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7563B - 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7563B
CN114197563B CN202111309712.8A CN202111309712A CN114197563B CN 114197563 B CN114197563 B CN 114197563B CN 202111309712 A CN202111309712 A CN 202111309712A CN 114197563 B CN114197563 B CN 1141975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lope
swinging
telescopic cylinder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97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7563A (zh
Inventor
窦松涛
李俞凛
解庆贺
毕研美
王震
胡佩清
郭洪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97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7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7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7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7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7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5/00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F5/30Auxiliary apparatus, e.g. for thawing, cracking, blowing-up, or other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the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7/00Equipment for conveying or separating excavated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Repair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包含有用于作为运动载体的机动底盘(94)、用于对路基边坡进行整理的边坡平整装置,通过机动底盘(94),实现了在路基上进行运动,通过边坡平整装置,实现了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保证了路基边坡的坡度的一致性,因此提高了对路基边坡的进行整理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理装置和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路和铁路进行施工时,首要的工程就是路基施工,为了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施工,需要对边坡修整,因此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工程机械,在现有的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中,一般采用挖挖掘机和人工的结合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受限于挖机大臂的长度及铲斗的大小、形状,机械处理后的坡面精度较差,人工修整工作大,同时刷坡后的路基土,还是是在坡底用自卸汽车运走,增加了施工工程量,
基于申请人于2021年6月25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因此提高了对路基边坡的进行整理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包含有用于作为运动载体的机动底盘、用于对路基边坡进行整理的边坡平整装置。
由于设计了机动底盘和边坡平整装置,通过机动底盘,实现了在路基上进行运动,通过边坡平整装置,实现了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保证了路基边坡的坡度的一致性,因此提高了对路基边坡的进行整理效率。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的方式把机动底盘和边坡平整装置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通过切割、推铲和压实的处理方式实现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的方式把边坡平整装置与机动底盘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边坡平整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切土机和摆动架。
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路基边坡的定坡度修整,提高了对路基边坡的进行整理效果。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边坡平整装置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皮带输送机、绞龙提升机和托壳。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边坡平整装置和机动底盘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摆动伸缩缸、摆动梁、夹紧螺母、调节螺杆和卡座。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二附件装置和机动底盘之间,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升降架。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二附件装置和机动底盘之间,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定转动轮和卷扬机。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五附件装置并且第五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和机动底盘之间,第五附件装置设置为套圈架。
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
本发明设计了,在机动底盘上分别设置有升降架和定转动轮,在升降架上设置有摆动梁并且在摆动梁上分别设置有摆动架调节螺杆,在摆动架和调节螺杆之间设置有卡座并且在摆动架和摆动梁之间设置有摆动伸缩缸和夹紧螺母,在摆动梁与定转动轮和机动底盘之间设置有卷扬机并且在摆动架上分别设置有切土机和托壳,在托壳上分别设置有皮带输送机和绞龙提升机并且在绞龙提升机和定转动轮之间设置有套圈架。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切土机、皮带输送机、绞龙提升机、托壳、摆动架、摆动伸缩缸、摆动梁、夹紧螺母、升降架、定转动轮、卷扬机、套圈架、机动底盘、调节螺杆和卡座,组成了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设计了,机动底盘设置为履带底盘并且机动底盘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升降架联接,机动底盘的上端端面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定转动轮联接并且机动底盘的上端端面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卷扬机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履带底盘运动支撑,提高了运动的稳定性能。
