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3966A - 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3966A
CN114223966A CN202111631681.8A CN202111631681A CN114223966A CN 114223966 A CN114223966 A CN 114223966A CN 202111631681 A CN202111631681 A CN 202111631681A CN 114223966 A CN114223966 A CN 114223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generating substrate
heating
cartridg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16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欢喜
肖俊杰
褚庆臣
周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16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239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23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396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9436 priority patent/WO202312452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24F40/465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uction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1Arrangement of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Nozzle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主壳体;气溶胶生成基质盒,可拆卸地收容于容纳腔内,气溶胶生成基质盒包括主盒体及收容于主盒体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气溶胶生成基质呈带状或片状;气溶胶生成基质被构造为能够相对主盒体沿预设路径移动;加热组件,设于容纳腔内并位于气溶胶生成基质的移动路径上。上述雾化装置中,加热组件可直接加热经过其的片状或带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从而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且由于片状和带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厚度很小,因此在加热过程中升温均匀且升温速度快,气溶胶生成基质受热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的溢出路径短,无需进行预热。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替代吸收方式,例如可将医疗药物等气溶胶生成基质产生气溶胶的雾化装置用于医疗等不同领域中,以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吸收方式。
目前,雾化装置需要将设有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雾化弹整体加热,雾化弹需要吸收大量的能量,不但降低了能量的利用率,还制约了气溶胶的生成相应时间。而且,传导加热的方式使得雾化弹内部的温度分布极其不均匀,进一步影响了抽吸的口感和一致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雾化弹的能量利用率低、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可以达到增加能量利用率、提高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具有容纳腔的主壳体;
气溶胶生成基质盒,可拆卸地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盒包括主盒体及收容于所述主盒体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呈带状或片状;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被构造为能够相对所述主盒体沿预设路径移动;
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移动路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可拆卸地收容于所述主盒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盒包括传送机构,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传动连接于所述传送机构的驱动组件,所述传送机构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释放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使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不同区域依次经过所述加热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盒体开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位于所述气溶胶的移动路径上,所述加热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加热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进给检测组件,所述进给检测组件用于获取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释放长度,所述驱动组件根据所述释放长度驱动所述传送机构释放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给检测组件包括检测转轴和检测单元,所述检测转轴贴合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一侧并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进给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角度以获取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释放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被配置为电阻加热体、电磁感应加热体或等离子加热体,所述加热件贴合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传导热量至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或者
所述加热组件被配置为微波加热装置或红外辐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组件临近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传导微波或红外辐射至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内均布电磁加热单元,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感应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产生的磁场并产生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余量检测单元,所述余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未释放部分的余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设有安装检测单元,所述安装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安装腔内是否存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盒设有感应元件,所述安装检测单元能够检测所述感应元件,以判断所述安装腔内是否存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盒。
