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2277B - 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2277B
CN114182277B CN202111659504.0A CN202111659504A CN114182277B CN 114182277 B CN114182277 B CN 114182277B CN 202111659504 A CN202111659504 A CN 202111659504A CN 114182277 B CN114182277 B CN 1141822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ode
anode
end cover
water
communica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95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2277A (zh
Inventor
王达
牛振兴
赵忠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ngcheng Bo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ngcheng Bo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ngcheng Bo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ngcheng Bo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95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2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2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2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2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2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70Assembli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13Ozo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其包括上部盒体、下端盖和上端盖;下端盖密封连接于上部盒体的顶端端面,下端盖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阴极横向连通管和阳极横向连通管,阴极横向连通管和阳极横向连通管均贯穿下端盖的两端,阴极横向连通管和阳极横向连通管;阴极横向连通管和阳极横向连通管的同一端设置有公接口,则另一端设置有母接口,下端盖上的公接口可以密封连接于相邻下端盖上的母接口内;上端盖密封连接于上部盒体的顶端端面,上端盖上设置有气体管,气体管贯穿上端盖的两端,气体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公接口和母接口,上端盖上的公接口可以密封连接于相邻上端盖上的母接口内。本申请具有拼接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便捷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毒杀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由于臭氧具有比较强的氧化能力,常用于水、食品等的杀菌消毒,臭氧经杀菌消毒后会被还原成氧气,氧气排到外界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消毒杀菌气体。目前,臭氧已经广泛应用到饮用水、医疗用水和城市污水等的处理以及应用到食品消毒杀菌、空气净化等各个方面。然而,由于臭氧很难储存,非常容易分解,因此在使用臭氧时,普遍是现制现用。
相关技术中,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包括阴极水箱、阳极水箱、公共水箱以及臭氧发生器;阴极水箱和阳极水箱的底端均连通有进水软管,两个进水软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臭氧发生器底端的两个管嘴,两个进水软管分别连通于臭氧发生器的阴极电解槽和阳极电解槽,公共水箱底面连通有两个连通软管,两个连通软管分别连通于两个进水软管上,臭氧发生器顶端连通有两个出气软管,两个出气软管分别与臭氧发生器的阴极电解槽和阳极电解槽连通,两个出气软管分别连通于阴极水箱和阳极水箱的顶部。阴极水箱和阳极水箱分别向臭氧发生器内供入纯净水,臭氧发生器电解水制备臭氧和氢气,将阴极电解槽和阳极电解槽产生的臭氧和氢气分别经两个出气软管导出,臭氧和氢气分别进入阳极水箱和阴极水箱;在制备臭氧的过程中阴极水箱中的水的液位逐渐升高,阳极水箱中的水的液位逐渐降低,通过公共水箱将阴极水箱内过多的水及时补充到阳极水箱内。
相关技术中,当所需的臭氧量较大时,需要多个臭氧发生传送装置进行拼接,多个臭氧发生器通过各自与阴极电解槽连接的进水软管并入一条阴极公共水管,阴极公共水管再与阴极水箱连接,向臭氧发生器内供入水源,多个臭氧发生器通过各自与阳极电解槽连接的进水软管并入一条阳极公共水管,阳极公共水管再与阳极水箱连接,向臭氧发生器内供入水源;多个臭氧发生器通过各自与阴极电解槽连接的出气软管并入一条阴极公共气管,阴极公共气管再与阴极水箱上端连接,多个臭氧发生器通过各自与阳极电解槽连接的出气软管并入一条阳极公共气管,阳极公共气管再与阳极水箱上端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多个臭氧发生传送装置进行拼接时,需要使用多根软管进行连接,多根软管在与各部件连接时,需要工作人员逐一插入,耗时耗力,拼接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臭氧发生传送装置拼接时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包括上部盒体、下端盖和上端盖,所述上部盒体竖直设置;所述下端盖密封连接于所述上部盒体的顶端端面,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阴极横向连通管和阳极横向连通管,所述阴极横向连通管和所述阳极横向连通管均贯穿所述下端盖的两端,所述阴极横向连通管和所述阳极横向连通管;所述阴极横向连通管和所述阳极横向连通管的同一端设置有公接口,则另一端设置有母接口,所述下端盖上的所述公接口可以密封连接于相邻所述下端盖上的所述母接口内;所述上端盖密封连接于所述上部盒体的顶端端面,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气体管,所述气体管贯穿所述上端盖的两端,所述气体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公接口和所述母接口,所述上端盖上的所述公接口可以密封连接于相邻所述上端盖上的所述母接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多个臭氧发生传送装置进行拼接时,先将阳极横向连通管、阴极横向连通管和气体管同相邻的阳极横向连通管、阴极横向连通管和气体管分别对齐,再将阳极横向连通管的公接口插入进相邻阳极横向连通管的母接口内,同时阴极横向连通管的公接口插入相邻阴极横向连通管的母接口,同时气体管的公接口插入进相邻气体管的母接