级装置,对废气中各待处理成分的分阶段处理能力。
其中高温废气的初始热能,在二级二级热能回收装置中,由高温降至95摄氏度以下,以优化后续工序的工作环境。
高温废气中初始湿度,经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洗涤室,喷雾增湿至90%以上,以增强对尘埃颗粒增重及粘黏效果,增大尘埃颗粒大小,优化除尘效果,其后经净化室和干燥室逐步去湿,得到湿度低于5%的废气,最大限度的优化等离子净化装置的工作环境。
对于废气中占质量最大的布料纤维,包括超大颗粒的处理,主要由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进行处理,清除率高达90%以上,剩余小部分小尺寸的颗粒状布料纤维,经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洗涤室喷雾净化后,清除率百分之百。
对于废气中大颗粒污染源,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洗涤室喷雾净化有较佳清除效果,清除率高达80%以上,剩余小部分,经后续净化室和干燥室逐步处理,清除率百分之百。
对于废气的中颗粒污染源,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洗涤室喷雾净化有较佳清除效果,清除率高达60%以上,剩余部分,经后续净化室和干燥室逐步处理,清除率高于95%;余下少量中颗粒污染源,经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处理后,清除率百分之百。
对于废气的小颗粒污染源,经过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逐步清除,约有70%的整体清除率,余下部分小颗粒污染源,经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处理后,清除率接近百分之百。
对于废气中的有害的有机物或VOCs等气体分子,经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逐步清除,约有40%的整体清除率,余下的有害气体分子,经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处理后,清除率接近百分之百。
由以上技术指标表可见,本发明技术方案,将高温废气中的各种待处理成分,分阶段经由各级装置逐步处理,能耗最低的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负责拦截大尺寸的待处理成分,能耗中等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负责处理中尺寸的待处理成分,并对废气湿度进行干燥,避免后级装置出现放电漏电等耗能及不安全现象,能耗最高的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仅负责小部分的微小尺寸待处理成分的处理,从而降低了整体设备的能耗,并提供了更优的处理效果。
综前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部署灵活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能有效过滤定型机所产生的高温废气中的杂质尘埃和布料纤维,并对有害气体分子进行除害化分解,及回收热能,在实现传统单一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净化指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其能耗和设备损耗率,节能高效。而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际部署过程中,因生产工艺要求的不同,并不可能完全依据上述实施例进行操作,因此不应当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调整,或者将本发明技术方案技术调整后用于其他除尘净化场合,这些改进和调整,也应视为本发明的有效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依次由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二级热能回收装置、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及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顺序连通组成,每一级装置,均有前端进风口及后端出风口两个风道口,并循序连通;
其中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的前端过滤装置进风口连通定型机的高温废气排放管道,后端的过滤装置出风口与二级热能回收装置前端的热回收装置进风口连通;
二级热能回收装置后端的热回收装置出风口与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前端的脱湿装置进风口连接,
二级热能回收装置采用液体热回收方案,有出水口和进水口与定型机的热能交换装置连接;
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脱湿装置出风口与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的净化装置入风口连接;
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的净化装置出风口与达标排放风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为垂直空腔结构,其前端过滤装置进风口位于空腔下方,后端过滤装置出风口位于空腔的上方,空腔内上方有倾斜的过滤拦截网,过滤拦截网上方有多个水平排列的脉冲喷管,脉冲喷管上有复数脉冲喷嘴,朝向过滤拦截网,过滤拦截网下方有相同方向倾斜的弧形集尘板,弧形集尘板下方与空腔管壁交界处,有自动卸灰管连通,自动卸灰管中间装有控制阀门,前述脉冲喷管通过脉冲喷管控制器连通高压气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热能回收装置,为封闭的空腔箱体结构,并有多组金属圆管组成废气通道贯通空腔箱体,在两侧形成热回收装置进风口和热回收装置出风口,各自连通上下级装置,在空腔箱体上方靠近热回收装置进风口一侧有出水口,出水口附近有水温探头,在空腔箱体底部靠近热回收装置出风口一侧有进水口,底部的另一侧有排污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为封闭的箱体结构,脱湿装置进风口位于箱体外侧上方,箱体内部用隔离板分为多个箱室,由进风口位置顺序为洗涤室、净化室和干燥室,各个箱室内部装有洗涤液体,各个箱室底部连通排污管,排污管有排污口;
洗涤室上方有进水阀门,与洗涤室内部中央的洗涤喷淋管组连通,洗涤喷淋管组管壁有多个螺旋排列的涡流喷头,洗涤喷淋管组与净化室之间有浪涌隔板封闭上方空间,该浪涌隔板底高于箱体内洗涤液体液面高度;
浪涌隔板后方的隔离板上方为敞开的隔离板上通风口;
净化室与干燥室内部,有倒U型浪涌管,穿过其隔离板,悬挂在上方,倒U型浪涌管管口位于各箱体内部洗涤液体液面的上方,其中干燥室内的倒U型浪涌管管口,有外延的水平环状除湿压风台;
