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3091B - 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23091B CN114223091B CN202080057736.6A CN202080057736A CN114223091B CN 114223091 B CN114223091 B CN 114223091B CN 202080057736 A CN202080057736 A CN 202080057736A CN 114223091 B CN114223091 B CN 1142230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battery pack
- gas
- holding surface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8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707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2 electrical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335 Galvanized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97 galvanized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OJIJEKBXJYRIBZ-UHFFFAOYSA-N cadmium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Cd] OJIJEKBXJYRIB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56 stainless stee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425—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in the form of rupturable membranes or weakened parts, e.g. pierced with the aid of a sharp memb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一方面抑制因从电池单体排出的气体而导致其他电池单体变为高温、另一方面尽量将气体蓄存在电池包内的电池包。本发明的电池包(100)具备电池模块(30)、电气单元(50)以及壳体(70)。在壳体(70)内部设置有收纳电池模块(30)的第1收纳空间(70a)和收纳电气单元(50)的第2收纳空间(70b),在壳体(70)的形成第2收纳空间(70b)的部分设置有连通第2收纳空间(70b)与壳体(70)外部的管道(80),管道(80)上设置有闭塞管道(80)的气体通道(80a)的过滤器(91),在第2收纳空间(70b)的气体压力相对于壳体(70)外部的气压而变成规定值以上时,过滤器(91)开通管道(80)的气体通道(80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电池模块和壳体的电池包,所述电池模块包含多个电池单体,所述壳体收纳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在可再充电的二次电池领域内,主流为铅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水溶液系电池。但随着电气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受到关注,其研究、开发及商品化正在迅速推进。此外,由于全球变暖和燃料枯竭的问题,各汽车制造商开发了电动汽车(EV)、利用电动马达来辅助驱动的一部分的混合动力汽车(HEV),并且在寻求高容量、高功率的二次电池作为其电源。
作为符合这样的要求的电源,高电压的非水溶液系锂离子二次电池受到关注。尤其是配备扁平箱型电池容器的方形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封装时的体积效率优异,所以作为搭载于HEV、EV或其他设备上的电源的需求在增大。在这样的配备密封型电池容器的方形二次电池(电池单体)中,例如存在因过充电、过升温或者外力造成的破损而导致电池容器内部的压力上升的情况。因此,方形二次电池上设置有在内部的压力上升时排出气体的气体排出阀。
例如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一种包含多个这样的设置有气体排出阀的电池单体的电池包。专利文献1的电池包具备:多个单体电池,它们是二次电池;排气路径部,其使从单体电池产生的气体通过;罩壳,其收纳多个单体电池和排气路径部;以及气体排出管道,其安装在罩壳上,将通过了排气路径部的气体释放至外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2/07343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池包中,由于在电池包内设置有使从单体电池排出的气体通过的排气路径部,所以能抑制因从单体电池排出的气体而导致其他单体电池变为高温。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池包中,从单体电池排出的气体在电池包内的去处只有排出路径部,所以仅仅排出相对少量的气体便会导致排出路径部内的气体压力上升。继而,气体排出管道上设置的盖部将气体排出管道开通,将气体排出至电池包外部。该气体中还包含有害成分,所以较理想为尽量将气体蓄存在电池包内。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成,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一方面抑制因从电池单体排出的气体而导致其他电池单体变为高温、另一方面尽量将气体蓄存在电池包内的电池包。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池包具备:电池模块,其包含层叠配置的多个电池单体;电气单元,其电连接于所述电池模块;以及壳体,其收纳所述电池模块及所述电气单元,所述各电池单体上设置有气体排出阀,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收纳所述电池模块的第1收纳空间和收纳所述电气单元的第2收纳空间,所述第1收纳空间及所述第2收纳空间在收纳有所述电池模块及所述电气单元的状态下连通,在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空间的部分设置有连通所述第2收纳空间与所述壳体外部的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闭塞所述管道的通道的闭塞构件,在所述第2收纳空间的气体压力相对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气压而变成规定值以上时,所述闭塞构件开通所述管道的通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一方面抑制因从电池单体排出的气体而导致其他电池单体变为高温、另一方面尽量将气体蓄存在电池包内的电池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电池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管道周边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5为表示从下游侧观察图4的保持构件及过滤器的状态的图。
