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6171A - 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6171A
CN116056171A CN202310316279.3A CN202310316279A CN116056171A CN 116056171 A CN116056171 A CN 116056171A CN 202310316279 A CN202310316279 A CN 202310316279A CN 116056171 A CN116056171 A CN 116056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scp
management function
amf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162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6171B (zh
Inventor
俞一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ling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ling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ling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ling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162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6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6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6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04W36/0038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of security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04W12/086Access security using security domai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终端切换系统中,第一作业域系统与第二作业域系统为终端可切换接入的作业域系统;控制域系统中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与SMF通信连接,SMF与UPF通信连接;第一作业域系统中F‑SCP与第一F‑AMF通信连接、F‑AMF与F‑RAN通信连接;第二作业域系统中S‑SCP与第二接入与S‑AMF通信连接、S‑AMF与S‑RAN通信连接;SCP与F‑SCP、S‑SCP分别进行通信,其中,通过控制域系统的引入,以及F‑SCP、S‑SCP的协同交互,可以在第一作业域和第二作业域的网络中实现终端的切换。

Description

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而基于5G技术发展的5G本地网络也称为私有5G网络,它使用5G技术在本地用户现场创建一个专用网络,该网络具有统一的连接性,优化的服务以及在特定区域内的安全通信方式,并提供5G技术支持的高传输速度,低延迟及海量连接等特性。
现有的,在工业网络中基于5G技术实现终端的切换时,UE向源小区报告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和信号强度的测量报告,源小区决定启动向最佳目标小区的切换过程,最后由目标小区完成切换过程。
但现有工业网络按照不同的作业域进行了网络安全隔离,因此,由于网络防火墙的阻隔,现有的技术方案无法在多个相互隔离的作业域中实现终端的切换。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在多个相互隔离的作业域中实现终端的切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系统,包括:控制域系统、第一作业域系统以及第二作业域系统,所述第一作业域系统与所述第二作业域系统为终端可切换接入的作业域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域系统包括: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和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通信连接,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与所述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作业域系统包括: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以及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与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作业域系统包括: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以及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与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通信连接;
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SCP与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分别进行通信。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切换方法,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域系统中的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的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并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切换方法,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作业域系统中的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所述方法包括:
向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其中,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切换方法,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作业域系统中的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并通过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向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
向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切换装置,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域系统中的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所述终端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的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并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切换装置,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作业域系统中的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所述终端切换装置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向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其中,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切换装置,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作业域系统中的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所述终端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转发模块,用于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并通过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第二转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
第三转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所述终端切换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所述终端切换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中,终端切换系统,包括:控制域系统、第一作业域系统以及第二作业域系统,第一作业域系统与第二作业域系统为终端可切换接入的作业域系统;其中,控制域系统包括: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和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通信连接,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与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通信连接;第一作业域系统包括: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以及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与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通信连接、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信连接;第二作业域系统包括: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以及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与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通信连接、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通信连接;目标服务通信代理SCP与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分别进行通信,其中,通过控制域系统的引入,以及第一作业域中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第二作业域中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的协同交互,可以在包含多个相互隔离的作业域的网络中实现终端的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本地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或未来的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等。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例如可以是非漫游(non-roaming)架构。该网络架构具体可以包括下列网元:
1、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称用户设备、终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UE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还可以是端设备,逻辑实体,智能设备,如手机,智能终端等终端设备,或者服务器,网关,基站,控制器等通信设备,或者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电表,水表等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2、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为特定区域的授权用户提供入网功能,并能够根据用户的级别,业务的需求等使用不同质量的传输隧道。接入网络可以为采用不同接入技术的接入网络。目前的无线接入技术有两种类型: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接入技术(例如3G、4G或5G系统中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和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non-3GPP)接入技术。3GPP接入技术是指符合3GPP标准规范的接入技术,采用3GPP接入技术的接入网络称为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其中,5G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称为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gNB)。非3GPP接入技术是指不符合3GPP标准规范的接入技术,例如,以WIFI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为代表的空口技术。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接入网络功能的接入网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无线接入网能够管理无线资源,为终端提供接入服务,进而完成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在终端和核心网之间的转发。
其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接入网系统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无线接入网系统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应理解,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C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接入网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network,CN)中的接入网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3、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主要用于移动性管理和接入管理等,可以用于实现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功能中除会话管理之外的其它功能,例如,合法监听、或接入授权(或鉴权)等功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用于实现接入和移动管理网元的功能。
4、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实体:主要用于会话管理、UE的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和管理、选择可管理用户平面功能、策略控制、或收费功能接口的终结点以及下行数据通知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用于实现会话管理网元的功能。
5、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实体:即,数据面网关。可用于分组路由和转发、或用户面数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处理等。用户数据可通过该网元接入到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用于实现用户面网关的功能。
6、N3IWF(Non-3GPP Inter Working Function,非3GPP互通功能):负责将不可信的非3GPP接入网(如Wi-Fi)接入到5G核心网。UE与N3IWF建立一个IPsec隧道,N3IWF分别通过N2接口和N3接口接入5G核心网的控制面和用户面。
7、服务通信代理(Service CommunicationProxy,SCP):3GPP的R16(Release 16)中引入了SCP,SCP可以用于实现NF之间的通信转发,还可以用于实现负载均衡和NF选择,还可以具有NF注册、发现和服务授权等功能。
在该网络架构中,N1接口为终端与AMF实体之间的参考点;N2接口为AN和AMF实体的参考点,用于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消息的发送等;N3接口为(R)AN和UPF实体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传输用户面的数据等;N4接口为SMF实体和UPF实体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传输例如N3连接的隧道标识信息,数据缓存指示信息,以及下行数据通知消息等信息;N6接口为UPF实体和DN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传输用户面的数据等。
应理解,上述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仅是举例说明的从传统点到点的架构和服务化架构的角度描述的网络架构,适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并不局限于此,任何能够实现上述各个网元的功能的网络架构都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
还应理解,图1中所示的AMF实体、SMF实体以及UPF实体可以理解为核心网中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网元,例如可以按需组合成网络切片。这些核心网网元可以各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集成于同一设备中实现不同的功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下文中,为便于说明,将用于实现AMF的实体记作AMF,将用于实现PCF的实体记作PCF。应理解,上述命名仅为用于区分不同的功能,并不代表这些网元分别为独立的物理设备,本申请对于上述网元的具体形态不作限定,例如,可以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中,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物理设备。此外,上述命名仅为便于区分不同的功能,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5G网络以及未来其它的网络中采用其他命名的可能。例如,在6G网络中,上述各个网元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沿用5G中的术语,也可能采用其他名称等。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图1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称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接口的名称可能为其他的名称,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外,上述各个网元之间的所传输的消息(或信令)的名称也仅仅是一个示例,对消息本身的功能不构成任何限定。
5G本地网络也称为私有5G网络,它使用5G技术在本地用户现场创建一个专用网络,该网络具有统一的连接性,优化的服务以及在特定区域内的安全通信方式,并提供5G技术支持的高传输速度,低延迟及海量连接等特性。5G本地网络可在本地完成配置,并由网络所有者完全控制网络,例如安全性,网络资源使用等,网络所有者可以为关键设备分配更高的优先级来使用网络资源。在工业物联网(IIoT)场景中,传感器将安装在工厂中,以监视环境状况,支持质量控制和定制制造。通过5G本地网络,可以收集分析传感器数据,对工厂运营各方面信息进行精细化掌控。它可将分析结果通过5G本地网络传输至智能机器人,支持产品制造或厂区物品运输。借助5G本地网络,工人可佩戴轻量化增强现实设备,通过虚拟环境完成设备操作。几乎任何园区,企业建筑物或公共场所都可部署5G本地网络,尤其是在公共5G网络部署缓慢的特定区域中,5G本地网络可实现快速部署。
切换是工业5G本地网络中的关键功能,但由于现有工业网络按照不同的作业域进行了网络安全隔离。当F-AMF及F-UPF同S-AMF及S-UPF处在不同的作业域时,由于网络防火墙的阻隔,双方无法进行数据交互,这导致基于N2接口的切换准备过程及切换执行过程无法正常完成,也即无法在多个相互隔离的作业域中实现终端的切换。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系统,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多个相互隔离的作业域中实现终端的切换。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终端切换系统包括:控制域系统、第一作业域系统以及第二作业域系统,第一作业域系统与第二作业域系统为终端可切换接入的作业域系统。可选地,该第一作业域系统与该第二作业域系统可以通过防火墙进行隔离,当然,本申请在此并不限定具体的隔离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作业域可以理解为目标终端当前接入的作业域,第二作业域可以理解目标终端当前可切换的作业域。
控制域系统包括: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和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PSA),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通信连接,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与用户平面功能网元SMF通信连接。
第一作业域系统包括: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First-AMF)、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First-RAN)以及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First-SCP),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与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通信连接、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信连接。
第二作业域系统包括: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Second-AMF)、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Second-RAN)以及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Second-SCP),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与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通信连接、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通信连接。