干燥室上方箱体侧面,有导风口,通往箱体外侧的倒风通道,倒风通道安装有温度探头,倒风通道下方为脱湿装置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洗涤喷淋管组与浪涌隔板合并为喷雾浪涌隔离板,具体在于该喷雾浪涌隔离板中空,上通进水阀门,朝向脱湿装置进风口的侧面有复数涡流喷头,底部位于箱体内液面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省略了第二个箱室,所用浪涌管为倒L型浪涌管,此时以喷雾浪涌隔离板的前方为洗涤室,后方为净化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级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由两组或以上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通过顶部的净化器连接通风管,顺序连接,每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内部有复数的多重竖式静电场,第一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下方有净化装置入风口,最后一组低温等离子净化器的侧面下方有净化装置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采用了双通道高温废气处理结构,即有两组相互独立的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与二级热能回收装置,处理不同来源的高温废气;
所采用的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有两组对称的箱室结构,在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的两侧分别与前述独立的两组一级脉冲纤维颗粒物拦截过滤装置与二级热能回收装置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级洗涤净化脱湿装置,为封闭的箱体结构,脱湿装置进风口位于箱体外侧上方,箱体内部用隔离板分为多个箱室,由进风口位置顺序为洗涤室、净化室和干燥室,各个箱室内部装有洗涤液体,各个箱室底部连通排污管,排污管有排污口;
洗涤室上方有进水阀门,与洗涤室内部中央的洗涤喷淋管组连通,洗涤喷淋管组管壁有多个螺旋排列的涡流喷头;
净化室顶端有与脱湿装置进风口相通的浪涌除尘净化管,该浪涌除尘净化管围绕洗涤喷淋管组形成上端封闭的喷雾降尘空间,浪涌除尘净化管底部高于箱体内洗涤液体液面高度;
净化室内部,有倒L形的大口径浪涌除尘脱湿管与洗涤室顶部连通;
干燥室采用了左右共用的箱体结构结构,内部有T字型的综合脱湿管组,上端分别与左右端净化室连通,下端是大口径的管道口; 干燥室上方的导风口采用了单一的长方形开口;
在净化室和干燥室的底部,还铺设了活性炭吸附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涤室内部的浪涌除尘净化管、净化室内部的浪涌除尘脱湿管及干燥室内部的综合脱湿管组,垂直管道的截面面积均大于各自箱体的截面面积的一半。
CN202010993243.5A 2020-09-21 2020-09-21 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 Pending CN114247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3243.5A CN114247238A (zh) 2020-09-21 2020-09-21 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3243.5A CN114247238A (zh) 2020-09-21 2020-09-21 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7238A true CN114247238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88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3243.5A Pending CN114247238A (zh) 2020-09-21 2020-09-21 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72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70805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移动式自清洗干式集尘通风设备
CN201988318U (zh) 一种高效的压缩空气干燥净化器
CN109529503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净化装置
CN112892137A (zh)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高效废气净化一体机
WO2021129009A1 (zh) 一种一体式蓄热氧化装置
CN108753339A (zh) 工业废橡胶环保处理装置
CN102512901B (zh) 一种烟气增湿复合型除尘、协同脱硫脱硝装置
CN212881693U (zh) 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
CN103623668A (zh) 一种多台组合斜管式定型机废气湿式静电净化装置
CN104841221A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10346455U (zh) 一种高温油烟型废气的降温净化系统
CN114247238A (zh) 泛用型定型机废气净化处理集成系统
CN110898595A (zh) 一种发电厂废气处理装置
CN214019972U (zh) 一种用于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5610331U (zh) 一种纺织除尘装置
CN204502632U (zh) 螺旋负压除尘器
CN212017276U (zh) 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
CN113413696A (zh) 用于同时处理粉尘和VOCs的复合式工艺及新型过滤器
CN212777760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化工通风装置
CN108325320A (zh) 一种水洗式环保烟气净化设备
CN211876057U (zh) 一种一体式蓄热氧化装置
CN209475927U (zh) 活性炭吸附排放系统
CN210385322U (zh) 一种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CN208878182U (zh)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CN210021565U (zh) 一种适用于零排放干选系统的洁净风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