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4836A - 一种逆变器和逆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和逆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4836A
CN114204836A CN202111182937.1A CN202111182937A CN114204836A CN 114204836 A CN114204836 A CN 114204836A CN 202111182937 A CN202111182937 A CN 202111182937A CN 114204836 A CN114204836 A CN 114204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branch
inverter
inducto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29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振刚
姚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829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48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4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4836A/zh
Priority to US18/045,731 priority patent/US20230114612A1/en
Priority to EP22200884.9A priority patent/EP4164111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H02M7/5387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with digital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02M7/487Neutral point clamped i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逆变器和逆变装置,使逆变器输出电压满足不同设备的需求,提升逆变器的效率。逆变器包括输入电容支路、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续流电路;第一桥臂的第一端与第二桥臂的第一端和输入电容支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桥臂的第二端与第二桥臂的第二端和输入电容支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与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桥臂的的中间节点与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直流输入的中性点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续流电路与中性点、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和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和逆变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和逆变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一种低碳、环保、绿色的能源技术,目前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通常,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可以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实现,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光伏组件和逆变器,光伏组件可以将接收的光能转换为直流电形式的电能,逆变器可以将直流电形式的电能转换为交流电形式的电能,并将交流电形式的电能输出给电网。
对于使用裂相电网的国家,例如日本的电网分为U相和W相,U相和W相的相位相差180度,U相和W相的相电压为101伏特(V),U相和W相的线电压为202V。实际使用时,小功率负载可以连接在U相或者W相上,电网提供101V的电压为小功率负载供电。对于上述裂相电网,逆变器需要分别与U相和W相连接,为电网提供202V的并网电压,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并网。采用上述并网方式,一旦电网故障时,则需要光伏发电系统通过逆变器为负载供电,为了实现逆变器输出电压与负载供电电压之间的电压匹配,只能采用降低逆变器的电压转换比的方式来提供负载的供电电压,但是这种匹配方式,会降低逆变器的效率,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逆变器和逆变装置,可以在实现逆变器输出电压满足不同设备需求的同时,提升逆变器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该逆变器可以包括:输入电容支路、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续流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和所述输入电容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二端和所述输入电容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直流输入的中性点连接;所述中性点为所述输入电容支路的中间节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续流电路分别与所述中性点、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和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用于为与所述第一电感和/或所述第二电感提供续流路径。
采用上述逆变器结构,当逆变器与裂相电网连接时,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构成一个H桥逆变电路,将逆变器连接的设备(例如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转换为裂相电网的202伏特的线电压并输出给电网。当裂相电网发生故障时,第一桥臂、第二电感和第二电容构成一个单相逆变电路为第一部分负载提供101伏特的供电电压,输入电容支路、第二桥臂、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可以构成另一个单相逆变电路为剩余负载提供101伏特的供电电压,续流电路为H桥逆变电路和单相逆变电路配置续流路径,从而满足不同设备的要求,且由于每个单相逆变电路的输出端均与中性点连接,当裂相电网发生故障,逆变器为负载供电时,逆变器的形成了三电平逆变器,逆变器的开关损耗降低,有利于提升逆变器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续流电路包括:第一续流支路、第二续流支路和第三续流支路、且每条所述续流支路上包括一个或两个开关。
其中,第一续流支路分别与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和中性点连接,第一续流支路用于为第二电感提供续流路径;第二续流支路分别与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和中性点连接,第二续流支路用于为第一电感提供续流路径;第三续流支路分别与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和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第三续流支路用于为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提供续流路径。
采用上述逆变器结构,分别设置三条续流支路,当逆变器与裂相电网连接时,第三续流支路为H桥逆变电路提供续流路径。当裂相电网故障,逆变器构成的两个单相逆变电路分别为第一部分负载和第二部分负载供电,第一续流支路和第二续流支路分别为两个单相逆变电路提供续流路径,保证逆变器与不同设备连接时,都配置有各个的续流路径,保证逆变器的正常运行,且由于每一条续流电路上最多包含两个开关,可以降低续流过程中的损耗,降低续流过程的开关损坏,提升逆变器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续流支路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二续流支路包括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
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电极与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电极与第二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一电极与中性点连接;第三开关的第一电极与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第三开关的第二电极与第四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第四开关的第一电极与中性点连接。
采用上述逆变器结构,第一续流支路和第二续流支路中分别包含两个开关,当逆变器与负载供电时,逆变器中每个电感续流只需要经过两个开关,可以有效的降低逆变器的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续流支路包括: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
