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2787B - 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及装配式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及装配式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2787B
CN114232787B CN202111621276.8A CN202111621276A CN114232787B CN 114232787 B CN114232787 B CN 114232787B CN 202111621276 A CN202111621276 A CN 202111621276A CN 114232787 B CN114232787 B CN 114232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cast
building
prefabricated wal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12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32787A (zh
Inventor
郭鑫
万健
百世健
王悦
孟凡博
尹双越
李梦浩
杨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12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2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2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2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32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2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2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 E04B1/04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the elemen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2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 E04B1/04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the elemen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B1/043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41Connec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bedding in concrete or masonr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2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 E04C5/163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the reinforcements running in one single direction
    • E04C5/165Coaxial connection by means of slee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24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preventing damage to building parts or finishing work during construction
    • E04G21/26Strutting means for wall parts; Supports or the like, e.g. for holding in position prefabricated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墙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及装配式建筑,通过将第N层预制墙的底部的封仓灌浆工作调整到等待第N层顶部的楼板的混凝土固化的等待期中,并将第N+1层的施工过程调整到等待第N层预制墙底部灌浆料固化的等待期中,两个等待期中装配工作不会中止,整个装配过程连续进行不中断,从而极大地缩短了工期;本发明中还找出了因施工顺序的调整而对尚未进行灌浆的预制墙造成扰动的因素,以及因施工顺序的调整而导致灌浆不饱满的因素,并采用技术手段一一予以解决,从而克服了因施工顺序调整而导致预制墙发生偏斜的问题,以及因施工顺序调整而导致灌浆套筒中灌浆不饱满且又无法通过吊起预制墙进行排查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及装配式建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墙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及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发展的大趋势。通过把建筑中的各种构件都做成模块化的预制构件,在现场如同搭积木一样进行快速组装,可极大缩短工期。
