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4322A - 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4322A
CN114234322A CN202111532270.3A CN202111532270A CN114234322A CN 114234322 A CN114234322 A CN 114234322A CN 202111532270 A CN202111532270 A CN 202111532270A CN 114234322 A CN114234322 A CN 114234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patient
area
air quality
treatmen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22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金成
祝根原
刘俊杰
邓晓梅
徐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AIRU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AIRU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AIRU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AIRU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322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43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4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4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3/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public or similar purposes; Institutions, e.g. infirmaries or prisons
    • E04H3/08Hospitals, infirmaries, or the like; Schools; Pris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40Pressure, e.g. win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在医护工作区设置有用于检测医护工作区空气品质状况的医护用空气品质传感器,还包括在医护工作区设置有为医护工作区提供新风的医护用新风系统,在医护用卫生间设置有医护用排风系统;以及在医护工作区设置有用于检测医护工作区空气气流压力的医护用压力传感器;当其医护人员由医护工作区经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时,使其医护工作区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病患治疗区的空气气流压力。本发明能够实现将医护工作区与病患治疗区进行隔离,防止空气气流的随意流动,增强安全。

Description

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
背景技术
新冠肺炎潜伏期通常为4至8天,长则1至14天。那些已经患有基本疾病的人, 由于免疫力低下,在感染病毒后,会侵袭肺部及身体多个器官。而新冠肺炎1-14天 症状是有特点的,除此之外,新冠肺炎有10个早期征兆,如喉咙痛和充血、发烧、 腹泻、干咳胸闷、全身疼痛、红眼病、四肢酸痛、极度疲劳、嗅觉和味觉丧失、气 短等。发热是目前占优势的新冠肺炎最常见的症状,病毒入侵后,人体的免疫系统 会迅速调节体温,以便通过高温杀死病毒。同时,发烧也是身体产生了炎症反应的 信号。因此,关注新冠早期症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
可移动发热诊室主要用于发热患者的临时应急转运、隔离、观察与治疗空间, 短时间内可快速组件一套标准的负压隔离病房系统,安装周期可控,投资规模可控, 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部署和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可提供给各地作为突发重大公共卫 生事件和生化战争的负压隔离病房补充及应急装备储备。然而,目前我国乃至全球, 可移动发热诊室都十分有限,尤其是像学校、码头、矿区、社区与卫生院等人员聚 集的地方,临时新建或既有建筑改建传染病房存在的诸多问题始终无法根除,极易 形成交叉感染和二次交叉感染,造成传染病的迅速控制传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在医护工作区设置有用于检测医护工作区空气品质状况的医护用 空气品质传感器,还包括在医护工作区设置有为医护工作区提供新风的医护用新风 系统,在医护用卫生间设置有医护用排风系统;以及在医护工作区设置有用于检测 医护工作区空气气流压力的医护用压力传感器;
当其医护用空气品质传感器检测到医护工作区空气品质小于预设空气品质时,医护用新风系统向医护工作区引入新风,使其医护用空气品质传感器检测到医护工 作区空气品质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空气品质;
在病患治疗区设置有用于检测病患治疗区空气品质状况的病患用空气品质传感器,还包括在病患治疗区设置有为病患治疗区提供新风的病患用新风系统,在病患 用卫生间设置有病患用排风系统;以及在病患治疗区设置有用于检测病患治疗区空 气气流压力的病患用压力传感器;
当其病患用空气品质传感器检测到病患治疗区空气品质小于预设空气品质时,病患用新风系统向病患治疗区引入新风,使其病患用空气品质传感器检测到病患治 疗区空气品质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空气品质;
当其医护人员由医护工作区经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时,使其医护工作区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病患治疗区的空气气流压力。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将方舱按照左右一分为二,分别为左半区域 和右半区域,右半区域为病患治疗区,将左半区域按照上下一分为二,分别为上半 区域和下半区域,上半区域为医护工作区,将下半区域按照左右一分为二,分别为 左半子区域和右半子区域,左半子区域为医护用卫生间,右半子区域为缓冲室,在 病患治疗区内设置有病患用卫生间和病床,在医护工作区的分隔墙旁设置有工作台, 分隔墙上设置有部分或者整块单向透视玻璃,便于医护人员在工作台处可以实时通 过单向透视玻璃观察病患状态,而不打扰病患休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缓冲室设置有用于检测缓冲室空气品质状况的空气品质传感器,还包括在缓冲室设置有为缓冲室提供新风的新风系统,在缓 冲室设置有排风系统;以及在缓冲室设置有用于检测缓冲室空气气流压力的压力传 感器;