上述雾化装置,加热组件可直接加热经过其的片状或带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从而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且由于片状和带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厚度很小,因此在加热过程中升温均匀且升温速度快,气溶胶生成基质受热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的溢出路径短,无需进行预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雾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雾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雾化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雾化装置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传送机构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堆叠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雾化装置;110、主壳体;112、壳体底壁;114、壳体侧壁;1141、安装柱;116、壳体顶壁;118、容纳腔;120、吸嘴;130、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1、主盒体;1312、储存腔;1314、回收腔;1316、加热槽;1318、检测槽;132、气溶胶生成耗材;1321、气溶胶生成基质;1322、雾化层;1323、支撑层;1323a、连通孔;133、传送机构;1232、释放中心轮;1334、传送组件;1334a、传送轮;134、传送机构;1341、释放中心轮;1343、回收中心轮;135、传送机构;1352、进给搓轮;1354、输送轮组件;1354a、输送轮;136、升降机构;1361、升降底座;1363、升降驱动件;137、感应元件;150、供电组件;170、加热组件;172、加热安装壳;174、加热件;190、进给检测组件;192、检测转轴;194、压轮;196、压轮支架;198、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100,雾化装置100包括主壳体110、吸嘴120、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供电组件150、驱动组件180、加热组件170以及控制单元。吸嘴120安装于主壳体110的一端并伸出主壳体110,供电组件150、加热组件170、驱动组件180以及控制单元均安装于主壳体110内,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可拆卸地安装于主壳体110内,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内收容有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及传送机构(133\134\135)。
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组件180驱动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内的传送机构(133\134\135)释放气溶胶生成基质132以使气溶胶生成基质132沿以预设路径移动,且加热组件170位于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移动路径上。在供电组件150的电能作用下加热被释放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受热雾化形成气溶胶,气溶胶通过吸嘴120流出以供使用者吸食。
主壳体110呈中空的立方体状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底壁112、自壳体底壁112的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的壳体侧壁114以及设于壳体侧壁114远离壳体底壁112的一侧的壳体顶壁116,壳体底壁112、壳体侧壁114以及壳体顶壁116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等结构的容纳腔118。在下列实施例中,主壳体110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即图2中的X方向),主壳体110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即图2中的Y方向),主壳体110的厚度方向为第三方向(即图2中的Z方向)。可以理解,主壳体110的形状不限于此,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壳体110可呈柱状、塔状等不同形状以满足不同要求。
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可拆卸地收容于容纳腔118内,包括主盒体131、气溶胶生成基质132以及传送机构(133\134\135)。带状或片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以卷绕、折叠或堆叠等方式储存于主盒体131中,传送机构(133\134\135)在驱动组件180的驱动下受控地释放气溶胶生成基质132,以使加热件174依次对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不同区域进行加热。
如图2至图5所示,主盒体131呈中空的立方体状壳体结构,主盒体131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主盒体131的宽度方向沿第二方向延伸,主盒体131的厚度方向沿第三方向延伸。可以理解,主盒体131的形状不限于此,主盒体131的形状与主壳体110的形状相适应以满足不同要求。
主盒体131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储存腔1312及回收腔1314,储存腔1312用于储存未被释放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回收腔1314用于存放雾化后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如此,储存腔1312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通过传送机构(133\134\135)逐渐传送至回收腔1314中,加热件174可对位于传送过程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进行加热。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储存腔1312和回收腔1314沿主盒体13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以缩小主盒体131在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理解,储存腔1312和回收腔1314的位置关系不限,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储存腔1312和回收腔1314也可沿主盒体13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储存腔1312和回收腔1314也可相互连通以简化盒体的结构。作为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储存腔1312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受潮变质,可在储存腔1312内放置干燥剂等具有干燥功能的材料或元件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保证储存腔1312的内环境干燥。
为了便于加热件174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132,主盒体131的一端设有加热槽1316,储存腔1312及回收腔1314分别位于加热槽1316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储存腔1312及回收腔1314分别通过加热槽1316连通主盒体131的外环境,加热槽1316位于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移动路径上。如此,从储存腔1312释放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穿过加热槽1316进入回收腔1314,加热件174的一端沿第三方向伸入加热槽1316内,以加热位于加热槽1316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可以理解,储存腔1312及回收腔1314两者与加热槽1316相互连通的开口尽可能地小,也可设置挡帘等遮挡结构,从而避免加热槽1316中的气溶胶进入储存腔1312和回收腔1314中。
进一步地,主壳体110内还设有雾化密封件160,雾化密封件160配接于主盒体131设有加热槽1316的一端以罩设于加热槽1316外,从而界定形成连通加热槽1316与吸嘴120的雾化腔,且雾化密封件160开设有连通雾化腔和外界环境的进气孔。如此,外界气流通过进气孔流入雾化腔,气溶胶生成基质132雾化产生的气溶胶可随着气流流入吸嘴120。
