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8852B - 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8852B
CN114208852B CN202111624679.8A CN202111624679A CN114208852B CN 114208852 B CN114208852 B CN 114208852B CN 202111624679 A CN202111624679 A CN 202111624679A CN 114208852 B CN114208852 B CN 1142088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spending agent
agent containing
compound suspending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46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8852A (zh
Inventor
韩慧培
方荧
仪传冬
李承厚
韩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kang Biopestici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kang Biopestici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kang Biopestici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kang Biopestici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46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8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8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8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8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8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20Bacteria;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A01N63/22Bacillus
    • A01N63/23B. thuringien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甲维盐2‑2.5%、苏云金杆菌发酵液4‑5%、罗丹明3‑7%、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2.5‑3%、硅酸镁铝1‑1.5%、丁醚脲4‑8%、磷酸二氢钾5‑10%、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1‑2%、余量为植物油。本申请得到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麦叶蜂、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防效最高分别为88.9%、85.5%、88.7%、87.1%、90.9%、86.2%和88.6%,提高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药效。

Description

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农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甲维盐,全称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从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的光谱杀虫剂,因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小麦、水稻、玉米和蔬菜等多种农作物上的害虫防治。
苏云金杆菌即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可产生伴胞晶体内毒素和外毒素两种病毒并寄生于昆虫体内的芽孢杆菌,农业上通常会利用其产生毒素的特性进行害虫防治。生产上主要采用深层液体发酵法,即苏云金杆菌在发酵罐内经过30-36h的搅拌培养产生大量的伴胞晶体和芽胞,发酵液经过离心或超滤浓缩后得到苏云金杆菌发酵液,喷施该发酵液48h即可杀灭害虫。
由于甲维盐速效性好,发挥作用快,可使害虫抵抗力下降,更有利于苏云金杆菌侵入害虫体内。生产上通过将甲维盐和苏云金杆菌配合使用以延长药效特效性,延缓抗药性发展,但该复配药剂防治害虫的效果依旧较弱。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一种高效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甲维盐2-2.5%、苏云金杆菌发酵液40-50%、罗丹明3-7%、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2.5-3%、硅酸镁铝1-1.5%、丁醚脲4-8%、磷酸二氢钾5-10%、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1-2%、余量为植物油;
所述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为聚羧酸钠盐通过马来酸、马来酸酐或丙烯酸进行疏水改性而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维盐可阻碍害虫的运动神经信息传递,使其身体麻痹死亡,能有效渗入作物的表皮组织,具有较长残效期,但其对作物无内吸性。加入磷酸二氢钾可使磷酸二氢钾吸附甲维盐,再将甲维盐带入植物细胞内部,传递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害虫取食后,可显著提高药剂的杀虫效果。另外,磷酸二氢钾能对植物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促进植物对氮、磷元素的吸收;同时还可增强植物抗逆性,提高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抗虫害能力,进一步提高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药效。
苏云金杆菌毒素蛋白通过苏云金杆菌发酵液而得,伴胞晶体为主要毒素,在昆虫碱性胃肠中,可使肠道在短时间内麻痹,停止取食,并很快破坏肠道内膜,造成细菌的营养细胞易于侵袭和穿透肠道底膜进入血淋巴,最后使昆虫因饥饿或败血症而死亡。甲维盐和苏云金杆菌复配使用,更有利于苏云金杆菌侵入昆虫体内,使害虫抵抗力下降,杀灭害虫,从而进一步提高复配悬浮剂的药效。
同时,为了避免紫外线使苏云金杆菌的内部毒素失活,添加罗丹明作紫外吸收剂,有效延长苏云金杆菌在田间的药效。
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一方面可作为乳化剂加入,保证悬浮剂中有效成分的稳定;另一方面可增强昆虫肠液的碱性,促进溶解苏云金杆菌发酵液中的毒素蛋白,改变血淋巴组成,影响昆虫的正常生理过程,提高昆虫对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苏云金杆菌发酵液的毒效,以此提高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药效。
硅酸镁铝作为乳液稳定剂加入,在水中可膨胀成胶态分散体,防止悬浮液体变硬,同时还具有防沉淀的作用。丁醚脲是一种新型硫脲类高效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熏蒸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丁醚脲和甲维盐配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速效性。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作为分散剂加入,改善了体系的流动性能,从而提高悬浮剂等剂型的稳定性,保证悬浮剂中的有效成分均匀分散,以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防效。
