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6122B - 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6122B
CN114176122B CN202111522661.7A CN202111522661A CN114176122B CN 114176122 B CN114176122 B CN 114176122B CN 202111522661 A CN202111522661 A CN 202111522661A CN 114176122 B CN114176122 B CN 114176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its
momordica grosvenori
spraying
fructus momordica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26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6122A (zh
Inventor
刘庚贵
黄华学
曾润清
何安乐
黄�俊
陈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uacheng Bio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uacheng Bio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uacheng Biotech Inc filed Critical Hunan Huacheng Biotech Inc
Priority to CN2021115226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6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6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6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6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6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7/00Preservation or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 A23B7/14Preserving or ripening with chemic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B7/08 or A23B7/10
    • A23B7/153Preserving or ripening with chemic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B7/08 or A23B7/10 in the form of liquids or solids
    • A23B7/154Organic compounds; Microorganisms; Enzy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7/00Preservation or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 A23B7/14Preserving or ripening with chemic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B7/08 or A23B7/10
    • A23B7/144Preserving or ripening with chemic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B7/08 or A23B7/10 in the form of gases, e.g. fumigation; Compositions or apparatus therefor
    • A23B7/148Preserving or ripening with chemic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B7/08 or A23B7/10 in the form of gases, e.g. fumigation; Compositions or apparatus therefor in a controlled atmosphere, e.g. partial vacuum, comprising only CO2, N2, O2 or H2O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Storage Of Fruits Or Vegetabl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果入库:先将采收的鲜罗汉果分为I)普通果,II)老青果和/或扫棚果,选择完好、无破损、无霉烂的果,成筐装好,按等级入库堆放;(2)库标准:设置生石灰点和饱和石灰水点,定时换气;(3)按顺序喷入三磷酸腺苷、蛋氨酸、茉莉酸和/或其甲酯溶液,放置催熟。按照本发明方法,对罗汉果鲜果,特别是老青果和扫棚果,能够明显改善成熟后罗汉果的品质,口感风味佳,坏果率低。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罗汉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英文名:fructusmomordicae,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的果实,被人们誉为“神仙果,是国家首批批准的药食两用材料之一,其主要功效是能润肺止咳、生津化痰;主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龙胜、临桂,兴安县以及湖南省怀化、永州、衡阳、邵阳等地。