如图5及图8所示,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呈带状或片状。具体地,带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可沿周向逐层卷绕以形成基质卷收纳于主盒体131中,也可沿一直线方向往复折叠以形成基质垛而收纳于主盒体131中。片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可沿一直线方向逐层堆叠以形成基质垛而收纳于主盒体131中。可以理解,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储存方式不限,可根据需要以不同的卷绕、折叠方式形成不同的形状。
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厚度优选为0.1mm-0.8mm,宽度为3mm-10mm,加热件174可依次对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各个部分进行加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呈柱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片状和带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厚度很小,因此在加热过程中升温均匀且升温速度快,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受热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的溢出路径短,无需进行预热。可以理解,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厚度与宽度的具体尺寸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以满足不同要求。
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由烟叶、膨胀烟梗、烟草颗粒、茶叶、薄荷叶中的一种或多种与发烟剂丙二醇,丙三醇或其他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香精香料等材料混合制浆而成,因此可受热雾化产生供人吸食的气溶胶。可以理解,形成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材料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以满足不同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内还均布有电磁加热单元,电磁加热单元能够感应加热件174产生的磁场并产生电流,从而导致其上的电荷高速无规律运动,进而碰撞摩擦产生热能而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具体地,电磁加热单元由铁磁性材料,例如铁、钴、镍及其合金、稀土元素及其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电磁加热单元的形态可为颗粒状、粉状、纤维状或絮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包括至少一层雾化层1322及至少一层支撑层1323,雾化层1322和支撑层1323沿厚度方向交替层叠设置,支撑层1323用于对雾化层1322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抗拉及抗剪切能力。其中,两层支撑层1323之间的雾化层1322定义为一层雾化层1322。
请参阅图9,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包括一层雾化层1322及一层支撑层1323,支撑层1323位于雾化层132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具体在另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包括两层雾化层1322及一层支撑层1323,支撑层1323位于两层雾化层1322之间。可以理解,雾化层1322和支撑层1323的数量不限,根据需要设置。
其中,支撑层1323可由金属材料,例如金、银、铜、铁、锡、锌、镍、铝、钨、钼、钽、铌、钛,镍基、钴基,钢和不锈钢金属及其合金箔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也可由耐热非金属膜带,例如玻纤,铁氟龙,聚酰亚胺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支撑层1323的厚度优选为0.01mm-0.15mm,支撑层1323的宽度可等于雾化层1322的宽度,也可小于或大于雾化层1322的宽度。如此,支撑层1323相较于雾化层1322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因此可提高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抗拉及抗剪切能力,而且支撑层1323可传递热量以对未接触加热片的部分进行预热,并进一步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支撑层1323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连通孔1323a,多个连通孔1323a阵列排布于支撑层1323的至少部分区域,连通孔1323a用于允许气溶胶由当前所在的雾化层1322流向相邻的雾化层1322或外部。为了保证气溶胶具有足够高的溢出量,支撑层1323的开孔率(即单位面积内的连通孔1323a的总面积与单位面积的比值)为30%以上。具体地,当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包括一层雾化层1322及一层支撑层1323时,支撑层1323位于雾化层132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雾化层1322雾化生成的气溶胶穿过支撑层1323上开设的连通孔1323a流出。当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包括两层雾化层1322及一层支撑层1323,支撑层1323位于两层雾化层1322之间时,其中一层雾化层1322雾化生成的气溶胶可穿过支撑层1323上开设的连通孔1323a流向另一层雾化层1323。
请参阅图6,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包括用于释放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传送机构133,传送机构133包括释放中心轮1232及传送组件1334。释放中心轮1232可转动地安装于储存腔1312,释放中心轮1232的中心轴线沿第三方向延伸,带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一端卷绕于释放中心轮1232。传送组件1334位于储存腔1312和回收腔1314之间并处于加热槽1316靠近回收腔1314的一侧,传送组件1334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一端施加拉力,以使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不同区域依次进入加热槽1316中,同时驱动释放中心轮1232转动而同步释放气溶胶生成基质132。
具体地,传送组件1334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传送轮1334a,两个传送轮1334a可转动地安装于主盒体131,两个传送轮1334a的中心轴线沿第三方向延伸。两个传送轮1334a之间界定形成供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穿过的夹持间隙,驱动组件180与其中一个传送轮1334a传动连接以驱动该传送轮1334a转动,因此位于夹持间隙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在传送轮1334a的自转作用下不断前移,从而经过加热槽1316进入回收腔1314中。
请参阅图5,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盒包括用于释放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传送机构134,传送机构134包括释放中心轮1341及传送组件,传送组件包括回收中心轮1343。释放中心轮1341可转动地安装于储存腔1312,且释放中心轮1341的中心轴线沿第三方向延伸,回收中心轮1343可转动地安装于回收腔1314,且回收中心轮1343的中心轴线沿第三方向延伸。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首尾两端分别卷绕于释放中心轮1341和回收中心轮1343。驱动组件180传动连接于回收中心轮1343,回收中心轮1343在驱动组件180的驱动下转动以回收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在回收中心轮1343的驱动下移动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带动释放中心轮1341同步转动,从而同步释放气溶胶生成基质132。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组件还包括多个中间滑轮,每个中间滑轮设于主盒体131内的不同位置,以限制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移动路径。