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低于或者等于大气压力;
当其医护人员由医护工作区经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时,使其医护工作区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并且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病患治疗 区的空气气流压力。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医护用空气品质传感器的个数为四个,分别 为医护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二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三空气品质 传感器和医护用第四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二空 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三空气品质传感器和医护用第四空气品质传感器分别设置 在医护工作区的四面墙体上,且高度均不相同;
医护用压力传感器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医护用第一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二 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医护用第四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一压力传 感器、医护用第二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医护用第四压力传感器分 别设置在医护工作区的四面墙体上,且高度均不相同;
病患用空气品质传感器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病患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病 患用第二空气品质传感器、病患用第三空气品质传感器和病患用第四空气品质传感 器,病患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病患用第二空气品质传感器、病患用第三空气品 质传感器和病患用第四空气品质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病患治疗区的四面墙体上,且高 度均不相同;
病患用压力传感器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病患用第一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二 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病患用第四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一压力传 感器、病患用第二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病患用第四压力传感器分 别设置在病患治疗区的四面墙体上,且高度均不相同;
设置在缓冲室内空气品质传感器的个数为一个,为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第一 空气品质传感器设置在缓冲间的任一面墙体上,压力传感器的个数为一个,为第一 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缓冲间的任一面墙体上,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 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不在同一高度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工作台上设置于医护语音模块,在病床上 设置有病患语音模块;
通过医护语音模块和病患语音模块实现医患间的语音交流,减少医护人员进入病患治疗区的次数,提升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靠近病床的墙体上设置有可实现上下升降的病患门,便于拉动病床直接离开病患治疗区。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缓冲室设置有由医护工作区进入缓冲室或者由缓冲室进入医护工作区的智能医护门,以及在缓冲室设置有由缓冲室进入病患 治疗区或者由病患治疗区进入缓冲室的智能病患门;
当其智能医护门检测到医护人员需由医护工作区进入缓冲室时,智能医护门打开,当其智能病患门检测到医护人员需由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时,智能病患门打 开;
当其智能病患门检测到医护人员需由病患治疗区进入缓冲室时,智能医护门打开,智能医护门打开后智能病患门打开。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医护工作区的左墙体上设置有进入医护工作区的医护门。
本发明还公开了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的使用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医护人员由医护工作区经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
S2,医护人员由病患治疗区经缓冲室进入医护工作区。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实现将医护工作区与病患治 疗区进行隔离,杜绝空气气流的随意流动,能够保障医护呼吸区气流与病人呼吸区 气流无交叉、防止二次污染并满足应急防护,达到迅速控制传染病传播,为患者提 供舒适的隔离就医环境并能进行快速病情诊治以促进早日康复,为公共卫生应急体 系提供保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平面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 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 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 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如图1所示,在医护工作区1设置有用于检测医护工作区1空气品质状况的医护用空气品质传感 器2,还包括在医护工作区1设置有为医护工作区1提供新风的医护用新风系统,在 医护用卫生间12设置有医护用排风系统;以及在医护工作区1设置有用于检测医护 工作区1空气气流压力的医护用压力传感器11;