综上所述,通过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各原料之间的相互协同增效,得到防效较高的悬浮剂杀虫剂。
作为优选: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甲维盐2.2-2.4%、苏云金杆菌发酵液42-48%、罗丹明4-6%、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2.7-2.9%、硅酸镁铝1.2-1.4%、丁醚脲5-7%、磷酸二氢钾7-9%、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1.2-1.8%、余量为植物油。
进一步的,以重量百分含量为计,甲维盐可选用2.2%、2.2-2.3%、2.3份、2.3-2.4份和2.4份,更优选2.3份;苏云金杆菌发酵液可选用42%、42-45%、45%、45-48%、48%,更优选45%;罗丹明可选用4%、4-5%、5%、5-6%、6%,更优选5%;;磷酸二氢钾可选用7%、7-8%、8%、8-9%、9%,更优选8%。
作为优选:所述苏云金杆菌发酵液中的毒素蛋白含量为0.8-1IU/μL。
作为优选:所述甲维盐与苏云金杆菌发酵液的重量配比为1:(18-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甲维盐与苏云金杆菌发酵液的重量配比,可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药效。
作为优选: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其还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四聚丙烯苯磺酸钠0.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性能,更有利于油-水之间较好的分散。四聚丙烯苯磺酸钠是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活性高、热稳定性好、抗盐性好等优势。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四聚丙烯苯磺酸钠两者协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可改善四聚丙烯苯磺酸钠的溶解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乳化性能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四聚丙烯苯磺酸钠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配比为1:(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四聚丙烯苯磺酸钠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重量配比,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乳化性能和稳定性,使悬浮剂中的有效成分分散更加均匀,提高悬浮剂药效。
作为优选: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其还包括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5-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方面可与四聚丙烯苯磺酸钠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配合使用提高悬浮剂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作为渗透剂加入,可有效使悬浮剂渗透至植物内部和虫体内,可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药效。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将苏云金杆菌发酵液,在750-1000r/min转速剪切,备用;
甲维盐粉碎至80-200目,再将粉碎的甲维盐和其余各原料加至苏云金杆菌发酵液中,剪切15-20min,研磨至粒径200目,剪切15-20min,静置,得到甲维盐和苏云金杆菌复配悬浮液。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在防治农作物虫害中的应用,将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水按体积比(1-3):1000混合,施用量为1-7g/亩。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调节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各原料的种类和掺量,使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8.3%、73.8%、75.2%和76.3%;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防效分别为82.6%、78.4%、81.9%和81.3%,对小麦虫害具有较高的防效;同时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水稻害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防效也较高,分别为81.7%、76.1%和79.1%。
(2)本申请通过调控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甲维盐与苏云金杆菌发酵液的重量配比,使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2.3%、77.2%、79.2%和78.9%;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防效分别为85.9%、81.2%、84.8%和81.9%,提高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药效。
(3)本申请通过调节四聚丙烯苯磺酸钠与脂肪醇聚氧乙烯的重量配比,使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4.2%、80.2%、82.5%和81.4%;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防效分别为87.4%、83.7%、87.2%和85.3%,可进一步提高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药效。另外,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水稻害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防效也较高,分别为98.9%、83.9%和85.3%。
(4)本申请通过在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添加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使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7.3%、83.6%、85.7%和84.9%;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防效分别为89.9%、86.5%、89.5%和88.1%,提高了复配悬浮剂对小麦虫害的防效。另外,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水稻害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防效也较高,分别为90.9%、86.2%和88.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中的如下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均为使本申请的各原料得以公开充分,不应当理解为对原料的来源产生限制作用。具体为:甲维盐选自湖北玖丰隆化工有限公司,型号995444;罗丹明选自山东广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GS-罗丹明;硅酸镁铝选自济南汇锦川商贸有限公司;丁醚脲选自湖北东曹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钾选自河南倍得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选自上海荟研新材料有限公司,型号HY-65A;植物油选自陕西信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济南润辉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AEO-9;四聚丙烯苯磺酸钠选自济南坤丰化工有限公司,型号60;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选自临沂国力化工有限公司,型号OT-75。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通过如下操作步骤而得:
按照表1的掺量,将苏云金杆菌发酵液,在1000r/min转速剪切,备用;
甲维盐粉碎至200目,再将粉碎的甲维盐、罗丹明、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硅酸镁铝、丁醚脲、磷酸二氢钾、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和植物油加至苏云金杆菌发酵液中,剪切20min,研磨至粒径200目,剪切20min,静置,得到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
实施例2-5
实施例2-5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及原料种类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各原料掺量不同,具体详见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5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各原料掺量(单位:kg)
Figure BDA0003437789700000041
Figure BDA0003437789700000051
实施例6-9
实施例6-9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及原料种类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各原料掺量不同,具体详见表2所示。
表2实施例6-9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各原料掺量(单位:kg)
原料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甲维盐 2.5 2 2.2 2
苏云金杆菌发酵液 45 40 50 50
罗丹明 5 5 5 5
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 2.8 2.8 2.8 2.8
硅酸镁铝 1.3 1.3 1.3 1.3
丁醚脲 6 6 6 6
磷酸二氢钾 8 8 8 8
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 1.6 1.6 1.6 1.6
植物油 27.8 33.3 24.1 23.3
实施例10-13
实施例10-13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实施例7的制备方法及原料种类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各原料掺量不同,具体详见表3所示。
表3实施例10-13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各原料掺量(单位:kg)
原料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甲维盐 2 2 2 2
苏云金杆菌发酵液 40 40 40 40
罗丹明 3 7 5 5
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 2.8 2.8 2.8 2.8
硅酸镁铝 1.3 1.3 1.3 1.3
丁醚脲 6 6 6 6
磷酸二氢钾 8 8 5 10
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 1.6 1.6 1.6 1.6
植物油 35.3 32.3 36.3 32.3
实施例14
实施例14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通过如下操作步骤而得:
按照表4的掺量,将苏云金杆菌发酵液,在1000r/min转速剪切,得到混合物A;
将甲维盐粉碎至200目,再将粉碎的甲维盐、罗丹明、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硅酸镁铝、丁醚脲、磷酸二氢钾、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四聚丙烯苯磺酸钠和植物油加至混合物A中,剪切20min,研磨至粒径200目,剪切20min,静置,得到甲维盐和苏云金杆菌复配悬浮液。
实施例15-17
实施例15-17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实施例12的制备方法及原料种类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各原料掺量不同,具体详见表4所示。
表4实施例14-17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各原料掺量(单位:kg)
原料 实施例14 实施例15 实施例16 实施例17
甲维盐 2 2 2 2
苏云金杆菌发酵液 40 40 40 40
罗丹明 5 5 5 5
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 2.8 2.8 2.8 2.8
硅酸镁铝 1.3 1.3 1.3 1.3
丁醚脲 6 6 6 6
磷酸二氢钾 8 8 8 8
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 1.6 1.6 1.6 1.6
植物油 28.3 29.175 29.9 30.8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 2.5 2 1
四聚丙烯苯磺酸钠 1 0.625 0.4 0.5
实施例18
实施例18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通过如下操作步骤而得:
按照表5的掺量,将苏云金杆菌发酵液,在1000r/min转速剪切,得到混合物A;
将甲维盐粉碎至200目,再将粉碎的甲维盐、罗丹明、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硅酸镁铝、丁醚脲、磷酸二氢钾、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和植物油加至混合物A中,剪切20min,研磨至粒径200目,剪切20min,静置,得到甲维盐和苏云金杆菌复配悬浮液。
实施例19-20
实施例19-20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实施例18的制备方法及原料种类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各原料掺量不同,具体详见表5所示。
表5实施例18-20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各原料掺量(单位:100g)
原料 实施例18 实施例19 实施例20
甲维盐 2 2 2
苏云金杆菌发酵液 40 40 40
罗丹明 5 5 5
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 2.8 2.8 2.8
硅酸镁铝 1.3 1.3 1.3
丁醚脲 6 6 6
磷酸二氢钾 8 8 8
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 1.6 1.6 1.6
植物油 27.3 24.3 22.3
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 5 8 10
