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5807A - 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5807A
CN114205807A CN202010989632.0A CN202010989632A CN114205807A CN 114205807 A CN114205807 A CN 114205807A CN 202010989632 A CN202010989632 A CN 202010989632A CN 114205807 A CN114205807 A CN 114205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message
terminal
auxiliary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96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娜
刘光毅
赵芸
王莹莹
孙军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896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58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5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58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辅节点的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选择候选辅节点;通过所述候选辅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降低对终端射频链路的要求,通过充分利用UE与UE之间的射频链路,降低对空口射频链路的要求。

Description

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引入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两个基站协作的方式提升终端峰值速率。到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5G)阶段,双连接技术又被应用到LTE与新空口(New Radio,NR)互操作中。
目前,所有的双连接场景都是通过多个网络设备(基站)为终端提供服务。双连接的网络设备需要交互辅助信息,即网络设备之间需要一定的兼容性。例如,在LTE-NR双连接架构中,LTE基站和NR基站需要读懂彼此的一些配置信息,由此,为终端提供更合理的配置。
而未来网络可能是革新性的,不后向兼容5G及以前的网络,因此LTE与NR之间的双连接架构可能并不适用于未来网络。在未来网络部署初期,网络可能只覆盖了局部地区,还不能达到完全覆盖。这种情况下,如何为小区边缘的UE提供要求的1-10Gbps体验速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解决网络覆盖不充分,导致无法满足UE高数据速率要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辅助的多连接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辅节点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选择候选辅节点;
通过所述候选辅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候选辅节点的信息上报给主节点;
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确定的辅节点的信息;
相应地,所述通过所述候选辅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包括:
通过所述主节点确定的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主节点接收候选辅节点的选择策略。
可选地,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确定的辅节点的信息,包括:
通过连接重配置消息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确定的辅节点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候选辅节点的信息和所述辅节点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标识ID、连接支持指示、UE能力、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传输速率、支持的服务质量QoS等级。
可选地,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还包括:UE间接口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辅节点的空口链路中断时,从所述辅节点接收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辅节点空口链路中断指示和辅节点测量结果;
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辅节点空口链路中断指示、辅节点测量结果、所述第一终端与潜在辅节点间测量结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指示辅节点改变。
可选地,所述主节点为源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与所述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源基站保持数据发送和/或接收。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应用于辅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所述辅节点的信息;
从主节点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添加所述第一终端的辅助连接;
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表示确认添加辅助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辅节点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 ID、连接支持指示、UE能力、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传输速率、支持的QoS等级。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间接口配置信息和空口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空口配置信息包括:空口承载与UE间接口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移动到指定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七消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已移动到所述指定位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辅节点的空口链路中断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辅节点空口链路中断指示和辅节点测量结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指示所述辅节点主小区改变或者通过重定向的方式驻留到其他小区。
可选地,所述主节点为源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在与所述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发送的UE上下文数据;
所述辅节点将所述UE上下文数据发送给所述源基站。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应用于主节点,包括:
向辅节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添加第一终端的辅助连接;
从所述辅节点接收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表示确认添加辅助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间接口配置信息和空口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空口配置信息包括:空口承载与UE间接口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移动到指定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七消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已移动到所述指定位置。
可选地,所述主节点为源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与所述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源基站保持数据发送和/或接收。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辅助的多连接的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为第一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辅节点的信息;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选择候选辅节点;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候选辅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装置,应用于辅节点,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所述辅节点的信息;
第七接收模块,用于从主节点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添加所述第一终端的辅助连接;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表示确认添加辅助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装置,应用于主节点,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向辅节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添加第一终端的辅助连接;
