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4396A - 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4396A
CN114184396A CN202210049512.1A CN202210049512A CN114184396A CN 114184396 A CN114184396 A CN 114184396A CN 202210049512 A CN202210049512 A CN 202210049512A CN 114184396 A CN114184396 A CN 114184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tate
detecting member
carousel
condition s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95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鸿飞
云朋
祁晓丹
高梦晗
武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495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43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4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43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13Whe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072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the wheels of the vehicle co-operating with rotatable rolls
    • G01M17/0074Details, e.g. roller construction, vehicle restrai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涉及检测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辆检测工装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工况模拟组件,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的第一表面抵接,且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之间可相互转动,所述工况模拟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至少两个滚筒,每个滚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二转盘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每个滚筒用于与车辆的车轮抵接,所述至少两个滚筒中的至少部分滚筒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至少部分滚筒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检测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辆检测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车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而车辆的安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当前采用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在对车辆的车轮的工况进行模拟时,车轮工况模拟装置上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距离通常是固定距离,而不同车辆的车轮之间的轴距并不相同。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包括:
第一转盘;
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的第一表面抵接,且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之间可相互转动;以及
工况模拟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至少两个滚筒,每个滚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二转盘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每个滚筒用于与车辆的车轮抵接,所述至少两个滚筒中的至少部分滚筒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至少部分滚筒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轮工况模拟设备,包括固定基座和第一方面中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所述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包括的第一转盘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的车轮可以与滚筒抵接,从而实现对车轮滚动工况的模拟,同时,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相对转动,从而可以实现车轮的转动工况的模拟,这样,通过上述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可以实现对多种车轮工况的模拟,增强了对车轮工况模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另外,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调节至少部分滚筒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可以适应不同轴距的车辆的工况模拟,进而增大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应用范围。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参见图5,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包括:第一转盘10、第二转盘20和工况模拟组件30,所述第一转盘10与所述第二转盘20的第一表面抵接,且所述第一转盘10和所述第二转盘20之间可相互转动,所述工况模拟组件30包括固定支架31和至少两个滚筒32,每个滚筒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3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31与所述第二转盘20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每个滚筒32用于与车辆100的车轮抵接,参见图1,所述至少两个滚筒32中的至少部分滚筒32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60,所述调节结构60用于调节所述至少部分滚筒32之间的距离。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以下表述:
当需要对车辆100的车轮进行滚动工况的模拟时,可以控制车辆100的车轮与滚筒32抵接,同时控制车轮和滚筒32转动,且车轮和滚筒32的滚动方向可以相反,这样,即可实现对车轮滚动工况的模拟;同时,当需要模拟车辆100的车轮原地转动的工况时,可以将车轮与滚筒32抵接,并控制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相对转动,从而可以实现车轮的原地转动工况的模拟,这样,通过上述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可以实现对多种车轮工况的模拟,增强了对车轮工况模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另外,可以预先测量车辆100的轴距和轮距,通过调节机构60可以调节至少部分滚筒3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可以适应不同轴距和不同轮距的车辆100的工况模拟,进而增大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应用范围,同时,通过调节滚筒3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可以更好的匹配车辆100的轴距和轮距,进而使得车辆100的车轮和滚筒32充分接触,减少了车轮从滚筒32上脱落的现象的出现,从而更好的模拟车轮滚动工况和车轮原地转动的工况。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机构60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例如:调节机构60可以为丝杠和滑轨中的至少一种,这样,滚筒32可以沿着丝杠或者滑轨移动,从而达到调节滚筒32之间的距离的效果。另外,调节机构60还可以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以与滚筒32电连接,这样,驱动电机可以驱动滚筒32沿着丝杠或者滑轨移动,上述驱动电机也可以被称作为伺服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1至图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可以设置在平台200上,从而增强对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车辆100的支撑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至图11,所述车轮工况模拟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件40,所述第一检测件40朝向所述第一转盘10和所述第二转盘20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每个滚筒32上设置有第二检测件50。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对车辆100的车轮进行滚动工况的模拟时,可以控制车辆100的车轮与滚筒32抵接,同时控制车轮和滚筒32转动,且车轮和滚筒32的滚动方向可以相反,这样,即可实现对车轮滚动工况的模拟,由于每个滚筒32上设置有第二检测件50,通过第二检测件50可以检测每个滚筒32的滚动参数,以检验车轮的滚动参数;同时,当需要模拟车辆100的车轮原地转动的工况时,可以将车轮与滚筒32抵接,并控制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相对转动,从而可以实现车轮的原地转动工况的模拟,且第一检测件40朝向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中的至少一者设置,通过第一检测件40可以检测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中的至少一者的转动参数,这样,通过上述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可以实现对多种车轮工况的模拟,增强了对车轮工况模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另外,通过设置第一检测件40和第二检测件50,从而可以检测车轮的滚动参数和转动参数,增强了车轮的参数的检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件40检测的滚动参数和第二检测件50检测的转动参数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检测件50用于检测所述车轮的运动信息,参见图2,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70,所述控制器70与所述第二检测件5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7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检测件50检测的运动信息,并控制每一个滚筒32均以所述运动信息运动。
其中,上述运动信息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做限定,上述运动信息也可以被称作为转动参数,具体可以参见后文中的转动参数的相应表述。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接收第二检测件50检测的某一个车轮的运动信息,并可以控制其他的车轮均以上述运动信息进行运动,从而保证车辆100的车轮的运动信息的同步效果较好,进而使得在进行各种工况模拟时更加符合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检测件50检测的某一个车轮可以指的是车辆100的后轮,此时,该车辆100可以是后驱车辆,这样,控制器70可以控制前轮以同样的运动信息进行运动,即实现了后驱车辆的工况模拟;同理,第二检测件50检测的某一个车轮可以指的是车辆100的前轮,此时,该车辆100可以是前驱车辆,这样,控制器70可以控制后轮以同样的运动信息进行运动,从而实现了前驱车辆的工况模拟。
另外,控制器70还可以控制每个车轮以不同的运动信息运动,这样,从而可以实现更多工况的模拟。例如:可以实现车辆100的转弯工况的模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3,每个滚筒32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22,所述驱动电机322与所述控制器7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70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22以所述运动信息运动,进而驱动每一个滚筒均以所述运动信息运动。
这样,控制器70通过控制驱动电机322以上述运动信息运动,并使得驱动电机322再驱动滚筒以上述运动信息运动,从而可以使得对滚筒的驱动效果更加精准。上述控制器70也可以被称作为系统控制台或者系统中控台。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70还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300处于不同的状态,从而可以模拟道路阻力模拟、汽车上下坡负载模拟,急加速急减速模拟,弯道差速模拟等工况的模拟;另外,控制器70还可以通过监控设备以及检测件(例如第一检测件40和第二检测件50)实时获取被测车辆的车轮转矩,加减速度,转动距离和转动力矩等参数。
另外,驱动电机322在滚筒32上的设置位置在此不做限定,例如:驱动电机322可以设置在滚筒32的至少一端,或者,驱动电机322也可以穿设在滚筒32内,即滚筒32可以套设于驱动电机322上,也可以被称作为驱动电机322位于滚筒32内部,这样,可以减少整个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体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检测件40用于检测所述车轮的线速度,所述第二检测件50用于检测所述车轮的转动角度,即可以理解为所述运动信息包括所述车辆100的转动角度。
这样,通过第一检测件40和第二检测件50可以分别检测得到车轮的线速度和转动角度,且由于第一检测件40和第二检测件50的设置位置并不相同,因此,增加了车轮的线速度和转动角度的检测方式的灵活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滚筒32的尺寸通常为确定数值,例如:滚筒32的半径通常为确定数值,在确定滚筒32的半径和第二检测件50检测得到的滚筒32的转动速度的基础上,根据滚筒32的转动速度和滚筒32的半径可以计算得到滚筒32的外表面线速度,而车轮的外表面与滚筒32的外表面抵接,因此,上述滚筒32的外表面线速度也可以相当于车轮的线速度。
另外,由于固定支架31与第二转盘20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而滚筒32设置在固定支架31上,参见图2,车辆100的车轮与滚筒32抵接,这样,第二转盘20和第一转盘10相对转动时,可以理解为车轮与第一转盘10相对转动,同时由于第一检测件40朝向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因此,第一检测件40检测得到的第一转盘10或者第二转盘20的转动角度也可以理解为车轮的转动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件40和第二检测件50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一检测件40和第二检测件50可以为转角传感器或者轮速传感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检测件40和所述第二检测件50中的至少一者为编码器。