图6为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盖体的树脂的应力-形变曲线的图。
图7为表示从电池单体排出气体时的壳体内的气体压力与壳体外部的气压的差压的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管道周边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管道周边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管道周边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11为表示从下游侧观察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保持构件及过滤器的状态的图。
图12为表示从下游侧观察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保持构件及过滤器的状态的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管道周边的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包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的电池模块30的分解立体图。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例如搭载于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EV)等车辆中。电池包100将经由后文叙述的一对输入输出端子101供给的电力储存在电池单体20中,并将电池单体20中储存的电力经由输入输出端子101供给至车辆的马达等电气设备。
电池包100具备电池模块30、电气单元50以及壳体70,所述电池模块30包含由二次电池构成的多个电池单体20,所述电气单元50从电池模块30空出规定间隔配置,包含电连接至电池模块30的电气安装件,所述壳体70收纳电池模块30及电气单元50。
壳体70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型。此处,为简化说明,以壳体70的进深方向为X方向、以宽度方向为Y方向、以高度方向为Z方向,在壳体主体71与盖体72的相对关系中,以盖体72侧为上侧、以壳体主体71侧为下侧。壳体70中,宽度方向(Y方向)的尺寸比进深方向(X方向)的尺寸大,进深方向(X方向)的尺寸比高度方向(Z方向)的尺寸大。
壳体70由壳体主体71和盖体72构成,所述壳体主体71形成为上部开口的箱型,载置电池模块30,所述盖体72覆盖壳体主体71的上部开口。壳体主体71例如由电镀锌钢板等金属材料形成。盖体72例如由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树脂材料形成。
壳体主体71具有载置电池模块30及电气单元50的底面部71a和从底面部71a的周缘立设的侧壁71b、71c、71d及71e。侧壁71b配置在X方向的一侧,侧壁71c配置在Y方向的一侧,侧壁71d配置在X方向的另一侧,侧壁71e配置在Y方向的另一侧。侧壁71b形成为高度比侧壁71d低。侧壁71c及71e设置成连接侧壁71b与侧壁71d,且形成为从侧壁71d去往侧壁71b而高度降低。
盖体72具有上表面部72a和从上表面部72a的周缘向下方延伸的侧壁72b、72c及72d。侧壁72b设置在上表面部72a的X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侧壁72c以与壳体主体71的侧壁71c相对应的方式设置在上表面部72a的Y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侧壁72d以与壳体主体71的侧壁71e相对应的方式设置在上表面部72a的Y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
此外,在盖体72的X方向的一侧的两端部设置有凹部72e。在凹部72e内,在与后文叙述的输入输出端子101相对应的部分形成有用于使输入输出端子101露出的贯通孔72f。此外,在盖体72的侧壁72b的规定位置设置有信号连接器72g及管道80。管道80的详细结构于后文叙述。
在构成树脂制盖体72的上表面部72a、侧壁72b、侧壁72c以及侧壁72d中,上表面部72a具有面积最大的平坦面。因此,如后文所述,在壳体70内的气体压力上升的情况下,上表面部72a较大程度地变形(鼓起),所以能增大壳体70内的容积。由此,与将盖体72设为金属制的情况相比,能在壳体70内蓄存更多的气体。
在壳体70内部设置有收纳电池模块30的第1收纳空间70a和相对于第1收纳空间70a而相邻配置在X方向的一侧、收纳电气单元50的第2收纳空间70b。第1收纳空间70a及第2收纳空间70b在收纳有电池模块30及电气单元50的状态下连通。
在壳体70的构成第1收纳空间70a的内表面与电池模块30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下也称为第1收纳空间70a内的间隙)。再者,第1收纳空间70a内的间隙的大小是在壳体70的第1收纳空间70a内收纳有电池模块30的状态下从第1收纳空间70a的容积去掉电池模块30的体积量之后的大小。此外,在壳体70的构成第2收纳空间70b的内表面与电气单元50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下也称为第2收纳空间70b内的间隙)。再者,第2收纳空间70b内的间隙的大小是在壳体70的第2收纳空间70b内收纳有电气单元50的状态下从第2收纳空间70b的容积去掉电气单元50的体积量之后的大小。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收纳空间70b内的间隙形成得比第1收纳空间70a内的间隙大。具体而言,电气单元50的上表面比后文叙述的加固构件(金属板)40的上表面低,进而比电池模块30的上表面(后文叙述的母线支架33的上表面)低。因此,第2收纳空间70b内的上部的间隙比第2收纳空间70b内的上部的间隙大。即,电气单元50的上方可供气体流入的空间比电池模块30的上方可供气体流入的空间大。此外,电气单元50的Y方向的两端面起到壳体70的内表面为止的距离比电池模块30的Y方向的两端面起到壳体70的内表面为止的距离大。因此,第2收纳空间70b内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间隙比第1收纳空间70a内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间隙大。即,电气单元50的侧方可供气体流入的空间比电池模块30的侧方可供气体流入的空间大。
由于第2收纳空间70b内的间隙形成得比第1收纳空间70a内的间隙大,因此如后文所述,从电池单体20的气体排出阀10排出的气体从第1收纳空间70a内的间隙排出而主要流入至第2收纳空间70b内的间隙。因此,第2收纳空间70b内的间隙成为蓄存从电池单体20的气体排出阀10排出的气体的气体蓄存部。