装配式建筑中,最主要的两个部件是预制墙以及预制楼板,其中预制墙底部通过灌浆套筒以及灌浆料与下方的预制楼板连接,然后顶部通过现浇的连梁(位于预制楼板之间的接缝中)与上方的预制楼板连接。这两部分的连接过程都需要等待灌浆料/混凝土凝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两个等待期打断了装配过程,使得工期被延长。
目前已经有人尝试采用调整施工顺序的方式来减少等待期,比如CN111502283A-一种预制竖向构件跳层灌浆施工方法中,就提出了先将预制墙与顶部的楼板连接,然后再将预制墙与底部的楼板进行连接,这样在等待预制墙与底部的楼板连接处的灌浆料凝固期间,可以同时进行顶部的楼层的施工,从而可以减少一个等待期。但这样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在将预制墙与顶部的楼板连接等施工过程中,预制墙底部是缺乏可靠的固定的,侧面的斜撑不能完全阻止施工过程中的扰动对预制墙造成的偏斜,导致施工完成后预制墙存在着一定的偏斜,从而留下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由于施工顺序的调整,以往的很多检测操作也无法进行,比如在出现灌浆料不饱满(这里灌浆料饱满指的是灌浆套筒要灌满,灌浆套筒外的灌浆仓可以不灌满)且又难以定位到渗漏点时,以往可以通过将预制墙重新吊起一小段距离进行检查,但在施工顺序调整后就无法进行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及装配式建筑。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装配式建筑在装配过程中存在两个等待期,而尝试采用调整施工顺序的方式来避开等待期又会导致预制墙偏斜以及灌浆套筒中灌浆料不饱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用于采用预制墙修建装配式建筑,所述预制墙底部的钢筋通过灌浆套筒与基面上的预留钢筋连接,预制墙底部开设有灌浆仓、与灌浆仓连通的注浆孔、以及高于注浆孔并与灌浆套筒的出浆管连通的出浆孔,相邻的预制墙通过现浇节点连接,所述装配式建筑的楼板为叠合板;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预制墙上开设高于出浆孔的观察孔,观察孔通向灌浆仓顶部;
步骤二:在第N层建筑的基面上吊装预制墙,调整好预制墙位置和垂直度后进行固定;
步骤三:封堵现浇节点与预制墙的灌浆仓之间的缝隙,绑扎现浇节点的钢筋笼,所述现浇节点的钢筋笼中的箍筋为高重叠开口箍对,所述高重叠开口箍对包括两个开口相对设置并相互搭接的直角U形开口箍,所述直角U形开口箍的底部贴在现浇节点的一个墙面处的节点纵筋外,且两端勾在现浇节点的另一个墙面处的节点纵筋上;
步骤四:浇筑现浇节点,所述现浇节点的上表面高于预制墙的上表面且低于预制墙顶部的楼板的下表面;所述现浇节点的厚度大于相邻的预制墙,且现浇节点的所有墙面均位于相邻的预制墙墙面外侧;
步骤五:吊装第N层建筑顶部的楼板中的叠合板,并完成楼板中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步骤六:在等待第N层建筑顶部的楼板中的混凝土凝固期间,进行第N层建筑的预制墙的封仓与灌浆,在出浆孔中有灌浆料溢出后封堵出浆孔并继续灌浆,直到灌浆仓内的液位上升到观察孔后停止灌浆并封堵观察孔;灌浆的同时通过观察孔监测灌浆仓内的液位,确保灌浆仓无空鼓;
在第N层建筑顶部的楼板强度达标后,以N层建筑顶部的楼板的上表面为第N+1层建筑的基面,修建第N+1层建筑,循环往复直到完成整个建筑的装配。
进一步,步骤六中,通过插设在观察孔中的套筒灌浆饱满度监测器监测灌浆仓内的液位。
进一步,所述注浆孔、出浆孔、以及观察孔中分别插设有橡塑管,所述套筒灌浆饱满度监测器插设在观察孔的橡塑管中。
进一步,所述现浇节点比预制墙顶部高至少10mm,所述观察孔比出浆孔高至少100mm。
进一步,所述现浇节点分层浇筑。
进一步,所述现浇节点的混凝土通过泵管注入,所述泵管插设在现浇节点的钢筋笼内、泵管下端埋在在混凝土中边后退边注混凝土。
进一步,所述现浇节点通过插入式振捣棒完成混凝土振捣,插入式振捣棒插设在现浇节点的钢筋笼内。
进一步,所述预制墙左右端面上的预留钢筋弯折为用于勾住节点纵筋的挂钩;所述节点纵筋通过直螺纹套筒与基面上的预留钢筋连接。
进一步,所述预制墙与现浇节点的模板相接触的墙面向内凹陷成槽,槽内填充有用于避免现浇节点的模板冲击到预制墙的缓冲胶条。
一种可连续装配的装配式建筑,采用上述的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来修建。
本发明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及装配式建筑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将第N层预制墙的底部的封仓灌浆工作调整到等待第N层顶部的楼板的混凝土固化的等待期中,并将第N+1层的施工过程调整到等待第N层预制墙底部灌浆料固化的等待期中,两个等待期中装配工作不会中止,整个装配过程连续进行不中断,从而极大地缩短了工期;
本发明中,发明人通过长期的试验,找到了因施工顺序的调整而对尚未进行灌浆的预制墙造成扰动的各种因素,并采用技术手段一一予以解决,从而克服了因施工顺序调整而导致预制墙发生偏斜的问题;
本发明中,发明人通过长期的试验,找到了因施工顺序的调整而导致灌浆套筒中灌浆不饱满的各种因素,并采用技术手段一一予以解决,从而克服了因施工顺序调整而导致灌浆不饱满且又无法通过吊起预制墙进行排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现浇节点与预制墙的连接示意图,图中为避免影响识图,未画预制墙顶部及边缘的钢筋;
