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9329A -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9329A
CN110809329A CN201911094601.2A CN201911094601A CN110809329A CN 110809329 A CN110809329 A CN 110809329A CN 201911094601 A CN201911094601 A CN 201911094601A CN 110809329 A CN110809329 A CN 110809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data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cessed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46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佳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sh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sh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sh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sh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946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93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9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3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1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 H04L69/162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involving adaptations of sockets based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如果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则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预设设备间通信方式将所述待处理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处理;所述设备间通信方式是除网络通信方式之外的通信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快速实现网络通信功能,并降低网络通信的实现成本。

Description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设备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方式与服务器进行交互,上传数据以使服务器监控设备的状态,以及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指令执行相应操作。
目前仍有一些模块或者设备不具备网络通信功能,如果再为这些模块或设备单独集成通信功能,需要额外增加通信模块,或者重新涉及模块或设备的布局,增加通信功能的实现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快速实现网络通信功能,并降低网络通信的实现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包括:
在应用程序产生网络服务访问需求时,拦截所述应用程序发出的网络通信请求;
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中提取待解析域名;
在预存的域名与网际协议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待解析域名;
根据查询到的与所述待解析域名匹配的网际协议地址,生成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匹配的解析结果,反馈给所述应用程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装置,包括:
网络通信请求拦截模块,用于在应用程序产生网络服务访问需求时,拦截所述应用程序发出的网络通信请求;
待解析域名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中提取待解析域名;
网际协议地址查询模块,用于在预存的域名与网际协议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待解析域名;
网际协议地址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查询到的与所述待解析域名匹配的网际协议地址,生成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匹配的解析结果,反馈给所述应用程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网络通信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网络通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获取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并在待处理数据需要第二设备进行处理时,通过设备间通信将待处理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从而实现第二设备获取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需要额外集成其他设备才能实现网络通信导致设备的通信成本高的问题,可以通过设备间通信间接获取网络数据,从而间接实现网络通信功能,降低网络通信的实现成本,而且避免了通信集成操作,提高网络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网络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网络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网络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网络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网络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计算机设备中,例如,终端设备等,更具体的,移动终端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110,第一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
第一设备可以是指具备连接网络通信功能,和至少一个设备间通信功能的设备。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方式,建立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同时,第一设备还可以通过设备间通信方式,建立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设备间通信方式为除网络通信方式之外的通信方式。
服务器用于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提供服务。服务器可以是网络中提供服务的任意服务器。
待处理数据用于第一设备进行处理,例如,待处理数据可以是第一设备向服务器请求服务的响应数据,还可以是服务器下发的获取设备状态信息的请求。
S120,如果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则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预设设备间通信方式将所述待处理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处理;所述设备间通信方式是除网络通信方式之外的通信方式。
第二设备处理条件用于判断待处理数据是否为第二设备进行处理的数据。例如,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不同。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操作系统均为Linux系统。
设备间通信方式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通信。设备间通信与网络通信不同。示例性的,设备间通信为蓝牙通信,网络通信为Wi-Fi通信。又如,设备间通信为近距离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网络通信为Wi-Fi通信;或者设备间通信为串口通信,网络通信为蜂窝网通信。此外,还有其他情况,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待处理数据可以通过第一设备采用设备间通信方式传输至第二设备。