如图2所示,电池模块30具备电池层叠体31、多个单体支架(未图示)、多个母线32、母线支架(覆盖构件)33、一对端板36、中间板37以及4个侧板38。电池层叠体31是通过层叠多个电池单体20而构成的。多个单体支架(未图示)分别保持多个电池单体20。多个母线32将多个邻接的电池单体20彼此电连接。母线支架33保持多个母线32。端板36在电池层叠体31的层叠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各配置1个。中间板37配置在电池层叠体31的层叠方向的中央。侧板38在电池层叠体31的短边方向(X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各配置2个。
下面,对电池模块3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构成电池层叠体31的电池单体20具备电池壳1和盖6。在电池壳1内部收纳有作为发电体的电极组(未图示),电池壳1的上部开口被盖6密封。盖6通过激光焊焊接在电池壳1上,由电池壳1和盖6构成了电池容器。
在盖6的长边方向(X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正极外部端子8A和负极外部端子8B。正极外部端子8A及负极外部端子8B形成为从盖6的上表面朝后文叙述的加固构件40突出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经由该正极外部端子8A和负极外部端子8B对电极组(未图示)进行充电,而且向外部负载供给电力。此外,在盖6的长边方向(X方向)的中央部一体地设置有气体排出阀10。气体排出阀10是通过将盖6的一部分薄壁化而形成狭缝状的槽来形成的。当因某种异常导致电池单体20内的压力上升而超过规定压力时,气体排出阀10破裂而从电池单体20内部排出气体。由此,电池单体20内的压力得以降低,从而确保电池单体20的安全性。此外,盖6上焊接有注液栓11,将用于向电池壳1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口9密封。
以邻接的2个电池单体20中的一电池单体20的正极外部端子8A与另一电池单体20的负极外部端子8B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方式交替反转多个电池单体20来加以层叠配置,由此构成电池层叠体31。
端板36为金属制板状构件。如图2所示,端板36的上表面配置成与母线支架33的上表面相同或略高。在端板36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固定加固构件40的螺孔。在端板36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固定至壳体主体71的底面部71a的螺孔。
中间板37为金属制板状构件。中间板37的上表面配置成与母线支架33的上表面相同或略高。在中间板37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固定加固构件40的螺孔。在中间板37的Y方向的两面形成有用于固定侧板38的螺孔。在中间板37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固定至壳体主体71的底面部71a的螺孔。
侧板38为金属制板状构件。在侧板38的Y方向的端面形成有用于固定端板36的螺孔。在侧板38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固定至壳体主体71的底面部71a的螺孔。
母线32是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板状构件,以将邻接的电池单体20的正极外部端子8A与负极外部端子8B电连接的方式加以焊接。由此,多个电池单体20串联在一起。
母线支架33配置成覆盖多个电池单体20的气体排出阀10。母线支架33包含支架主体34和支架盖35,所述支架主体34安装多个母线32,所述支架盖35以覆盖多个母线32的方式安装在支架主体34上。
支架主体34例如为PP(聚丙烯)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制构件,形成为板状或框状。在支架盖35与支架主体34之间形成有空间S33,通过采用后文叙述的构成,能使从气体排出阀10排出的气体更好地流到该空间S33内。更具体而言,支架主体34包含底面部34a和4个侧壁34b,所述底面部34a与电池单体20的盖6相对配置,安装多个母线32,所述4个侧壁34b从底面部34a的周缘立设。底面部34a上,在位于母线32下方的部分形成有供电池单体20的正极外部端子8A及负极外部端子8B插通的开口部(未图示)。在底面部34a的长边方向(Y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供中间板37插入的插入孔34c。在底面部34a的与电池单体20的气体排出阀10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供从气体排出阀10排出的气体通过的开口部34d。通过以如此方式构成,从气体排出阀10排出的气体通过支架主体34上形成的开口部34d而流入至空间S33内。
此外,在支架主体34的X方向的一侧,在Y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电连接于母线32的端子片39。该端子片39将多个母线32当中配置在Y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的母线32与电气单元50的端子电连接在一起。
支架盖35例如为PP(聚丙烯)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制构件,形成为板状。支架盖35将母线32与加固构件40电性绝缘。支架盖35包含上表面部35a和从上表面部35a的周缘向下方延伸的4个侧壁35b。在上表面部35a的长边方向(Y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供中间板37插入的插入孔35c。
此处,在配置于支架盖35的X方向的一侧的侧壁35b的Y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缺口35d。该缺口35d形成为如下大小:在已将支架盖35安装在支架主体34上的状态下,与端子片39之间具有间隙。因此,从气体排出阀10排出而流入到母线支架33的空间S33内的气体通过缺口35d流出至X方向的一侧。即,缺口35d作为将空间S33内的气体引导至第2收纳空间70b侧的引导部发挥功能。再者,作为将空间S33内的气体引导至第2收纳空间70b侧的引导部,并不限定于缺口35d。例如,也可在配置于支架盖35的X方向的一侧的侧壁35b上形成开口部,也可在支架盖35的X方向的一侧不设置侧壁35b。在这些情况下,也能将空间S33内的气体引导至第2收纳空间70b侧。
通过在支架盖35上设置将从气体排出阀10排出的气体引导至第2收纳空间70b侧的缺口35d,在从电池单体20排出了高温气体的情况下,高温气体从空间S33被引导至缺口35d。因此,经由与其他电池单体20相对的开口部34d而流至其他电池单体20这一情况得到抑制,所以能抑制其他电池单体20变为高温。由此,能够抑制因热而引起其他电池单体20的异常。
