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0128B - 贴合治具及装饰膜的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合治具及装饰膜的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80128B CN114180128B CN202111509671.7A CN202111509671A CN114180128B CN 114180128 B CN114180128 B CN 114180128B CN 202111509671 A CN202111509671 A CN 202111509671A CN 114180128 B CN114180128 B CN 1141801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attaching
- laminating
- piece
-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3/00—Packaging articles by applying removable, e.g. strippable, coatings
- B65B33/02—Packaging small articles, e.g. spare part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贴合治具及装饰膜的贴合方法。贴合治具用于将装饰膜贴合于待装饰件,装饰膜包括装饰本体以及微型泵,微型泵至少部分凸出于装饰本体,贴合治具包括第一贴合件、压力调节件以及第二贴合件,第一贴合件包括第一贴合部及第二贴合部,第一贴合部用于对应装饰膜的微型泵设置,第二贴合部用于对应装饰膜的装饰本体中除设置微型泵的第一部分之外的第二部分设置;压力调节件对应第一贴合部设置,用于调整第一贴合部的贴合压力;第二贴合件与第一贴合件相背且间隔设置,第二贴合件与第一贴合件相配合,以将装饰膜贴合至待装饰件。本申请提供的贴合治具能够提升装饰膜贴合于待装饰件时的贴合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治具及装饰膜的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移动终端产品时,不仅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是否满足自身需求,产品的外观也是左右消费者是否选购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技术中将利用贴合治具装饰膜贴合于电子设备的待装饰件(比如电池盖或中框等)上,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观辨识度。然,相关技术中利用贴合治具将装饰膜贴合于电子设备时容易将所述装饰膜破损,进而导致贴合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贴合治具,用于将装饰膜贴合于待装饰件,所述装饰膜包括装饰本体以及微型泵,所述微型泵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装饰本体,所述贴合治具包括包括:
第一贴合件,所述第一贴合件包括第一贴合部及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一贴合部用于对应装饰膜微型泵设置,所述第二贴合部用于对应装饰膜的装饰本体中除设置所述微型泵的第一部分之外的第二部分设置;
压力调节件,所述压力调节件对应所述第一贴合部设置,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贴合部的贴合压力;以及
第二贴合件,所述第二贴合件与所述第一贴合件相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贴合件与所述第一贴合件相配合,以将装饰膜贴合至待装饰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饰膜的贴合方法,所述贴合方法包括:
提供装饰膜,所述装饰膜包括装饰本体及微型泵,微型泵所述微型泵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装饰本体;
提供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包括第一贴合件、压力调节件及第二贴合件,所述第一贴合件包括第一贴合部及第二贴合部,所述压力调节件对应所述第一贴合部设置,所述第二贴合件与所述第一贴合件相背且间隔设置;
将所述装饰膜及所述待装饰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贴合件与所述第二贴合件之间,且将所述微型泵对应所述第一贴合部设置,将所述装饰本体中除设置所述微型泵的第一部分之外的第二部分对应所述第二贴合部设置;以及
利用所述第一贴合件及所述第二贴合件对所述装饰膜及所述待装饰件中的至少一者施加压力,且通过所述压力调节件调整所述第一贴合部的压力,以将所述装饰膜贴合至所述待装饰件。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包括压力调节件,所述压力调节件对应所述第一贴合部设置,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贴合部的贴合压力,当所述贴合治具将装饰膜贴合到待装饰件上时,能够保证所述装饰膜不破损,进而提升了装饰膜的贴合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饰膜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微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装饰膜贴合到壳体上形成壳体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方式中图3沿I-I线的剖视图;
图5为又一实施方式中图3沿I-I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贴合治具贴合的装饰膜所应用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框图;
图9为一相关技术中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示意图;
图10为通过图9中贴合治具贴合装饰膜至待装饰件的示意图;
图11为另一相关技术中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示意图;
图12为通过图11中贴合治具贴合装饰膜至待装饰件的示意图;
图13为装饰膜正常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14为通过图11中贴合治具贴合的装饰膜异常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示意图;
图16为通过图15中贴合治具贴合装饰膜至待装饰件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贴合装饰膜至待装饰件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贴合装饰膜至待装饰件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的贴合治具中的部分部件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贴合装饰膜至待装饰件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压力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0中贴合治具将装饰膜贴合到待装饰件的过程中压力调节件的变化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饰膜的贴合方法;
图24为图23中S140所包括的流程示意图;
图25为图24中S142所包括的流程示意图。
元件标号:
贴合治具3,第一贴合件310,第一表面310a,第二表面310b,第一贴合部311,第二贴合部312,收容空间3111,容置空间3112,凹槽311a,通孔311b,压力调节件320,压力调节部321,控制单元323,调节本体部325,容纳腔3250,第一子部3251,底壁3253,第一侧壁3254,第二子部3255,第二侧壁3256,顶壁3257,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第二子容纳空间325b,抵持部326,活动子部3261,连接子部3262,抵持子部3263,第二贴合件330,单向阀340,密封件350,压力传感器360,电子设备1,壳体组件10,装饰膜100,装饰本体110,第一部分110a,第二部分110b,装饰液11,第一膜片111,第二膜片112,间隔件113,微型泵120,进液口121,驱动本体122,腔室1221,出液口123,第一单向阀124,第二单向阀125,压电片126,壳体200,外表面200a,内表面200b,透光部20c,粘合层300,显示屏30,电路板40,摄像头模组50,发热件60,中框70,控制器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请参阅图1,图1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饰膜的示意图。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贴合治具3(参阅图15等)所贴合的装饰膜100的结构进行介绍,可以理解地,接下来介绍的装饰膜100的结构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提供的贴合治具3及装饰膜100的贴合方法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膜100包括装饰本体110及微型泵120,装饰本体110内容纳有装饰液11,微型泵120用于驱动装饰液11流动。微型泵120的至少部分凸出于装饰本体110。装饰本体110包括第一部分110a及第二部分110b,第一部分110a用于设置微型泵120,第二部分110b为装饰本体110中除了第一部分110a之外的其他部分。