第十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辅节点接收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表示确认添加辅助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降低对终端射频链路的要求,通过充分利用UE与UE之间的射频链路,降低对空口射频链路的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UE辅助的多连接架构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UE辅助的连接建立流程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UE辅助的连接建立流程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辅节点的承载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UE辅助的多连接架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辅节点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控制辅节点移动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辅助的多连接的装置的示意图之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辅助的多连接的装置的示意图之二;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辅助的多连接的装置的示意图之三;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使用“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例如A和/或B,表示包含单独A,单独B,以及A和B都存在三种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演进型UTRA((Evolution-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部分。LTE和更高级的LTE(如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辅助的多连接的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终端,具体步骤包括:步骤101、步骤102和步骤103。
步骤101: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辅节点的信息;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比如,无人机等高移动设备,或者也可以是普通终端等低移动性设备。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选择候选辅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主节点接收候选辅节点的选择策略,第一终端可以根据该选择策略,选择候选辅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通过主节点通知的选择策略选择候选辅节点,该第一终端将候选辅节点的信息上报给主节点,由主节点确定最终的辅节点,其中,选择策略可以包括:第一终端与辅节点之间的链路质量门限,当然并不限于此。
步骤103:通过所述候选辅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比如,第一终端将所述候选辅节点的信息上报给主节点,然后通过连接重配置消息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确定的辅节点的信息,再通过所述主节点确定的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辅节点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1)UE ID;
(2)连接支持指示;
(4)UE能力;
(5)移动速度;
(6)移动方向;
(7)传输速率,例如最大传输速率;
(8)支持的QoS等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还包括:UE间接口配置信息,比如包括承载配置、QoS映射机制、测量配置。也就是,主节点将最终确定的辅节点通过连接重配置消息指示给第一终端,同时携带相关配置信息,如UE间接口配置信息(包括承载配置、QoS映射机制、测量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辅节点的空口链路中断时,从所述辅节点接收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辅节点空口链路中断指示和辅节点测量结果;
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辅节点空口链路中断指示、辅节点测量结果、所述第一终端与潜在辅节点间测量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指示辅节点改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主节点为源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与所述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源基站保持数据发送和/或接收,即在目标基站确认切换时,源基站将相关配置信息通过连接重配置消息发给第一终端,在连接重配置消息中源基站指示第一终端保持与辅节点(UE)的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向源基站发送UE上下行数据,也就是,第一终端的UE上下行数据及信令的收发通过辅节点(UE)发给源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解决网络覆盖不充分、无法满足UE高数据速率要求的问题,可以降低对终端射频链路的要求,通过充分利用UE与UE之间的射频链路,降低对空口射频链路的要求。
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辅助终端多连接的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辅节点,具体步骤包括:步骤201、步骤202和步骤203。
步骤201: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所述辅节点的信息;
步骤201:从主节点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添加所述第一终端的辅助连接;
步骤203: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表示确认添加辅助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比如无人机等高移动设备,或者也可以是普通终端等低移动性设备,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辅节点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1)UE ID;
(2)连接支持指示;
(4)UE能力;
(5)移动速度;
(6)移动方向;
(7)传输速率,例如最大传输速率;
(8)支持的QoS等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间接口配置信息和空口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空口配置信息包括:空口承载与UE间接口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移动到指定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消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已移动到所述指定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辅节点的空口链路中断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辅节点空口链路中断指示和辅节点测量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指示所述辅节点主小区改变或者通过重定向的方式驻留到其他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主节点为源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在与所述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发送的UE上下文数据;将所述UE上下文数据发送给所述源基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降低对终端射频链路的要求,通过充分利用UE与UE之间的射频链路,降低对空口射频链路的要求。
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辅助终端多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主节点,具体步骤包括:步骤301和步骤302。
步骤301:向辅节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添加第一终端的辅助连接;
步骤302:从所述辅节点接收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表示确认添加辅助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间接口配置信息和空口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空口配置信息包括:空口承载与UE间接口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移动到指定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消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已移动到所述指定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主节点为源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与所述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源基站保持数据发送和/或接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降低对终端射频链路的要求,通过充分利用UE与UE之间的射频链路,降低对空口射频链路的要求。
下面结合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介绍本申请实施例。
实施例一:一种UE辅助的多连接架构。
参见图4,该多连接架构包括:主节点为UE的服务基站,辅节点为UE周边的一个或多个UE。
这些UE可以为无人机等可以高速移动的电子设备,或者,也可以为普通的低速移动的电子设备。
主节点和辅节点之间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辅节点与UE之间通过UE间接口连接。
实施例二:一种UE辅助的连接建立流程
参见图5,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作为辅节点的UE通过UE间接口广播辅助连接支持消息,该消息可以携带以下一项或多项:UE ID、连接支持指示、UE能力、移动速度、移动方向、最大传输速率、支持的QoS等级等。
其中,该作为辅节点的UE需要满足网络配置要求,例如空口链路质量高于门限一和/或低于门限二。
其中,作为辅节点的UE通过辅助连接支持消息广播哪些内容可以由基站指示,比如基站指示其广播可支持的速率、指示其广播可支持的QoS等级。
步骤2:UE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候选辅节点(UE)上报服务基站。
其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与辅节点(UE)之间的链路质量需要高于基站配置的门限三,辅节点(UE)可以满足其速率要求,辅节点(UE)可以满足其待发数据的QoS要求等。
在此步骤之前,基站可以将辅节点(UE)选择准则发给UE,可选地,准则可以包括:UE与辅节点之间的链路质量门限三。
步骤3:服务基站向(一个或多个)候选辅节点(UE)发送辅助连接添加请求,辅助连接添加请求中可以携带以下一项或多项:UE间接口配置信息、以及空口配置信息,比如承载配置、QoS映射机制、UE间接口参考信号配置等。
