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1915B -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1915B
CN114191915B CN202111418761.5A CN202111418761A CN114191915B CN 114191915 B CN114191915 B CN 114191915B CN 202111418761 A CN202111418761 A CN 202111418761A CN 114191915 B CN114191915 B CN 1141919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upply
water
dust
communicated
pump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87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1915A (zh
Inventor
吴文杰
吴世杰
蔡秉峰
温金建
王淑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cec Guangsha Fujia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cec Guangsha Fuji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cec Guangsha Fujia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cec Guangsha Fuji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187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19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1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1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1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1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6Spray clea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所述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主供水机构、导水机构和喷淋机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多个固定设置在施工区域边缘的供水泵站;所述导水机构包括多个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施工区域中的过渡泵站,所述过渡泵站通过送水软管与所述供水泵站相连通;所述除尘车包括多个移动设置在所述施工区域中的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喷雾降尘的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过渡泵站相连通。本发明能够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过渡泵站的位置,并且利用移动的除尘车通过水雾的方式完成降尘,更加灵活方便,并且能够有效针对需要降尘的位置进行降尘,可以避免浪费水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降尘,避免扬尘污染空气。现有技术中,降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固定的降尘设备喷洒水雾实现降尘,此类设备的灵活调度差,覆盖范围有限,降尘效果不好,并且喷洒出的水雾很容易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导致周围人群不适。第二种方式是利用雾炮车等设备实现移动降尘,这种方式的灵活度更高,但是单次的蓄水量有限,频繁补充降尘用水又非常影响效率,容易形成无法降尘的真空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能够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过渡泵站的位置,并且利用移动的除尘车通过水雾的方式完成降尘,更加灵活方便,并且能够有效针对需要降尘的位置进行降尘,可以避免浪费水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主供水机构、导水机构和喷淋机构;
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多个固定设置在施工区域边缘的供水泵站;
所述导水机构包括多个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施工区域中的过渡泵站,所述过渡泵站通过送水软管与所述供水泵站相连通;
所述除尘车包括多个移动设置在所述施工区域中的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喷雾降尘的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过渡泵站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过渡泵站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施工区域中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送水软管相连通,所述供水管道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喷淋组件相连通,所述供水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连接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阀门的手柄。