装饰本体11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在一实施方式中,装饰本体110包括第一膜片111、第二膜片112以及间隔件113。第二膜片112与第一膜片111相背且间隔设置,且第一膜片111及第二膜片112中的至少一者为透明的。第一膜片111及第二膜片112中的至少一者为透明的,使得装饰液11的流动能通过第一膜片111及第二膜片112中的透明的至少一者被观测出来。间隔件113设置于第一膜片111及第二膜片112之间。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装饰本体110中的第一膜片111及第二膜片112为一体结构,以形成管状结构。可以理解地,装饰本体110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本申请中,对装饰本体110的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装饰本体110可容纳装饰液11,且具有间隔件113即可。
间隔件113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柔性可变形材质,比如,PET。
装饰液11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装饰液11在微型泵120的驱动下流动。装饰液1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硅油、植物油、水、乙醇(也称酒精)、丙三醇等液体。装饰液11中也可填充有具有颜色可变或者特定有颜色或者为彩色反光或者具有荧光等装饰效果的装饰颗粒、装饰粉体、装饰膜片、装饰块等。
微型泵120也称为微型液泵,或微泵。微型液泵为利用压电原理驱动装饰液11流动的压电泵。微型液泵,是指在两两相互垂直的三维坐标系中,任意一个维度的尺寸均为小于1厘米的泵。比如,微型液泵在两两相互垂直的三维坐标系中,任意一个维度的尺寸均为毫米级别的泵。举例而言,微型泵120在两两相互垂直的三维坐标系中的尺寸为7mm*7mm*1mm。其中,两两相互垂直的三维坐标系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XYZ坐标系,7mm*7mm*1mm可以为长度*宽度*高度。
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微型泵的结构示意图。微型泵120具有进液口121、驱动本体122、出液口123、第一单向阀124、第二单向阀125及压电片126。进液口121位于装饰本体110内,出液口123位于装饰本体110内,且出液口123与进液口121分别位于间隔件113的相背的两侧。驱动本体122凸出于装饰本体110。驱动本体122具有腔室1221,压电片126位于腔室1221内,压电片126接收控制信号,并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发生形变,进而带动装饰液11运动。腔室1221连通进液口121及出液口123。第一单向阀124用于控制进液口121与腔室1221之间的导通路径,第二单向阀125控制出液口123与腔室1221之间的导通路径,当装饰液11在压电片126的带动下自进液口121至出液口123方向流动时,第一单向阀124及第二单向阀125开启,因此,装饰液11可由进液口121朝向至出液口123方向流动。假如装饰液11在压电片126的带动下自出液口123向进液口121方向流动时,第一单向阀124及第二单向阀125均关闭,因此,装饰液11无法由出液口123向进液口121的方向流动。由此可见,微型泵为单向导通的。
微型泵120固定于装饰本体110的方式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焊接、粘结的方式。
在一实施方式中,装饰膜100贴合至待装饰件20,以对待装饰件20进行装饰。在一实施方式中,待装饰件2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电子设备1的壳体200,比如,手机的电池盖、中框等显露在外且可被用户观测到的外观部件;还可以为可穿戴式电子设备1的框体、绑带等,如,眼镜框、手表绑带等。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装饰膜贴合到壳体上形成壳体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方式中图3沿I-I线的剖视图。壳体组件10包括壳体200及装饰膜100,装饰膜100承载于壳体200。装饰膜100请参阅前面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装饰膜100可设置于壳体200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装饰膜100设置于壳体200的部分区域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实施方式中,壳体200的材质为透光材质,比如,玻璃、或者塑料、或者陶瓷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等材质。壳体200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透光率。举例而言,预设透光率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80%,或者90%等。透过壳体200可见装饰膜100的颜色。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00包括相背设置的外表面200a及内表面200b,外表面200a为壳体200的外观面。壳体组件10还包括粘合层300。粘合层300设置于内表面200b,装饰膜100设置于粘合层300背离壳体200的一侧。因此,使得装饰膜100通过粘合层300设置于内表面200b,可避免装饰膜100被磨损。
粘合层300为透光的,比如,粘合层300的透光率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80%,或者90%等。当粘合层300将装饰膜100粘结至壳体200时,透过壳体200及粘合层300依然可以观测出装饰膜100的颜色。粘合层30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光学胶(Optically ClearAdhesive,OCA)、双面胶。在一实施方式中,粘合层300的厚度通常大于或等于10微米。当粘合层300小于10微米,粘合层300粘结壳体200及装饰膜100时,粘合层300填充壳体200与装饰膜100之间孔隙的能力较差,贴合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气泡,进而使得粘结效果不良。因此,粘合层300的厚度选取为大于或等于10微米,使粘合层300粘结壳体200及装饰膜100的粘结效果较好。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粘合层300的厚度也可以小于10微米,只要能够将装饰膜100粘结于壳体200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5,图5为又一实施方式中图3沿I-I线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膜100还可通过激光焊接,或者固定螺钉固定等方式固定于壳体200上。装饰膜100直接设置于壳体200上。本申请对装饰膜100固定于壳体200的方式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00包括相背设置的外表面200a及内表面200b,其中,外表面200a为壳体200的外观面。装饰膜100直接设置于内表面200b,可避免装饰膜100被磨损。
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装饰膜100贴合到壳体200为例进行示意,但不应当理解为对装饰膜100的限定。
壳体组件10可以为电子设备1中的壳体组件10。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图6为本申请贴合治具贴合的装饰膜所应用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电子设备1包括前面任意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10。电子设备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壳体200的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除了包括壳体200还包括显示屏30、中框70、电路板40及摄像头模组50。壳体200与显示屏30分别设置于中框70相背的两侧。中框70用于承载显示屏30,且中框70的侧面显露于壳体200与显示屏30。壳体200与中框70形成收纳空间,用于收容电路板40与摄像头模组50。壳体200上具有透光部20c,摄像头模组50可通过壳体200上的透光部20c拍摄,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头模组50为后置摄像头模组。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光部20c可设置在显示屏30上,即,摄像头模组50为前置摄像头模组。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透光部20c为开口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光部20c可不为开口,而是为透光的材质,比如,塑料、玻璃等。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1仅仅为壳体200所应用的电子设备1的一种形态,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的限定,也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200的限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还包括发热件60。装饰膜100的至少部分对应发热件60设置。电子设备1中的发热件6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主板、电池等。发热件60工作时,通常会产生热量。装饰膜100中的至少部分对应发热件60设置,可使得流动的装饰液11将发热件60产生的热量带到其他位置,进而起到对发热件60进行散热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发热件60为电路板40为例进行示意。