本发明设计了,切土机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液压马达、转动轴、锯齿片、推铲板、固动轴、调节伸缩缸、第二液压马达和镇压辊并且转动轴的端头和镇压辊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摆动架转动式联接,转动轴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液压马达的端轴联接并且镇压辊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液压马达的端轴联接,在转动轴上设置有锯齿片并且固动轴的端头设置为与摆动架联接,推铲板的侧面耳座设置为与固动轴转动式联接并且推铲板的中间耳座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调节伸缩缸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调节伸缩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固动轴的中间部联接并且固动轴设置在转动轴和镇压辊之间,第一液压马达的液压端口部、调节伸缩缸的液压端口部和第二液压马达的液压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机动底盘的液压装置联接并且调节伸缩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转动轴和固动轴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锯齿片设置为沿转动轴间隔排列分布,推铲板设置为凹字形片状体并且镇压辊设置为中字形杆状体,第一液压马达的壳体和第二液压马达的壳体分别设置为与摆动架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路基边坡的切割、推平和镇压一次成型,满足了对路基边坡的凸凹面面整理成型。
本发明设计了,摆动架设置为包含有边框部、移动座部和螺杆部并且边框部的上端边框中间部设置为与移动座部联接,移动座部的内外侧面部设置为与螺杆部联接并且边框部设置为与切土机联接,边框部的下端边框设置为与托壳联接并且边框部的中间竖杆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伸缩缸联接,移动座部和螺杆部分别设置为与摆动梁联接并且移动座部设置为与卡座联接,螺杆部设置为与夹紧螺母联接并且边框部设置为梯形架状体,移动座部设置为凸字形块状体并且移动座部的收缩部端头设置为与边框部联接,螺杆部设置为光柱螺栓。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框架支撑处理,满足对切土机的支撑。
本发明设计了,托壳设置为包含有箱部、导料板和连接爪杆并且箱部的后端端面上端部设置为与导料板联接,箱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连接爪杆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并且连接爪杆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摆动架联接,箱部设置为与皮带输送机容纳式联接并且箱部的后端端面下端部设置为与绞龙提升机联接,导料板的前端头设置为与皮带输送机相对应分布并且导料板的后端头设置为与绞龙提升机的输入端口部联接,箱部设置为矩形盒状体并且导料板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连接爪杆设置为U字形棒状体并且连接爪杆设置为沿箱部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皮带输送机的支座架设置为与托壳联接并且皮带输送机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摆动架相对应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绞龙提升机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托壳联接并且绞龙提升机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皮带输送机相对应分布,绞龙提升机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套圈架联接。
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整理后的路基边坡土壤材料的回收。
本发明设计了,在摆动梁的梁部的中设置有透漏窗口体并且在透漏窗口体的内外侧面部设置有长条孔体,在梁部的外端头竖部设置有转动孔体并且梁部的外端头双板耳座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伸缩缸联接,梁部的内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升降架联接并且透漏窗口体和长条孔体分别设置为与摆动架联接,转动孔体设置为与调节螺杆联接并且透漏窗口体的内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夹紧螺母联接,梁部设置为L字形棒状体并且透漏窗口体和长条孔体分别设置为矩形孔状体,转动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摆动伸缩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杆并且摆动伸缩缸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的液压装置联接,摆动伸缩缸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梁联接并且摆动伸缩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架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夹紧螺母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夹紧螺母设置为与摆动架螺纹式联接,夹紧螺母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摆动梁接触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调节螺杆设置为干字形螺栓并且调节螺杆的外端头环形凹槽体设置为与摆动梁联接,调节螺杆的内端头螺纹体设置为与卡座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卡座设置为上端头具有螺纹孔体的U字形块状体并且卡座的螺纹孔体设置为与调节螺杆联接,卡座的U字形槽体设置为与摆动架联接。
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摆动架的位置和角度的调节,提高了与路基边坡的匹被性能。
本发明设计了,升降架设置为包含有架部、升降伸缩缸和升降座并且升降座设置为与架部滑动式联接,升降伸缩缸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架部联接并且升降伸缩缸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升降座联接,架部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联接并且升降座的外侧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梁联接,架部设置为内壁具有竖向凸条的箱式架状体并且升降伸缩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升降伸缩缸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的液压装置联接并且升降座设置为端面部具有凹槽体的块状体,架部的竖向凸条设置为与升降座的凹槽体联接并且升降座的双板耳座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梁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摆动架的高度调节。
