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8838A - 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8838A
CN114198838A CN202111507912.4A CN202111507912A CN114198838A CN 114198838 A CN114198838 A CN 114198838A CN 202111507912 A CN202111507912 A CN 202111507912A CN 114198838 A CN114198838 A CN 114198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rc
workshop
air inlet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79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8838B (zh
Inventor
杨学顺
石磊
韩勇
陈凯
祝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sia General Soldering & Braz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sia General Soldering & Braz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sia General Soldering & Braz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sia General Soldering & Braz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79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8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8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8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8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8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多个排风装置和多个进风装置交替布置且共同围成通风区域,排风装置朝向所述通风区域一侧具有弧形导风面,排风装置内设有与所述弧形导风面配合的弧形排风腔,所述弧形导风面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排风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弧形排风腔一端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有排风机。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通过多个排风装置和多个进风装置围合形成局部通风区域,从而对车间局部调控,便于对现有车间进行改造,从而通过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的合理布置,避免通风气流产生过大扰动,对焊膏生成质量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膏车间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焊膏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多个制造行业中。它是由合金粉末、糊状焊剂和其它添加物组成的均质混合物,具有一定粘性,可以将电子元器件粘在即定位置,并在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后在被焊对象之间形成永久焊点。在焊膏生产过程中,车间空气中的灰尘等固体杂质以及湿度变化都会对产品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包括:多个排风装置和多个进风装置;
多个排风装置和多个进风装置交替布置且共同围成通风区域,排风装置朝向所述通风区域一侧具有弧形导风面,排风装置内设有与所述弧形导风面配合的弧形排风腔,所述弧形导风面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排风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弧形排风腔一端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有排风机。
优选地,包括两个排风装置和两个进风装置,两个排风装置的弧形导风面相对设置,两个进风装置分别位于两个排风装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风面上设有沿弧形方向分布的多个进风口,所述多个排风口的孔径向远离排风机的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地,两个排风装置的多个进风口关于所述通风区域圆周对称分布。
优选地,进风装置内部设有进风腔,所述进风腔朝向所述通风区域一侧具有布风窗口,所述进风腔内设有分流机构,分流机构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进风腔内,分流机构包括进气管和从进气管上伸出的多个分流管,分流管上设有多个分散口。
优选地,分流机构还包括转盘,转盘的转轴向远离所述通风区域方向延伸且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进风腔内,进气管和分流管安装在转盘上。
优选地,多个分流管围绕所述转轴沿圆周分布,多个分散口沿分流管长度方向分布。
优选地,分流管远离进气管一端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处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通过弹性件与分流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布风窗口处设有均流板,均流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布风孔。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多个排风装置和多个进风装置交替布置且共同围成通风区域,排风装置朝向所述通风区域一侧具有弧形导风面,排风装置内设有与所述弧形导风面配合的弧形排风腔,所述弧形导风面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排风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弧形排风腔一端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有排风机。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通过多个排风装置和多个进风装置围合形成局部通风区域,从而对车间局部调控,便于对现有车间进行改造,从而通过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的合理布置,避免通风气流产生过大扰动,对焊膏生成质量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排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进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分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分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加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加湿装置的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8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排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进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分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分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加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加湿装置的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包括:多个排风装置1和多个进风装置2;
