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0832A - 拖地机 - Google Patents

拖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0832A
CN114190832A CN202111452543.3A CN202111452543A CN114190832A CN 114190832 A CN114190832 A CN 114190832A CN 202111452543 A CN202111452543 A CN 202111452543A CN 114190832 A CN114190832 A CN 114190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driving
supporting plate
cams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25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0832B (zh
Inventor
黄忠葵
赵坤雷
宫海涛
杨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25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08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0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0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0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0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8Floor-scrubb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47L11/284Floor-scrubb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having reciproca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36Parts or details of the surface trea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63Driving means; Transmission means therefor
    • A47L11/4069Driving or transmission means for the cleaning tool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地机,所述拖地机包括:整机,所述整机设有驱动件和两个可转动的凸轮,所述凸轮在沿对应转动轴线的投影上的任意两个过所述转动轴线的线段的长度相同,所述驱动件与两个所述凸轮动力连接,且用于分别驱动两个所述凸轮转动;两个托板,所述托板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整机,且两个所述托板与两个所述凸轮一一对应;其中每个所述托板均具有两个驱动部,所述托板的两个所述驱动部分别抵压于对应的所述凸轮的外周壁的两侧,所述托板的两个所述驱动部的连线过对应的所述凸轮的转动轴线,所述凸轮适于通过两个所述驱动部带动对应的所述托板做往复直线运动。本发明的拖地机,可将凸轮的旋转运动转为托板的直线运动,使得托板的运动更加平滑。

Description

拖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拖地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拖地机的托板多为曲柄滑块机构,使得其往往需要多个运动副来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尤其,现有的往复直线运动结构的凸轮与托板之间有较大摩擦力,使得托板的运动不够平滑,导致托板出现运动损耗,拖地机的能耗明显增大,同时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拖地机,该拖地机,通过设置两个凸轮,且两个凸轮在绕转动轴线转动时,凸轮可带动托板实现往复直线运动,能够减小凸轮与托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托板的运动更加平滑,利于减小托板的做功,提高拖地机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拖地机,包括:整机,所述整机设有驱动件和两个可转动的凸轮,所述凸轮在沿对应转动轴线的投影上的任意两个过所述转动轴线的线段的长度相同,所述驱动件与两个所述凸轮动力连接,且用于分别驱动两个所述凸轮转动;两个托板,所述托板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整机,且两个所述托板与两个所述凸轮一一对应;其中每个所述托板均具有两个驱动部,所述托板的两个所述驱动部分别抵压于对应的所述凸轮的外周壁的两侧,所述托板的两个所述驱动部的连线过对应的所述凸轮的转动轴线,所述凸轮适于通过两个所述驱动部带动对应的所述托板做往复直线运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拖地机,通过设置两个凸轮,且两个凸轮在绕转动轴线转动时,凸轮可带动托板实现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可将凸轮的旋转运动转为托板的直线运动,且能够减小凸轮与托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托板的运动更加平滑,利于减小托板的做功,降低拖地机的能耗,同时提高拖地机的工作效率,增强拖地机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两个所述凸轮分别为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且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相对于所述输出轴偏心设置;其中两个所述托板分别为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托板叠置,且所述第一托板的至少部分具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二托板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凸轮伸至于所述第一配合孔内以与所述第一托板的驱动部配合,所述第二凸轮伸至于所述第二配合孔内以与所述第二托板的驱动部配合。