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5878A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5878A
CN114205878A CN202010988713.9A CN202010988713A CN114205878A CN 114205878 A CN114205878 A CN 114205878A CN 202010988713 A CN202010988713 A CN 202010988713A CN 114205878 A CN114205878 A CN 114205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session
function network
slice inform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87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5878B (zh
Inventor
陶振宇
张友明
范昱
王彩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887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5878B/zh
Priority to EP21868498.3A priority patent/EP4192106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6798 priority patent/WO20220576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5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5878A/zh
Priority to US18/185,764 priority patent/US2023022477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5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5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04W36/002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different packet switched [P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LTE and WLAN or LTE and 5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在互操作场景中,降低终端业务失败的概率。本申请的方法包括: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并接收来自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的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第一消息包括会话的切片信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于管理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当终端移出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服务区域,在终端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转发业务数据。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Release15协议版本引入了第五代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5G)。5G网络支持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MTC)和低时延高可靠连接(ultra-relaible and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三大场景。三大场景中包含了多样化差异化的应用,各种业务在时延、连接数、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比如(augmented reality,AR)业务需大于1600Mbps的网络超高带宽、能源抄表业务需要网络提供海量连接,自动驾驶需要网络保证几毫秒的端到端低时延以及99.999%以上的高可靠性。
为了满足5G网络各种业务在不同方面的要求,3GPP在Release15协议版本引入了网络切片技术。网络切片技术可让运营商在一个硬件基础设施切分出多个虚拟网络,按需分配资源、灵活组合网络功能,满足各种业务的不同需求。
在实际网络部署过程中,5G网络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做到全覆盖,为了保证终端业务的连续性,网络需支持在4G和5G网络中的互操作。在一些互操作场景中,选择的I-SMF、I-UPF等中间网络设备可能并不支持终端业务,导致还需重新选择这些中间网络设备,使得互操作流程的时延增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在互操作场景中,在保证互操作时延较小的情况下,降低终端业务失败的概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并接收来自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的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消息包括会话的切片信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于管理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当终端移出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服务区域,在终端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转发业务数据。
如此,能够根据会话的切片信息从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查询到支持终端所需切片业务的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一方面,能够支持终端所需切片业务,降低终端业务失败的概率。另一方面,通常无需重分配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避免重分配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所需的信令开销,降低互操作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支持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该方法由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执行;
或,在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不支持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该方法由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消息,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的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
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查询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从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接收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对应至少一个会话,每一会话对应一个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每一会话对应一个切片信息;
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从至少一个会话对应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至少一个会话的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上下文,会话上话下文包括锚点会管理网元对应的会话的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会话的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用户上下文,用户上下文包括会话的切片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向终端发送第三消息,从终端接收终端的标识信息;向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发送第四消息,并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接收终端的签约切片信息。
其中,第三消息用于请求终端的标识信息;第四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信息。
如此,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能够从终端获取终端的标识信息,并使用该标识信息向统一数据管理网元获取签约切片信息。与现有技术中,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通过从MME接收上下文获取终端的标识信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依赖现网的MME,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可以从终端获取终端的标识信息,降低对现网的依赖,实现方式更为灵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的标识信息为未加密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从终端接收的标识信息为加密的标识信息;第四消息包括的标识信息为解密的标识信息;
方法还包括:
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向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加密的标识信息,第五消息用于获取解密的标识信息;
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接收解密的标识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移动管理实体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并向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或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管理实体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移动管理实体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创建响应,会话创建响应包括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管理实体发送切片信息,包括:
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用户上下文,用户上下文包括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
移动管理实体向域名服务器发送切片信息,并从域名服务器接收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互操作流程中,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默认的切片信息,并基于默认的切片信息,与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通信;
其中,当终端移出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服务区域,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在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终端连接的接入网设备之间转发业务数据。
如此,在互操作流程中,A-UPF能够获知默认的切片信息,如此,其可以通过默认切片与I-UPF通信,而I-UPF也通过默认切片与A-UPF通信,两者之间的隧道可以联通,降低隧道不通导致的通信失败概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
在注册流程中,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并基于会话的切片信息,与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通信。
如此,在注册流程中,A-UPF的切片信息更新为真实会话的切片信息,从而与I-UPF在注册流程中的切片信息一致。进而,在注册流程中,A-UPF与I-UPF之间可以通过真实会话切片通信,并保证两者之间的隧道能够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
在注册流程中,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删除默认的切片信息;
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删除默认的切片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会话的切片信息;并基于会话的切片信息确定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不支持会话切片业务;
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六消息,第六消息包括会话的切片息,第六消息用于获取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并从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接收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由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或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执行。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并接收来自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的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消息包括会话的切片信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于管理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当终端移出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服务区域,在终端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转发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支持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该装置为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