请参阅图7及图8,在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为片状或沿一方向往复折叠的带状结构,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包括用于释放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传送机构135,传送机构135包括进给搓轮1352及输送轮组件1354。进给搓轮1352和输送轮组件1354间隔设置于加热槽1316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且进给搓轮1352位于储存腔1312的上方,进给搓轮1352的中心轴线沿第三方向延伸。输送轮组件1354包括两个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输送轮1354a,输送轮1354a的中心轴线沿第三方向延伸,两个输送轮1354a之间形成输送间隙。驱动组件180传动连接于进给搓轮1352和其中一个输送轮1354a,从而分别驱动进给搓轮1352和输送轮1354a转动。
如此,进给搓轮1352在驱动组件180的驱动下,对气溶胶生成基质132施加向前的作用力,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一端在进给搓轮1352的推动下释放而进入加热槽1316,然后进入输送轮组件1354形成的输送间隙并在输送轮1354a的自转作用下移动至回收腔1314。
进一步地在第三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还包括升降机构136,升降机构136用于推动气溶胶生成基质132靠近进给搓轮1352,从而使每片或每段气溶胶生成基质132依次与进给搓轮1352相接触,进而在进给搓轮1352的推动下进入加热槽1316。
具体地,升降机构136位于储存腔1312内,包括升降底座1361及升降驱动件1363,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用于承载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升降驱动件1363可带动升降底座1361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使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始终抵持于进给搓轮1352。作为一较佳的实施方式,升降驱动件1363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弹性件,升降驱动件1363可对升降底座1361施加朝向进给搓轮1352的拉力。可以理解,升降驱动件1363的具体构造不限,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1363可为丝杆等驱动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还包括粉碎机构(图未示),粉碎机构设于回收腔1314内,粉碎机构用于对进入回收腔1314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施加作用力,以粉碎被释放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可以理解,粉碎机构的具体构造不限,只要能实现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粉碎即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回收腔1314内还可设置挤压结构以对回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进行挤压,从而减小空间占用,从而减小回收腔1314的体积,最终有利于雾化装置100的体积的小型化。
请再次参阅图2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壳体110远离容纳腔118的一侧表面凸设有连通雾化腔的安装柱1141,柱状的吸嘴120的一端插设于安装柱1141中,吸嘴120的另一端沿第三方向朝远离壳体顶壁116的方向延伸。如此,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产生的气溶胶可通过吸嘴120流出。
供电组件150位于安装腔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加热组件170位于供电组件150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加热组件170包括加热安装壳172及加热件174。加热安装壳172配接于主盒体131,加热件174的一端限位于主盒体131内并与供电组件150电连接,加热件174的另一端沿第三方向伸入加热槽1316内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132。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件174被配置为电阻加热体、电磁感应加热体或等离子加热体,加热件174贴合于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传导热量至气溶胶生成基质。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件174采用传导加热的方式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加热件174为可在通电后发热的平板加热片、弧形加热片或加热块体,加热件174伸入加热槽1316并直接接触气溶胶生成基质132,以通过传导加热的方式对气溶胶生成基质132进行加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内布设有电磁加热单元,加热件174为电磁加热线圈,加热件174伸入加热槽1316并与气溶胶生成基质132间隔设置,加热件174可在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以激发气溶胶生成基质132产生交变电流而发热雾化。优选地,加热件174与气溶胶生成基质132之间的距离为0.5mm-2.0mm。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70被配置为微波加热装置或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加热组件170临近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传导微波或红外辐射至气溶胶生成基质。
驱动组件180位于供电组件150在安装腔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驱动组件180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传送机构(133\134\135)传动连接,以驱动传送机构(133\134\135)释放及回收气溶胶生成基质132。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100还包括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进给检测组件190,进给检测组件190用于获取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释放长度,从而控制驱动组件180的工作状态,进而使传送机构(133\134\135)周期性地释放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即,控制单元控制传送机构(133\134\135)定时定量地释放气溶胶生成基质132,从而及时更新加热槽1316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在保证能量利用率最大化的同时避免对气溶胶生成基质132过度加热。优选的,每个周期的释放长度不小于加热槽1316的长度,从而避免已被加热的部分重复加热。
