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3181A - 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3181A
CN114213181A CN202111605675.5A CN202111605675A CN114213181A CN 114213181 A CN114213181 A CN 114213181A CN 202111605675 A CN202111605675 A CN 202111605675A CN 114213181 A CN114213181 A CN 114213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c acid
acid
maggots
garlic
special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56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先伟
汤海江
汤先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zhou City Xiao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Jiangsu Xiaohe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zhou City Xiao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Jiangsu Xiaohe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zhou City Xiao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Jiangsu Xiaohe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zhou City Xiao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56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31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13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318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1/00Other organic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其特征是每百份专用肥由0.1‑10重量份数的银杏酚酸,90‑99.9重量份数的腐植酸混合复配制成;所述的银杏酚酸为含量≥90%的银杏酚酸原料;所述腐植酸为黑腐植酸、棕腐植酸和黄腐植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为重量比的黑腐植酸:棕腐植酸:黄腐植酸=1‑5:1‑5:10‑50混合组成。本发明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肥料具有防治大蒜、韭菜和大白菜根蛆或调节植物生长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本发明肥料有机安全,环保无污染,无残留,能够有效替代化学农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大蒜、韭菜蛆虫的专用肥。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蒜蛆、韭蛆抗性地蛆及地下害虫爆发,对于大蒜、韭菜、葱姜及大白菜等作物的危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防治,尤其是黑头蛆。每年农户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每亩要投入几百元农药,但其成效甚微,作物一旦发生病虫害,轻则植株根茎腐烂、长势被破坏,植株死亡,严重会造成减产减收。
在大蒜主产区,进入3、4月份季节,气温不断回升,特别在雨天过后,大蒜的蒜蛆危害有所加重,蒜蛆以幼虫蛀食蒜鳞茎,引起鳞茎腐烂,地上部分片叶表现枯黄、萎蔫,甚至死亡。拨出受害株可发现蛆蛹,被害蒜皮呈黄褐色腐烂,蒜头被幼虫钻蛀成孔洞,残缺不全,蒜瓣裸露、炸裂,并伴有恶臭气味,被害株易被拨出并拔断,如果防治不及时则会使大蒜的品质下降、形成散瓣、红皮蒜等影响蒜农收入。
韭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人民普遍喜爱的蔬菜。国内各地均有露地和设施的大量栽培,但其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地下害虫的浸袭,其中以韭蛆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韭蛆发生重,防治难度大。导致韭菜生蛆的原因是,一是壤土种植,还有就是施用了未经腐熟的有机肥,一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韭蛆危害的一个高峰期,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另一个高峰期,尤其是在保护地越冬的幼虫还可以继续危害,而且还比较严重,韭菜2年生以上植株危害会加重。韭菜韭蛆的成虫是一种黑色的黄脚蕈蚊,成虫产卵于韭菜根茎周围的土壤内,孵化的幼虫为蛆,是危害韭菜的虫态。韭蛆群聚、钻蛀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为害,引起幼茎腐烂使韭菜叶枯黄、腐烂,严重者导致韭菜整株、整墩死亡。幼虫发育成熟后在土中化蛹,而后再羽化成虫,周而复使。