可选的,所述设备间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方式。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低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具有互用、互操作的性能,有效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蓝牙通信方式实现设备间的通信,降低通信的功耗和成本,提高设备间通信的灵活性。
可选的,在如果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则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预设设备间通信方式将所述待处理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设备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开启蓝牙,并进行注册;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以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在蓝牙通信机制中,设备可以分为客户端角色(Clinet)和服务端角色(Server)。第一设备开启蓝牙,并注册为客户端角色,并开启蓝牙扫描,当扫描到第二设备时,自动与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自动建立蓝牙连接,可以快速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包括:如果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方为所述第二设备,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和/或如果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括第二设备状态信息获取请求,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
待处理数据的处理方为第二设备表明,待处理数据用于第二设备执行相应操作行为。例如,待处理数据为服务器下发的用于控制第二设备进行操作的控制指令。
第二设备状态信息获取请求用于第二设备获取自身状态信息,并反馈给第一设备。
通过判断待处理数据的处理方是否为第二设备和/或判断待处理数据是否包括第二设备状态信息获取请求,来判断待处理数据是否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可以准确将与第二设备关联的待处理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进行处理,提高第二设备的网络通信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网络通信连接,并监听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蜂窝移动通信方式或通过Wi-Fi建立网络通信连接。
第一设备通过监听服务器,用于判断服务器是否传输数据,从而实现接收待处理数据。第一设备可以通过蜂窝移动通信方式或者Wi-Fi技术与服务器进行交互。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可以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Wi-Fi技术是无线保真技术,用于在小范围内(办公室或家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具体的,WiFi是由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站点(Station)等组成的无线网络,属于无线局域网,可供多个设备同时传输。
而蓝牙通信技术属于无线个域网,实现点对点传输。
通过蜂窝移动通信方式或通过Wi-Fi建立网络通信连接,可以准确稳定实现第一设备与多个设备或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获取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并在待处理数据需要第二设备进行处理时,通过设备间通信将待处理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从而实现第二设备获取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需要额外集成其他设备才能实现网络通信导致设备的通信成本高的问题,可以通过设备间通信间接获取网络数据,从而间接实现网络通信功能,降低网络通信的实现成本,而且避免了通信集成操作,提高网络通信效率。
实施例二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网络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210,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Wi-Fi配置信息。
第三设备为网络中的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通过网络通信。通常,第一设备中不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无法直接通过用户的输入信息获取Wi-Fi配置信息。第三设备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不同。第三设备和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或者设备间通信方式进行通信。Wi-Fi配置信息用于第一设备通过Wi-Fi网络的验证,并连接Wi-Fi网络。具体的,Wi-Fi配置信息包括Wi-Fi账户名称和匹配的Wi-Fi账户密码。
第一设备可以通过除Wi-Fi技术之外的网络通信方式接收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Wi-Fi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不断发送广播,当第三设备扫描到第一设备后,向第一设备发送Wi-Fi的账户名称和密码,然后由第一设备将根据接收到账户名称和密码进行配置和连接Wi-Fi网络。
此外,第一设备还可以通过嗅探器(Sniffer)技术和微信(Airkiss)技术,通过应用程序完成Wi-Fi配置。甚至还可以在第一设备通过蜂窝移动通信方式接收服务器下发的Wi-Fi的账户名称和密码,完成从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切换到通过Wi-Fi连接网络。
S220,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搜索到与所述Wi-Fi配置信息匹配的Wi-Fi信号,则根据所述Wi-Fi配置信息,建立网络通信连接。
Wi-Fi配置信息匹配的Wi-Fi信号可以是指Wi-Fi网络,用于第一设备连入,实现网络通信,与服务器进行交互。Wi-Fi配置信息包括可以通过Wi-Fi信号身份验证的账户名称和匹配的账户密码。也即Wi-Fi配置信息用于通过Wi-Fi信号身份验证,以使第一设备接收Wi-Fi信号,实现与服务器建立网络通信连接。
从而,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三设备获取Wi-Fi配置信息,并通过Wi-Fi网络的验证,通过Wi-Fi网络与服务器进行交互。
可选的,在根据所述Wi-Fi配置信息,建立网络通信连接的同时,还包括:如果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建立网络通信连接,则所述第一设备断开通过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建立的网络通信连接。
通过在第一设备连接Wi-Fi网络时,断开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建立的网络通信连接,可以降低第一设备的功耗。
具体的,第一设备开机后,识别SIM卡,进行SIM拨号操作,通过Socket与无线接口层进程(Radio Interface Layer Daemon,RILD)建立连接,发送连接命令,然后由RILD向运营商服务器进行连接,完成SIM的驻网操作,实现使用数据流量进行网络通信。
如果需要WIFI配网,第一设备可以开启蓝牙的服务器端模式,向周围的设备持续发送广播,周围的智能设备扫描到广播后,进行连接第一设备并注册第一设备的写服务,向第一设备写入Wi-Fi的名称和密码,第一设备接收到Wi-Fi信息后,进行配置,若Wi-Fi与数据流量同时存在时,利用分配IP的原则,优先切换到Wi-Fi网络。具体是,通过监听的方式,在检测到存在Wi-Fi网络时,备份并删除当前连接数据流量分配的IP,切换到Wi-Fi网络分配的IP上,实现使用Wi-Fi网络进行网络通信。当Wi-Fi网络连接断开后,可以返回切换到与SIM对应的运营商进行连接,并恢复数据流量分配的IP,删除Wi-Fi网络分配的IP地址。
S230,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网络通信连接,并监听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蜂窝移动通信方式或通过Wi-Fi建立网络通信连接。
S240,所述第一设备开启蓝牙,并进行注册。