这样,由于编码器的检测原理简单且可靠,因而使得第一检测件40和第二检测件50对车轮的滚动参数和转动参数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较高,同时编码器的使用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件40的朝向在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一检测件40可以朝向第一转盘10设置,此时第一检测件40用于检测第一转盘10的转动参数;第一检测件40可以朝向第二转盘20设置,此时第一检测件40用于检测第二转盘20的转动参数;当然,第一检测件40也可以朝向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的连接处设置,此时第一检测件40用于检测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的转动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第二转盘20相对于所述第一转盘10转动时,所述第一检测件40朝向所述第二转盘20的边缘。
这样,与第一转盘10相比,第二转盘20更加靠近车轮,因此,当第一检测件40朝向第二转盘20的边缘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检测件40检测得到的车轮的转动参数与车轮的实际转动参数的误差更小,从而提高了第一检测件40检测得到的车轮的转动参数的结果的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件40与第二转盘20的边缘之间可以间隔设置,当然,第一检测件40与第二转盘20的边缘之间也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第一检测件40为编码器时,所述第一检测件40通过齿轮与所述第二转盘20的边缘啮合。
这样,由于第一检测件40通过齿轮与第二转盘20的边缘啮合,而第一检测件40的输出轴也可以在齿轮的带动下转动,通过检测输出轴的转动参数即可确定车轮的转动参数,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车轮的转动参数的检测结果的误差,即进一步提高了车轮的转动参数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可以提升不同工况之间进行切换所耗费的时间,且车轮无需从车辆100上拆卸下来,即可实现对车轮的原地转动工况的模拟。
另外,车轮工况模拟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器,显示器分别与第一检测件40和第二检测件50电连接,这样,显示器可以用于显示第一检测件40和第二检测件50检测到的数据,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到上述数据,增强用户体验。
其中,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均为圆形转盘,或者,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均为矩形转盘,或者,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中一者为圆形转盘,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中另一者为矩形转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两者之间的驱动关系在此不做限定,例如: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转盘10转动,第二转盘20固定,从而实现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之间的相对转动;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转盘10固定,第二转盘20固定,同样可以实现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之间的相对转动;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可以同时相对转动,且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同样可以实现第一转盘10和第二转盘20之间的相对转动。
其中,每个滚筒32可以单独与一个车轮抵接,当然,也可以两个相邻设置的滚筒32构成滚筒组,每一个滚筒组与一个车轮抵接,具体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5、图9、图10和图11,所述工况模拟组件30还包括伸缩机构33,所述伸缩机构33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滚筒32中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滚筒32之间,且所述伸缩机构33位于所述固定支架31上;
其中,当所述车轮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时,所述伸缩机构33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伸缩机构33与所述车轮分离;当所述车轮由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伸缩机构33处于伸长状态,且所述伸缩机构33与所述车轮抵接;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车轮与所述至少两个滚筒32中至少部分滚筒32分离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车轮与所述至少两个滚筒32中至少部分滚筒32抵接的状态。
其中,当车轮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可以理解为:车轮由与至少两个滚筒32中至少部分滚筒32分离的状态切换为与至少两个滚筒32中至少部分滚筒32抵接的状态,上述状态的变化可以被称作为车辆100上台,需要进行各种工况的模拟,此时可以使得伸缩机构33处于压缩状态,以减少对车轮的阻挡的现象的出现。
另外,当车轮由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可以理解为:此时车辆100的车轮的工况模拟结束,车轮需要离开上述车轮工况模拟装置,此时可以使得伸缩机构33处于伸长状态,且伸缩机构33与车轮抵接,即使得车轮与伸缩机构33和滚筒32同时抵接,增大了车轮受到的摩擦力,从而使得车轮更快且更方便的与滚筒32脱离。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伸缩机构33,可以调节车轮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可以使得车轮与滚筒32的脱离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机构33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例如:伸缩机构33可以为弹簧或者活塞。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机构33包括支撑板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31连接。
这样,由于伸缩机构33包括支撑板和驱动件,而支撑板可以用于与车轮抵接或者分离,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支撑板与车轮之间的抵接面积,进而进一步增大了车轮受到的摩擦力,以使得车轮与滚筒32的脱离更加方便。
另外,驱动件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例如:驱动件可以为驱动电机等。
其中,固定支架31也可以被称作为承重支架,而固定支架31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所述固定支架31包括第一支撑梁311、第二支撑梁312和底座310,所述第一支撑梁3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梁31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底座310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梁311和所述第二支撑梁312相对设置,每个滚筒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梁311和所述第二支撑梁312转动连接。