多个排风装置1和多个进风装置2交替布置且共同围成通风区域,排风装置1朝向所述通风区域一侧具有弧形导风面12,排风装置1内设有与所述弧形导风面12配合的弧形排风腔11,所述弧形导风面12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排风腔11连通的进风口121,所述弧形排风腔11一端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有排风机13。
本实施例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通过图1可以看出,虚线框表示生产区域,箭头表示气流的流动方向;生产区域中主要集中布置焊膏生产环节中所用到的设备;通过排风组件1和进风组件2的围合,可以对生产区域所在空间内的空气条件,从而可以在大车间多间连通衔接的环境中,能够灵活对焊膏所在区域进行局部调节,便于对现有车间进行改造,极具推广意义。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多个排风装置和多个进风装置交替布置且共同围成通风区域,排风装置朝向所述通风区域一侧具有弧形导风面,排风装置内设有与所述弧形导风面配合的弧形排风腔,所述弧形导风面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排风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弧形排风腔一端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有排风机。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通过多个排风装置和多个进风装置围合形成局部通风区域,从而对车间局部调控,便于对现有车间进行改造,从而通过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的合理布置,避免通风气流产生过大扰动,对焊膏生成质量造成影响。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可包括两个排风装置1和两个进风装置2,两个排风装置1的弧形导风面12相对设置,两个进风装置2分别位于两个排风装置1之间。排风组件1采用弧形腔的设计,弧形导风面能够在同样长度跨度的情况下利用曲面轮廓拥有更大的吸风面积,从而提升换气效率。
参照图2,在具体排风过程中,所述弧形导风面12上设有沿弧形方向分布的多个进风口121,所述多个进风口121的孔径向远离排风机13的方向逐渐增大。弧形导风面12通过进风口121来引导气流顺着板面均匀分布进入;由于越靠近第一风机13的部位吸力越强,所以利用逐渐变小的孔径设计,可以让远离第一风机13的板孔121也能够获得足够的进风量,从而让围合空间内的空气流动分布更加均匀。
在进风口的布置方式中,两个排风装置1的多个进风口121关于所述通风区域圆周对称分布,进一步保证整个通风区域内的空气流动均匀分布。
参照图3和4,在进风装置的具体设计方式中,进风装置2内部设有进风腔21,所述进风腔21朝向所述通风区域一侧具有布风窗口,所述进风腔21内设有分流机构,分流机构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进风腔21内,分流机构包括进气管和从进气管上伸出的多个分流管23,分流管23上设有多个分散口235。
在具体进风过程中,进风装置通过进风机通过分流机构向进风腔内进风。具体地,进风机通过进气管向分流管内供气,这些气流通过分流管的多个分流口逸散到进风腔21内,同时通过分流机构的转动,使得气流在进风腔内均匀分布。
在分流机构的具体设置方式中,分流机构还包括转盘231,转盘231的转轴向远离所述通风区域方向延伸且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进风腔21内,进气管25和分流管23安装在转盘231上。
在分流管的具体布置方式中,多个分流管23围绕所述转轴沿圆周分布,多个分散口沿分流管23长度方向分布。
为了根据通风需要调节进气量,参照图5,分流管23远离进气管25一端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处安装有密封盖263,密封盖263通过弹性件262与分流管23连接;当第二风机供应的空气流量较小时,气流不足以顶开密封盖263,此时全部气流通过分散口进入进风腔,当第二风机供应的空气流量较大时,气流会冲击密封盖263使其克服弹性件262的拉力开启;从而可根据气流供应情况进行自主调节,从而实现分散口——调节口两级设计的气流释放结构。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大分流机构的转速,使得密封盖在离心力作用下开启,从而实现进气量的主动调节。
为了保证进风装置在通风区域内均匀进风,所述布风窗口处设有均流板24,均流板2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布风孔,利用均匀分布的孔位让气流朝生产区域所在方向移动。
为了实现通风空间内的湿度控制,参照图6和7,进风装置的进风风机还连接有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27包括风腔271、水箱272和超声振荡棒;所述风腔271上相对两侧设置有加湿出口201和加湿进口202;所述加湿出口202与所述进风风机的进口端连通;所述风腔271设置在所述水箱272的上方;所述风腔271与所述水箱272之间连通设置有传输管279;所述超声振荡棒位于所述水箱272内部;所述传输管279位于所述风腔271的一端上设置有无动力风球274;所述无动力风球274位于所述加湿出口201和所述加湿进口202之间。
利用第二风机的抽气效果,让气路上游的空气依次穿过加湿进口202和加湿出口201,并带动无动力风球274转动;超声振荡棒则利用震动作用让水箱272中的水转变为炫富液滴,这些液滴在无动力风球274的输送作用下顺着风腔271内的气流一同转移到中转腔21内,并最终达到生产区域达到生产环境的增湿效果。
如图8所示,所述加湿装置27还包括移动座28;所述移动座28包括承重板281、万向轮282和定位框件283;所述万向轮282设置在所述承重板281底部;所述定位框件283设置在所述承重板281的顶部;所述承重板281被所述定位框件283包围的顶部区域内设置有供电触点槽284;所述水箱272下端四周贴合设置有加热管275;所述水箱272的底部设置有接电触点座276;所述接电触点座276与所述加热管275电性连接;当所述水箱272下端嵌入所述定位框件282内部时,所述接电触点座276与所述供电触点槽284对应配合连接。
借助移动座28,可以让加湿装置27能够灵活移动,加湿装置27与上下游的第二风机、过滤单元29利用输气软管连通,从而能够弯曲变化适应加湿装置27的位置改变,以便更好地适应车间内的空间特点,有利于对现有车间环境进行后期改造,其使用适应性更强;其次,当水箱272和定位框件282配合后,接电触点座276和供电触点槽294电性连接从而利用加热管275对水箱内部进行加热,实现悬浮液滴制备速度的提升,显著加强了增湿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排风装置(1)和多个进风装置(2);
多个排风装置(1)和多个进风装置(2)交替布置且共同围成通风区域,排风装置(1)朝向所述通风区域一侧具有弧形导风面(12),排风装置(1)内设有与所述弧形导风面(12)配合的弧形排风腔(11),所述弧形导风面(12)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排风腔(11)连通的进风口(121),所述弧形排风腔(11)一端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有排风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排风装置(1)和两个进风装置(2),两个排风装置(1)的弧形导风面(12)相对设置,两个进风装置(2)分别位于两个排风装置(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风面(12)上设有沿弧形方向分布的多个进风口(121),所述多个进风口(121)的孔径向远离排风机(13)的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排风装置(1)的多个进风口(121)关于所述通风区域圆周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进风装置(2)内部设有进风腔(21),所述进风腔(21)朝向所述通风区域一侧具有布风窗口,所述进风腔(21)内设有分流机构,分流机构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进风腔(21)内,分流机构包括进气管和从进气管上伸出的多个分流管(23),分流管(23)上设有多个分散口(2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流机构还包括转盘(231),转盘(231)的转轴向远离所述通风区域方向延伸且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进风腔(21)内,进气管(25)和分流管(23)安装在转盘(2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分流管(23)围绕所述转轴沿圆周分布,多个分散口沿分流管(23)长度方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流管(23)远离进气管(25)一端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处安装有密封盖(263),密封盖(263)通过弹性件(262)与分流管(2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窗口处设有均流板(24),均流板(2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布风孔。