具体地,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的主盒体131设有加热槽1316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储存腔1312和加热槽1316的检测槽1318,从储存腔1312中释放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经过检测槽1318的检测后进入加热槽1316加热。进给检测组件190包括检测转轴192、压轮194以及检测单元198。检测转轴192沿第三方向伸入检测槽1318以贴合于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一侧表面,检测转轴192可在移动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带动下自转。压轮194位于检测转轴192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压轮194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132施加压力,以保证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紧密贴合于检测转轴192。进给检测单元198连接于检测转轴192并位于主盒体131外,进给检测单元198用于检测转轴192的转动角度以获取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释放长度,进而反馈控制信号至驱动组件180以控制驱动组件180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还包括压轮支架196,压轮支架196的一端配接于压轮194,压轮支架196的另一端配接于主壳体110外,使用者可沿第一方向推动压轮支架196以调节压轮194与检测转轴192的间隙,从而便于气溶胶生成盒或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更换。
可以理解,进给检测组件190的检测方式不限于此,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进给检测组件190还可通过检测驱动组件180的驱动电机的转动圈数以控制驱动组件180的工作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基质13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检测标记,检测标记由机械结构特征、光学特征或磁性特征形成,进给检测组件190可检测检测标记的数量以获取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释放长度。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当气溶胶生成基质132设有支撑层1323时,可在支撑层1323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开设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计量孔,从而通过检测通过进给检测组件190的计量孔的数量获取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释放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100还包括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余量检测单元198,余量检测单元198用于检测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未释放部分的余量,从而提醒使用者及时检查更换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或气溶胶生成基质132。具体地,余量检测单元198可检测驱动组件180的电机堵住电流变化或加热件174的温度曲线变化,以获取储存腔1312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余量并反馈至控制单元,从而输出包括但不限于显示、振动以及声音以提示使用者检查更换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100还设有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传感器,传感器用于获取抽吸次数及使用时间,以提示使用者雾化装置100的使用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壳体110设有安装检测单元198,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设有与安装检测单元198相匹配的感应元件137,安装检测单元198能够检测感应元件137以判断安装腔内是否存在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具体地,安装检测单元198包括但不限于霍尔传感器及光电传感器,感应元件137包括但不限于与霍尔传感器匹配的磁性元件或与光电传感器匹配的遮光板。霍尔传感器可通过检测是否存在磁性元件以判断安装腔内是否存在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光电传感器可通过检测是否存在遮光板以判断安装腔内是否存在气溶胶生成基质盒130。
上述雾化装置100,带状或片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不同区域依次被加热件174加热,由于每次加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厚度很薄,因此升温速度快、气溶胶的溢出时间短,且气溶胶生成基质132的不同区域可均匀升温,从而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并具有较高的口感一致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容纳腔的主壳体;
气溶胶生成基质盒,可拆卸地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盒包括主盒体及收容于所述主盒体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呈带状或片状;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被构造为能够相对所述主盒体沿预设路径移动;
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移动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可拆卸地收容于所述主盒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盒包括传送机构,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传动连接于所述传送机构的驱动组件,所述传送机构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释放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使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不同区域依次经过所述加热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盒体开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位于所述气溶胶的移动路径上,所述加热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加热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进给检测组件,所述进给检测组件用于获取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释放长度,所述驱动组件根据所述释放长度驱动所述传送机构释放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检测组件包括检测转轴和检测单元,所述检测转轴贴合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一侧并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进给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角度以获取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释放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被配置为电阻加热体、电磁感应加热体或等离子加热体,所述加热件贴合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传导热量至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或者
所述加热组件被配置为微波加热装置或红外辐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组件临近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传导微波或红外辐射至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内均布电磁加热单元,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感应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产生的磁场并产生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余量检测单元,所述余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未释放部分的余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设有安装检测单元,所述安装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安装腔内是否存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盒设有感应元件,所述安装检测单元能够检测所述感应元件,以判断所述安装腔内是否存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盒。