优选地,所述底座中穿设有L型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送水软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另外一端向上穿出所述底座后与所述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供水管道垂直设置,所述供水管道的上端连通有用于连通所述喷淋组件的接头。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垂直固设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敞开,所述供水管道和所述阀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中,所述手柄向上伸出所述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周侧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箱体的防撞组件。
优选地,所述防撞组件包括若个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箱体周侧的防撞板,所述防撞板通过第一铰接件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防撞板与所述第一箱体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行走小车上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通过进水软管与所述过渡泵站相连通,所述储水箱通过出水软管连通有喷头,并且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出水软管之间设置有增压泵,所述喷头与所述储水箱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板,所述喷头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上。
优选地,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通过第二铰接件与所述转动板相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三铰接件与所述喷头相连接,所述喷头通过第四铰接件与所述转动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箱体,并且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敞开,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部,所述第二箱体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供水泵站设置在所述施工区域的边缘处;
S2、根据所述施工区域中的施工情况选定若干个过渡点,并且将所述过渡泵站对应设置在所述过渡点上;
S3、利用所述送水软管将所述过渡泵站与所述供水泵站相连通;
S4、通过所述行走小车移动所述除尘车,并且使所述喷淋组件与所述过渡泵站相连通;
S5、利用所述过渡泵站将所述供水泵站的降尘用水输送至所述喷淋组件;
S6、利用所述喷淋组将将所述降尘用水以水雾的形式喷洒入所述施工区域。
本发明能够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过渡泵站的位置,并且利用移动的除尘车通过水雾的方式完成降尘,更加灵活方便,并且能够有效针对需要降尘的位置进行降尘,可以避免浪费水资源,此外,通过送水软管将供水泵站与过渡泵站相连通,更加灵活,便于在调整过渡泵站的位置后保持供水泵站与过渡泵站的连通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过渡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除尘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施工区域,2-供水泵站,3-送水软管,4-过渡泵站,5-除尘车,6-底座,7-连接管道,8-第一铰接件,9-防撞板,10-倾斜面,11-弹簧,12-第一箱体,13-供水管道,14-阀门,15-接头,16-手柄,17-行走小车,18-进水软管,19-储水箱,20-增压泵,21-出水软管,22-第二箱体,23-支撑块,24-转动板,25-第二铰接件,26-气缸,27-第三铰接件,28-喷头,29-第四铰接件,3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3,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过渡泵站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除尘车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主供水机构、导水机构和喷淋机构。
供水机构包括多个固定设置在施工区域1边缘的供水泵站2。
导水机构包括多个可拆卸设置在施工区域1中的过渡泵站4,过渡泵站4通过送水软管3与供水泵站2相连通。
除尘车5包括多个移动设置在施工区域1中的行走小车17,行走小车17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喷雾降尘的喷淋组件,喷淋组件与其中一个过渡泵站4相连通。
在使用时,首先将供水泵站2设置在施工区域1的边缘,以便进行供水,然后根据施工区域1的具体施工进度确定需要进行降尘的位置,之后将过渡泵站4设置在需要降尘的位置的侧方,并且通过送水软管3将过渡泵站4与供水泵站2相连通,以使过渡泵站4能够从供水泵站2获取降尘用水,之后驱动行走小车17在施工区域1中移动,当行走小车17移动到过渡泵站4的侧方时,将喷淋组件与过渡泵站17相连通,随后通过供水泵站2和过渡泵站17向喷淋组件供水,最终由喷淋组件以水雾的形式将降尘用水喷洒到需要降尘的位置上,完成降尘过程。
本发明能够根据施工区域1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过渡泵站4的位置,并且利用移动的除尘车5通过水雾的方式完成降尘,更加灵活方便,并且能够有效针对需要降尘的位置进行降尘,可以避免浪费水资源,此外,通过送水软管3将供水泵站1与过渡泵站4相连通,更加灵活,便于在调整过渡泵站4的位置后保持供水泵站3与过渡泵站4的连通状态。