步骤4:候选辅节点(UE)向服务基站发送辅助连接添加请求确认消息,确认哪些配置是可以支持的和/或哪些配置是不能支持的。
步骤5:服务基站将最终确定的辅节点(UE)通过连接重配置消息指示给UE,同时携带相关配置信息,比如UE间接口配置信息(包括承载配置、QoS映射机制、测量配置)。
步骤6:UE应用新的配置,并反馈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步骤7:服务基站向辅节点(UE)发送辅助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指示辅节点(UE)UE侧已完成相关配置。
待UE与辅节点(UE)完成同步后,开始数据收发。
实施例三:辅节点辅助的无缝切换流程。
传统无缝连接需要终端在空口上具备双收发的能力,但基于辅节点(UE)的切换方案,使空口单收发的终端也能实现无缝切换。在与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UE可以通过辅节点(UE)与源基站保持数据收发,实现切换过程无数据中断。
参见图6,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源基站基于UE上报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基站,并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步骤2:在目标基站确认切换时,将相关配置信息通过连接重配置消息发给UE,在连接重配置消息中源基站指示UE保持与辅节点(UE)的连接。
步骤3:UE上下行数据及信令的收发通过辅节点(UE)发给源基站。
步骤4:UE基于连接重配置消息,重置空口协议栈、完成与目标基站的上下行同步。
步骤5:UE在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后,开始与目标基站的数据收发。
步骤6:目标基站指示源基站释放UE上下文。
实施例四:一种应用于辅节点的承载映射关系。
参见图7,主节点发送的辅节点UE空口承载配置中,需要包括空口承载与UE间接口(SL接口)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比如,在空口数据/信令承载配置中携带SL数据/信令承载ID。
实施例五:辅节点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参见图8和图9,当辅节点(UE)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辅节点(UE)可以将无线链路失败指示发给UE(步骤1);
步骤2:UE发给主节点,同时还可以携带UE与其他潜在辅节点(UE)之间的链路测量结果,以便网络为其添加其他辅节点(UE);
进一步地,还可以携带辅节点(UE)空口测量结果,以便网络为辅节点(UE)恢复链路连接,如通过重定向方式指示辅节点(UE)驻留到其他链路质量较好的小区,或者为辅节点(UE)改变主小区。
步骤3:辅节点(UE)和基站执行主小区改变或重定向处理;
步骤4:基站通知UE辅节点(UE)改变。
实施例六:基站控制SN的移动
参见图10,考虑的场景为,辅节点(UE)为高速移动的电子设备,比如无人机等。基站可以控制这些辅节点(UE)的位置,以便更好地为UE服务。
本实施例中步骤1~2,步骤5~步骤7的描述可以参考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在于:
步骤3:基站在发给辅节点(UE)的辅助连接添加请求消息中指示辅节点(UE)需要移动到特定位置,以便为UE提供更好的连接质量。
步骤4:辅节点(UE)移动到指定位置后,通过辅助连接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反馈基站。
参见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辅助的多连接的装置,应用于终端,该终端为第一终端,该装置11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辅节点的信息;
选择模块11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选择候选辅节点;
连接模块1103,用于通过所述候选辅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1100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将所述候选辅节点的信息上报给主节点;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确定的辅节点的信息;
相应地,连接模块1103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主节点确定的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100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主节点接收候选辅节点的选择策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接收模块1103进一步用于通过连接重配置消息从所述主节点接收最终确定的辅节点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候选辅节点的信息和所述辅节点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 ID、连接支持指示、UE能力、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传输速率(例如最大传输速率)、支持的QoS等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还包括:UE间接口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100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辅节点的空口链路中断时,从所述辅节点接收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辅节点空口链路中断指示和辅节点测量结果;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辅节点空口链路中断指示、辅节点测量结果、所述第一终端与潜在辅节点间测量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100还包括: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指示辅节点改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100还包括:
第六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与所述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源基站保持数据发送和/或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12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12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201、网络模块1202、音频输出单元1203、输入单元1204、传感器1205、显示单元1206、用户输入单元1207、接口单元1208、存储器1209、以及处理器12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12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2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2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2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2041和麦克风12042,图形处理器12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206可包括显示面板12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2061。用户输入单元1207包括触控面板12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2072。触控面板12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2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2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201将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2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通常,射频单元12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12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2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12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2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12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或指令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210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能够实现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装置,应用于辅节点,该装置1300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1301,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所述辅节点的信息;
第七接收模块1302,用于从主节点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添加所述第一终端的辅助连接;
第三发送模块1303,用于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表示确认添加辅助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辅节点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 ID、连接支持指示、UE能力、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传输速率、支持的QoS等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间接口配置信息和空口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空口配置信息包括:空口承载与UE间接口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移动到指定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消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已移动到所述指定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1300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辅节点的空口链路中断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辅节点空口链路中断指示和辅节点测量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1300还包括:
第八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指示所述辅节点主小区改变或者通过重定向的方式驻留到其他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1300还包括:
第九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在与所述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发送的UE上下文数据;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UE上下文数据发送给所述源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装置,应用于主节点,该装置1400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1401,用于向辅节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添加第一终端的辅助连接;
第十接收模块1402,用于从所述辅节点接收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表示确认添加辅助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间接口配置信息和空口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空口配置信息包括:空口承载与UE间接口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移动到指定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消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已移动到所述指定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1400还包括: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与所述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源基站保持数据发送和/或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15所示,该网络侧设备1500包括:天线1501、射频装置1502、基带装置1503。天线1501与射频装置15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502通过天线150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5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50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502,射频装置150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501发送出去。
上述频带处理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1503中,以上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150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1503包括处理器1504和存储器1505。
基带装置150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15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处理器1504,与存储器150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150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基带装置1503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506,用于与射频装置150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505上并可在处理器150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1504调用存储器150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13或14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能够实现图2或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图2或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或者网络侧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在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闪存、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携带在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携带在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9)

1.一种终端辅助的多连接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辅节点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选择候选辅节点;
通过所述候选辅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辅节点与主节点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候选辅节点的信息上报给主节点;
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确定的辅节点的信息;
相应地,所述通过所述候选辅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包括:
通过所述主节点确定的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确定的辅节点的信息,包括:
通过连接重配置消息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确定的辅节点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辅节点的信息和所述辅节点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标识ID、连接支持指示、UE能力、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传输速率、支持的服务质量QoS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还包括:UE间接口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辅节点的空口链路中断时,从所述辅节点接收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辅节点空口链路中断指示和辅节点测量结果;
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辅节点空口链路中断指示、辅节点测量结果、所述第一终端与潜在辅节点间测量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指示辅节点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节点为源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与所述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源基站保持数据发送和/或接收。
9.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应用于辅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所述辅节点的信息;
从主节点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添加所述第一终端的辅助连接;
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表示确认添加辅助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节点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 ID、连接支持指示、UE能力、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传输速率、支持的QoS等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间接口配置信息和空口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口配置信息包括:空口承载与UE间接口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移动到指定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消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已移动到所述指定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辅节点的空口链路中断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辅节点空口链路中断指示和辅节点测量结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主节点接收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指示所述辅节点主小区改变或者通过重定向的方式驻留到其他小区。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节点为源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在与所述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发送的UE上下文数据;
所述辅节点将所述UE上下文数据发送给所述源基站。
18.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应用于主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辅节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添加第一终端的辅助连接;
从所述辅节点接收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表示确认添加辅助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E间接口配置信息和空口配置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口配置信息包括:空口承载与UE间接口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移动到指定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消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指示所述辅节点已移动到所述指定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节点为源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与所述源基站链路断开,与目标基站链路开始之前,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源基站保持数据发送和/或接收。
