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5757B - 一种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5757B
CN114215757B CN202111553822.9A CN202111553822A CN114215757B CN 114215757 B CN114215757 B CN 114215757B CN 202111553822 A CN202111553822 A CN 202111553822A CN 114215757 B CN114215757 B CN 114215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hannel
oil return
low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38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15757A (zh
Inventor
柯海
吕浩福
郑坚标
邓鸿阳
高照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5538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57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15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5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15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5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8Means for improving or restricting lubricant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回油结构设置在压缩机中用于调节背压腔的压力,回油结构包括高压引流通道、低压引流通道、回油通道以及换向组件,回油通道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储油腔连通,另一端通过换向组件选择性地与高压引流通道或低压引流通道连通,高压引流通道和低压引流通道均与背压腔连通;当压缩机的转速发生变化时,通过换向组件使得回油通道通过高压引流通道或低压引流通道与背压腔连通,使得进入背压腔中的润滑油的背压力不同,进而实现对背压腔的压力的调节,能够更好的维持压缩机的背压平衡,减少压缩机的泄漏和摩擦,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旋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是一种效率高、噪声低以及运转平稳的容积式压缩机,近年来广泛应用在空调中。一般来说,涡旋压缩机依靠相互啮合的动涡旋齿和静涡旋齿形成月牙形的工作腔,在曲轴的驱动下,动涡旋盘绕静涡旋盘中心,以固定回转半径作平动,月牙工作腔不断向中心移动,其容积不断缩小而压力不断升高,直至与中心排气孔相通,高压冷媒被排出泵体。由此可见,在涡旋压缩机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气体力、离心力作用在动涡旋盘上,使其脱离或者挤压静涡旋盘导致气体泄漏或者摩擦加剧。因此,动涡旋盘轴向气体力的平衡是涡旋压缩机实现高效性与高可靠性的关键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一般采用背压油路来提供背压力用以平衡气体轴向力,而涡旋压缩机依靠自控系统调节主轴的转速来调节制冷量,在转速增大时,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循环量增加,背压油路中润滑油流速增大,流体阻力损失变大,润滑油流入背压腔中的压力变小,这样就会产生间隙,导致压缩机内气体泄漏;同理,当转速变小时,润滑油流入背压腔中的压力变大,这样就会导致动静涡旋盘磨损加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通过换向组件的设置使得回油通道通过高压引流通道或低压引流通道与背压腔连通,使得进入背压腔中的润滑油的背压力不同,进而实现对背压腔的压力的调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油结构,回油结构设置在压缩机中用于调节背压腔的压力,回油结构包括高压引流通道、低压引流通道、回油通道以及换向组件,回油通道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储油腔连通,另一端通过换向组件选择性地与高压引流通道或低压引流通道连通,高压引流通道和低压引流通道均与背压腔连通,且高压引流通道的流通截面积大于低压引流通道的流通截面积;
当压缩机的转速发生变化时,通过换向组件使得回油通道通过高压引流通道或低压引流通道与背压腔连通,使得进入背压腔中的润滑油的背压力不同,进而实现对背压腔的压力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压缩机以第一转速运行时,回油通道的另一端通过换向组件与高压引流通道连通;当压缩机以第二转速运行时,回油通道的另一端通过换向组件与低压引流通道;其中,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向组件包括电磁换向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油通道包括开设在静涡旋盘上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还包括开设在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的一端和储油腔连通,