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第一配合孔的内周壁设有两个所述驱动部,两个所述驱动部在所述第一配合孔内相对分布以与所述第一凸轮的两侧相抵;所述第二配合孔的内周壁设有两个所述驱动部,两个所述驱动部在所述第二配合孔内相对分布以与所述第二凸轮的两侧相抵。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第一配合孔和所述第二配合孔均构造为长圆形孔,且所述驱动部构造为在所述第一配合孔或所述第二配合孔内凸出设置的柱形凸台。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第一托板包括固定相连的主体部和叠置部,所述主体部朝向地面的一侧低于所述叠置部朝向地面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托板与所述叠置部重叠且所述第二托板朝向地面的一侧与所述主体部平齐;所述第一配合孔贯通所述叠置部且与所述第二配合孔正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两个所述凸轮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开,且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凸轮设有转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凸轮上的转动齿轮动力啮合。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两个所述托板平行安装于所述整机的底部,且两个所述托板适于相对于所述整机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凸轮设于所述整机的底部,且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托板的上表面以与所述凸轮的外周壁相抵;其中所述整机的底部设有两组第一滑动部,每个所述托板均设有第二滑动部,且所述整机的两组所述第一滑动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托板的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驱动部构造为凸出于所述拖板的圆柱,所述圆柱的外周壁与所述凸轮的外周壁抵压接触。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驱动部包括圆柱和驱动轮,所述圆柱固定安装于所述拖板,所述驱动轮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圆柱,所述驱动轮与所述凸轮的外周壁滚动接触。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驱动部构造为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周壁与所述凸轮的外周壁通过啮合齿传动配合。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驱动部的外周壁构造为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凸轮的外周壁构造为具有第二倾斜面,且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滚动接触。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径向尺寸构造为从靠近所述托板的一端到远离所述托板的一端逐渐增大,且所述凸轮适于通过两个所述驱动轮朝靠近所述托板的方向预紧。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凸轮与对应的所述托板沿所述凸轮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凸轮朝向所述托板的侧面具有凸出的抵压面,所述抵压面构造为锥形面,且所述抵压面的顶点支撑于所述托板。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凸轮构造为偏心轮、三角轮、四边形轮、五边形轮中的任一种。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凸轮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上的截面轮廓为平滑曲线,所述平滑曲线包括多段导数连续变化且首尾依次相连的曲线单元;其中所述曲线单元上的连续两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距离不相等,所述曲线单元与所述旋转中心之间存在至少一条长径和至少一条短径,所述长径和所述短径的数量相同。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相邻两个所述曲线单元的长径对称设置和/或相邻两个所述曲线单元的短径对称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每个所述长径和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长径之间的夹角相同,每个所述短径和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短径之间的夹角相同,任意两个所述长径的长度相等且任意两个所述短径的长度相等。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相同单位时间内,所述曲线单元从长径到短径方向的径长减少的值等于相邻的所述曲线单元从短径到长径方向的径长增长的值。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拖地机,所述整机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朝下敞开,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凸轮与所述驱动件相连且所述凸轮伸至所述安装腔下方以与所述驱动部配合。