口内,无需逐一向各部件插入软管,可通过阳极横向连通管、阴极横向连通管和气体管同时将各部件连接,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的投入,从而可以提高工作人员拼接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下端盖上的两个所述母接口外周面均设置有限位环,所述下端盖靠近所述公接口的一侧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第四弹性板,所述第四弹性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卡块,两个所述第三卡块可以分别卡接于相邻下端盖上的两个所述限位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阳极横向连通管和阴极横向连通管同相邻的阳极横向连通管和阴极横向连通管分别对接时,第四弹性板弯折,第三卡块越过限位环,第三卡块卡接于限位环上,使得相邻阳极横向连通管和相邻阴极横向连通管之间的连接固定,从而可以提高相邻阳极横向连通管和相邻阴极横向连通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上端盖顶面设置有第一弹性板,所述第一弹性板的一端延伸出所述上端盖外,且与所述上端盖上的所述公接口位于所述上端盖的同一端,所述第一弹性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上端盖上的所述母接口外周面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一卡块可以卡接于所述限位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相邻气体管对接时,第一弹性板弯折,第一卡块越过限位环,第一卡块卡接于限位环上,使得相邻气体管之间的连接固定,从而可以提高相邻气体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再结合相邻阳极横向连通管和相邻阴极横向连通管之间的连接,进而可以提高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安装于所述下端盖的底面,所述臭氧发生器内设置有阴极电解槽和阳极电解槽;所述上部盒体内设置有贯穿顶端和底端的阴极水箱室和阳极水箱室;所述下端盖底面设置有阴极进水管、阳极进水管、阴极气水连通管以及阳极气水连通管,所述阴极进水管和所述阴极气水连通管与所述阴极水箱室连通,所述阳极进水管和所述阳极气水连通管与所述阳极水箱室连通;所述阴极进水管和所述阴极气水连通管连通于所述阴极电解槽,所述阴极进水管与所述阴极横向连通管连通,所述阳极进水管和所述阳极气水连通管连通于所述阳极电解槽,所述阳极进水管与所述阳极横向连通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进入阳极横向连通管和阴极横向连通管,阴极横向连通管内的水流先经阴极进水管进入阴极电解槽内,阴极电解槽注满,再注入到阴极水箱室内;阳极横向连通管内的水流先经阳极进水管流入到阳极电解槽内,阳极电解槽内的水流注满,再注入到阳极水箱室内,阴极进水管和阳极进水管代替了两个进水软管;阴极电解槽内产生的氢气经阴极气水连通管排入到阴极水箱室内进行收集,阳极电解槽内产生的臭氧经阳极气水连通管排入到阳极水箱室内进行收集,阳极气水连通管和阴极气水连通管代替了两个出气软管,便可以省去各部件之间连接的软管,减少了排布管路占用的空间,使得设备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可以将设备做到小型化。
可选的,所述阴极气水连通管的顶端延伸出所述下端盖的顶面,所述阳极气水连通管的顶端延伸出所述下端盖的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阴极电解槽内产生的氢气经阴极气水连通管排入阴极水箱室内,氢气带动阴极水箱室内的水翻滚,水翻滚带动臭氧发生传送装置振动,产生异响,长时间振动使得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容易脱落,由于阴极气水连通管的顶端延伸出下端盖的顶面,阴极气水连通管的顶端处于较高位置,使得排出的氢气对水搅动的影响较小;阳极电解槽内产生的臭氧经阳极气水连通管排入阳极水箱室内,臭氧带动阳极水箱室内的水翻滚,水翻滚带动臭氧发生传送装置振动,产生异响,长时间振动使得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容易脱落,由于阳极气水连通管的顶端延伸出下端盖的顶面,阳极气水连通管的顶端处于较高位置,使得排出的臭氧对水搅动的影响较小,从而可以减少异响的产生以及减少臭氧发生传送装置脱落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阴极水箱室和所述阳极水箱室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溢流孔,所述阴极水箱室和所述阳极水箱室通过所述溢流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阴极横向连通管输水,水先是注满每个拼接的阴极电解槽,再继续向每个拼接的阴极水箱室内注入水,水漫过溢流孔时,水经溢流孔流入到阳极水箱室内,阳极水箱室内的水一部分经阳极进水管注入阳极电解槽内,另一部分经阳极横向连通管流入到拼接的阳极横向连通管内,向拼接的臭氧发生器以及阳极水箱内注入水,使的拼接的阳极水箱室形成连通器,可以相互补充水源,通过溢流孔的设计,一方面只需对阴极横向连通管输水,无需通过外加管道对阳极横向连通管进行水流输送,从而可以减少了管路占用的空间,另一方面替代了公共水箱,减少了公共水箱以及与公共水箱连接占用的空间,进而可以进一步缩小设备尺寸。
可选的,所述上端盖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阳极水箱室的顶部,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气流槽,所述气流槽与所述阳极水箱室连通,所述气体管穿设于所述连接座内,且与所述气流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阴极水箱室内氢气经溢流孔进入到阳极水箱室内,氢气与阳极水箱室内的臭氧混合,混合气体上升汇集在气流槽内,再经气体管导出臭氧发生传送外,无需分别通过软管将阴极水箱和阳极水箱内的气体导出,从而可以进一步节省软管的使用,有利于进一步将设备做到小型化。
可选的,所述阴极水箱室内竖直设置有浮球杆,浮球杆的顶端穿过所述连接座的顶面,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浮球杆位于所述气流槽内,所述浮球杆上套设有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在所述浮球杆上滑动,所述浮球开关受水的浮力上升可以控制所述阴极横向连通管的水流的关闭,所述浮球开关恢复至原位置可以控制所述阴极横向连通管的水流的开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备臭氧的过程中,阳极水箱室内的液位会逐渐降低,阴极水箱室内的液位会逐渐升高;当阴极水箱室的液位漫过溢流孔时,水流流向阳极水箱室内,使得阳极水箱室内的液位逐渐升高;当浮球开关受到浮力向上上升时,浮球开关上升,则阴极横向连通管的水流关闭,停止向阴极水箱室内供水;在继续电解过程中,阳极水箱室内的液位又会逐渐降低,浮球开关下落至原位置,阴极横向连通管水流开通,继续向阴极水箱室内供水,阴极水箱室内液位又逐渐升高,往复循环,使得阳极水箱室内的水源充足,有利于电解反应的持续运行。