当其医护用空气品质传感器2检测到医护工作区1空气品质小于预设空气品质时,医护用新风系统向医护工作区1引入新风,使其医护用空气品质传感器2检测 到医护工作区1空气品质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空气品质;
在病患治疗区6设置有用于检测病患治疗区6空气品质状况的病患用空气品质 传感器9,还包括在病患治疗区6设置有为病患治疗区6提供新风的病患用新风系统, 在病患用卫生间8设置有病患用排风系统;以及在病患治疗区6设置有用于检测病 患治疗区6空气气流压力的病患用压力传感器5;
当其病患用空气品质传感器9检测到病患治疗区6空气品质小于预设空气品质时,病患用新风系统向病患治疗区6引入新风,使其病患用空气品质传感器9检测 到病患治疗区6空气品质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空气品质;
当其医护人员由医护工作区1经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6时,使其医护工作区1 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病患治疗区6的空气气流压力。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将方舱按照左右一分为二,分别为左半区域 和右半区域,右半区域为病患治疗区6,将左半区域按照上下一分为二,分别为上半 区域和下半区域,上半区域为医护工作区1,将下半区域按照左右一分为二,分别为 左半子区域和右半子区域,左半子区域为医护用卫生间12,右半子区域为缓冲室, 在病患治疗区6内设置有病患用卫生间8和病床,在医护工作区1的分隔墙旁设置 有工作台4,分隔墙上设置有部分或者整块单向透视玻璃,便于医护人员在工作台4 处可以实时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观察病患状态,而不打扰病患休息。该一体化智慧方 舱3为箱式结构,能通过集装箱吊机移动,或者底部配备有车轮作为拖挂车通过牵 引装置驱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缓冲室设置有用于检测缓冲室空气品质状况的空气品质传感器,还包括在缓冲室设置有为缓冲室提供新风的新风系统,在缓 冲室设置有排风系统;以及在缓冲室设置有用于检测缓冲室空气气流压力的压力传 感器10;
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低于或者等于大气压力;
当其医护人员由医护工作区1经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6时,使其医护工作区1 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并且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病患 治疗区6的空气气流压力。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医护用空气品质传感器2的个数为四个,分 别为医护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二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三空气品 质传感器和医护用第四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二 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三空气品质传感器和医护用第四空气品质传感器分别设 置在医护工作区1的四面墙体上,且高度均不相同;
医护用压力传感器11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医护用第一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 二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医护用第四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一压力 传感器、医护用第二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医护用第四压力传感器 分别设置在医护工作区1的四面墙体上,且高度均不相同;
病患用空气品质传感器9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病患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 病患用第二空气品质传感器、病患用第三空气品质传感器和病患用第四空气品质传 感器,病患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病患用第二空气品质传感器、病患用第三空气 品质传感器和病患用第四空气品质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病患治疗区6的四面墙体上, 且高度均不相同;
病患用压力传感器5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病患用第一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 二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病患用第四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一压力 传感器、病患用第二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病患用第四压力传感器 分别设置在病患治疗区6的四面墙体上,且高度均不相同;
设置在缓冲室内空气品质传感器的个数为一个,为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第一 空气品质传感器设置在缓冲间的任一面墙体上,压力传感器10的个数为一个,为第 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缓冲间的任一面墙体上,第一空气品质传感 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不在同一高度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工作台4上设置于医护语音模块,在病床 上设置有病患语音模块;