本发明设计了,定转动轮的支座架下端头设置为与机动底盘联接并且定转动轮的支座架设置为与套圈架转动式联接,定转动轮的轮部设置为与卷扬机的钢丝绳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卷扬机的支座架设置为与机动底盘联接联接并且卷扬机的钢丝绳设置为与定转动轮环绕式联接,卷扬机的钢丝绳端头设置为与摆动梁联接。
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摆动梁的角度调节。
本发明设计了,套圈架设置为包含有圈部和轴头部并且轴头部设置为干字形棒状体,圈部设置为圆形环状体并且圈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轴头部的内端头联接,轴头部的外端头环形凹槽体设置为与定转动轮转动式联接并且圈部设置为与绞龙提升机套装式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满足了绞龙提升机的窜动距离需要。
本发明设计了,机动底盘、定转动轮、卷扬机、升降架和摆动梁与切土机、摆动架、摆动伸缩缸和夹紧螺母设置为按照下探推平的方式分布并且机动底盘、定转动轮、卷扬机、升降架、摆动梁、切土机、摆动架、摆动伸缩缸和夹紧螺母与调节螺杆和卡座设置为按照定位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机动底盘、定转动轮、卷扬机、升降架、摆动梁、切土机、摆动架、摆动伸缩缸和夹紧螺母与皮带输送机、绞龙提升机、托壳和套圈架设置为按照扬程刷坡后的路基土的方式分布,转动轴、固动轴和镇压辊分别设置为与边框部联接,移动座部设置为与透漏窗口体联接,螺杆部设置为与长条孔体联接,梁部设置为与升降座联接,皮带输送机与箱部设置为呈倾斜状态分布,在梁部和架部之间设置有中间梁并且中间梁的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螺杆螺母与梁部和架部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方法,其步骤是:由机动底盘实现了在路基上进行运动,由边坡平整装置实现了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保证了路基边坡的坡度的一致性。
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通过卷扬机的钢丝绳在定转动轮的轮部上进行运动,对梁部产生拽动作用力,使梁部在升降座上进行摆动运动,轴头部在定转动轮上进行转动,绞龙提升机在圈部中运动,通过升降伸缩缸的伸缩,带动升降座在架部上进行升降运动,带动梁部进行升降运动,通过调节螺杆在转动孔体中进行转动,通过调节螺杆推动移动座部在透漏窗口体中移动、螺杆部在长条孔体中移动,通过摆动伸缩缸的伸缩,使移动座部在卡座中转动,使螺杆部在长条孔体中转动,使边框部进行摆动,在对路基边坡进行整理时,把机动底盘放到路基上,通过卷扬机使梁部处于水平状态,通过螺杆螺母,把中间梁安装在梁部和架部之间,把梁部进行固定,通过调节螺杆和摆动伸缩缸,调节边框部的横向位置和摆动角度,把锯齿片和镇压辊作用在路基边坡上,通过调节伸缩缸的伸缩,带动推铲板的侧面耳座在固动轴上进行转动,对推铲板在路基边坡上的推铲深度进行调节,使第一液压马达、第二液压马达、皮带输送机和绞龙提升机处于工作状态,带动转动轴和镇压辊在边框部上进行转动,同时驱动锯齿片进行转动,使机动底盘在路基上进行运动时,由锯齿片对路基边坡进行切割,由推铲板对路基边坡进行推铲,由镇压辊对路基边坡进行压实,由锯齿片和推铲板产生的刷坡后的路基土下落到皮带输送机上,由刷坡后的路基土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到导料板上,再通过导料板输送到绞龙提升机中,由绞龙提升机把刷坡后的路基土提升到路基上,当完成对路基边坡进行整理后,通过螺杆螺母,把中间梁从梁部和架部之间取出,通过卷扬机的钢丝绳在定转动轮的轮部上进行运动,使梁部处于翘起状态。
在本技术方案中,机动底盘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切土机、皮带输送机、绞龙提升机、托壳、摆动架、摆动伸缩缸、摆动梁、夹紧螺母、升降架、定转动轮、卷扬机、套圈架、调节螺杆和卡座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发明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架部、升降伸缩缸、升降座、梁部、透漏窗口体、长条孔体、转动孔体、边框部、移动座部、螺杆部、第一液压马达、转动轴、锯齿片、推铲板、固动轴、调节伸缩缸、第二液压马达和镇压辊、箱部、导料板、连接爪杆、圈部和轴头部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的机动底盘和边坡平整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切土机1和摆动架5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皮带输送机2、绞龙提升机3和托壳4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切土机-1、皮带输送机-2、绞龙提升机-3、托壳-4、摆动架-5、摆动伸缩缸-6、摆动梁-7、夹紧螺母-8、升降架-9、定转动轮-91、卷扬机-92、套圈架-93、机动底盘-94、调节螺杆-95、卡座-96、架部-99、升降伸缩缸-98、升降座-97、梁部-71、透漏窗口体-72、长条孔体-73、转动孔体-74、边框部-51、移动座部-52、螺杆部-53、第一液压马达-11、转动轴-12、锯齿片-13、推铲板-14、固动轴-15、调节伸缩缸-16、第二液压马达-17、镇压辊-18、箱部-41、导料板-42、连接爪杆-43、圈部-931、轴头部-932。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切土机1、皮带输送机2、绞龙提升机3、托壳4、摆动架5、摆动伸缩缸6、摆动梁7、夹紧螺母8、升降架9、定转动轮91、卷扬机92、套圈架93、机动底盘94、调节螺杆95和卡座96并且在机动底盘94上分别设置有升降架9和定转动轮91,在升降架9上设置有摆动梁7并且在摆动梁7上分别设置有摆动架5调节螺杆95,在摆动架5和调节螺杆95之间设置有卡座96并且在摆动架5和摆动梁7之间设置有摆动伸缩缸6和夹紧螺母8,在摆动梁7与定转动轮91和机动底盘94之间设置有卷扬机92并且在摆动架5上分别设置有切土机1和托壳4,在托壳4上分别设置有皮带输送机2和绞龙提升机3并且在绞龙提升机3和定转动轮91之间设置有套圈架93。
在本实施例中,机动底盘94设置为履带底盘并且机动底盘94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升降架9联接,机动底盘94的上端端面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定转动轮91联接并且机动底盘94的上端端面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卷扬机92联接。
通过机动底盘94,形成了对升降架9、定转动轮91和卷扬机92的支撑连接点,由机动底盘94,实现了与升降架9的连接,实现了与定转动轮91的连接,实现了与卷扬机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升降架9、定转动轮91和卷扬机92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架9设置为包含有架部99、升降伸缩缸98和升降座97并且升降座97设置为与架部99滑动式联接,升降伸缩缸98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架部99联接并且升降伸缩缸98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升降座97联接,架部99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94联接并且升降座97的外侧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梁7联接,架部99设置为内壁具有竖向凸条的箱式架状体并且升降伸缩缸98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升降伸缩缸98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94的液压装置联接并且升降座97设置为端面部具有凹槽体的块状体,架部99的竖向凸条设置为与升降座97的凹槽体联接并且升降座97的双板耳座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梁7联接。