其中,第五开关的第一电极与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第五开关的第二电极与第六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第六开关的第一电极与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采用上述逆变器结构,第三续流支路中只包括两个开关,当逆变器与裂相电网连接时,逆变器中电感的续流只需要经过两个开关,可以有效的降低逆变器的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续流支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与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第三续流支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与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采用上述逆变器结构,由于逆变器与裂相电网连接时,逆变器无法与负载连接,因此,第一续流支路和第三续流支路中的开关不会同时工作,第二续流支路和第三续流支路中的开关也不会同时工作,为了减少逆变器的续流开关数量,第三续流支路可以通过第一续流支路的一部分开关以及第二续流支路的一部分开关完成续流工作,降低了逆变器的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续流支路包括第七开关。
其中,第七开关的第一电极与第一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七开关的第二电极与第三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
采用上述逆变器结构,当逆变器与裂相电网连接时,逆变器可以利用第七开关、第二续流支路的一部分开关和第一续流支路的一部分开关进行续流,实现了部分开关的复用,减少了逆变器的续流开关数量,从而降低逆变器的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续流支路通过第三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与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采用上述逆变器结构,由于逆变器与裂相电网连接时,逆变器无法与负载连接,因此,第二续流支路和第三续流支路中的开关不会同时工作,为了减少逆变器的续流开关数量,第二续流支路可以通过第三续流支路的一部分开关完成续流工作,降低了逆变器的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续流支路包括第八开关。
其中,第八开关的第一电极与中性点连接,第八开关的第二电极与第三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连接。
采用上述逆变器结构,第二续流支路可以使用第三续流支路的一部分开关实现为逆变器中的电感提供续流路径,第三续流支路中的部分开关实现了复用,减少了逆变器的续流开关数量,从而降低逆变器的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续流支路通过第三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与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采用上述逆变器结构,由于逆变器与裂相电网连接时,逆变器无法与负载连接,因此,第一续流支路和第三续流支路中的开关不会同时工作,为了减少逆变器的续流开关数量,第二续流支路可以通过第三续流支路的一部分开关完成续流工作,降低了逆变器的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续流支路包括第九开关。
其中,第九开关的第一电极与中性点连接,第九开关的第二电极与第三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连接。
采用上述逆变器结构,第一续流支路可以使用第三续流支路的一部分开关实现为逆变器中的电感提供续流路径,第一续流支路中包含一个开关,减少了逆变器的续流开关数量,从而降低逆变器的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续流电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
其中,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中性点连接,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与第二支路的第一端和第三支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支路的第二端与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第三支路的第二端与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串联构成第三续流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串联构成第一续流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三支路串联构成第二续流支路。
采用上述逆变器结构,三个续流支路中的开关可以进行复用,进一步减少逆变器的续流开关数量,降低逆变器的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路包括第十开关,第二支路包括第十一开关,第三支路包括第十二开关。
其中,第十开关的第一电极与中性点连接;第十一开关的第二电极与第十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第十一开关的第一电极与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第十二开关的第二电极与第十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第十二开关的第一电极与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采用上述逆变器结构,续流电路中包含三个开关即可实现提供多条续流路径,满足逆变器连接不同开关时的续流需求,降低了逆变器的成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装置,该逆变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以及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提供的逆变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续流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续流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续流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续流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续流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3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图3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电流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其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指的是电连接,两个电学元件连接可以是两个电学元件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连接。例如,A与B连接,既可以是A与B直接连接,也可以是A与B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其它电学元件间接连接,例如A与B连接,也可以是A与C直接连接,C与B直接连接,A与B之间通过C实现了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开关可以是继电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双极结型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transistor,IGBT),氮化镓场效应晶体管(GaN),碳化硅(SiC)功率管等多种类型的开关器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列举。每个开关器件皆可以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控制电极,其中,控制电极用于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或断开。当开关器件导通时,开关器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可以传输电流,当开关器件断开时,开关器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无法传输电流。以MOSFET为例,开关器件的控制电极为栅极,开关器件的第一电极可以是开关器件的源极,第二电极可以是开关器件的漏极,或者,第一电极可以是开关器件的漏极,第二电极可以是开关器件的源极。
如图1所示,为并网逆变器一种可能的电路结构。参见图1所示,逆变器主要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续流电感L和输出电容C。其中,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构成H桥逆变电路,第一桥臂可以包括开关Q1和开关Q2,第二桥臂可以包括开关Q3和Q4。