可选的,所述浮球杆底端套设有中心架,所述中心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浮球杆上,所述浮球开关位于所述中心架内;所述中心架内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浮球杆的底端;所述中心架周面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中心架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中心架周面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中心架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中心架底面连通,所述第二缺口位于底板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阳极水箱室的臭氧从阳极气水连通管向上上升时,臭氧容易带动浮球开关上升,阳极水箱室内的液位未到达设定高度时,由于臭氧带动浮球开关上升,容易使得阴极水流管关闭,停止向阴极水箱室内供水,则阳极水箱室内的液位逐渐减低,直至水源消耗完毕,使得电解反应终止,臭氧产生终止,影响客户的使用;通过在浮球开关外增设中心架,臭氧气体直接冲击中心架,臭氧气体从中心架的第二缺口处流出,使得臭氧气体对浮球开关的作用力很小,从而可以减少臭氧带动浮球开关上升的情况发生,进而可以保证臭氧发生传送装置的正常使用。
可选的,所述中心架周面一体成型有多个限位条,多个所述限位条绕中心架一周均匀分布,多个限位条抵接于阳极水箱室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架周面一体成型有多个限位条,限位条限制中心架发生偏移,使中心架保持竖直状态,一方面可以减少浮球开关与浮球杆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臭氧对浮球开关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在对多个臭氧发生传送装置进行拼接时,先将阳极横向连通管、阴极横向连通管和气体管同相邻的阳极横向连通管、阴极横向连通管和气体管分别对齐,再将阳极横向连通管的公接口插入进相邻阳极横向连通管的母接口内,同时阴极横向连通管的公接口插入相邻阴极横向连通管的母接口,同时气体管的公接口插入进相邻气体管的母接口内,无需逐一向各部件插入软管,可通过阳极横向连通管、阴极横向连通管和气体管同时将各部件连接,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的投入,从而可以提高工作人员拼接的便捷性;
当相邻气体管对接时,第一弹性板弯折,第一卡块越过限位环,第一卡块卡接于限位环上,使得相邻气体管之间的连接固定,从而可以提高相邻气体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再结合相邻阳极横向连通管和相邻阴极横向连通管之间的连接,进而可以提高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中上部盒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中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中上端盖和浮球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中上端盖和浮球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中上部盒体的另一视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中下端盖和转接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中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中转接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中转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中转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中臭氧发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是臭氧发生传送装置中臭氧发生器的另一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部盒体;11、阴极水箱室;12、阳极水箱室;13、溢流孔;14、散热翅片;15、放置槽;16、风扇;17、挡板;18、电源盖;2、上端盖;21、第一密封槽;22、阳极限位板;23、阴极限位板;24、第一密封圈;25、连接座;251、气流槽;26、气体管;261、公接口;262、母接口;27、L型快速母接头;28、L型快速公接头;281、第二弹性板;282、第二卡块;283、按压板;29、第一弹性板;291、第一卡块;3、下端盖;301、第四弹性板;3011、第三卡块;31、第二密封槽;32、第二密封圈;33、阴极横向连通管;34、阳极横向连通管;35、阴极进水管;36、阳极进水管;37、阴极气水连通管;38、阳极气水连通管;39、第三弹性板;391、限位块;4、臭氧发生器;401、阴极预制膜;402、阴极集电板;403、阳极预制膜;404、阳极集电板;405、阴极垫片;406、阴极侧板;407、阳极垫片;408、阳极侧板;41、定位板;411、挡块;412、导电接口;42、阴极电极板;43、阴极板;431、阴极电解槽;432、阴极密封槽;44、质子交换膜;45、第一滑板;451、第一滚轴;452、阴极水流密封槽;453、阴极密封垫块;4531、阴极水流孔;4532、阴极气流孔;454、阴极水流管;455、阴极气流管;46、阳极电极板;47、阳极板;471、阳极电解槽;472、阳极密封槽;48、第二滑板;481、第二滚轴;482、阳极水流密封槽;483、阳极密封垫块;4831、阳极水流孔;4832、阳极气流孔;484、阳极水流管;485、阳极气流管;5、限位环;6、浮球杆;61、螺母;62、支撑板;63、气体密封圈;64、形变槽;66、中心架;661、底板;662、第一缺口;663、第二缺口;664、限位条;67、顶板;68、浮球开关;7、转接架;71、滑槽;72、滑台;721、凸台;73、第三缺口;74、支板;741、隔离板;742、导电铜簧片;75、固定板;751、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包括上部盒体1、上端盖2、下端盖3、转接架7以及臭氧发生器4,上部盒体1竖直设置,上端盖2密封连接于上部盒体1的顶端,下端盖3密封连接于上部盒体1的底端,转接架7安装于下端盖3的底面,臭氧发生器4安装于转接架7的底面;转接架7用于将臭氧发生器4可拆卸连接,下端盖3用于外部纯水经下端盖3进入到臭氧发生器4,臭氧发生器4用于电解纯水产生臭氧,臭氧发生器4内产生的水气经下端盖3与上部盒体1连通,上部盒体1用于水气连通、存储以及气体输出,上端盖2用于将上部盒体1内的气体输出到外部。
参照图2,上部盒体1呈长方体,上部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阴极水箱室11和阳极水箱室12,阴极水箱室11用于存储纯净水以及氢气转运,阳极水箱室12用于存储纯净水和臭氧转运,阴极水箱室11和阳极水箱室12均竖直设置,且与上部盒体1的底端端面和上部盒体1的顶端端面连通,阴极水箱室11和阳极水箱室12均呈长方体腔室,阴极水箱室11和阳极水箱室12关于上部盒体1对称设置;阴极水箱室11和阳极水箱室12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溢流孔13,溢流孔13将阴极水箱室11和阳极水箱室12连通,阴极水箱室11内的纯净水通过溢流孔13可以流入到阳极水箱室12内,溢流孔13的设计可以替代公共水箱,减少了公共水箱以及与公共水箱连接的管路占用的空间。