其中,第一支撑梁311、第二支撑梁312和底座310可以分别为单独部件,但上述第一支撑梁311、第二支撑梁312和底座310可以通过组合形成,这样,使得固定支架31的组装更加方便,提高了固定支架31的装配效率,降低了固定支架31的加工成本。
另外,固定支架31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固定支架31包括的第一支撑梁311、第二支撑梁312和底座310可以在一道工序中加工得到,从而增强了第一支撑梁311、第二支撑梁312和底座310之间的连接强度。
其中,第一支撑梁311和第二支撑梁312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一支撑梁311和第二支撑梁312可以均为支撑平板,或者,第一支撑梁311和第二支撑梁312可以均为支撑杆。
其中,滚筒32的两端与第一支撑梁311和第二支撑梁312的转动连接的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第一支撑梁311和第二支撑梁31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而滚筒32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支撑梁311和第二支撑梁312上的通孔中,且滚筒32的两端均可以相对通孔转动。
另外,为了增强转动效果,滚筒32的两端与对应的通孔的内壁之间可以通过转动轴承连接,从而减小了滚筒32与通孔之间的摩擦力。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架31包括第一支撑梁311、第二支撑梁312和底座310,这样,可以使得固定支架31对滚筒32的支撑效果较好,同时,又使得固定支架31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降低了制造成本。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所述固定支架31还包括第三支撑梁313,所述第三支撑梁3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梁31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梁31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其中,第三支撑梁313也可以为支撑平板或者支撑杆,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由于固定支架31还包括第三支撑梁313,这样,可以增强第一支撑梁311和第二支撑梁3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固定支架31的连接强度,且进一步增强了固定支架31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5至图8,以及图10,所述第三支撑梁313上还设置有限位件34。这样,限位件34可以增强对车轮的限位作用,减少当车轮滚动时,从滚筒32上脱落的现象的出现,增强了车轮滚动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34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限位件34可以为限位杆或者限位凸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5,所述限位件34包括固定杆341和转动轮盘342,所述固定杆34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梁31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41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转动轮盘342中,且所述转动轮盘342可围绕所述固定杆341的第二端转动。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限位件34包括固定杆341和转动轮盘342,且转动轮盘342可围绕固定杆341的第二端转动,这样,当转动轮盘342与车轮抵接,且车轮处于滚动状态时,转动轮盘342也可以在车轮的带动下围绕固定杆341的第二端转动,与转动轮盘342不可转动的方式相比,本公开实施方式可以减少转动轮盘342割伤车轮的现象的出现,从而使得限位件34在对车轮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还能提高限位件34对车轮进行限位时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5至图8,每个滚筒32的第一端均设置有传动齿轮321,每个滚筒32上的传动齿轮321均与传动带35连接。这样,通过传动带35可以带动所有的滚筒32同步运动,从而能够更好的模拟车轮滚动工况,同时,由于每个滚筒32上均设置有传动齿轮321,且每个滚筒32的传动齿轮321均与传动带35连接,从而可以减小滚筒32与传动带35之间的摩擦力,增强了传动带35对滚筒32的驱动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5至图8,所述固定支架31上还设置有涨紧轮36,所述涨紧轮36与所述传动带35连接。这样,由于设置有涨紧轮36,从而可以增强传动带35与每个滚筒32上的传动齿轮321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传动带35与传动齿轮321之间打滑现象的出现,进而进一步增强传动带35对每个滚筒32的驱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支架31、涨紧轮36、传动带35和滚筒32构成工况模拟组件30,且上述工况模拟组件30可以整体装配或者拆卸,从而提升了装配效率或者拆卸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轮工况模拟设备,包括固定基座和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且所述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包括的第一转盘10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连接。
其中,固定基座与第一转盘10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固定基座与第一转盘1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或者,固定基座与第一转盘10之间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胶水粘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车轮工况模拟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因而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技术效果,而车轮工况模拟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表述,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包括:
第一转盘(10);
第二转盘(20),所述第一转盘(10)与所述第二转盘(20)的第一表面抵接,且所述第一转盘(10)和所述第二转盘(20)之间可相互转动;以及