通过升降架9,形成了对机动底盘94和摆动梁7的支撑连接点,由架部99,实现了与机动底盘94的连接,由升降座97,实现了与摆动梁7的连接,由升降伸缩缸98,实现了带动升降座97在架部99上进行升降运动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带动摆动梁7进行升降运动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定转动轮91的支座架下端头设置为与机动底盘94联接并且定转动轮91的支座架设置为与套圈架93转动式联接,定转动轮91的轮部设置为与卷扬机92的钢丝绳联接。
通过定转动轮91,形成了对机动底盘94、卷扬机92和套圈架93的支撑连接点,由定转动轮91,实现了与机动底盘94的连接,实现了与卷扬机92的连接,实现了与套圈架9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卷扬机92的钢丝绳和套圈架93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卷扬机92的支座架设置为与机动底盘94联接联接并且卷扬机92的钢丝绳设置为与定转动轮91环绕式联接,卷扬机92的钢丝绳端头设置为与摆动梁7联接。
通过卷扬机92,形成了对机动底盘94、摆动梁7和定转动轮91的支撑连接点,由卷扬机92,实现了与机动底盘94的连接,实现了与摆动梁7的连接,实现了与定转动轮9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摆动梁7进行摆动运动的动力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在摆动梁7的梁部71的中设置有透漏窗口体72并且在透漏窗口体72的内外侧面部设置有长条孔体73,在梁部71的外端头竖部设置有转动孔体74并且梁部71的外端头双板耳座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伸缩缸6联接,梁部71的内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升降架9联接并且透漏窗口体72和长条孔体73分别设置为与摆动架5联接,转动孔体74设置为与调节螺杆95联接并且透漏窗口体72的内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夹紧螺母8联接,梁部71设置为L字形棒状体并且透漏窗口体72和长条孔体73分别设置为矩形孔状体,转动孔体74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摆动梁7,形成了对摆动架5、摆动伸缩缸6、夹紧螺母8、升降架9和调节螺杆95的支撑连接点,由透漏窗口体72和长条孔体73,实现了与摆动架5的连接,由梁部71,实现了与摆动伸缩缸6的连接,实现了与夹紧螺母8的连接,实现了与升降架9的连接,由转动孔体74,实现了与调节螺杆9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摆动架5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摆动架5设置为包含有边框部51、移动座部52和螺杆部53并且边框部51的上端边框中间部设置为与移动座部52联接,移动座部52的内外侧面部设置为与螺杆部53联接并且边框部51设置为与切土机1联接,边框部51的下端边框设置为与托壳4联接并且边框部51的中间竖杆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伸缩缸6联接,移动座部52和螺杆部53分别设置为与摆动梁7联接并且移动座部52设置为与卡座96联接,螺杆部53设置为与夹紧螺母8联接并且边框部51设置为梯形架状体,移动座部52设置为凸字形块状体并且移动座部52的收缩部端头设置为与边框部51联接,螺杆部53设置为光柱螺栓。
通过摆动架5,形成了对切土机1、托壳4、摆动伸缩缸6、摆动梁7、夹紧螺母8和卡座96的支撑连接点,由边框部51,实现了与切土机1的连接,实现了与托壳4的连接,实现了与摆动伸缩缸6的连接,由移动座部52和螺杆部53,实现了与摆动梁7的连接,由螺杆部53,实现了与夹紧螺母8的连接,由移动座部52,实现了与卡座9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切土机1和托壳4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摆动伸缩缸6设置为两节式伸缩杆并且摆动伸缩缸6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94的液压装置联接,摆动伸缩缸6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梁7联接并且摆动伸缩缸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架5联接。
通过摆动伸缩缸6,形成了对摆动架5和摆动梁7的支撑连接点,由摆动伸缩缸6,实现了与摆动架5的连接,实现了与摆动梁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摆动架5和摆动梁7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夹紧螺母8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夹紧螺母8设置为与摆动架5螺纹式联接,夹紧螺母8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摆动梁7接触式联接。
通过夹紧螺母8,形成了对摆动架5和摆动梁7的支撑连接点,由夹紧螺母8,实现了与摆动架5的连接,实现了与摆动梁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摆动架5和摆动梁7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杆95设置为干字形螺栓并且调节螺杆95的外端头环形凹槽体设置为与摆动梁7联接,调节螺杆95的内端头螺纹体设置为与卡座96联接。
通过调节螺杆95,形成了对摆动梁7和卡座96的支撑连接点,由调节螺杆95,实现了与摆动梁7的连接,实现了与卡座9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摆动架5和摆动梁7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之三。
在本实施例中,卡座96设置为上端头具有螺纹孔体的U字形块状体并且卡座96的螺纹孔体设置为与调节螺杆95联接,卡座96的U字形槽体设置为与摆动架5联接。
通过卡座96,形成了对摆动架5和调节螺杆95的支撑连接点,由卡座96,实现了与摆动架5的连接,实现了与调节螺杆9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摆动架5和摆动梁7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之四。
