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7421A -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7421A
CN114237421A CN202111526674.1A CN202111526674A CN114237421A CN 114237421 A CN114237421 A CN 114237421A CN 202111526674 A CN202111526674 A CN 202111526674A CN 114237421 A CN114237421 A CN 114237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electrode
touch panel
touch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66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37421B (zh
Inventor
巩厚富
靳增建
罗垒垒
王亚男
马亚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676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27038A/zh
Priority to CN202111526674.1A priority patent/CN114237421B/zh
Priority to US17/597,238 priority patent/US11868572B2/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39653 priority patent/WO202310867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7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7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37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7421B/zh
Priority to US18/528,525 priority patent/US20240111388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the force sensing means being located peripherally, e.g. disposed at the corners or at the side of a touch sensing pl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using an array of force sens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并排排布的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的中轴与相邻的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条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且第三通道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宽度等于第一通道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宽度,通过减小第三通道与相邻的第一通道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三通道的感应量增大,提高了边缘区域触控的精准度和线性度。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出现了on-cell触控方案,比如目前常用的DOT(Direct OnCell Touch,直接将触控层制作于封装层上)技术,该技术方案将触控层直接集成在封装层上,不用再单独增加一层外挂触控层,具有更好的透过率、耐弯折性能,且可以有效减小屏幕的厚度,降低产品成本。
基于DOT技术的触控面板,通常是在触控层设计完全一致的触控单元,并整面阵列,但是该设计对于触控面板边缘的单个触控单元,由于边缘的触控单元没有参考通道(Channel),而且受限于窄边框需求使得触控单元的触控电极图案不允许外扩,当使用主动笔操作触控面板的边缘区域时,使得笔的书写精准度和线性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以缓解现有触控面板的边缘区域存在的触控精准度和线性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
多条平行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
多条平行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通道;
与所述第一通道平行设置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至少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边缘;
其中,所述第三通道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三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每一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极,每一所述第三通道包括一条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等于两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之和。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所述第三通道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通道平行设置的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至少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另一侧边缘;其中,所述第四通道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四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每一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每一所述第四通道包括一条第二感应电极,所述第二感应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所述第二感应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等于两条所述第一感应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之和。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所述第四通道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第一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
第二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第三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以及所述第二感应电极;
第二绝缘层,覆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上;
桥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三金属层的一侧,包括多个桥接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以及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均由图案化的电极块电连接形成,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的电极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的电极块分别通过不同的所述桥接电极桥接,或者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电极块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的电极块分别通过不同的所述桥接电极桥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所述第一间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间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的二倍。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所述第三间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等于所述第四间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的二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中,触控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并排排布的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三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通过减小第三通道与相邻的第一通道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三通道的感应量增大,提高了边缘区域触控的精准度和线性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上触控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边缘区域触控感应量和线性度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5为现有触控面板边缘区域触控感应量和线性度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在附图中,为了清晰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即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上触控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控面板100包括多条平行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通道10和与所述第一通道10平行设置的第三通道20,所述第三通道20至少位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一侧边缘,以及多条平行且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通道30和与所述第二通道30平行设置的第四通道40,所述第四通道40至少位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另一侧边缘。所述第一通道10和所述第三通道20用于给所述触控面板100提供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通道30和第四通道40用于返回触摸感应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X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Y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为90度,当然地,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所述第一方向X也可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Y也可为水平方向,或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还可为其他角度。