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通道、第三通道选择性地与高压引流通道或低压引流通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引流通道包括开设在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一高压通道、开设在压缩机支架上的第二高压通道,第一高压通道、第二高压通道以及背压腔依次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引流通道还包括开设在压缩机支架上的高压孔,第一高压通道和第二高压通道通过高压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压引流通道包括开设在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一低压通道、开设在压缩机支架上的第二低压通道,第一低压通道、第二低压通道以及背压腔依次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压引流通道还包括开设在压缩机支架上的低压孔,第一低压通道和第二低压通道通过低压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低压通道的直径小于第一高压通道的直径,第二低压通道的直径小于第二高压通道的直径,低压孔的直径小于高压孔的直径,用于使得从低压引流通道流出的流体的压力小于从高压引流通道流出的流体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的支架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电磁换向阀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形状与电磁换向阀的形状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的两侧向外凸出形成凸台,凸台与阀体的下端面配合,凸台上设置有密封圈用于防止安装槽与阀体的下端面之间的高压流体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油结构还包括电磁阀控制板,电磁阀控制板上设置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第一按钮与电磁换向阀的左端引出线连接,第二按钮62与电磁换向阀的右端引出线连接,按下第一按钮或第二按钮,高压引流通道或低压引流通道被接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的壳体上开设有控制板安装槽,控制板安装槽的形状与电磁阀控制板的形状匹配,电磁阀控制板与控制板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回油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回油结构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当压缩机在高转速下运行时,通过换向组件将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切换为:回油通道、高压引流通道和背压腔连通,在这种情况下,高压引流通道使得流体到达背压腔的压力不会变得太小,避免了因流体(润滑油)流入背压腔中压力过小而使得压缩机气体泄漏;同样的,当压缩机在低转速下运行时,通过换向组件将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切换为:回油通道、低压引流通道和背压腔连通,在这种情况下,低压引流通道使得流体到达背压腔的压力不会太大,避免了因流体(润滑油)流入背压腔中压力过大而导致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之间的磨损加剧。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是基于上述回油结构而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回油结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是基于上述压缩机而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压缩机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油结构应用在压缩机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油结构中电磁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油结构中支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油结构中支架的端面剖视图;
图4c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油结构中支架的侧面剖视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油结构中电磁阀控制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油结构中电磁阀控制板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b是图1中B处正面的放大图。
其中:
1、高压引流通道;2、低压引流通道;3、回油通道;4、换向组件;5、支架;6、电磁阀控制板;7、壳体;8、密封垫;11、第一高压通道;12、第二高压通道;13、高压孔;21、第一低压通道;22、第二低压通道;23、低压孔;31、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第三通道;41、阀体;42、阀芯;43、左电磁阀单元;44、右电磁阀单元;51、安装槽;52、凸台;53、密封槽;54、密封圈;55、凹槽;61、第一按钮;62、第二按钮;63、安装孔;64、电源插孔;71、控制板安装槽;72、螺纹孔;431、左电磁阀;432、左推杆;433、左弹簧;434、左挡板;435、左密封座;441、右电磁阀;442、右推杆;443、右弹簧;444、右挡板;445、右密封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回油结构,设置在压缩机中用于调节背压腔的压力,如图1和图2所示,回油结构包括高压引流通道1、低压引流通道2、回油通道3以及换向组件4,回油通道3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储油腔连通,另一端通过换向组件选择性地与高压引流通道1或低压引流通道2连通,高压引流通道1和低压引流通道2均与背压腔连通,且高压引流通道1的流通截面积大于低压引流通道2的流通截面积;当压缩机的转速发生变化时,通过换向组件4使得回油通道3通过高压引流通道1或低压引流通道2与背压腔连通,使得进入背压腔中的润滑油的背压力不同,进而实现对背压腔的压力的调节。
具体地,高压引流通道1和低压引流通道2原始压力相同,但是在通过高压引流通道1和低压引流通道2的过程中,高压引流通道1的流通截面积大,节流能力差,降压能力弱,因此通过高压引流通道1进入到背压腔的油压更大,而低压引流通道2的流通截面积小,节流能力强,降压效果更加明显,因此通过低压通道进入到背压腔的油压更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对背压腔压力的调节。
在具体实施例中:
当压缩机以第一转速运行时,回油通道3的另一端通过换向组件4与高压引流通道1连通;当压缩机以第二转速运行时,回油通道3的另一端通过换向组件4与低压引流通道2;其中,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
当压缩机在第一转速下运行时,通过换向组件4将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切换为:回油通道3、高压引流通道1和背压腔连通,在这种情况下,高压引流通道1使得流体到达背压腔的压力不会变得太小,避免了因流体(润滑油)流入背压腔中压力过小而使得压缩机气体泄漏;同样的,当压缩机在第二转速下运行时,通过换向组件4将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切换为:回油通道3、低压引流通道2和背压腔连通,在这种情况下,低压引流通道2使得流体到达背压腔的压力不会太大,避免了因流体(润滑油)流入背压腔中压力过大而导致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之间的磨损加剧。
具体地,第一转速在3000r/min~8000r/min之间,第二转速在1000r/min~3000r/min之间,第一转速为压缩机的高转速,第二转速为压缩机的低转速。
在具体实施例中:
如图3所示,换向组件4包括电磁换向阀;具体地,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41、阀芯42以及对称设置的左电磁阀单元43和右电磁阀单元44。
其中,左电磁阀单元43包括左电磁阀431、左推杆432、左弹簧433、左挡板434以及左密封座435;当左电磁阀431得电后,左推杆432在电磁推力的作用下推动阀芯42向右移动,断电后,在左弹簧433恢复力的作用下,左电磁阀单元43恢复到初始状态;同样地,右电磁阀单元44包括右电磁阀441、右推杆442、右弹簧443、右挡板444以及右密封座445;当右电磁阀441得电后,右推杆442在电磁推力的作用下推动阀芯42向左移动,断电后,在右弹簧443恢复力的作用下,右电磁阀单元44恢复到初始状态。
在具体实施例中:
回油通道3包括开设在静涡旋盘上的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还包括开设在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通道33,第一通道31的一端和储油腔连通,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通道32、第三通道33选择性地与高压引流通道1或低压引流通道2连通。
具体地,第三通道33开设在电磁换向阀的上端,且第三通道33贯穿至阀芯42处;这样,采用上述结构,储油腔中的润滑油依次通过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和第三通道33选择性地流入高压引流通道1或低压引流通道2中。
在具体实施例中:
如图2所示,高压引流通道1包括开设在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一高压通道11、开设在压缩机支架5上的第二高压通道12,第一高压通道11、第二高压通道12以及背压腔依次连通;高压引流通道1还包括开设在压缩机支架5上的高压孔13,第一高压通道11和第二高压通道12通过高压孔13连通。
具体地,第一高压通道11开设在电磁换向阀的下端,且其向上贯穿至阀芯42处使得第一高压通道11与第三通道33之间的间隔仅有阀芯42。
在该实施例中,假设高压引流通道1和低压引流通道2两者中,高压引流通道1更靠近右侧设置,则当需要高压引流通道1被接通时,右电磁阀441得电后,右推杆442在电磁推力的作用下推动阀芯42向左移动,此时,第三通道33与第一高压通道11连通,润滑油依次经过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第三通道33、第一高压通道11、高压孔13以及第二高压通道12流入背压腔内,即实现了高压引流通道1的接通。当需要关闭高压引流通道1时,则将右电磁阀441断电,断电后,电磁推力消失,在右弹簧443恢复力的作用下,右电磁阀单元44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阀芯42位于第一高压通道11与第三通道33之间,即实现了高压引流通道1的关闭。
在具体实施例中:
低压引流通道2包括开设在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一低压通道21、开设在压缩机支架5上的第二低压通道22,第一低压通道21、第二低压通道22以及背压腔依次连通;低压引流通道2还包括开设在压缩机支架5上的低压孔23,第一低压通道21和第二低压通道22通过低压孔23连通。