或,在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不支持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该装置为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接口,还用于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查询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接收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对应至少一个会话,每一会话对应一个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每一会话对应一个切片信息;
通信接口,用于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用于从至少一个会话对应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至少一个会话的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接口,用于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用于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上下文,会话上话下文包括锚点会管理网元对应的会话的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接口,用于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用于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会话的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接口,用于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用于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用户上下文,用户上下文包括会话的切片信息。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用于控制通信接口执行如下操作:
向终端发送第三消息,从终端接收终端的标识信息;向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发送第四消息,并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接收终端的签约切片信息。
其中,第三消息用于请求终端的标识信息;第四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的标识信息为未加密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从终端接收的标识信息为加密的标识信息;第四消息包括的标识信息为解密的标识信息;
处理器,还用于控制通信接口执行如下操作:
向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加密的标识信息,第五消息用于获取解密的标识信息;
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接收解密的标识信息。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管理实体,或支持移动管理实体实现其功能的装置,比如移动管理实体的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并向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或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接口,用于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用于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创建响应,会话创建响应包括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接口,用于发送切片信息,包括:
用于发送用户上下文,用户上下文包括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接口,还用于向域名服务器发送切片信息,并从域名服务器接收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支持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实现其功能的装置,比如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其中,处理器,用于控制通信接口在互操作流程中获取默认的切片信息;并控制通信接口基于默认的切片信息,与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通信;
其中,当终端移出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服务区域,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在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终端连接的接入网设备之间转发业务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接口,还用于:
在注册流程中,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并基于会话的切片信息,与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接口,还用于在注册流程中,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删除默认的切片信息;
处理器,还用于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删除默认的切片信息。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接收会话的切片信息;
处理器,用于基于会话的切片信息确定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不支持会话切片业务;
通信接口,还用于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六消息,第六消息包括会话的切片息,第六消息用于获取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从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接收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为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或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通信方法的功能。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通信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硬件结合方式方式。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通信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通信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指令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通信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代码指令以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通信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所描述方法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电路系统,电路系统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通信方法。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用于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向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
所述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用于从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
所述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所述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于管理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当终端移出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服务区域,在所述终端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转发业务数据;
所述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的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查询所述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从所述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对应至少一个会话,每一会话对应一个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每一会话对应一个切片信息;
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用于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会话对应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至少一个会话的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从所述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上下文,所述会话上话下文包括所述锚点会管理网元对应的会话的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用于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用于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用户上下文,所述用户上下文包括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系统包括任一方面的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和/或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和/或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或移动管理实体,和/或终端,和/或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流程的准备阶段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流程的执行阶段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定向流程的示意图;
图4-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片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
“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网元A向网元B发送消息,可能是网元A向网元B直接发送消息,也可能是网元A经由其他中间网元发送给网元B。
参见图1,为现有的4G到5G切换(handover,HO)流程的准备阶段。参见图2,为现有的4G到5G切换流程的执行阶段。参见图3,为现有的4G到5G的重定向流程。图1-图3的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见现有技术。
其中,I-AMF,即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initial 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initial AMF)网元,T-AMF,即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target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target AMF)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仅示出了同一个运营商服务的范围内,终端在不同区域漫游(比如终端在不同省之间漫游)场景下的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终端在不同运营商网络之间的漫游场景(例如国际漫游)下的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称为拜访地V-SMF),漫游场景的中间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网元可称为拜访地V-UPF。在非漫游场景中,中间SMF可称为(intermediateSMF,I-SMF),中间UPF可称为(intermediate UPF,I-UPF)。
目前,在4G到5G的切换流程中,可能需要重新选择I-UPF和I-SMF等中间网络设备,增大了4到5G切换流程的时延和复杂度。
同理,4G到5G的重定向流程也存在相同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互操作场景,具体应用在终端从第二网络的覆盖区域移动到第一网络的覆盖区域的场景中。第二网络比如可以但不限于是4G网络,第一网络比如可以但不限于是5G网络。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网络架构。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架构中包括现有5GS。该5GS包括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management,UDM)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鉴权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元、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function,NEF)网元以及一些未示出的网元,如网络功能存储功能(network function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接入5GS,终端通过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1接口(简称N1)与AMF网元通信,接入网设备通过N2接口(简称N2)与AMF网元通信,接入网设备通过N3接口(简称N3)与UP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1接口(简称N11)与SM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8接口(简称N8)与UDM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2接口(简称N12)与AUS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5接口(简称N15)与PC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7接口(简称N7)与PC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4接口(简称N4)与UPF网元通信,NEF网元通过N29接口(简称N29)与SMF网元通信,UPF网元通过N6接口(简称N6)接入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数据网络,可以指Internet,企业专网等提供特定业务的网络。