无籽罗汉果,系将罗汉果的三倍体雌株和二倍体雄株进行种植,开花时用二倍体的雄株对三倍体的雌株人工授粉,雌株挂果后得到无籽罗汉果。
罗汉果和无籽罗汉果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罗汉果甜苷,是一种葫芦素烷型三萜皂苷,主要包括罗汉果苷V、IV、11-O-罗汉果苷V、赛门苷等,鲜果含量0.3~0.5%,其中罗汉果苷V为主要甜味成分,其含量是评价鲜罗汉果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
申请人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历经6年的努力,培育出了高产、高罗汉果苷V含量、适应湖南的优质罗汉果种苗,已成功将原产广西桂林的罗汉果引种到湖南,并使湖南产与桂林原产鲜罗汉果具有相当的罗汉果甜苷含量、相同的滋味口感,目前已在湖南推广种植罗汉果面积超过3万亩。
鲜罗汉果自每年9月中旬开始采收,至12月结束,但11月下旬及以后所采收的鲜罗汉果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老青果以及扫棚果,相比于普通果,由于气候和植物营养消耗原因,具有苦味。一是罗汉果甜苷V的含量低;二是其中含有罗汉果苷II,IIIE等苦味皂苷成份,而这些成分是罗汉果苷V形成过程中的中间物质,还没来得及转化成罗汉果苷V;三是苦味口感不好,常规提取分离工艺无法去除这些苦味。由于气温下降、天气干燥等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这类鲜罗汉果在自然生长、常规存放以及单一乙烯催熟条件下无法成熟,具有一定苦味,且罗汉果甜苷含量较低,不仅严重影响了罗汉果制品的滋味口感,而且低罗汉果甜苷含量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湖南的平均气温比广西桂林低4℃左右,在罗汉果成熟季节温度下降更快、天气更干燥,使得罗汉果坐果期(是罗汉果果实从点花后形成果实至采收的时间)缩短,产出老青果和扫棚果的比例比桂林更高。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湖南采收的老青果和扫棚果比例在20%左右;12月中旬以后,比例会更大。
因此,如何改善采收后的鲜罗汉果的成熟度,特别是老青果和扫棚果的成熟度,是从源头上改善罗汉果制品的滋味口感并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国内对罗汉果的研究很多,涉及罗汉果的种质资源、种苗、种植、管护、化学成分研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如罗汉果甜苷等三萜皂苷的提取分离、罗汉果和罗汉果甜苷的药理毒理及终端应用等;对罗汉果的综合利用也有一定研究,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制备副产品。但对罗汉果的保鲜,尤其是改善鲜罗汉果成熟度的研究较少。现阶段的普遍做法是待罗汉果到成熟期后即采收、销售,而存放的方式大部分为室外搭棚存放,或者堆积于室内,短时分批销往植物提取物企业或烘烤制备干罗汉果。国内鲜罗汉果的主要收购企业,由于收购量大,主要采取将鲜罗汉果放冷库存放的方式。上述存放方式,即常温或较长时间的冷库低温存放,即在存放过程中慢慢促进鲜罗汉果进一步成熟,即通常所说的后熟,但代价是显著增加了坏果率。常温存放虽然时间较短,一般12天以上,但条件不易控制,外部因素影响过大,坏果率高;冷库存放温度较低,但时间较长,一般30天以上,只是控制了温度,仍具有较高的坏果率。但无论常温还是低温存放,都不能使采收于11月下旬以后的老青果和扫棚果成熟,这类鲜罗汉果只会在存放过程中逐渐坏掉。过去认为只要存放足够时间就会成熟,而实际情况是非但无法成熟,反而造成大量坏果和霉烂果,不仅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且罗汉果甜苷V含量较低,果子具有苦味而使得相应的罗汉果制品滋味口感欠缺,严重影响了销售。
果实的成熟是一个复杂过程,例如:叶绿素的分解和其它色素(如类胡萝卜素或花色素)的合成,使果实绿色消失而呈现出鲜丽的色泽;淀粉分解成糖类,有机酸的消耗使果实变甜;芳香物质的积累;可溶性单宁物质的凝固与氧化,果实涩味消失以及果实组织的软化等,都能以相当快的速度同时并进的一种复杂的生理生化现象。果实成熟过程的上述多种变化,都是在酶的参与下进行。果实在自然成熟过程中就有乙烯的形成,而且越接近果实成熟,乙烯含量也就越高,一旦果实成熟了,乙烯的含量又重新下降,果实本身生成的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植物果实的发育和衰老,能使果实呼吸性强度大大提高,并能提高果实组织原生质对氧的渗透性,促进果实呼吸作用和有氧参与的其它生化过程,使果实中酶的活动性增强并改变酶的活动方向,从而大大缩短了果实成熟的时间。现阶段果蔬类的催熟主要是利用乙烯,采用在催熟库中通入乙烯气体催熟,或市售的乙烯利液体催熟,这些催熟的本质是直接利用外源乙烯。
