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9271A - 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9271A
CN114189271A CN202111272798.1A CN202111272798A CN114189271A CN 114189271 A CN114189271 A CN 114189271A CN 202111272798 A CN202111272798 A CN 202111272798A CN 114189271 A CN114189271 A CN 114189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ponent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27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堤
潘运滨
孙国军
刘元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el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el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el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el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27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92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9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92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7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 earth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属于卫星通信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及车辆,系统包括:卫星通信链路、移动通信链路、以太网输出端口和控制组件;卫星通信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卫星天线发射端口、卫星调整解调器;移动通信链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通信天线端口和移动通信组件;以太网输出端口分别与卫星调整解调器和移动通信组件连接,以太网输出端口用于与终端实现网络通信;控制组件分别与卫星调整解调器和移动通信组件连接,用于控制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或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本文的实施能够降低系统使用成本和功耗,提高用户体验以及通信效果突出。

Description

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及车辆。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卫星为汽车提供联网服务。基于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大,受地面基础设施影响小等特点,适合地广人稀、移动信号覆盖不到的地区使用。但是受限于使用成本一般用于特种车辆和应急应用(如应急通信车等)。
卫星通信系统通常是独立的专用通信系统,由卫星天线和卫星调制解调器以及其他业务设备组成。由于卫星通信系统通常速率较低且服务价格高,一般是作为地面通信的后备保障通信手段。当用户在无地面移动信号的地区需要通信服务,用户手动启动卫星通信系统,为附近提供WIFI热点或其他方式的网络通信。但是卫星通信系统流量费用较高,功耗大,且速率较地面移动通信低,单纯使用卫星通信系统代替原有地面移动通信模组体验较差且不经济。有时用户开展业务时会在有移动信号和没有移动信号的区域移动,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则不得不始终使用卫星链路,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体验的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卫星通信链路、移动通信链路、以太网输出端口和控制组件;
所述卫星通信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卫星天线发射端口、卫星调整解调器,所述卫星天线发射端口用于接收通信卫星发送的卫星信号,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用于将卫星信号调制为可被终端连入的调制通信信号;
所述移动通信链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通信天线端口和移动通信组件,所述移动通信天线端口用于接收地面的移动网络信号,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用于将移动网络信号调制为可被终端连入的调制通信信号;
所述以太网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所述移动通信组件连接,所述以太网输出端口用于与终端实现网络通信;
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所述移动通信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通读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接收到的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并基于所述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控制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
进一步地、还包括:链路聚合组件,所述链路聚合组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所述移动通信组件连接,所述链路聚合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以太网输出端口连接,所述链路聚合组件用于将所述卫星通信链路和所述移动通信链路聚合为一条链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人机交互组件,所述人机交互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组件发送控制指令,以实现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要求,在所述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符合预设要求时,向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发送休眠指令,以使终端通过所述移动通信链路实现网络通信,或,在所述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不符合预设要求时,向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发送唤醒指令,以使终端通过所述卫星通信链路实现网络通信。
进一步地、还包括:卫星天线,所述卫星天线与所述卫星天线发射端口连接,所述卫星天线用于与通信卫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卫星天线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人机交互设备中设置有与所述卫星天线的开关、天线指向、卫星信号监测、卫星波束切换、升级或故障检测操作对应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用户执行预设动作时将触发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组件,以实现控制所述卫星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卫星天线为低轮廓平板阵列天线。
另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上述所述的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所述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包括:卫星通信链路、移动通信链路、以太网输出端口和控制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文所述的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及车辆,比单纯使用卫星通信系统成本和功耗大幅降低,提高用户体验。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无地面移动信号的时间占用户实际使用时间比例较低,多数使用时间可以使用地面移动通信,成本和功耗较低,通信效果较好,此外,比单纯使用地面移动通信的通信系统使用覆盖范围更大,可在无地面网络覆盖的区域使用,应用场景更多。