此外,如图5的(a)的非漫游架构所示,为了实现5GS与EPS的互通(或称互操作),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架构中还可以包括EPS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MME),其中,MME通过N26接口(简称N26)与SMF网元通信。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架构中还可能包括EPS中的其他网元,如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MTS territorial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设备、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网关用户面功能(PDN gateway user plane function,PGW-U)网元、PDN网关控制面功能(PDNgateway control plane function,PGW-C)网元、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网元、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等网元或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5GS与EPS互通架构中的某些网元可以合一部署。比如,如图5的(a)所示,为现有的5GS与EPS互通架构的示意图。其中,5GS与EPS共用UPF网元+PGW-U网元、SMF网元+PGW-C网元、PCF网元+PCRF网元、UDM网元+HSS。这里“+”表示合设,UPF为5GS中的用户面功能网元,PGW-U是与UPF对应的EPS中的网关用户面功能网元,SMF是5GS中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PGW-C是与SMF对应的EPS中的网关控制面功能网元,PCF是5GS中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CRF是与PCF对应的EPS中的策略计费规则功能网元。
此外,如图5的(a)所示,上述5GS与EPS互通架构中还可以包括EPS中的MME和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可选的,该5GS与EPS互通架构中还可以包括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网元以及一些未示出的网元,如NEF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如图5的(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E-UTRAN设备接入EPS,终端通过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设备接入5GS。E-UTRAN设备通过S1-MME接口与MME通信,E-UTRAN设备通过S1-U接口与SGW通信,MME通过S11接口与SGW通信,MME通过S6a接口与UDM网元+HSS通信,MME通过N26接口与AMF网元通信,SGW通过S5-U接口与UPF网元+PGW-U网元通信,SGW通过S5-C接口与SMF网元+PGW-C网元通信,UPF网元+PGW-U网元通过N3接口与NG-RAN设备通信,UPF网元+PGW-U网元通过N4接口与SMF网元+PGW-C网元通信,SMF网元+PGW-C网元通过N7接口与PCF网元+PCRF网元通信,UDM网元+HSS通过N10接口与SMF网元+PGW-C网元通信,UDM网元+HSS通过N8接口与AMF网元通信,PCF网元+PCRF网元通过N15接口与AMF网元通信,SMF网元+PGW-C网元通过N11接口与AM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2接口与NG-RAN设备通信,AMF网元通过N1接口与终端通信。
运营商可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切分出多个虚拟网络,即网络切片。或者说,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可构成网络切片。某一网络功能可能属于某一网络切片,也可以属于多个网络切片。网络功能对应一定的物理资源,物理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接入、连接、计算、存储资源。网络功能比如是UPF,UDM,AMF等。终端在互操作流程中,切换或重定向到5G网络后,可接入不同网络切片,从而通过相应网络切片上的PDU会话连接到核心网,进而获取服务。以图6为例,某一eMBB切片构建在NG-RAN、UDM1、AMF1、PCF1、SMF1、UPF1之上。某一uRLLC切片构建在NG-RAN、UDM2、AMF2、PCF2、SMF2、UPF2之上。
需要说明的是,图5的(a)仅是现有的一种5GS与EPS互通架构的示意图,当然,5GS与EPS的互通架构还可以是其他,比如图5中(b)所示的漫游架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4或图5中的各个网元以及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字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各个网元以及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字可能为其他,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terminal)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设备、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UE,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接入网设备指的是接入核心网的设备,例如可以是NG-RAN设备、E-UTRAN设备、基站,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接入网设备等。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设备(AMF、MME等)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设备内的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设备(AMF、MME等)可以通过图7中的通信设备来实现。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存储器4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404。
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各个组件之间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4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4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4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7中的处理器401和处理器4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上述的通信设备4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通信设备400可以是有图7中类似结构的任何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设备400的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首先,以应用于如图4或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01、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
步骤S801可以由I-AMF或T-AMF执行。其中,I-AMF是初始为终端选择的AMF。当I-AMF不能为终端提供服务时,可以重分配AMF,I-AMF可以选择一个能够为终端提供服务的T-AMF。具体的,在I-AMF支持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说明I-AMF能够为终端提供所需切片业务,步骤S801可以由I-AMF执行。或,在I-AMF不支持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说明I-AMF不能够为终端提供所需切片业务,需重分配一个能够为终端提供所需切片业务的T-AMF,步骤S801可以由T-AMF执行。或,在I-AMF不支持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由I-AMF执行步骤S801,I-AMF可以将会话的切片信息发送给T-AMF。
可选的,在I-AMF不支持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还需执行AMF重分配(Re-allocation)流程。具体的,I-AMF向NRF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查询T-AMF的标识信息;之后,I-AMF从NRF接收T-AMF的标识信息。可选的,I-AMF向T-AMF发送用户上下文。
切片信息,用于标识网络切片。示例性的,切片信息可以指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终端PDU会话的切片信息,比如可以指锚点会话管理功能(anchor SMF,A-SMF)网元为终端分配的(In-used S-NSSAI),或其他切片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A-SMF可以是图5的(a)或图5的(b)所示的SMF+PGW-C。可选的,A-SMF为终端分配用于访问数据网络(例如互联网)的IP地址。所谓锚点,就是指终端在移动的过程中,A-SMF不变化。因为A-SMF一旦变化,其为终端分配的IP地址就会失效,终端的业务就会中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锚点用户面功能(anchor UPF,A-UPF)网元可以是图5的(a)或图5的(b)所示的UPF+PGW-U。在终端移动的过程中,A-UPF不变。其可以在终端和数据网络之间转发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切片信息,可以实现为:从A-SMF接收切片信息。可选的,AMF从A-SMF接收会话上下文,会话上下文包括切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能有多条PDU会话,该多条PDU会话可能对应多个A-SMF,来自该多个A-SMF的切片信息构成终端的切片信息。
或者,获取切片信息,可以实现为:从MME接收切片信息。可选的,AMF从MME接收用户上下文,用户上下文包括切片信息。
S802、向NRF发送第一消息。
在I-AMF支持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802可以由I-AMF执行。在I-AMF不支持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802可以由T-AMF执行。
其中,第一消息包括会话的切片信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中间会话管理功能(I-SMF或V-SMF)网元的标识信息,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于管理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当终端移出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服务区域,在终端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转发业务数据。如此,通过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转发作用,能够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比如但不限于是IP地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是发现请求(Nnrf_NF_Discovery),发现请求包括切片信息。NRF收到发现请求之后,可以根据切片信息查找支持相应切片的中间网络设备,比如,I-SMF,并向AMF发送该中间网络设备的信息,从而,AMF能够获知中间网络设备的信息。比如,在无需重分配AMF的情况下,I-AMF执行步骤S801,I-AMF可以从A-SMF或MME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并向NRF发送第一消息,携带会话的切片信息,以查询支持会话切片信息的I-SMF或V-SMF的标识信息。又比如,在重分配AMF的情况下,T-AMF执行步骤S801,T-AMF可以从I-AMF或A-SMF或MME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并向NRF发送第一消息,携带会话的切片信息,以查询I-SMF或V-SMF的标识信息。
S803、接收来自NRF的中间SMF的标识信息。
在I-AMF支持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803可以由I-AMF执行。在I-AMF不支持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803可以由T-AMF执行。
可以理解,I-AMF或T-AMF向NRF请求中间SMF的标识信息之后,从NRF接收该中间SMF的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终端由第二网络的覆盖区域移动到第一网络的覆盖区域的场景中,能够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并基于会话的切片信息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查询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该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通常能够支持终端需求的网络切片服务。如此,后续,能够通过该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终端提供所需求的网络切片服务,能够降低终端业务失败的概率,提高服务质量。并且,根据会话的切片信息能够直接查询支持终端业务的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通常无需重分配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避免重分配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所需的信令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参见图9,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901、I-AMF向终端发送第三消息。