请进一步参阅图8,图8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框图。电子设备1还包括控制器80,控制器80用于控制微型泵120工作。控制器8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40上。在一实施方式中,电路板40可以为主板或者小板。
可以理解地,上述实施方式介绍的装饰膜100、装饰膜100应用的壳体200、电子装置仅为贴合治具3仅为制备出来的装饰膜100的一种结构及应用环境,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提供的贴合治具3及装饰膜100的贴合方法的限定。
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提供的贴合治具3及装饰膜100的贴合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介绍本申请提供的贴合治具3及装饰膜100的贴合方法之前,先对相关技术中提供的贴合方法进行介绍。
请一并参阅图9及图10,图9为一相关技术中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示意图;图10为通过图9中贴合治具贴合装饰膜至待装饰件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贴合治具3包括第一贴合件310及第二贴合件330。第一贴合件310与第二贴合件330相背且间隔设置。第一贴合件310具有凹槽311a。第一贴合件310与第二贴合件330相背且间隔设置。第一贴合件310具有凹槽311a。由于微型泵120的制作工艺、微型泵120与装饰本体110之间的固定工艺(比如焊接工艺)、以及微型泵120和装饰本体110至少一者的材料本身的厚度波动等,微型泵120相较于装饰本体110凸出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波动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微型泵120相较于装饰本体110的凸起高度比设计值偏大。即,凹槽311a的高度H2小于微型泵120凸出于装饰本体110的部分(即,驱动本体122)的高度H1,即H2<H1。当需要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上时,将装饰膜100及待装饰件20设置于第一贴合件310与第二贴合件330之间。当第一贴合件310与第二贴合件330相对靠近时,由于凹槽311a的高度小于驱动本体122的高度,因此,驱动本体122受到的压力大于装饰本体110受到的压力,进而导致驱动本体122容易出现开裂、漏液等失效问题。
请参阅图11、图12,图11为另一相关技术中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示意图;图12为通过图11中贴合治具贴合装饰膜至待装饰件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贴合治具3包括第一贴合件310及第二贴合件330。第一贴合件310与第二贴合件330相背且间隔设置。第一贴合件310具有凹槽311a。由于微型泵120的制作工艺、微型泵120与装饰本体110之间的固定工艺(比如焊接工艺)、以及微型泵120和装饰本体110至少一者的材料本身的厚度波动等,微型泵120相较于装饰本体110凸出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波动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微型泵120相较于装饰本体110的凸起高度比设计值偏小。即,凹槽311a的高度H2大于微型泵120凸出于装饰本体110的部分(即,驱动本体122)的高度H1,即H2>H1。当需要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上时,将装饰膜100及待装饰件20设置于第一贴合件310与第二贴合件330之间,并将驱动本体122设置于凹槽311a内,由于凹槽311a的的高度大于微型泵120凸出于装饰本体110的部分(即,驱动本体122)的高度,因此,驱动本体122与第一贴合件310形成凹槽311a的底壁及具有间隙。当挤压第一贴合件310及第二贴合件330中的至少一者时,使得第一贴合件310与第二贴合件330相对靠近时,由于驱动本体122与第一贴合件310形成凹槽311a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因此,装饰本体110受到压力,驱动本体122没有受到压力。由于间隔件113为柔性可变形材质,因此,装饰本体110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导致间隔件113压缩变形;进而导致装饰液11受到的压力上升;由于微型泵120与装饰本体110的连接处不受力,因此,被挤压的装饰液11会朝向微型泵120与装饰本体110的连接处聚集,进而有可能导致装饰液11突破微型泵120与装饰本体110连接的薄弱点造成装饰液11漏出。或者,请参阅图13图14,图13为装饰膜正常工作时的示意图;图14为通过图11中贴合治具贴合的装饰膜异常工作时的示意图。由图14可见,经由图11及其相关实施方式的贴合治具3会导致装饰液11将微型泵120对应的间隔件113撑开,导致装饰液11在微型泵120处陷入自循环流动,使得装饰膜100失效。
请一并参阅图15及图16,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示意图;图16为通过图15中贴合治具贴合装饰膜至待装饰件的示意图。贴合治具3包括第一贴合件310、压力调节件320以及第二贴合件330。第一贴合件310包括第一贴合部311及第二贴合部312。第一贴合部311及第二贴合部312分别用于对应装饰膜100的不同部位设置。压力调节件320对应第一贴合部311设置,用于调整第一贴合部311的贴合压力。第二贴合件330与第一贴合件310相背且间隔设置,第二贴合件330与第一贴合件310相配合,以将装饰膜100贴合至待装饰件20。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贴合件31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硅胶、橡胶等。第二贴合件33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硅胶、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等。第二贴合件330的材质可以与第一贴合件310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与第一贴合件310的材质不同,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定。在一实施方式中,当贴合治具3将装饰膜100贴合至第二贴合件330上时,第一贴合件310放置于下面,第二贴合件330放置于上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贴合件310也可放置于上面,第二贴合件330也可位于下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贴合部311对应微型泵120设置,第二贴合部312对应装饰本体110中除设置所述微型泵120的第一部分110a之外的第二部分110b设置。具体地,装饰本体110包括设置微型泵120的第一部分110a,以及除了第一部分110a之外的第二部分110b。第二贴合部312对应第二部分110b设置。
压力调节件320对应第一贴合部311设置,用于调整第一贴合部311的贴合压力。由于第一贴合部311对应微型泵120设置,因此,通过压力调节件320的调节,可调整第一贴合部311对微型泵120的压力。举例而言,通过调整第一贴合部311对应微型泵120的压力进而使得第一贴合部311对微型泵120的压力等于或近似等于第二贴合部312对装饰本体110的压力。或者,通过调制第一贴合部311对应微型泵120的压力使得第一贴合部311对微型泵120的压力能够将装饰膜100的微型泵120牢固地固定至待装饰件20,且保持微型泵120及装饰本体110不破损。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3包括压力调节件320,压力调节件320对应第一贴合部311设置,用于调整第一贴合部311的贴合压力,当贴合治具3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上时,能够保证装饰膜100不破损,进而提升了装饰膜100的贴合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15及图1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贴合部311具有收容空间3111,收容空间3111用于收容装饰膜100中的微型泵120,且当微型泵120收容于收容空间3111内时,第一贴合部311形成收容空间3111的底壁与微型泵120之间存在间隙;压力调节件320为气泵,气泵对应收容空间3111设置,用于向收容空间3111内充气,以调整第一贴合部311的贴合压力。