多年来对土壤中的害虫,特别是大蒜、韭菜蛆虫的危害较为严重,一般不外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三种方法。其所谓农业防治就是利用水浇、高温腐熟有机肥进行虫卵灭杀,或者通过轮作种植来减少虫害;而物理防治就是通过糖醋水等虫害进行诱杀,或通过多施氮硫肥对虫害进行防治;而化学方法就是采用相关的灭虫化学药剂,如敌敌畏乳油、敌百虫粉剂、辛硫磷、毒死蜱、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等乳油制剂,有些还在使用乐果,3911等化学农药制剂。由于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加之施用方法不当,农药的流失和分解率高,而且由于持效期短而重复用药,不仅造成农药的巨大浪费,而且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利用现代技术制备的天然杀灭病虫害的活性物质,可以克服化学农药带来的危害,同时将具有消灭病虫害的活性物质和肥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方相混合,并通过一定的工艺而生产的农药与肥料组合的药肥,解决了药肥同施、提高持效减少用药量,不仅解决了杀灭土壤害虫的目的,同时也有益调节和促进蔬菜的生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大蒜韭菜蛆虫防治过程中对环境以及农药残留的危害,以及蒜蛆、韭蛆抗药性的产生,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蒜蛆和韭蛆且兼施肥效的专用肥,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
为了实现本发明,具体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每百份专用肥由0.1-10重量份数的银杏酚酸,90-99.9重量份数的腐植酸混合复配制成;其中所述的银杏酚酸为活性成分含量≥90%的银杏酚酸原料制品;
进一步优选的,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每百份专用肥由0.5-5.5重量份数的银杏酚酸,94.5-99.5重量份数的腐植酸混合复配制成;所述的银杏酚酸为活性成分含量≥90%的银杏酚酸原料制品;
其中上述所述的腐植酸为黑腐植酸、棕腐植酸和黄腐植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上述所述的几种的组合物,系为黑腐植酸、棕腐植酸和黄腐酸按比例混合,其重量比例为黑腐植酸:棕腐植酸:黄腐植酸=1-5:1-5:10-50。
本发明所述的银杏酚酸是公知公用的方法通过化学分离方法,从银杏的叶、果、根茎、外种皮提取物中获得或加工产物在提取加工过程中剩余的废料中重新回收获得;或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银杏酚酸作为杀菌、杀虫剂用于农业病害、虫害以及调节植物生长已在农业生产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已有公开的文献和相关专利报导,如中国专利CN1382379A公开的“利用银杏外种皮脂溶性提取物制备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将银杏外种皮提取的脂溶性提取物制备成生物农药,作为防治农业害虫、病害或调节植物生长方面的应用,其中应用于对蚜虫、菜青虫、蓟马或韭菜根蛆等虫害,黄瓜霜霉病或银杏叶枯病的防治;CN105284955A公开的“一种土壤杀虫剂及其使用方法”利用多种中药及银杏外种皮采用现代科技生物技术制备一种土壤杀虫剂,杀菌剂和灭虫剂;CN108207954A公开了“银杏酚酸在制备抗菌剂中的用途”将所述银杏酚酸作为水稻纹枯病致病真菌的抗菌剂;CN108041040A公开了“一种由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制备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杀虫剂含有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的银杏酚酸和白果酸两种活性成分,对萝卜蚜、小菜蛾、柑橘红蜘蛛等植物果蔬害虫起到了显著增强的杀灭效果;CN110973164A公开了“银杏酚酸可溶液剂及其制备方法”将银杏外种皮以80%乙醇或甲醇为溶剂提取银杏酚酸类物质,作为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蚜虫、菜青虫、蓟马等害虫具有80%以上的防治率,对黄瓜霜霉病,草莓灰霉病,番茄枯叶病,水稻纹枯病等农业真菌病害防治率在90%以上。且对人畜无毒副作用,安全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CN109258703A公开了“一种银杏酚酸-鼠李糖脂复合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原料银杏酚酸提取物、鼠李糖脂、增效剂、润湿剂、分散剂、防腐剂、抗冻剂和填料组成的复合杀菌剂,对露天种植的白菜、番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株率控制于2%左右,大大减少番茄和白菜的病害率。从部分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银杏酚酸作为农作物细菌、真菌病害和虫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植物生长具有调节促生长和增加产量的效果。
本发明是将具有杀灭病虫害作用的银杏酚酸与腐植酸按一定的比例配方相混合,生产一种既具有防治病虫害,特别是蒜蛆、韭蛆,又能刺激植物生长的肥料。