具体地,多条所述第一通道10位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中间区域,而所述第三通道20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第三通道20分别位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两个边缘区域,如此多条所述第一通道10位于两条所述第三通道20之间。当然地,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所述第三通道20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一条,该一条所述第三通道20位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一个边缘区域。
所述第三通道20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10的中轴之间的距离L2小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通道10的中轴之间的距离L1,以减小所述第三通道20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10之间的距离。具体而言,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通道10之间具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三通道20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10之间具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一间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宽度。可选地,所述第一间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间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宽度的两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道10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通道10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宽度,此时需保证所述第三通道20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10的中轴之间的距离L2大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通道10的中轴之间的距离L1的二分之一。具体而言,每一所述第一通道10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极11,每一所述第三通道20包括一条第二驱动电极21,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同层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一通道10连接一条触控引线Trace,每一所述第三通道20也连接一条触控引线Trace。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宽度D2大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宽度D1。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宽度D2等于两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宽度D1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各通道的中轴是指各通道的对称中心线,各通道的电极关于该对称中心线对称,比如所述第一通道10中两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关于所述第一通道10的中轴对称。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第二通道30位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中间区域,而所述第四通道40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第四通道40分别位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两个边缘区域,如此多条所述第二通道30位于两条所述第四通道40之间。当然地,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所述第四通道40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一条,该一条所述第四通道40位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一个边缘区域。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出了三条所述第一通道10和三条所述第二通道30,但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触控面板100还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所述第一通道10和所述第二通道30。
所述第四通道40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道30的中轴之间的距离L4小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通道30的中轴之间的距离L3,以减小所述第四通道40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道30之间的距离。具体而言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通道30之间具有第三间隔,所述第四通道40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道30之间具有第四间隔。所述第三间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间隔L4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宽度。可选地,所述第三间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宽度等于所述第四间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宽度的二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通道40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通道30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宽度,此时需保证所述第四通道40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道30的中轴之间的距离L4大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通道30的中轴之间的距离L3的二分之一。具体而言,每一所述第二通道30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31,每一所述第四通道40包括一条第二感应电极41,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同层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二通道30连接一条触控引线Trace,每一所述第四通道40也连接一条触控引线Trace。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宽度D4大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宽度D3。可选地,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宽度D4等于两条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宽度D3之和。
所述第一通道10、所述第三通道20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道30和所述第四通道40纵横交错,使所述触控面板100划分为多个触控单元。具体地,所述第一通道10和所述第二通道30纵横交错形成第一触控单元TPU1,所述第三通道20与所述第二通道30纵横交错形成第一触控单元TPU2,所述第四通道40与所述第一通道10纵横交错形成第三触控单元TPU3,当然地,在所述触控面板100相邻的两个边缘交界区域,所述第三通道20与所述第四通道40纵横交错形成第四触控单元TPU4。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单元TPU2的面积和所述第三触控单元TPU3的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一触控单元TPU1的面积,当然显而易见地,所述第四触控单元TPU4的面积最小,小于其他三个触控单元的面积。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触控单元TPU1包括两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和两条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位于不同层。所述第一触控单元TPU2包括一条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和两条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位于不同层。所述第三触控单元TPU3包括一条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和两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位于不同层。所述第四触控单元TPU4包括一条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和一条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位于不同层。
可选地,所述触控面板100还包括衬底50以及层叠设置在所述衬底50上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一绝缘层51,所述第一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图3仅示意出了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所述第二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所述第一绝缘层51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同层设置”是指在制备工艺中,将相同材料形成的膜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得到至少两个不同的结构,则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的结构同层设置。比如,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由同一金属膜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后得到,则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同层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把所述触控面板100边缘区域的所述第三通道20和所述第四通道40分别与面内的所述第一通道10和所述第二通道30差异化设计,使所述触控面板100边缘区域的触控单元的面积小于面内区域的触控单元的面积,并增大所述触控面板100边缘区域的触控单元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或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的宽度,以使得所述触控面板100边缘区域的触控单元内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的重叠面积等于所述触控面板100面内区域的触控单元内的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的重叠面积,比如在所述第一触控单元TPU2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的重叠面积等于所述第一触控单元TPU1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的重叠面积。