当微型泵120收容于收容空间3111时,微型泵120与第一贴合部311形成收容空间311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因此,第一贴合部311无法接触微型泵120。气泵向收容空间3111内充气,收容空间3111内的气体增多,随着收容空间3111内气体的增多,气体对微型泵120的压力逐渐增加。气泵对收容空间3111内充气量的多少不同,则第一贴合部311的贴合压力不同。具体地,当气泵向收容空间3111内充入的气体的量较多时,收容空间3111内的气体对微型泵120的压力较大,即,第一贴合部311的压力较大;相应地,当气泵向收容空间3111内充入的气体的量较少时,收容空间3111内的气体对微型泵120的压力较小,即,第一贴合部311的压力较小。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3中,压力调节件320包括气泵,从而使得对第一贴合部311的贴合压力的调整简单易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空间3111包括凹槽311a连通凹槽311a的通孔311b,凹槽311a用于收容装饰膜100中的微型泵120,凹槽311a的径向尺寸大于通孔311b的径向尺寸。气泵对应通孔311b设置,并通过通孔311b向凹槽311a内充气。
凹槽311a的径向尺寸大于通孔311b的径向尺寸,换而言之,通孔311b的径向尺寸小于凹槽311a的径向尺寸。由于气泵的输出气体的端口的尺寸通常较小,通孔311b的径向尺寸小于凹槽311a的径向尺寸,从而方便气泵连通通孔311b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贴合件310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310a及第二表面310b。第一表面310a相较于第二表面310b邻近第二贴合件330设置,凹槽311a的开口位于第一表面310a,通孔311b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310b。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槽311a的开口位于第一表面310a,便于收容微型泵120。相较于第二通孔311b的开口开设于侧面而言,通孔311b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310b,通孔311b的长度可做得较短,通孔311b的长度越短时,当气泵通过通孔311b向凹槽311a内充入的气体能够快速到达凹槽311a内,进而使得快速调整凹槽311a内的压力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311b的另一个开口位于第一贴合部311形成凹槽311a的底壁3253。相应地,气泵位于第一贴合件310背离第二贴合件330的一侧。当通孔311b位于第一贴合部311形成凹槽311a的底壁3253时,通孔311b的长度较短,气泵通过通孔311b向凹槽311a内充入的气体能够快速到达凹槽311a内,进而使得快速调整凹槽311a内的压力。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孔311b的开口设置包括如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通孔311b的一个开口也可不位于第二表面310b,而是位于第一贴合件310的侧面,其中,侧面分别与第一表面310a及第二表面310b相连,且位于第一表面310a及第二表面310b之间;通孔311b的另一个开口也可不位于第一贴合部311形成凹槽311a的底壁3253,而是位于第一贴合部311形成凹槽311a的侧壁。可以理解地,只要通孔311b与凹槽311a连通,使得气泵能够通过通孔311b向凹槽311a内充气即可。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贴合部311也可不具有收容空间3111,只要压力调节件320对应第一贴合部311设置,进而使得对微型泵120的压合时的压力进行调整即可。比如,第一贴合部311为活动板,压力调节件320带动活动板运动以对微型泵120进行压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贴合治具3还包括单向阀340。单向阀340设置于通孔311b内,用于允许气泵向凹槽311a内充入的气体通过,且用于阻挡凹槽311a内气体流出。
单向阀340可结合到前面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3中,比如,贴合治具3还包括单向阀340可结合到的收容空间3111包括凹槽311a连通凹槽311a的通孔311b的实施方式中。换而言之,贴合治具3包括单向阀340,且第一贴合部311具有收容空间3111,收容空间3111包括凹槽311a连通凹槽311a的通孔311b,单向阀340设置于通孔311b内,用于允许气泵向凹槽311a内充入的气体通过,且用于阻挡凹槽311a内气体流出。或者,贴合治具3还包括单向阀340可结合到前面描述的凹槽311a的开口位于第一表面310a,通孔311b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310b的实施方式中。换而言之,贴合治具3包括单向阀340,且第一贴合部311具有收容空间3111,收容空间3111包括凹槽311a连通凹槽311a的通孔311b,凹槽311a的开口位于第一表面310a,通孔311b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310b。单向阀340设置于通孔311b内,用于允许气泵向凹槽311a内充入的气体通过,且用于阻挡凹槽311a内气体流出。当气体自气泵朝向凹槽311a方向流动时,单向阀340开启,当气体自凹槽311a朝向气泵方向流动时,单向阀340关闭。换而言之,当气泵通过单向阀340向凹槽311a内充入气体时,单向阀340允许气体通过;但是单向阀340不允许凹槽311a内的气体经由单向阀340流出。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贴合治具3包括单向阀340,可避免凹槽311a内的气体通过单向阀340溢出,从而保持了凹槽311a内的气体的气压。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贴合治具3中还包括单向阀340,从而有利于气泵向凹槽311a内填充气体,且有利于保持凹槽311a内的气体的气压平衡,减小甚至防止收容空间3111内的气体泄漏导致的第一贴合部311的压力失调。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贴合治具3可提升装饰膜100的贴合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贴合治具3还包括密封件350,密封件350环绕收容空间3111的周缘设置,且用于密封装饰膜100。
贴合治具3还包括密封件350可结合到前述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件中,比如,贴合治具3还包括单向阀340可结合到的收容空间3111包括凹槽311a连通凹槽311a的通孔311b的实施方式中;或者,结合到前面描述的凹槽311a的开口位于第一表面310a,通孔311b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310b的实施方式中;或者,结合到贴合治具3还包括单向阀340的实施方式中。
密封件35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硅胶、相较等。密封件350环绕收容空间3111设置,且密封装饰膜100。因此,贴合治具3还包括密封件350,当第一贴合件310与第二贴合将相互配合以将装饰膜100贴合至待装饰件20时,可密封件350可紧密贴合装饰膜100,减小甚至防止收容空间3111内的气体泄露导致的第一贴合部311的压力失调。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贴合治具3可提升装饰膜100的贴合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贴合部311还具有容置空间3112,容置空间3112连通收容空间3111,密封件350设置于容置空间3112内。
容置空间3112连通收容空间3111,密封件350设置于容置空间3112内,因此,在密封件350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密封件350与收容空间3111之间的距离较小,从而有利于密封件350对收容空间3111内的气体的密封,减小甚至防止收容空间3111内的气体泄露导致的第一贴合部311的压力失调。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贴合治具3可提升装饰膜100的贴合质量。