腐植酸,主要由碳、氢、氧、氮、硫主要元素组成,其分子结构十分复杂,已证实其中含有芳香环和含氮杂环,而且由这些环构成分子的主体。环上有酚羟基、羟基、醇羟基、醌羟基、烯羟基、磺酸基、胺基、羧基、炭基、游离的醌基,半醌基、醌氧基、甲氧基等多种官能团,是由芳香族及其多种官能团构成的高分子有机酸。实践证明,腐植酸作用于植物有促进内呼吸、加速新陈代谢等作用。一般认为腐植酸的酚-醌结构,对生物体中的某些酶具有兴奋或抑制作用,使生物体中某些活性物质发生变化,使生物加速成长或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本发明根据腐植酸公知的按溶解度和颜色分类方法,分别选择使用黑腐植酸(又称胡敏酸)、棕腐植酸(又称吉马多美郎酸)和黄腐植酸(又称富里酸)三种成分,其中黑腐植酸的分子量在5000道尔顿以上,棕腐植酸的分子量大小在1000-5000道尔顿,黄腐植酸的分子量大小在1000道尔顿以下,根据道尔顿这个质量单位来确定的话,质量单位越低说明它的活性越高,其中黑腐植酸在植物体内转移较满,刺激作用较慢;棕腐植酸含有氧活性基因含量中等,在植物体内转移较慢,刺激中等;黄腐植酸酸性较强,对金属离子有很好的结合作用,在植物体内移运较快,刺激作用较强。因此,在本发明中,选择使用黄腐植酸的比例,相对较大。再之,由于本发明的肥料考虑到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会利用其水溶液进行浇、灌或喷施,因而选择使用其溶解性较好的黄腐植酸、棕腐植酸和黑腐植酸进行组合,同时又考虑到溶解度相对较大的黄腐酸在配方组合中的比例相对较大,能够解决其活性成分充分发挥应用效果。
本发明的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肥料,可将该肥料单独用于撒施、穴施、条施、灌施、灌根、泼浇、沟施或喷施,还可以将该肥料与有机肥混合作为农作物基肥施用,作为防治土壤中的蒜蛆、韭蛆等的虫害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同时还具有刺激作物生长,改良土壤,增加养分,提高肥效,加强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等作用。
本发明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肥料,可用于防治植物蔬菜病虫害或调节植物、蔬菜生长,优选的用于大蒜、韭菜和大白菜根蛆或调节植物、蔬菜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肥料不仅具备腐植酸在农业上应用能改良土壤、刺激植物生长,增加肥效、提高农药药效、减少药害、保护环境、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农产品质量等特点,选择其溶解性较好棕腐植酸、黄腐植酸和黑腐植酸进行配比,更能较好地发挥腐植酸的应用优势,同时也为穴施、条施、灌施、灌根、泼浇、沟施或喷施等不同施用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溶化或拌料需求。
本发明科学搭配银杏酚酸活性物质有效预防和治疗大蒜、韭菜或大白菜根蛆,对提高大蒜、韭菜及大白菜的质量和品质提供了保证。
本发明肥料中增加银杏酚酸药剂,减少劳动用工,减少用药成本,而腐植酸又能增强其药剂的施用效果,增加防治效果。
本发明肥料不仅有效地解决大蒜、韭菜或大白菜等蔬菜蛆虫的防治,兼作调节植物生长,进而提高产量,提升产品质量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本发明肥料有机安全,环保无污染,无残留,能够有效替代化学农药,可提高大蒜、韭菜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防治大蒜、韭菜蛆虫的专用肥的制备:
取有效成份含量≥90%的银杏酚酸5.5重量份,与由黑腐植酸、棕腐植酸和黄腐植酸按重量比为1:1:50比例组成的组合物94.5重量份,充分混合均匀,经检验合格后定量分装即得。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对蒜蛆防治的试验方法
在邳州市宿羊山镇大蒜生产基地,试验大蒜品种为邳州白蒜,分别利用张志丰承包的种植大蒜田块,利用面积为1亩,亩植大蒜约28000棵,分成2个片区,每个片区0.5亩,1个片区为试验区,另一个片区为对照区。
试验区在2019年阳历9月10日种植大蒜时节,在种植1周后结合浇水每0.5亩用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2公斤,追施隔15天,再用实施例1产品1公斤加水稀释800倍,再浇施一次,对照组不施用本发明产品及其它杀虫剂,常规管理,从10月初至12月底对蒜地进行观察,每5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试验结果:用本发明产品的试验区观察至12月底之前,未见蒜蛆发生,蒜苗油绿,生长旺盛。
对照区,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上旬陆续有蒜蛆病株发生,对有磷茎腐烂,地上部分叶片表现枯黄、萎蔫、甚至死亡的于11月底进行统一剔除,共计剔除3106棵,占总栽种棵数的22.19%,给对比区造成的损失,由试验人给予承担,业主较为满意。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防治大蒜、韭菜蛆虫的专用肥的制备:
取有效成份含量≥90%的银杏酚酸2.5重量份,与由黑腐植酸、棕腐植酸和黄腐植酸按重量比为1:5:34比例组成的组合物97.5重量份,充分混合均匀,经检验合格后定量分装即得。
利用实施例2产品对第二年4月份发生蒜蛆的大蒜进行浇施,对蒜蛆防治的试验
在邳州市宿羊山镇大蒜生产基地,试验品种为邳州白蒜,利用刘林凯种植大蒜田块,利用面积为1亩,亩植大蒜约29000棵,于2020年4月10日开始发现蒜蛆受害株406棵,占总棵数的1.4%,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产品5公斤,加水稀释600倍,顺行浇施,第5天,又取实施例2产品2公斤加水稀释600倍进行重复浇施。对第二次施后第5天、10天、20天、30天进行观察,结果是:第5天新增受害蒜苗13棵,总占棵数的0.045%,第10天、20天、30天均未再发现新增受害棵数,10-30天其防治效果为100%。
从上述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对实施例2产品施用及时,其防治蒜蛆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实施例3