24.一种终端辅助的多连接的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为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辅节点的信息;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选择候选辅节点;
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候选辅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辅节点与主节点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
25.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装置,应用于辅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表示支持辅助连接的所述辅节点的信息;
第七接收模块,用于从主节点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添加所述第一终端的辅助连接;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主节点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表示确认添加辅助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26.一种终端辅助多连接的装置,应用于主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向辅节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添加第一终端的辅助连接;
第十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辅节点接收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表示确认添加辅助连接;
其中,所述辅节点为所述第一终端周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辅节点与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
2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8.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2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989632.0A 2020-09-18 2020-09-18 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2058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9632.0A CN114205807A (zh) 2020-09-18 2020-09-18 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9632.0A CN114205807A (zh) 2020-09-18 2020-09-18 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5807A true CN114205807A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45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9632.0A Pending CN114205807A (zh) 2020-09-18 2020-09-18 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058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9596A1 (zh) * 2022-03-22 2023-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现和选择辅助终端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02106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6750A (zh) * 2017-05-17 2019-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终端
US20190037625A1 (en) * 2017-07-27 2019-01-31 Fg Innovation Ip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and related devices for secondary node addition
WO2020029109A1 (zh) * 2018-08-08 2020-0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WO2020143054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rrc连接重建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6750A (zh) * 2017-05-17 2019-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终端
US20190037625A1 (en) * 2017-07-27 2019-01-31 Fg Innovation Ip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and related devices for secondary node addition
WO2020029109A1 (zh) * 2018-08-08 2020-0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WO2020143054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rrc连接重建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INC.: ""R2-1705558 SN change for tight interworking between LTE and NR"", 3GPP TSG_RAN\\WG2_RL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9596A1 (zh) * 2022-03-22 2023-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现和选择辅助终端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02106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3920B2 (en) Handover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46393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equipment
US20230180274A1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KR101387545B1 (ko) 다중 무선접속기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247505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erminal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US960317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between default path and direct pa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164507A1 (zh) Cag小区选择方法及装置、cag小区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网元、终端、存储介质
JP2021078143A (ja) 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リソース構成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移動局
WO2017028013A1 (zh) 中继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2276720B1 (ko) 핸드오버 방법, 단말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US20140162633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service continuity betwe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20160219632A1 (en) Network nodes, a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nabling d2d communication
WO2016054962A1 (zh) 无线通信中切换接入点的方法、网络控制节点和用户设备
EP4236456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network slice remapping
CN112889320A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WO2017198394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4205807A (zh) 终端辅助多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93322B (zh) 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12866982B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KR101460330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연결 재설정 방법
CN115623451A (zh) 条件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14631392A (zh) 在无线电接入技术之间切换数据传输以进行早期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6114270A (zh) 双连接中的多播/广播支持
WO2023143462A1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介质和芯片
CN116567757A (zh) 一种辅小区组配置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