目标服务通信代理SCP与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分别进行通信。再者,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及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通过防火墙同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PSA)相连,实现5G用户面数据转发;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及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通过防火墙同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相连,实现5G控制面信令转发。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在此并不限定第二作业域系统的数量,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其可以包括多个,那么此时,目标终端可以从第一作业域向任一第二作业域进行切换。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控制域系统中的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接收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的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并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Namf_Communication_CreateUEContextRequest_1)由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Handover Required)时生成,切换要求消息由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可选地,目标终端在接入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的情况下,可以向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报告可接入的其他无线接入网网元的标识和信号强度,由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是否需要进行切换操作,若确定目标终端需要进行切换操作,可以发送切换要求消息(Handover Required)给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切换要求消息(Handover Required)中可以包括:切换类型(HandoverType)、目标无线接入网网元标识(Target ID)、源至目标地址的透明容器(Source ToTarget Transparent Container)信息,也即,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之间的相关信息。
进一步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根据切换要求消息(HandoverRequired)则可以生成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Namf_Communication_CreateUEContext Request_1),并将其发送给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由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进一步转发给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
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接收到该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Namf_Communication_CreateUEContext Request_1),可以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该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S-AMF的确定可以由F-AMF根据切换要求消息(HandoverRequired)确定,可选地,S-AMF接收到切换要求消息(Handover Required)后若检测到S-RAN不归属自身管理,则调用AMF选择功能,选择管理S-RAN的S-AMF。
S102、接收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
其中,S-AMF接收到该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Namf_Communication_CreateUEContext Request_1)后可以向S-SCP发送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_1),由S-SCP转发给SCP;进一步地,SCP可以基于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_1)获取第一PDU会话修改响应(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sponse_1)、第二PDU会话修改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_2)、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sponse_2),并通过S-SCP向S-AMF转发该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sponse_2)。
S103、接收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
基于上述说明,S-AMF获取到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sponse_2)之后,可以生成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Namf_Communication_CreateUEContext Response)并发送给S-SCP,由S-SCP转发给SCP;进一步,SCP将该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Namf_Communication_CreateUEContext Response)发送给F-SCP,由F-SCP转发给F-AMF。
可选地,该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Namf_Communication_CreateUEContextResponse)可以包括Target To Source Transparent Container。
其中,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Handover Command)后转发给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切换指令(Handover Command),以使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可选地,该切换指令(Handover Command)中可以包括:Target To SourceTransparent Container;F-RAN获取到该切换指令(Handover Command)可以通过空口接口通知目标终端向S-RAN进行切换。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系统,包括:控制域系统、第一作业域系统以及第二作业域系统,第一作业域系统与第二作业域系统为终端可切换接入的作业域系统;其中,控制域系统包括: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和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通信连接,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与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通信连接;第一作业域系统包括: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以及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与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通信连接、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信连接;第二作业域系统包括: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以及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与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通信连接、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通信连接;目标服务通信代理SCP与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分别进行通信,其中,通过控制域系统的引入,以及第一作业域中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第二作业域中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的协同交互,可以在包含多个相互隔离的作业域的网络中实现终端的切换。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如图3所示,上述接收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包括:
S201、接收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转发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以使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生成第一PDU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并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给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
其中,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生成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后发送给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在接收到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时生成切换应答确认消息(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并转发给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
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在接收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可以生成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_1)并发送给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由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给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进一步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可以将该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_1)转发给SMF,SMF则向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返回第一PDU会话修改响应(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sponse_1)。