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拖地机的整机与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拖地机的凸轮与托板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拖地机的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凸轮与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凸轮与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拖地机的爆炸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拖地机的爆炸图(另一视角);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拖地机的剖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凸轮与托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凸轮与托板的装配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凸轮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拖地机100,
凸轮1,第一凸轮11,第二凸轮12,转动轴心11,第二倾斜面12,抵压面13,转动齿轮14,驱动件2,驱动齿轮21,输出轴22,托板3,驱动部31,圆柱311,驱动轮312,第一托板32,主体部321,叠置部322,第二托板33,第一倾斜面4,整机5,清洁部6,第一配合孔7,第二配合孔8,外壳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拖地机100,该拖地机100可通过驱动件22同时驱动两个凸轮11转动,且两个凸轮11可在转动时通过相应的驱动部31带动两个托板3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可将凸轮11的旋转运动转为托板33的直线运动,使得托板33的运动更加平滑,利于减小托板33的做功,同时,该凸轮11的结构简单,易于降低设计布置难度。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拖地机100,包括:外壳9、整机5和两个托板3。
整机5设有驱动件2和两个可转动的凸轮1,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凸轮1均具有转动轴心11,通过转动轴心11且与凸轮1的径向垂直的轴线为转动轴线,且两个凸轮1可绕转动轴线转动,优选地,两个凸轮1均构造为偏心凸轮1,且两个凸轮1的外周壁均可构造为光滑的曲线,使得在两个凸轮1的外周壁上,处处连续可导,即导函数连续。当然,两个凸轮1的外周壁也可构造为不光滑的曲面,曲线非处处连续可导,即非平滑曲线,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凸轮1在沿转动轴线的投影上的任意两个过转动轴线的线段的长度相同,也就是说,在凸轮1的周向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且经过转动轴线的线段的长度均相同,从而保证凸轮1在绕转动轴线转动时的运动更加平滑。
如图3所示,驱动件2与两个凸轮1相连,且驱动件2用于分别驱动两个凸轮1转动,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2可对两个凸轮1产生驱动力,从而驱动两个凸轮1绕各自的转动轴心11转动。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如图11所示,两个凸轮1通过长径和短径交错方式的方式设置。由此,两个凸轮1共用一个转动轴心11,且两个凸轮1的长径和短径交错设置,能够避免两个凸轮1在同时转动时发生干涉,进而便于降低两个凸轮1的设计布置难度。
两个托板3均可活动地安装于整机5,且两个托板3与两个凸轮1一一对应。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托板3均可安装于整机5的下侧,由此,在拖地机100工作时,两个托板3背离整机5的一侧与地面接触,且两个托板3可相对于整机5运动,从而通过两个托板3相对于整机5运动,以完成拖地机100对地面的清洁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每个托板3均可设有两个驱动部31,且同一个托板3的两个驱动部31均可与托板3为一体成型结构,便于降低其加工成型难度,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同一个托板3的两个驱动部31均设于托板3的同一侧,以便于同一个托板3的两个驱动部31能够带动托板3同步运动,且两个驱动部31能够分别抵压于凸轮1的外周壁的两侧,同一个托板3的两个驱动部31的连线过对应的凸轮1的转动轴线,以便于在凸轮1的转动过程中,保证同一个托板3的两个驱动部31之间的距离不变,增强托板3的的运动稳定性。
同一个托板3的两个驱动部31与凸轮1均为抵压接触,便于减小同一个托板3的两个驱动部31与凸轮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同一个托板3的两个驱动部31的运动更加平滑,利于减小托板3的做功。
凸轮1适于通过同一个托板3的两个驱动部31带动对应的托板3做往复直线运动。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凸轮1能够分别通过对应托板3的两个驱动部31带动对应的托板3转动,进而在两个凸轮1在绕转动轴线转动时,两个凸轮1分别带动相应的托板3实现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可将两个凸轮1的旋转运动分别转为相应托板3的直线运动,且能够减小凸轮1与托板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托板3的运动更加平滑,利于减小托板3的做功,降低拖地机100的能耗,同时通过设置两个凸轮1与两个托板3能够提高拖地机100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拖地机100,通过设置两个凸轮1,且两个凸轮1在绕转动轴线转动时,凸轮1可带动托板3实现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可将凸轮1的旋转运动转为托板3的直线运动,且能够减小凸轮1与托板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托板3的运动更加平滑,利于减小托板3的做功,降低拖地机100的能耗,同时提高拖地机100的工作效率,增强拖地机100的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两个凸轮分别为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且驱动件2的输出轴22依次贯穿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且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相对于输出轴22偏心设置。