但罗汉果与香蕉、番茄、木瓜等有显著后熟的水果不同:罗汉果果皮硬且脆,果皮之内的大部分是种籽,占70%以上,果肉较少;香蕉、番茄、木瓜等果皮较软,果皮之内大部分是果肉。目前关于果实催熟,主要是用乙烯对香蕉、番茄、木瓜等催熟,而乙烯对罗汉果催熟作用不明显,尤其是对采收于11月下旬以后的老青果和扫棚果无催熟作用。采收后罗汉果的成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目前对其机理尚不清楚。
现有公开的有关处理采收后的鲜罗汉果,促进罗汉果糖化后熟的技术内容,主要如下:
CN202010872757.5公开了一种离株罗汉果的处理方法及离株罗汉果,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离株不成熟罗汉果在具备高强度红光光照、高温、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第一环境和具备低强度红光光照、低温的第二环境中交替处理。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有效降低罗汉果中罗汉果苷IIe的含量,提高罗汉果苷V的含量,促进罗汉果成熟,缩短罗汉果成熟和糖化时间,且适于规模化工业化应用。
上述方法仅利用红光光照及温度、二氧化碳的条件控制来实现不成熟罗汉果的成熟,由于鲜罗汉果已采摘离株,其成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仅靠光照和温度的调节,未有相对湿度、氧气浓度、温度的协同作用条件,未有促进成熟的物质基础,其科学性有待论证;二氧化碳会对鲜罗汉果造成呼吸伤害,增加坏果率,促进罗汉果腐烂,是需要控制浓度的物质,在此成为促进罗汉果成熟的条件。因此,上述方法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论证。
CN202010874745.6公开了一种提高罗汉果甜苷物质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灭菌;(2)破壳;(3)催熟剂处理;(4)室内微环境因子调节处理。本发明打破以往仅依靠调节外在温度及光照条件来促进罗汉果后熟、提高甜苷物质含量的方法,从罗汉果后熟内源性机理入手,创造性的针对罗汉果后熟关键性限制因子,增加外源催熟干预措施,再配合外在环境因子调节,从而实现罗汉果高效快速完成后熟。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甜苷物质含量提高幅度大,后熟时间短,且可消除苦味。
上述方法是对鲜罗汉果先进行破壳再通过控制催熟剂、环境条件来促进罗汉果成熟,但对时间控制要求较为严格,因鲜罗汉果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蛋白质等物质,在破壳后熟的过程中会引起微生物及细菌污染而易变质,时间不易控制,增加了人为操作难度;鲜罗汉果成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采收于11月下旬的老青果和扫棚果,极难成熟,即使破壳,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成熟。
CN201610234523.1公开了一种促进罗汉果后熟的方法,属于罗汉果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1)于青罗汉果采摘季节的早晨5:00~7:00,采摘青罗汉果,轻拿轻放于容器中,及时运至仓库中,然后将采摘的青罗汉果从容器中取出,逐一置于架子上平铺;(2)调节仓库内的温度为15~25℃,光照条件为30~60W散射白光、每天光照3~18h,光照强度800~1580lx,共处理6~9d。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利用原料,一是缩短后处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提高加工前罗汉果甜甙的含量,为甜甙的提取提供甙V高含量的原料;三是防止后熟中原料的霉变,有利于保证甜甙V提取物的品质,对罗汉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上述方法仅通过调节温度和光照来促进罗汉果后熟,由于鲜罗汉果已采摘离株,其成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仅靠光照和温度的调节,未有相对湿度、氧气浓度、温度的协同作用条件,未有促进成熟的物质基础,未考虑成熟过程中的坏果率等因素,其科学性有待论证。