实施例21
实施例21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实施例19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加入2.5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0.625kg四聚丙烯苯磺酸钠,其他原料种类和掺量与实施例19完全相同。
对比例1
对比例1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将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的甲维盐等量替换为植物油,其余原料及掺量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将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的苏云金杆菌毒素发酵液替换为植物油,其余原料及掺量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将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的罗丹明等量替换为植物油,其余原料及掺量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对比例4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将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的磷酸二氢钾等量替换为植物油,其余原料及掺量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下是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在小麦虫害中的应用:
选取小麦种植试验区,平均划分为26块试验小区,每块试验小区的面积为50m2。采用如下方法将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4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分别施用于25块试验小区,得到如下应用例I-1~I-21和应用对比例I-1~I-4,剩余一块小区作为空白对照区,不施用杀虫剂。
应用例I-1
将实施例1得到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水按体积比1:1000混合,对试验小区的小麦植物均匀喷雾,于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各施用两次,两次中每次间隔15d,用量为5g/亩。
应用例I-2~I-21
应用例I-2~I-21与应用例I-1的应用方法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分别选用实施例2-21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
应用对比例I-1~I-4
应用对比例I-1~I-4与应用例I-1的应用方法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分别选用对比例1-4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
性能检测
采用如下检测标准或方法分别对不同应用例I-1~I-21和应用对比例I-1~I-4得到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详见表6。
施药前调查吸浆虫、粘虫、麦蚜虫、麦杆蝇和麦叶蜂的虫口基数,于灌浆期施药20d后,调查小区内吸浆虫、粘虫、麦蚜、麦杆蝇和麦叶蜂的残虫数,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基数-施药后虫口基数)/施药前虫数×100防治效果(%)=(处理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虫口减退率)×100
表6不同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小麦虫害的性能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37789700000081
Figure BDA0003437789700000091
由表6的检测结果表明,本申请中应用例I-1~I-21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小麦虫害具有较高的防效;其中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为87.3%、82.4%、84.5%和83.7%;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防效最高分别为88.9%、85.5%、88.7%和87.1%;施用本申请得到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小麦虫害具有较高的防效。
应用例I-1~I-5中,应用例I-3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8.3%、73.8%、75.2%和76.3%,均高于应用例I-1~I-2和应用例I-4~I-5;应用例I-3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防效分别为82.6%、78.4%、81.9%和81.3%,均高于应用例I-1~I-2和应用例I-4~I-5;表明应用例I-3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硅酸镁铝、丁醚脲、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和植物油的百分含量较为合适,对小麦虫害具有较高的防效。
应用例I-6~I-9中,应用例I-7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2.3%、77.2%、79.2%和78.9%,均高于应用例I-6和应用例I-8~I-9;应用例I-7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防效分别为85.9%、81.2%、84.8%和81.9%,均高于应用例I-6和应用例I-8~I-9;表明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甲维盐与苏云金杆菌发酵液的重量配比为1:20时,复配悬浮剂对小麦虫害的防效较高。
结合应用例I-7和应用例I-10~I-13中,应用例I-7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虫口减退率均高于应用例10-13;应用例I-7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防效均高于应用例I-10~I-13,表明实施例7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的罗丹明和磷酸二氢钾的百分含量较为合适,对小麦虫害具有较高的防效。
应用例I-14~I-17中,应用例I-15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4.2%、80.2%、82.5%和81.4%,均高于应用例I-14和应用例I-16~I-17;应用例I-15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防效分别为87.4%、83.7%、87.2%和85.3%,均高于应用例I-14和应用例I-16~I-17;表明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四聚丙烯苯磺酸钠与脂肪醇聚氧乙烯的重量配比为1:4时,复配悬浮剂对小麦虫害的防效较高。
应用例I-18~I-20中,应用例I-19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6.1%、82.4%、84.5%和83.7%,均高于应用例I-18和应用例I-20;应用例I-19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防效分别为88.9%、85.5%、88.7%和87.1%,均高于应用例I-18和应用例I-20,表明应用例I-19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的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的百分含量较为合适,对小麦虫害具有较高的防效。