相应的,终端从I-AMF接收第三消息。
第三消息用于请求终端的标识信息。终端的标识比如但不限于是用户隐藏标识(subscription concealed identifier,SUCI)或用户永久性标识(subscriptionpermanent identifier,SUPI)。
第三消息可以是身份请求消息(Identity Request)。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I-AMF接收注册请求(Registration Request),注册请求包括终端状态(UE Status)信元,I-AMF根据该终端状态信元确定终端在执行4G到5G的移动性注册流程。于是,I-AMF向终端发送第三消息。
S902、终端向I-AMF发送终端的标识信息。
相应的,I-AMF从终端接收终端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向I-AMF发送身份响应(Identity Response),身份响应包括终端的标识信息。
S903、I-AMF向UDM发送第四消息。
其中,第四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第四消息可以是签约数据获取消息(Nudm_SDM_Get)。
S904、UDM向I-AMF发送终端的签约切片信息。
相应的,I-AMF从UDM接收终端的签约切片信息。
签约信息比如可以是subscribed S-NSSAI。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为未加密的标识信息。即在步骤S902中,终端向I-AMF发送未加密的标识信息。这种情况下,I-AMF可以直接利用未加密的终端标识信息向UDM获取签约切片信息。
或者,I-AMF从终端接收的标识信息为加密的标识信息。这种情况看下,I-AMF需向UDM交互,执行鉴权流程,在鉴权过程中,UDM向I-AMF发送解密的标识信息。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可参见图14对应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I-AMF能够从终端获取终端的标识信息,并使用该标识信息向UDM获取签约切片信息。与现有技术中,I-AMF通过从MME接收上下文获取终端的标识信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依赖现网的MME,I-AMF可以从终端获取终端的标识信息,降低对现网的依赖,实现方式更为灵活。
如下,结合图10-图14的具体应用场景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
其中,图10对应的实施例应用在终端由4G网络切换到5G网络,AMF从SMF获取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图11对应的实施例应用在终端由4G网络重定向到5G网络,AMF从SMF获取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图12对应的实施例应用在终端由4G网络切换到5G网络,AMF从MME获取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图13对应的实施例应用在终端由4G网络重定向到5G网络,AMF从MME获取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图14对应的实施例应用在终端由4G网络重定向到5G网络,AMF从UDM获取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以终端由4G网络切换到5G网络,AMF从SMF获取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为例,参见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
S1001、终端附着在4G网络,并且建立PDN连接(PDN connection)。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区别于现有技术的部分方案的文字或附图加粗示出,在此统一说明。
在PDN连接建立流程中,A-SMF为终端分配切片信息,比如S-NSSAI,并且通过PDN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终端发送该S-NSSAI。其中,在支持4G和5G互操作的系统中,为保证4G的PDN连接能够迁移到5G PDU会话,或者5G PDU会话能够迁移到4G PDN连接,通常PDN连接与PDU会话(PDU Session)具有映射关系。A-SMF为终端分配的切片信息,是4G的PDN连接映射到5G的PDU会话后,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
S1002、E-UTRAN设备向MME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ired)。
终端移动,E-UTRAN设备基于终端的测量报告等发起向5G网络的切换流程。可选的,切换请求携带目标跟踪区标识(target tracking area identity,target TAI)和target NG-RAN ID。target TAI,指的是切换至的5G TAI。target NG-RAN ID,指的是切换至的NG-RAN设备的标识。
S1003、MME向初始AMF(Initial AMF,I-AMF)发送前转重定向请求(ForwardRelocation Request)消息。AMF通过该步骤获取用户上下文。
应理解,MME根据Target TAI向(DNS,Domain in Name Server)查询目标AMF信息,假设DNS向MME返回I-AMF的地址,则MME向该I-AMF发送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该消息包括用户上下文。可选的,该用户上下文包括Target TAI,target NG-RAN ID,终端PDU会话对应的A-SMF的标识等信息。
S1004、I-AMF向A-SMF发送上下文请求。
I-AMF根据从MME获取的A-SMF的标识,比如PGW Node Name向NRF查询A-SMF的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NRF向I-AMF反馈A-SMF的IP地址。可选的,NRF还向I-AMF反馈A-SMF支持的切片信息(比如S-NSSAI)、A-SMF允许服务的TAI等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I-AMF调用A-SMF的会话上下文请求(Nsmf_PDUSession_Context Request)服务向A-SMF发送上下文请求,该上下文请求用于请求会话的切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以有一个或多个PDU会话,每一PDU会话对应一个切片信息,该一个切片信息对应的切片建立在一个A-SMF上,即每一PDU会话对应一个A-SMF。I-AMF需向终端的全部会话对应的A-SMF获取该多个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S1005、A-SMF向I-AMF反馈会话的切片信息。
A-SMF在步骤S1001的PDN连接创建过程中,为PDN连接分配相应的5G切片信息。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4G到5G的切换流程中,A-SMF向I-AMF发送会话上下文响应(Nsmf_PDUSession_Context Response)消息,该消息包括会话上下文,会话上下文包括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具体的,该会话上下文包括:终端的一个或多个PDU会话中A-SMF对应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接收到来自MME的前转重定向请求之后,I-AMF能够从A-SMF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以便于后续基于会话的切片信息查询中间SMF,使得查询得到的中间SMF通常能够支持终端所需的切片业务。
S1006、I-AMF判断是否支持终端业务。
具体的,I-AMF根据本地配置的切片信息以及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进行判断,若I-AMF不支持终端的切片,则I-AMF不支持终端业务。反之,若I-AMF支持终端的切片,则I-AMF支持终端业务。
应理解,若I-AMF不支持终端业务,则执行步骤S1007,需重定向AMF,以便重定向的AMF为终端提供服务。反之,若I-AMF支持终端业务,则该I-AMF就是T-AMF,其能够为终端服务,无需执行步骤S1007,即无需重定向AMF。
示例性的,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S-NSSAI指示终端需要eMBB类型切片,I-AMF本地配置的S-NSSAI包括eMBB类型切片,则视为I-AMF支持终端业务。
S1007、I-AMF、NSSF和NRF之间进行信令交互。
I-AMF与NSSF、NRF交互,使得I-AMF查询目标AMF(target AMF,T-AMF)的地址,如此,后续能够重定向到T-AMF,T-AMF为终端提供网络切片服务。
S1008、I-AMF向T-AMF发送会话的切片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I-AMF向T-AMF发送Namf_Communication_CreateUEContext Request消息。该消息携带用户上下文。以便于I-AMF将终端的一些信息传递给T-AMF。用户上下文包括会话的切片信息。
可选的,用户上下文包括Target TAI,Target NG-RAN ID、A-SMF的标识等信息。
S1009a、T-AMF向NRF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第一消息比如可以是网络功能发现(Nnrf_NF_Discovery)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Target TAI和会话的切片信息。可选的,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中间SMF的标识信息。
应理解,T-AMF根据从I-AMF获取的Target TAI判断是否需I-SMF(国际漫游场景是V-SMF),以便I-SMF为终端提供服务。具体的,若Target TAI属于A-SMF允许服务的TAI,则无需I-SMF。反之,需要I-SMF为终端提供服务,那么,T-AMF向NRF发送第一消息,以便从NRF获取I-SMF或V-SMF的地址。
S1009b、NRF向T-AMF发送中间SMF的标识信息。
S1010、T-AMF向I-SMF发送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 Request消息。
应理解,T-AMF从NRF获取I-SMF地址后,向I-SMF发送该消息,以便请求创建会话资源。可选的,该消息携带A-SMF的标识。
S1011、I-SMF向A-SMF发送Nsmf_PDUSession_Create消息。该消息用于请求A-SMF将该终端的PDN连接切换到5G,即将4G网络的PDN连接迁移到5G网络的PDU会话。
具体的,I-SMF基于从T-AMF接收的上述A-SMF标识,向A-SMF发送会话创建请求(Nsmf_PDUSession_Create request)消息。
S1012、N4会话修改(N4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
A-SMF通过N4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和A-UPF(可以为图5的(a)或图5的(b)所示的UPF+PGW-U)进行信令交互。如此,A-SMF能够获取A-UPF的N9接口地址信息。
S1013、A-SMF向I-SMF反馈Nsmf_PDUSession_Create Response消息。
该消息携带该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该A-SMF上建立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S1014、I-SMF基于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确定I-UPF(或V-UPF)。
I-SMF根据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和从T-AMF获取的Target TAI,选择一个I-UPF(漫游场景下是V-UPF)。
S1015、I-SMF通过N4 Session Establishment流程,请求I-UPF分配N9接口地址。
S1016、I-SMF向T-AMF返回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 Response)。
S1017、T-AMF向I-AMF回复Namf_Communication_CreateUEContext Response消息。该消息用于指示AMF重定向流程成功。
S1018、继续4G到5G的切换流程。
该流程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1的步骤9到步骤15,以及图2步骤1到步骤13。
需要说明的是,图10对应的实施例中,以重定向到T-AMF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方案。在无需重定向AMF的场景或其他场景中,上述步骤S1007、S1008等为可选步骤,可以不执行。此外,图10对应的实施例中,以中间SMF是I-SMF,中间UPF是I-UPF为例,在漫游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的中间SMF也可以是V-SMF,中间UPF也可以是V-UPF。
以终端由4G网络重定向到5G网络,AMF从SMF获取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为例,参见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
S1101、终端附着在4G网络,并建立PDN connection;
S1102、4G网络到5G网络的重定向流程。
可参考图3的步骤2到步骤14。
S1103、T-AMF向A-SMF发送上下文请求。
该上下文请求用于请求终端的会话上下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T-AMF调用A-SMF的Nsmf_PDUSession ContextReqeust服务向A-SMF发送上下文请求。
S1104、A-SMF向T-AMF发送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具体的,A-SMF向T-AMF返回终端的会话上下文。该会话上下文包含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具体的,该会话上下文包括:终端的一个或多个PDU会话中A-SMF对应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S1105、T-AMF根据Target TAI判断是否需要插入I-SMF。
判断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
S1106a、T-AMF向NRF发送第一消息。
应理解,若T-AMF判断需要插入为终端提供服务的I-SMF,则向NRF发送第一消息,携带会话的切片信息和Target TAI,以便从NRF查询符合条件的I-SMF。
S1106b、NRF向T-AMF发送I-SMF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NRF基于切片信息和Target TAI,查询能够服务相应TA且支持相应切片的I-SMF,并向T-AMF反馈该I-SMF的地址。
S1107、T-AMF向I-SMF发送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 Request消息消息。
该消息用于请求I-SMF创建会话资源;
S1108、I-SMF根据切片信息、Target TAI以及本地配置信息选择I-UPF。
其中,I-SMF选择能够服务相应TA且支持相应切片的I-UPF。
S1109、N4 Session Establishment流程。
通过该流程,I-SMF请求I-UPF分配用户面资源。
S1110、I-SMF向A-SMF发送Nsmf_PDUSession_Create request消息。
