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8809A -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8809A
CN114198809A CN202111393652.2A CN202111393652A CN114198809A CN 114198809 A CN114198809 A CN 114198809A CN 202111393652 A CN202111393652 A CN 202111393652A CN 114198809 A CN114198809 A CN 114198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air inlet
inlet area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36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8809B (zh
Inventor
曾若维
钟安富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936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8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8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8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8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8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40Pressure, e.g. win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室内机包括:壳体,限定出安装空间,并设有第一进风区域和第二进风区域;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区域相连通;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二进风区域相连通;风量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进风区域和所述第二进风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相对应,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运动,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的进风面积,以使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处的风压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风压差值,从而可以降低对室内机安装场地的要求,安装时不需要占用过多的场地空间,在一些小面积的房间也能安装。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背景技术
风量或风压平衡对空调器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一般会在两片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区域开相同的进风孔,在理论上确保通过两片换热器的风量一样,达到两片换热器的风量平衡。
但是,此种设计方法导致空调器安装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如空调其一侧靠墙安装时,靠墙侧的通风会受影响;另外如果安装多台空调器时,中间侧的区域通风会受影响。此两种情况都会导致空调器在安装好后出现两片换热器风量不均的情况,从而降低空调的能力。
目前一般是根据厂家安装说明,多台空调器之间及空调器与墙的距离保持足够的尺寸,此种解决方案对安装场地要求高,安装时需要占用更多的场地空间,在一些小面积的房间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以解决现有空调器的安装对安装场地要求高及占用场地空间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壳体,限定出安装空间,并设有第一进风区域和第二进风区域;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区域相连通;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二进风区域相连通;风量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进风区域和所述第二进风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相对应,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运动,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的进风面积,以使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处的风压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风压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孔,所述风量调节件与所述进风孔相对应,将所述进风孔分为所述第一进风区域和所述第二进风区域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进风孔活动,以改变所述第一进风区域和所述第二进风区域的进风面积比例,以使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处的风压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风压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区域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形成供来自所述第一进风区域的空气流动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空气流道,所述第二进风区域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形成供来自所述第二进风区域的空气流动至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空气流道,所述风量调节件包括:遮挡板,设于所述第一空气流道和所述第二空气流道之间,以分隔所述第一空气流道和所述第二空气流道;驱动装置,与所述遮挡板驱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遮挡板从所述第一空气流道向所述第二空气流道流动或从所述第二空气流道向所述第一空气流道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段,限定出所述安装空间;第二壳体段,与所述第一壳体段相连通,并与所述第一壳体段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进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上对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侧壁,所述第二进风区域通过所述第一壳体段与所述第二壳体段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通;或者,所述进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上对应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侧壁,所述第一进风区域通过所述第一壳体段与所述第二壳体段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前方,所述进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的前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还包括:过滤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和所述第二壳体段的连通处;所述进