S250,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以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S260,如果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则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蓝牙通信方式将所述待处理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处理;所述蓝牙通信方式是除网络通信方式之外的通信方式。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包括:如果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方为所述第二设备,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和/或如果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括第二设备状态信息获取请求,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
示例性的,第三设备为移动终端,第一设备为嵌入式设备,包括蓝牙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如4G模块),第二设备为嵌入式设备,仅包括蓝牙模块。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图2b所示,第一设备202直接与服务器203进行通信,第一设备202分别与第二设备201,以及第三设备204进行通信。
其中,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包括:IOS系统,Android系统,Linux系统或RTOS等实时操作系统等。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的通信过程如图2c所示:
S271,第一设备开机。
其中,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的操作系统均为Linux系统。
S272,第一设备开启蓝牙客户端模式。
具体的,注册客户端标识账号(Client端ID),并执行状态回调初始化操作,通过Client ID创建服务器端标识账号(Server端的ID)和状态回调初始化,通用唯一标志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和添加读写服务,持续向周围的设备发送广播。
S273,第一设备扫描周围的蓝牙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具体的,根据第一设备的Client端,可以进行扫描其他设备(如嵌入式设备或手机),扫描后将会在btgattc_scan_result_cb回调函数进行反馈扫描结果,并通过扫描结果并以约定的广播字节确定待连接的设备。在连接到对端设备(如第二设备)后,将检查第二设备上的通知和读写服务,并依次注册第二设备的通知和读写服务。在注册成功后,将会收到btgattc_write_descriptor_cb和btgattc_read_descriptor_cb为读写的回调函数,其中,btgattc_register_for_notification_cb为接收通知的回调函数,由回调函数的形参中的值决定是否可以对第二设备进行读写操作和监听通知。在第一设备获取读写服务后,可以写入数据告知第二设备上报其设备状态,如电量,缓存信息,设备版本号,设备的离线数据等。第一设备写入数据可以通过sGattIf->client->write_characteristic写入数据,并通过btgattc_notify_cb回调监听第二设备的数据。也可以由第二设备主动上报。第一设备接收到状态数据后,筛选出需要第一设备处理进行显示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筛选出由服务器做出反应进行处理的数据,并传输到服务器。
S274,第一设备开启蓝牙服务器端模块。
S275,第一设备广播第一设备的信息。
S276,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三设备的蓝牙注册信息,与第三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具体的,根据第一设备的Service端发送的广播,其他设备(如手机)可以通过扫描,进行连接第一设备,连接后第一设备将会在Service端的btgatts_connection_cb函数中监听到其他设备的连接,并在btgatts_request_write_cb接收到其他设备注册第一设备的写服务,从而,其他设备就可以向设备发送数据,例如可以发送Wi-Fi的名称和密码,也可以发送其他的数据。第一设备可以通过btgatts_request_write_cb的value的形参获取Wi-Fi的名称和密码,并根据协议进行后续处理,例如,保存Wi-Fi的名称密码,或者其他操作。当第一设备在接收到Wi-Fi的名称和密码后,连接Wi-Fi网络。若对端设备注册第一设备的通知,则第一设备可以发送通知告知对端设备,Wi-Fi设置结果或连接结果,结果包括成功或失败。
S277,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三设备发送的Wi-Fi配置信息。
S278,判断第一设备是否存储有Wi-Fi配置信息,且搜索到匹配的Wi-Fi信号,如果是,则执行S279;否者执行S280。
S279,第一设备通过Wi-Fi建立网络连接。
可选的,在第一设备通过Wi-Fi建立网络连接之后,还包括:第一设备开启蓝牙服务器端模块,向周围蓝牙设备广播Wi-Fi配置信息。
S280,第一设备通过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建立网络连接。
S281,第一设备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第一设备可以与服务器通过Socket进行连接,可以通过TCP或UDP进行连接。更详细的,第一设备可以通过pthread_create(&t,&attr,link_server,NULL),开辟新的线程用来连接服务器;并通过
serverAddr.sin_addr.s_addr=inet_addr("127.0.0.1");if(connect(clientSocket,(struct sockaddr*)&serverAddr,sizeof(serverAddr))<0);
连接服务器,在连接服务器后,第一设备监听服务器的消息,若接收到服务器下发的指令,第一设备对该指令进行判断,确定指令的处理方是第一设备还是第二设备。如果指令的处理方为第二设备,第一设备通过蓝牙传输给第二设备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服务器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透传。若服务器需要获取第二设备的状态,则第一设备会将消息转发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根据协议约定的状态信息传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接收到消息后再转发给服务器。
S282,第一设备与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
可选的,在第一设备与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之后,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Wi-Fi配置信息,更换到Wi-Fi网络。
S283,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蓝牙通信,第一设备转发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至第二设备。
可选的,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蓝牙通信的同时,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并转发至服务器。
从而实现一个无网络的蓝牙模块,可以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实现了万物互联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接收网络中的第三设备发送的Wi-Fi配置信息链接Wi-Fi网络,可以在第一设备不具备人机交互模块的情况下仅通过网络通信,获取Wi-Fi配置信息,减少第一设备连接Wi-Fi网络的成本,提高第一设备连接Wi-Fi网络的效率。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网络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实施例三是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方法的相应装置,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计算机设备中,例如,终端设备等,具体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车载设备等。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
网络通信模块310,用于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