通过医护语音模块和病患语音模块实现医患间的语音交流,减少医护人员进入病患治疗区6的次数,提升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靠近病床的墙体上设置有可实现上下升降的病患门7,便于拉动病床直接离开病患治疗区6。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缓冲室设置有由医护工作区1进入缓冲室 或者由缓冲室进入医护工作区1的智能医护门,以及在缓冲室设置有由缓冲室进入 病患治疗区6或者由病患治疗区6进入缓冲室的智能病患门;
当其智能医护门检测到医护人员需由医护工作区1进入缓冲室时,智能医护门 打开,当其智能病患门检测到医护人员需由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6时,智能病患 门打开;
当其智能病患门检测到医护人员需由病患治疗区6进入缓冲室时,智能医护门 打开,智能医护门打开后智能病患门打开。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医护工作区1的左墙体上设置有进入医护 工作区1的医护门13。在医护门13上设置有便于打开医护门13的门把手,还包括 设置在医护门一侧的用于固定安装读写器模块的读写器模块固定安装座,读写器模 块固定安装在读写器模块固定安装座上,以及用于关闭医护门的防护锁;
当其读写器模块感应到手持卡内的数据信息,防护锁打开医护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读写器模块包括读写器、控制器、无线收发 单元和人体感应单元;
人体感应单元的人体感应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人体感应数据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工作控制端与读写器的工作控制端相连,读写器的读写数据端与控制器的读 写数据端相连,控制器的无线数据传输端与无线收发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相连;
所述人体感应单元用于检测医护人员是否靠近读写器模块,若医护人员靠近读写器模块,则人体感应单元向控制器发送医护人员靠近读写器模块,表示医护人员 待进入应急采样安全舱;控制器向读写器的工作控制端发送工作控制信号,读写器 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工作控制信号后,读写器开始工作;
读写器用于获取医护人员手持卡中的身份信息,该手持卡为身份证、社保卡、 银行卡之一;该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或/和身份证号码;当其读写器工作时,读写器将 获取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对接收到的身份信息进行验算,得到打开码, 若得到的打开码与控制器内存储的打开码一致,则控制器向防护锁发出打开控制信 号,防护锁打开;若得到的打开码与控制器内存储的打开码不一致,则防护锁不打 开;
无线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云端管理平台发送的打开码集合,并将接收的打开码存储于控制器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防护锁包括矩形状壳体及用于盖住壳体的壳盖,在壳体内设置有移动块,在移动块的左端设置有导向杆,在导向杆上套装有第 一弹簧,在在移动块的右端设置有锁杆,在壳体左右两侧设置有贯穿壳体左侧的左 侧贯穿孔和贯穿壳体右侧的右侧贯穿孔,导向杆由左侧贯穿孔伸出,锁杆由右侧贯 穿孔伸出;
在移动块上设置有用于门把手带动移动块向左移动的移动槽,在移动块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移动块移动的限制槽,限制槽位于移动槽的右侧;
在移动块上还设置有贯穿移动块的条形槽孔和定位孔,条形槽孔与定位孔连通,且条形槽孔的孔径小于定位孔的孔径;
还包括锁杆插销,锁杆插销包括由三段连接杆构成,分别为下连接杆、中连接 杆和上连接杆,中连接杆的杆径大于下连接杆,上连接杆的杆径大于中连接杆的杆 径,且上连接杆的杆径大于定位孔的孔径,中连接杆的杆径小于定位孔的孔径,中 连接杆的杆径大于条形槽孔的孔径,条形槽孔的孔径大于下连接杆的杆径;在上连 接杆顶端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壳盖;在壳体底部设置有贯穿壳 体底部的壳体贯穿孔;
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伸缩装置,在伸缩装置伸缩杆上设置有与限制槽相适应的限制块;
医护门由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
当其伸缩装置通电,伸缩装置的伸缩杆缩短,此时移动块左右滑动不受限制;
当其门把手转动,门把手上的带动杆带动移动块向左移动,其中,带动杆在移 动槽内,其门把手上的带动杆带动移动块向左移动的结构为现有结构,当其锁杆插 销由条形槽孔移动到定位孔时,由于中连接杆的杆径小于定位孔的孔径,且在第二 弹簧对锁杆插销的作用下,中连接杆落入定位孔内,此时锁杆位置被锁定,打开医 护门;若在这过程中,中连接杆未落入定位孔内,且未继续转动门把手即是放开了 门把手,由于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弹簧推动移动块向右移动,复位;
医护门由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
由于锁杆插销撞击门框,此时定位孔完全由下连接杆占据,由于在第一弹簧的 作用下,且下连接杆的杆径小于条形槽孔的孔径,第一弹簧推动移动块向右移动, 复位;
在其伸缩装置通电状态下,转动门把手可以再次将医护门打开;
当其达到预设开门时间阈值,伸缩装置断电,伸缩装置的伸缩杆伸长,该伸缩 装置为现有技术,当其当其伸缩装置通电,伸缩装置的伸缩杆缩短,伸缩装置断电, 伸缩装置的伸缩杆伸长,也可以是,当其伸缩装置通电,伸缩装置的伸缩杆伸长, 伸缩装置断电,伸缩装置的伸缩杆缩短,对应的逻辑条件改变。限制块伸入限制槽 内,此时锁杆位置被锁定。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医护人员由医护工作区1经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6;
S2,医护人员由病患治疗区6经缓冲室进入医护工作区1。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判断其医护人员是否要进入病患治疗区6:
若医护人员要进入病患治疗区6,则使其医护工作区1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此时打开智能医护门;
否则,返回步骤S11;
S12,当其医护人员进入缓冲室后,关闭智能医护门,待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 大于病患治疗区6的空气气流压力时,此时打开智能病患门;
S13,当其离开缓冲室,关闭智能病患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包括以下步骤:
S21,判断其医护人员是否要离开病患治疗区6:
若医护人员要离开病患治疗区6,则使其医护工作区1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此时打开智能医护门;
否则,返回步骤S21;
S22,待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病患治疗区6的空气气流压力时,此时打开 智能病患门;
S23,待医护人员离开缓冲室后,先关闭智能医护门再关闭智能病患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中医护工作区1的空气气流压力 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411239220000121
其中,
Figure BDA0003411239220000122
表示医护工作区1的空气气流平均压力;
ηi表示医护用第i压力传感器的误差系数,ηi∈(0,5.5];
pi表示医护用第i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i=1、2、3、……、I;
I表示在医护工作区1设置医护用压力传感器的总个数;
Figure BDA0003411239220000123
其中,pi′表示有效压力值;
pi表示医护用第i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i=1、2、3、……、I;
Figure BDA0003411239220000124
表示医护工作区1的空气气流平均压力;
if表示逻辑符号如果;
p0表示压力误差阈值;
||表示求绝对值符号;
Figure BDA0003411239220000125
其中,P1表示医护工作区1的空气气流压力;
pi′表示有效压力值;i=1、2、3、……、I;
I表示在医护工作区1设置医护用压力传感器的总个数。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2中病患治疗区6的空气气流压力 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411239220000131
其中,
Figure BDA0003411239220000132
表示病患治疗区6的空气气流平均压力;
ηj′表示病患用第j压力传感器的误差系数,ηj′∈(0,5.5];
qj表示病患用第j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j=1、2、3、……、J;
J表示在病患治疗区6设置病患用压力传感器的总个数;
Figure BDA0003411239220000133
其中,qj′表示有效流动压力值;
qj表示病患用第j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j=1、2、3、……、J;
Figure BDA0003411239220000134
表示病患治疗区6的空气气流平均压力;
if表示逻辑符号如果;
p0表示压力误差阈值;
||表示求绝对值符号;
Figure BDA0003411239220000135
其中,P2表示病患治疗区6的空气气流压力;
qj′表示有效流动压力值;j=1、2、3、……、J;
J表示在病患治疗区6设置病患用压力传感器的总个数。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中,控制医护工作区1的空气气 流压力大于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的方法为:
增加医护用新风系统出风量,或/和降低医护用排风系统的排风量;
或/和降低新风系统的出风量,或/和增加排风系统的排风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2中,控制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 大于病患治疗区6的空气气流压力的方法为:
增加新风系统的出风量,或/和降低排风系统的排风量;
或/和降低病患用新风系统出风量,或/和增加病患用排风系统的排风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中,控制医护工作区1的空气气 流压力大于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的方法为:
增加医护用新风系统出风量,或/和降低医护用排风系统的排风量;
或/和降低新风系统的出风量,或/和增加排风系统的排风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2中,控制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 大于病患治疗区6的空气气流压力的方法为:
降低病患用新风系统出风量,或/和增加病患用排风系统的排风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 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其特征在于,在医护工作区(1)设置有用于检测医护工作区(1)空气品质状况的医护用空气品质传感器(2),还包括在医护工作区(1)设置有为医护工作区(1)提供新风的医护用新风系统,在医护用卫生间(12)设置有医护用排风系统;以及在医护工作区(1)设置有用于检测医护工作区(1)空气气流压力的医护用压力传感器(11);
当其医护用空气品质传感器(2)检测到医护工作区(1)空气品质小于预设空气品质时,医护用新风系统向医护工作区(1)引入新风,使其医护用空气品质传感器(2)检测到医护工作区(1)空气品质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空气品质;
在病患治疗区(6)设置有用于检测病患治疗区(6)空气品质状况的病患用空气品质传感器(9),还包括在病患治疗区(6)设置有为病患治疗区(6)提供新风的病患用新风系统,在病患用卫生间(8)设置有病患用排风系统;以及在病患治疗区(6)设置有用于检测病患治疗区(6)空气气流压力的病患用压力传感器(5);
当其病患用空气品质传感器(9)检测到病患治疗区(6)空气品质小于预设空气品质时,病患用新风系统向病患治疗区(6)引入新风,使其病患用空气品质传感器(9)检测到病患治疗区(6)空气品质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空气品质;