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上对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侧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进风区域通过所述过滤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通;所述进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上对应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侧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进风区域通过所述过滤件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段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与外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前方,所述通风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与外界,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空气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与所述第二壳体段的连通处对应所述第二换热器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处的风压;控制器,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风量调节件均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风压并计算所述风压的差值,在所述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风压差值时,控制所述风量调节件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运动,以使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风压差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及其室内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风量调节件相对于第一进风区域和第二进风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运动,从而改变第一进风区域和第二进风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进风面积,以调整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处的风压,使得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处的风压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风压差值,做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处的风压或流经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风量平衡或接近平衡,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及制热能力。
对于室内机特定的安装场合,本申请中可以通过风量调节件实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处的风压或流经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风量平衡或接近平衡,从而可以降低对室内机安装场地的要求,安装时不需要占用过多的场地空间,在一些小面积的房间也能安装。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室内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K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室内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室内机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室内机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的连接关系图。
附图标记:
100、室内机;1、壳体;10、第一壳体段;101、进风孔;102、第一进风区域;103、第二进风区域;104、安装空间;105、第一空气流道;106、第二空气流道;107、第二壳体段;108、通风孔;109、第一框架;20、第一换热器;30、第二换热器;40、风量调节件;401、遮挡板;402、驱动装置;50、过滤件;60、过滤元件;70、风机;80、第一检测装置;90、第二检测装置;200、控制器;300、第二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100,其中,空调器包括室内机100和室外机,室内机100和室外机之间通过联机管进行连接,实现冷媒在室内机100和室外机之间的流动,从而实现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
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风机70和换热器,壳体1限定出安装空间104,风机70和换热器设于安装空间104内,在风机70的驱动作用下,外界空气进入安装空间104,与换热器换热后,从安装空间104流出,实现制冷和制热。
如图3所示,壳体1设有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且壳体1设有出风区域,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均连通安装空间104和外界,出风区域连通安装空间104和外界,
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
第一换热器20设于安装空间104内,并与第一进风区域102相连通;第二换热器30设于安装空间104内,并与第二进风区域103相连通,如图1和图3中曲线箭头示意第二进风区域的进风流至第二换热器的流路。
在风机70的作用下,外界的空气能够经过第一进风区域102进入安装空间104,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后,从出风区域流出;外界的空气还可以经过第二进风区域103进入安装空间104,与第二换热器30换热后,从出风区域流出。
如图1和图2所示,风量调节件40与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中的至少一个相对应,并能够相对于至少一个运动,以改变至少一个的进风面积,以使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压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风压差值。
风量调节件40可以与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均相对应,这样风量调节件40可以改变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的进风面积。当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压的差值大于预设风压差值时,可以通过风量调节件40改变第一进风区域102和/或第二进风区域103的进风面积,使得风压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风压差值,从而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压能够达到平衡或接近平衡,流经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量也可以达到平衡或接近平衡。