参照图1,上部盒体1四周周面均一体成型有多个散热翅片14,散热翅片14均竖直设置,且沿上部盒体1周面均匀分布,利用散热翅片14可以加快上部盒体1内的热量散发;上部盒体1其中一侧侧面的散热翅片14间设置有放置槽15,放置槽15与阴极水箱室11之间的间距等于放置槽15与阳极水箱室12之间的间距,放置槽15内设置有风扇16,风扇16为无框风扇16,风扇16的电机固定连接于放置槽15的槽底,利用风扇16进一步加快上部盒体1热量的散发;上部盒体1远离风扇16一侧的侧面一体成型有两个挡板17,两个挡板17竖直,且分别位于上部盒体1侧面的两侧侧边,两个挡板17之间设置有电源盖18,电源盖18和挡板17之间用于放置电源以及用于放置控制臭氧发生传送装置运行的控制驱动电路。
参照图2和图3,上端盖2为长方体平板,上端盖2固定连接于上部盒体1的顶端端面,阴极水箱室11的顶端位于上端盖2一端的底面,阳极水箱室12的顶端位于上端盖2另一端的底面,上端盖2底面设置有第一密封槽21,第一密封槽21槽底一体成型有绕阳极水箱室12端口一周设置的阳极限位板22,阳极限位板22位于阳极水箱室12内,阳极限位板22外周面与阳极水箱室12的内壁相贴合;第一密封槽21槽底一体成型有绕阴极水箱室11端口一周设置的阴极限位板23,阴极限位板23位于阴极水箱室11内,阴极限位板23外周面与阴极水箱室11的内壁相贴合;阳极限位板22和阴极限位板23的外周面均套设有第一密封圈24,两个第一密封圈24相邻的一侧一体成型,第一密封圈24位于第一密封槽21内,第一密封圈24抵接于上部盒体1的顶端端面,通过第一密封圈24将上端盖2和上部盒体1顶端进行密封,有效防止气体逸出。
参照图2和图4,上端盖2顶面一体成型有连接座25,连接座25位于阳极水箱室12的正上方,连接座25内设置有气流槽251,气流槽251与上端盖2的底面连通;上端盖2顶面一体成型有气体管26,气体管26沿上端盖2长度方向设置,气体管26穿过连接座25,且气体管26与连接座25的气流槽251连通,阴极水箱室11内的氢气经溢流孔13转运到阳极水箱室12内,氢气与臭氧混合汇集至气流槽251处,再经气体管26导出到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外,利用气体管26代替与阴极水箱室11和阳极水箱室12分别连接的将气体导出的软管,气体管26具有体积小,与上端盖2连接紧凑的特点,可以减少软管占用的空间,有利于将设备做到小型化;气体管26的出气端外周面一体成型有公接口261,气体管26进气端套设有母接口262,母接口262一体成型于气体管26进气端的端部;公接口261上密封连接有L型快速母接头27,母接口262的内壁密封连接有L型快速公接头28;当多个臭氧发生传送装置拼接时,公接口261插接于相邻气体管26的母接口262内,且密封连接,通过各气体管26的拼接,将每个上部盒体1内的混合气体由同一气路排出,拼接的气体管26替代了阴极公共气管和阳极公共气管,从而可以减少阴极公共气管和阳极公共气管占用的空间。
参照图1和图3,上端盖2顶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弹性板29,第一弹性板29的一端延伸出上端盖2外,且与公接口261位于上端盖2的同一端,第一弹性板29位于气体管26远离电源盖18的一侧,第一弹性板29靠近第一接头的一侧侧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卡块291,L型快速母接头27外周面一体成型有限位环5,限位环5的轴线与气体管26的轴线共线,第一卡块291卡接于限位环5上;限位环5靠近气体管26一侧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引导斜面,第一卡块291远离第一弹性板29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引导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引导斜面。
参照图1和图5,L型快速公接头28的外周面一体成型有第二弹性板281,第二弹性板281与母接口262相互平行,第二弹性板281靠近母接口262一侧的侧面一体成型有第二卡块282,第二弹性板281远离母接口262的一侧侧面一体成型有按压板283,按压板283位于第二弹性板281的端部,母接口262外周面同样一体成型有限位环5,限位环5的轴线与气体管26的轴线共线,第二卡块282卡接于限位环5上,第二卡块282靠近气体管26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引导斜面相配合的第三引导斜面。
参照图1,当多个气体管26拼接时,气体管26上的公接口261插接于相邻气体管26上的母接口262内,第一弹性板29上的第一卡块291卡接于相邻母接口262上的限位环5上,在进行气体管26拼接过程中,第一引导斜面与第二引导斜面滑动过程中,第一弹性板29发生弹性弯折,继续插接气体管26,使第一卡块291卡接于限位环5上,从而可以是实现相邻上端盖2间的拼接。
参照图2和图4,阳极水箱室12内竖直设置有浮球杆6,浮球杆6的顶端穿过连接座25的顶面,且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61,螺母61抵接于连接座25的顶面,浮球杆6位于气流槽251内,浮球杆6的顶端周面一体成型有支撑板62,支撑板62位于气流槽251内,浮球杆6顶端套设有气体密封圈63,气体密封圈63位于支撑板62的顶面,气体密封圈63抵接于气流槽251的槽底。
参照图4,浮球杆6底端端面设置有形变槽64,形变槽64的两端与浮球杆6的周面连通,浮球杆6的底端周面设置有环形卡槽,浮球杆6底端设置有中心架66,中心架66呈圆筒状,中心架66内周面一体成型有底板661,浮球杆6穿过底板661中间位置,底板661卡接于环形卡槽内。
参照2和图6,中心架66周面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缺口662,第一缺口662与中心架66内部连通,第一缺口662位于底板661上方,中心架66周面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缺口663,第二缺口663与中心架66内部连通,第二缺口663与中心架66底面连通,第二缺口663位于底板661的下方,第一缺口662与第二缺口663交错设置;中心架66周面一体成型有四个限位条664,四个限位条664竖直设置,四个限位条664绕中心架66一周均匀分布,四个限位条664抵接于阳极水箱室12的内壁,利用限位条664抵接阳极水箱室12内壁,可以保持浮球杆6处于竖直状态,中心架66便处于竖直状态。
参照图2和图4,浮球杆6上套设有顶板67且一体成型,顶板67位于中心架66内,且位于中心架66顶端,顶板67顶面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孔;浮球杆6上套设有浮球开关68,浮球开关68能够在浮球杆6上滑动,浮球开关68位于中心架66内,且位于顶板67和底板661之间,浮球开关68受水的浮力上升可以控制进入上部盒体1内水流的关闭,浮球开关68恢复至原位置可以控制进入上部盒体1内水流的开通,顶板67位于溢流孔13的下方。
在电解水制备臭氧的过程中,阴极水箱室11内的水的液位会逐渐升高,当水的液位超过溢流孔13时,阴极水箱室11内的水会流到阳极水箱室12内,向阳极水箱室12内补充水,通过溢流孔13的设计,可以替代公共水箱,可以节省公共水箱占用的空间,同样也可以省去公共水箱连接的软管,减少了排布管路占用的空间,使得设备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可以将设备做到小型化。
当阳极水箱室12内的液位逐渐升高时,水流带动浮球开关68上升,浮球开关68便控制进入上部盒体1内的水流停止,当阳极水箱室12内的液位逐渐下降时,浮球开关68恢复至原位置,浮球开关68便可以控制进入上部盒体1内的水流开通。