具体地,开关Q1的第一电极为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开关Q1的第二电极与开关Q2的第一电极连接;开关Q2的第二电极为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开关Q3的第一电极与开关Q1的第一电极连接,开关Q3的第二电极与开关Q4的第一电极连接;开关Q4的第二电极与开关Q2的第二电极连接;续流电感L的第一端与开关Q3的第二电极连接,续流电感L的第二端与输出电容C的第一端连接;输出电容C的第二端与开关Q2的第一电极连接,输出电容C的第一端构成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电容C的第二端构成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了减少逆变器接收的电能的波动,逆变器中还连接有输入电容Cin,输入电容Cin的第一端与开关Q1的第一电极连接,输入电容Cin的第二端与开关Q2的第二电极连接。
实际使用时,逆变器的输入端可以与发电系统连接,逆变器的输出端可以与电网连接,逆变器可以将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电网电压,并输出给电网,实现发电系统并网。其中,发电系统可以与光伏发电系统,也可以是风力发电系统,当然还可以是其它可以产生电能的发电系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下面以发电系统为光伏发电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若裂相电网正常,逆变器的两个输出端直接与裂相电网上的两根相线连接,逆变器处于并网状态,逆变器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转换为裂相电网的线电压并输出。若裂相电网故障,则需要逆变器处于离网状态,逆变器的两个输出端与连接,并为负载供电,而负载的供电电压为裂相电网的相电压,即为裂相电网线电压的一半,导致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与负载供电电压不匹配。目前多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负载供电电压与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匹配,方式一是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为裂相电网线电压的一半。另一种方式是在逆变器的输出端和负载之间连接降压变压器,该降压变压器可以将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转换为负载的供电电压。但是上述两种方式均存在器件损耗大,供电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和逆变装置,用于在满足裂相电网和负载的电压需求的同时,提升逆变器的效率。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参见图2所示,该逆变器200可以包括:输入电容支路201、第一桥臂202、第二桥臂203、第一电感204、第二电感205、第一电容206、第二电容207和续流电路208。
其中,所述第一桥臂20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第一端和所述输入电容支路2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桥臂20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第二端和所述输入电容支路20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二电感20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一电感2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20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20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20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207的第一端和直流输入的中性点连接;所述第二电容20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感20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续流电路208分别与所述中性点、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和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感204和/或所述第二电感205提供续流路径。
实际使用时,输入电容支路201中可以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一个正母线电容C1和至少一个负母线电容C2,串联的第一个正母线电容C1的第一端为输入电容支路201的第一端,串联的最后一个负母线电容C2的第二端为输入电容支路201的第二端。其中,正母线电容C1的数量与负母线电容C2的数量相同、且正母线电容C1的容值与负母线电容C2的容值相等。其中,输入电容支路201中串联的多个母线电容的中间节点为中性点N。本申请以输入电容支路201中串联一个正母线电容C1和一个负母线电容C2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第一桥臂202可以包括开关Q1和开关Q2,第二桥臂203可以包括开关Q3和开关Q4。具体地,第一桥臂202和第二桥臂203中开关的连接方式可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这里不做重复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逆变器200的直流输入可以与发电系统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时,逆变器200的交流输出可以与裂相电网连接,将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转换为裂相电网线电压,并输出给裂相电网;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逆变器的交流输出与负载连接,输出负载的供电电压,并为负载供电。
具体地,输入电容支路201的第一端为逆变器200的直流输入的第一端口,输入电容支路201的第二端为逆变器200的直流输入的第二端口,与发电系统输出电能的两个端口连接。其中,输入电容支路201的第一端可以与发电系统中输出高电平的一端连接,输入电容支路201的第二端可以与发电系统中输出低电平的一端连接。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当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时,第一桥臂202、和第二桥臂203构成H桥逆变电路,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构成H桥逆变电路的续流电感,第一电容206和第二电容207串联构成H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容,续流电路208的其中一条续流支路为H桥逆变电路中续流电感提供续流路径,H桥逆变电路将发电系统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裂相电网的线电压,并通过第一电容206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207的第二端输出。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并网逆变器200,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第一桥臂202、第二电感205、第二电容207和续流电路的一条续流支路构成第一单相逆变电路,第二电感205为第一单相逆变电路的续流电感,第二电容207为第一单相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容,续流电路208的其中一条续流支路为第一单相逆变电路中第一电感205提供续流路径,第一单相逆变电路可以将输入电容支路的电压转换为负载的供电电压,并通过第二电容207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207的第二端输出。输入电容支路201、第二桥臂203、第一电感204、第一电容206和续流电路的一条续流支路构成第二单相逆变电路,第一电感204为第二单相逆变电路的续流电感,第一电容204为第二单相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容,续流电路208的其中一条续流支路为第二单相逆变电路中第一电感204提供续流路径,第二单相逆变电路可以将输入电容支路201的电压转换为负载的供电电压,并通过第一电容204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206的第二端输出。
实施使用时,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第一电容206的两端可以连接第一部分负载,第二电容207可以连接第二部分负载,第一电容206为第一部分负载供电,第二电容207为第二部分负载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单相逆变电路和第二单相逆变电路分别采用不同的器件对逆变器200输入电容支路201接收的直流电进行逆变处理,因此第一单相逆变电路和第二单相逆变电路可以独立工作,由于每个单相逆变电路接收的电能小于H桥逆变电路输入电能,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单相逆变电路的开关损耗要小于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时的开关损耗,可以有效的提升逆变器200的效率,且续流电路208中的每条续流电感的续流路径上只有少量开关,从而减少电感的续流损耗,从而进一步提升逆变器200的效率。