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贴合装饰膜至待装饰件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图15和图16及其相关描述中不同的是,第一贴合件310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310a及第二表面310b,第一表面310a相较于第二表面310b邻近第二贴合件330设置,凹槽311a的开口位于第一表面310a,通孔311b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310b,且凹槽311a的径向尺寸等于通孔311b的径向尺寸,凹槽311a在第二表面310b上的正投影与通孔311b在第二表面310b上位置完全重合。换而言之,凹槽311a和通孔311b形成各处径向尺寸相等的贯孔(比如圆柱形贯孔)。本申请对收容空间3111的形状不做限定,只要满足收容空间3111可收容微型泵120,微型泵120背离装饰本体110的端面与第二表面310b之间具有间隙即可。综上,收容空间3111在第一贴合件310的第一表面310a形成开口,且在第一贴合件310的第二表面310b形成开口。
请参阅图18,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贴合装饰膜至待装饰件的示意图;图19为图18中的贴合治具中的部分部件的电连接示意图。贴合治具3还包括压力传感器360。压力传感器360承载于第二贴合部312,用于检测第二贴合部312的压力,以得到检测信号。压力调节件320包括压力调节部321及控制单元323。压力调节部321对应第一贴合部311设置,控制单元323用于根据检测信号调整压力调节部321输出的压力,以调整第一贴合部311的贴合压力。
压力传感器360可结合到前面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3中。压力传感器360承载于第二贴合部312,比如,压力传感器360承载于第二贴合部312邻近第二贴合件330的一端,以便对贴合治具3将装饰膜100贴合至待装饰件20上时第二贴合部312的压力进行较为精准的检测。
控制单元323与压力传感器360电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号。控制单元323还根据检测信号调整压力调节部321输出的压力。举例而言,当控制单元323根据检测信号判定出第二贴合部312的压力为A,压力调节部321工作单位时长(比如1秒)产生的压力为a,若要将第一贴合部311的压力和第二贴合部312的压力调整为相等,则控制单元323控制压力调整部工作的时长为A/a秒。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323根据检测信号判定出第二贴合部312的压力为A,若要将压力调节部321的目标压力调节到压力A,则压力调节部321往收容空间3111内充气,直至收容空间3111内的气压达到压力A,此时压力调节部321停止工作。此外,在压力调节部321停止工作之后,若收容空间3111内的气压小于压力A,则控制单元323控制压力调节部321重新开启,直至收容空间3111内的气压达到压力A。
请一并参阅图20及图21,图2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贴合装饰膜至待装饰件的示意图;图21为图20中的压力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贴合部311具有收容空间3111。收容空间3111用于收容装饰膜100中的微型泵120。压力调节件320包括调节本体部325以及抵持部326。调节本体部325具有容纳腔3250。抵持部326包括相连的活动子部3261、连接子部3262以及抵持子部3263,活动子部3261收容于容纳腔3250,活动子部3261和调节本体部325相互配合以在容纳腔3250内密封压缩气体,并在压缩气体的带动下带动抵持子部3263运动,以调整第一贴合部311的贴合压力。
活动子部3261设置于容纳腔325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动子部3261的周侧壁抵接调节本体部325形成容纳腔3250的周侧壁,以使得活动子部3261和调节本体部325相互配合以在容纳腔3250内密封压缩气体。为了提升活动子部3261与调节本体部325之间的密封性能,活动子部3261可以为弹性材质,比如,硅胶、橡胶等。
活动子部3261可在压缩气体的带动下朝向靠近抵持子部3263的方向运动,相应地,活动子部3261也可在外界的压力下朝向背离抵持子部3263的方向运动。由于抵持部326包括相连的活动子部3261、连接子部3262以及抵持子部3263,因此,当活动子部3261运动时,可带动抵持子部3263运动。连接子部3262用于连接活动子部3261及抵持子部3263。连接子部3262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塑料、金属等。抵持子部3263用于抵持微型泵120,为了避免抵持子部3263抵持微型泵120时对微型泵120造成的损伤,抵持子部3263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为弹性材质,比如,硅胶、橡胶等。
请一并参阅图22,图22为图20中贴合治具将装饰膜贴合到待装饰件的过程中压力调节件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表示贴合治具3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之前的压力调节件320的状态示意图;(b)表示贴合治具3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时的压力调节件320的状态示意图;(c)表示贴合治具3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后的压力调节件320的状态示意图。由图22(a)可见,在贴合治具3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之前时,由于压缩气体的的作用,抵持子部3263位于最高点(初始状态),相应地,容纳有压缩气体的容纳腔3250的体积最大。由图22(b)可见,在贴合治具3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时,由于第一贴合件310与第二贴合件330之间的相互作用,微型泵120挤压抵持子部3263,因此,抵持子部3263向下运动,相应地,容纳有压缩气体的容纳腔3250的体积减小,当微型泵120受到的贴合压力与容纳腔3250内的压缩气体的气压相等时,压力调节件320达到动态平衡,直至贴合完成。由图22(c)可见,在贴合结束后,抵持子部3263重新恢复至初始状态。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3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上时,调节本体部325中的压缩气体为微型泵120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以降低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时的失效概率,并提升了装饰膜100的贴合质量。
请进一步参阅图21,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子部3262的一端设置于活动子部3261朝向抵持子部3263的表面,连接子部3262的另一端设置于抵持子部3263朝向活动子部3261的表面,且活动子部3261及抵持子部3263均凸出于连接子部3262的周侧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子部3262的一端设置于活动子部3261朝向抵持子部3263的表面,连接子部3262的另一端设置于抵持子部3263朝向活动子部3261的表面,从而使得抵持部326的结构较为紧凑。活动子部3261及抵持子部3263均凸出于连接子部3262的周侧面,换而言之,连接子部3262的径向尺寸小于活动子部3261的径向尺寸,且连接子部3262的径向尺寸小于抵持子部3263的径向尺寸,因此连接子部3262较为轻巧,进而使得抵持部326较为轻便。在压缩气体一定的情况下,压缩气体的体积的变化无需克服较大重量的连接子部3262,使得压缩气体的体积变换能够较大程度的转换为对微型泵120的压力,进而提升了装饰膜100的贴合质量。
请进一步参阅图21,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本体部325包括第一子部3251以及第二子部3255。第一子部3251具有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第二子部3255与第一子部3251相连,第二子部3255相较于第一子部3251邻近第二贴合件330设置,第二子部3255具有第二子容纳空间325b,第二子容纳空间325b与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连通,第二子容纳空间325b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的径向尺寸,当抵持部326用于抵持装饰膜100的微型泵120时,活动子部3261至少在第二子容纳空间325b内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抵持部326用于抵持装饰膜100的微型泵120时,活动子部3261至少在第二子容纳空间325b内运动,而第二子容纳空间325b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的径向尺寸,因此,第二子容纳腔内的压缩气体较小的体积变化则可推动活动子部3261在第二子部3255内运动较大的行程,进而使得对抵持子部3263对微型泵120的抵持压力较大。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的径向尺寸也可等于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的径向尺寸,甚至,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的径向尺寸也可大于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的径向尺寸,只要满足压缩气体的体积变化可带动抵持子部3263运动即可。