综上所述,关于对采收后的鲜罗汉果进行处理以促进成熟的现有公开的技术方案,主要围绕温度和光照展开,忽略了相对湿度的协同影响,且申请人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温度具有一定作用,但光照对采收后的鲜罗汉果的成熟度没有显著影响。未有考虑鲜罗汉果的成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从而忽略了参与或促进成熟的化学成分物质基础;着眼点在于鲜罗汉果成熟,未有考虑成熟过程中的腐烂变质等坏果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以采收后的鲜罗汉果为原料,改变传统室外或搭棚常温短期存放或冷库长期存放的方式,以特定的仓库条件,控制适宜的温度、相对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以外源三磷酸腺苷激活鲜罗汉果的细胞活力,诱导并激发内源蛋氨酸与氧气结合,并通过外源茉莉酸及其甲酯促进糖类物质转移和代谢并提高成熟过程的抗性,从而产生大量内源乙烯以及保护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对鲜罗汉果的呼吸伤害以及细菌的侵袭伤害。通过上述外源性和内源性物质的协同作用下,在显著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同时,极大地降低坏果率。不仅使普通的鲜罗汉果成熟,还使过去无法自然生长成熟、常温存放成熟以及单一乙烯催熟的老青果和扫棚果成熟,解决了湖南产鲜罗汉果后期果的成熟度难题。
按照现有技术的催熟方法,很难将罗汉果老青果和扫棚果催熟,且坏果率高达8%以上;即使催熟,仍无法具有和普通罗汉果成熟后相同的感官体验。成熟的鲜罗汉果,具有罗汉果的清香味,令人愉快;而老青果和扫棚果,按照普通方法催熟后,仍具有一定的苦味和青涩味道。用于制备罗汉果提取物时,消费者体验不佳,影响产品售价,但如果老青果和扫棚果弃之不要,又会造成罗汉果资源的极大浪费。
鲜罗汉果中具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水解后产生氨基酸,其中含有蛋氨酸,但内源性蛋氨酸含量较低,且是罗汉果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中含量最低的。蛋氨酸与氧气结合,经一系列的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可产生内源乙烯,从而促进果实成熟。
茉莉酸是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内源生长调节物质,茉莉酸及其甲酯是一类脂肪酸的衍生物,影响植物对N、P的吸收和葡萄糖等有机物的运输,参与抵抗病原侵染,是植物对外界伤害(机械、食草动物、昆虫伤害)和病原菌侵染做出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
目前尚无利用外源蛋氨酸和三磷酸腺苷,在特定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湿度条件及一定加入时间、顺序前提下,以外源三磷酸腺苷激活细胞活力,协同蛋氨酸诱导并激发鲜罗汉果中内源蛋氨酸与氧气结合,并通过外源茉莉酸及其甲酯促进糖类物质转移和代谢并提高成熟过程的抗性,从而产生大量内源乙烯以及保护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对鲜罗汉果的呼吸伤害以及细菌的侵袭伤害,并显著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报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果入库:先将采收的鲜罗汉果分为I)普通果,II)老青果和/或扫棚果,选择完好、无破损、无霉烂的果,成筐装好,按等级入库堆放;
(2)库标准:设置生石灰点和饱和石灰水点,定时换气;
(3)按顺序喷入三磷酸腺苷、蛋氨酸、茉莉酸和/或其甲酯溶液,放置催熟。
老青果和扫棚果的筛选标准为本领域所熟知,具体而言,老青果:果皮深绿、青绿色,质地硬,气味青涩无果香味,果肉手粘无或少有糖丝,口尝甜中带苦涩;扫棚果:罗汉果藤枯萎或接近枯萎而无法成熟时采收,一般个头小,属于等外果。果皮深绿、青绿色,质地硬,果皮和果肉空隙大,气味青涩无果香味,果肉手粘无或少有糖丝,口尝甜中带苦涩。
步骤(3)中,三种药剂,即三磷酸腺苷、蛋氨酸、茉莉酸和/或其甲酯溶液的喷洒顺序不能改变,先用三磷酸腺苷激活细胞活力,再进一步用外源蛋氨酸激活内源蛋白质中的蛋氨酸并促进其与氧气结合,最后再用茉莉酸及其甲酯提高代谢并生成保护物质以提高抗性。改变喷洒试剂顺序,无法达到提高成熟度,同时减少坏果率,所得罗汉果成熟果味道口感佳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入库罗汉果存放的外部条件为按程序喷入三磷酸腺苷、蛋氨酸、茉莉酸及其甲酯溶液,保持特定的温湿度条件,诱导并激发鲜罗汉果内源相应物质活性;所述三磷酸腺苷浓度为350~500ppm,蛋氨酸浓度为900~1100ppm,茉莉酸及其甲酯浓度为400~600ppm。喷洒的药剂浓度不能过高或者过低,浓度太低,需要喷入体积过大,导致鲜果积水(鲜罗汉果表面能承载的水量有限),空气中相对湿度过大,影响生石灰对水分的吸收以及转变成熟石灰,延长成熟期,更容易产生霉坏果;浓度太高,需要喷入体积过小,使鲜罗汉果不够湿润,空气中相对湿度较低,生石灰吸收水分较少从而产热低,也不利于鲜罗汉果成熟。
优选地,步骤(3)中,三种试剂的喷洒时间间隔在1-5h,优选在2-3.5h,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喷洒不同的药剂,能够是前一种物质的溶液已浸湿鲜罗汉果表面的前提下,已与罗汉果细胞充分接触,再喷入另一种物质,控制一定的的时间差,有利于发挥协同连动效应。间隔时间太短,不利于后一种物质的充分吸收,间隔时间太长,不利于不同物质之间发挥协同连动效应。
优选地,步骤(3)中,催熟的条件是在20-26℃,相对湿度75-90%条件下;更优选地,在步骤(3)的催熟期间,温度和湿度程梯度逐渐减低。
进一步地,所述喷洒程序分为I)普通果,和II)老青果和扫棚果。