当其医护人员由医护工作区(1)经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6)时,使其医护工作区(1)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病患治疗区(6)的空气气流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其特征在于,将方舱按照左右一分为二,分别为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右半区域为病患治疗区(6),将左半区域按照上下一分为二,分别为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上半区域为医护工作区(1),将下半区域按照左右一分为二,分别为左半子区域和右半子区域,左半子区域为医护用卫生间(12),右半子区域为缓冲室,在病患治疗区(6)内设置有病患用卫生间(8)和病床,在医护工作区(1)的分隔墙旁设置有工作台(4),分隔墙上设置有部分或者整块单向透视玻璃,便于医护人员在工作台(4)处可以实时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观察病患状态,而不打扰病患休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其特征在于,在缓冲室设置有用于检测缓冲室空气品质状况的空气品质传感器,还包括在缓冲室设置有为缓冲室提供新风的新风系统,在缓冲室设置有排风系统;以及在缓冲室设置有用于检测缓冲室空气气流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0);
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低于或者等于大气压力;
当其医护人员由医护工作区(1)经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6)时,使其医护工作区(1)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并且缓冲室的空气气流压力大于病患治疗区(6)的空气气流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其特征在于,医护用空气品质传感器(2)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医护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二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三空气品质传感器和医护用第四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二空气品质传感器、医护用第三空气品质传感器和医护用第四空气品质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医护工作区(1)的四面墙体上,且高度均不相同;
医护用压力传感器(11)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医护用第一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二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医护用第四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一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二压力传感器、医护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医护用第四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医护工作区(1)的四面墙体上,且高度均不相同;
病患用空气品质传感器(9)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病患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病患用第二空气品质传感器、病患用第三空气品质传感器和病患用第四空气品质传感器,病患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病患用第二空气品质传感器、病患用第三空气品质传感器和病患用第四空气品质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病患治疗区(6)的四面墙体上,且高度均不相同;
病患用压力传感器(5)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病患用第一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二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病患用第四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一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二压力传感器、病患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病患用第四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病患治疗区(6)的四面墙体上,且高度均不相同;
设置在缓冲室内空气品质传感器的个数为一个,为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设置在缓冲间的任一面墙体上,压力传感器(10)的个数为一个,为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缓冲间的任一面墙体上,第一空气品质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不在同一高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4)上设置于医护语音模块,在病床上设置有病患语音模块;
通过医护语音模块和病患语音模块实现医患间的语音交流,减少医护人员进入病患治疗区(6)的次数,提升工作效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其特征在于,在靠近病床的墙体上设置有可实现上下升降的病患门(7),便于拉动病床直接离开病患治疗区(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其特征在于,在缓冲室设置有由医护工作区(1)进入缓冲室或者由缓冲室进入医护工作区(1)的智能医护门,以及在缓冲室设置有由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6)或者由病患治疗区(6)进入缓冲室的智能病患门;
当其智能医护门检测到医护人员需由医护工作区(1)进入缓冲室时,智能医护门打开,当其智能病患门检测到医护人员需由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6)时,智能病患门打开;
当其智能病患门检测到医护人员需由病患治疗区(6)进入缓冲室时,智能医护门打开,智能医护门打开后智能病患门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其特征在于,在医护工作区(1)的左墙体上设置有进入医护工作区(1)的医护门(13)。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的使用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医护人员由医护工作区(1)经缓冲室进入病患治疗区(6);