如此,通过减小所述触控面板100边缘区域的触控单元的面积,使得所述第三通道20与相邻的第一通道10的距离减小,所述第四通道40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道30的距离减小,而所述第三通道20内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的宽度D2与所述第一通道10内的两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的宽度D1之和接近或相等,所述第四通道40内的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的宽度D4与所述第二通道30内的两条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的宽度D3之和接近或相等,当然地,在保证边缘区域的触控单元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能使所述第三通道20内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的宽度D2大于所述第一通道10内的两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的宽度D1之和更好。这样在保证边缘区域触控单元的触控感应量的同时,由于边缘区域的触控单元距离面内触控单元的距离变小,使得与边缘区域相邻的通道的触控感应量增大,如此在计算触摸位置坐标时,能够更准确的计算出来,大大提高了触控的精准度和线性度。
下面将通过仿真来说明所述触控面板100边缘区域触控感应量以及线性度的变化:
具体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边缘区域触控感应量和线性度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图5为现有触控面板边缘区域触控感应量和线性度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本申请以所述触控面板100的感应通道为例说明,并定义所述触控面板100边缘区域的所述第四通道40为第一通道N,与所述第四通道40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通道30分别为第二通道N+1和第三通道N+2,所述第四通道40内的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的宽度D4等于所述第二通道30内两条第一感应电极31的宽度D3之和,且所述第三触控单元TPU3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一触控单元TPU1面积的一半,如图4中(a)示例性示出的,所述第三触控单元TPU3和所述第一触控单元TPU1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三触控单元TPU3的宽度为2,所述第一触控单元TPU1的宽度为4。
当触控笔200从所述第一通道N的边缘逐渐向所述第二通道N+1和所述第三通道N+2滑动时,随着所述触控笔200滑动距离的变化,所述第一通道N、所述第二通道N+1以及所述第三通道N+2的触控感应量的变化曲线如图4中(b)所示,其中图4中(b)的横坐标表示所述触控笔200在所述触控单元的宽度方向上滑动的距离,图4中(b)的纵坐标表示触控感应量。另外,图4中(c)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触控面板100的触控线性度曲线M1与理论线性度曲线M的对比示意图。
而现有触控面板的各个触控单元的大小是相同的,且每个触控单元内的触控电极设置也是相同的,如图5中(a)示意出的,同样定义触控面板边缘区域的通道为第一通道n,与所述第一通道n相邻的两个通道为第二通道n+1和第三通道n+2。当触控笔200从所述第一通道n的边缘逐渐向所述第二通道n+1和所述第三通道n+2滑动时,随着所述触控笔200滑动距离的变化,所述第一通道n、所述第二通道n+1以及所述第三通道n+2的触控感应量的变化曲线如图5中(b)所示,其中图5中(b)的横坐标表示所述触控笔200在所述触控单元的宽度方向上滑动的距离,图5中(b)的纵坐标表示触控感应量。另外,图5中(c)示出了现有触控面板的触控线性度曲线M2与理论线性度曲线M的对比示意图。
通过对比图4中(b)所示的各通道感应量变化曲线和5中(b)所示的各通道感应量变化曲线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当触控笔200在边缘区域的第一通道N滑动时,由于所述第一通道N与所述第二通道N+1之间的距离变小,使得第二通道N+1的感应量变化比较明显,感应量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与第三通道N+2的感应量差异增大,如此在计算触控笔200的触摸位置时,使得计算出来的位置更为精准,提高了所述触控面板100边缘区域触控的精准度。
另外,通过对比图4中(c)的线性度变化曲线与图5中(c)的线性度变化曲线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当触控笔200在边缘区域的第一通道N滑动时,由于第一通道N对应的第三触控单元TPU3的面积减小,相对延缓了偏差出现的距离,使得所述线性度曲线M1相较于理论线性度曲线M变的平缓,提高了所述触控面板100边缘区域的触控线性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不同层设置,具体地,所述触控面板101还包括第三金属层、第二绝缘层52以及桥接层,所述第三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以及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所述第二绝缘层52覆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上。所述桥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52远离所述第三金属层的一侧,包括多个桥接电极60。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以及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均由图案化的电极块电连接形成,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的电极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的电极块分别通过不同的所述桥接电极60桥接,或者所述第一感应电极31的电极块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41的电极块分别通过不同的所述桥接电极60桥接,本申请实施例以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的电极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21的电极块分别通过不同的所述桥接电极60桥接为例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第一驱动电极11和第二驱动电极21)与所述感应电极(包括第一感应电极31和第二感应电极41)同层设置,且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之间需要绝缘设置,故在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交叠的位置通过设置桥接层来避免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接触。其中所述驱动电极的电极块和所述感应电极的电极块均可设置为菱形等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图形,当然地,由于所述触控面板101边沿区域的第二感应电极41和第二驱动电极21与面内的第一感应电极31和第一驱动电极11的宽度D1不同,使得边缘区域的第二感应电极41的电极块与第一感应电极31的电极块不同,第二驱动电极21的电极块与第一驱动电极11的电极块不同,如图6所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示出了所述触控面板101部分边缘区的设计,其他边缘区域可参照设计。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触控装置,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控装置1000包括显示面板300以及上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触控面板100,本实施例以触控面板100为例说明,所述触控面板10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300的出光方向上。
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300包括OLED显示面板等,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301、位于驱动电路层301上的发光功能层302以及位于发光功能层302上的封装层303,所述触控面板100直接制备在所述封装层303上。当然地,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触控面板100也可外挂在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触控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并排排布的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三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通过减小第三通道与相邻的第一通道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三通道的感应量增大,提高了边缘区域触控的精准度和线性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条平行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
多条平行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通道;
与所述第一通道平行设置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至少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边缘;
其中,所述第三通道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三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极,每一所述第三通道包括一条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等于两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通道平行设置的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至少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另一侧边缘;其中,所述第四通道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四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每一所述第四通道包括一条第二感应电极,所述第二感应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等于两条所述第一感应电极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道的中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通道的中轴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第一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
第二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第三金属层,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以及所述第二感应电极;
第二绝缘层,覆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上;
桥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三金属层的一侧,包括多个桥接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以及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均由图案化的电极块电连接形成,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的电极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的电极块分别通过不同的所述桥接电极桥接,或者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电极块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的电极块分别通过不同的所述桥接电极桥接。