一种用于防治大蒜、韭菜蛆虫的专用肥的制备:
取有效成份含量≥90%的银杏酚酸3.5重量份,与由黑腐植酸、棕腐植酸和黄腐植酸按重量比为5:5:50比例组成的组合物96.5重量份,充分混合均匀,经检验合格后定量分装即得。
实施例4
一种用于防治大蒜、韭菜蛆虫的专用肥的制备:
取有效成份含量≥90%的银杏酚酸4.5重量份,与由黑腐植酸、棕腐植酸和黄腐植酸按重量比为2:3:45比例组成的组合物95.5重量份,充分混合均匀,经检验合格后定量分装即得。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3、4产品,对韭蛆防治的试验
在邳州市碾庄镇南街村,利用该村村民冯雪种植的1.5亩韭菜作为试验区,将1.5亩条形地块,分为每个试验小区地块为0.5亩,每块区域采用挖深沟分隔。每块区域种植19万株。
1-2个试验区块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和4制备的肥料设为试验组1,2;另一区块作为空白对照1,空白对照组不用任何方法处理;
浇灌方式均为顺根浇灌。
具体试验方法:
受害株调查(以叶尖黄、软、倒伏为准),试验组1受害株数为6120株,受害株率为3.22%;试验组2受害株数为8070株,受害株率为4.25%;对照组1受害株数为7992株,受害株率为4.21%。随即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产品按每0.5亩3公斤,加水稀释500倍,对试验组1进行浇灌;用实施例4产品按每0.5亩3公斤加水稀释500倍对试验组2进行浇灌;对照组1常规浇水,未进行任何方法处理;
对试验组1、2和对照组1分别在浇灌后10天、20天、30天进行调查统计,其结果是:
试验组1,浇灌10天受害株为0%,浇灌20天受害株为0%,浇灌30天受害株为0%,浇灌30天其防治率为100%;
试验组2,浇灌10天受害株为0.71%,浇灌10天防治效果为94.38%,浇灌20天受害株为0.43%,浇灌20天防治效果为98.02%,浇灌30天受害株为0.56%,浇灌30天防治效果为98.08%。
对照组1,浇水10天受害株为12.64%,20天受害株为21.72%,30天受害株为29.16%。
本试验中表述的被害株率和防治效果的计算方式为:
被害株率(%)=受害株数×100/调查总株数;
防治效果(%)=(对照区受害株率-试验区受害株率)×100/对照区受害株率。
实施例5
一种用于防治大蒜、韭菜蛆虫的专用肥的制备:
取有效成份含量≥90%的银杏酚酸5重量份,与由黑腐植酸、棕腐植酸和黄腐植酸按重量比为1:4:45比例组成的组合物95重量份,充分混合均匀,经检验合格后定量分装即得。
实施例6
一种用于防治大蒜、韭菜蛆虫的专用肥的制备:
取有效成份含量≥90%的银杏酚酸0.5重量份,与由黑腐植酸、棕腐植酸和黄腐植酸按重量比为1:1:10比例组成的组合物99.5重量份,充分混合均匀,经检验合格后定量分装即得。
实施例7
一种用于防治大蒜、韭菜蛆虫的专用肥的制备:
取有效成份含量≥90%的银杏酚酸5重量份,与黄腐植酸95重量份,充分混合均匀,经检验合格后定量分装即得。
利用本实施例7对韭菜生长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面积和对照面积分别均为一亩。
具体试验方法是:
利用本实施例7对韭菜生长影响的对比试验,试验面积和对照面积分别均为1亩。
具体试验方法是:利用实施例7产品对韭菜生长影响的对比试验,实验面积为1亩,其方法是取实施例制品200克,加水稀释800倍,在韭菜生长高度约4cm时进行喷施,隔1周再以同量复喷施1次,共喷施2次;待第一茬割采后,第二、三、四茬同第一茬用量和方法喷施;
对照区域紧临试验区,常规管理,同样割收四茬。试验结果:
试验区一亩韭菜,第1茬收获1764公斤,第2茬收获2466公斤,第3茬收获2453公斤,第4茬收获2352公斤,4茬共计收获9035公斤。
对照区1亩韭菜未喷施,按常规管理,第1茬收获1431,第2茬收获2116公斤,第3茬收获2211公斤,第4茬收获2136公斤,4茬共计收获7894公斤。
试验区比对照区多产出1141公斤,亩产量明显增产,增产率达到14.45%,同比下,试验区比对照区的韭菜每茬平均提前4-5天上市,试验证明本发明产品对农作物蔬菜有较好的促生长作用。
通过上述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肥料防治蒜蛆、韭蛆效果十分明显,通过试验观察观韭菜植株生长旺盛,增产明显。可见本发明肥料不仅解决了防治蒜蛆韭蛆的防治问题,同时还具有了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效果,可以看出本发明产品具有明显的协同效果。
本发明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在实际使用中可单独使用,或与磷肥、氮肥、钾肥以及有机肥肥料混合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实施作进一步的实施描述,对本发明没有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下进行的任何修饰、修改、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每百份专用肥是由0.1-10重量份数的银杏酚酸,90-99.9重量份数的腐植酸混合复配制成;其中所述的银杏酚酸为活性成分含量≥90%的银杏酚酸原料制品。
2.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每百份专用肥是由0.5-5.5重量份数的银杏酚酸,94.5-99.5重量份数的腐植酸混合复配制成;其中所述的银杏酚酸为活性成分含量≥90%的银杏酚酸原料制品。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用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植酸为黑腐植酸、棕腐植酸和黄腐植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为黑腐植酸、棕腐植酸和黄腐植酸按比例混合组成,其组合的重量比例为黑腐植酸:棕腐植酸:黄腐植酸=1-5:1-5:10-50。
