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6415B - 三合一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三合一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6415B
CN114176415B CN202111533944.1A CN202111533944A CN114176415B CN 114176415 B CN114176415 B CN 114176415B CN 202111533944 A CN202111533944 A CN 202111533944A CN 114176415 B CN114176415 B CN 114176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pot
cooking
shell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39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6415A (zh
Inventor
白光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a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a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a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a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339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6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6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6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6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6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合一烹饪设备,包括壳体、第一锅具、盖体、支撑架及扭簧,其中,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具有三个烹饪位,其中一烹饪位设有加热腔,下壳与上壳体围合形成安装腔,上壳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避位过孔;第一锅具设于加热腔;盖体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于上壳,盖体用以打开和关闭加热腔;支撑架设于下壳并位于安装腔内;扭簧套设于转轴,扭簧用以为盖体提供一弹性力,以驱使盖体向打开加热腔的方向转动,扭簧具有延伸方向相交的第一扭脚和第二扭脚,第一扭脚连接于盖体,第二扭脚穿过避位过孔而连接于支撑架。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三合一烹饪设备具有上壳不易起翘、外观良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三合一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合一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厨房电器是指专用于厨房的食材料理或食材加工电器产品,常见的有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烤箱等。
目前的厨房电器通常是相互独立的产品,如此,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烹饪需求,如做饭、炒菜、煲汤等,用户家中通常会购买多个厨房电器。这就导致了厨房电器占用了用户大量的厨房空间/居住空间,且多个厨房电器亦不便于搬运。
示例性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的烹饪设备,其同时兼具了煮饭、炒菜、煲汤等功能,从而可在节约用户厨房空间/居住空间的同时,实现厨房电器的便捷搬运。但在该示例性技术中,存在上壳的侧壁长期受盖体的扭簧的反作用力而起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三合一烹饪设备,旨在解决上壳侧壁容易起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三合一烹饪设备,包括壳体、第一锅具、盖体、支撑架及扭簧,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具有三个烹饪位,其中一所述烹饪位设有加热腔,所述下壳与所述上壳体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上壳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避位过孔;
所述第一锅具设于所述加热腔;
所述盖体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壳,所述盖体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加热腔;
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下壳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扭簧用以为所述盖体提供一弹性力,以驱使所述盖体向打开所述加热腔的方向转动,所述扭簧具有延伸方向相交的第一扭脚和第二扭脚,所述第一扭脚连接于所述盖体,所述第二扭脚穿过所述避位过孔而连接于所述支撑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避位过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扭脚的直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位于所述避位过孔的下侧,所述第二扭脚插设于所述插接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柱及支撑臂,所述立柱自所述下壳的底壁向所述上壳延伸,所述支撑臂设于所述立柱,所述支撑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相交,且所述支撑臂设有所述插接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壳具有第一侧壁,当所述盖体关闭时,所述第二扭脚具有向所述第一侧壁摆动的运动趋势;