此外,在母线支架33与壳体70的盖体72之间设置有覆盖母线支架33的加固构件40。加固构件40例如是由镀锌钢板、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构件。加固构件40配置成隔着母线支架33与电池单体20的盖6相对。加固构件40形成为从电池层叠体31的长边方向(Y方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而且从电池层叠体31的短边方向(X方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加固构件40使用多个螺钉41固定在端板36及中间板37上。加固构件40由薄金属板形成,而且形成有多个沿Y方向延伸的槽40a。因此,在从气体排出阀10排出而流入到母线支架33的空间S33内的气体从支架盖35的插入孔35c的缘与中间板37的间隙流出的情况下,气体碰到加固构件40而一边被冷却一边沿Y方向流动。因此,高温气体不会直接碰到壳体70的树脂制盖体72,所以能抑制因热而导致盖体72变形等。此外,由于气体沿加固构件40的长边方向(Y方向)流动,因此能确保加固构件40对气体的冷却时间及冷却面积,从而能高效地冷却高温气体。
如图1所示,配置在壳体70的第2收纳空间70b内的电气单元50由控制多个电池单体20的控制基板、继电器及保险丝等电气安装件、以及收纳电气安装件的电气支架构成。电气支架例如为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制构件。电气单元50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而且配置成沿Y方向延伸。
在电气单元50的长边方向(Y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正极及负极的输入输出端子101。正极的输入输出端子101例如经由电气单元50的电气安装件而电连接到与电池单体20的正极外部端子8A连接在一起的端子片39。负极的输入输出端子101例如经由电气单元50的电气安装件而电连接到与电池单体20的负极外部端子8B连接在一起的端子片39。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70上设置有连通第2收纳空间70b与壳体70外部的管道80。设置管道80是为了将壳体70内的气体排出至壳体70外部。管道80设置在壳体70中的形成第2收纳空间70b的部分(此处为盖体72的侧壁72b)。
通过将管道80设置在壳体70中的形成第2收纳空间70b的部分,第1收纳空间70a内产生的气体经由第2收纳空间70b而通过管道80的气体通道(通道)80a。尤其是第1收纳空间70a因电池单体20的发热而容易相较于收纳有电气单元50的第2收纳空间70b而言变为高温,第1收纳空间70a的气体容易流至低温的第2收纳空间70b。这样的结果是,能进一步抑制从气体排出阀10排出的第1收纳空间70a内的气体停留在第1收纳空间70a内而流至其他电池单体20。再者,只要是壳体70中的形成第2收纳空间70b的部分,则管道80也可设置在盖体72的其他位置,也可设置在壳体主体71上。
如图4所示,管道80形成为从盖体72的侧壁72b朝外侧突出的筒状。在管道80内部形成有连接到壳体70的内部空间(此处为第2收纳空间70b)的气体通道(通道)80a。在本实施方式中,管道80是一体成型在树脂制壳体70的盖体72上,但也可为安装在盖体72上。此外,在管道80的顶端(下游端)设置有过滤器(闭塞构件)91、保持构件92以及导管95。导管95从管道80延伸到例如车室的下方位置等车辆外部。由此,不论电池包100配置在车辆的哪一位置,都能通过导管95将从电池包100排出的气体释放到车辆外部。因此,不同于未设置管道80和导管95的情况,即便电池包100配置在车室内,也能防止电池包100内的气体释放到车室内。因此,可以将电池包100配置在车室内。
管道80上设置有能够闭塞气体通道80a的过滤器91。过滤器91由圆形状的片材构成,所述圆形状的片材由不具有透气性而具有透湿性及防水性的例如PTFE(聚四氟乙烯)等树脂材料构成。过滤器91将气体通道80a闭塞,将从电池单体20的气体排出阀10排出的气体密封在壳体70内。此外,过滤器91防止异物、水从外部浸入至电池包100内。再者,此处展示了使用不具有透气性而具有透湿性及防水性的过滤器作为本发明的闭塞构件的例子,但闭塞构件的材质只要至少不具有透气性即可,并无特别限定。
管道80上,沿管道80的内周面以跨及1周的方式形成有卡合至过滤器91的缘部的卡合凹部81。卡合凹部81具有与过滤器91的第2收纳空间70b侧的一面91a的缘部相对的第1保持面81a和与过滤器91的外周面相对配置的内周面81b。以下,也将第2收纳空间70b侧(管道80的气体流入侧)称为“上游侧”、将与第2收纳空间70b相反那一侧(管道80的气体排出侧)称为“下游侧”。
保持构件92使用固定构件(未图示)固定在管道80的顶端(下游端)。保持构件92具有与过滤器91的下游侧的另一面91b的缘部相对的第2保持面92a。过滤器91以缘部夹在第1保持面81a与第2保持面92a之间的状态保持在管道80及保持构件92上。
此外,第2保持面92a与管道80的第1保持面81a之间的距离比过滤器91的厚度大。因此,在过滤器91的上游侧配置有无纺布93,所述无纺布93具有作为缓冲垫的功能。该无纺布93朝保持构件92侧对过滤器91施力(进行推压),由此,过滤器91以另一面91b紧密贴合在保持构件92上的状态得到保持,因此得以保持电池包100的密封性。此外,也不存在过滤器91的缘部被第2保持面92a和第1保持面81a夹持(固定)的情况。再者,也可以设置朝保持构件92侧对过滤器91施力(使其密接)的其他施力构件来代替无纺布93。此外,也可设为在过滤器91的上游侧不设置无纺布93或施力构件的构成。在该情况下,第2保持面92a与管道80的第1保持面81a之间的距离设定得比过滤器91的厚度略大。在该情况下,也会因电池包100内的气体压力上升而使得过滤器91向保持构件92侧移动而与保持构件92紧密贴合,通过气体压力来保持该密接状态。
在保持构件92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92b,所述贯通孔92b以第2保持面92a成环状的方式沿厚度方向贯通保持构件92。如图5所示,保持构件92是以如下方式形成:从下游侧观察,贯通孔92b的缘部跨及过滤器91的缘部的全周而重叠(卡合)。
此处,当构成电池层叠体31的电池单体20发生某种异常、电池单体20的内压超过规定压力时,气体排出阀10破裂而将气体排出至壳体70内。例如,在从常用温度的1个电池单体20排出了气体的情况下,电池包100内的气体压力以及管道80内的气体压力上升,而过滤器91以紧密贴合在保持构件92上的状态得到保持,从而维持电池包100内的密封状态。
另一方面,当从因某种异常而例如变成高温的电池单体20大量排出气体时,壳体70内的气体压力急剧上升。继而,当第2收纳空间70b(壳体70)内的气体压力相对于壳体70外部的大气压而变为规定值以上时,过滤器91因气体压力而挠曲增大,变成进入到保持构件92的贯通孔92b的状态(参考图4的双点划线),或者脱离保持构件92而通过贯通孔92b。由此,气体通道80a得以开通,所以电池包100内的气体经由导管95释放到车辆外部。因此,能防止第2收纳空间70b的气体压力与壳体70外部的大气压的差压变得比规定值(以下也称为极限压力)大。再者,以下有时将第2收纳空间70b的气体压力与壳体70外部的大气压的差压简称为“差压”。
如上所述,在过滤器91的上游侧配置有作为缓冲垫发挥功能的无纺布93。即,过滤器91没有被第1保持面81a和第2保持面92a牢固地夹持。因此,过滤器91开通气体通道80a的差压(极限压力)也就是解除过滤器91的卡合状态的差压(极限压力)可以通过过滤器91的弯曲性和保持过滤器91的结构(此处为保持构件92的贯通孔92b的孔径)来加以设定。