请继续参阅图2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子部3251包括底壁3253以及第一侧壁3254。第一侧壁3254围设于底壁3253的周缘,第一侧壁3254与底壁3253相互配合以形成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相应地,第二子部3255包括第二侧壁3256以及顶壁3257。第二侧壁3256与第一侧壁3254相连,且设置于第一侧壁3254背离底壁3253的一侧,第二侧壁3256相较于第一侧壁3254朝内凸出。顶壁3257与第二侧壁3256弯折相连,顶壁3257与第二侧壁3256相互配合以形成第二子容纳空间325b。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3256相较于第一侧壁3254朝内凸出,进而使得形成的第二子容纳空间325b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的径向尺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压力调节件320设置于收容空间3111内时,第一侧壁3254及第二侧壁3256均抵持第一贴合部311形成收容空间3111的侧壁,从而使得压力条件件较为稳固,以提升对装饰膜100的贴合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压力调节件320设置于收容空间3111时,第一侧壁3254及第二侧壁3256的至少一者与第一贴合部311形成收容空间311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只要满足压力调节件320能够收容于收容空间3111内即可。
请参阅图22(a),当压力调节件320未贴合装饰膜100时,活动子部3261收容于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内,且活动子部3261位于第二子部3255背离第一子部3251的一端。为了方便描述,将活动子部3261位于第二子部3255背离第一子部3251的一端的状态命名为初始状态。当压力调节件320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之前,活动子部3261受到压缩气体的推力作用,当压缩气体的被压缩得越多,则活动子部3261越背离第一子部3251的底壁3253。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当压力调节件320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之前,活动子部3261收容于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内,且活动子部3261位于第二子部3255背离第一子部3251的一端。由此可见,压缩气体具有较大的推力,进而可使得贴合治具3贴合于待装饰件20时对微型泵120具有较合适的压力。
参阅图22(b),当压力调节件320贴合装饰膜100片的微型泵120时,活动子部3261朝向第一子部3251运动,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参阅图22(c),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上之后,活动子部3261恢复至初始状态。当压力调节件320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之前,活动子部3261收容于第一子容纳空间325a内,且活动子部3261位于第二子部3255背离第一子部3251的一端。由此可见,压缩气体具有较大的推力,进而可使得贴合治具3贴合于待装饰件20时对微型泵120具有较合适的压力。
请一并参阅图20及图22(b),可见,在贴合治具3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时,由于第一贴合件310与第二贴合件330之间的相互作用,微型泵120挤压抵持子部3263,因此,抵持子部3263朝向第一子部3251运动,进而带动活动子部3261朝向第一子部3251运动,相应地,容纳有压缩气体的容纳腔的体积减小,当微型泵120受到的贴合压力与容纳腔内的压缩气体的气压相等时,则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直至贴合完成。当微型泵120受到的贴合压力与容纳腔内的压缩气体的气压相等达到平衡时,活动子部3261位于第二子部3255邻近第一子部3251的一端。由图22(c)可见,在贴合结束后,抵持子部3263重新恢复至初始状态。
微型泵120的高度H的高度公差范围为[H01,H02],即,H01≤H≤H02。那么,在本实施方式中,微型泵120的高度等于微型泵120的高度公差范围内的最大值,即,H=H02。当微型泵120的高度等于微型泵120的高度公差范围内的最大值时,当贴合治具3对装饰膜100进行贴合时,装饰膜120整体受力均匀,不容易甚至完全部会出现失效现象。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微型泵120的高度小于微型泵120的高度公差范围的最大值时,贴合治具3对应装饰本体110的区域与贴合治具3对应微型泵120的区域存在压力差,使得微型泵120对应的间隔件113受力拉伸变形,推动抵持子部3263朝向靠近活动子部3261的方向继续运动,使得密封压缩气体的气压进一步增加,直至达到新的平衡。在本实施方式中,贴合治具3对应装饰本体110的区域与贴合治具3对应微型泵120的区域存在的压力差较小,因此,贴合后的装饰膜100失效的概率较小。此外,由前面各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3的结构可见,可以减小甚至消除微型泵120由于受力过大而压坏的情况。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3能够有效地降低装饰膜100中的微型泵120失效的可能性,提高装饰膜100的贴合良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当压力调节件320达到动态平衡时,抵持子部3263背离连接子部3262的表面与第一贴合件310靠近第二贴合件33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微型泵120的高度公差范围内的最大值。
当压力调节件320达到动态平衡时,抵持子部3263背离连接子部3262的表面与第一贴合件310靠近第二贴合件33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微型泵120的高度公差范围内的最大值。可使得压力调节件320对微型泵120的压合压力较为合适,使得贴合治具3对装饰膜100进行贴合时,装饰膜120整体受力均匀,不容易甚至完全不会出现失效现象。
在一实施方式中,当微型泵120收容于收容空间3111时,微型泵120与第一贴合部311形成收容空间3111的底壁及侧壁之间具存在间隙。
当微型泵120收容于收容空间3111时,微型泵120与第一贴合部311形成收容空间3111的底壁及侧壁之间具存在间隙,可避免第一贴合部311的底壁及侧壁挤压微型泵120而导致的微型泵120的驱动本体122破裂等。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3将装饰膜100贴合到待装饰件20上时,能够保证装饰膜100的微型泵120不破损,进而提升了装饰膜100的贴合质量。
综上,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3中对应第一贴合部311设置压力调节件320,以调整第一贴合部311的贴合压力,进而使得装饰膜100在贴合至待装饰件时受力均匀,减小甚至可避免因微型泵120的尺寸波动造成的微型泵120的驱动本体122开裂或漏液,或者微型泵120对应的间隔件113脱落或者变形。因此,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3能够提高贴合质量及良率,降低成本。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装饰膜100的贴合方法,用于将待装饰膜100贴合于待装饰件20。装饰膜100的贴合方法可使用前述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3。相应地,前述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治具3可用于执行装饰膜100的贴合方法。请一并参阅图23,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饰膜的贴合方法。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贴合方法中所用到的装饰膜100及贴合治具3请参阅前面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贴合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包括S110、S120、S130以及S140。S110、S120、S130以及S140详细介绍如下。
S110、提供装饰膜100,装饰膜100包括装饰本体110及微型泵120,微型泵120至少部分凸出于装饰本体110。
S120、提供贴合治具3,贴合治具3包括第一贴合件310、压力调节件320及第二贴合件330,第一贴合件310包括第一贴合部311及第二贴合部312,压力调节件320对应第一贴合部311设置,第二贴合件330与第一贴合件310相背且间隔设置。