普通果I)按照顺序喷洒一次三磷酸腺苷、蛋氨酸、茉莉酸和/或其甲酯溶液;老青果和/或扫棚果II)按照顺序喷洒分两次喷洒三磷酸腺苷、蛋氨酸、茉莉酸和/或其甲酯溶液,三种试剂为一组的喷洒时间间隔为70-80h。普通果I)的催熟时间是65-72h,老青果和/或扫棚果II)的催熟时间是155-168h。罗汉果成熟的标志为本领域所熟知,当果皮由青转绿豆黄,果肉用手按压起粘丝,即可成熟出库。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I、普通果:
①0~1h:喷三磷酸腺苷溶液;2~3h:喷蛋氨酸溶液;4~6h:喷茉莉酸及其甲酯溶液;
②0~36h;温度23~26℃,相对湿度85~90%;36~60h:温度23~26℃,相对湿度80~85%;60~72h:温度20~26℃,相对湿度75~85%。
和/或
II、老青果和扫棚果:
①0~1h及72~74h:喷三磷酸腺苷溶液;2~3h及74~76h:喷蛋氨酸溶液;4~6h及77~80h:喷茉莉酸及其甲酯溶液;
②0~108h:温度23~26℃,相对湿度85~90%;108~144h:温度23~26℃,相对湿度的绝对值降低2-10%,优选降低3-7%;144~168h:温度20~23℃,相对湿度的绝对值降低2-10%,优选降低3-7%。
随着鲜罗汉果的存放,其内部水分逐渐蒸发损失,成熟度逐渐提高,而降低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以使鲜罗汉果更好的内外环境协调一致,有利于整体成熟,得到表面颜色均一的成熟;此外,逐渐降低环境温度和湿度,也有利于减少坏果率,减少温度和湿度高对鲜果的伤害。
在步骤(3)的程序中,步骤①的喷洒药剂和步骤②的控制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同步进行的,并不是步骤①之后再进行步骤②。
本发明所述鲜罗汉果为9月中旬以后正常采收的新鲜罗汉果,包括罗汉果和无籽罗汉果;其中罗汉果更优选地包括11月中旬以后采收的无法自然生长成熟或单一乙烯催熟的老青果和扫棚果。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鲜罗汉果按照大小分5个等级,是用罗汉果量果板按大小分成特果、大果、中果、小果、外果,入库堆放按不同等级堆放。依据鲜罗汉果的大小和采收时的成熟度,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中其成熟时间略有差别。罗汉果的大小分等是有专门的量果板,这个是罗汉果行业众所皆知的标准。果子大小分等是罗汉果销售中计价的方式,主要是由大小决定价格,对本发明罗汉果成熟度的效果无显著影响区别。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入库鲜罗汉果的堆积高度是将罗汉果堆叠3~5层。堆积过低造成存储空间浪费,且不利于筐内鲜罗汉果在成熟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积累以及相互之间促进成熟;过高则承重易超过罗汉果标准筐的承受范围,易压坏鲜罗汉果而增加坏果率。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定时换气是当氧气体积浓度在8-15%,优选在10-12%时,换气使氧气达到接近空气的水平(即20%左右)。在本发明的库内条件下,约22~26h时换气一次,以促进鲜罗汉果的成熟。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石灰点为每4~5m2设1个生石灰点和1个饱和石灰水点,生石灰点和饱和石灰水点之间的间距>1米。生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过多的水汽,并产生一定热量,保持库内较为恒定的湿度和温度;饱和石灰水可以吸收库内鲜罗汉果由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对鲜罗汉果的呼吸伤害,显著降低坏果率。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温度为20~26℃,相对湿度为75~90%。在此温湿度条件下,结合本发明的外源添加物质,可以显著促进采收后鲜罗汉果的成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以采收后的鲜罗汉果为原料,先按大小分级,然后结合采收时间确定鲜罗汉果的种类以后分别入库,以确保同级同时间的鲜罗汉果能同时出库。生石灰吸收一定量水,变成熟石灰,并产生热量,通过生石灰吸收库内过多的水分,以及产生的一定热量,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库内温度和湿度;通过通风换气等措施,控制库内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调节氧气浓度以及部分调节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适合鲜罗汉果成熟的外部条件;通过外源三磷酸腺苷激活鲜罗汉果的细胞活力,协同蛋氨酸诱导并激发鲜罗汉果中内源蛋氨酸与氧气结合,并通过外源茉莉酸及其甲酯促进糖类物质转移和代谢并提高成熟过程的抗性,从而产生大量内源乙烯以及保护物质,降低细菌的侵袭伤害;通过饱和石灰水吸收鲜罗汉果在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对鲜罗汉果的呼吸伤害,并显著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