具体地,第一低压通道21开设在电磁换向阀的下端,且其向上贯穿至阀芯42处使得第一低压通道21与第三通道33之间的间隔仅有阀芯42。
在该实施例中,假设高压引流通道1和低压引流通道2两者中,低压引流通道2更靠近左侧设置,则当需要低压引流通道2被接通时,左电磁阀431得电后,左推杆432在电磁推力的作用下推动阀芯42向右移动,此时,第三通道33与第一低压通道21连通,润滑油依次经过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第三通道33、第一低压通道21、低压孔23以及第二低压通道22流入背压腔内,即实现了低压引流通道2的接通。当需要关闭低压引流通道2时,则将左电磁阀431断电,断电后,电磁推力消失,在左弹簧433恢复力的作用下,左电磁阀单元43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阀芯42位于第一低压通道21与第三通道33之间,即实现了低压引流通道2的关闭。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高压引流通道1和低压引流通道2的面积的不同来实现高压和低压的区分,具体地:第一低压通道21的直径小于第一高压通道11的直径,第二低压通道22的直径小于第二高压通道12的直径,低压孔23的直径小于高压孔13的直径,用于使得从低压引流通道2流出的流体的压力小于从高压引流通道1流出的流体的压力。并且,为了实现较好的效果,高压引流通道1和低压引流通道2的面积不能相差太小,对应地直径也应该有较大的差距以使得高压引流通道1和低压引流通道2的节流能力有明显的差别。
如此,高压引流通道1的面积大于低压引流通道2的面积,当压缩机在高转速下运行时,通过电磁换向阀将压缩机油路结构切换成面积较大的通道(高压引流通道1)来减少其流体阻力损失,使其到达背压腔的压力不会变的太小;同理,当压缩机在低速运行时,使压缩机油路通道切换为面积较小的通道(低压引流通道2)来增加其流体阻力,使其到达背压腔的压力不会太大,能够更好的维持压缩机的背压平衡,减少压缩机的气体泄漏和磨损,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也就是说:当压缩机的转速发生变化时,通过电磁换向阀切换不同的油路通道(高压引流通道1或低压引流通道2),使润滑油经过不同面积油路得到不同的背压力,能够更好的维持压缩机的背压平衡,减少压缩机的泄漏和摩擦,提高涡旋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
如图4a、4b和4c所示,为了更好的将电磁换向阀固定在支架5中,压缩机的支架5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电磁换向阀的安装槽51,安装槽51的形状与电磁换向阀的形状匹配。低压孔23和高压孔13开设在安装槽51的底部。
更具体地,安装槽51的两侧均向外凸出,形成凸台52,凸台52与阀体41的下端面配合,且两个凸台52处均开设有密封槽53,密封槽53内设置有密封圈54用于防止高压流体泄漏。电磁换向阀的上端面与支架5的端面齐平,静涡旋盘压在电磁换向阀的上端面上,这样,电磁换向阀就固定放置在支架5的安装槽51中。
另外,为了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回油结构更加工整,在支架5的端面上还设置有一凹槽55,凹槽55与安装槽51连通用于放置电磁换向阀的电源引出线。
在具体实施例中:
如图5a和5b所示,回油结构还包括电磁阀控制板6,电磁阀控制板6上设置第一按钮61和第二按钮62,第一按钮61与电磁换向阀的左端引出线连接,第二按钮62分别与电磁换向阀右端引出线连接,按下第一按钮61或第二按钮62,高压引流通道1或低压引流通道2被接通;电磁阀控制板6的背面还设置有电源插孔64。
具体地,假设电磁阀控制板6上的两个按钮分别为红色按钮和黑色按钮,且电磁换向阀的左端引出线与电磁阀控制板6上的黑色按钮相连,右端引出线与电磁阀控制板6上的红色按钮相连;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下黑色按钮,使得电磁换向阀中的左电磁阀单元43工作,左电磁阀431得电后,左推杆432在电磁推力的作用下推动阀芯42向右移动,此时,第三通道33与第一低压通道21连通,润滑油依次经过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第三通道33、第一低压通道21、低压孔23以及第二低压通道22流入背压腔内,即实现了低压引流通道2的接通;当按下红色按钮,使得电磁换向阀中的右电磁阀单元44工作,右电磁阀441得电后,右推杆442在电磁推力的作用下推动阀芯42向左移动,此时,第三通道33与第一高压通道11连通,润滑油依次经过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第三通道33、第一高压通道11、高压孔13以及第二高压通道12流入背压腔内,即实现了高压引流通道1的接通。
更具体地,如图6a和6b所示,为了实现电磁阀控制板6的安装,在压缩机的壳体7上开设控制板安装槽71,控制板安装槽71的底面两侧设置有凸台,控制板安装槽71端面上有4个螺纹孔72,与电磁阀控制板6上的安装孔63相对应,配合螺钉将电磁阀控制板6固定在壳体上,且控制板安装槽71和电磁阀控制板6之间安装有密封垫8。
本实施例提供的回油结构的工作过程为:
当压缩机在较低转速(1000r/min~3000r/min)运转时,润滑油循环量减少,背压油路中润滑油流量减少,流体阻力损失变小,导致润滑油流入背压腔中的压力变大,此时,按下电磁阀控制板6上黑色按钮,使电磁换向阀左侧的通电,左电磁阀431得电后,左推杆432在电磁推力的作用下推动阀芯42向右移动,此时压缩机背压腔的回油通道为: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第三通道33→第一低压通道21→低压孔23→第二低压通道22→背压腔;由于该通道比较窄,流体阻力变大,使到达背压腔中的流体压力变小,减小对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造成的磨损。