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部分所述支撑臂抵接于所述第一侧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上设有多个减重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与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支撑筋条以支撑所述立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向上凸设有安装部,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盖体上设有容置槽,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容置槽套设于所述安装部,并可相对所述安装部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包括两个挡板及多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挡板相对设置,所述多个支撑板在所述两个挡板间间隔设置,所述多个支撑板用以支撑所述转轴,所述两个挡板上均设有避位缺口,所述避位缺口用以在所述盖体转动时避位第一扭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三合一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二锅具和第三锅具,所述第二锅具和第三锅具分别设于所述三个烹饪位中的另外两者,且所述第一锅具、第二锅具及第三锅具互为不同类型的锅具。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三合一烹饪设备,通过在下壳上设置的支撑架,并通过该支撑架以为扭簧的第二扭脚提供支撑,如此,盖体打开状态下、关闭状态下及转动过程中,扭簧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支撑架而被下壳所吸收,从而不会单独作用于上壳的侧壁,如此,可避免上壳的侧壁长期受扭簧的反作用力而起翘的问题。此外,将支撑架设于安装腔内,可无需在壳体的外侧设置额外的部件以加固上壳,故而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兼具提升产品外观的优点。可见,相较于一般的烹饪设备而言,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具有上壳不易起翘、且外观良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三合一烹饪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锅具与壳体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上壳与下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上壳与下壳又一视角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支撑架与下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上壳于安装部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壳体;10a、安装腔;11、上壳;11a、烹饪位;11b、加热腔;11c、避位过孔;111、安装部;1111、挡板;1112、支撑板;12、下壳;121、第一侧壁;20、第一锅具;30、第二锅具;40、第三锅具;50、盖体;51、转轴;60、支撑架;61、立柱;611、支撑筋条;62、支撑臂;621、插接孔;622、连接部;623、抵接部;624、减重孔;70、扭簧;71、第一扭脚;72、第二扭脚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三合一烹饪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该三合一烹饪设备包括壳体10、第一锅具20、第二锅具30、第三锅具40、盖体50、支撑架60及扭簧70。其中,
该壳体10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该上壳11具有三个烹饪位11a,该三个烹饪位11a用以供第一锅具20、第二锅具30及第三锅具40进行烹饪作业。在本实施例中,该三个烹饪位11a中的一烹饪位11a设有加热腔11b,第一锅具20设于该加热腔11b,通过该加热腔11b可限位第一锅具20,以防止第一锅具20在烹饪过程中任意移动,进而有利于提高烹饪的安全性。该第二锅具30和第三锅具40则分别设于三个烹饪位11a中的另外两者。
进一步地,该上壳11还设有与安装腔10a连通的避位过孔11c。
该盖体50通过一转轴51转动连接于上壳11,该盖体50用以打开和关闭该加热腔11b,进而以打开和关闭第一锅具20。
该支撑架60设于下壳12并位于安装腔10a内。
该扭簧70套设于转轴51,该扭簧70用以为盖体50提供一弹性力,以驱使盖体50向打开加热腔11b的方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盖体50和壳体10之间还设有锁扣结构(未标示),该锁扣结构可在盖体50盖合加热腔11b时,锁定盖体50。当该锁扣结构解锁该盖体50时,盖体50可在扭簧7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自动打开,如此,可实现盖体50的自动打开,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该扭簧70具有延伸方向相交的第一扭脚71和第二扭脚72,该第一扭脚71连接于盖体50,该第二扭脚72穿过避位过孔11c而连接于支撑架60。在上述结构中,第二扭脚72为扭簧70的固定端,第一扭脚71为扭簧70的活动端。那么,在盖体50打开时,支撑架60通过第二扭脚72为扭簧70提供支撑,以使盖体50可在第一扭脚71的带动下自动打开;而在盖体50关闭时,支撑架60同样通过第二扭脚72为扭簧70提供支撑,以使扭簧70可保持形变以积蓄弹性势能。即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扭簧70在壳体10上的施力点为支撑架60。由于支撑架60设于下壳12,故而扭簧70反作用力会被下壳12吸收,而不会单独作用于上壳11的侧壁,进而可避免上壳11的侧壁长期受扭簧70的反作用力而起翘的问题。
可以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三合一烹饪设备,通过在下壳12上设置的支撑架60,并通过该支撑架60以为扭簧70的第二扭脚72提供支撑,如此,盖体50打开状态下、关闭状态下及转动过程中,扭簧70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支撑架60而被下壳12所吸收,从而不会单独作用于上壳11的侧壁,如此,可避免上壳11的侧壁长期受扭簧70的反作用力而起翘的问题。此外,将支撑架60设于安装腔10a内,可无需在壳体10的外侧设置额外的部件以加固上壳11,故而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兼具提升产品外观的优点。可见,相较于一般的烹饪设备而言,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具有上壳11不易起翘、外观良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三个烹饪位11a上的第一锅具20、第二锅具30及第三锅具40可独立工作,即是说,本申请的三合一烹饪设备可同时通过第一锅具20、第二锅具30及第三锅具40三者进行烹饪,也可是使用三个锅具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进行烹饪。如此,使得本申请的三合一烹饪设备具有多种烹饪模式,从而可提高用户的烹饪效率,并且有利于节约用户的居住空间。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锅具20、第二锅具30及第三锅具40互为不同类型的锅具,如此,本申请的三合一烹饪设备便可进行三种不同类型的烹饪,进而拓展了本申请三合一烹饪设备的烹饪方式。
示例性的,该第一锅具20为电饭锅、该第二锅具30为汤锅、该第三锅具40为炒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的三合一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二加热模块和第三加热模块,该第二加热模块用以加热第二锅具30,该第三加热模块用以加热第三锅具40。结合上述实施例,当第二锅具30为汤锅时,该第二加热模块可以为电磁加热模块或发热盘加热模块。当第三锅具40为炒锅时,该第三加热模块可以为电磁加热模块或发热盘加热模块。