进一步地,SCP将第一PDU会话修改响应(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sponse_1)转发给S-SCP;S-SCP进一步将其转发给S-AMF;S-AMF据此生成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并发送给S-RAN。
其中,该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_1)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目标终端当前所接入的无线接入网网元标识、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标识、切换准备状态(是否可以执行切换操作);上述第一PDU会话修改响应(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sponse_1)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PDU会话ID、SMN2 Information。
可选地,该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种信息:切换类型(Handover Type)、N2消息列表(SM N2 Information List)、UE的所用Non-GBR承载所能使用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 AMBR)、安全上下文(Security Context)、UE安全能力(UESecurity Capabilities)。
可选地,该切换应答确认消息(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种信息:PDU会话允许列表(PDU Session Admitted List)、源至目标地址的透明容器(Source To Target Transparent Container),其中,PDU Session Admmitted List包括下述至少一种信息:PDU会话ID、N2消息(SM N2 Information)。
值得说明的是,在此过程中,对于SMF来说,SMF检测到目标终端所接入的接入网网元将要发生变化时,调用UPF选择功能重新选择UPF,而由于控制域中只有一个UPF,因此,新的UPF仍旧为UPF(PSA),也即切换之前的UPF。
S202、接收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切换应答确认消息发送的第二PDU会话修改请求,并转发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以使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网元生成第一PDU会话修改响应并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给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
S-AMF接收到切换应答确认消息(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后可以向S-SCP发送第二PDU会话修改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_2),由S-SCP转发给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
SCP进一步地将该第二PDU会话修改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_2)转发给SMF,SMF则会回复成第一PDU会话修改响应给SCP,SCP将该第一PDU会话修改响应进一步发送给S-SCP,并由S-SCP进一步将其转发给S-SCP。
可选地,上述第二PDU会话修改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_2)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信息:PDU会话ID、SM N2 Information。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如图4所示,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之后,上述还包括:
S301、接收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切换通知生成的N2通知消息。
其中,切换通知(Handover Notify)由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确认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后生成并转发给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以通知S-AMF已切换成功。
进一步地,S-AMF收到切换通知(Handover Notify)后,可以发送N2通知消息(Namf_Communication_N2InfoNotify)至S-SCP,由S-SCP将其转发给SCP。
S302、向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N2通知消息,以使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向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转发N2通知消息。
进一步地,SCP可以将上述获取的N2通知消息(Namf_Communication_N2InfoNotify)转发给F-SCP,由F-SCP进一步将其转发给F-AMF。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目标终端切换成功的情况下及时通知第一作业域中的各网元,可以提高本申请方法的灵活性。
其中,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N2通知消息之后向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资源释放指令,并向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返回N2应答消息,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在接收到资源释放指令之后释放目标终端对应的空口资源。
对于F-AMF,其在接收到N2通知消息(Namf_Communication_N2InfoNotify)后可以向F-RAN发送资源释放指令,并向F-SCP返回N2应答消息(Namf_Communication_N2InfoNotify Ack)。
可以理解的是,F-RAN在接收到资源释放指令之后可以释放目标终端对应的空口资源,以便其他终端接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本申请方法的适用性。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为了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与现有的网络协议相兼容,如图5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S401、接收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的N2应答消息,并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N2应答消息,以使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生成第三PDU会话修改请求。
基于上述内容进一步说明,F-SCP在获取到N2应答消息之后可以转发给SCP,SCP进一步将其转发给S-SCP,由S-SCP转发给S-AMF,其中,S-AMF获取到N2应答消息后可以生成第三PDU会话修改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_3)并发送给S-SCP。
可选地,该第三PDU会话修改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_3)可以包括:PDU会话ID、切换完成指示消息等,在此不作限定。
S402、接收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发送的第三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以使通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生成N4会话修改请求并发送给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
S-SCP在获取到第三PDU会话修改请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_3)后,可以将其转发给SCP,由SCP进一步转发给SMF,SMF据此生成N4会话修改请求(N4 Session Modification Request)并发送给UPF。
可选地,该N4会话修改请求(N4 Session Modification Request)可以携带有S-RAN的N3隧道信息。
S403、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发送的第三PDU会话修改响应,并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三PDU会话修改响应。
其中,第三PDU会话修改响应由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根据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发送的N4会话修改响应生成。
UPF在接收到该N4会话修改请求(N4 Session Modification Request)后可以向SMF回复N4会话修改响应(N4 Session Modification Response),SMF据此则可以生成第三PDU会话修改响应(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sponse_3)并发送给SCP,由SCP通过S-SCP进一步转发给S-AMF,至此完成终端的切换流程。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兼容现有的3GPP协议,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
可选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Namf_Communication_CreateUEContextRequest_1)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目标终端标识、切换类型(Handover Type)、目标无线接入网网元标识(Target ID)以及当前PDU会话列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终端标识可以是目标终端的用户永久标识符(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对于切换类型来说,由于本申请中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因此,切换类型可以指示为基站间切换;目标无线接入网网元标识,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实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的过程,因此,该目标无线接入网网元标识,也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的标识。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该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源至目标地址的透明容器(Source To Target Transparent Container)信息,也即,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与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之间的相关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切换方法侧重的是各网元之间的交互过程,而交互过程中各消息的定义具体可参见3GPP协议中的有关规定部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切换方法可以支持在包含多个相互隔离的作业域的网络中实现终端的切换;其次,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工业领域时,还可以支持本地网络(比如,5G本地网络)在工业网络中的灵活部署。具体来说,工业用户在网络建设初期,可直接在单个作业域中部署整套5G本地网络(包括SMF,AMF及UPF)。在网络规模扩大后,工业用户可额外部署上述控制域系统,并为需要进行跨作业域切换的目标UE分配独立的网络切片,从而保证目标UE可以通过控制域系统中的SMF及UPF(PSA)建立网络连接,实现了无需对建设初期已经部署的本地网络进行额外改动,避免了由于已部署网元迁移导致的网络中断及繁琐操作,具有部署简单、部署效率高的特点。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切换方法,其应用于上述第一作业域系统中的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该方法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与前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中未提及部分,可参考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其中,该方法方法包括:
向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以使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接收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接收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
其中,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切换指令,以使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切换要求消息由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二作业域系统中的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该方法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与前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中未提及部分,可参考上述相关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并通过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切换请求消息由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S502、向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
S503、向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
其中,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切换指令,以使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切换方法通过控制域系统的引入,以及第一作业域中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第二作业域中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的协同交互,可以在包含多个相互隔离的作业域的网络中实现终端的切换。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可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切换装置,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域系统中的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所述终端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的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并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可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切换装置,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作业域系统中的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所述终端切换装置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向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其中,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可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切换装置,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作业域系统中的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所述终端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转发模块,用于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并通过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第二转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
第三转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集成于上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又或者,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存储介质220和总线230,存储介质220存储有处理器2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210与存储介质220之间通过总线230通信,处理器210执行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域系统、第一作业域系统以及第二作业域系统,所述第一作业域系统与所述第二作业域系统为终端可切换接入的作业域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域系统包括: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和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通信连接,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与所述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作业域系统包括: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以及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与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作业域系统包括: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以及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与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通信连接;
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SCP与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分别进行通信。
2.一种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中所述控制域系统中的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的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并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转发给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以使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生成第一PDU会话修改响应并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给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以使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生成切换请求后发送给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在接收到所述切换请求时生成切换应答确认消息并转发给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切换应答确认消息发送的第二PDU会话修改请求,并转发给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以使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生成第一PDU会话修改响应并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给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切换通知生成的N2通知消息,其中,所述切换通知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确认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后生成并转发给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
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N2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向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转发所述N2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N2通知消息之后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资源释放指令,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返回N2应答消息,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在接收到所述资源释放指令之后释放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空口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的N2应答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所述N2应答消息,以使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生成第三PDU会话修改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发送的第三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以使通过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生成N4会话修改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