为让本文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文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文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文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文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文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卫星通信链路、移动通信链路、以太网输出端口和控制组件;
所述卫星通信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卫星天线发射端口、卫星调整解调器,所述卫星天线发射端口用于接收通信卫星发送的卫星信号,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用于将卫星信号调制为可被终端连入的调制通信信号;
所述移动通信链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通信天线端口和移动通信组件,所述移动通信天线端口用于接收地面的移动网络信号,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用于将移动网络信号调制为可被终端连入的调制通信信号;
所述以太网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所述移动通信组件连接,所述以太网输出端口用于与终端实现网络通信;
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所述移动通信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
具体的,卫星通信链路可以用于传输通信卫星的网络信号。卫星通信链路中的卫星天线发射端口可以设置有多个,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卫星通信链路中的卫星天线发射端口设置有两个,从而提高保证卫星通信的广泛性和稳定性。每个卫星天线发射端口均可以与卫星调整解调器连接,即卫星天线发射端口接收的卫星信号均可以传输至卫星调整解调器。卫星调整解调器可以用于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将转换的中频信号通过以太网输出端口传输至对应的终端。可以理解的是,以太网输出端口可以连接有路由器以及无线接入点,通过无线接入点发送无线信号,使得终端可以接收无线信号,以达到终端与通信卫星的网络通信。
卫星调制解调器可以与卫星天线连接,用于将卫星天线接收到的Ku或者L波段通信信号调制为可被无线接入点识别的通信信号,还用于将无线接入点接收的通信信号调制为可被卫星天线发送的卫星信号。
具体的,卫星调制解调器用于将无线接入点接收的通信信号转换成卫星信号,然后通过卫星天线将卫星信号转换成微波信号发射至通信卫星。卫星调制解调器还用于将通信卫星发送的微波信号无线接入点可以识别的通信信号。其中,无线接入点(无线AP)是一个无线网络的接入点,俗称"热点"。主要有路由交换接入一体设备和纯接入点设备,一体设备执行接入和路由工作,纯接入设备只负责无线客户端的接入,纯接入设备通常作为无线网络扩展使用。其中,无线AP是使用终端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以实现车辆内部终端与卫星实现网络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卫星调制解调器和无线接入点之间还设置有路由器。卫星调制解调器经由路由器至无线接入点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
具体的,移动通信链路可以用于传输地面的移动网络信号。其中,移动通信天线端口可以用于接收移动网络信号,其中,移动网络信号可以是4G信号、5G信号等移动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移动网络信号传输至移动通信组件,移动通信组件可以用于将移动网络信号调制为可被终端连入的调制通信信号。
具体的,控制组件可以控制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即卫星调整解调器和移动通信组件可以同时开启、单独开启或同时关闭。
具体的,控制组件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小型的主控电路板,控制组件中可以设置有与卫星调整解调器和移动通信组件匹配的串口,通过上述串口与卫星调整解调器和移动通信组件进行通信。控制组件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交互信号,上述控制交互信号可以用于控制卫星天线的开关、天线指向、卫星信号监测、卫星波束切换、升级或故障检测以及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等操作,可以实现控制信号的输出,已达到对卫星天线的控制。
其中,上述连接可以通过以太网的方式连接,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类型的实体设备,也可以包括运行于实体设备中的软件,如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为App),该应用程序可以是专门提供卫星天线控制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预先注册的账户信息登录应用程序,该账户信息可以包括账号(标识)和密码。本申请实施例中实体设备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安卓系统、IOS系统、linux、Unix、windows等。终端可以包括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层,终端通过UI层对外提供卫星天线控制的输入及显示。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通读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接收到的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并基于所述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控制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
具体的,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可以理解为移动网络信号的强度,服务状态信息可以理解为是否接收到移动网络信号,如无服务即说明未搜索到移动网络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要求,在所述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符合预设要求时,向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发送休眠指令,以使终端通过所述移动通信链路实现网络通信,或,在所述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不符合预设要求时,向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发送唤醒指令,以使终端通过所述卫星通信链路实现网络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组件可以在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差(移动网络信号低)或服务状态信息表征为无服务时,开启卫星通信链路,保证终端与外界通信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链路聚合组件,所述链路聚合组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所述移动通信组件连接,所述链路聚合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以太网输出端口连接,所述链路聚合组件用于将所述卫星通信链路和所述移动通信链路聚合为一条链路。
具体的,链路聚合组件可以将所述卫星通信链路和所述移动通信链路聚合为一条链路,以节省连接线的长度,同时链路聚合组件还可以用于在卫星通信链路、移动通信链路同时开启时,比较卫星信号和移动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并适用信号强度强的链路与外界通信。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人机交互组件,所述人机交互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组件发送控制指令,以实现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
具体的,人机交互设备可以用于显示卫星天线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可以是卫星天线的开关、天线指向、卫星信号强度、多个不同通信卫星的卫星波束、当前卫星天线的版本信息以及故障信息等。还用于将用于基于预设动作触发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基带集成设备。
在实现应用中,人机交互设备中可以设置有与卫星天线的开关、天线指向、卫星信号监测、卫星波束切换、升级或故障检测操作对应的控制单元,用户可以通过在人机交互设备中执行对应的预设动作触发,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人机交互设备可以将上述生成的控制信号发送给基带集成设备,基带集成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卫星天线,控制卫星天线的操作可以是卫星天线的开关、天线指向、卫星信号监测、卫星波束切换、升级或故障检测的操作。