在本实施例中,切土机1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液压马达11、转动轴12、锯齿片13、推铲板14、固动轴15、调节伸缩缸16、第二液压马达17和镇压辊18并且转动轴12的端头和镇压辊18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摆动架5转动式联接,转动轴1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液压马达11的端轴联接并且镇压辊18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液压马达17的端轴联接,在转动轴12上设置有锯齿片13并且固动轴15的端头设置为与摆动架5联接,推铲板14的侧面耳座设置为与固动轴15转动式联接并且推铲板14的中间耳座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调节伸缩缸16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调节伸缩缸1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固动轴15的中间部联接并且固动轴15设置在转动轴12和镇压辊18之间,第一液压马达11的液压端口部、调节伸缩缸16的液压端口部和第二液压马达17的液压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机动底盘94的液压装置联接并且调节伸缩缸16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转动轴12和固动轴15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锯齿片13设置为沿转动轴12间隔排列分布,推铲板14设置为凹字形片状体并且镇压辊18设置为中字形杆状体,第一液压马达11的壳体和第二液压马达17的壳体分别设置为与摆动架5联接。
通过切土机1,形成了对摆动架5的支撑连接点,由转动轴12、固动轴15和镇压辊18,实现了与摆动架5的连接,由第一液压马达11和锯齿片13,实现了对路基边坡进行切割处理,由推铲板14和调节伸缩缸16,实现了对路基边坡进行平整处理,由第二液压马达17,实现了对路基边坡进行压实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路基边坡进行整理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托壳4设置为包含有箱部41、导料板42和连接爪杆43并且箱部41的后端端面上端部设置为与导料板42联接,箱部4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连接爪杆43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并且连接爪杆4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摆动架5联接,箱部41设置为与皮带输送机2容纳式联接并且箱部41的后端端面下端部设置为与绞龙提升机3联接,导料板42的前端头设置为与皮带输送机2相对应分布并且导料板42的后端头设置为与绞龙提升机3的输入端口部联接,箱部41设置为矩形盒状体并且导料板42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连接爪杆43设置为U字形棒状体并且连接爪杆43设置为沿箱部41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托壳4,形成了对皮带输送机2、绞龙提升机3和摆动架5的支撑连接点,由箱部41,实现了与皮带输送机2的连接,由导料板42,实现了与绞龙提升机3的连接,由连接爪杆43,实现了与摆动架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皮带输送机2和绞龙提升机3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皮带输送机2的支座架设置为与托壳4联接并且皮带输送机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摆动架5相对应分布。
通过皮带输送机2,形成了对托壳4和摆动架5的支撑连接点,由皮带输送机2,实现了与托壳4的连接,实现了与摆动架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刷坡后的路基土进行运输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绞龙提升机3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托壳4联接并且绞龙提升机3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皮带输送机2相对应分布,绞龙提升机3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套圈架93联接。
通过绞龙提升机3,形成了对皮带输送机2、托壳4和套圈架93的支撑连接点,由绞龙提升机3,实现了与皮带输送机2的连接,实现了与托壳4的连接,实现了与套圈架9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刷坡后的路基土进行运输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套圈架93设置为包含有圈部931和轴头部932并且轴头部932设置为干字形棒状体,圈部931设置为圆形环状体并且圈部931的侧面部设置为与轴头部932的内端头联接,轴头部932的外端头环形凹槽体设置为与定转动轮91转动式联接并且圈部931设置为与绞龙提升机3套装式联接。
通过套圈架93,形成了对绞龙提升机3和定转动轮91的支撑连接点,由圈部931,实现了与绞龙提升机3的连接,由轴头部932,实现了与定转动轮9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绞龙提升机3和定转动轮91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机动底盘94、定转动轮91、卷扬机92、升降架9和摆动梁7与切土机1、摆动架5、摆动伸缩缸6和夹紧螺母8设置为按照下探推平的方式分布并且机动底盘94、定转动轮91、卷扬机92、升降架9、摆动梁7、切土机1、摆动架5、摆动伸缩缸6和夹紧螺母8与调节螺杆95和卡座96设置为按照定位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机动底盘94、定转动轮91、卷扬机92、升降架9、摆动梁7、切土机1、摆动架5、摆动伸缩缸6和夹紧螺母8与皮带输送机2、绞龙提升机3、托壳4和套圈架93设置为按照扬程刷坡后的路基土的方式分布,转动轴12、固动轴15和镇压辊18分别设置为与边框部51联接,移动座部52设置为与透漏窗口体72联接,螺杆部53设置为与长条孔体73联接,梁部71设置为与升降座97联接,皮带输送机2与箱部41设置为呈倾斜状态分布,在梁部71和架部99之间设置有中间梁并且中间梁的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螺杆螺母与梁部71和架部99联接。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一种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方法,其步骤是:通过卷扬机92的钢丝绳在定转动轮91的轮部上进行运动,对梁部71产生拽动作用力,使梁部71在升降座97上进行摆动运动,轴头部932在定转动轮91上进行转动,绞龙提升机3在圈部931中运动,通过升降伸缩缸98的伸缩,带动升降座97在架部99上进行升降运动,带动梁部71进行升降运动,通过调节螺杆95在转动孔体74中进行转动,通过调节螺杆95推动移动座部52在透漏窗口体72中移动、螺杆部53在长条孔体73中移动,通过摆动伸缩缸6的伸缩,使移动座部52在卡座96中转动,使螺杆部53在长条孔体73中转动,使边框部51进行摆动,在对路基边坡进行整理时,把机动底盘94放到路基上,通过卷扬机92使梁部71处于水平状态,通过螺杆螺母,把中间梁安装在梁部71和架部99之间,把梁部71进行固定,通过调节螺杆95和摆动伸缩缸6,调节边框部51的横向位置和摆动角度,把锯齿片13和镇压辊18作用在路基边坡上,通过调节伸缩缸16的伸缩,带动推铲板14的侧面耳座在固动轴15上进行转动,对推铲板14在路基边坡上的推铲深度进行调节,使第一液压马达11、第二液压马达17、皮带输送机2和绞龙提升机3处于工作状态,带动转动轴12和镇压辊18在边框部51上进行转动,同时驱动锯齿片13进行转动,使机动底盘94在路基上进行运动时,由锯齿片13对路基边坡进行切割,由推铲板14对路基边坡进行推铲,由镇压辊18对路基边坡进行压实,由锯齿片13和推铲板14产生的刷坡后的路基土下落到皮带输送机2上,由刷坡后的路基土通过皮带输送机2输送到导料板42上,再通过导料板42输送到绞龙提升机3中,由绞龙提升机3把刷坡后的路基土提升到路基上,当完成对路基边坡进行整理后,通过螺杆螺母,把中间梁从梁部71和架部99之间取出,通过卷扬机92的钢丝绳在定转动轮91的轮部上进行运动,使梁部71处于翘起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的方式把机动底盘94和边坡平整装置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通过切割、推铲和压实的处理方式实现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的方式把边坡平整装置与机动底盘94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边坡平整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切土机1和摆动架5。