通过该消息,I-SMF通知A-SMF将终端的4G PDN connection迁移到5G PDUsession。
S1111、N4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
通过该流程,A-SMF和A-UPF进行信令交互,A-SMF可以通知A-UPF终端已经重定向到5G。
S1112、A-SMF向I-SMF回复Nsmf_PDUSession_Create Response消息。
该消息用于指示会话成功切换到5G。
S1113、I-SMF向T-AMF回复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 Response消息。
该消息用于指示会话成功切换到5G。
S1114、继续执行重定向流程。
与图3步骤18到步骤22相同,不再赘述。
4G切换或重定向到5G的过程中,终端在4G建立的PND连接能够迁移到5G的PDU会话,使得终端通过PDU会话建立与5G核心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并且,图10、图11对应的实施例中,AMF能够从A-SMF获取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进而能够选择支持PDU会话所需切片的中间网络设备,比如I-SMF、I-UPF,避免了SMF和UPF重分配,从而简化了互操作的信令流程。
以终端由4G网络切换到5G网络,AMF从MME获取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为例,参见图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
S1201、终端向MME发送PDN连接建立请求(PD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request)。
应理解,终端附着在4G网络,向发起PDN连接建立请求,终端可通过建立的PDN连接执行相应业务。
S1202、MME向A-SMF发送会话创建请求(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
该消息用于请求建立PDN Connection。
S1203、A-SMF向MME反馈会话创建响应(Create Session Response)。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SMF为终端的PDN Connection分配网络切片,并向MME反馈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该消息用于指示PDN Connection建立成功。该会话创建响应携带已分配的切片信息。
S1204、MME解析会话创建响应,得到切片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会话创建响应包括协议配置选项(protocolconfiguration options,PCO)信元,该PCO信元包含切片信息。MME解析会话创建响应中的PCO,能够获取切片信息。
可选的,MME存储该切片信息。
与现有技术中,MME不解析会话创建响应中的PCO,也就未能获取切片信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MME解析并获取终端关联的切片信息,以便根据该切片信息查询为终端提供服务的AMF,和/或向AMF发送该切片信息,降低重定向网元带来的时延,同时节约信令开销。
S1205、MME向终端发送PDN连接建立响应(PD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Response)。
该PDN连接建立响应用于指示该PDN Connection建立成功。可选的,该PDN连接建立响应携带切片信息。
S1206、E-UTRAN设备向MME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ired)。
容易理解,终端从4G网络覆盖区向5G网络覆盖区移动,终端可能处于连接态(CONNECTED)且和网络之间有业务,E-UTRAN设备基于终端的测量报告等触发终端的4G到5G的切换流程。
可选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Target TAI,即需切换到的5G TAI。
S1207、MME基于Target TAI向DNS查询AMF的IP地址。
假设DNS向MME返回的是I-AMF的IP地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DNS中可配置TAI、切片与AMF的对应关系。通过TAI和切片信息可查询相应AMF。相应的,步骤S1207还可以实现为:MME基于Target TAI和切片信息向DNS查询目标AMF的IP地址。具体的,MME向DNS发送Target TAI和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如此,DNS能够基于Target TAI和切片信息,选择能够服务相应TA且支持所需切片服务的AMF,并向MME反馈该AMF的地址。如此,能够保证被选中的AMF支持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从而降低需重定向AMF的概率,也就能够节约信令开销,降低互操作流程的时延。
S1208、MME向I-AMF发送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切片信息用于I-AMF选择中间SMF。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MME向I-AMF发送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该消息携带终端的用户上下文,用户上下文包括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S1209、I-AMF根据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以及本地配置的切片信息,判断是否支持终端业务。
(可选的)S1210a、I-AMF查询T-AMF地址。
应理解,当I-AMF不支持终端所需切片,则I-AMF、NSSF和NRF之间进行信令交互,以便于I-AMF获取T-AMF地址。
S1210b、I-AMF向T-AMF发送会话的切片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I-AMF向T-AMF发送用户上下文,用户上下文包括会话的切片信息。
S1211、T-AMF向NRF发送第一消息。
S1212、NRF向T-AMF发送I-SMF的标识信息。
步骤S1211-S1212的具体实现可参见上述步骤S1009a和S1009b。
S1213、继续4G到5G的切换流程。
可参考图10的步骤S1010-S1018。
以终端由4G网络重定向到5G网络,AMF从MME获取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为例,参见图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
S1301-S1305,可参见上述步骤S1201-S1205。
S1306、终端由4G网络重定向到5G网络。
参考图3步骤2到步骤9b。
S1307、T-AMF向MME发送Context Request消息。
该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用户上下文。
S1308、MME向T-AMF发送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MME向T-AMF回复Context Response消息,该消息携带用户上下文,用户上下文包括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S1309、T-AMF向MME回复Context ACK消息。
该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用户上下文。
S1310、T-AMF向NRF发送第一消息。
S1311、NRF向T-AMF发送I-SMF的标识信息。
S1312、继续执行重定向流程。
可参考图11步骤S1107-S1114,不再赘述。
图12、图13对应的实施例中,MME从A-SMF给终端的响应消息中获取PDU会话的切片信息,并向AMF传递该切片信息。如此,能够保证AMF使用正确的切片信息查询I-SMF,从而避免SMF重分配,类似的,能够避免诸如UPF重分配,从而简化了互操作的信令流程。
以终端由4G网络重定向到5G网络,AMF从UDM获取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为例,参见图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
S1401、终端附着在EPS,并创建PDN连接。
S1402、终端向I-AMF发送注册请求(Registration Request)。
具体的,终端发起4G网络到5G网络的重定向流程,向NG-RAN设备发送注册请求,NG-RAN设备根据所连接AMF的容量(capacity)选择一个AMF,并向该AMF发送注册请求。NG-RAN选择的AMF假设叫I-AMF。可选的,该注册请求携带终端请求的(Requested)S-NSSAI。
可选的,注册请求包括UE Status信元(information element)。I-AMF根据注册请求中的UE Status这一信元探测出终端执行的是4G到5G的移动性注册流程。具体的,UEStatus信元包括第一标识位,该第一标识位用于标识终端是否在4G网络中注册过,以及在4G网络的注册状态(注册态或者未注册态)。若终端在4G网络中注册过,且发起向5G网络的注册请求,则I-AMF确定步骤S1402是4G到5G的移动性注册流程。
S1403、I-AMF向终端发送身份请求(Identity Request)。
该身份请求用于请求终端的标识。终端的标识可以但不限于是SUCI。
S1404、终端向I-AMF反馈身份响应(Identity Response)。
该身份响应携带终端的标识。
S1405、I-AMF从UDM中获取终端的SUPI。
其中,UDM具有AUSF功能。SUPI与SUCI之间的关系,即,SUPI加密后形成SUCI。
具体的,I-AMF发起鉴权流程,I-AMF向UDM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括加密的标识信息,比如终端的SUCI,UDM将SUCI解密为SUPI,并向I-AMF反馈终端的SUPI。
S1406、I-AMF基于终端的SUPI从UDM获取终端的签约切片信息。
具体的,I-AMF向UDM发送Nudm_SDM_Get request消息,该消息携带终端的SUPI,UDM返回Nudm_SDM_Get response消息,该消息包括终端的签约切片信息。
S1407、I-AMF根据签约的切片信息和请求的切片信息,判断是否支持终端业务。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I-AMF获取请求的切片和签约的切片交集,并根据本地配置的切片,判断自身是否支持交集中的所有切片。若支持,则支持终端业务,反之,不支持终端业务。
S1408、若I-AMF不支持终端业务,则从NSSF获取T-AMF的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I-AMF向NSSF发送Nnssf_NSSelction_Request消息,该消息携带Requested S-NSSAI和Subscribed S-NSSAI,NSSF基于Requested S-NSSAI和Subscribed S-NSSAI,查询并向I-AMF反馈T-AMF信息,比如,T-AMF设备名称。
S1409、I-AMF基于T-AMF信息向NRF查询T-AMF的地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I-AMF通过Nnrf_NF_Discovery流程从NRF获取T-AMF地址。
S1410、I-AMF向T-AMF发送Namf_Communication_N1MessageNotify消息。
可选的,该消息包括Registration 1_mRequest中的部分信息,比如Requested S-NSSAI。可选的,该消息包括用户上下文。用户上下文包括安全上下文。
需要说明的是,T-AMF可以信任来自I-AMF的部分信息。比如,I-AMF已执行鉴权,所以从I-AMF获取的安全上下文通常是可以信赖的。对于其他用户上下文,比如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MM)上下文,T-AMF可以从MME获取。
S1411、继续执行重定向流程。
可参考图13的步骤S1307-S1310。与图13不同的是,I-AMF不从MME获取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
现有的4G到5G重定向流程中,I-AMF通过从MME获取用户上下文来获取用户上下文中的终端SUCI,即MME通过图3所示步骤3、4获取SUCI。图14对应的实施例,I-AMF从终端获取该终端的SUCI,也就是说,I-AMF可以不从MME获取用户上下文。如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I-AMF、T-AMF均向MME获取用户上下文,导致信令开销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以AMF是重分配的T-AMF(在无需重分配AMF的场景中,AMF还可以是I-AMF),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是I-SMF(另一些实施例中,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还可能为V-SMF)为例,参见图15,该方法包括:
S1501、T-AMF确定I-SMF不支持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切换流程的准备阶段中,T-AMF在图1所示8a步骤,从I-AMF接收终端PDU会话的切片信息(S-NSSAI)。T-AMF根据终端PDU会话的切片信息,判断I-SMF是否能为终端服务。示例性的,终端PDU会话的切片是eMBB类型切片,需要高带宽,I-SMF不支持高带宽的切片。那么,T-AMF确定I-SMF不支持终端业务,此种情况下,需重定向(或称重新选择)SMF,以便将终端重定向到能支持终端业务的SMF。
S1502、T-AMF基于终端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获取T-SMF的信息。
在需重定向SMF的情况下,T-AMF向NRF查询需重定向至的T-SMF的信息。具体的,T-AMF向NRF发送Nnrf_NF_Discovery,该消息携带Target TAI和终端PDU Session的切片信息,以便从NRF获取T-SMF的地址。
S1503、T-AMF向T-SMF发送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 Request)。
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用于请求创建会话资源。
S1504、T-SMF向A-SMF发送会话创建请求(Nsmf_PDUSession_Create request)。
该消息用于请求A-SMF将终端在4G网络建立的PDN Connection迁移到5G网络的PDU会话。
S1505、会话管理策略(SM policy)修改流程。
可选的,A-SMF与PCF进行信令交互,以便SMF更新会话管理策略,并通知PCF终端即将切换到5G网络。
S1506、N4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
在该流程中,A-SMF和锚点UPF进行信令交互,以便获取锚点UPF的N9接口地址信息。
S1507、A-SMF向T-SMF回复会话创建响应。
该会话创建响应用于指示终端的PDN Connection已被迁移到5G侧。
可选的,该会话创建响应携带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比如In-used S-NSSAI。
S1508、T-SMF向T-AMF返回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
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用于指示会话已切换到5G侧。
可选的,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携带终端PDU会话的切片信息,比如In-used S-NSSAI。
S1509、N4会话建立流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T-SMF基于步骤S1507获取的PDU会话的切片信息和Target TAI,从本地配置中选择一个中间UPF,即T-UPF(漫游场景下是V-UPF),并使用N4Session Establishment流程,获取T-UPF的N9接口地址。