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桥臂202和第二桥臂中多个开关的导通时序以及在续流电路208中选择合适的续流支路,实现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时输出裂相电网的线电压,以及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输出负载的供电电压。
具体地,续流电路208中包括三条续流支路、且每条所述续流支路上包括一个或两个开关。实际使用时,续流电路可以包括多个电路结构,下面结合实施例对续流电路208的多个电路结构以及在该电路结构下逆变器200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续流电路208可以包括第一续流支路、第二续流支路和所述第三续流支路。
其中,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和所述中性点N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可以为第一单相逆变电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感205提供续流路径;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和所述中性点N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可以为第二单相逆变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感204提供续流路径;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和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时,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可以为H桥逆变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感204和所述第二电感205提供续流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包括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包括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包括第五开关S5和第六开关S6。
具体地,参见图3所示,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N连接;所述第三开关S3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三开关S2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开关S4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S4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N连接;所述第五开关S5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五开关S5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六开关S6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六开关S6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连接。
具体地,输入电容支路201中的正母线电容C1的第一端与发电系统输出高电平的一端,输出电容支路201中负母线电容C2的第二端与发电系统输出低电平的一端连接,正母线电容C1和负母线电容C2接收发电系统输出的直流电能。
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时,输入电容支路201中的正母线电容C1的第一端与发电系统中输出高电平的一端连接,输入电容支路201中的负母线电容C2的第二端与发电系统中输出低电平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206的第一端与裂相电网的一根相线连接,第二电容207的第二端与裂相电网的另一根相线连接,为裂相电网输出线电压。
具体地,裂相电网上传输市电,对于市电的正半周期,控制开关Q2和Q3导通,开关Q1和Q4断开,直流电从正母线电容C1的第一端出发依次经过开关Q3、第一电感204、第一电容206、第二电容207、第二电感205和开关Q2回到负母线电容C2的第二端,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4所示,此时第一电容206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207的第二端输出上端为正,下端为负的电压,由于流过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的电流不能突变,因此第一电容206和第二电容207输出的电流逐渐上升,待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2和Q3断开,此时第一电感204和电感205通过第三续流支路中的开关S5和S6进行续流,此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5所示,第一电容206和第二电容207传输的电流逐渐下降,第一电容206第一端和第二电容207第二端输出的电压方向不变。对于市电的负半周期,控制第一桥臂中的开关Q1和Q4导通,开关Q2和Q3断开,直流电从正母线电容C1的第一端出发依次经过开关Q1、第二电感205、第二电容207、第一电容206、第一电感204和开关Q4回到负母线电容C2的第二端,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6所示,此时第一电容206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207的第二端输出一个上端为负,下端为正的电压,由于流过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的电流不能突变,第一电容206和第二电容207输出的电流逐渐上升,待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1和Q4断开,此时第一电感204和电感205通过第三续流支路中的开关S5和S6进行续流,此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7所示,第一电容206和第二电容207传输的电流逐渐下降,第一电容206第一端和第二电容207第二端输出的电压方向不变。
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输入电容支路201中的正母线电容C1的第一端与发电系统中输出高电平的一端连接,输入电容支路201中的负母线电容C2的第二端与发电系统中输出低电平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206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206的第二端与第一部分负载连接,第二电容207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207的第二端与第二部分负载连接,并分别为第一部分负载和第二部分负载提供供电电压。其中,第一部分负载的供电电压和第二部分负载的供电电压均为裂相电网线电压的一半。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为第一部分负载供电时,控制开关Q3导通,其它开关断开,直流电从正母线电C1的第一端出发依次经过开关Q3、第一电感204和第一电容206回到中性点N,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8所示,此时第一电容206输出正端为正,下端为负的电压,由于流过第一电感204的电流不能突变,因此第一电容206传输的电流逐渐上升,待第一电感204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3断开,此时第一电感204通过第二续流支路中的开关S3和S4进行续流,此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9所示,第一电容206传输的电流逐渐下降,第一电容206输出的电压方向不变,构成第一部分负载供电电压的正半周期信号。控制第一桥臂中的开关Q4导通,其它开关断开,直流电从中性点N出发依次经过第一电容206、第一电感204和开关Q4回到负母线C2的第二端,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10所示,此时第一电容206输出一个上端为负,下端为正的电压,由于流过第一电感204的电流不能突变,第一电容206输出的电流逐渐上升,待第一电感204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4断开,此时第一电感204通过第三续流支路中的开关S4和S3进行续流,此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11所示,第一电容206传输的电流逐渐下降,第一电容206输出的电压方向不变,构成第一部分负载供电电压的负半周期信号,并将供电电压通过第一电容206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206的第二端输出给第一部分负载,为第一部分负载供电。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为第二部分负载供电时,控制开关Q2导通,其它开关断开,直流电从中性点N出发依次经过第二电容207、第二电感205和开关Q2回到负母线电容C2的第二端,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12所示,此时第二电容207输出一个上端为正,下端为负的电压,由于流过第二电感205的电流不能突变,因此第二电容207传输的电流逐渐上升,待第二电感205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2断开,此时第二电感205通过第一续流支路中的开关S1和S2进行续流,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13所示,第二电容207传输的电流逐渐下降,第二电容207输出的电压方向不变,构成第二部分负载供电电压的正半周期信号。控制开关Q1导通,其它开关断开,直流电从正母线电容C1的第一端出发依次经过开关Q1、第二电感205、第二电容207回到中性点N,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14所示,此时第二电容207输出一个上端为负,下端为正的电压,由于流过第二电感205的电流不能突变,待第二电感205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第二电容207输出的电流逐渐上升,控制开关Q1断开,此时第二电感205通过第一续流支路中的开关S1和S2进行续流,电压传输方向可参见图15所示,第二电容207传输的电流逐渐下降,第二电容207输出的电能方向不变,构成第二部分负载供电电压的负半周期信号,并将该供电电压通过第二电容207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207的第二端输出给第二部分负载,为第二部分负载供电。