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边坡平整装置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皮带输送机2、绞龙提升机3和托壳4。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边坡平整装置和机动底盘94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摆动伸缩缸6、摆动梁7、夹紧螺母8、调节螺杆95和卡座96。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二附件装置和机动底盘94之间,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升降架9。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二附件装置和机动底盘94之间,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定转动轮91和卷扬机92。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五附件装置并且第五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和机动底盘94之间,第五附件装置设置为套圈架93。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其步骤是:由机动底盘94实现了在路基上进行运动,由边坡平整装置实现了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保证了路基边坡的坡度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机动底盘94和边坡平整装置,通过机动底盘94,实现了在路基上进行运动,通过边坡平整装置,实现了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保证了路基边坡的坡度的一致性,因此提高了对路基边坡的进行整理效率。
2、由于设计了切土机1和摆动架5,实现了对路基边坡的进行一次通过式整理。
3、由于设计了皮带输送机2、绞龙提升机3和托壳4,实现了对刷坡后的路基土进行提升再利用。
4、由于设计了摆动伸缩缸6、摆动梁7、夹紧螺母8、调节螺杆95和卡座96,实现了把边坡平整装置放在路基边坡上进行作业。
5、由于设计了升降架9,实现了对边坡平整装置的高度调节。
6、由于设计了定转动轮91和卷扬机92,实现了对边坡平整装置进行收拢,提高了机动底盘94的机动性能。
7、由于设计了套圈架93,实现了对绞龙提升机3的固定连接。
8、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9、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的机动底盘94和边坡平整装置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的一种实现形式,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的其他变形,增加或者减少其中的成份或步骤,或者将本发明用于其他的与本发明接近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作为运动载体的机动底盘(94)、用于对路基边坡进行整理的边坡平整装置,
边坡平整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切土机(1)和摆动架(5),
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边坡平整装置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皮带输送机(2)、绞龙提升机(3)和托壳(4),
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边坡平整装置和机动底盘(94)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摆动伸缩缸(6)、摆动梁(7)、夹紧螺母(8)、调节螺杆(95)和卡座(96),
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二附件装置和机动底盘(94)之间,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升降架(9),
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二附件装置和机动底盘(94)之间,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定转动轮(91)和卷扬机(92),
还包含有第五附件装置并且第五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和机动底盘(94)之间,第五附件装置设置为套圈架(93),
在机动底盘(94)上分别设置有升降架(9)和定转动轮(91),在升降架(9)上设置有摆动梁(7)并且在摆动梁(7)上分别设置有摆动架(5)和调节螺杆(95),在摆动架(5)和调节螺杆(95)之间设置有卡座(96)并且在摆动架(5)和摆动梁(7)之间设置有摆动伸缩缸(6)和夹紧螺母(8),在摆动梁(7)与定转动轮(91)和机动底盘(94)之间设置有卷扬机(92)并且在摆动架(5)上分别设置有切土机(1)和托壳(4),在托壳(4)上分别设置有皮带输送机(2)和绞龙提升机(3)并且在绞龙提升机(3)和定转动轮(91)之间设置有套圈架(93),
机动底盘(94)设置为履带底盘并且机动底盘(94)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升降架(9)联接,机动底盘(94)的上端端面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定转动轮(91)联接并且机动底盘(94)的上端端面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卷扬机(92)联接,
切土机(1)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液压马达(11)、转动轴(12)、锯齿片(13)、推铲板(14)、固动轴(15)、调节伸缩缸(16)、第二液压马达(17)和镇压辊(18)并且转动轴(12)的端头和镇压辊(18)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摆动架(5)转动式联接,转动轴(1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液压马达(11)的端轴联接并且镇压辊(18)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液压马达(17)的端轴联接,在转动轴(12)上设置有锯齿片(13)并且固动轴(15)的端头设置为与摆动架(5)联接,推铲板(14)的侧面耳座设置为与固动轴(15)转动式联接并且推铲板(14)的中间耳座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调节伸缩缸(16)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调节伸缩缸(1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固动轴(15)的中间部联接并且固动轴(15)设置在转动轴(12)和镇压辊(18)之间,第一液压马达(11)的液压端口部、调节伸缩缸(16)的液压端口部和第二液压马达(17)的液压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机动底盘(94)的液压装置联接并且调节伸缩缸(16)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转动轴(12)和固动轴(15)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锯齿片(13)设置为沿转动轴(12)间隔排列分布,推铲板(14)设置为凹字形片状体并且镇压辊(18)设置为中字形杆状体,第一液压马达(11)的壳体和第二液压马达(17)的壳体分别设置为与摆动架(5)联接,