之后,继续执行4G到5G的切换流程,参见图1的步骤9-15以及图2的步骤1-1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默认选择的I-SMF不支持终端PDU会话的切片,数据面不通的场景下,AMF可以重新选择SMF,以便将终端重定向到支持终端PDU会话的切片的SMF,保证互操作流程中的业务连续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参见图16的(a),该方法包括:
S16a1、在互操作流程中,A-UPF获取默认的切片信息。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见下述实施例,比如参见步骤S1604。
S16a2、A-UPF基于默认的切片信息,与I-UPF通信。
其中,当终端移出A-UPF的服务区域,I-UPF用于在A-UPF和终端连接的接入网设备之间转发业务数据。
现有技术中,A-UPF通常获知的切片信息是真实会话的切片信息,而I-UPF获知的是默认的切片信息,导致A-UPF和I-UPF通过不同切片通信,即A-UPF通过真实切片与I-UPF通信,而I-UPF在默认切片中与A-UPF通信,两者之间的隧道可能不通。本申请实施例中,A-UPF能够获知默认的切片信息,如此,其可以通过默认切片与I-UPF通信,而I-UPF也通过默认切片与A-UPF通信,两者之间的隧道可以联通,降低隧道不通导致的通信失败概率。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S16a3、在注册流程中,A-UPF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
S16a4、A-UPF基于会话的切片信息,与I-UPF通信。
在注册流程中,按照现有技术,I-UPF已获知会话的切片信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通过步骤S16a3,在注册流程中,将A-UPF的切片信息更新为会话的切片信息。如此,A-UPF和I-UPF均获知会话的切片信息,A-UPF就可以通过真实的会话切片与I-UPF通信,且两者之间的隧道能够连通。
可以理解,当A-UPF和I-UPF之间建立基于真实切片的隧道后,A-UPF可以删除默认的切片信息,以便释放相关资源。具体的,在注册流程中,A-UPF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删除默认的切片信息;A-UPF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删除默认的切片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A-UPF可以更新自身的切片信息,具体的,在互操作流程中,A-UPF的切片信息更新为默认的切片信息,以便与I-UPF在互操作流程中的切片信息一致,在注册流程中,A-UPF的切片信息更新为真实会话的切片信息,从而与I-UPF在注册流程中的切片信息一致。如此,在互操作流程中,A-UPF与I-UPF之间可以使用默认切片通信,在注册流程中,A-UPF与I-UPF之间可以通过真实会话切片通信,并保证两者之间的隧道能够连通。
如下结合图16的(b)、图17、图18对图16的(a)所示通信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具体的,该通信方法包括图16的(b)所示的切换的准备阶段、图17所示的切换的执行阶段、图18所示的注册流程,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阶段包括如图1所示的步骤1-3,如下步骤S1601-S1612,以及图1所示步骤13-15。
S1601、I–AMF向I-SMF发送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
该步骤可参见图1所示的步骤4。
可选的,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包括默认切片的信息,比如默认NSSAI(defalutNSSAI)。默认切片可以是I-AMF本地配置的用于4G-5G互操作的默认切片,该默认切片可能与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不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图16的(b)对应的实施例中,并未示出重新选择SMF(I-SMF或V-SMF)、UPF等网元的相关步骤,实际也可能包括重分配SMF和/或UPF的步骤。
S1602、I-SMF向融合SMF发送会话创建请求。
可选的,会话创建请求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信息:SUPI,数据网络名称(datanetwork name,DNN),PDU会话的标识(PDU Session ID),I-SMF的ID,PDU会话的类型(PDUSession Type),用户位置信息(User location information),EPS互通支持指示(EPSinterworking support indication)。
S1603、会话管理策略修改流程。
参见图1所示步骤5。
S1604、A-SMF向锚点UPF发送默认切片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A-SMF中配置用于4G-5G互操作的默认切片的信息。该默认切片的信息与I-AMF中配置的默认切片一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SMF向锚点UPF发起N4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可选的,在该N4会话修改流程中,A-SMF向锚点UPF发送默认切片的信息。
可选的,在N4会话修改流程中,SMF用于分配N9隧道信息,具体的,SMF根据默认切片分配N9隧道信息,并向UPF发送分配的N9隧道信息。可选的,SMF将包检测规则(packetdetection rule,PDR)下发给锚点UPF。PDR用来分类流量。
其中,N9隧道信息包括全量隧道端点标识(Full Qualified TEID,F-TEID)。F-TEID包括隧道的TEID和隧道IP。后续,I-UPF和锚点UPF之间可以通过N9隧道传输信息。
或者,可选的,在N4会话修改流程中,锚点UPF用于分配N9隧道信息,具体的,锚点UPF根据接收的默认切片的信息,分配N9隧道信息,并向A-SMF发送N9隧道信息。
S1605、A-SMF向I-SMF发送UPF的N9隧道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SMF向I-SMF发送会话创建响应,该会话创建响应携带锚点UPF侧的N9隧道信息(由锚点UPF分配或A-SMF分配)。N9隧道属于核心网隧道(CNTunnel)。
后续,I-SMF向I-UPF发送锚点UPF侧的N9隧道信息,以便I-UPF将终端的用户面数据发给锚点UPF。
可选的,会话创建响应包括终端PDU会话对应的S-NSSAI。
S1606、I-SMF向I-AMF回应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
可选的,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包括终端PDU会话对应的S-NSSAI。
S1607、I-SMF向I-UPF发送默认切片的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步骤S1601,I-SMF从I-AMF获取默认切片的信息,之后,I-SMF向I-UPF发起N4 Session Establishment流程。在该N4会话建立流程中,I-SMF向I-UPF发送默认切片的信息。
可选的,在N4会话建立流程中,I-SMF用于分配I-UPF的N9隧道信息,具体的,I-SMF根据默认切片信息分配N9隧道信息,并向I-UPF发送该基于默认切片信息的N9隧道信息。
可选的,I-SMF向I-UPF发送终端PDU Session的PDR、CN隧道信息(比如锚点UPF的N9隧道信息)、转发行为规则(forwarding action rules、FAR)。FAR用于指示信息是否转发,丢弃或者缓存。
S1608、I-AMF向T-AMF发送创建用户上下文请求。
应理解,I-AMF接收到终端PDU会话的S-NSSAI后,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支持终端的PDU session,如果不支持,执行AMF重分配,以便将终端重定向到能够为终端服务(即支持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的T-AMF。
可选的,创建用户上下文请求包括默认切片的信息。
该步骤可选。
S1609、T-AMF向NG-RAN设备发送默认切片的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T-AMF向NG-RAN设备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Request),切换请求包括默认切片的信息。
S1610、NG-RAN设备向T-AMF发送基于默认切片信息的N3隧道信息(N3 TunnelInfo)。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G-RAN设备收到默认切片的信息后,基于该默认切片的信息分配N3隧道信息,并向T-AMF反馈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 ACK),该切换请求确认包括N3隧道信息。N3隧道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信息:隧道IP、TEID。N3隧道属于核心网隧道。
后续流程中,该NG-RAN设备的N3隧道信息被发送给I-UPF,以便在终端的用户面数据达到时,I-UPF知道该用户面数据的转发路径,即发给该NG-RAN设备。
S1611、T-AMF向A-SMF发送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
该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包括NG-RAN设备的N3隧道信息(由NG-RAN设备分配)。该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用于指示更新N3 tunnel information。以便于后续打通NG-RAN设备和I-UPF之间的N3隧道。
S1612、A-SMF指示A-UPF建立基于默认切片信息的间接转发隧道。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SMF向锚点UPF发起N4会话修改流程,在该流程中,A-SMF向锚点UPF通知NG-RAN设备的N3隧道信息,并通知锚点UPF建立间接转发隧道。锚点UPF根据N3隧道信息(基于默认切片的信息),建立从I-UPF到NG-RAN设备之间的间接转发隧道。根据I-UPF的N9隧道信息(基于默认切片的信息),建立与I-UPF之间的间接转发隧道。
容易理解,在切换开始后,终端已脱离E-UTRAN设备的服务范围,此种情况下,缓存在E-UTRAN设备的数据包可通过间接转发隧道,即通过锚点UPF、I-UPF发给NG-RAN设备。
目前,在切换流程中,I-AMF根据互操作默认切片的信息选择I-SMF,并向I-SMF发送默认切片信息,在N4会话建立流程中,I-SMF向选择的I-UPF发送该默认切片信息。在PDN连接建立流程中,A-SMF为终端分配真实切片信息,即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在N4会话修改流程中,A-SMF向锚点UPF发送该真实切片信息。可见,不同网元之间的切片信息可能不一致。比如,I-UPF有默认切片信息,锚点UPF有真实切片信息,这样由于不同切片之间的隔离性,I-UPF和锚点UPF之间不能连通,导致I-UPF和锚点UPF之间通信失败。
通过图16的(b)对应的流程,端到端网元均获知了默认切片的信息。具体的,I-AMF和A-SMF中配置有默认切片的信息。I-AMF通过步骤S1601将默认切片的信息发给I-SMF,通过步骤S1608将默认切片的信息发给T-AMF,T-AMF通过步骤S1609将默认切片的信息发给NG-RAN设备。I-SMF通过步骤S1607将默认切片的信息发给I-UPF。A-SMF通过步骤S1604将默认切片的信息发给锚点UPF。如此,各网元之间可以通过默认切片通信。避免网元之间切片不一致导致的通信失败。
接下来,如图17,执行阶段包括如下步骤S1701-S1715。
S1701-S1703,可参见图2所示步骤1-3。终端通过空口与NG-RAN设备指示已切换到目标小区。
S1704、NG-RAN设备向T-AMF发送切换通知(Handover Notification)。
切换通知用于向T-AMF指示终端已切换到NG-RAN设备。切换通知携带NG-RAN的N3隧道信息,N3隧道信息基于默认切片信息生成。
S1705、T-AMF向MME发送前转重定向完成通知(Forward Relocation CompleteNotification)。
前转重定向完成通知用于指示终端已切换到5GS。
S1706、MME向T-AMF回复前转重定向完成通知确认(Forward RelocationComplete Notification ACK)。
S1707、T-AMF向I-SMF发送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
S1708、I-SMF向A-SMF发送会话更新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 Request)。
步骤S1706-S1708的具体实现可参见现有技术。
S1709、A-SMF向锚点UPF发送I-UPF的N9隧道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发起N4会话修改(N4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向锚点UPF发送I-UPF的N9隧道信息,以便打通N9隧道的下行转发路径。该N9隧道信息基于默认切片生成。
S1710、会话管理策略修改流程。
可以理解,如果是动态策略控制和计费(policy control and charging,PCC)场景,A-SMF向PCF触发会话管理策略修改流程。A-SMF向PCF通知终端的无线接入技术(radioaccess technology,RAT)type和位置(Location)的变化。
该步骤可选。
S1711、A-SMF向I-SMF反馈会话更新响应。
可选的,会话更新响应包括NG-RAN设备的N3隧道信息。
S1712、I-SMF向T-AMF回复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sponse)。
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用于指示切换完成。可选的,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包括PDU Session ID。
S1713、I-SMF向I-UPF发送NG-RAN设备的N3隧道信息和锚点UPF的N9隧道信息。
具体的,I-SMF向I-UPF发送NG-RAN设备分配的N3隧道信息,以便打通N3隧道的下行转发路径。I-SMF向I-UPF发送锚点UPF的N9隧道信息,以便打通N9隧道的上行转发路径,即打通到锚点UPF的转发路径。这里,NG-RAN设备的N3隧道信息、锚点UPF的N9隧道信息均基于默认切片信息生成。
接下来,如图18所示,切换流程之后的注册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801、AMF向I-SMF发送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
在重分配AMF场景下,AMF指的是上文提及的T-AMF,在未重分配AMF的场景下,AMF指的是上文提及的I-AMF。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MF向I-SMF发送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包括终端PDU会话的切片信息。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用于指示I-SMF更新会话。
S1802、I-SMF向A-SMF发送会话创建请求。
S1803、I-SMF向I-UPF发送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I-SMF向I-UPF发起N4会话建立流程。该N4会话建立流程中,I-SMF向I-UPF发送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
可选的,I-SMF根据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生成I-UPF的N9隧道信息,并向I-UPF发送该N9隧道信息。