按上述步骤和条件控制,可以显著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的成熟度,特别是采收于11月下旬及以后的过去无法自然生长成熟、常温存放成熟以及单一乙烯催熟的老青果和扫棚果成熟,同时显著降低坏果率,促进了湖南罗汉果产业的发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老青果和扫棚果,能够极大改善老青果和扫棚果的成熟度,坏果率少,罗汉果苷V含量高,提取物口感已经接近罗普通罗汉果。
(2)改变现有技术通过调节温度、光照以及二氧化碳催熟,或直接通过外源乙烯催熟果蔬的方法,通过控制库内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并通过外源蛋氨酸在三磷酸腺苷、茉莉酸及其甲酯协同作用下,激发鲜罗汉果内源蛋氨酸和氧气结合,产生内源乙烯在显著促进鲜罗汉果成熟的同时,也提高了抗性,降低坏果率。
(3)本发明的方法促进了罗汉果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湖南的罗汉果产业发展。因本方法不仅显著缩短了普通罗汉果的成熟时间,改善了成熟度,也使过去无法成熟的老青果和扫棚果成熟,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鲜罗汉果的使用范围,促进罗汉果产业发展。
(3)本发明通过改善罗汉果制品的原料--鲜罗汉果的成熟度,促进罗汉果甜苷等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提升、糖和风味营养物质的转化及积累、苦涩味物质的转移及消失,将影响罗汉果制品滋味口感的因素消灭在源头而不是生产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1所使用的鲜罗汉果,购于湖南省武冈市,采收时间10月下旬;实施例2所使用的鲜罗汉果,购于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采收时间12月上旬。
所使用的生石灰、蛋氨酸、三磷酸腺苷、茉莉酸及其甲酯,如无特殊说明,均通过常规商业途径获得;饱和石灰水为用生石灰加自来水配制而成。
实施例1
(1)选果入库。先将采收的鲜罗汉果挑选除去老青果和扫棚果,剩余的罗汉果普通果用罗汉果量果板按大小分成特果、大果、中果、小果、外果共5个等级,再挑选完好、无破损、无霉烂的果,按以下标准分开:240个小果/筐、180个中果/筐、140个大果/筐;特果和外果按13.5公斤/筐。成筐装好,按等级入库堆放。
(2)库标准。堆积高度:罗汉果标准筐4层;定时换气:每24h通风换气1次;石灰点:每4.3m2设1个生石灰点和1个饱和石灰水点,生石灰和石灰水点间距在1.8-2.3m,每个点放生石灰3.0kg,饱和石灰水(内有氢氧化钙沉淀)2.0L。
(3)按以下程序和条件喷入三磷酸腺苷、蛋氨酸、茉莉酸及其甲酯溶液。
①0.1h:喷浓度500ppm的三磷酸腺苷溶液;2.1h:开始喷浓度1100ppm的蛋氨酸溶液;4.5h:开始喷浓度600ppm的茉莉酸溶液,喷洒量以鲜罗汉果表面湿润为准,大致每公斤鲜罗汉果喷洒药剂80mL;
②0~36h;温度26±1℃,相对湿度89%;36~60h:温度24±1℃,相对湿度85%;60~72h:温度21±1℃,相对湿度78%。
(4)时间:随时检视,第68h,发现95%以上鲜罗汉果表皮已变成绿豆黄色,果肉用手按压起粘丝,成熟出库。
经检视,出库鲜罗汉果的坏果率为0.22%;口尝果肉滋味口感纯正,与自然生长成熟的鲜罗汉果具有相同的滋味口感。
实施例2
(1)选果入库。先将采收的鲜罗汉果挑选出老青果和扫棚果,用罗汉果量果板按大小分成特果、大果、中果、小果、外果共5个等级,再挑选完好、无破损、无霉烂的果,按以下标准分开:240个小果/筐、180个中果/筐、140个大果/筐;特果和外果按14.0公斤/筐。成筐装好,按等级入库堆放。
(2)库标准。堆积高度:罗汉果标准筐5层;定时换气:每24h通风换气1次;石灰点:每5.0m2设1个生石灰点和1个饱和石灰水点,每个点放生石灰3.5kg,饱和石灰水(内有氢氧化钙沉淀)3.0L。
(3)按以下程序和条件喷入三磷酸腺苷、蛋氨酸、茉莉酸及其甲酯溶液。
①0.1h:开始喷浓度500ppm的三磷酸腺苷溶液;2.1h:开始喷浓度1100ppm的蛋氨酸溶液;4.5h:开始喷浓度600ppm的茉莉酸溶液;72.5h:开始喷浓度500ppm的三磷酸腺苷溶液;75.0h:开始喷浓度1100ppm的蛋氨酸溶液;78.5h:开始喷浓度600ppm的茉莉酸溶液;以上药剂喷洒量为每公斤罗汉果喷洒80mL左右。
②0~108h:温度26±1℃,相对湿度87%;108~144h:温度24±1℃,相对湿度84%;144~168h:温度22±1℃,相对湿度77%。
(4)时间:随时检视,第160h,发现93%以上鲜罗汉果表皮已变成绿豆黄色,果肉用手按压起粘丝,成熟出库。
经检视,出库鲜罗汉果的坏果率为0.28%;口尝果肉滋味口感纯正,无苦味和涩味,与自然生长成熟的鲜罗汉果具有基本相同的滋味口感。
实施例3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的①三磷酸腺苷溶液浓度为350ppm,蛋氨酸溶液浓度为900ppm,茉莉酸溶液浓度为400ppm,喷洒量为每公斤罗汉果喷洒100mL。
实施例4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的①为:0.1h:开始喷浓度500ppm的三磷酸腺苷溶液;1.8h:开始喷浓度1100ppm的蛋氨酸溶液;3.5h:开始喷浓度600ppm的茉莉酸溶液;73.0h:开始喷浓度500ppm的三磷酸腺苷溶液;74.5h:开始喷浓度1100ppm的蛋氨酸溶液;77.0h:开始喷浓度600ppm的茉莉酸溶液;以上药剂喷洒量为每公斤罗汉果喷洒80mL左右。