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杏酚酸是通过化学分离方法,从银杏的叶、果、根茎、外种皮的提取物中获得;或是对银杏的叶、果、根茎、外种皮提取加工产物在提取加工过程中剩余的废料中重新回收获得;或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
6.根据要求要求1-2所述一种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的用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撒施、穴施、条施、灌施、灌根、泼浇、沟施或喷施或与有机肥混合作为农作物基肥。
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专用肥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专用肥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或调节植物生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专用肥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专用肥用于防治大蒜、韭菜和大白菜根蛆或调节植物生长。
CN202111605675.5A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 Withdrawn CN1142131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5675.5A CN114213181A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5675.5A CN114213181A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3181A true CN114213181A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05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5675.5A Withdrawn CN114213181A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13181A (zh)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理等: "银杏酮下脚料防治韭菜根蛆", 《江西植保》 *
曹德强等: "防治韭蛆的药剂筛选试验", 《农业科技通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9654A (zh) 一种中药有机肥料
CN101792353A (zh) 一种杀虫防病增产多功能复合肥料
CN101422162B (zh) 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8774A (zh) 一种红如意石榴的种植方法
CN102863284B (zh) 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防治土传病虫害的方法
KR101132712B1 (ko) 토양 병해충 방제용 친환경 유기농자재
Abdelkader et al.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of fennel (Foeniculum vulgare, Mill) plants as affected by phosphorus rate and nano-micronutrients concentration
CN108477241A (zh) 一种澳洲坚果病虫害防治方法
CN102972193A (zh) 一种山茱萸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5613589A (zh) 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KR20170033470A (ko) 유황 함유량이 높은 부추 재배방법 및 유황 함유량이 높은 부추
CN112293437A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种植的中药杀虫剂
CN107371946A (zh) 一种苹果种植方法
CN106358727A (zh) 促进香蕉早熟的种植方法
CN108093722B (zh) 一种日光温室番茄残株原位还田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4213181A (zh) 一种用于防治蒜蛆韭蛆的专用肥
KR101639552B1 (ko) 산양삼 열매를 이용하여 재배한 숲삼 및 이의 재배방법
CN103636637A (zh) 一种叶面喷施防治作物根部线虫病的农药组合物
CN113767918A (zh) 一种防治芋艿烂芋皮病的方法
CN102863297B (zh) 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防治土传病虫害的方法
KR100644750B1 (ko) 살충, 살균 및 해충기피 작용을 갖는 천연 추출물의제조방법.
CN107637417B (zh) 麦冬栽培方法
CN111357777A (zh) 一种含青蒿的植物提取的除虫抑卵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059782C (zh) 一种无公害化学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43180B (zh) 一种澳洲坚果青皮基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