或者,可选的,I-UPF根据接收的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生成N9隧道信息。
需要注意,虽然I-UPF已生成基于会话真实切片的N9隧道信息,但由于基于真实切片的隧道暂未打通,I-UPF继续使用基于默认切片信息建立的隧道收发数据。
S1804、A-SMF向锚点UPF发送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SMF向锚点UPF发起N4会话修改流程,在该流程中,A-SMF向锚点UPF发送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
可选的,A-SMF根据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生成锚点UPF的N9隧道信息,并向锚点UPF发送该N9隧道信息。
或者,可选的,锚点UPF根据接收的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生成N9隧道信息。
锚点UPF基于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建立核心网隧道,比如创建与I-UPF之间的N9隧道。即锚点UPF存在两种隧道,一种是基于默认切片信息的隧道,一种是基于真实会话切片信息的隧道,锚点UPF先用基于默认切片信息的隧道通信。
S1805、A-SMF向I-SMF发送锚点UPF的N9隧道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SMF向I-SMF发送会话创建响应,会话创建响应包括锚点UPF的N9隧道信息。该N9隧道信息基于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生成。
S1806、I-SMF向AMF发送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
S1807、会话管理策略修改。
该步骤可选。
S1808、I-SMF向I-UPF发送锚点UPF的N9隧道信息。
如此,能够打通N9隧道的上行转发路径。
S1809、AMF向NG-RAN设备发送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MF向NG-RAN设备发送N2 SM消息,N2 SM消息包括PDU会话的切片信息。可选的,N2 SM消息还包括I-UPF的N3隧道信息。
S1810、NG-RAN设备向AMF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已切换N3隧道。
应理解,NG-RAN设备根据接收的终端PDU会话的切片信息创建新的N3隧道。如此,NG-RAN设备将终端的上行数据从基于默认切片信息的旧的N3隧道切换到基于真实切片信息的新的N3隧道,并向AMF反馈第三指示信息,以告知AMF已将终端的上行数据切换至新的N3隧道。
S1811、AMF向I-SMF发送会话创建修改请求(session create modificationrequest)。
会话创建修改请求用于请求更新会话,和/或,用于指示NG-RAN设备已切换N3隧道,和/或指示更新隧道信息。
S1812、I-SMF向A-SMF发送会话创建修改请求。
会话创建修改请求用于请求更新会话,和/或,用于指示NG-RAN设备已切换N3隧道。
S1813、I-SMF向I-UPF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I-UPF删除默认切片信息,和/或,指示I-UPF切换N3、N9隧道。具体的,I-UPF将终端下行数据由基于默认切片信息创建的N3隧道切换至基于真实切片信息创建的N3隧道,并发给NG-RAN设备,将终端上行数据由基于默认切片信息创建的N9隧道切换至基于真实切片信息创建的N9隧道,并发给锚点UPF。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I-SMF收到会话创建修改请求后,获知NG-RAN设备已切换N3隧道,如此,I-SMF向I-UPF发起N4会话修改流程,在该流程中,I-SMF向I-UPF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便指示I-UPF切换N3、N9隧道。
S1814、A-SMF向锚点UPF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锚点UPF删除默认切片信息。和/或,指示锚点UPF切换N9隧道。具体的,锚点UPF将终端下行数据由基于默认切片信息创建的N9隧道切换至基于真实切片信息创建的N9隧道,并发给I-UPF。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SMF向锚点UPF发起N4会话修改流程,在该流程中,A-SMF向锚点UPF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应理解,锚点UPF使用基于真实切片信息的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S1815、A-SMF向I-SMF发送第四指示信息。
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I-SMF删除默认切片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SMF向I-SMF发送会话创建修改响应,会话创建修改响应携带第四指示信息。
S1816、I-SMF向AMF发送会话创建修改响应。
S1817、AMF向NG-RAN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
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G-RAN设备删除默认切片信息。
图18对应的实施例中,在注册流程中,端到端网元均能够将切片信息更新为真实切片信息,即终端PDU会话对应的切片信息。如此,在后续通信流程中,网元之间可通过真实切片通信。由于各网元基于相同切片通信,可保证隧道是连通的。比如,I-UPF和锚点UPF的切片相同(比如均为eMBB类型),则两者之间能够连通。且,作为一种设计方式,在打通真实切片对应的隧道后,除了预配置有默认切片信息的AMF和A-SMF,其他网元(NG-RAN设备、I-SMF、I-UPF、锚点UPF)均删除默认切片信息,如此,能够释放默认切片对应的隧道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AMF默认选择的I-SMF不支持终端PDU会话的切片,数据面不通的场景下,可以不重新选择中间SMF,A-SMF同时支持默认切片的隧道和真实切片的隧道,互操作中先端到端采用默认切片的隧道通信,在互操作完成后的注册流程中再更新成真实切片,并采用真实切片的隧道通信。如此,在切换流程和注册流程中,数据面均能连通,降低数据面不通,导致通信失败的概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案可以进行合理的组合使用,并且实施例中出现的各个术语的解释或说明可以在各个实施例中互相参考或解释,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I-AMF或T-AMF或MME或A-UPF或其他网络设备(如PCF网元)为了实现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I-AMF或T-AMF或MME或A-UPF或其他网络设备(如PCF网元)等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I-AMF或者支持I-AMF功能的装置(比如但不限于芯片系统),或者为T-AMF或者支持T-AMF功能的装置,或为MME或者支持MME功能的装置,或为A-UPF或者支持A-UPF功能的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610和处理单元1620。
其中,当通信装置为I-AMF或者支持I-AMF功能的装置时,收发单元1610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步骤S801、S802、S803、S901、S1003,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处理单元1620用于辅助通信装置执行判断自身是否支持终端所需切片业务,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当通信装置为T-AMF或者支持T-AMF功能的装置时,收发单元1610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步骤S801、S802、S803、S1008、S1104,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处理单元1620用于辅助通信装置执行步骤S1105,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当通信装置为MME或者支持MME功能的装置时,收发单元1610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步骤S1208、S1308,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处理单元1620用于辅助通信装置执行步骤S1204,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当通信装置为A-UPF或者支持A-UPF功能的装置时,收发单元1610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步骤S16a1、S16a3、S1604,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处理单元1620用于控制收发单元1610实现收发功能,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并未在图19中示出)。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通信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数据可以包括不限于原始数据或者中间数据等。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处理单元1620可以是控制器或图7所示的处理器401或处理器408,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收发单元1610可以是图7所示的通信接口404、还可以是收发电路等。存储单元可以是图7所示的存储器40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功能单元独立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
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所述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于管理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当终端移出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服务区域,在所述终端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转发业务数据;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的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支持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由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执行;
或,在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不支持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由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执行。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消息,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的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查询所述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对应至少一个会话,每一会话对应一个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每一会话对应一个切片信息;
所述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会话对应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至少一个会话的切片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从所述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上下文,所述会话上话下文包括所述锚点会管理网元对应的会话的切片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用户上下文,所述用户上下文包括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向终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向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终端的签约切片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为未加密的标识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终端接收的标识信息为加密的标识信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的标识信息为解密的标识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向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加密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获取所述解密的标识信息;
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接收所述解密的标识信息。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管理实体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向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或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切片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创建响应,所述会话创建响应包括所述切片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所述切片信息,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用户上下文,所述用户上下文包括所述切片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所述切片信息;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从所述域名服务器接收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1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互操作流程中,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默认的切片信息;
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基于所述默认的切片信息,与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通信;