关于过滤器91开通气体通道80a的极限压力,只要不导致电池包100破损,则较理想为尽量高。其原因在于,越是提高极限压力,能蓄存在电池包100内的气体量便越是增多。此处,构成盖体72的树脂的应力-形变曲线例如为图6所示的样子,拉伸屈服应力比拉伸破坏应力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极限压力设定为盖体72的拉伸破坏应力以上且不到拉伸屈服应力。通过将极限压力设定为不到拉伸屈服应力,在电池包100因气体压力而破损之前过滤器91便松脱而开通气体通道80a,所以能防止电池包100的破损。此外,通过将极限压力设定为拉伸破坏应力以上,能够防止过滤器91在低气体压力下松脱而导致气体通道80a开通。
此外,如图7所示,在从充电率(SOC:State Of Charge)处于常用范围(例如30%以上70%以下的范围)的1个电池单体20排出了气体的情况下,所排出的气体量较少,因此电池包100内的气体压力较低、差压不到极限压力。
另一方面,在从充电率超过常用范围的1个电池单体20排出了大量气体的情况下,电池包100内的气体压力相对于壳体70外部的气压而变为规定值以上。即,差压变为极限压力以上。此外,在虽然充电率处于常用范围但从多个电池单体20排出了气体的情况下,电池包100内的气体压力相对于壳体70外部的气压而变为规定值以上。即,差压变为极限压力以上。通过如此设定极限压力,在电池包100内的气体压力大幅上升而差压增大时,能可靠地开通气体通道80a而可靠地防止电池包100的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从电池单体20的气体排出阀10排出的气体被释放到第1收纳空间70a内而蓄存在整个壳体70内(第1收纳空间70a及第2收纳空间70b)。由此,与像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将气体蓄存在电池包内设置的排出路径部中的情况相比,蓄存气体的容积大,所以能减小从电池单体20排出了气体情况下的电池包100内的气体压力的上升。因此,能抑制壳体70内的气体压力相对于壳体70外部的大气压而变为规定值以上,所以能在壳体70内蓄存更多的气体。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设置对电池包100内进行区划这样的排出路径部,所以能谋求电池包100的小型化。
此外,通过将管道80设置在壳体70中的形成第2收纳空间70b的部分,在气体经由管道80而排出至壳体70外部时,第2收纳空间70b变为负压。因此,从气体排出阀10排出的第1收纳空间70a内的气体容易流到第2收纳空间70b内,所以能抑制高温气体流至其他电池单体20。
此外,在管道80上设置有过滤器91,所述过滤器91在第2收纳空间70b的气体压力相对于壳体70外部的大气压而变成规定值以上时使管道80的气体通道80a开通。由此,即便在电池单体20发生异常而从电池单体20排出了大量气体的情况下,也能开通气体通道80a而可靠地防止电池包100的破损。
再者,从电池单体20的气体排出阀10排出的气体主要蓄存在气体蓄存部(第2收纳空间70b内的间隙)中。气体蓄存部是以与电池模块30空出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的,因此能进一步抑制因从电池单体20排出的高温气体而导致其他电池单体20的温度上升。
(第2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如图8所示,在管道80的相对于过滤器91而言的上游侧的部分沿管道80的内周面以跨及1周的方式形成有保持过滤器91的缘部的卡合突起82。再者,卡合突起82只要能保持过滤器91,则也可设置成在多个部位(局部地)保持过滤器91。卡合突起82具有与过滤器91的一面91a的缘部相对的第1保持面82a和从第1保持面82a的内侧端部朝管道80的内面延伸的倾斜面(颈缩部)82b。倾斜面82b形成为从上游侧(第2收纳空间70b侧)去往下游侧(与第2收纳空间70b相反那一侧)而内径减小。由此,气体通道80a的截面积朝下游侧减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管道80的相对于过滤器91而言的上游侧的部分、在接近过滤器91的位置形成有缩窄气体通道80a的截面的倾斜面82b。由此,在从电池单体20的气体排出阀10排出了大量气体的情况下,气体流入至气体通道80a内,而此时,倾斜面82b使得气体通道80a的截面积变小,所以通过倾斜面82b内侧的气体的流速加快。因此,对过滤器91的风压(气体压力)升高。此外,气体压力集中地施加至过滤器91的中心部。由于这些原因,在从电池单体20的气体排出阀10排出大量气体、电池包100内的气体压力急剧上升的情况下,过滤器91容易松脱,所以能将电池包100内的气体可靠地释放到车辆外部。
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及效果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第3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如图9所示,在保持构件92的第2保持面92a的规定位置形成有朝第1保持面82a突出的突起部92c。借助该突起部92c和第1保持面82a来夹持过滤器91及无纺布93。突起部92c在第2保持面92a上例如仅设置有1个,仅夹持过滤器91及无纺布93的一部分。由此,在因气体压力而使得过滤器91的卡合状态已被解除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过滤器91飞到导管95内,所以能抑制过滤器91贴附在导管95内或者将导管95内堵住。
此外,突起部92c是与第1保持面82a相隔规定距离配置的。突起部92c与第1保持面82a之间的距离例如形成得比过滤器91的厚度小。由此,可以借助突起部92c和第1保持面82a来可靠地夹持过滤器91。
突起部92c的数量无特别限定,但若是为了牢固地保持过滤器91而例如以跨及全周地夹持过滤器91的周缘的方式形成多个突起部92c,则即便在差压已上升到极限压力以上的情况下过滤器91也不会松脱。因此,要借助差压来可靠地解除过滤器91的卡合状态,突起部92c就需要构成为仅夹持过滤器91的一部分。
再者,此处展示了将突起部92c设置在第2保持面92a的例子,但也可在第1保持面82a设置朝第2保持面92a突出的突起部,也可在第1保持面82a及第2保持面92a两方设置突起部。
第3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及效果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
(第4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如图10所示,在保持构件92的第2保持面92a的规定位置形成有朝第1保持面82a突出的突起部92d。第1保持面82a上,在与突起部92d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部82c。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92d的突出量比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突起部92c大,形成为进入第1保持面82a的凹部82c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突起部92d及凹部82c,过滤器91及无纺布93以被过滤器91贯通的状态得到保持。由此,在因气体压力而使得过滤器91的卡合状态已被解除的情况下,能进一步抑制过滤器91飞到导管95内,所以能进一步抑制过滤器91贴附在导管95内或者将导管95内堵住。