设备通信模块320,用于如果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则通过预设设备间通信方式将所述待处理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处理;所述设备间通信方式是除网络通信方式之外的通信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获取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并在待处理数据需要第二设备进行处理时,通过设备间通信将待处理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从而实现第二设备获取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需要额外集成其他设备才能实现网络通信导致设备的通信成本高的问题,可以通过设备间通信间接获取网络数据,从而间接实现网络通信功能,降低网络通信的实现成本,而且避免了通信集成操作,提高网络通信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间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通信装置,还包括:蓝牙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在如果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则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预设设备间通信方式将所述待处理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设备之前,所述第一设备开启蓝牙,并进行注册;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以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通信模块320,包括,待处理数据判断单元,用于如果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方为所述第二设备,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和/或如果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括第二设备状态信息获取请求,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通信模块310,包括,通信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网络通信连接,并监听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蜂窝移动通信方式或通过Wi-Fi建立网络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通信装置,还包括:Wi-Fi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通过Wi-Fi建立网络通信连接之前,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Wi-Fi配置信息;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搜索到与所述Wi-Fi配置信息匹配的Wi-Fi信号,则根据所述Wi-Fi配置信息,建立网络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通信装置,还包括:蜂窝网络断开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Wi-Fi配置信息,建立网络通信连接的同时,如果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建立网络通信连接,则所述第一设备断开通过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建立的网络通信连接。
上述网络通信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通信方法,具备执行的网络通信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12的框图。图4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计算机设备12可以是挂接在总线上的设备。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网络通信方法。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方法:
也即,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如果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则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预设设备间通信方式将所述待处理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处理;所述设备间通信方式是除网络通信方式之外的通信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无线电频率(Radio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LAN或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
如果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则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预设设备间通信方式将所述待处理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处理;所述设备间通信方式是除网络通信方式之外的通信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如果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则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预设设备间通信方式将所述待处理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开启蓝牙,并进行注册;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以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包括:
如果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方为所述第二设备,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和/或
如果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括第二设备状态信息获取请求,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网络通信连接,并监听所述服务器;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蜂窝移动通信方式或通过Wi-Fi建立网络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通过Wi-Fi建立网络通信连接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Wi-Fi配置信息;
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搜索到与所述Wi-Fi配置信息匹配的Wi-Fi信号,则根据所述Wi-Fi配置信息,建立网络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Wi-Fi配置信息,建立网络通信连接的同时,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建立网络通信连接,则所述第一设备断开通过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建立的网络通信连接。
8.一种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处理数据;
设备通信模块,用于如果确定所述待处理数据满足第二设备处理条件,则通过预设设备间通信方式将所述待处理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处理;所述设备间通信方式是除网络通信方式之外的通信方式。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网络通信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网络通信方法。
CN201911094601.2A 2019-11-11 2019-11-11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8093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4601.2A CN110809329A (zh) 2019-11-11 2019-11-11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4601.2A CN110809329A (zh) 2019-11-11 2019-11-11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9329A true CN110809329A (zh) 2020-02-18