其中,当终端移出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服务区域,所述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在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终端连接的接入网设备之间转发业务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注册流程中,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
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基于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与所述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通信。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注册流程中,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删除所述默认的切片信息;
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删除所述默认的切片信息。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通信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通信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通信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通信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用于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向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
所述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用于从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
所述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所述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于管理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当终端移出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服务区域,在所述终端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转发业务数据;
所述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的中间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查询所述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从所述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目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对应至少一个会话,每一会话对应一个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每一会话对应一个切片信息;
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用于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会话对应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至少一个会话的切片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从所述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会话上下文,所述会话上话下文包括所述锚点会管理网元对应的会话的切片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3-2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用于获取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用于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包括:
从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用户上下文,所述用户上下文包括所述会话的切片信息。
2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如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010988713.9A 2020-09-18 2020-09-18 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205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8713.9A CN114205878B (zh) 2020-09-18 2020-09-18 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1868498.3A EP4192106A4 (en) 2020-09-18 2021-09-06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21/116798 WO2022057673A1 (zh) 2020-09-18 2021-09-06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8/185,764 US20230224770A1 (en) 2020-09-18 2023-03-17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8713.9A CN114205878B (zh) 2020-09-18 2020-09-18 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5878A true CN114205878A (zh) 2022-03-18
CN114205878B CN114205878B (zh) 2023-06-27

Family

ID=80645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8713.9A Active CN114205878B (zh) 2020-09-18 2020-09-18 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24770A1 (zh)
EP (1) EP4192106A4 (zh)
CN (1) CN114205878B (zh)
WO (1) WO202205767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6042A (zh) * 2022-06-13 2022-08-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80064A (zh) * 2022-05-16 2022-08-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关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50900A (zh) * 2022-09-28 2022-12-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的实现方法、系统、amf网元及nrf网元
CN116056171A (zh) * 2023-03-29 2023-05-02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07855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1136A (zh) * 2017-06-12 2018-12-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插入smf的方法及amf实体
US10728817B1 (en) * 2019-02-22 2020-07-28 Cisco Technology, Inc. User plane node selection optimization for handovers between 5G and 4G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1136A (zh) * 2017-06-12 2018-12-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插入smf的方法及amf实体
US10728817B1 (en) * 2019-02-22 2020-07-28 Cisco Technology, Inc. User plane node selection optimization for handovers between 5G and 4G communication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ISCO SYSTEMS, SOFTBANK: ""S2-185454-Chained UPF-SA127Bis v2"", 《3GPP TSG_SA\WG2_ARCH》 *
HUAWEI, HISILICON,: ""S2-1810491 eNS evaluation to the solutions of KI#2_v1.0"", 《3GPP TSG_SA\WG2_ARCH》 *
QUALCOMM INCORPORATED等: "C4-204284 "DAPS Handover information"", 《3GPP TSG_CT\WG4_PROTOCOLLARS_EX-CN4》 *
SAMSUNG: "S2-1911393 "Solution for KI#2 max number of PDU sessions per slice."", 《3GPP TSG_SA\WG2_ARCH》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7855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980064A (zh) * 2022-05-16 2022-08-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关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80064B (zh) * 2022-05-16 2023-10-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关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16042A (zh) * 2022-06-13 2022-08-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16042B (zh) * 2022-06-13 2023-11-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550900A (zh) * 2022-09-28 2022-12-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的实现方法、系统、amf网元及nrf网元
CN115550900B (zh) * 2022-09-28 2024-05-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的实现方法、系统、amf网元及nrf网元
CN116056171A (zh) * 2023-03-29 2023-05-02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57673A1 (zh) 2022-03-24
EP4192106A1 (en) 2023-06-07
EP4192106A4 (en) 2024-05-29
CN114205878B (zh) 2023-06-27
US20230224770A1 (en) 2023-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05878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93362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804671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8738086B (zh) 一种用户面重选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11016B (zh) 一种支持切换的方法
CN110167082B (zh) 网络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切换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210204194A1 (en) Network element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075659B1 (ko) 이종 무선 접속망에서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전환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
CN109156040B (zh) 一种通信控制的方法及相关网元
CN109151929B (zh) 网络系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09819486B (zh) 承载标识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3453247B (zh) 用于上报业务体验指标的方法和系统
US2020038982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a handover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CN112929868A (zh) 跨区漫游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600508A (zh) Iab节点双连接建立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390618A (zh) 一种支持切换的方法
CN113301446A (zh) 传输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24617A1 (zh) 一种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473172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510977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装置
EP3264858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9741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interworking
EP4187947A1 (en) Application mig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973076B (zh) 一种多播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5190433A (zh) 一种多播业务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