风量调节件40也可以与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中的一个相对应,以风量调节件40与第一进风区域102相对应为例。当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的风压的差值大于预设风压差值时,可以通过风量调节件40改变第一进风区域102和/或第二进风区域103的进风面积,使得风压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风压差值,从而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压能够达到平衡或接近平衡,流经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量也可以达到平衡或接近平衡。
可选地,如图1所示,壳体1设有进风孔101,风量调节件40与进风孔101相对应,将进风孔101分为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并能够相对于进风孔101活动,以改变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的进风面积比例,以使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压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风压差值。
风量调节件40将进风孔101分为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通过风量调节件40相对于进风孔101活动,改变风量调节件40相对于进风孔101的位置,从而改变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的分界点,同时改变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的进风面积大小,改变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的进风面积比例,使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压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风压差值。
该方案通过风量调节件40实现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的进风面积大小的同步调整,从而可以只设置一个风量调节件40,而且对风压差值的调整速度快。
可选地,室内机100还包括检测装置和控制器200。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压。
检测装置也可以不检测风压,而是检测流经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的风量或者检测除风量外,其他与风压有关系并能反应风压的参数。
检测装置可以为风压传感器,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检测装置均设于安装空间104内。为方便描述,将两个检测装置分别命名为第一检测装置80和第二检测装置90,第一检测装置80设于壳体1上与第一换热器20相对的侧壁,第二检测装置90设于壳体1上与第二换热器30相对的侧壁。以第一换热器20位于第二换热器30前方为例,第一检测装置80设于壳体1的前侧壁,第二检测装置90设于壳体1的后侧壁。
控制器200与检测装置和风量调节件40均相连接,控制器200接收风压并计算风压的差值。以风量调节件40对应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例,在差值大于预设风压差值时,控制器200控制风量调节件40相对于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中的至少一个运动,从而改变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的至少一个的进风面积,以使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风压差值。在风压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风压差值时,控制器200不控制风量调节件40运动。
可选地,风量调节件40包括遮挡板401和驱动装置402。
遮挡板401设于第一换热器20与进风孔101之间或设于第二换热器30与进风孔101之间,用于将进风孔101分为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
如图2中,以遮挡板401设于第一换热器20与进风孔101之间为例,遮挡板401将进风孔101分为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遮挡板401位于第一进风区域102与第一换热器20之间的第一空气流道105和第二进风区域103与第二换热器30之间的第二空气流道106之间,从而起到隔离第一空气流道105和第二空气流道106的作用,使得第一进风区域102不能为第二换热器30提供外界空气,第二进风区域103也不能为第一换热器20提供外界空气。其中,来自第一进风区域102的空气经第一空气流道105流动至第一换热器20,来自第二进风区域103的空气经第二空气流道106流动至第二换热器30。
如图6所示,驱动装置402与控制器200相连接,驱动装置402与遮挡板401驱动连接,用于带动遮挡板401相对于进风孔101运动。
在风压的差值大于预设风压差值时,控制器200控制驱动装置402带动遮挡板401相对于进风孔101运动,改变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的进风面积的比例,从而使得风压的差值满足小于或等于预设风压差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02包括电动推杆或电磁推杆,电动推杆或电磁推杆的伸缩段带动遮挡板401相对于第一空气流道105和第二空气流道106运动,以改变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的进风面积的比例。
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402包括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位于遮挡板401下方,随着电动推杆的伸出,电动推杆带动遮挡板401向上运动;随着电动推杆的缩回,遮挡板40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
可选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段10和第二壳体段107。其中,第一壳体段的前侧壁、后侧壁、右侧壁和左侧壁在附图中分别标记为A、B、C和D,第二壳体段的前侧壁、后侧壁、右侧壁和左侧壁在附图中分别标记为E、F、G和H。
第一壳体段10限定出安装空间104,进风孔101设于第一壳体段10;第二壳体段107与第一壳体段10相连通。
在进风孔101设于第一壳体段10上对应第一换热器20的侧壁的情况下,即如图1至图3中进风孔101设于第一壳体段10的前侧壁的情况下,风量调节件40设于第一换热器20与第一壳体段10之间,第二壳体段107与第一壳体段10相连通,从而使得第二进风区域103能够通过第一壳体段10与第二壳体段107的连通处与第二换热器30相连通。
或者,在进风孔101设于第一壳体段上对应第二换热器30的侧壁的情况下,风量调节件40设于第二换热器30与第二壳体段107之间,第二壳体段107与第一壳体段10相连通,从而使得第一进风区域102能够通过第一壳体段10与第二壳体段107的连通处与第一换热器20相连通。
第二壳体段107与第一壳体段10沿上下方向设置,易于实现第二进风区域103能够通过第一壳体段10与第二壳体段107的连通处与第二换热器30相连通或第一进风区域102能够通过第一壳体段10与第二壳体段107的连通处与第一换热器20相连通。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壳体段10位于第二壳体段107上方,风机为位于第一壳体段上方,可以理解,也可以是第二壳体段107位于第一壳体段10上方。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20位于第二换热器30前方,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换热器20的底端和第二换热器30的底端相连接,第一换热器20顶端向相背第二换热器30的方向延伸,第二换热器30的顶端向背离第一换热器20的方向延伸,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共同形成V形。
因为需要站在第一壳体段10的前侧壁进行空调器的操作及维护工作,因此第一壳体段10的前侧壁一般不会被阻挡。进风孔101承担着既为第一换热器20进风又为第二换热器30进风的功能,因此将进风孔101设于第一壳体段10的前侧壁,进风孔101被遮挡的风险小,从而能够保证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均能够有来自进风孔101的空气流入。