S2,医护人员由病患治疗区(6)经缓冲室进入医护工作区(1)。
CN202111532270.3A 2021-12-15 2021-12-15 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 Pending CN1142343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2270.3A CN114234322A (zh) 2021-12-15 2021-12-15 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2270.3A CN114234322A (zh) 2021-12-15 2021-12-15 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4322A true CN114234322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56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2270.3A Pending CN114234322A (zh) 2021-12-15 2021-12-15 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432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28886A1 (en) * 2014-11-07 2016-05-12 AMoHS, Inc. Mobile Isolation and Containment Unit
CN111576936A (zh) * 2020-04-09 2020-08-25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及负压隔离区
CN211899885U (zh) * 2020-03-31 2020-11-10 重庆海润绿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应急隔离方舱
CN211953053U (zh) * 2020-03-31 2020-11-17 重庆海润绿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负压病房单元的安全健康舒适空气环境营造系统
CN113028533A (zh) * 2021-03-29 2021-06-25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消毒间的负压病房及其应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28886A1 (en) * 2014-11-07 2016-05-12 AMoHS, Inc. Mobile Isolation and Containment Unit
CN211899885U (zh) * 2020-03-31 2020-11-10 重庆海润绿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应急隔离方舱
CN211953053U (zh) * 2020-03-31 2020-11-17 重庆海润绿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负压病房单元的安全健康舒适空气环境营造系统
CN111576936A (zh) * 2020-04-09 2020-08-25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及负压隔离区
CN113028533A (zh) * 2021-03-29 2021-06-25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消毒间的负压病房及其应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96363A1 (zh) 可移动式传染病应急防护一体化智慧方舱
CN208942673U (zh) 一种隔离病床
Nivin et al. A continuing outbreak of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with transmission in a hospital nursery
CN212836881U (zh) 一种负压舱式消毒灭菌多功能智能安检通道
CN114234322A (zh) 可移动式传染病防护一体化智慧发热诊室平台
CN111636724A (zh) 单通道病房与传染病房转换系统
CN114234321A (zh) 可移动式发热诊室平台用于传染病防护的工作方法
Jensen System failure: Health-care deficiencies in the World War II Japanese American detention centers
Makram et al. Future hospital building design strategies post COVID-19 pandemic
CN201024853Y (zh) 屏障环境的门禁装置
CN113187276B (zh) 具有调节功能的隔离病房
CN213654370U (zh) 一种由厢式货车改造的负压隔离病房
CN109512614B (zh) 公共医疗舱
KR102406096B1 (ko) 비대면 선별 진료소
CN111854006A (zh) 一种移动无接触式消杀隔离负压注射舱
CN111287493A (zh) 一种用于隔离空气强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住宅户型设计方法
CN213607730U (zh) 一种用于呼吸道传染病人的转运装备
Katırcı et al. A review of design features of intensive care unit in general terms
CN211699731U (zh) 一种具有轮候间的门诊诊疗单元
CN107028714A (zh) 可保护医护人员的床
CN107854758A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杀菌装置
CN208893015U (zh) 一种具有净化杀菌功能的数字化病床
Aleksandrovna et al. Medic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of activities at hospital department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uring the pandemic of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nd other highly infectious diseases
CN212817317U (zh) 智能测温臭氧消毒舱
CN214303071U (zh) 一种集成医疗生物隔离舱的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