当压缩机在较高转速(3000r/min~8000r/min)运转时,润滑油循环量增加,背压油路中润滑油流量增加,流体阻力损失变大,导致润滑油流入背压腔中的压力变小,此时,按下电磁阀控制板6上的红色按钮,使电磁换向阀的右侧通电,右电磁阀441得电后,右推杆442在电磁推力的作用下推动阀芯42向左移动,此时压缩机背压腔的回油通道为: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第三通道33→第一高压通道11→高压孔13→第二高压通道12→背压腔;由于该通道比较宽敞,流体阻力变小,使到达背压腔中的流体压力变大。这样就能更好的维持压缩机的背压平衡,减少压缩机的泄漏,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实施例1中的回油结构。
将实施例1中的回油结构应用在压缩机中,当压缩机的转速变化时,通过换向组件切换不同的油路通道,使润滑油经过不同油路得到不同的背压力,能够更好的维持压缩机的背压平衡,减少压缩机的泄漏和摩擦,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实施例2中的压缩机。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技术特征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结构设置在压缩机中用于调节背压腔的压力,所述回油结构包括高压引流通道(1)、低压引流通道(2)、回油通道(3)以及换向组件(4),所述回油通道(3)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储油腔连通,另一端通过换向组件(4)选择性地与高压引流通道(1)或低压引流通道(2)连通,所述高压引流通道(1)和低压引流通道(2)均与背压腔连通,且所述高压引流通道(1)的流通截面积大于所述低压引流通道(2)的流通截面积;
当所述压缩机的转速发生变化时,通过换向组件(4)使得回油通道(3)通过高压引流通道(1)或低压引流通道(2)与背压腔连通,使得进入背压腔中的润滑油的背压力不同,进而实现对背压腔的压力的调节;当所述压缩机以第一转速运行时,所述回油通道(3)的另一端通过换向组件(4)与高压引流通道(1)连通;当所述压缩机以第二转速运行时,所述回油通道(3)的另一端通过换向组件(4)与低压引流通道(2);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4)包括电磁换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道(3)包括开设在静涡旋盘上的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还包括开设在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三通道(33),所述第一通道(31)的一端和储油腔连通,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通道(32)、第三通道(33)选择性地与高压引流通道(1)或低压引流通道(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引流通道(1)包括开设在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一高压通道(11)、开设在压缩机支架(5)上的第二高压通道(12),所述第一高压通道(11)、第二高压通道(12)以及背压腔依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引流通道(1)还包括开设在压缩机支架(5)上的高压孔(13),所述第一高压通道(11)和第二高压通道(12)通过高压孔(1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引流通道(2)包括开设在电磁换向阀上的第一低压通道(21)、开设在压缩机支架(5)上的第二低压通道(22),所述第一低压通道(21)、第二低压通道(22)以及背压腔依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引流通道(2)还包括开设在压缩机支架(5)上的低压孔(23),所述第一低压通道(21)和第二低压通道(22)通过低压孔(23)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通道(2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高压通道(11)的直径,所述第二低压通道(2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高压通道(12)的直径,所述低压孔(23)的直径小于所述高压孔(13)的直径,用于使得从所述低压引流通道(2)流出的流体的压力小于从所述高压引流通道(1)流出的流体的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压缩机的支架(5)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电磁换向阀的安装槽(51),所述安装槽(51)的形状与电磁换向阀的形状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51)的两侧向外凸出形成凸台(52),所述凸台(52)与阀体(41)的下端面配合,所述凸台(52)上设置有密封圈(54)用于防止安装槽(51)与阀体(41)的下端面之间的流体泄漏。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结构还包括电磁阀控制板(6),所述电磁阀控制板(6)上设置有第一按钮(61)和第二按钮(62),所述第一按钮(61)与电磁换向阀的左端引出线连接,所述第二按钮(62)与电磁换向阀的右端引出线连接,按下所述第一按钮(61)或第二按钮(62),所述高压引流通道(1)或低压引流通道(2)被接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压缩机的壳体(7)上开设有控制板安装槽(71),所述控制板安装槽(71)的形状与电磁阀控制板(6)的形状匹配,所述电磁阀控制板(6)与控制板安装槽(7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8)。