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室内机100还包括过滤件50,过滤件50设于第一壳体段10和第二壳体段107的连通处。
第一壳体段10与第二壳体段107沿上下方向设置,过滤件50设于第一壳体段10与第二壳体段107之间,从而方便对过滤件50的拆卸或维修。例如,将第一壳体段10的前侧壁或第二壳体段107的底壁(当第一壳体段10位于第二壳体段107的上方的情况下)拆下,可以实现对过滤件50的拆卸或维修。
尤其当第一换热器20位于第二换热器30前方,过滤件50贴合在第二换热器30的后壁面的情况下,如果想从壳体1的后方拆卸或维修过滤件50都会受到维修空间的限制,导致过滤件50的拆卸或维修都不方便。此时,将过滤件50设于第一壳体段10与第二壳体段107之间,可以方便对过滤件50的拆卸或维修。
进风孔101设于第一壳体段10上对应第一换热器20的侧壁(如图1至图3中第一壳体段10的前侧壁)的情况下,第一进风区域102与第一换热器20的连通较为方便,第二进风区域103可以通过过滤件50与第二换热器30相连通。
进风孔101设于第一壳体段上对应第二换热器30的侧壁(如图1至图3中第一壳体段10的后侧壁)的情况下,第二进风区域103与第二换热器30的连通较为方便,第一进风区域102可以通过过滤件50与第一换热器20相连通。
过滤件50可以为过滤网。
可选地,如图1至图3中,第二壳体段107设有通风孔108,通风孔108用于连通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中的一个与外界,换言之,外界的空气能够通风孔108流至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中的所述一个。
在第二壳体段107设置通风孔108可以提高第二壳体段107的利用率,使得第二壳体段107在连通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一换热器20或连通第二进风区域103和第二换热器30的情况下,还能够通过通风孔108为第一换热器20或第二换热器30提供进风。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20位于第二换热器30前方,通风孔108用于连通第二换热器30与外界。
第二换热器30位于第一换热器20的后方,第二换热器30的进风较容易被墙体等遮挡,因此设置过滤件50与第二换热器30相对应,用于对外界流至第二换热器30的空气进行过滤。
过滤件50设于第一壳体段10与第二壳体段107的连通处对应第二换热器30处,如图1所示,过滤件50位于第一壳体段10和第二壳体段107的连通处的后端部,且位于第二换热器30的下方,使得过滤件50既能够对来自第二进风区域103的空气进行过滤,还能够对来自通风孔108的空气进行过滤。
如图1至图3所示,过滤件50位于通风孔108的上方。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通风孔108呈沿第二壳体段107的周向设置的环形,从而在第二壳体段107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通风孔108的面积。
本申请中通风孔108可以为一个孔,也可以为如图1至图5中所示为多个孔的组合。进风孔101可以为一个孔,也可以为如图1至图5中所示为多个孔的组合。
可选地,室内机100还包括过滤元件60,过滤元件60贴在第一换热器20背离第二换热器30的壁面,如图1中,过滤元件60设于第一换热器20的前壁面,位于第一换热器20与第一进风区域102之间,从第一进风区域102进入第一空气流道105的空气经过过滤元件60进行过滤。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中,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连接形成“V”形结构,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为相同的换热器,过滤元件60贴在第一换热器20上,过滤件50安装在第二换热器30的下放。为支撑第一换热器20、第二换热器30、驱动装置402及遮挡板40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壳体段10和第二壳体段107的连通处设有第一框架109,例如第一框架109用于支撑遮挡板401,遮挡板401的一端与第一框架109可转动连接,遮挡板401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段10的前侧壁相抵接。过滤件50的四周与第一框架109平齐,通过过滤件50使第二换热器30与第二壳体段107隔开。第一框架109设有连通孔,因此,不影响从第二进风区域的进风经过第一框架流动至过滤件从而流动至第二换热器处。室内机还包括第二框架300,第二框架设于风机下方并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上方,起到固定风机及第一换热器的顶端、第二换热器的顶端的作用。
进风孔101设于第一壳体段10的前侧壁,第二壳体段107设有沿第二壳体段107的周向延伸的通风孔108,通风孔108低于过滤件50。对应第一换热器20的开孔(第一进风区域102)和对应第二换热器30的开孔(第二进风区域103和通风孔108)分别满足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所要求的开孔面积,其中,所要求的开孔面积指的是风机70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开孔面积。
第一壳体段10的后侧壁设有后压力传感器(第二检测装置90),第一壳体段10的前侧壁设有前压力传感器(第一检测装置80),后压力传感器和前压力传感器可以分别检测第二换热器30及第一换热器20处的风压。第一壳体段10的前侧壁与第一换热器20之间设有风量调节件40,风量调节件40包括遮挡板401和驱动装置402,驱动装置402包括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设于第一框架109,电动推杆与遮挡板401的前端驱动连接,进风孔101上位于遮挡板401前端以上的为第一进风区域102,位于遮挡板401前端以下的为第二进风区域103。遮挡板401可以通过电动推杆调节高度,遮挡板401高度的改变可以调节第一进风区域102和第二进风区域103的进风面积的比例,从而改变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压。
空调器正常运行时,第二换热器30由通风孔108及第二进风区域103进风,第一换热器20从第一进风区域102进风。当第二壳体段107的后侧壁及左右两侧壁的通风孔108被墙壁或产品阻挡时,如果阻挡的面积较小,不影响第二换热器30的回风需求时,对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压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如果阻挡的面积过大,影响到第二换热器30的回风需求时,此时通过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的风量会不一样,前压力传感器和后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前后风压就会不一样,控制器200接收到前压力传感器和后压力传感器的风压的差值时,预设风压差值可以为5%,风压的差值在5%以内,控制器200不动作。当差值超过5%时,控制器200的继电器动作,此时电动推杆动作,推动遮挡板401向上,每次通电时间一定,因为电动推杆的运行速度是一定的,时间确定的情况可确保电动推杆的伸出距离一定,即遮挡板401向上运动的距离一定,设定此动作为一个周期。此周期完成后,预设时间(例如一分钟)后控制器200再以新的前后压力传感器的差值为依据,差在5%以内,控制器200不动作,当差值超过5%时,控制器200的继电器动作,电动推杆动作,以此为循环,直至前后压力传感器的差值控制在5%内为止。可以理解,检测装置也可以实时采集风压的差值,控制器200根据该
上述调节过程一般只有空调器安装完刚开机时发生,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压趋于平衡后,只要安装环境没有大变化,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处的风压的差值不会产品大的变动。
因此,此方案可以减少空调安装对安装场地的要求,节约安装场地,同时可以满足多台空调器并联安装的需要,提高产品的通用性。另外对一些小的安装场地,可以有效防止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之间的风量不平衡现象,可以防止因安装环境而降低空调器的能力。
本申请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空调器的室内机100。