结合应用例I-21和应用例I-18~I-20中,应用例I-21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7.3%、83.6%、85.7%和84.9%,均高于应用例18-20;应用例I-21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吸浆虫、粘虫、麦蚜和麦叶蜂的防效分别为89.9%、86.5%、89.5%和88.1%,均高于应用例I-18~I-20,表明在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添加四聚丙烯苯磺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基础上添加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提高了复配悬浮剂对小麦虫害的防效。
结合应用对比例I-1~I-3和应用例I-1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小麦虫害防治效果的数据发现,在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加入甲维盐、苏云金杆菌发酵液、罗丹明和磷酸二氢钾均可提高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药效。
以下是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在水稻虫害中的应用:
选取水稻种植试验区,平均划分为8块试验小区,每块试验小区的面积为50m2。采用如下方法将实施例1、实施例19、实施例21和对比例1-4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分别施用于8块试验小区,得到如下应用例II-1~II-3和应用对比例II-1~II-4,剩余一块小区作为空白对照区,不施用杀虫剂。
应用例II-1
将实施例1得到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水按体积比1:1000混合,对试验小区的水稻植物均匀喷雾,于穗分化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各施用两次,两次中每次间隔7d,用量为7g/亩。
应用例II-2~II-3
应用例II-2~II-3与应用例II-1的应用方法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分别选用实施例19和实施例21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
应用例对比例II-1~II-4
应用对比例II-1~II-4与应用例II-1的应用方法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分别选用对比例1-4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
性能检测
采用如下检测标准或方法分别对不同应用例II-1~II-3和应用对比例II-1~II-4得到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详见表7。
施药前调查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虫口基数,于灌浆期施药20d后,调查小区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残虫数,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基数-施药后虫口基数)/施药前虫数×100防治效果(%)=(处理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虫口减退率)×100
表7不同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水稻害虫的性能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37789700000111
由表7的检测结果表明,应用例II-1~II-3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水稻虫害具有较高的防效;其中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为88.3%、82.8%和85.6%;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0.0%、86.2%和88.6%;施用本申请得到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水稻虫害具有较高的防效。
结合应用例II-1~II-3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水稻虫害防治的数据发现,应用例II-2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6.9%、79.9%和81.4%,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防效分别为89.8%、83.9%和85.3%,均高于应用例II-1,表明在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添加四聚丙烯苯磺酸钠与脂肪醇聚氧乙烯,并调节两者配比,可提高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药效。
应用例II-3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3%、82.8%和85.6%,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的防效分别为90.9%、86.2%和88.6%,均高于应用例II-2,表明在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添加四聚丙烯苯磺酸钠与脂肪醇聚氧乙烯的基础上,加入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可进一步提高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药效。
结合应用对比例II-1~II-4和应用例II-1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对水稻虫害防治效果的数据发现,在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原料中加入甲维盐、苏云金杆菌发酵液、罗丹明和磷酸二氢钾均可提高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药效。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甲维盐2-2.5%、苏云金杆菌发酵液40-50%、罗丹明3-7%、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2.5-3%、硅酸镁铝1-1.5%、丁醚脲4-8%、磷酸二氢钾5-10%、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四聚丙烯苯磺酸钠0.4-1%、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5-10%,余量为植物油;所述甲维盐与苏云金杆菌发酵液的重量配比为1:20;
所述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为聚羧酸钠盐通过马来酸、马来酸酐或丙烯酸进行疏水改性而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甲维盐2.2-2.4%、苏云金杆菌发酵液42-48%、罗丹明4-6%、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2.7-2.9%、硅酸镁铝1.2-1.4%、丁醚脲5-7%、磷酸二氢钾7-9%、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1.2-1.8%、余量为植物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苏云金杆菌发酵液中毒素蛋白的含量为0.8-1 IU/μ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聚丙烯苯磺酸钠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配比为1:(3-5)。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将苏云金杆菌发酵液,在750-1000r/min转速剪切,备用;