具体地,当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中四个开关的导通时序,将输入电容支路201上的正母线C1和负母线C2的电压转换为裂相电网的线电压,从而实现发电系统并网。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逆变器200与负载连接,可以控制第二桥臂中两个开关的导通时序,将正母线C1或者负母线C2上的电压转换为第一部分负载供电电压,控制第一桥臂中两个开关的导通时序,将正母线C1或负母线C2上的电压转换为第二部分负载的供电电压,为第二部分负载供电。
应理解,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处于并网状态时,第一桥臂202和第二桥臂203构成的H桥逆变电路的接收的正母线电容C1和负母线电容C2两端的电压,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单相逆变电路接收的是正母线C1或者负母线C2的电压,仅为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接收电压的一半,因此,单相逆变电路中开关承受的电压小于H桥逆变电路中开关承受电压,因此,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逆变器200中开关的导通损耗较低,从而有效的提升逆变器200的效率。
实施例二、
续流电路208可以包括第一续流支路、第二续流支路和所述第三续流支路。
其中,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和所述中性点N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可以为第一单相逆变电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感205提供续流路径;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和所述中性点N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可以为第二单相逆变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感204提供续流路径;所述第三续流支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续流支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时,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可以为H桥逆变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感204和所述第二电感205提供续流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包括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包括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包括第七开关S7。
具体地,参见图16所示,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N连接;所述第三开关S3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三开关S2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开关S4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S4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N连接;所述第七开关S7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七开关S7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开关S3的第二电极连接。
下面结合图16对实施例二提供的续流电路208的续流过程进行说明。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时,控制开关S7处于长期导通状态。对于裂相电网输出的市电的正半周期,控制开关Q2和开关Q3导通,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进行储能,待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储能完毕,控制开关Q2和开关Q3断开,并控制开关S3和第一开关S1导通,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通过开关S1、开关S3和开关S7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17所示。对于市电的负半周期,控制开关Q1和开关Q4导通,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进行储能,待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储能完毕,控制开关Q1和开关Q4断开,控制开关S1和开关S3导通,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通过开关S1、开关S3和开关S7进行续流,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18所示。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控制开关S7长期处于断开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续流支路和第二续流支路中的器件以及器件的连接方式未发生变化,则第一续流支路和第二续流支路的续流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本申请这里不做重复介绍。
实际使用时,若开关S7为MOSFET,由于MOSFET中寄生二极管的作用,当第一单相逆变电路续流时,若第二单相逆变器电路中的开关Q2导通,其续流电流可以经过MOSFET的寄生二极管、开关S1的寄生二极管和开关Q2回到负母线电容C2的负极,此时负母线电容C2通过开关S4、开关S7、开关S1和开关Q2构成短路路径,短路路径上的开关会因短路电流过大而损坏,影响逆变器200的安全运行。为了保证逆变器200的安全运行,本申请中实施例提供的开关S7可以选用继电器。
应理解,由于开关S7长期处于导通或者断开状态,从而减少了开关状态频繁状态切换造成的损耗。
实施例三、
续流电路208可以包括第一续流支路、第二续流支路和所述第三续流支路。
其中,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和所述中性点N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可以为第一单相逆变电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感205提供续流路径;第二续流支路与中性点N连接,所述第二续流支路通过第三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可以为第二单相逆变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感204提供续流路径;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和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时,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可以为H桥逆变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感204和所述第二电感205提供续流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包括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包括第八开关S8,第三续流支路包括第五开关S5和第六开关S6。
具体地,参见图19所示,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N连接;所述第八开关S8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N连接,所述第八开关S8的第二电极与第五开关S5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五开关S5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五开关S5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六开关S6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六开关S6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连接。