为增强盖体50的开合力,在本实施例中,转轴51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扭簧70。相应的,上壳11对应该两个扭簧70设有两个避位过孔11c。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转轴51上也可仅设置一个扭簧70,或设置三个及更多个扭簧70。
进一步地,该避位过孔11c的孔径大于第二扭脚72的直径。这样设置,使得在盖体50开合过程中,扭簧70不会与上壳11体10接触,从而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上壳11受扭簧70的弹性力而起翘的问题。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避位过孔11c的孔径也可与第二扭脚72的直径相适配。
进一步地,支撑架60设有插接孔621,该插接孔621位于避位过孔11c的下侧,该第二扭脚72插设于插接孔621。这样设置,第二扭脚72穿过避位过孔11c后可直接插设于支撑架60,进而可实现第二扭脚72与支撑架60的快速装配与简单装配。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扭脚72也可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连接于支撑架60。
具体地,支撑架60包括立柱61及支撑臂62,立柱61自下壳12的底壁向上壳11延伸,支撑臂62设于立柱61,该支撑臂62的延伸方向与立柱61相交,且支撑臂62上设有插接孔621。通过立柱61可拔高支撑臂62的高度,以缩短第二扭脚72的长度,进而有利于提高扭簧70的结构强度。而支撑臂62则可供第二扭脚72连接,将支撑臂62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立柱61相交,可便于支撑臂62供多个扭簧70的第二扭脚72连接。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60包括两根立柱61,该两个立柱61在下壳12上间隔设置,该支撑臂6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立柱61。这样设置,支撑臂62受到的扭簧70的反作用力可被两根立柱61分担,进而增强支撑架60对扭簧70的支撑腔室。并且,这样设置还有利于提高支撑架60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支撑臂6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插槽(未标示),支撑臂6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插槽插设于两个立柱61。这样设置,可实现支撑臂62与立柱61的可拆连接,进而可便于组装支撑架60的组装与生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支撑臂62与立柱61之间也可为不可拆连接,或通过其他结构实现可拆连接。
具体地,下壳12具有第一侧壁121,当所述盖体50关闭时,所述第二扭脚72具有向所述第一侧壁121摆动运动的趋势。
进一步地,该立柱61与上述第一侧壁121间隔设置,而部分支撑臂62抵接于该第一侧壁121。通过部分支撑臂62抵接于第一侧壁121,使得支撑臂62在受扭簧70的反作用力时,第一侧壁121能够为支撑臂62提供支撑,进而有利于增强支撑架60对扭簧70的支撑强度,并可减少支撑臂62及立柱61受力时的形变,以延长支撑架60的使用寿命。而将立柱61与第一侧壁121间隔设置,则是为了便于立柱61在下壳12上的成型。
具体地,支撑臂62包括连接部622和抵接部623,该抵接部623抵接于第一侧壁121,该抵接部623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部622与立柱61连接。该抵接部623与连接部622的延伸方向相交,且抵接部623与连接部622之间弧形过渡。
进一步地,该支撑臂62上设有多个减重孔624。通过在支撑臂62上设置多个减重孔624,可在保证支撑臂62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轻支撑臂62重量,以降低支撑臂62的物料成本。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臂62上也可不设置减重孔624。
可选地,该多个减重孔624在支撑臂62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下壳12与立柱61之间设有多根支撑筋条611以支撑立柱61。该多根支撑筋条611在立柱61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以提高立柱61对支撑臂62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上壳11向上凸设有安装部111,转轴51转动连接于该安装部111,盖体50上设有容置槽(未标示),盖体50通过容置槽套设于安装部111,并可相对安装部111转动。这样设置,盖体50或上壳11上无需设置凸起的装配结构,使得盖体50与上壳11之间的装配更为美观,进而有利于提高本申请三合一烹饪设备的美观程度。
具体地,该安装部111包括两个挡板1111及多个支撑板1112,该两个挡板1111相对设置,该多个支撑板1112在两个挡板1111间间隔设置,该多个支撑板1112用以支撑转轴51,两个挡板1111上均设有避位缺口(未标示),该避位缺口用以在盖体50转动时避位第一扭脚71。
通过上述结构,即可在实现盖体50与上壳11之间的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三合一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具有三个烹饪位,其中一所述烹饪位设有加热腔,所述下壳与所述上壳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上壳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避位过孔;
第一锅具,设于所述加热腔;
盖体,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壳,所述盖体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加热腔;
支撑架,设于所述下壳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
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扭簧用以为所述盖体提供一弹性力,以驱使所述盖体向打开所述加热腔的方向转动,所述扭簧具有延伸方向相交的第一扭脚和第二扭脚,所述第一扭脚连接于所述盖体,所述第二扭脚穿过所述避位过孔而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其中,
所述支撑架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位于所述避位过孔的下侧,所述第二扭脚插设于所述插接孔;
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柱及支撑臂,所述立柱自所述下壳的底壁向所述上壳延伸,所述支撑臂设于所述立柱,所述支撑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相交,且所述支撑臂设有所述插接孔;