再者,此处展示了将突起部92d设置在第2保持面92a、将凹部82c设置在第1保持面82a的例子,但也可将突起部设置在第1保持面82a、将凹部设置在第2保持面92a。
第4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及效果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
(第5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如图11所示,形成于保持构件92的中心部的贯通孔92b从下游侧观察是形成为椭圆形状。由此,过滤器91的缘部当中与贯通孔92b的长轴相对应的部分91c相比于过滤器91的缘部当中与贯通孔92b的短轴相对应的部分91d,接触(卡合于)保持构件92的宽度(贯通孔92b的周缘起到过滤器91的周缘为止的距离)减小。因此,在气体排出时,过滤器91的部分91c相较于其他部分而言容易从保持构件92上松脱,所以能更可靠地使气体通道80a开通。再者,所谓贯通孔92b的周缘起到过滤器91的周缘为止的距离,是贯通孔92b的周缘的某一位置起到过滤器91的周缘的最短位置为止的距离。
图11中展示了使过滤器91卡合至保持构件92的宽度在上下方向(短轴方向)及左右方向(长轴方向)上对称的例子,但也可在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不对称。此外,例如也可像图12所示的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那样,在保持构件92上局部设置朝贯通孔92b内侧突出的突部92e。通过像图11及图12所示那样使保持构件92的第2保持面92a(参考图4)卡合至过滤器91的缘部的宽度沿贯通孔92b的周向发生变化(不固定),过滤器91容易相对于保持构件92而局部松脱,所以能更可靠地使气体通道80a开通。此外,通过改变保持构件92卡合至过滤器91的宽度和位置,容易控制过滤器91的工作压力(松脱压力)。
第5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及效果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相同。
(第6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00中,如图13所示,在管道80的相对于过滤器91而言的上游侧的部分,沿管道80的内周面以跨及1周的方式形成有卡合至过滤器91的缘部的卡合突起83。另外,卡合突起83只要能保持过滤器91,则也可设置成在多个部位(局部地)保持过滤器91。卡合突起83具有与过滤器91的一面91a的缘部相对的第1保持面83a、从第1保持面83a的内侧端部朝上游侧延伸的内表面83b、以及从内面83b的上游侧的端部向管道80的内面延伸的倾斜面(颈缩部)83c。第1保持面83a及倾斜面83c形成为从管道80的内表面朝下游侧向内侧倾斜。
保持构件92上设置有突起部92g,所述突起部92g具有与第1保持面83a相对配置、在自身与第1保持面83a之间保持过滤器91及无纺布93的第2保持面92f。第2保持面92f以与第1保持面83a平行的方式形成。
由于第1保持面83a及第2保持面92f相对于管道80内表面而倾斜地形成,因此过滤器91及无纺布93在以中心部朝下游侧呈凸状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保持在第1保持面83a及第2保持面92f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过滤器91由从管道80的内面朝下游侧向内侧倾斜的第1保持面83a及倾斜面83c保持。由此,在气体压力施加到过滤器91的情况下,过滤器91移动的方向(下游方向)与过滤器91从第1保持面83a及倾斜面83c之间离开的方向(下游方向)一致。因此,在气体压力施加到过滤器91的情况下,过滤器91更容易从保持构件92上松脱,所以能更可靠地使气体通道80a开通。
第6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及效果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
再者,本发明包含各种变形形态,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说明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并非一定限定于具备说明过的所有构成。此外,可以将某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替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此外,也可以对某一实施方式的构成加入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此外,可以对各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进行其他构成的追加、删除、替换。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展示了电池单体20由二次电池构成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电池单体20也可为二次电池以外的电池。
此外,使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构成酌情组合而获得的构成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例如,也可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的第2保持面92f或第1保持面83a设置突起部。
符号说明
10气体排出阀
20电池单体
30电池模块
33母线支架(覆盖构件)
35d缺口(引导部)
40加固构件(金属板)
50电气单元
70壳体
70b第2收纳空间
71壳体主体
72盖体
80管道
80a气体通道(通道)
81a、82a、83a第1保持面
82b、83c倾斜面(颈缩部)
82c凹部
91过滤器(闭塞构件)
92保持构件
92a、92f第2保持面
92b贯通孔
92c、92d突起部
100电池包。
Claims (12)
1.一种电池包,其具备:电池模块,其包含层叠配置的多个电池单体、多个母线、母线支架;电气单元,其电连接于所述电池模块;以及壳体,其收纳所述电池模块及所述电气单元,所述电池包的特征在于,
各所述电池单体上设置有气体排出阀,
所述多个母线将所述多个电池单体彼此电连接,所述母线支架包含安装所述多个母线的支架主体和支架盖,在所述支架盖与所述支架主体之间形成有空间,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底面部的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气体排出阀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供从所述气体排出阀排出的气体通过的开口部,