Family

ID=69501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4601.2A Pending CN110809329A (zh) 2019-11-11 2019-11-11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093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6909A (zh) * 2021-08-25 2021-12-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6393A (zh) * 2013-12-27 2014-04-09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用于局域网通信的终端
CN104579796A (zh) * 2015-01-28 2015-04-2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的远程维护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4683938A (zh) * 2015-02-10 2015-06-0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4837132A (zh) * 2015-04-17 2015-08-12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Wi-Fi网络共享方法和装置
US20160373906A1 (en) * 2010-10-06 2016-12-22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sioning location specific content information to a mobile device
CN108777709A (zh) * 2018-05-31 2018-11-09 康键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10882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边缘设备
CN109150568A (zh) * 2017-06-27 2019-0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62119A (zh) * 2018-09-30 2019-02-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099403A (zh) * 2019-05-17 2019-08-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12286A (zh) * 2018-03-27 2019-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0351711A (zh) * 2019-07-19 2019-10-18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73906A1 (en) * 2010-10-06 2016-12-22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sioning location specific content information to a mobile device
CN103716393A (zh) * 2013-12-27 2014-04-09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用于局域网通信的终端
CN104579796A (zh) * 2015-01-28 2015-04-2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的远程维护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4683938A (zh) * 2015-02-10 2015-06-0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4837132A (zh) * 2015-04-17 2015-08-12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Wi-Fi网络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08810882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边缘设备
CN109150568A (zh) * 2017-06-27 2019-0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12286A (zh) * 2018-03-27 2019-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8777709A (zh) * 2018-05-31 2018-11-09 康键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62119A (zh) * 2018-09-30 2019-02-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099403A (zh) * 2019-05-17 2019-08-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51711A (zh) * 2019-07-19 2019-10-18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6909A (zh) * 2021-08-25 2021-12-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8078B2 (en) Application routing configuration for NFC controller supporting multiple NFCEEs
JP6611921B2 (ja) 端末の相互接続方法、装置、不揮発性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6568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bluetooth for WLAN service authentication and discovery
CN104813643A (zh) 以对接方为中心的无线对接
CN109688570B (zh) 蓝牙连接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7517438B (zh) 请求分享蓝牙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919436A (zh) 具有到外围设备的直接连接的无线对接服务
KR20130142394A (ko) Wi-Fi P2P 네트워크에서 단말 간 연결 방법 및 그 단말
CN110740460A (zh) 一种设备的入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43192B (zh) 应用访问网络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US10904743B2 (en) Methods for automatic bootstrapping of a device
US108635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869609A (zh) 信息提供方法和装置
CN103974376A (zh) 网络连接协助系统及方法
US20230199873A1 (e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9184805A1 (zh) 网络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设备
US11558479B2 (en) Access method,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application device, service device
US20150281235A1 (en) Self-activation of user device
CN103476027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文件传输方法
US20190114183A1 (en) Termina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Based on Provision Protocol for Transmission
US10887401B2 (en) Device conn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0809329A (zh)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6521A (zh) 辅助播放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53753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5412993A (zh) 中继发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