也就是所,驱动件2的输出轴22同时通过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的转动轴心11,即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共用同一输出轴22,从而便于减少一个输出轴22的设置,且通过同一输出轴22能够保证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的转动效果相同,使得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的运动实现同步。
如图6-图8所示,两个托板3分别为第一托板32和第二托板33。
具体地,第一托板32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托板33叠置,且第一托板32的至少部分具有第一配合孔7,第二托板33设有第二配合孔8,第一凸轮11伸至于第一配合孔7内以与第一托板32的驱动部31配合,第二凸轮12伸至于第二配合孔8内以与第二托板33的驱动部31配合。也就是说,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分别伸至第一配合孔7和第二配合孔8内,从而使得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能够分别驱动驱动部带动第一托板32和第二托板33同步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托板32和第二托板33的运动实现同步。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孔7的内周壁设有两个驱动部31,两个驱动部31在第一配合孔7内相对分布以与第一凸轮11的两侧相抵;第二配合孔8的内周壁设有两个驱动部31,两个驱动部31在第二配合孔8内相对分布以与第二凸轮12的两侧相抵。
由此,第一凸轮11通过第一配合孔7的内周壁的两个驱动部31带动第一托板32运动,同时,第二凸轮12通过第二配合孔8的内周壁的两个驱动部31带动第二托板33运动,进而将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转动均转为第一托板32和第二托板33的直线运动,从而能够减小凸轮1与托板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托板3的运动更加平滑,利于减小托板3的做功,降低拖地机100的能耗,同时提高拖地机100的工作效率,增强拖地机100的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孔7和第二配合孔8均构造为长圆形孔。可以理解的是,长圆形孔的最大长度即为凸轮1的最大行程,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对长圆形孔的最大长度进行适应性设计,进而改变凸轮1的最大行程,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其中,驱动部31构造为在第一配合孔7或第二配合孔8内凸出设置的柱形凸台,如图9和图10所示,驱动部31的外周壁朝向第一配合孔7或第二配合孔8的内部凸出,从而使得驱动部31的外周壁能够与凸轮1相抵,从而便于在驱动轴驱动凸轮1转动时,凸轮10能够带动托板3运动,进而托板能够带动清洁部6在地面上相对运动,由此,能够更好地实现清洁部6对地面的清洁。
进一步地,第一托板32包括固定相连的主体部321和叠置部322。主体部321和叠置部322可为一体成型结构,便于二者一体成型。
其中主体部321朝向地面的一侧低于叠置部322朝向地面的一侧,且第二托板33与叠置部322重叠且第二托板33朝向地面的一侧与主体部321平齐。也就是说,主体部321和叠置部322相连的部分形成台阶结构,且主体部321与叠置部322不在同一水平面内,且主体部321与第二托板33在同一平面内。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主体部321与第二托板33能够在同一平面内带动清洁部6运动,从而保证能第一托板32与第二托板33能够同时完成对地面的清洁工作,从而提高拖地机100的工作效率,增强拖地机100的实用性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配合孔7贯通叠置部322且与第二配合孔8正对设置,从而便于第一凸轮11与第二凸轮12能够同时伸至第一配合孔7与第二配合孔8内,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驱动件2驱动第一凸轮11与第二凸轮12同时转动,此时,第一凸轮11与第二凸轮12分别带动第一托板32和第二托板33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进而通过设置两个凸轮1和两个托板3能够提高拖地机100的工作效率,增强拖地机100的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凸轮1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开,且驱动件2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21,两个凸轮1均设有转动齿轮14,两个转动齿轮14分别位于驱动齿轮21的两侧,以使驱动齿轮21能够分别与两个转动齿轮14进行啮合传动。其中,驱动件2可构造为驱动电机,驱动齿轮21可固定套设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外,以在驱动电机转动时,能够通过电机轴带动驱动齿轮21转动,进而同时带动两个转动齿轮14转动。转动齿轮14与对应的凸轮1为共轴线设置,且二者沿轴向、周向固定相连,以使转动齿轮14能带动凸轮1随着驱动齿轮21转动,这样的设置,结构更加简单,易于驱动件2的设计和安装,同时能够保证凸轮1与驱动件2之间的运动的同步性,提高驱动件2的驱动效率。