所述壳体包含:壳体主体,其载置所述电池模块及所述电气单元;以及盖体,其以覆盖所述壳体主体的上部开口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主体的上部,
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收纳所述电池模块的第1收纳空间和收纳所述电气单元的第2收纳空间,
所述第1收纳空间及所述第2收纳空间在收纳有所述电池模块及所述电气单元的状态下连通,
所述第1收纳空间及所述第2收纳空间沿X方向相邻配置,
在所述盖体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空间的部分设置有连通所述第2收纳空间与所述壳体外部的管道,
所述管道上设置有闭塞所述管道的通道的闭塞构件,
在所述第2收纳空间的气体压力相对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气压而变成规定值以上时,所述闭塞构件开通所述管道的通道,
在所述壳体的构成所述第1收纳空间的内表面与所述电池模块之间形成有第1间隙,
在所述壳体的构成所述第2收纳空间的内表面与所述电气单元之间形成有第2间隙,
所述第2间隙比所述第1间隙大,
所述支架盖上形成有将从所述气体排出阀排出的气体引导至所述第2收纳空间侧的引导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支架以覆盖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上设置的所述气体排出阀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为树脂制,
在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盖体之间配置有覆盖所述电池模块的金属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所述闭塞构件而言的所述第2收纳空间侧的部分,在接近所述闭塞构件的位置形成有缩窄所述管道的通道的截面的颈缩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由具有比拉伸破坏应力高的拉伸屈服应力的树脂形成,
所述规定值为所述拉伸破坏应力以上且不到所述拉伸屈服应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道的端部安装有保持所述闭塞构件的保持构件,
所述管道上形成有与所述闭塞构件的周缘相对的第1保持面,
所述保持构件上形成有与所述闭塞构件的周缘相对的第2保持面,
所述闭塞构件在至少所述周缘夹在所述第1保持面与所述第2保持面之间的状态下保持在所述管道及所述保持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构件上设置有以所述第2保持面成为环状的方式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第2保持面的所述贯通孔的缘部接触所述闭塞构件的缘部,
所述第2保持面的贯通孔的周缘起到所述闭塞构件的周缘为止的距离沿所述贯通孔的周向发生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保持面及所述第2保持面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朝所述第1保持面及所述第2保持面中的至少另一方突出的突起部,
所述闭塞构件的一部分被所述突起部和所述第1保持面及所述第2保持面中的至少另一方夹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保持面及所述第2保持面中的至少另一方,在与所述突起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部,
所述突起部以顶端进入所述凹部的状态保持所述闭塞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块具有与所述X方向正交的侧面,
所述电气单元与所述电池模块的侧面相对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保持面上形成有连通至所述管道的通道的孔,
所述闭塞构件的外径比所述第1保持面的孔径大,而且比所述第2保持面的外径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所述闭塞构件而言的所述第2收纳空间侧的部分,在接近所述闭塞构件的位置形成有颈缩部,所述颈缩部缩窄所述管道的通道的截面而不变更所述管道的外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64441 | 2019-09-10 | ||
JP2019164441 | 2019-09-10 | ||
PCT/JP2020/032511 WO2021049315A1 (ja) | 2019-09-10 | 2020-08-28 | 電池パッ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23091A CN114223091A (zh) | 2022-03-22 |
CN114223091B true CN114223091B (zh) | 2024-07-26 |
Family
ID=74866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57736.6A Active CN114223091B (zh) | 2019-09-10 | 2020-08-28 | 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294074A1 (zh) |
EP (1) | EP4030541A1 (zh) |
JP (1) | JP7271686B2 (zh) |
CN (1) | CN114223091B (zh) |
WO (1) | WO202104931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20169705A (ko) * | 2021-06-21 | 2022-12-28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
WO2024071059A1 (ja) * | 2022-09-28 | 2024-04-04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WO2024190236A1 (ja) * | 2023-03-13 | 2024-09-19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056325A (ja) * | 2013-09-12 | 2015-03-23 | 株式会社リチウムエナジージャパン | 蓄電装置 |
JP2016054127A (ja) * | 2014-09-04 | 2016-04-14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19154B2 (ja) * | 2010-11-30 | 2014-11-0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電池パック |