实施例5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的①为:0.1h:开始喷浓度500ppm的三磷酸腺苷溶液;4.0h:开始喷浓度1100ppm的蛋氨酸溶液;8.0h:开始喷浓度600ppm的茉莉酸溶液;72.0h:开始喷浓度500ppm的三磷酸腺苷溶液;75.5h:开始喷浓度1100ppm的蛋氨酸溶液;80.0h:开始喷浓度600ppm的茉莉酸溶液;以上药剂喷洒量为每公斤罗汉果喷洒80mL左右。
实施例6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的②中,0~168h保持温度24±1℃,湿度85%。
对比例1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的①中,不喷洒三磷酸腺苷溶液。
对比例2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的①中,不喷洒蛋氨酸溶液。
对比例3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的①中,不喷洒茉莉酸溶液。
对比例4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的①为:0.1h:开始喷浓度浓度1100ppm的蛋氨酸溶液;2.0h:开始喷500ppm的三磷酸腺苷溶液;4.1h:开始喷浓度600ppm的茉莉酸溶液;72.5h:开始喷浓度1100ppm的蛋氨酸溶液;74.2h:开始喷浓度500ppm的三磷酸腺苷溶液;78.0h:开始喷浓度600ppm的茉莉酸溶液;以上药剂喷洒量为每公斤罗汉果喷洒80mL左右。
对比例5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的①为:开始喷浓度600ppm的茉莉酸溶液;2.0h:开始喷浓度500ppm的三磷酸腺苷溶液;4.1h:开始喷浓度1100ppm的蛋氨酸溶液;72.5h:开始喷浓度600ppm的茉莉酸溶液;74.2h:开始喷浓度500ppm的三磷酸腺苷溶液;78.0h:开始喷浓度1100ppm的蛋氨酸溶液;以上药剂喷洒量为每公斤罗汉果喷洒80mL左右。
应用例
挑选20名符合感官测试要求的受试者,分别从气味和口感对实施例所得成熟罗汉果进行感官评测,满分为5分,表示最满意,0分为最低分,结果取平均分,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Claims (3)

1.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果入库:先将采收的鲜罗汉果分为I)普通果,II )老青果和/或扫棚果,选择完好、无破损、无霉烂的果,成筐装好,按等级入库堆放;
(2)库标准:设置生石灰点和饱和石灰水点,定时换气;所述定时换气是当氧气体积浓度在8-15%,换气使氧气达到接近空气的水平,定时换气是22~26h时换气一次;所述石灰点为每4~5m2设1个生石灰点和1个饱和石灰水点,生石灰点和饱和石灰水点之间的间距>1米;饱和石灰水内有氢氧化钙沉淀;
(3)按顺序喷入三磷酸腺苷、蛋氨酸、茉莉酸和/或其甲酯溶液,放置催熟;
所述三磷酸腺苷浓度为350~500ppm,蛋氨酸浓度为900~1100ppm,茉莉酸及其甲酯浓度为400~600ppm;三磷酸腺苷、蛋氨酸、茉莉酸及其甲酯的喷洒时间间隔在2-3.5h;
具体如下:
I、普通果:
①0~1h:喷三磷酸腺苷溶液;2~3h:喷蛋氨酸溶液;4~6h:喷茉莉酸及其甲酯溶液;
②0~36h;温度23~26℃,相对湿度85~90%;36~60h:温度23~26℃,相对湿度80~85%; 60~72h:温度20~26℃,相对湿度75~85%;
和/或
II、老青果和扫棚果:
①0~1h及72~74h:喷三磷酸腺苷溶液;2~3h及74~76h:喷蛋氨酸溶液;4~6h及77~80h:喷茉莉酸及其甲酯溶液;
②0~108h:温度23~26℃,相对湿度85~90%;108~144h:温度23~26℃,相对湿度的绝对值降低3-7%; 144~168h:温度20~23℃,相对湿度的绝对值降低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的催熟期间,温度和湿度呈梯度逐渐减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温度为20~26℃,相对湿度为75~90%。
CN202111522661.7A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 Active CN114176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2661.7A CN114176122B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2661.7A CN114176122B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6122A CN114176122A (zh) 2022-03-15
CN114176122B true CN114176122B (zh) 2023-08-18

Family