甲维盐粉碎至80-200目,再将粉碎的甲维盐和其余各原料加至苏云金杆菌发酵液中,剪切15-20min,研磨至粒径200目,剪切15-20min,静置,得到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
6.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在防治农作物虫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与水按体积比(1-3):1000混合,施用量为1-7g/亩。
CN202111624679.8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4208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4679.8A CN114208852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4679.8A CN114208852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8852A CN114208852A (zh) 2022-03-22
CN114208852B true CN114208852B (zh) 2023-04-07

Family

ID=80706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4679.8A Active CN114208852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0885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5528A (zh) * 2010-05-28 2013-01-30 巴斯夫欧洲公司 农药混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6395B (zh) * 2008-10-08 2011-06-08 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及制备方法
CN101984809B (zh) * 2010-07-22 2012-11-21 福建诺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松脂基植物油为载体的油悬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89787A1 (en) * 2013-12-19 2015-06-25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dditive package compositions for pesticide suspension concentrate formulations
CN105851071A (zh) * 2016-04-29 2016-08-17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治小麦病虫害的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200128831A1 (en) * 2017-07-06 2020-04-30 Rhodia Operations Pesticide Compositions
CN108208015B (zh) * 2018-02-08 2020-11-10 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42675B (zh) * 2020-10-19 2023-07-25 青岛滕润翔检测评价有限公司 一种含生物源农药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314629A (zh) * 2020-11-27 2021-02-05 山东鲁抗生物农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5528A (zh) * 2010-05-28 2013-01-30 巴斯夫欧洲公司 农药混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8852A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5936B (zh) 一种含有申嗪霉素的植物病害防治组合物
CN103155925A (zh) 含有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3155926A (zh) 基于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1227822A (zh) 水稻育苗期发生的病害的防治剂
CN109662096A (zh) 一种含氨基寡糖素与氟唑菌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7711844A (zh) 一种含氨基寡糖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物
CN105541513A (zh) 一种复合型多功能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1384A (zh) 一种含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184858B (zh) 一种含苯并烯氟菌唑的复配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JP3768694B2 (ja) Bacillussp代謝物含有材の製造方法
CN114208852B (zh) 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10367A (zh) 一种含有喹啉铜与中生菌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69489A (zh) 一种生物杀虫杀菌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1589720A (zh) 一种含有茚虫威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10250178A (zh) 一种含溴硝醇与氨基寡糖素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7952A (zh) 一种含香菇多糖的杀虫杀菌组合物
CN104351180A (zh) 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稻曲病的微胶囊悬浮剂
CN105441358B (zh) 用于水产养殖场现场发酵的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及其应用
CN101755761A (zh) 基于氟喹唑的增效农药组合物
CN111109295B (zh) 以春雷霉素和纳米银为活性组分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314629A (zh) 一种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8718A (zh) 一种含侧孢短芽孢杆菌的组合物
CN103355350A (zh) 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及制备方法
CN112293429B (zh) 一种苏云金杆菌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及该悬浮剂的应用
CN109717195A (zh)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苯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