JP2013025983A (ja) * | 2011-07-20 | 2013-02-04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
JP6601235B2 (ja) * | 2016-01-26 | 2019-11-0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池パック |
CN107123774B (zh) * | 2016-02-25 | 2019-10-1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
CN108511660B (zh) * | 2017-02-28 | 2020-08-2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 |
JP7027708B2 (ja) * | 2017-06-30 | 2022-03-02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 |
JP2021028864A (ja) * | 2017-12-05 | 2021-02-25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池パック |
CN113782910B (zh) * | 2021-08-27 | 2023-09-08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热流泄放装置、方法、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
EP4224604A4 (en) * | 2021-09-09 | 2024-06-26 | LG Energy Solution, Ltd. | CELL ASSEMBLY TO WHICH A POCKET-TYPE BATTERY CELL LONGITUDINAL EXTENSION STRUCTURE IS APPLIED,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
CN218513525U (zh) * | 2022-07-27 | 2023-02-21 |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飞行器动力电池及飞行器 |
CN219832764U (zh) * | 2022-12-29 | 2023-10-13 |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包及储能冷却系统 |
CN116345017A (zh) * | 2023-04-14 | 2023-06-27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
-
2020
- 2020-08-28 JP JP2021545209A patent/JP7271686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8-28 US US17/635,948 patent/US2022029407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8-28 WO PCT/JP2020/032511 patent/WO2021049315A1/ja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20-08-28 CN CN202080057736.6A patent/CN114223091B/zh active Active
- 2020-08-28 EP EP20863467.5A patent/EP4030541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056325A (ja) * | 2013-09-12 | 2015-03-23 | 株式会社リチウムエナジージャパン | 蓄電装置 |
JP2016054127A (ja) * | 2014-09-04 | 2016-04-14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49315A1 (ja) | 2021-03-18 |
EP4030541A1 (en) | 2022-07-20 |
CN114223091A (zh) | 2022-03-22 |
US20220294074A1 (en) | 2022-09-15 |
JP7271686B2 (ja) | 2023-05-11 |
JPWO2021049315A1 (zh) | 2021-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223091B (zh) | 电池包 | |
CN108140778B (zh) | 电池模块 | |
US10243193B2 (en) | Battery pack | |
JP4665277B2 (ja) | バッテリ装置 | |
EP2445032B1 (en) | Battery module | |
JP5119936B2 (ja) | 蓄電装置 | |
WO2013011915A1 (ja) | 二次電池 | |
JP4218267B2 (ja) | 集合電池 | |
KR102117076B1 (ko) | 전지모듈의 어셈블리 | |
JP2013037873A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
JP2019003843A (ja) | 蓄電装置 | |
CN116711131A (zh) | 电池模块及含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 |
JP5636330B2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KR20130046999A (ko) | 배터리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 |
KR100904375B1 (ko) | 퓨즈 장착 전지 카트리지와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 |
US20200075914A1 (en) | Battery wiring module | |
JP4872280B2 (ja) | 組電池、及び単位電池 | |
KR20160144764A (ko) | 배터리 팩 | |
US11251498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 |
KR101898292B1 (ko) | 전지팩 어셈블리 | |
JP2019197662A (ja) | 蓄電装置 | |
KR20220151560A (ko) | 버스바 어셈블리,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 |
JP2018137191A (ja) | 電池パック | |
JP7567161B2 (ja) | 電源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EP4386960A1 (en) |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