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凸轮1的转动轴线重合,即两个凸轮1在上下方向上依次设置,且驱动件2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依次贯穿两个凸轮1以用于分别带动两个凸轮1转动,也就是说,两个凸轮1共用一个驱动件2的驱动轴,由此,且通过同一驱动件2驱动两个凸轮1同时转动,能够保证两个凸轮1具有相同的转速,从而控制两个凸轮1的工作效率一致,进而两个凸轮1能够分别带动两个托板3在大小相同的驱动力下进行运动,从而保证两个托板3的运动一致性,且便于省去一个驱动件2,进而简化驱动件2的设置,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利于实现拖地机100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托板3平行安装于整机5的底部,由此,在拖地机100工作时,能够避免两个托板3之间发生碰撞,且两个托板3适于相对于整机5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也就是说,两个托板3能够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完成对地面的清洁工作,从而通过设置两个托板3能够提高拖地机100的工作效率,增强拖地机100的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轮1设于整机5的底部,且驱动部31设于托板3的上表面,由此,在将托板3安装于整机5时,托板3的上表面朝向整机5的底部安装以将托板3固定安装于整机5的底部,且利于驱动部31与凸轮1的外周壁相抵,从而凸轮1能够驱动部31运动,进而带动托板3运动,从而可将凸轮1的旋转运动转为托板3的直线运动,且能够减小凸轮1与托板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托板3的运动更加平滑。
进一步地,整机5的底部设有两组第一滑动部,每个托板3均设有第二滑动部,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能够使得托板3与整机5滑动配合,从而在拖地机100工作时,能够减小托板3与整机5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托板3的运动更加平滑,利于降低拖地机100的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31构造为凸出于拖板3的圆柱311,圆柱311的外周壁与凸轮1的外周壁抵压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圆柱311的结构简单,易于圆柱311的加工成型,降低生产成本,且圆柱311的外周壁为光滑的曲面,便于在圆柱311的外周壁与凸轮1的外周壁抵压接触时,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托板3的运动更加平滑。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31包括圆柱311和驱动轮312,圆柱311固定安装于拖板3,驱动轮312可转动地套设于圆柱311,驱动轮312与凸轮1的外周壁滚动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所示,驱动轮312可空套于圆柱311外,使得驱动轮312可在圆柱311的周向上转动。由此,驱动轮312可相对于托板3转动,此时,驱动轮312的外周壁与凸轮1的外周壁滚动接触,也就是说,在凸轮1转动时,凸轮1会带动两个驱动轮312同时在圆柱311的周向上转动,即两个驱动轮312与凸轮1为同步转动。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在凸轮1转动时,减小凸轮1与两个驱动部3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两个驱动部31的运动更加平滑,进而使得托板3的运动更加平滑,从而减小凸轮机构100的做功,利于降低凸轮机构100的能耗,提高凸轮机构100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在再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31构造为固定柱,固定柱的外周壁与凸轮1的外周壁通过啮合齿传动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凸轮1的外周壁可设有啮合齿,且固定柱的外周壁也可设有啮合齿,这样,在凸轮1与固定柱配合时,凸轮1的外周壁的啮合齿与固定柱的外周壁的啮合齿相啮合,从而增强凸轮1与固定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利于保证凸轮1转动的力能够直接传递给固定柱,从而增强凸轮1与固定柱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效率,避免产生驱动力的损耗,从而使得托板3的运动更加平滑,利于减小托板3的做功,降低拖地机100的能耗,同时提高拖地机100的工作效率,增强拖地机100的实用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驱动部31的外周壁构造为具有第一倾斜面4,凸轮1的外周壁构造为具有第二倾斜面12,且第一倾斜面4与第二倾斜面12滚动接触,也就是说,驱动部31的外周壁与凸轮1的外周壁可分别构造为第一倾斜面4与第二倾斜面12,由此,便于增大驱动部31与凸轮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凸轮1与两个驱动部3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利于在凸轮1带动驱动部31转动时,可通过较小的驱动力,即可实现两个驱动部31与凸轮1的同步运动,便于减小凸轮1的做功,降低凸轮1的能耗,提高拖地机100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倾斜面4的径向尺寸构造为从靠近托板3的一端到远离托板3的一端逐渐增大,第二倾斜面12的径向尺寸构造为从靠近托板3的一端到远离托板3的一端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凸轮1能够通过两个驱动轮312朝靠近托板3的方向预紧,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两个驱动轮312的两个第二倾斜面12能够在凸轮1的两侧对第一倾斜面4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防止凸轮1与驱动轮312之间发生脱离的问题,且两个驱动轮312在朝靠近托板3的方向对凸轮1产生预紧力,进而增强凸轮1与驱动轮3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利于保证驱动轮312能够与凸轮1实现同步运动,使得托板3的运动更加平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轮1与托板3沿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且如图5所示,凸轮1朝向托板3的侧面具有凸出的抵压面13,抵压面13与托板3接触。