过渡泵站4的具体结构为:过渡泵站4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施工区域1中的底座6,底座6上固定设置有供水管道13,供水管道13的一端与送水软管3相连通,供水管道13的另外一端与喷淋组件相连通,供水管道13上设置有阀门14,阀门14连接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阀门14的手柄16。当行走小车17移动到过渡泵站4的侧方之后,通过送水软管3将供水管道13与供水泵站1连通,然后利用手柄16开启阀门14,使供水泵站1中的降尘用水通过送水软管3和供水管道13输送到喷淋组件中,最终利用喷淋组件以水雾的形式将降尘用水喷洒到需要降尘的位置上。底座6可以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施工区域1中。
为了对送水软管3进行保护,避免工程设备在施工区域中1移动的时候损坏送水软管3,送水软管3最好能够埋设在施工区域中,相应的,为了保证送水软管3能够顺利与供水管道13相连通,底座6中穿设有L型的连接管道7,连接管道7的一端与送水软管3相连通,连接管道7的另外一端向上穿出底座6后与供水管道13相连通,供水管道13垂直设置,供水管道13的上端连通有用于连通喷淋组件的接头15。通过将连接管道7穿设在底座6上,可以利用底座6对连接管道7进行保护,同时,连接管道7的一端水平延伸,可以方便地与埋设在施工区域1中的送水软管3相连通,可以减少送水软管3的弯曲程度,避免送水软管3因为过度弯曲造成截断,保证能够将降尘用水输送至连接管道7和供水管道13中。
为了对供水管道13进行保护,避免施工区域1中的各种设备或者人员撞击到供水管道13造成供水管道13损坏,底座6上垂直固设有第一箱体12,第一箱体12的顶部敞开,供水管道13和阀门14均设置在第一箱体12中,手柄16向上伸出第一箱体12,第一箱体12的周侧设置有用于保护第一箱体12的防撞组件。防撞组件可以进一步提升第一箱体12的防撞能力,进而提升对供水管道13的保护效果。
防撞组件的具体结构为:防撞组件包括若个均匀分布在第一箱体12周侧的防撞板9,防撞板9通过第一铰接件8与底座6相连接,防撞板9与第一箱体12之间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用于吸收外界冲击的能量,实现抗冲击的效果,第一铰接件8能够能够避免防撞板9脱落。为了提升防撞性能,防撞板9背向第一箱体12的一侧设置为倾斜面10,并且倾斜面10上部距离第一箱体12的距离小于下部距离第一箱体12的距离。
喷淋组件的具体结构为:喷淋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行走小车17上的储水箱19,储水箱19通过进水软管18与过渡泵站4相连通,储水箱19通过出水软管21连通有喷头28,并且储水箱19与出水软管21之间设置有增压泵20,喷头28与储水箱19转动连接。当阀门14开启后,供水管道13中的降尘用水通过进水软管18进入到储水箱19中,然后通过增压泵20将储水箱19中的降尘用水依次通过出水软管21和喷头28喷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将降尘用水以水雾的形式喷出的效果,喷头28应当采用雾化喷头,属于本领域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提升喷头28的灵活度,以提升喷洒出的水雾的覆盖范围,进而提升降尘的效果,储水箱19上固定设置有电机30,电机30驱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板24,喷头28转动设置在转动板24上。通过电机30可以驱动转动板24转动,进而利用转动板24带动喷头28转动,从而改变喷头28的方向,实现提升喷头28灵活度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喷头28的灵活度,转动板24上设置有气缸26,气缸26的缸体通过第二铰接件25与转动板24相连接,气缸26的活塞杆通过第三铰接件27与喷头28相连接,喷头28通过第四铰接件29与转动板24相连接。通过气缸26可以驱动喷头28绕第四铰接件29转动,第二铰接件25和第三铰接件27保证气缸26和喷头28都能够顺利转动,从而能够改变喷头28的俯仰角度,结合电机30和转动板24的组合能够改变喷头28的回转角度,从而使喷头28能够向各个方向喷洒水雾,有效提升了喷头28的覆盖范围,提升了降尘效果。
为了对电机30进行保护,避免施工区域1中的尘土等侵蚀因素造成电机30受损,储水箱19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箱体22,并且第二箱体22的顶部敞开,电机30固定设置在第二箱体22内部,第二箱体22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23,转动板24设置在支撑块23上。支撑块23可以对转动板24进行支撑,避免电机30受到压力,从而进一步对电机30进行保护。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主供水机构、导水机构和喷淋机构。
供水机构包括多个固定设置在施工区域1边缘的供水泵站2。
导水机构包括多个可拆卸设置在施工区域1中的过渡泵站4,过渡泵站4通过送水软管3与供水泵站2相连通。过渡泵站4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施工区域1中的底座6,底座6上固定设置有供水管道13,供水管道13的一端与送水软管3相连通,供水管道13的另外一端与喷淋组件相连通,供水管道13上设置有阀门14,阀门14连接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阀门14的手柄16。当行走小车17移动到过渡泵站4的侧方之后,通过送水软管3将供水管道13与供水泵站1连通,然后利用手柄16开启阀门14,使供水泵站1中的降尘用水通过送水软管3和供水管道13输送到喷淋组件中,最终利用喷淋组件以水雾的形式将降尘用水喷洒到需要降尘的位置上。底座6可以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施工区域1中。底座6中穿设有L型的连接管道7,连接管道7的一端与送水软管3相连通,连接管道7的另外一端向上穿出底座6后与供水管道13相连通,供水管道13垂直设置,供水管道13的上端连通有用于连通喷淋组件的接头15。通过将连接管道7穿设在底座6上,可以利用底座6对连接管道7进行保护,同时,连接管道7的一端水平延伸,可以方便地与埋设在施工区域1中的送水软管3相连通,可以减少送水软管3的弯曲程度,避免送水软管3因为过度弯曲造成截断,保证能够将降尘用水输送至连接管道7和供水管道13中。底座6上垂直固设有第一箱体12,第一箱体12的顶部敞开,供水管道13和阀门14均设置在第一箱体12中,手柄16向上伸出第一箱体12,第一箱体12的周侧设置有用于保护第一箱体12的防撞组件。防撞组件可以进一步提升第一箱体12的防撞能力,进而提升对供水管道13的保护效果。防撞组件包括若个均匀分布在第一箱体12周侧的防撞板9,防撞板9通过第一铰接件8与底座6相连接,防撞板9与第一箱体12之间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用于吸收外界冲击的能量,实现抗冲击的效果,第一铰接件8能够能够避免防撞板9脱落。为了提升防撞性能,防撞板9背向第一箱体12的一侧设置为倾斜面10,并且倾斜面10上部距离第一箱体12的距离小于下部距离第一箱体12的距离。