S130、将装饰膜100及待装饰件20均设置于第一贴合件310与第二贴合件330之间,且将微型泵120对应第一贴合部311设置,将装饰本体110中除设置微型泵120的第一部分110a之外的第二部分110b对应第二贴合部312设置。具体地,装饰本体110包括设置微型泵120的第一部分110a,以及除了第一部分110a之外的第二部分110b。第二贴合部312对应第二部分110b设置,换而言之,装饰本体110中的第二部分110b对应第二贴合部312设置。
S140、利用第一贴合件310及第二贴合件330对装饰膜100及待装饰件20中的至少一者施加压力,且通过压力调节件320调整第一贴合部311的压力,以将装饰膜100贴合至待装饰件20。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饰膜100的贴合方法中,以S110在S120之前为例进行示意,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S120也可以在S110之前,或者S110及S120同步进行。
请参阅图24,图24为图23中S140所包括的流程示意图。在S140、利用第一贴合件310及第二贴合件330对装饰膜100及待装饰件20中的至少一者施加压力,且通过压力调节件320调整第一贴合部311的压力,以将装饰膜100贴合至待装饰件20,包括S141、S142以及S143。S141、S142以及S143详细介绍如下。
S141、利用第一贴合件310及第二贴合件330对装饰膜100及待装饰件20中的至少一者施加压力。
S142、检测第二贴合部312的压力,以得到检测信号。
S143、根据检测信号调整第一贴合部311的压力,以将装饰膜100贴合至待装饰件20。
请参阅图25,图25为图24中S142所包括的流程示意图。即,S142包括S142a:当第一贴合件310及第二贴合件330对装饰膜100及待装饰件20中的至少一者施加压力时,实时检测第二贴合部312的压力,以得到检测信号。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S142包括:当第一贴合件310及第二贴合件330对装饰膜100及待装饰件20中的至少一者施加压力时,每间隔预设时长(比如,1s或2s)检测第二贴合部312的压力,以得到检测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贴合部311具有收容空间3111。
相应地,S120中将微型泵120对应第一贴合部311设置包括:将微型泵120设置于收容空间3111内。
S140中,根据检测信号调整第一贴合部311的压力,包括:根据检测信号调整向收容空间3111内充入的气体的量,以调整第一贴合部311的压力。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贴合治具,用于将装饰膜贴合于待装饰件,所述装饰膜包括装饰本体以及微型泵,所述微型泵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装饰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治具包括:
第一贴合件,所述第一贴合件包括第一贴合部及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一贴合部用于对应装饰膜的微型泵设置,所述第二贴合部用于对应装饰膜的装饰本体中除设置所述微型泵的第一部分之外的第二部分设置;
压力调节件,所述压力调节件对应所述第一贴合部设置,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贴合部的贴合压力;以及
第二贴合件,所述第二贴合件与所述第一贴合件相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贴合件与所述第一贴合件相配合,以将装饰膜贴合至待装饰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部具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装饰膜中的微型泵,且当所述微型泵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第一贴合部形成所述收容空间的底壁与所述微型泵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压力调节件包括气泵,所述气泵对应所述收容空间设置,用于向所述收容空间内充气,以调整所述第一贴合部的贴合压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包括凹槽和连通所述凹槽的通孔,所述凹槽用于收容装饰膜中的微型泵,所述凹槽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径向尺寸;
所述气泵对应所述通孔设置,并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凹槽内充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二表面邻近所述第二贴合件设置,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通孔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治具还包括: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通孔内,用于允许所述气泵向所述凹槽内充入的气体通过,且用于阻挡所述凹槽内的气体流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治具还包括: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环绕所述收容空间的周缘设置,且用于密封所述装饰膜。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合治具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承载于所述第二贴合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贴合部的压力,以得到检测信号;
所述压力调节件包括:压力调节部及控制单元,所述压力调节部对应所述第一贴合部设置,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调整所述压力调节部输出的压力,以调整所述第一贴合部的贴合压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部具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装饰膜中的微型泵;
所述压力调节件包括:
调节本体部,所述调节本体部具有容纳腔;以及
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包括相连的活动子部、连接子部以及抵持子部,所述活动子部收容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活动子部和所述调节本体部相互配合以在容纳腔内密封压缩气体,并在所述压缩气体的带动下带动所述抵持子部运动,以调整第一贴合部的贴合压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子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活动子部朝向所述抵持子部的表面,所述连接子部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抵持子部朝向所述活动子部的表面,且所述活动子部及所述抵持子部均凸出于所述连接子部的周侧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本体部包括:
第一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具有第一子容纳空间;以及
第二子部,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一子部相连,所述第二子部相较于所述第一子部邻近所述第二贴合件设置,所述第二子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子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子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子容纳空间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子容纳空间的径向尺寸,当所述抵持部抵持所述装饰膜中的微型泵时,所述活动子部至少在所述第二子容纳空间内运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部包括:
底壁;
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围设于所述底壁的周缘,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壁相互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一子容纳空间;
所述第二子部包括: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第二侧壁相较于所述第一侧壁朝内凸出;
顶壁,所述顶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弯折相连,所述顶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互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二子容纳空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力调节件未贴合所述装饰膜时,所述活动子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子容纳空间内,且所述活动子部位于所述第二子部背离所述第一子部的一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力调节件贴合所述装饰膜片中的微型泵时,所述活动子部朝向所述第一子部运动以达到动态平衡状态,且将所述装饰膜贴合到待装饰件上之后所述活动子部恢复至所述初始状态。