由此,便于凸轮1通过抵压面13与托板3支撑相连,从而便于在保证凸轮1支撑于托板3的一侧,增强凸轮1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抵压面13可以构造为锥形面,易于减小抵压面13的生产成本,且抵压面13的顶点支撑于托板3,也就是说,抵压面13的顶点朝向靠近托板3的方向凸出,从而使得抵压面13的顶点能够支撑于托板3,便于在保证凸轮1抵压于托板3的一侧,增强凸轮1的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减小抵压面13与托板3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凸轮1与托板3的摩擦力,使得托板3的运动更加平滑,利于减小托板3的做功,同时凸轮1的结构简单,易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轮1可构造为偏心轮、三角轮、四边形轮、五边形轮中的任一种。也就是说,凸轮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而灵活设置。
举例而言,如图7所示,凸轮1可构造为三角轮,或者如图8所示,凸轮1可构造为四边形轮,当然,凸轮1也可以构造为椭圆形等其它形状的轮,在此不做限定。由此,将凸轮1构造为多边形的结构可以降低偏心带来的抖动,以及通过增加长断径,加快往复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轮1在垂直于转动轴线上的截面轮廓为平滑曲线,平滑曲线包括多段导数连续变化且首尾依次相连的曲线单元;其中曲线单元上的连续两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距离不相等,曲线单元与旋转中心之间存在至少一条长径和至少一条短径,长径和短径的数量相同。
由此,将凸轮1构造为偏心凸轮1,且凸轮1径向的外周可构造为光滑的曲线,使得在凸轮1的周向的外周壁上,处处连续可导,即导函数连续。当然,凸轮1径向的外周面也可构造为不光滑的曲面,曲线非处处连续可导,即非平滑曲线,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曲线单元的长径对称设置和/或相邻两个曲线单元的短径对称设置,从而保证凸轮1在绕转动轴线转动时的运动更加平滑。
具体地,每个长径和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长径之间的夹角相同,每个短径和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短径之间的夹角相同,任意两个长径的长度相等且任意两个短径的长度相等,从而在相同单位时间内,曲线单元从长径到短径方向的径长减少的值等于相邻的曲线单元从短径到长径方向的径长增长的值。
由此,在凸轮1的周向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且经过转动轴线的线段的长度均相同,从而保证凸轮1在绕转动轴线转动时的运动更加平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机5具有安装腔,安装腔朝下敞开,且驱动件2可安装于安装腔内,由此,能够通过安装腔对驱动件2起到保护的作用,且将驱动件2安装于安装腔内,使得驱动件2从整机5的外部不直接可见,避免影响拖地机100的外部结构,同时易于减小拖地机100的整体结构尺寸,实现拖地机100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凸轮1与驱动件2相连且凸轮1伸至安装腔下方以与驱动部31配合。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2的输出轴与凸轮1的转动轴心11相连,使得使得驱动件2工作时,驱动件2的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凸轮1同步转动,且凸轮1的外周与驱动部31相连,从而凸轮1能够带动驱动部31运动,进而驱动部31带动托板3运动,便于可将凸轮1的旋转运动转为托板3的直线运动,且能够减小凸轮1与托板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托板3的运动更加平滑。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1)

1.一种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机(5),所述整机(5)设有驱动件(2)和两个可转动的凸轮(1),所述凸轮(1)在沿对应转动轴线的投影上的任意两个过所述转动轴线的线段的长度相同,所述驱动件(2)与两个所述凸轮(1)动力连接,且用于分别驱动两个所述凸轮(1)转动;
两个托板(3),所述托板(3)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整机(5),且两个所述托板(3)与两个所述凸轮(1)一一对应;其中
每个所述托板(3)均具有两个驱动部(31),所述托板(3)的两个所述驱动部(31)分别抵压于对应的所述凸轮(1)的外周壁的两侧,所述托板(3)的两个所述驱动部(31)的连线过对应的所述凸轮(1)的转动轴线,所述凸轮(1)适于通过两个所述驱动部(31)带动对应的所述托板(3)做往复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凸轮分别为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所述驱动件(2)的输出轴(22)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凸轮(11)和所述第二凸轮(12),且所述第一凸轮(11)和所述第二凸轮(12)相对于所述输出轴(22)偏心设置;其中