工况模拟组件(30),包括固定支架(31)和至少两个滚筒(32),每个滚筒(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3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31)与所述第二转盘(20)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每个滚筒(32)用于与车辆的车轮抵接,所述至少两个滚筒(32)中的至少部分滚筒(32)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60),所述调节结构(60)用于调节所述至少部分滚筒(32)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检测件(40),所述第一检测件(40)朝向所述第一转盘(10)和所述第二转盘(20)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每个滚筒(32)上设置有第二检测件(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检测件(50)用于检测所述车轮的运动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器(70),所述控制器(70)与所述第二检测件(5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7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检测件(50)检测的运动信息,并控制每一个滚筒(32)均以所述运动信息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滚筒(32)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22),所述驱动电机(322)与所述控制器(7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70)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22)以所述运动信息运动,进而驱动每一个滚筒(32)均以所述运动信息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检测件(40)和所述第二检测件(50)中的至少一者为编码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转盘(20)相对于所述第一转盘(10)转动时,所述第一检测件(40)朝向所述第二转盘(20)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检测件(40)为编码器时,所述第一检测件(40)通过齿轮与所述第二转盘(20)的边缘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检测件(40)用于检测所述车轮的线速度,所述运动信息包括所述车轮的转动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工况模拟组件(30)还包括:
伸缩机构(33),所述伸缩机构(33)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滚筒(32)中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滚筒(32)之间,且所述伸缩机构(33)位于所述固定支架(31)上;
其中,当所述车轮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时,所述伸缩机构(33)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伸缩机构(33)与所述车轮分离;当所述车轮由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伸缩机构(33)处于伸长状态,且所述伸缩机构(33)与所述车轮抵接;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车轮与所述至少两个滚筒(32)中至少部分滚筒(32)分离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车轮与所述至少两个滚筒(32)中至少部分滚筒(32)抵接的状态。
10.一种车轮工况模拟设备,包括固定基座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工况模拟装置,所述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包括的第一转盘(10)与所述固定基座固定连接。
CN202210049512.1A 2022-01-17 2022-01-17 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 Pending CN1141843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9512.1A CN114184396A (zh) 2022-01-17 2022-01-17 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9512.1A CN114184396A (zh) 2022-01-17 2022-01-17 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4396A true CN114184396A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6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9512.1A Pending CN114184396A (zh) 2022-01-17 2022-01-17 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43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48739A (zh) * 2024-03-07 2024-04-09 滨州市检验检测中心(滨州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滨州市厨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一种车辆倾翻试验检测平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48739A (zh) * 2024-03-07 2024-04-09 滨州市检验检测中心(滨州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滨州市厨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一种车辆倾翻试验检测平台
CN117848739B (zh) * 2024-03-07 2024-05-28 滨州市检验检测中心(滨州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滨州市厨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一种车辆倾翻试验检测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0377B2 (en) Electric wheel test bed
CN102279111B (zh) 转盘侧偏式可换道轮胎力学特性试验机
CN102305706B (zh) 一种汽车前驱动轴工况实验装置
WO2014087711A1 (ja) 試験装置
CN114184396A (zh) 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
CN106769120B (zh) 一种轨道车辆弹性车轮加载试验台
US20060123896A1 (en) Test stand for motor vehicles
CN102115001A (zh) 电梯设备
CN109115514A (zh) 一种测试电动汽车的角度可调式道路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JP2013156087A (ja) タイヤ試験装置
CN106286796A (zh) 变速操纵机构、车辆及档位控制方法
CN216846926U (zh) 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
CN203941012U (zh) 一种具有垂向加载功能的电动轮综合性能试验台
CN205449510U (zh) 一种平衡车测试架
CN105128978A (zh) 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服务机器人
CN113984408A (zh) 一种汽车传动测试综合路况模拟系统
CN101696909A (zh) 汽车转向系统性能试验控制系统
CN115326428A (zh) 一种重卡底盘测试装置
CN202171534U (zh) 转盘侧偏式可换道轮胎力学特性试验机
CN106525463B (zh) 一种平衡车测试装置
CN202221370U (zh) 汽车前驱动轴工况实验装置
CN114166530A (zh) 车轮检测装置和设备
CN204944462U (zh) 轮胎检测装置
CN216771059U (zh) 车轮工况模拟装置和设备
CN209878341U (zh) 支重轮耐久试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