下面结合图19对实施例三提供的续流电路的续流过程进行说明。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为第一部分负载供电时,对于供电电压的正半周期,控制开关Q3导通,第一电感204进行储能,待第一电感204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3断开,控制开关S6和开关S8导通,第一电感204通过开关S6和开关S8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20所示。对于供电电压的负半周期,控制开关Q4导通,第一电感204进行储能,待第一电感204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S6和开关S8导通,第一电感204通过开关S6和开关S8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21所示。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为第二部分负载供电时,对于供电电压的正半周期,控制开关Q2导通,第二电感205进行储能,待第二电感205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2断开,控制开关S1和开关S2导通,第二电感205通过开关S6和开关S8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22所示。对于供电电压的负半周期,控制Q1导通,第二电感205进行储能,待第二电感205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1断开,控制开关S1和开关S2导通,第二电感205通过开关S1和开关S2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23所示。
应理解,由于第三续流支路中的器件和器件的连接方式未发生变化、且续流路径上未发生变化,则第三续流的续流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本申请这里不做重复介绍。
实施例四、
流电路208可以包括第一续流支路、第二续流支路和所述第三续流支路。
其中,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和所述中性点N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可以为第二单相逆变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感204提供续流路径;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和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时,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可以为H桥逆变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电感204和所述第二电感205提供续流路径。所述第一续流支路与所述中性点N连接,所述第一续流支路通过第三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一桥臂的202中间节点连接,当逆变器200处于离网状态时,第一续流支路可以为第一单相逆变电路中的第二电感205提供续流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包括第九开关S9,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包括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包括第五开关S5和第六开关S6。
具体地,参见图24所示,所述第九开关S9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N连接,所述第九开关S9的第二电极与第五开关S5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S3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三开关S2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开关S4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S4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N连接;所述第五开关S5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五开关S5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六开关S6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六开关S6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连接。
下面对实施例四提供的续流电路208的续流过程进行说明。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为第一部分负载供电时,对于供电电压的正半周期,控制开关Q3导通,第一电感204进行储能,待第一电感204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3断开,控制开关S3和开关S4导通,第一电感204通过开关S3和开关S4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25所示。对于供电电压的负半周期,控制开关Q4导通,第一电感204进行储能,待第一电感204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4断开,控制开关S3和开关S4导通,此时第一电感204通过开关S3和开关S4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26所示。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为第二部分负载供电时,对于供电电压的正半周期,控制开关Q2导通,第二电感205进行储能,待第二电感205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2断开,控制开关S9和开关S5导通,第二电感205通过开关S9和开关S5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27所示。对于供电电压的负半周期,控制Q1导通,第二电感205进行储能,待第二电感205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1断开,控制开关S9和开关S5导通,第二电感205通过开关S5和开关S9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28所示。
应理解,由于第三续流支路中的器件和器件的连接方式未发生变化、且续流路径上未发生变化,则第三续流的续流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本申请这里不做重复介绍。
实施例五、
所述续流电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
其中,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中性点N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桥臂202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三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桥臂203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三支路串联构成所述第三续流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串联构成所述第一续流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三支路串联构成所述第二续流支路。
具体地,第一支路包括第十开关S10,第二支路包括第十一开关S11,第三支路包括第十二开关S12。
具体地,参见图29所示,所述第十开关S10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N连接;所述第十一开关S11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十开关S10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十一开关S11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十二开关S12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十开关S10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十二开关S12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下面结合图29对续流电路208的续流过程进行说明。