图3是图2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一字形的现浇节点中箍筋绑扎示意图,为避免重叠而导致难以识图,每个高重叠开口箍对中的两个直角U形开口箍中的一个绑扎到位,另一个处于绑扎过程中,图中箭头代表安装时的移动方向,图中视角为俯视,下同;
图5是L字形的现浇节点中箍筋绑扎示意图;
图6是T字形的现浇节点中箍筋绑扎示意图;
其中,1-预制墙,11-注浆孔,12-出浆孔,13-观察孔,14-挂钩,15-缓冲胶条,2-现浇节点,21-节点纵筋,22-高重叠开口箍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用于采用预制墙1修建装配式建筑,预制墙1底部的钢筋通过灌浆套筒与基面上的预留钢筋连接,预制墙1底部开设有灌浆仓、与灌浆仓连通的注浆孔11、以及高于注浆孔11并与灌浆套筒的出浆管连通的出浆孔12,灌浆套筒设置在灌浆仓内,且底部的开口与灌浆仓连通;相邻的预制墙1通过现浇节点2连接,装配式建筑的楼板为叠合板;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预制墙1上开设高于出浆孔12的观察孔13,观察孔13通向灌浆仓顶部;
常规的预制墙1上,只开设注浆孔11和出浆孔12,并通过观察出浆孔12来确定灌浆套筒中是否灌浆饱满,出浆孔12同时也是排气孔,但由于本发明中调整了施工顺序,如果存在导致灌浆不饱满的缝隙无法检查排除,因此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高于出浆孔12的观察孔13,观察孔13同时也是额外的出气孔,灌浆的时候把整个灌浆仓都灌满,使灌浆仓中存在高于出浆口的液面,在灌浆停止后,灌浆料依然可以继续进入灌浆套筒,从而确保灌浆套筒被充分灌满;
注意有些施工工法中会把出浆孔12写成观察孔13,但实际上其与本发明中的观察孔13是完全不同的。
步骤二:在第N层建筑的基面上吊装预制墙1,调整好预制墙1位置和垂直度后进行固定;
本发明中除了常规的斜撑之外,还额外设置了三脚架体对预制墙1进行固定,三脚架体是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桁架,常规的预制墙施工过程中由于有吊起检查渗漏的需求,因而不能采用这种固定结构。
步骤三:封堵现浇节点2与预制墙1的灌浆仓之间的缝隙,传统的先灌浆后浇筑现浇节点2的施工顺序中,该处的缝隙已经在灌浆的时候被堵上了。这里由于施工顺序的调整,该处的缝隙尚未进行封堵就浇筑现浇节点2,导致浇筑节点的过程中有混凝土进入到灌浆仓中,影响灌浆;
实际施工过程中,这里的缝隙很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灌浆不饱满。
缝隙封堵后,绑扎现浇节点2的钢筋笼,如图4-6现浇节点2的钢筋笼中的箍筋为高重叠开口箍对22,高重叠开口箍对22包括两个开口相对设置并相互搭接的直角U形开口箍,直角U形开口箍的底部贴在现浇节点2的一个墙面处的节点纵筋21外,且两端勾在现浇节点2的另一个墙面处的节点纵筋21上;
这里采用这种高重叠开口箍对22,是因为发明人发现采用闭口箍时,由于需要逐个从节点纵筋21上方向下安装闭口箍,导致预制墙1被反复磕碰;而采用常规的那种由直角U形开口箍以及一字型箍筋帽组成的箍筋时,又会导致现浇节点2的抗扭抗剪强度不够。因此发明人新设计了这种高重叠开口箍对22,能够像如图4-6那样,从侧面安装到节点纵筋21上,又可通过两个直角U形开口箍的重叠,避免现浇节点2的抗扭抗剪强度不够。必要的时候还方便用焊枪沿竖直方向划过,对各个高重叠开口箍对22进行点焊固定,将高重叠开口箍对22中的两个直角U形开口箍连为一体。
步骤四:如图2-3所示,浇筑现浇节点2,现浇节点2的上表面高于预制墙1的上表面且低于预制墙1顶部的楼板的下表面;以避免在吊装叠合板过程中,叠合板与预制墙1顶部发生撞击。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叠合板的下表面是比预制墙1的上表面要略高的,理论上叠合板是不会与现浇墙的顶部发生撞击的。但在实际使用中,发明人发现由于叠合板面积大且薄,在被放到支撑架上的一瞬间,会因为惯性而发生弹性形变,边缘反复下挠上翘并有一定概率与现浇墙的顶部发生撞击。现浇节点2高一些,便可起到阻挡作用。
预制墙1与现浇节点2的模板相接触的墙面向内凹陷成槽,槽内填充有用于避免现浇节点2的模板冲击到预制墙1的缓冲胶条15。也就是说,在支现浇节点2的模板的时候,现浇节点2的模板与预制墙1不是直接接触的,从而避免在支现浇节点2的模板的时候,模板撞击预制墙1。一般而言,缓冲胶条15厚5mm。这里也可以通过加厚现浇节点2来避免预制墙1与现浇节点2的模板相接触,并采用胶条填充预制墙1与现浇节点2的模板之间的空隙。
步骤五:吊装第N层建筑顶部的楼板中的叠合板,并完成楼板中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这里绑扎的钢筋主要是在叠合板之间的拼缝位置处的连梁中。
步骤六:在等待第N层建筑顶部的楼板中的混凝土凝固期间,进行第N层建筑的预制墙1的封仓与灌浆,
本发明中,灌浆过程的前半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对灌浆过程的主要改进在于在出浆孔12中有灌浆料溢出后封堵出浆孔12并继续灌浆,直到灌浆仓内的液位上升到观察孔13后停止灌浆并封堵观察孔13;灌浆的同时通过观察孔13监测灌浆仓内的液位,确保灌浆仓无空鼓;
也即,从注浆孔11向灌浆仓灌浆-灌浆仓内液面上升-灌浆套筒内液面上升-出浆孔12中有灌浆料溢出-封堵出浆孔12并继续灌浆-灌浆仓内液面继续上升直至填满灌浆仓-观察孔13有灌浆料溢出-封堵观察孔13并保压一段时间。
在第N层建筑顶部的楼板强度达标后,以N层建筑顶部的楼板的上表面为第N+1层建筑的基面,修建第N+1层建筑,循环往复直到完成整个建筑的装配。
本实施例的步骤六中,通过插设在观察孔13中的套筒灌浆饱满度监测器监测灌浆仓内的液位,套筒灌浆饱满度监测器是一种插在灌浆套筒的出浆管上的连通器,这里我们将它转而用来观测灌浆仓内的液位。