浮球开关68外套设中心架66,阳极水箱室12内的上升的臭氧气体作用在中心架66上,从而减少上升的臭氧气体带动浮球开关68上升的情况发生,使得浮球开关68更加精准的控制水流进入上部盒体1。
参照图7和图8,下端盖3为长方体平板,下端盖3固定连接于上部盒体1的底端端面,阴极水箱室11底端位于下端盖3一端的顶面,阳极水箱室12底端位于下端盖3另一端的顶面,下端盖3顶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槽31,第二密封槽31的槽底同样一体成型有绕阳极水箱室12端口一周设置的阳极限位板22和绕阴极水箱室11端口一周设置的阴极限位板23,阳极限位板22和阴极限位板23的外周面均套设有第二密封圈32,两个第二密封圈32相邻的一侧一体成型,第二密封圈32位于第二密封槽31内,第二密封圈32抵接于上部盒体1的底端端面。
参照图1、图9和图10,下端盖3底面一体成型有阴极横向连通管33和阳极横向连通管34,阴极横向连通管33和阳极横向连通管34相互平行且沿下端盖3长度方向设置,阴极横向连通管33和阳极横向连通管34的两端均延伸出上端盖2外;阴极横向连通管33的进水端外周面和阳极横向连通管34的进水端外周面均套设有母接口262,两个母接口262分别一体成型于阴极横向连通管33和阳极横向连通管34,两个母接口262外周面均套设有限位环5且一体成型,两个母接口262上均密封连接有L型快速公接头28,L型快速公接头28周面一体成型有第二弹性板281,第二弹性板281与母接口262相互平行,第二卡块282卡接于限位环5上,浮球开关68受水的浮力上升可以控制进入阴极横向连通管33的水流的关闭,浮球开关68恢复至原位置可以控制进入阴极横向连通管33的水流的开通。
参照图2和图9,阴极横向连通管33的出水端外周面和阳极横向连通管34的出水端外周面均一体成型有公接口261,下端盖3靠近公接口261的一侧侧面一体成型有两个第四弹性板301,第四弹性板301端部一体成型有第三卡块3011,两个公接口261位于两个第四弹性板301之间,两个公接口261均密封连接有L型快速母接头27,L型快速母接头27的外周面套设有限位环5且一体成型,第三卡块3011卡接于限位环5上,第三卡块3011设置有与限位环5上第一引导斜面相互配合的第六引导斜面。
参照图2,当多个臭氧发生传送装置拼接时,阴极横向连通管33上的公接口261插接于相邻阴极横向连通管33上的母接口262内,且密封连接,阳极横向连通管34上的公接口261插接于相邻阳极横向连通管34上的母接口262内,且密封连接,第三卡块3011卡接于限位环5上,在插接公接口261的过程中,第六引导斜面上第一引导斜面上滑动,第四弹性板301发生弹性弯折,继续推动阴极横向连通管33和阳极横向连通管34,使第三卡块3011卡接于限位环5上,从而可以将下端盖3之间进行拼接。
参照图2和图9,下端盖3的底面一体成型有阴极进水管35和阳极进水管36,阴极进水管35和阳极进水管36竖直设置,阴极进水管35和阳极进水管36位于阴极横向连通管33和阳极横向连通管34之间,阴极进水管35与阴极横向连通管33连通,阴极进水管35与第二密封槽31的底面连通,且与阴极水箱室11连通;阳极进水管36与阳极横向连通管34连通,阳极进水管36与第二密封槽31的底面连通,且与阳极水箱室12连通。
参照图2和图9,下端盖3的底面一体成型有阴极气水连通管37和阳极气水连通管38,阴极气水连通管37和阳极气水连通管38竖直设置,阴极气水连通管37和阳极气水连通管38位于阴极横向连通管33和阳极横向连通管34之间,阴极气水连通管37的顶端穿过第二密封槽31的槽底且延伸至阴极水箱室11内,阳极气水连通管38的顶端穿过第二密封槽31的槽底且延伸至阳极水箱室12内,阳极气水连通管38位于中心架66下方;下端盖3远离电源盖18一侧侧面的中间位置一体成型有第三弹性板39,第三弹性板39位于下端盖3的底端,第三弹性板39底面一体成型有限位块391,限位块391位于第三弹性板39远离下端盖3的一端,限位块391远离下端盖3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引导斜面。
参照图8和图11,转接架7固定连接于下端盖3的底面,转接架7呈长方体,转接架7底面设置有滑槽71,滑槽71呈长方体,滑槽71与转接架7远离电源盖18的一侧侧面连通,滑槽71对称的两侧内壁均一体成型有滑台72,滑台72位于滑槽71的槽口,两个滑台72顶面均一体成型有凸台721,凸台721位于滑台72靠近电源盖18的一端。
参照图9和图12,阴极进水管35的底端和阳极进水管36的底端穿过滑槽71的槽底,阴极气水连通管37的底端和阳极气水连通管38的底端穿过滑槽71的槽底;转接架7远离电源盖18一侧侧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三缺口73,第三弹性板39底面抵接于转接架7顶面,第三缺口73位于第三弹性板39的正下方,限位块391靠近第三缺口73。
参照图1和图13,转接架7远离第三缺口73一端顶面的中间位置一体成型有支板74,支板74顶端位于挡板17之间,支板74与电源盖18相互平行,支板74靠近电源盖18一侧的侧面一体成型有三个隔离板741,三个隔离板741竖直设置,三个隔离板741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转接架7的顶面,中间隔离板741与相邻隔离板741之间的间距相等;支板74靠近电源盖18的一侧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电铜簧片742,两个导电铜簧片742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隔离板741之间,转接架7靠近电源盖18一侧侧面的中间位置一体成型有固定板75,固定板75顶面开设有与两个导电铜簧片742底端相互卡接的两个插槽751,插槽751与固定板75的顶面和固定板75的底面连通,两个导电铜簧片742的弹性部底端延伸至转接架7的底面,两个导电铜簧片742与电源电连接。
参照图1和图14,臭氧发生器4的顶端安装于转接架7的滑槽71内,臭氧发生器4包括定位板41、阴极电极板42、阴极板43以及质子交换膜44,定位板41顶端设置于滑槽71中间位置,定位板41竖直设置,且沿第三弹性板39长度方向设置。
参照12和图14,定位板41顶端端面一体成型有挡块411,挡块411位于第三缺口73内,挡块411一侧面抵接于限位块391靠近第三弹性板39的侧面,挡块411远离限位块391一侧设置有与第五引导斜面相互配合的第四引导斜面;定位板41中间中空,质子交换膜44设置于定位板41的中间,质子交换膜44的两侧侧面均抵接有密封垫圈,两个密封垫圈位于定位板41内侧;质子交换膜44一侧侧面抵接有阴极预制膜401,阴极预制膜401位于密封垫圈内侧,阴极预制膜401远离质子交换膜44的一侧侧面抵接有阴极集电板402,阴极集电板402位于密封垫圈内侧;质子交换膜44远离阴极预制膜401的一侧侧面抵接有阳极预制膜403,阳极预制膜403位于密封垫圈的内侧,阳极预制膜403远离质子交换膜44一侧的侧面抵接有阳极集电板404,阳极集电板404位于密封垫圈内侧。
参照图14和图15,阴极电极板42固定连接于定位板41一侧的侧面,阴极电极板42的侧面抵接于阴极集电板402的侧面,阴极板43固定连接于阴极电极板42远离定位板41一侧的侧面,阴极板43靠近阴极电极板42的一侧侧面设置有阴极电解槽431,绕阴极电解槽431一周设置有阴极密封槽432,阴极密封槽432内设置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抵接于阴极电极板42。
参照图14,阴极板43远离定位板41一侧的侧面一体成型有第一滑板45,第一滑板45呈长方体,第一滑板45位于阴极板43的顶端,第一滑板45位于滑槽71内,第一滑板45的底面滑移配合于凸台721的顶面,第一滑板45远离定位板41一侧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轴451,第一滚轴451抵接于滑台72的顶面,第一滚轴451位于第一滑板45远离凸台721的一端,凸台721的长度大于第一滚轴451的直径,第一滑板45的顶面抵接于滑槽71的槽底;阴极板43顶面设置有阴极水流密封槽452,阴极水流密封槽452内设置有阴极密封垫块453,阴极密封垫块453抵接于阴极进水管35的底端和阴极气水连通管37的底端。