1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
CN202111526674.1A 2021-12-14 2021-12-14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Active CN114237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7627.5A CN117827038A (zh) 2021-12-14 2021-12-14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N202111526674.1A CN114237421B (zh) 2021-12-14 2021-12-14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US17/597,238 US11868572B2 (en) 2021-12-14 2021-12-20 Touch panel and touch device
PCT/CN2021/139653 WO2023108675A1 (zh) 2021-12-14 2021-12-20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US18/528,525 US20240111388A1 (en) 2021-12-14 2023-12-04 Touch panel and touch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6674.1A CN114237421B (zh) 2021-12-14 2021-12-14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67627.5A Division CN117827038A (zh) 2021-12-14 2021-12-14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7421A true CN114237421A (zh) 2022-03-25
CN114237421B CN114237421B (zh) 2023-12-01

Family

ID=807557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67627.5A Pending CN117827038A (zh) 2021-12-14 2021-12-14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N202111526674.1A Active CN114237421B (zh) 2021-12-14 2021-12-14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67627.5A Pending CN117827038A (zh) 2021-12-14 2021-12-14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7827038A (zh)
WO (1) WO2023108675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75218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955630A (zh) * 2011-08-24 2013-03-06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电容式传感阵列中提高的边缘精度
US20140071360A1 (en) * 2008-03-19 2014-03-13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display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plurality of touch driving electrodes of touch display
CN104346011A (zh) * 2013-07-31 2015-02-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104516561A (zh) * 2013-09-29 2015-04-15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器
CN105353921A (zh) * 2015-12-08 2016-02-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US20160349890A1 (en) * 2015-05-28 2016-12-0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mbedded touch display panel
CN208061166U (zh) * 2018-04-24 2018-11-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819186U (zh) * 2018-10-31 2019-05-03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和触控显示设备
US20210149527A1 (en) * 2019-11-20 2021-05-20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WO2021168740A1 (zh) * 2020-02-27 2021-09-02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传感器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73044B1 (ko) * 2012-04-19 2014-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205210854U (zh) * 2015-11-04 2016-05-0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层布线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及触摸屏
CN113220159B (zh) * 2021-04-30 2022-11-0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3126824B (zh) * 2021-05-06 2022-10-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1360A1 (en) * 2008-03-19 2014-03-13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display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plurality of touch driving electrodes of touch display
US20120075218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955630A (zh) * 2011-08-24 2013-03-06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电容式传感阵列中提高的边缘精度
CN104346011A (zh) * 2013-07-31 2015-02-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104516561A (zh) * 2013-09-29 2015-04-15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器
US20160349890A1 (en) * 2015-05-28 2016-12-0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mbedded touch display panel
CN105353921A (zh) * 2015-12-08 2016-02-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CN208061166U (zh) * 2018-04-24 2018-11-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819186U (zh) * 2018-10-31 2019-05-03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和触控显示设备
US20210149527A1 (en) * 2019-11-20 2021-05-20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WO2021168740A1 (zh) * 2020-02-27 2021-09-02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传感器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27038A (zh) 2024-04-05
WO2023108675A1 (zh) 2023-06-22
CN114237421B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1288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0013086B2 (en) In cell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048920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TWI426436B (zh) 具複數個區塊之電容式觸控面板
US20160274703A1 (en) Conductive sheet,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345979B2 (en) Double-layer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6502466B (zh) 一种触控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制作方法
CN110502152B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0936133B2 (en) Touch panel including conductive member having electrodes configured to enhance visibility
KR200479143Y1 (ko) 감지용 하부기판 상에 금속층을 가지는 인-셀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조
US20160231861A1 (en) Conductive sheet, touch panel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ive sheet
WO2020001098A1 (zh)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TW201423534A (zh) 觸控面板
CN112328117B (zh)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9933240B (zh) 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930266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449493B1 (ko) 더미 패턴이 구비된 터치스크린 패널
US20140152915A1 (en) Touch panel
TW201910997A (zh) 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
US20210357078A1 (en)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281616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방법
JP6344498B1 (ja)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配線エリア形成方法
CN114237421A (zh)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US11868572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evice
US10976883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