所述下壳具有第一侧壁,当所述盖体关闭时,所述第二扭脚具有向所述第一侧壁摆动的运动趋势;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部分所述支撑臂抵接于所述第一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过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扭脚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上设有多个减重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与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支撑筋条以支撑所述立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向上凸设有安装部,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盖体上设有容置槽,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容置槽套设于所述安装部,并可相对所述安装部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合一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两个挡板及多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挡板相对设置,所述多个支撑板在所述两个挡板间间隔设置,所述多个支撑板用以支撑所述转轴,所述两个挡板上均设有避位缺口,所述避位缺口用以在所述盖体转动时避位第一扭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合一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二锅具和第三锅具,所述第二锅具和第三锅具分别设于所述三个烹饪位中的另外两者,且所述第一锅具、第二锅具及第三锅具互为不同类型的锅具。
CN202111533944.1A 2021-12-15 2021-12-15 三合一烹饪设备 Active CN114176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3944.1A CN114176415B (zh) 2021-12-15 2021-12-15 三合一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3944.1A CN114176415B (zh) 2021-12-15 2021-12-15 三合一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6415A CN114176415A (zh) 2022-03-15
CN114176415B true CN114176415B (zh) 2023-03-14

Family

ID=80605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3944.1A Active CN114176415B (zh) 2021-12-15 2021-12-15 三合一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641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3371A (ja) * 1994-05-20 1995-12-05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炊飯器の蓋開閉機構
CN1565325A (zh) * 2003-06-17 2005-01-1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电饭锅
JP2014212981A (ja) * 2013-04-25 2014-11-17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調理器
CN206284844U (zh) * 2016-08-31 2017-06-3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551123U (zh) * 2018-01-23 2019-03-0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837678U (zh) * 2018-05-24 2019-05-10 白光照 占据空间小的厨房电器结构
KR102161595B1 (ko) * 2020-05-25 2020-10-05 주식회사 신성하인스 솥 덮개의 회전 부하 조정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3371A (ja) * 1994-05-20 1995-12-05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炊飯器の蓋開閉機構
CN1565325A (zh) * 2003-06-17 2005-01-1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电饭锅
JP2014212981A (ja) * 2013-04-25 2014-11-17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調理器
CN206284844U (zh) * 2016-08-31 2017-06-3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551123U (zh) * 2018-01-23 2019-03-0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837678U (zh) * 2018-05-24 2019-05-10 白光照 占据空间小的厨房电器结构
KR102161595B1 (ko) * 2020-05-25 2020-10-05 주식회사 신성하인스 솥 덮개의 회전 부하 조정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6415A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89629U (zh) 一种炒菜机
CN206102509U (zh) 手柄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CN211049077U (zh) 一种炒菜机的锅体驱动结构
CN114176415B (zh) 三合一烹饪设备
KR102165027B1 (ko) 신형 더블 라이너 전기밥솥
CN201167843Y (zh) 具有蒸格、蒸笼结构的电炖锅
CN210948288U (zh) 烹饪装置
CN210124637U (zh) 一种烘烤烹饪器具
CN213371446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0673005U (zh) 烹饪器具
CN107334363B (zh) 一种带有锁扣结构的慢炖锅
CN206729724U (zh) 一种翻盖式炉头开合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烹饪机
CN218870018U (zh) 一种双内胆电饭锅
CN219782354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杯
CN210018906U (zh) 烹饪器具
CN211722828U (zh) 烹饪器具
CN216602531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883796U (zh) 隐藏式的电饭煲转轴结构
CN215777275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178602U (zh) 一种转轴结构及其折叠电灶
CN216166929U (zh) 烹饪器具
CN218186417U (zh) 一种空炸用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7696114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722824U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371315U (zh) 一种烹饪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