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处于并网状态时,对于裂相电网上传输的市电的正半周期,控制开关Q3和开关Q2导通,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进行储能,待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3和开关Q2断开,控制开关S11和开关S12导通,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通过开关S11和开关S12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30所示。对于市电的负半周期,控制开关Q4和开关Q1导通,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进行储能,待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205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4和开关Q1断开,控制开关S11和开关S12导通,此时第一电感204和第二电感通过开关S11和开关S12进行续流,其电能传输方向可参见图31所示。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为第一部分负载时,对于供电电压的正半周期,控制开关Q3导通,第一电感204进行储能,待第一电感204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3断开,控制开关S10和开关S12导通,第一电感204通过开关S10和开关S12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32所示,对于供电电压的负半周期,控制开关Q4导通,第一电感204进行储能,待第一电感204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4断开,控制开关S10和开关S12导通,此时第一电感204通过开关S10和开关S12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33所示。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为第二部分负载供电时,对于供电电压的正半周期,控制开关Q2导通,第一电感204进行储能,待第一电感204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2断开,控制开关S10和开关S11导通,第一电感204通过开关S10和开关S11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34所示,对于供电电压的负半周期,控制开关Q1导通,第一电感204进行储能,待第一电感204储能完毕或者储能至目标值,控制开关Q1断开,控制开关S10和开关S11导通,此时第一电感204通过开关S10和开关S11进行续流,其电流传输方向可参见图3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200分别为第一部分负载供电和第二部分负载供电时,对于第一部分负载的供电电压正半周期,第一电感204经过开关S12和开关S10进行续流时,若此时开关Q2导通,第二电容207输出第二部分负载供电电压的正半周期信号,则第一电感204的续流电流可以经过开关S11和开关Q2回到负母线C2的第二端,此时开关S10、开关S11和开关Q2构成负母线电容C2的短路路径,短路路径上的开关会因短路电流直接损坏,影响逆变器200的正常运行,为了保证逆变器200的安全运行,逆变器200为第一部分负载和第二部分负载轮流供电。
在一示例中,逆变器200位第一部分负载和第二部分负载供电时,第一部分负载的供电电压和第二部分负载的供电电压错相180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逆变装置,该逆变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前述逆变器200。
具体地,控制器可以与逆变器200中的多个开关连接,并为逆变器200中的多个开关提供驱动信号。
应理解,本申请中逆变器200由开关、电感和电容等器件组成,逆变器200输出电压的数值可以通过调节这些器件(例如开关)的工作状态实现。
具体地,逆变器200中的开关为MOSFET,该控制器可以与MOSFET的栅极连接,从通过控制MOS管的通断控制逆变器200的输出电压;若逆变器中的开关为BJT,该控制器可以与BJT的基极连接,从通过控制BJT的通断控制逆变器200的输出电压。
具体实现时,控制器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中的任一种。当然,控制器的具体形态不限于上述举例。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容支路、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续流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和所述输入电容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二端和所述输入电容支路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直流输入的中性点连接;所述中性点为所述输入电容支路的中间节点;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续流电路分别与所述中性点、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和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感和/或所述第二电感提供续流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流电路包括:第一续流支路、第二续流支路和所述第三续流支路、且每条所述续流支路上包括一个或两个开关;
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和所述中性点连接,所述第一续流支路用于为所述第二电感提供续流路径;
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和所述中性点连接,所述第二续流支路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感提供续流路径;
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和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续流支路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提供续流路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连接;
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包括: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
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包括: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
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
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续流支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续流支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续流支路包括第七开关;
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续流支路通过第三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续流支路包括第八开关;
所述第八开关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连接,所述第八开关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支路通过第三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支路包括第九开关;
所述第九开关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连接,所述第九开关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续流支路的中间节点连接。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流电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中性点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路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三支路串联构成所述第三续流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串联构成所述第一续流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三支路串联构成所述第二续流支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十开关;所述第十开关的第一电极与所述中性点连接;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十一开关;所述第十一开关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十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十一开关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支路包括:第十二开关;所述第十二开关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十开关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十二开关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节点连接。
13.一种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
CN202111182937.1A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逆变器和逆变装置 Pending CN1142048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2937.1A CN114204836A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逆变器和逆变装置