参照图12和图14,阴极板43远离阴极电解槽431一侧的侧面一体成型有阴极水流管454和阴极气流管455,阴极水流管454和阴极气流管455竖直设置,阴极水流管454的底端和阴极气流管455的底端均与阴极电解槽431连通,阴极水流管454的顶端和阴极气流管455的顶端均与阴极水流密封槽452的槽底连通,阴极水流管454的长度大于阴极气流管455的长度;阴极密封垫块453上设置有阴极水流孔4531和阴极气流孔4532,阴极水流管454通过阴极水流孔4531与阴极进水管35连通,阴极气流管455通过阴极气流孔4532与阴极气水连通管37连通;阴极板43远离电解槽一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阴极垫片405,阴极垫片405远离阴极板43的一侧侧面设置有阴极侧板406,阴极侧板406卡接于阴极板43内。
参照图13和图15,臭氧发生器4还包括阳极电极板46和阳极板47,阳极电极板46固定连接于定位板41远离阴极电极板42的一侧侧面,阳极电极板46的侧面抵接于阳极集电板404的侧面,阳极板47固定连接于阳极电极板46远离定位板41一侧的侧面,阳极板47靠近阳极电极板46的一侧侧面设置有阳极电解槽471,绕阳极电解槽471一周设置有阳极密封槽472,阳极密封槽472内设置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抵接于阳极电极板46。
参照图15,阳极板47远离定位板41一侧的侧面一体成型有第二滑板48,第二滑板48呈长方体,第二滑板48位于阳极板47的顶端,第二滑板48位于滑槽71内,第二滑板48的底面滑移配合于凸台721的顶面,第二滑板48远离定位板41一侧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轴481,第二滚轴481抵接于滑台72的顶面,第二滚轴481位于第二滑板48远离凸台721的一端,第二滚轴481与第一滚轴451结构相同,凸台721的长度大于第二滚轴481直径,第二滑板48的顶面抵接于滑槽71的槽底;阳极板47顶面设置有阳极水流密封槽482,阳极水流密封槽482内设置有阳极密封垫块483,阳极密封垫块483抵接于阳极进水管36的底端和阳极气水连通管38的底端。
参照图12和图15,阳极板47远离阳极电解槽471一侧的侧面一体成型有阳极水流管484和阳极气流管485,阳极水流管484和阳极气流管485竖直设置,阳极水流管484的底端和阳极气流管485的底端均与阳极电解槽471连通,阳极水流管484的顶端和阳极气流管485的顶端均与阳极水流密封槽482的槽底连通,阳极水流管484的长度大于阳极气流管485的长度;阳极密封垫块483上设置有阳极水流孔4831和阳极气流孔4832,阳极水流管484通过阳极水流孔4831与阳极进水管36连通,阳极气流管485通过阳极气流孔4832与阳极气水连通管38连通;阳极板47远离电解槽一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阳极垫片407,阳极垫片407远离阳极板47的一侧侧面设置有阳极侧板408,阳极侧板408卡接于阳极板47内。
参照图13和图14,定位板41远离挡块411一侧的侧面插接有两个导电接口412,两个导电接口412,两个导电接口412分别电连接于两个导电铜弹片,两个导电接口412分别电连接于阴极电极板42和阳极电极板46。
在安装臭氧发生器4时,第一滑板45和第二滑板48拆入滑槽71内,第一滑板45和第二滑板48在滑台72上滑动,挡块411的第四引导斜面抵接于限位块391的第五引导斜面,第三弹性板39发生弹性弯折,第四引导斜面越过第五引导斜面,使得挡块411一侧面抵接于限位块391靠近下端盖3的侧面,则臭氧发生器4被固定在滑槽71内,无需通过螺丝将臭氧发生器4进行固定;当需要拆卸臭氧发生器4时,向上顶起限位块391,第三弹性板39发生弯折,解除限位块391与挡块411的抵接状态,便可以将臭氧发生器4从滑槽71内抽出,从而可以提高操作人员拆装臭氧发生器4的便捷性,进而可以改善臭氧发生器4拆装不够便捷的问题。
由于进水管和气水连通管均延伸出滑槽71的槽底,在向滑槽71内插入臭氧发生器4时,进水管和气水连通管的端部均挤压密封垫块,第一滑板45和第二滑板48在滑台72上滑动,进水管和气水连通管对密封垫块的摩擦力较大,很难推动臭氧发生器4;通过凸台721设计,第一滑板45和第二滑板48先在滑台72上滑动,进水管和气水连通管很难与密封垫块接触,则对臭氧发生器4的阻碍作用较小,第一滑板45和第二滑板48滑至凸台721上,第一滚轴451和第二滚轴481滑至滑台72上,使得臭氧发生器4顶面抵接于滑槽71的槽底,从而可以减小臭氧发生器4拆装时的阻碍作用,进一步提高臭氧发生器4拆装时的便捷性;在拆装臭氧发生器4时,无需拆装进水软管和出气软管便可以将臭氧发生器4拆下,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拆装的便捷性。
通过向阴极横向连通管33内通入水流,水流先是通过阴极进水管35充满阴极电解槽431,再经阴极进水管35向阴极水箱室11内注入,当液位高于溢流孔13时,阴极水箱室11内的水流流入阳极水箱室12内,阳极水箱室12内的水流经阳极进水管36进入阳极电解槽471内,阳极水箱室12内的水位逐渐升高,阳极水箱室12内的水带动浮球开关68上升,进入阴极横向连通管33的水流停止,浮球开关68下降至原位置时,进入阴极横向连通管33的水流开通。
当多个臭氧发生传送装置拼接时,多个阴极横向连通管33相互拼接,多个阳极横向连通管34拼接,阴极横向连通管33内的水流分别经阴极进水管35流入到每个拼接的阴极水箱室11内;拼接的阳极水箱室12经拼接的阳极横向连通管34形成连通器,可以相互补充水源。
臭氧发生器4内产生的氢气经阴极气体连通管流入到阴极水箱室11内,产生的臭氧经阳极气水连通管38流入到阳极水箱室12内,阴极水箱室11内的氢气经溢流孔13流入到阳极水箱室12内,与阳极水箱室12内的臭氧混合,混合气体上升汇集在气流槽251内,再经气体管26导出臭氧发生传送外,无需分别通过软管将阴极水箱和阳极水箱内的气体导出,从而可以进一步节省软管的使用,有利于进一步将设备做到小型化。当多个臭氧发生传送装置拼接时,汇集在气体管26内的混合气体,经同一气路将混合气体排出,无需过多管路接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多个臭氧发生传送装置拼接,将阴极横向连通管33的公接口261插入相邻阴极横向连通管33上的母接口262内且密封连接,将阳极横向连通管34的公接口261插入相邻阳极横向连通管34的母接口262内且密封连接,两个第四弹性板301上的第三卡块3011卡接于两个母接口262的限位环5上,便可以将下端盖3进行拼接;将气体管26上的公接口261插入相邻气体管26上的母接口262内,且密封连接,此时第一弹性板29上的第一卡块291卡接于母接口262上的限位环5上,便可以将相邻上端盖2进行拼接,减少了臭氧发生器4拼接时管路外露,无需逐一向各部件插入软管,可通过阳极横向连通管(34)、阴极横向连通管(33)和气体管(26)同时将各部件连接,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的投入,从而可以提高工作人员拼接的便捷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盒体(1)、臭氧发生器(4)、下端盖(3)和上端盖(2),所述上部盒体(1)竖直设置;所述下端盖(3)密封连接于所述上部盒体(1)的底端端面,所述下端盖(3)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阴极横向连通管(33)和阳极横向连通管(34),所述阴极横向连通管(33)和所述阳极横向连通管(34)均贯穿所述下端盖(3)的两端,所述臭氧发生器(4)安装于所述下端盖(3)的底面;所述阴极横向连通管(33)和所述阳极横向连通管(34)的同一端设置有公接口(261