ID=80604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2661.7A Active CN114176122B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61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6762B (zh) * 2022-07-25 2024-03-19 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罗汉果保鲜贮存与后熟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7197A (zh) * 2017-01-24 2018-07-13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罗汉果悬浮细胞中罗汉果甜甙ⅴ含量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81671A1 (en) * 2017-03-01 2020-06-11 Guilin Layn Natural Ingredients Corp Method for Increasing Content of Mogroside V in Siraitia Grosvenorii Suspended Cell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7197A (zh) * 2017-01-24 2018-07-13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罗汉果悬浮细胞中罗汉果甜甙ⅴ含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传统药物罗汉果的分子研究进展;王柳萍;闫志刚;黄志其;涂冬萍;;人人健康(06);第220-22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6122A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5201C (zh) 1-甲基环丙烯与壳聚糖联合处理的特色热带水果保鲜方法
CN102918997B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
Biale et al. Critical oxygen concentrations for the respiration of lemons
CN106982645A (zh) 一种富硒猪肚菇的培养方法
CN101720647B (zh) 增加青种枇杷果实含糖量的栽培方法
KR101374501B1 (ko) 타우린을 함유하는 양액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타우린 함유 농작물 재배방법
CN114176122B (zh) 一种改善采收后鲜罗汉果成熟度的方法
CN111226634A (zh) 抑制菜心采后花蕾开花的方法
CN108713614B (zh) 一种高香高茶氨酸碧螺春速溶茶的生产工艺
Winsor Som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position, flavour and firmness of tomatoes
CN108244231B (zh) 纳米果蔬保鲜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64613B (zh) 一种调控猕猴桃品质的方法
CN115226762B (zh) 一种罗汉果保鲜贮存与后熟的方法
Siddiqui et al.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postharvest quality of fruits
Kadam et al. Pear
EP1121852A1 (en) Methods of enhancing vitality of plants, trees, and crops with stevia
CN113748924A (zh) 一种高产花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Hafiz et al. Boron’s exogenous-spraying and the postharvest quality of perlette and kings ruby Cvs. grapes by enhancing the gas exchange, antioxidants, and total sugars
Adsule et al.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raisin industry in India
KR101928468B1 (ko) 뿌리채소 추출액과 산야초 효소를 이용한 식품 잼의 제조방법
TWI757162B (zh) 提升咖啡風味的土壤介質的製作方法
Ford The effect of shading and crop load on flavour and aroma compounds in Sauvignon blanc grapes and wine
CN110476712B (zh) 利用广西莪术茎叶栽培茶树菇的方法
Nightingale The biochemistry of the nitrogenous constituents of the green plants
KR100752392B1 (ko) 2단 발효법에 의한 감식초의 제조방법 및 감식초를 함유한 음료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