注浆孔11、出浆孔12、以及观察孔13中分别插设有橡塑管,套筒灌浆饱满度监测器插设在观察孔13的橡塑管中。橡塑管有弹性,可确保注浆孔11、出浆孔12、以及观察孔13与插入的塞子、注浆管、套筒灌浆饱满度监测器等部件紧密配合,避免因漏气/漏浆而导致灌浆不饱满。
现浇节点2比预制墙1顶部高至少10mm,这个高度差能够在有效挡住叠合板的下挠,高度差小于10mm的话,现浇节点2挡住叠合板边沿两端后,叠合板边沿中部还是有可能触及到预制墙1。
观察孔13比出浆孔12高至少100mm,这个高度差能够形成有效的压头,在灌浆结束后使灌浆料继续进入灌浆套筒。
现浇节点2分层浇筑。现浇节点2的混凝土通过泵管注入,泵管插设在现浇节点2的钢筋笼内、泵管下端埋在在混凝土中边后退边注混凝土。这样可避免混凝土的冲击导致现浇墙偏斜。
现浇节点2通过插入式振捣棒完成混凝土振捣,插入式振捣棒插设在现浇节点2的钢筋笼内。以避免插入式振捣棒与现浇墙发生撞击。注意不要用挂到模板外的振捣器,这种振捣器会导致模板变形,会导致模板与现浇墙发生撞击。
预制墙1左右端面上的预留钢筋弯折为用于勾住节点纵筋21的挂钩14;一般预制墙1左右端面上的预留钢筋是弯折成闭口箍的,但这样会导致节点纵筋21在安装时必须从上到下穿过各个闭口箍,容易出现撞击,挂钩14的话节点纵筋21就可以从侧面安装。
节点纵筋21通过直螺纹套筒与基面上的预留钢筋连接直螺纹套筒,确保节点纵筋21在安装后位置固定,不会出现像灌浆套筒那样严重的晃动,从而避免节点纵筋21与挂钩14发生撞击。
高重叠开口箍对22中的两个直角U形开口箍在搭接处相互贴合,这样在必要的时候可快速进行点焊加固。
一种可连续装配的装配式建筑,采用上述的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来修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用于采用预制墙(1)修建装配式建筑,所述预制墙(1)底部的钢筋通过灌浆套筒与基面上的预留钢筋连接,预制墙(1)底部开设有灌浆仓、与灌浆仓连通的注浆孔(11)、以及高于注浆孔(11)并与灌浆套筒的出浆管连通的出浆孔(12),相邻的预制墙(1)通过现浇节点(2)连接,所述装配式建筑的楼板为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预制墙(1)上开设高于出浆孔(12)的观察孔(13),观察孔(13)通向灌浆仓顶部;
步骤二:在第N层建筑的基面上吊装预制墙(1),调整好预制墙(1)位置和垂直度后进行固定;
步骤三:封堵现浇节点(2)与预制墙(1)的灌浆仓之间的缝隙,绑扎现浇节点(2)的钢筋笼,所述现浇节点(2)的钢筋笼中的箍筋为高重叠开口箍对(22),所述高重叠开口箍对(22)包括两个开口相对设置并相互搭接的直角U形开口箍,所述直角U形开口箍的底部贴在现浇节点(2)的一个墙面处的节点纵筋(21)外,且两端勾在现浇节点(2)的另一个墙面处的节点纵筋(21)上;
步骤四:浇筑现浇节点(2),所述现浇节点(2)的上表面高于预制墙(1)的上表面且低于预制墙(1)顶部的楼板的下表面;
步骤五:吊装第N层建筑顶部的楼板中的叠合板,并完成楼板中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步骤六:在等待第N层建筑顶部的楼板中的混凝土凝固期间,进行第N层建筑的预制墙(1)的封仓与灌浆,在出浆孔(12)中有灌浆料溢出后封堵出浆孔(12)并继续灌浆,直到灌浆仓内的液位上升到观察孔(13)后停止灌浆并封堵观察孔(13);灌浆的同时通过观察孔(13)监测灌浆仓内的液位,确保灌浆仓无空鼓;
在第N层建筑顶部的楼板强度达标后,以N层建筑顶部的楼板的上表面为第N+1层建筑的基面,修建第N+1层建筑,循环往复直到完成整个建筑的装配;
所述预制墙(1)与现浇节点(2)的模板相接触的墙面向内凹陷成槽,槽内填充有用于避免现浇节点(2)的模板冲击到预制墙(1)的缓冲胶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通过插设在观察孔(13)中的套筒灌浆饱满度监测器监测灌浆仓内的液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11)、出浆孔(12)、以及观察孔(13)中分别插设有橡塑管,所述套筒灌浆饱满度监测器插设在观察孔(13)的橡塑管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节点(2)比预制墙(1)顶部高至少10mm,所述观察孔(13)比出浆孔(12)高至少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节点(2)分层浇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节点(2)的混凝土通过泵管注入,所述泵管插设在现浇节点(2)的钢筋笼内, 泵管下端埋在混凝土中边后退边注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节点(2)通过插入式振捣棒完成混凝土振捣,插入式振捣棒插设在现浇节点(2)的钢筋笼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1)左右端面上的预留钢筋弯折为用于勾住节点纵筋(21)的挂钩(14);所述节点纵筋(21)通过直螺纹套筒与基面上的预留钢筋连接。
9.一种可连续装配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来修建。
CN202111621276.8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及装配式建筑 Active CN114232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1276.8A CN114232787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及装配式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1276.8A CN114232787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及装配式建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2787A CN114232787A (zh) 2022-03-25