),则另一端设置有母接口(262),所述下端盖(3)上的所述公接口(261)可以密封连接于相邻所述下端盖(3)上的所述母接口(262)内;所述上端盖(2)密封连接于所述上部盒体(1)的顶端端面,所述上端盖(2)上设置有气体管(26),所述气体管(26)贯穿所述上端盖(2)的两端,所述气体管(2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公接口(261)和所述母接口(262),所述上端盖(2)上的所述公接口(261)可以密封连接于相邻所述上端盖(2)上的所述母接口(262)内;所述下端盖(3)底面设置有阴极进水管(35)、阳极进水管(36)、阴极气水连通管(37)以及阳极气水连通管(38),所述阴极进水管(35)、所述阴极气水连通管(37)、所述阳极进水管(36)和所述阳极气水连通管(38)与所述上部盒体(1)内的腔室连通,所述气体管(26)连通于所述上部盒体(1)的腔室;所述阴极进水管(35)和所述阴极气水连通管(37)连通于所述臭氧发生器(4)的阴极,所述阴极进水管(35)与所述阴极横向连通管(33)连通,所述阳极进水管(36)和所述阳极气水连通管(38)连通于所述臭氧发生器(4)的阳极,所述阳极进水管(36)与所述阳极横向连通管(3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3)上的两个所述母接口(262)外周面均设置有限位环(5),所述下端盖(3)靠近所述公接口(261)的一侧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第四弹性板(301),所述第四弹性板(301)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卡块(3011),两个所述第三卡块(3011)可以分别卡接于相邻下端盖(3)上的两个所述限位环(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2)顶面设置有第一弹性板(29),所述第一弹性板(29)的一端延伸出所述上端盖(2)外,且与所述上端盖(2)上的所述公接口(261)位于所述上端盖(2)的同一端,所述第一弹性板(2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291);所述上端盖(2)上的所述母接口(262)外周面设置有限位环(5),所述第一卡块(291)可以卡接于所述限位环(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4)内设置有阴极电解槽(431)和阳极电解槽(471);所述上部盒体(1)内设置有贯穿顶端和底端的阴极水箱室(11)和阳极水箱室(12);所述阴极进水管(35)和所述阴极气水连通管(37)与所述阴极水箱室(11)连通,所述阳极进水管(36)和所述阳极气水连通管(38)与所述阳极水箱室(12)连通;所述阴极进水管(35)和所述阴极气水连通管(37)连通于所述阴极电解槽(431),所述阳极进水管(36)和所述阳极气水连通管(38)连通于所述阳极电解槽(4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气水连通管(37)的顶端延伸出所述下端盖(3)的顶面,所述阳极气水连通管(38)的顶端延伸出所述下端盖(3)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水箱室(11)和所述阳极水箱室(12)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溢流孔(13),所述阴极水箱室(11)和所述阳极水箱室(12)通过所述溢流孔(1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2)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5),所述连接座(25)位于阳极水箱室(12)的顶部,所述连接座(25)内设置有气流槽(251),所述气流槽(251)与所述阳极水箱室(12)连通,所述气体管(26)穿设于所述连接座(25)内,且与所述气流槽(25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水箱室(11)内竖直设置有浮球杆(6),浮球杆(6)的顶端穿过所述连接座(25)的顶面,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5)上,所述浮球杆(6)位于所述气流槽(251)内,所述浮球杆(6)上套设有浮球开关(68),所述浮球开关(68)在所述浮球杆(6)上滑动,所述浮球开关(68)受水的浮力上升可以控制所述阴极横向连通管(33)的水流的关闭,所述浮球开关(68)恢复至原位置可以控制所述阴极横向连通管(33)的水流的开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杆(6)底端套设有中心架(66),所述中心架(66)固定连接于所述浮球杆(6)上,所述浮球开关(68)位于所述中心架(66)内;所述中心架(66)内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661),所述底板(661)安装于所述浮球杆(6)的底端;所述中心架(66)周面设置有第一缺口(662),所述第一缺口(662)与所述中心架(66)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缺口(662)位于所述底板(661)上方,所述中心架(66)周面设置有第二缺口(663),所述第二缺口(663)与所述中心架(66)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缺口(663)与所述中心架(66)底面连通,所述第二缺口(663)位于底板(661)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架(66)周面一体成型有多个限位条(664),多个所述限位条(664)绕中心架(66)一周均匀分布,多个所述限位条(664)抵接于阳极水箱室(12)的内壁。
CN202111659504.0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 Active CN114182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9504.0A CN114182277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9504.0A CN114182277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2277A CN114182277A (zh) 2022-03-15
CN114182277B true CN114182277B (zh) 2023-08-29

Family

ID=80545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9504.0A Active CN114182277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227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5502A (zh) * 2016-05-10 2016-07-13 东莞市升瑞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多变组合的多功能电解槽
CN207987333U (zh) * 2018-02-23 2018-10-19 深圳东明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CN208815128U (zh) * 2018-08-07 2019-05-03 佛山顺德歌林美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筛制氧模块的拼接结构