本申请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因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空调器的室内机100,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室内机100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限定出安装空间,并设有第一进风区域和第二进风区域;
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区域相连通;
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二进风区域相连通;
风量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进风区域和所述第二进风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相对应,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运动,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的进风面积,以使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处的风压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风压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孔,所述风量调节件与所述进风孔相对应,将所述进风孔分为所述第一进风区域和所述第二进风区域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进风孔活动,以改变所述第一进风区域和所述第二进风区域的进风面积比例,以使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处的风压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风压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风区域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形成供来自所述第一进风区域的空气流动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空气流道,所述第二进风区域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形成供来自所述第二进风区域的空气流动至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空气流道,所述风量调节件包括:
遮挡板,设于所述第一空气流道和所述第二空气流道之间,以分隔所述第一空气流道和所述第二空气流道;
驱动装置,与所述遮挡板驱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遮挡板从所述第一空气流道向所述第二空气流道流动或从所述第二空气流道向所述第一空气流道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段,限定出所述安装空间;
第二壳体段,与所述第一壳体段相连通,并与所述第一壳体段沿上下方向设置;
所述进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上对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侧壁,所述第二进风区域通过所述第一壳体段与所述第二壳体段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通;或者,所述进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上对应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侧壁,所述第一进风区域通过所述第一壳体段与所述第二壳体段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前方,所述进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的前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和所述第二壳体段的连通处;
所述进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上对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侧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进风区域通过所述过滤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通;所述进风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上对应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侧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进风区域通过所述过滤件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段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与外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前方,所述通风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与外界,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空气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与所述第二壳体段的连通处对应所述第二换热器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处的风压;
控制器,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风量调节件均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风压并计算所述风压的差值,在所述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风压差值时,控制所述风量调节件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运动,以使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风压差值。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02111393652.2A 2021-11-23 2021-11-23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Active CN114198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3652.2A CN114198809B (zh) 2021-11-23 2021-11-23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3652.2A CN114198809B (zh) 2021-11-23 2021-11-23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8809A true CN114198809A (zh) 2022-03-18
CN114198809B CN114198809B (zh) 2023-12-26

Family

ID=80648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3652.2A Active CN114198809B (zh) 2021-11-23 2021-11-23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8809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6218A (ja) * 1998-11-09 2000-05-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05115043A (zh) * 2015-09-23 2015-12-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35521A (zh) * 2015-08-25 2015-1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出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5079365U (zh) * 2015-10-12 2016-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贯流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5783118A (zh) * 2016-03-18 2016-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调