摆动架(5)设置为包含有边框部(51)、移动座部(52)和螺杆部(53)并且边框部(51)的上端边框中间部设置为与移动座部(52)联接,移动座部(52)的内外侧面部设置为与螺杆部(53)联接并且边框部(51)设置为与切土机(1)联接,边框部(51)的下端边框设置为与托壳(4)联接并且边框部(51)的中间竖杆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伸缩缸(6)联接,移动座部(52)和螺杆部(53)分别设置为与摆动梁(7)联接并且移动座部(52)设置为与卡座(96)联接,螺杆部(53)设置为与夹紧螺母(8)联接并且边框部(51)设置为梯形架状体,移动座部(52)设置为凸字形块状体并且移动座部(52)的收缩部端头设置为与边框部(51)联接,螺杆部(53)设置为光柱螺栓,
托壳(4)设置为包含有箱部(41)、导料板(42)和连接爪杆(43)并且箱部(41)的后端端面上端部设置为与导料板(42)联接,箱部(4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连接爪杆(43)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并且连接爪杆(4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摆动架(5)联接,箱部(41)设置为与皮带输送机(2)容纳式联接并且箱部(41)的后端端面下端部设置为与绞龙提升机(3)联接,导料板(42)的前端头设置为与皮带输送机(2)相对应分布并且导料板(42)的后端头设置为与绞龙提升机(3)的输入端口部联接,箱部(41)设置为矩形盒状体并且导料板(42)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连接爪杆(43)设置为U字形棒状体并且连接爪杆(43)设置为沿箱部(41)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皮带输送机(2)的支座架设置为与托壳(4)联接并且皮带输送机(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摆动架(5)相对应分布,
绞龙提升机(3)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托壳(4)联接并且绞龙提升机(3)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皮带输送机(2)相对应分布,绞龙提升机(3)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套圈架(93)联接,
在摆动梁(7)的梁部(71)的中设置有透漏窗口体(72)并且在透漏窗口体(72)的内外侧面部设置有长条孔体(73),在梁部(71)的外端头竖部设置有转动孔体(74)并且梁部(71)的外端头双板耳座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伸缩缸(6)联接,梁部(71)的内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升降架(9)联接并且透漏窗口体(72)和长条孔体(73)分别设置为与摆动架(5)联接,转动孔体(74)设置为与调节螺杆(95)联接并且透漏窗口体(72)的内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夹紧螺母(8)联接,梁部(71)设置为L字形棒状体并且透漏窗口体(72)和长条孔体(73)分别设置为矩形孔状体,转动孔体(74)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摆动伸缩缸(6)设置为两节式伸缩杆并且摆动伸缩缸(6)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94)的液压装置联接,摆动伸缩缸(6)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梁(7)联接并且摆动伸缩缸(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架(5)联接,
夹紧螺母(8)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夹紧螺母(8)设置为与摆动架(5)螺纹式联接,夹紧螺母(8)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摆动梁(7)接触式联接,
调节螺杆(95)设置为干字形螺栓并且调节螺杆(95)的外端头环形凹槽体设置为与摆动梁(7)联接,调节螺杆(95)的内端头螺纹体设置为与卡座(96)联接,
卡座(96)设置为上端头具有螺纹孔体的U字形块状体并且卡座(96)的螺纹孔体设置为与调节螺杆(95)联接,卡座(96)的U字形槽体设置为与摆动架(5)联接,
升降架(9)设置为包含有架部(99)、升降伸缩缸(98)和升降座(97)并且升降座(97)设置为与架部(99)滑动式联接,升降伸缩缸(98)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架部(99)联接并且升降伸缩缸(98)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升降座(97)联接,架部(99)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94)联接并且升降座(97)的外侧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梁(7)联接,架部(99)设置为内壁具有竖向凸条的箱式架状体并且升降伸缩缸(98)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升降伸缩缸(98)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94)的液压装置联接并且升降座(97)设置为端面部具有凹槽体的块状体,架部(99)的竖向凸条设置为与升降座(97)的凹槽体联接并且升降座(97)的双板耳座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梁(7)联接,
定转动轮(91)的支座架下端头设置为与机动底盘(94)联接并且定转动轮(91)的支座架设置为与套圈架(93)转动式联接,定转动轮(91)的轮部设置为与卷扬机(92)的钢丝绳联接,
卷扬机(92)的支座架设置为与机动底盘(94)联接联接并且卷扬机(92)的钢丝绳设置为与定转动轮(91)环绕式联接,卷扬机(92)的钢丝绳端头设置为与摆动梁(7)联接,
套圈架(93)设置为包含有圈部(931)和轴头部(932)并且轴头部(932)设置为干字形棒状体,圈部(931)设置为圆形环状体并且圈部(931)的侧面部设置为与轴头部(932)的内端头联接,轴头部(932)的外端头环形凹槽体设置为与定转动轮(91)转动式联接并且圈部(931)设置为与绞龙提升机(3)套装式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的方式把机动底盘(94)和边坡平整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其特征是:按照通过切割、推铲和压实的处理方式实现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的方式把边坡平整装置与机动底盘(94)联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其特征是:转动轴(12)、固动轴(15)和镇压辊(18)分别设置为与边框部(51)联接,移动座部(52)设置为与透漏窗口体(72)联接,螺杆部(53)设置为与长条孔体(73)联接,梁部(71)设置为与升降座(97)联接,皮带输送机(2)与箱部(41)设置为呈倾斜状态分布,在梁部(71)和架部(99)之间设置有中间梁并且中间梁的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螺杆螺母与梁部(71)和架部(99)联接。