CN209997206U (zh) * 2019-05-13 2020-01-31 上海创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电子积木的磁吸式拼接的公母接口
CN210367936U (zh) * 2019-04-10 2020-04-21 苏州久华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电解槽装置
CN210786746U (zh) * 2019-09-29 2020-06-19 石家庄育才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臭氧发生装置
CN212865010U (zh) * 2020-08-05 2021-04-02 青岛爱侬康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简易的电解臭氧发生器
CN112877716A (zh) * 2021-03-23 2021-06-01 金华市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能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
CN113073339A (zh) * 2021-03-18 2021-07-06 无锡维邦工业设备成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新型臭氧发生系统
CN214039652U (zh) * 2020-11-27 2021-08-24 张冬三 一种新型浴室热量回收装置
CN214655272U (zh) * 2021-03-18 2021-11-09 无锡维邦工业设备成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臭氧发生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5502A (zh) * 2016-05-10 2016-07-13 东莞市升瑞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多变组合的多功能电解槽
CN207987333U (zh) * 2018-02-23 2018-10-19 深圳东明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CN208815128U (zh) * 2018-08-07 2019-05-03 佛山顺德歌林美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筛制氧模块的拼接结构
CN210367936U (zh) * 2019-04-10 2020-04-21 苏州久华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电解槽装置
CN209997206U (zh) * 2019-05-13 2020-01-31 上海创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电子积木的磁吸式拼接的公母接口
CN210786746U (zh) * 2019-09-29 2020-06-19 石家庄育才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臭氧发生装置
CN212865010U (zh) * 2020-08-05 2021-04-02 青岛爱侬康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简易的电解臭氧发生器
CN214039652U (zh) * 2020-11-27 2021-08-24 张冬三 一种新型浴室热量回收装置
CN113073339A (zh) * 2021-03-18 2021-07-06 无锡维邦工业设备成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新型臭氧发生系统
CN214655272U (zh) * 2021-03-18 2021-11-09 无锡维邦工业设备成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臭氧发生系统
CN112877716A (zh) * 2021-03-23 2021-06-01 金华市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能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2277A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0167B2 (en) Electrolytic cell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apparatus
CN101438442B (zh) 用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
KR101575164B1 (ko) 기능수 생성장치
CN109962264B (zh) 燃料电池的水箱内置去离子系统
CN114182277B (zh) 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
KR101865045B1 (ko) 전지 스택 시스템
WO2019106723A1 (ja)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CN114318382B (zh) 一种中孔过流设计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
CN114182274B (zh) 一种无水管设计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
WO2020162772A1 (en) Electrolyzer for hydrogen and oxygen production
CN114134525B (zh) 一种臭氧发生器的快速拆装结构
JP4571386B2 (ja) ブラウンガス発生装置
CN114470289B (zh) 一种臭氧消毒机
CN112877716A (zh) 一种高效能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
CN114293211B (zh) 具有快速拆装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及其阴极预制膜制备方法
CN201689586U (zh) 氢燃料电池实验器
CN220887136U (zh) 一种酸碱电解水发生模块
KR20190063004A (ko) 모듈형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CN214705989U (zh) 一种用于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给氢气的催化剂箱
JP2020079450A (ja) 電解槽及び水素製造装置
JP2011181474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219183426U (zh) 一种快速制氢的饮水机制氢模块
KR101257788B1 (ko) 교육용 연료전지 발전 시연 키트
CN214936322U (zh) 通配型富氢适配装置
CN216141624U (zh) 一种高效能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