CN205579754U (zh) * 2016-03-28 2016-09-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正出风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17040389A (ja) * 2015-08-18 2017-02-2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応用機器の熱交換装置
CN106482230A (zh) * 2015-08-27 2017-03-08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混流空调
CN111678200A (zh) * 2020-06-08 2020-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凝露功能的室内机、空调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212362211U (zh) * 2020-06-08 2021-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凝露功能的室内机、空调
CN112524700A (zh) * 2020-12-21 2021-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80021A (zh) * 2021-01-25 2021-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
CN113566312A (zh) * 2021-07-27 2021-10-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设备及空调、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6218A (ja) * 1998-11-09 2000-05-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2017040389A (ja) * 2015-08-18 2017-02-2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応用機器の熱交換装置
CN105135521A (zh) * 2015-08-25 2015-1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出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6482230A (zh) * 2015-08-27 2017-03-08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混流空调
CN105115043A (zh) * 2015-09-23 2015-12-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79365U (zh) * 2015-10-12 2016-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贯流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5783118A (zh) * 2016-03-18 2016-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调
CN205579754U (zh) * 2016-03-28 2016-09-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正出风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678200A (zh) * 2020-06-08 2020-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凝露功能的室内机、空调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212362211U (zh) * 2020-06-08 2021-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凝露功能的室内机、空调
CN112524700A (zh) * 2020-12-21 2021-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80021A (zh) * 2021-01-25 2021-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
CN113566312A (zh) * 2021-07-27 2021-10-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设备及空调、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8809B (zh)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99190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10360621B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EP1930663B1 (en) Air conditioner
KR101199180B1 (ko) 공기조화 유닛
US10288301B2 (en) Thermostat hood for a heating system of an air conditioner unit
CN104204684A (zh) Hvac系统的协调空气侧控制
CN114198809A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KR20080060857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응축수 배출장치
KR101409088B1 (ko) 팬코일유닛
CN1952495A (zh) 空调器室外机
KR101666221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1082890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7420983A (zh) 带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66520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1086353B (zh) 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
CN209639137U (zh) 风管机
JP464122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7106676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219976606U (zh) 一种工业除湿机
KR20060087295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전원 차단구조
CN219955497U (zh) 一种带电加热器的一体式空调
CN215765704U (zh) 一种恒温恒湿吊顶冷风机
US11067300B2 (en) Packaged terminal air conditioner unit having a removable exhaust air filter
CN216481307U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器
CN107327923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