13.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回油结构。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缩机。
CN202111553822.9A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114215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3822.9A CN114215757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3822.9A CN114215757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5757A CN114215757A (zh) 2022-03-22
CN114215757B true CN114215757B (zh) 2022-11-15

Family

ID=80703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3822.9A Active CN114215757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1575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64841B1 (en) * 2003-03-31 2012-12-05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Hermetic compressor
JP2007085297A (ja) * 2005-09-26 2007-04-05 Daikin Ind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6302813B2 (ja) * 2014-09-30 2018-03-28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5918599U (zh) * 2016-06-27 2017-02-0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高压保护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CN107630814B (zh) * 2017-09-04 2023-10-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节流结构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5757A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26740A (en) Rotary variable-delivery compressor
US5336058A (en) Scroll-type compressor with variabl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JP3726501B2 (ja) 可変容量式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H0861269A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US10982674B2 (en) Scroll compressor with back pressure chamber and back pressure passages
CN114215757B (zh) 一种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JP6446542B2 (ja)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冷凍装置
JP2000111177A (ja) 空調装置
GB2382625A (en)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a back pressure chamber
US4516920A (en) Variable capacity vane compressor capable of controlling back pressure acting upon vanes
CN111502987B (zh) 容量调节和喷气增焓一体式涡旋压缩机及其系统
CN107806415B (zh) 压缩机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JPS6075796A (ja) スクロ−ル圧縮機
JPS6346714Y2 (zh)
CN217977457U (zh) 可逆电磁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JPS6245993A (ja) 可変容量回転式圧縮機の容量制御機構
CN218031509U (zh) 双向电磁阀及空调机组
CN217381729U (zh) 导向架及四通阀
CN217462522U (zh) 涡旋压缩机
KR102529520B1 (ko) 차량용 진공펌프
JP3819394B2 (ja)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CN118167644A (zh) 变容量压缩机
CN118167643A (zh) 卸排量压缩机
JPS63143399A (ja) 可変容量型ベ−ン圧縮機
JP3620898B2 (ja) 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