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对路基边坡的整理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由机动底盘(94)实现了在路基上进行运动,由边坡平整装置实现了对路基边坡进行削坡处理,保证了路基边坡的坡度的一致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通过卷扬机(92)的钢丝绳在定转动轮(91)的轮部上进行运动,对梁部(71)产生拽动作用力,使梁部(71)在升降座(97)上进行摆动运动,轴头部(932)在定转动轮(91)上进行转动,绞龙提升机(3)在圈部(931)中运动,通过升降伸缩缸(98)的伸缩,带动升降座(97)在架部(99)上进行升降运动,带动梁部(71)进行升降运动,通过调节螺杆(95)在转动孔体(74)中进行转动,通过调节螺杆(95)推动移动座部(52)在透漏窗口体(72)中移动、螺杆部(53)在长条孔体(73)中移动,通过摆动伸缩缸(6)的伸缩,使移动座部(52)在卡座(96)中转动,使螺杆部(53)在长条孔体(73)中转动,使边框部(51)进行摆动,在对路基边坡进行整理时,把机动底盘(94)放到路基上,通过卷扬机(92)使梁部(71)处于水平状态,通过螺杆螺母,把中间梁安装在梁部(71)和架部(99)之间,把梁部(71)进行固定,通过调节螺杆(95)和摆动伸缩缸(6),调节边框部(51)的横向位置和摆动角度,把锯齿片(13)和镇压辊(18)作用在路基边坡上,通过调节伸缩缸(16)的伸缩,带动推铲板(14)的侧面耳座在固动轴(15)上进行转动,对推铲板(14)在路基边坡上的推铲深度进行调节,使第一液压马达(11)、第二液压马达(17)、皮带输送机(2)和绞龙提升机(3)处于工作状态,带动转动轴(12)和镇压辊(18)在边框部(51)上进行转动,同时驱动锯齿片(13)进行转动,使机动底盘(94)在路基上进行运动时,由锯齿片(13)对路基边坡进行切割,由推铲板(14)对路基边坡进行推铲,由镇压辊(18)对路基边坡进行压实,由锯齿片(13)和推铲板(14)产生的刷坡后的路基土下落到皮带输送机(2)上,由刷坡后的路基土通过皮带输送机(2)输送到导料板(42)上,再通过导料板(42)输送到绞龙提升机(3)中,由绞龙提升机(3)把刷坡后的路基土提升到路基上,当完成对路基边坡进行整理后,通过螺杆螺母,把中间梁从梁部(71)和架部(99)之间取出,通过卷扬机(92)的钢丝绳在定转动轮(91)的轮部上进行运动,使梁部(71)处于翘起状态。
CN202111309712.8A 2021-11-06 2021-11-06 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4197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9712.8A CN114197563B (zh) 2021-11-06 2021-11-06 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9712.8A CN114197563B (zh) 2021-11-06 2021-11-06 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7563A CN114197563A (zh) 2022-03-18
CN114197563B true CN114197563B (zh) 2023-07-28

Family

ID=80646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9712.8A Active CN114197563B (zh) 2021-11-06 2021-11-06 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756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0661Y (zh) * 1998-03-06 1999-05-26 石家庄铁道学院 一种路基边坡压实机
CN205152897U (zh) * 2015-10-28 2016-04-13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刨削渠道边坡水泥改性土的削坡机
US10640952B2 (en) * 2016-12-09 2020-05-05 Caterpilla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a material movement plan
CN210288527U (zh) * 2019-03-13 2020-04-10 毕伟 一种高速公路路基边坡休整装置
CN214329027U (zh) * 2021-02-04 2021-10-01 王海培 一种矿山环境治理用的削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7563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2841B (zh) 一种移动式端面凿毛机
CN111438811A (zh) 砼预制块翻转脱模装置
CN114197563B (zh) 用于路基边坡的整理装置和方法
CN209190973U (zh) 一种瓷砖切割装置
US6158817A (en) Concrete saw machine for grooving above, below, or beside
CN211844553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物料运输装置
CN210705375U (zh) 用于放置石材荒料的大理石拉锯用可摆动料车
CN214532787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钻孔设备
CN213616876U (zh) 一种碳纤维板加工用切割装置
CN211056605U (zh) 一种桥梁模板的稳定安全型提升装置
CN217417967U (zh) 电动轮胎门式起重机
CN210763957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滑触线供电装置
CN110774456A (zh) 一种全自动石材切割机
CN216298626U (zh) 一种搅拌车人梯的成型装置
CN212947553U (zh) 一种装载机铲板用更换辅助装置
CN219485146U (zh) 一种室内装修墙面打磨找平装置
CN211773005U (zh) 一种公路收费站用的限高架
CN211915347U (zh) 一种基于公路施工用钢筋截断装置
CN21856294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式作业工具
CN211235184U (zh) 一种沥青路面芯样分离器
CN220057449U (zh) 一种免拆模板生产用的网格布切割装置及生产线
CN215518277U (zh) 一种多功能路面切割机
CN217943816U (zh) 一种自动水冷式混凝土切割绳锯
CN210451168U (zh) 一种活动牌坊侧移式圆盘式剪切机
CN220226132U (zh) 一种防溅型混凝土地面抹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5

Address after: 17 / F, unit 1, phase II office building, Zhongjian cultural city, 16 Wenhua East Road,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HE SECOND CONSTRUCTION LIMITED COMPANY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Applicant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00 block a, China Construction Culture Plaza, No. 16, Wenhua East Road,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THE SECOND CONSTRUCTION LIMITED COMPANY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