接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发送的第三PDU会话修改响应,并通过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所述第三PDU会话修改响应;其中,所述第三PDU会话修改响应由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根据用户平面功能网元UPF发送的N4会话修改响应生成。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目标终端标识、切换类型、目标无线接入网网元标识以及当前PDU会话列表。
7.一种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中所述第一作业域系统中的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所述方法包括:
向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通过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接收所述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转发的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其中,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8.一种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中所述第二作业域系统中的第二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SCP,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发送的切换要求消息时生成并通过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检测确定目标终端需要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生成;
向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PDU会话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转发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
向所述目标服务通信代理网元SCP转发第二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S-AMF根据第二PDU会话修改响应发送的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并向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通信代理网元F-SCP转发给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其中,所述第一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网元F-A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创建UE上下文响应消息时生成切换指令后转发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通过空口接口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终端从第一无线接入网网元F-RAN切换至第二无线接入网网元S-RAN。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终端切换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终端切换方法的步骤。
CN202310316279.3A 2023-03-29 2023-03-29 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056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6279.3A CN116056171B (zh) 2023-03-29 2023-03-29 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6279.3A CN116056171B (zh) 2023-03-29 2023-03-29 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171A true CN116056171A (zh) 2023-05-02
CN116056171B CN116056171B (zh) 2023-06-09

Family

ID=86127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6279.3A Active CN116056171B (zh) 2023-03-29 2023-03-29 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617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43712A1 (en) * 2003-01-30 2004-08-04 TeliaSonera Finland Oyj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handoff of a terminal
CN103679063A (zh) * 2012-09-10 2014-03-26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虚拟化桌面的多域切换系统及其多域切换方法
WO2020220319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Zte Corpor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selection
CN114205878A (zh) * 2020-09-18 2022-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70773A1 (zh) * 2021-02-10 2022-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广播业务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3040781A1 (zh) * 2021-09-15 2023-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43712A1 (en) * 2003-01-30 2004-08-04 TeliaSonera Finland Oyj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handoff of a terminal
CN103679063A (zh) * 2012-09-10 2014-03-26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虚拟化桌面的多域切换系统及其多域切换方法
WO2020220319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Zte Corpor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selection
CN114205878A (zh) * 2020-09-18 2022-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57673A1 (zh) * 2020-09-18 2022-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70773A1 (zh) * 2021-02-10 2022-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广播业务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3040781A1 (zh) * 2021-09-15 2023-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171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93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electing path for IAB relay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34427B2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cell access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reconfigur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to communicate with a secondary cell
US11864103B2 (en) Network slic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2941050B1 (en) Inter-cell movement in small cell enhancement scenario
EP3749046B1 (en) Processing methods for wireless backhaul communication, related devic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a
EP2916612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13207191B (zh) 基于网络切片的会话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79776A1 (zh) 多模终端接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2468B (zh) 本地网络设备的地址分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062286A1 (ja) 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アクセス装置、及び無線通信端末並びにこれらの制御方法
EP2369892A1 (en) Improved Utilization of Radio Interface Resources for Wireless Relays
CN101494885B (zh) 一种多承载共享的ambr切换控制方法
CN108702656B (zh)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基站、控制面网元和通信系统
WO2016161785A1 (zh) 跨MeNB切换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0087269B (zh)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CN116056171B (zh) 终端切换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35157A1 (en) First node, second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handling migration of a node
CN114363975A (zh)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38352A1 (zh) 一种用于系统间互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31503A1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0189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101128527B1 (ko) 이종망간 핸드오버시의 패킷 손실 최소화 방법
CN11623395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5042883A1 (zh) 上行业务传输方法、下行业务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