CN114232787B true CN114232787B (zh) 2022-07-12

Family

ID=80763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1276.8A Active CN114232787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及装配式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278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50743B2 (ja) * 1994-01-31 1999-01-27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プレキャスト壁式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の壁接合構造及びその工法
CN111502283A (zh) * 2020-05-20 2020-08-07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竖向构件跳层灌浆施工方法
CN112211319A (zh) * 2020-10-13 2021-01-12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安装同层灌浆方法
CN215054263U (zh) * 2021-01-11 2021-12-07 筑友智造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预制墙板的l型连接节点
CN113090022A (zh) * 2021-03-02 2021-07-09 福建省泷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夏热冬暖地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墙板现场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施工要点及其防治措施;张聪等;《安徽建筑》;20191225(第12期);104-10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2787A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4208B (zh) 一种采用现浇连接方式的预制剪力墙
CN111335490A (zh) 一种全混凝土外墙窗下填充墙与剪力墙接缝处抗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708480A (zh) 一种滑槽限位连接的框架填充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5525753A (zh) 一种构造柱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的方法及结构
CN112900854B (zh) 一种斜坡底板施工用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4319977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排柱式连接预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232787B (zh) 一种可避免墙体偏斜的建筑连续装配方法及装配式建筑
CN113356370A (zh) 剪力墙及框架柱与混凝土梁牛腿互锚连接施工方法
CN109555017A (zh) 一种分离式桥梁中央防护栏浇筑模板及施工方法
CN210827825U (zh) 一种装配式空调板及其制备模具
CN111576620A (zh) 一种劲性混凝土结构梁柱核心区的施工方法
CN111236419A (zh) 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JPH0722401Y2 (ja) 柱または梁と梁との接合構造
CN216664766U (zh) 一种装配式挑檐女儿墙
CN216616386U (zh) 一种可避免预制墙受到冲击的现浇节点
CN210597742U (zh) 一种剪力墙
JP3400364B2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製の柱と梁の接合法。
JPH0480444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柱と鉄骨梁との接続ユニット
JP4949197B2 (ja) パネル材の接続構造
JP6684088B2 (ja) 既存建物の耐震補強構造及び耐震補強方法
CN214994965U (zh) 一种竖向连接钢筋现场自定位的叠合剪力墙
JP7330346B2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柱の接合方法
CN212388730U (zh) 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
JP7175215B2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柱の接合方法
JP2021156022A (ja) 柱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