除尘车5包括多个移动设置在施工区域1中的行走小车17,行走小车17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喷雾降尘的喷淋组件,喷淋组件与其中一个过渡泵站4相连通。喷淋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行走小车17上的储水箱19,储水箱19通过进水软管18与过渡泵站4相连通,储水箱19通过出水软管21连通有喷头28,并且储水箱19与出水软管21之间设置有增压泵20,喷头28与储水箱19转动连接。当阀门14开启后,供水管道13中的降尘用水通过进水软管18进入到储水箱19中,然后通过增压泵20将储水箱19中的降尘用水依次通过出水软管21和喷头28喷出。储水箱19上固定设置有电机30,电机30驱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板24,喷头28转动设置在转动板24上。通过电机30可以驱动转动板24转动,进而利用转动板24带动喷头28转动,从而改变喷头28的方向,实现提升喷头28灵活度的效果。转动板24上设置有气缸26的缸体通过第二铰接件25与转动板24相连接,气缸26的活塞杆通过第三铰接件27与喷头28相连接,喷头28通过第四铰接件29与转动板24相连接。通过气缸26可以驱动喷头28绕第四铰接件29转动,第二铰接件25和第三铰接件27保证气缸26和喷头28都能够顺利转动,从而能够改变喷头28的俯仰角度,结合电机30和转动板24的组合能够改变喷头28的回转角度,从而使喷头28能够向各个方向喷洒水雾,有效提升了喷头28的覆盖范围,提升了降尘效果。储水箱19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箱体22,并且第二箱体22的顶部敞开,电机30固定设置在第二箱体22内部,第二箱体22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23,转动板24设置在支撑块23上。支撑块23可以对转动板24进行支撑,避免电机30受到压力,从而进一步对电机30进行保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方法包括步骤S1至S6。
S1、将供水泵站2设置在施工区域1的边缘处。
S2、根据施工区域1中的施工情况选定若干个过渡点,并且将过渡泵站4对应设置在过渡点上。
S3、利用送水软管3将过渡泵站4与供水泵站2相连通。
S4、通过行走小车17移动除尘车5,并且使喷淋组件与过渡泵站4相连通。
S5、利用过渡泵站4将供水泵站2的降尘用水输送至喷淋组件。
S6、利用喷淋组将将降尘用水以水雾的形式喷洒入施工区域1。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的降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供水泵站(2)设置在所述施工区域(1)的边缘处;
S2、根据所述施工区域(1)中的施工情况选定若干个过渡点,并且将所述过渡泵站(4)对应设置在所述过渡点上;
S3、利用所述送水软管(3)将所述过渡泵站(4)与所述供水泵站(2)相连通;
S4、通过所述行走小车(17)移动所述除尘车(5),并且使所述喷淋组件与所述过渡泵站(4)相连通;
S5、利用所述过渡泵站(4)将所述供水泵站(2)的降尘用水输送至所述喷淋组件;
S6、利用所述喷淋组将将所述降尘用水以水雾的形式喷洒入所述施工区域(1);
所述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主供水机构、导水机构和喷淋机构;
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多个固定设置在施工区域(1)边缘的供水泵站(2);
所述导水机构包括多个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施工区域(1)中的过渡泵站(4),所述过渡泵站(4)通过送水软管(3)与所述供水泵站(2)相连通;
所述除尘车(5)包括多个移动设置在所述施工区域(1)中的行走小车(17),所述行走小车(17)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喷雾降尘的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过渡泵站(4)相连通;
所述过渡泵站(4)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施工区域(1)中的底座(6),所述底座(6)上固定设置有供水管道(13),所述供水管道(13)的一端与所述送水软管(3)相连通,所述供水管道(13)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喷淋组件相连通,所述供水管道(13)上设置有阀门(14),所述阀门(14)连接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阀门(14)的手柄(16);
所述底座(6)中穿设有L型的连接管道(7),所述连接管道(7)的一端与所述送水软管(3)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道(7)的另外一端向上穿出所述底座(6)后与所述供水管道(13)相连通,所述供水管道(13)垂直设置,所述供水管道(13)的上端连通有用于连通所述喷淋组件的接头(15);
所述底座(6)上垂直固设有第一箱体(12),所述第一箱体(12)的顶部敞开,所述供水管道(13)和所述阀门(14)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2)中,所述手柄(16)向上伸出所述第一箱体(12),所述第一箱体(12)的周侧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箱体(12)的防撞组件;
所述防撞组件包括若个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箱体(12)周侧的防撞板(9),所述防撞板(9)通过第一铰接件(8)与所述底座(6)相连接,所述防撞板(9)与所述第一箱体(12)之间连接有弹簧(11);