CN202111507912.4A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 Active CN114198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7912.4A CN114198838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7912.4A CN114198838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8838A true CN114198838A (zh) 2022-03-18
CN114198838B CN114198838B (zh) 2023-02-28

Family

ID=80652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7912.4A Active CN114198838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883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74148U (zh) * 2013-06-03 2013-11-06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立式空调中的空调送风装置
DE102013006490A1 (de) * 2013-04-16 2014-10-16 Enersearch Gmbh Modul mit einem Gehäuse für großflächige Wärmetauscherplatten und für die dazugehörige Lüftertechnik für die Montage an der Gebäudeaußenwand
CN105115050A (zh) * 2015-08-03 2015-12-02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圆锥形进风栅的空气净化器
CN107436000A (zh) * 2016-05-26 2017-12-05 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分区散热功能的通信机房
CN212179135U (zh) * 2020-04-08 2020-12-18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钢瓶间的通风系统
CN212299329U (zh) * 2020-05-13 2021-01-05 四川江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房建工程建筑的通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06490A1 (de) * 2013-04-16 2014-10-16 Enersearch Gmbh Modul mit einem Gehäuse für großflächige Wärmetauscherplatten und für die dazugehörige Lüftertechnik für die Montage an der Gebäudeaußenwand
CN203274148U (zh) * 2013-06-03 2013-11-06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立式空调中的空调送风装置
CN105115050A (zh) * 2015-08-03 2015-12-02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圆锥形进风栅的空气净化器
CN107436000A (zh) * 2016-05-26 2017-12-05 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分区散热功能的通信机房
CN212179135U (zh) * 2020-04-08 2020-12-18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钢瓶间的通风系统
CN212299329U (zh) * 2020-05-13 2021-01-05 四川江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房建工程建筑的通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8838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9725A (zh) 送风末端装置和送风装置
CN114198838B (zh) 一种焊膏车间局部平衡通风系统
US5738167A (en) Blower fan housing assembly
CN213747026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387899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配电箱
CN213401684U (zh) 一种发电厂用电气接地保护装置
CN210832473U (zh) 一种用于空调扇出风口的导风装置
CN210688646U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9435658U (zh) 一种干式电力变压器低压线圈
CN110918561A (zh) 一种结核病检测设备的内部除尘系统
CN212619050U (zh) 一种用于基站机房通风空调设备
CN207688379U (zh) 一种空调出风扇叶导流装置
CN214256937U (zh) 一种机房的通风机构
CN215762320U (zh) 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轴流风机
CN220304317U (zh) 一种盐化工业喷雾式无填料冷却塔
CN212086811U (zh) 一种均衡导热的控制箱
CN219961097U (zh) 一种可调节的控制装置
CN211233845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废弃余热处理装置
CN205689455U (zh) 一种风机系统及空调外机
CN108019908A (zh) 一种用于空调的导流装置
CN217131500U (zh) 一种空调abs圆形百叶出风口
CN108736650A (zh) 用于大型直流电机的侧水冷通风冷却结构
CN209840388U (zh) 导风板摆动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N212274407U (zh) 一种开关端子加工用散热装置
CN216769595U (zh) 无水加湿装置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00 No. 372, Jinpeng street, Sandun Industrial Park,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Yatong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No. 372, Jinpeng street, Sandun Industrial Park,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ASIA GENERAL SOLDERING & BRAZING MATERIAL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