US18/045,731 US20230114612A1 (en) 2021-10-11 2022-10-11 Inverter and Inverter Apparatus
EP22200884.9A EP4164111A1 (en) 2021-10-11 2022-10-11 Inverter and inverter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2937.1A CN114204836A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逆变器和逆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4836A true CN114204836A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46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2937.1A Pending CN114204836A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逆变器和逆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14612A1 (zh)
EP (1) EP4164111A1 (zh)
CN (1) CN11420483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1338B (zh) * 2023-10-19 2024-04-09 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及逆变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5408A1 (en) * 2003-02-21 2004-08-26 Mr.Rick West Dc to ac inverter with single-switch bipolar boost circuit
US20150042166A1 (en) * 2012-04-02 2015-02-12 Fuji Electric Co., Ltd.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N108964503A (zh) * 2018-09-30 2018-12-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的单相非隔离有源钳位mosfet逆变器
US20190157986A1 (en) * 2015-09-16 2019-05-23 sonnen GmbH Inverter device,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nverter device
CN111030499A (zh) * 2019-12-28 2020-04-17 深圳鹏城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裂相逆变电路
CN111049412A (zh) * 2019-12-31 2020-04-21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电路和逆变器
CN111211705A (zh) * 2020-03-23 2020-05-29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及输出控制方法
CN111525672A (zh) * 2020-05-26 2020-08-11 深圳市富兰瓦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口储能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57022A1 (en) * 2015-10-16 2017-04-19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Inductor assembly and power suppy system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5408A1 (en) * 2003-02-21 2004-08-26 Mr.Rick West Dc to ac inverter with single-switch bipolar boost circuit
US20150042166A1 (en) * 2012-04-02 2015-02-12 Fuji Electric Co., Ltd.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US20190157986A1 (en) * 2015-09-16 2019-05-23 sonnen GmbH Inverter device,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nverter device
CN108964503A (zh) * 2018-09-30 2018-12-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的单相非隔离有源钳位mosfet逆变器
CN111030499A (zh) * 2019-12-28 2020-04-17 深圳鹏城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裂相逆变电路
CN111049412A (zh) * 2019-12-31 2020-04-21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电路和逆变器
CN111211705A (zh) * 2020-03-23 2020-05-29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及输出控制方法
CN111525672A (zh) * 2020-05-26 2020-08-11 深圳市富兰瓦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口储能电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E MEI: "Highly efficient and reliable inverter concept based transformerless photovoltaic inverters with tri-direction clamping cell for leakage current elimination", 《IET POWER ELECTRONICS》, vol. 9, no. 8, pages 1675 - 1683, XP006057107, DOI: 10.1049/iet-pel.2015.065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64111A1 (en) 2023-04-12
US20230114612A1 (en) 2023-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3656B2 (en) Multilevel inverter device and method
CN102460932B (zh) 电力变换装置
CN109861572B (zh) 转换器电路的高效切换
US775121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ree-phase rectifier with lower voltage switches
US20050040711A1 (en) Bi-directional multi-port inverter with high frequency link transformer
US9344004B2 (e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RU2645726C2 (ru)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переменного напряжения в переменное
CN109962699A (zh) 用于控制mosfet开关模块的方法和装置
US9859808B2 (en) Power converter topology for use in an energy storage system
US20150244284A1 (en) Soft Switching Inverter
CN111211705A (zh) 一种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及输出控制方法
US20140078802A1 (en) Dc/ac inverter to convert dc current/voltage to ac current/voltage
EP2993777B1 (en) Multilevel converter
US20230114612A1 (en) Inverter and Inverter Apparatus
US20230299690A1 (en) Neutral point clamped inverter and photovoltaic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2427307B (zh) 一种三相四线制三电平逆变器
CN109075718B (zh) 功率调节和ups模块
CN211457015U (zh) 一种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
CN116455251B (zh) 一种三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240048070A1 (en) Power converter
JP2014124025A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のスイッチング素子駆動電源回路
CN118214294A (zh) 一种多相单向高升压比dc-dc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