其中,卫星天线的开关用于表征卫星天线的工作开启或关闭。天线指向用于表征卫星天线的俯仰角、方位角和横滚极化角。卫星信号监测用于表征卫星天线与对应通信卫星的信号强度监测。卫星波束切换用于表征切换连接与不同的通信卫星。升级用于表征当前卫星天线的程序升级。故障检测用于表征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具体的,人机交互组件可以是车载中控屏也可以是终端,车载中控屏可以理解为是车辆中的中控显示屏(智能车机屏幕)。
可以理解的是,人机交互组件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控制组件连接,如蓝牙、WIFI,CAN总线等。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卫星天线,所述卫星天线与所述卫星天线发射端口连接,所述卫星天线用于与通信卫星连接。
具体的,所述卫星天线为低轮廓平板阵列天线。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卫星天线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人机交互设备中设置有与所述卫星天线的开关、天线指向、卫星信号监测、卫星波束切换、升级或故障检测操作对应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用户执行预设动作时将触发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组件,以实现控制所述卫星天线。
本文所述的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及车辆,比单纯使用卫星通信系统成本和功耗大幅降低,体验提升。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无地面移动信号的时间占用户实际使用时间比例较低,多数使用时间可以使用地面移动通信,成本和功耗较低,通信效果较好。
另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上述所述的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所述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包括:卫星通信链路、移动通信链路、以太网输出端口和控制组件;
所述卫星通信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卫星天线发射端口、卫星调整解调器,所述卫星天线发射端口用于接收通信卫星发送的卫星信号,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用于将卫星信号调制为可被终端连入的调制通信信号;
所述移动通信链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通信天线端口和移动通信组件,所述移动通信天线端口用于接收地面的移动网络信号,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用于将移动网络信号调制为可被终端连入的调制通信信号;
所述以太网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所述移动通信组件连接,所述以太网输出端口用于与终端实现网络通信;
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所述移动通信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还包括:定位设备和姿态解算组件;
所述定位设备用于获取车辆的定位信息;
所述姿态解算组件,用于将所述定位设备获取的定位信息中的位置信息与存储的轨道数据比对,以查找所述轨道数据中与所述定位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的距离偏差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卫星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卫星位置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下一位置所述卫星天线的俯仰角、方位角和横滚极化角;
所述控制组件还与所述姿态解算组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下一位置所述卫星天线的俯仰角、方位角和横滚极化角调整所述卫星天线的天线指向。
具体的,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中可以存储有多个通信卫星的轨道数据,相同的轨道数据可以对应不同的通信卫星,轨道数据表征对应的通信卫星的当前位置,轨道数据中的位置是基于时间存储的。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获取到车辆的定位信息后,姿态解算组件可以将定位信息中的位置信息与存储的轨道数据中的当前位置进行比较,以查找所述轨道数据中与所述定位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的距离偏差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卫星位置信信息,其中,轨道数据中与所述定位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的距离偏差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卫星位置信信息表征的是该通信卫星能够被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识别到,即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可以与该通信卫星连接,在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与该通信卫星连接后,姿态解算组件可以根据卫星位置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出下一位置卫星天线的俯仰角、方位角和横滚极化角。而后,控制组件可以用于根据下一位置卫星天线的俯仰角、方位角和横滚极化角调整所述卫星天线的天线指向,以到达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与该通信卫星的可靠连接,提高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的通信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测试方法,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系统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方法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系统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应理解,在本文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文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文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文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文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文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文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文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文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文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文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卫星通信链路、移动通信链路、以太网输出端口和控制组件;
所述卫星通信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卫星天线发射端口、卫星调整解调器,所述卫星天线发射端口用于接收通信卫星发送的卫星信号,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用于将卫星信号调制为可被终端连入的调制通信信号;
所述移动通信链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通信天线端口和移动通信组件,所述移动通信天线端口用于接收地面的移动网络信号,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用于将移动网络信号调制为可被终端连入的调制通信信号;
所述以太网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所述移动通信组件连接,所述以太网输出端口用于与终端实现网络通信;