14.一种装饰膜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方法包括:
提供装饰膜,所述装饰膜包括装饰本体及微型泵,所述微型泵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装饰本体;
提供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包括第一贴合件、压力调节件及第二贴合件,所述第一贴合件包括第一贴合部及第二贴合部,所述压力调节件对应所述第一贴合部设置,所述第二贴合件与所述第一贴合件相背且间隔设置;
将所述装饰膜及所述待装饰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贴合件与所述第二贴合件之间,且将所述微型泵对应所述第一贴合部设置,将所述装饰本体中除设置所述微型泵的第一部分之外的第二部分对应所述第二贴合部设置;以及
利用所述第一贴合件及所述第二贴合件对所述装饰膜及所述待装饰件中的至少一者施加压力,且通过所述压力调节件调整所述第一贴合部的压力,以将所述装饰膜贴合至所述待装饰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饰膜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一贴合件及所述第二贴合件对所述装饰膜及所述待装饰件中的至少一者施加压力,且通过所述压力调节件调整所述第一贴合部的压力,以将所述装饰膜贴合至所述待装饰件,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贴合件及所述第二贴合件对所述装饰膜及所述待装饰件中的至少一者施加压力;
检测所述第二贴合部的压力,以得到检测信号;以及
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调整所述第一贴合部的压力,以将所述装饰膜贴合至所述待装饰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饰膜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部具有收容空间,
所述将所述微型泵对应所述第一贴合部设置包括:将所述微型泵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所述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调整所述第一贴合部的压力,包括: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调整向所述收容空间内充入的气体的量,以调整所述第一贴合部的压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09671.7A CN114180128B (zh) | 2021-12-10 | 2021-12-10 | 贴合治具及装饰膜的贴合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09671.7A CN114180128B (zh) | 2021-12-10 | 2021-12-10 | 贴合治具及装饰膜的贴合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80128A CN114180128A (zh) | 2022-03-15 |
CN114180128B true CN114180128B (zh) | 2023-05-26 |
Family
ID=8060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09671.7A Active CN114180128B (zh) | 2021-12-10 | 2021-12-10 | 贴合治具及装饰膜的贴合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80128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61782A (ja) * | 2003-12-05 | 2005-06-23 | Hitachi Industries Co Ltd | フィルム貼付方法及び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
DE102010026338A1 (de) * | 2010-07-07 | 2012-01-12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Fixiervorrichtung für Solarzellen sowie Verfahren zur Fixierung von Solarzellen |
CN204957013U (zh) * | 2015-08-24 | 2016-01-13 | 何纪江 | 一种手机屏幕贴膜设备 |
CN207140659U (zh) * | 2017-08-01 | 2018-03-27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3d装饰玻璃、贴合治具及3d贴合机 |
KR102035243B1 (ko) * | 2018-05-28 | 2019-10-22 | 주식회사 넵시스 | 필름을 패널 커버에 라미네이션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
CN110103564B (zh) * | 2019-05-27 | 2021-06-11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贴合治具及应用其的贴合方法 |
CN215010319U (zh) * | 2021-03-12 | 2021-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装饰膜及应用其的壳体、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12-10 CN CN202111509671.7A patent/CN11418012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80128A (zh) | 2022-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28909A (zh) | 电子设备及贴合屏幕的方法 | |
CN108016655B (zh) | 一种手机盖板贴合模具及其工艺 | |
EP1767963A4 (en) | REAR CHASSIS INTEGRATING REFLECTOR,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JP2012532384A (ja) | 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イス拡張システム | |
CN107145003A (zh) | 一种中壳、显示组件、显示设备及显示组件的组装方法 | |
CN102376199A (zh) | 显示装置 | |
CN210956676U (zh)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装置 | |
CN215867631U (zh) | 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 |
CN114180128B (zh) | 贴合治具及装饰膜的贴合方法 | |
CN112670315A (zh)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装置 | |
CN111590995A (zh) | 一种贴合装置 | |
CN108766241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1433687B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
CN113766783B (zh) | 装饰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11087781U (zh) | 电子设备及治具装置 | |
CN113993328B (zh) | 装饰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7479741B (zh) | 一种触控显示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9979975U (zh) | 一种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 |
CN109061913B (zh) | 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 | |
CN113394462B (zh) | 压合设备 | |
CN218975081U (zh) | 模组屏 | |
CN215581403U (zh) | 电子设备及摄像头组件 | |
CN115084417A (zh) | 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
CN215642649U (zh) | 一体化背光触控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14284875U (zh) | 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