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行走小车(17)上的储水箱(19),所述储水箱(19)通过进水软管(18)与所述过渡泵站(4)相连通,所述储水箱(19)通过出水软管(21)连通有喷头(28),并且所述储水箱(19)与所述出水软管(21)之间设置有增压泵(20),所述喷头(28)与所述储水箱(19)转动连接;
所述储水箱(19)上固定设置有电机(30),所述电机(30)驱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板(24),所述喷头(28)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板(24)上;
所述转动板(24)上设置有气缸(26)所述气缸(26)的缸体通过第二铰接件(25)与所述转动板(24)相连接,所述气缸(26)的活塞杆通过第三铰接件(27)与所述喷头(28)相连接,所述喷头(28)通过第四铰接件(29)与所述转动板(24)相连接;
所述储水箱(19)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箱体(22),并且所述第二箱体(22)的顶部敞开,所述电机(3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22)内部,所述第二箱体(22)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23),所述转动板(24)设置在所述支撑块(23)上。
CN202111418761.5A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 Active CN114191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8761.5A CN114191915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8761.5A CN114191915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1915A CN114191915A (zh) 2022-03-18
CN114191915B true CN114191915B (zh) 2023-07-28

Family

ID=80649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8761.5A Active CN114191915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191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738823U (zh) * 2017-05-26 2017-12-12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泵管道防冲撞支架
CN111717952A (zh) * 2020-06-24 2020-09-29 广州南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施工用环保型污水存放装置
CN212594698U (zh) * 2020-06-28 2021-02-26 武蒙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工地降尘设备
CN111841206A (zh) * 2020-07-10 2020-10-30 戴敏芝 一种建筑工地除尘装置及方法
CN212671844U (zh) * 2020-07-10 2021-03-09 张作红 一种露天矿开采用高效降尘装置
CN214106275U (zh) * 2020-12-04 2021-09-03 湖北宜翔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房建绿色施工用喷淋降尘装置
CN113368637B (zh) * 2021-06-23 2022-05-24 江苏惠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临时施工道路简易自动节水喷淋降尘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1915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5947B (zh) 公路护栏全自动清洁养护机
CN104088243A (zh) 喷雾压尘车
CN113121264B (zh) 一种用于隧道的自行走混凝土养护车
CN207295591U (zh) 路面吹扫车
CN201851130U (zh) 一种混凝土湿式喷射台车
CN210178407U (zh) 一种露天煤矿用移动式喷雾降尘装置
CN114191915B (zh)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
CN203923982U (zh) 一种喷雾压尘车风机俯仰装置
CN206336261U (zh) 一种移动式汽车维修用清洗设备
CN111765825A (zh) 一种建筑爆破用降尘装置
CN216026548U (zh) 一种多用途自行式冲洗台车
CN215797150U (zh) 一种斗轮堆取料机自动喷淋系统
CN211815935U (zh) 一种汽车用除尘降尘装置
CN113550214A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面养护装置
CN211562275U (zh) 一种可变分布式喷雾除尘装置
CN2748156Y (zh) 一种拖挂移动式抑尘喷淋设备
CN215888075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洒水装置
CN220496738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喷淋养护装置
CN201059203Y (zh) 环保型大巷洒水灭尘车
CN215663721U (zh) 多功能压浆设备移动台车
CN204551356U (zh) 喷雾装置及清洁车
CN217790793U (zh) 一种轨道式大面积自动喷灌设备
CN213054219U (zh) 一种海上风电在役混凝土承台锈蚀去除装置
CN213450407U (zh) 巨跨地下隧道二衬混凝土上仰喷淋养护系统
CN215843707U (zh) 一种灵活高效的自行式涂料喷涂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