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所述移动通信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通读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接收到的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并基于所述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控制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链路聚合组件,所述链路聚合组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所述移动通信组件连接,所述链路聚合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以太网输出端口连接,所述链路聚合组件用于将所述卫星通信链路和所述移动通信链路聚合为一条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机交互组件,所述人机交互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组件发送控制指令,以实现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和/或所述移动通信组件的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要求,在所述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符合预设要求时,向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发送休眠指令,以使终端通过所述移动通信链路实现网络通信,或,在所述移动网络信号的质量或服务状态信息不符合预设要求时,向所述卫星调整解调器发送唤醒指令,以使终端通过所述卫星通信链路实现网络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卫星天线,所述卫星天线与所述卫星天线发射端口连接,所述卫星天线用于与通信卫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天线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人机交互设备中设置有与所述卫星天线的开关、天线指向、卫星信号监测、卫星波束切换、升级或故障检测操作对应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用户执行预设动作时将触发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组件,以实现控制所述卫星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天线为低轮廓平板阵列天线。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所述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系统包括:卫星通信链路、移动通信链路、以太网输出端口和控制组件。
CN202111272798.1A 2021-10-29 2021-10-29 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及车辆 Pending CN1141892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2798.1A CN114189271A (zh) 2021-10-29 2021-10-29 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2798.1A CN114189271A (zh) 2021-10-29 2021-10-29 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9271A true CN114189271A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1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2798.1A Pending CN114189271A (zh) 2021-10-29 2021-10-29 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927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5403A (zh) * 2022-08-17 2022-09-16 成都迅翼卫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地一体化通信设备
CN115359644A (zh) * 2022-08-16 2022-11-18 郑州华泰联合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cs操作站的远程控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9644A (zh) * 2022-08-16 2022-11-18 郑州华泰联合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cs操作站的远程控制系统
CN115359644B (zh) * 2022-08-16 2023-09-29 郑州华泰联合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cs操作站的远程控制系统
CN115065403A (zh) * 2022-08-17 2022-09-16 成都迅翼卫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地一体化通信设备
CN115065403B (zh) * 2022-08-17 2022-12-02 成都迅翼卫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地一体化通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89271A (zh) 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融合及车辆
US20040203789A1 (en) Location service assisted transition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CN114204973A (zh) 车载卫星通信系统及车辆
US2009011785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1224711A (zh) 一种多模物联网卫星的通信终端系统及其网络管理方法
CN111556105A (zh) 基于Ka卫星基站的业务处理方法、系统和Ka卫星基站
US9971591B2 (en) Mobile terminal, power adapter, and upgrade method thereof
CN113162675B (zh) 基于窄带卫星通信的数据传输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35685B (zh) 一种用于LoRaWAN节点近场配置的方法
WO2024051589A1 (zh) 电子设备及天线的控制方法
CN110708107B (zh) 用于控制飞行器卫星数据单元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CN111083687A (zh) 一种双模机载卫星通信调制解调终端
CN109361419B (zh) 卫星通信车载模块控制单元、车载模块及车载型系统终端
CN106033377B (zh) 数据容灾方法及容灾服务器
CN112152700B (zh) 一种双天线系统及其选择方法
CN114071523A (zh) 一种基于双无线通讯模组的通信终端及通信方法
KR101320424B1 (ko) 무선 콘솔 장치 및 시스템
CN217445358U (zh) 一种地面卫星接收设备及系统
JP2003219464A (ja) 異無線方式間の通信装置
CN217848326U (zh) 一种天线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0809329A (zh)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9610733U (zh) 天线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4573773A (zh) 一种智能卡读写方法
CN210867766U (zh) 一种雷达系统
CN208730939U (zh) 一种远程智能控制油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8050 Jinan Jili Avenue,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Jidi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jikrypt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50 nanjili Avenue, Taizhou Road,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eely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jikrypt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5

Address after: Room 606, Building 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1

Applicant after: Geely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jikrypt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50 Jinan Jili Avenue,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Jidi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jikrypt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