两个所述托板(3)分别为第一托板(32)和第二托板(33),所述第一托板(32)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托板(33)叠置,且所述第一托板(32)的至少部分具有第一配合孔(7),所述第二托板(33)设有第二配合孔(8),所述第一凸轮(11)伸至于所述第一配合孔(7)内以与所述第一托板(32)的驱动部(31)配合,所述第二凸轮(12)伸至于所述第二配合孔(8)内以与所述第二托板(33)的驱动部(31)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孔(7)的内周壁设有两个所述驱动部(31),两个所述驱动部(31)在所述第一配合孔(7)内相对分布以与所述第一凸轮(11)的两侧相抵;
所述第二配合孔(8)的内周壁设有两个所述驱动部(31),两个所述驱动部(31)在所述第二配合孔(8)内相对分布以与所述第二凸轮(12)的两侧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孔(7)和所述第二配合孔(8)均构造为长圆形孔,且所述驱动部(31)构造为在所述第一配合孔(7)或所述第二配合孔(8)内凸出设置的柱形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32)包括固定相连的主体部(321)和叠置部(322),所述主体部(321)朝向地面的一侧低于所述叠置部(322)朝向地面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托板(33)与所述叠置部(322)重叠且所述第二托板(33)朝向地面的一侧与所述主体部(321)平齐;
所述第一配合孔(7)贯通所述叠置部(322)且与所述第二配合孔(8)正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凸轮(1)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开,且所述驱动件(2)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21),所述凸轮(1)设有转动齿轮(14),所述驱动齿轮(21)分别与两个所述凸轮(1)上的转动齿轮(14)动力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托板(3)平行安装于所述整机(5)的底部,且两个所述托板(3)适于相对于所述整机(5)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设于所述整机(5)的底部,且所述驱动部(31)设于所述托板(3)的上表面以与所述凸轮(1)的外周壁相抵;其中
所述整机(5)的底部设有两组第一滑动部,每个所述托板(3)均设有第二滑动部,且所述整机(5)的两组所述第一滑动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托板(3)的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1)构造为凸出于所述拖板(3)的圆柱,所述圆柱的外周壁与所述凸轮(1)的外周壁抵压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1)包括圆柱(311)和驱动轮(312),所述圆柱(311)固定安装于所述拖板(3),所述驱动轮(312)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圆柱(311),所述驱动轮(312)与所述凸轮(1)的外周壁滚动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1)构造为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周壁与所述凸轮(1)的外周壁通过啮合齿传动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1)的外周壁构造为具有第一倾斜面(4),所述凸轮(1)的外周壁构造为具有第二倾斜面(12),且所述第一倾斜面(4)与所述第二倾斜面(12)滚动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4)的径向尺寸构造为从靠近所述托板(3)的一端到远离所述托板(3)的一端逐渐增大,且所述凸轮(1)适于通过两个所述驱动轮(312)朝靠近所述托板(3)的方向预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与对应的所述托板(3)沿所述凸轮(1)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朝向所述托板(3)的侧面具有凸出的抵压面(13),所述抵压面(13)构造为锥形面,且所述抵压面(13)的顶点支撑于所述托板(3)。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构造为偏心轮、三角轮、四边形轮、五边形轮中的任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上的截面轮廓为平滑曲线,所述平滑曲线包括多段导数连续变化且首尾依次相连的曲线单元;其中
所述曲线单元上的连续两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距离不相等,所述曲线单元与所述旋转中心之间存在至少一条长径和至少一条短径,所述长径和所述短径的数量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曲线单元的长径对称设置和/或相邻两个所述曲线单元的短径对称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长径和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长径之间的夹角相同,每个所述短径和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短径之间的夹角相同,任意两个所述长径的长度相等且任意两个所述短径的长度相等。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相同单位时间内,所述曲线单元从长径到短径方向的径长减少的值等于相邻的所述曲线单元从短径到长径方向的径长增长的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机(5)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朝下敞开,所述驱动件(2)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凸轮(1)与所述驱动件(2)相连且所述凸轮(1)伸至所述安装腔下方以与所述驱动部(31)配合。