CN202111631681.8A 2021-12-28 2021-12-28 雾化装置 Pending CN114223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1681.8A CN114223966A (zh) 2021-12-28 2021-12-28 雾化装置
PCT/CN2022/129436 WO2023124520A1 (zh) 2021-12-28 2022-11-03 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1681.8A CN114223966A (zh) 2021-12-28 2021-12-28 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3966A true CN114223966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44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1681.8A Pending CN114223966A (zh) 2021-12-28 2021-12-28 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23966A (zh)
WO (1) WO202312452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520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
WO2023124518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基质及气溶胶生成基质盒
WO2023124517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基质带、气溶胶生成基质盒及雾化装置
WO2023236636A1 (zh) * 2022-06-06 2023-12-14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控制方法及电子雾化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15554B1 (en) * 2019-10-31 2022-08-31 JT International SA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and system
CN112369679A (zh) * 2020-10-23 2021-02-19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790444A (zh) * 2021-02-07 2021-05-14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
CN113647699A (zh) * 2021-07-28 2021-11-1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主机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3712272A (zh) * 2021-08-25 2021-11-30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4223966A (zh) * 2021-12-28 2022-03-25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
CN217446712U (zh) * 2021-12-28 2022-09-20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
CN217509918U (zh) * 2021-12-28 2022-09-30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基质及气溶胶生成基质盒
CN114947234A (zh) * 2022-06-06 2022-08-30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控制方法及电子雾化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520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
WO2023124518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基质及气溶胶生成基质盒
WO2023124517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基质带、气溶胶生成基质盒及雾化装置
WO2023236636A1 (zh) * 2022-06-06 2023-12-14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控制方法及电子雾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4520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46712U (zh) 雾化装置
CN114223966A (zh) 雾化装置
CN217509918U (zh) 气溶胶生成基质及气溶胶生成基质盒
EP3716800B1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heater of a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CN106998819B (zh) 使用文丘里效应向加热元件传递基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JP4362065B2 (ja) エアロゾルを投与するための使い捨て型エアロゾル発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5722415B (zh) 非烟草的含烟碱制品
JP2022136153A (ja) ゲル収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を加熱するための装置を備えた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
JP2023014170A (ja) 加熱式ゲル容器を備える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
JP3686433B2 (ja) 連続タバコ香味ウエブを備えた電気喫煙物品および該物品に用いる香味カセット
JP4369755B2 (ja) 多路ヒーター装置を有するエアロゾル発生器
KR101614172B1 (ko) 액체 저장 부분을 갖는 전기적으로 가열되는 흡연 시스템
CN112826147A (zh) 加热器管理
CN217509906U (zh) 气溶胶生成基质带、气溶胶生成基质盒及雾化装置
WO2019138045A1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comprising an elongate heating element
CN114947234A (zh) 雾化控制方法及电子雾化器
CN113301814A (zh) 烟弹和包括该烟弹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KR20210032987A (ko) 개별적으로 활성화 가능한 가열 요소를 포함하는 개선된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
JP2023525045A (ja) コイルに流れる電流の周波数を最適化させる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14727658A (zh) 汽化器
CN115486573A (zh) 加热组件、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US20230121132A1 (en) Delivery system
KR102533273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CN113660870A (zh) 气溶胶供应系统
CN219803335U (zh) 气溶胶产生制品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