CN202111452543.3A 2021-12-01 2021-12-01 拖地机 Active CN114190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2543.3A CN114190832B (zh) 2021-12-01 2021-12-01 拖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2543.3A CN114190832B (zh) 2021-12-01 2021-12-01 拖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0832A true CN114190832A (zh) 2022-03-18
CN114190832B CN114190832B (zh) 2023-05-09

Family

ID=80649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2543.3A Active CN114190832B (zh) 2021-12-01 2021-12-01 拖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083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15623A (en) * 1956-09-06 1959-07-01 Bylock Electric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floor-polishing machines
US20030029401A1 (en) * 2001-08-08 2003-02-13 Yutaka Nishikawa Cam phase variable apparatus
CN102913070A (zh) * 2011-08-05 2013-02-06 魏孔明 双重锁定保险箱
US20130298951A1 (en) * 2012-05-14 2013-11-14 Suzhou Indyvac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Electric Cleaning Apparatus
CN207734099U (zh) * 2017-06-30 2018-08-17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机器人
CN110999888A (zh) * 2019-10-30 2020-04-14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用于培育果蝇蛹寄生蜂的吸蜂装置
CN112568772A (zh) * 2019-09-30 2021-03-30 速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拖布机构及清洁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15623A (en) * 1956-09-06 1959-07-01 Bylock Electric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floor-polishing machines
US20030029401A1 (en) * 2001-08-08 2003-02-13 Yutaka Nishikawa Cam phase variable apparatus
CN102913070A (zh) * 2011-08-05 2013-02-06 魏孔明 双重锁定保险箱
US20130298951A1 (en) * 2012-05-14 2013-11-14 Suzhou Indyvac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Electric Cleaning Apparatus
CN207734099U (zh) * 2017-06-30 2018-08-17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机器人
CN112568772A (zh) * 2019-09-30 2021-03-30 速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拖布机构及清洁机器人
CN110999888A (zh) * 2019-10-30 2020-04-14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用于培育果蝇蛹寄生蜂的吸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0832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07229U (zh) 一种紧凑型按摩器
CN105215949A (zh) 工作头
CN103341666A (zh) 一种双锯片电锯用传动机构
CN107082100B (zh) 变速器
PL163533B1 (pl) Uklad do przeksztalcania ruchu prostoliniowego postepowo zwrotnego na ruch obrotowy PL
US6836918B1 (en) Electric toothbrush
CN114190832A (zh) 拖地机
JP2023547075A (ja) 制動力発生装置用の偏心体伝動機構、制動力発生装置
US6240794B1 (en) Crank assembly
CN108045551A (zh) 一种雨刷复位装置
CN114190833A (zh) 拖地机
CN204972181U (zh) 一种按摩器
CN114233827A (zh) 凸轮机构
WO2022142485A1 (zh) 一种叠片式偏心轴孔结构组件及配装有该组件的空压机
CN214196600U (zh) 一种叠片式偏心轴孔结构组件及配装有该组件的空压机
CN207935043U (zh) 直线式充气泵
CN102105652A (zh) 用于可压缩介质的回转马达
CN217959998U (zh) 基站及清洁系统
JP2003286979A5 (zh)
US20040216540A1 (en) Torus crank mechanism
TWM558292U (zh) 可變壓縮比/可變容積裝置
CN104314675A (zh) 一种摆线凸轮与摆盘机构组合的功率传输装置
CN215580750U (zh) 一种减速电机
CN219439912U (zh) 一种塑料2d新型按摩器
CN104373538A (zh) 一种复合摆线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