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7950A - 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7950A
CN114167950A CN202010952826.3A CN202010952826A CN114167950A CN 114167950 A CN114167950 A CN 114167950A CN 202010952826 A CN202010952826 A CN 202010952826A CN 114167950 A CN114167950 A CN 114167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card
rack
card
operating member
plat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28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67950B (zh
Inventor
谭斯允
刘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9528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67950B/zh
Priority to TW109131899A priority patent/TWI780486B/zh
Priority to US17/080,883 priority patent/US11632870B2/en
Publication of CN114167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7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67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7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4Card c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5Mounting of expansion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01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 H05K7/1402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for securing or extra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05K7/1409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for securing or extra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by lever-type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01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 H05K7/1415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manual gripp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17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having securing means for mounting boards, plates or wiring boards
    • H05K7/1418Card guides, e.g. groo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 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该外接卡组装架适于容置至少一外接卡且包括一架体、一导轨件以及至少一固持件;该架体用于容置至少一外接卡;该导轨件固设于架体上,该导轨件设有一滑槽,该滑槽用于供至少一外接卡插设;该至少一固持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架体,且该至少一固持件的部分可移除地位于滑槽,该至少一固持件适于在滑槽中阻挡外接卡。本发明的外接卡组装架及其电子装置能限定外接卡仅能在特定方向活动,同时能在多方向上拘束外接卡,从而有效避免外接卡因受到震动或外力的影响而产生位移的情况发生,进而能确保外接卡的电性连接,且能以作动方式简单且占用体积及活动范围均较小的方式实现固定外接卡的需求。

Description

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架,尤其涉及一种外接卡组装架及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或服务器系统能藉由扩充或提升既有功能的方式来满足各种需求。举例来说,业者通常会在服务器机箱中加装或升级如转接卡(riser card)、显示卡(display card)或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等扩充卡或外接卡(add-on card),以使服务器能具备所需的能力。
有些外接卡在安装上还会搭配专用的组装架使用。以转接卡为例来说,一个或多个转接卡可被安置于一架体(cage)上,并插接于该架体上对应的插槽,使得转接卡能随着架体而一并被安置于服务器机箱中。为了稳固转接卡的插接而使其比较不会受到外部震动或撞击的影响而脱离插槽,架体上常配置有固定机构。传统的固定机构例如是一个端部枢设于架体而可相对架体开合的压臂结构,可在旋转至关闭位置时下压转接卡,以达到固定转接卡的效果。但,这样的固定机制的结构复杂,操作上牵涉繁琐的步骤且需要较大的活动范围,使用上常造成不便且不适合应用于服务器内部的紧凑配置环境。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接卡组装架及包括其的电子装置,可提供简单且小活动范围的步骤方式来固定外接卡。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外接卡组装架,该外接卡组装架适于容置至少一外接卡。外接卡组装架包含一架体、一导轨件以及至少一固持件。架体用于容置至少一外接卡。导轨件固设于架体上。导轨件设有一滑槽,该滑槽用于供至少一外接卡插设。至少一固持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架体,且至少一固持件的部分可移除地位于滑槽。至少一固持件适于在滑槽中阻挡至少一外接卡。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适于容置至少一外接卡。电子装置包含一机箱以及至少一外接卡组装架。至少一外接卡组装架包含一架体、一导轨件以及至少一固持件。架体用于容置至少一外接卡。导轨件固设于架体上。导轨件设有一滑槽,该滑槽用于供至少一外接卡插设。至少一固持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架体。至少一固持件的部分可移除地设于滑槽。至少一固持件适于在滑槽中阻挡至少一外接卡。
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外接卡组装架及电子装置,外接卡组装架的架体上的导轨件能限定外接卡仅能在特定方向活动,同时,架体上又设置能在导轨件的滑槽阻挡外接卡活动的固持件,因此外接卡组装架能在多方向上拘束外接卡,从而有效避免外接卡因受到震动或外力的影响而产生位移的情况发生,进而能确保外接卡的电性连接。
在此配置下,本发明的外接卡组装架能以作动方式简单且占用体积及活动范围均较小的方式实现固定外接卡的需求。
以上关于本发明公开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机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接卡组装架以及可应用于其上的外接卡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外接卡组装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外接卡组装架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5A为图2的外接卡组装架在其操作件处于初始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5B~5C为图5A的外接卡组装架在不同部位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6A为图2的外接卡的安装示意图。
图6B为另一外接卡的安装示意图。
图7A~7B为取下外接卡时外接卡组装架的局部放大作动示意图。
图8A为图7B的操作件在解固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8B~8C为图8A的外接卡组装架在不同部位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9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外接卡组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外接卡组装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外接卡组装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2A~12B为图11的外接卡组装架的操作件切换不同位置时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3为依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外接卡组装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4A为图13的外接卡组装架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14B为图14A的外接卡组装架在14B-14B的剖面示意图。
图15A为图14A的外接卡组装架的操作件切换至解固位置时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15B为图15A的外接卡组装架在15B-15B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1”、1”’ 外接卡组装架
8 机箱
9、9’ 外接卡
110、110’、110”、110”’ 架体
110a 取放开口侧
110b 对接侧
111 第一板部
112 第二板部
113、113’、113”、113”’ 第三板部
114 第四板部
120 导轨件
121 穿孔
123 滑槽
125 渐缩开口
130、130’、130”、130”’ 操作件
131、131”’ 导引槽
132 穿槽
133、133”’ 导引斜面
134 主体部
135 卡扣部
136 按压部
137 弹臂部
138 致动件
140 固持件
141 固持凸部
143 凸缘部
145 结合部
151 第一复位件
152 第二复位件
153 第三复位件
154 抵压件
160 锁固件
161 头部
170、170’ 推抵件
171 推抵部
173 齿条部
180 传动组件
181 齿条件
182 第一齿轮件
183 第二齿轮件
190 I/O板
910 电路板
911 闲置区
930 挡板
950 卡缘连接器
1131 穿孔
1133、1133’ 滑槽
1135、1137 卡孔
1381 抵接斜面
1382 卡钩结构
1411 抵接斜面
AX 转轴
C 连接器
D1、D1’、D2、D2’、D3、D3’、D4、D4’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实施方式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以下实施例将搭配附图进行说明,为达图面整洁的目的,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可能会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附图中部分的特征可能会略为放大或改变其比例或尺寸,以达到便于理解与观看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目的,但这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为便于观看,部分附图中的某些结构线可能以虚线表示。
此外,下文中可能会使用“端”、“部”、“部分”、“区域”、“处”等术语来描述特定元件与结构或是其上或其之间的特定技术特征,但这些元件与结构并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以下文中也可能使用诸如“实质上”、“约”及“大致上”等术语,用于描述所修饰的情况或事件可能存在的合理或可接受的偏差量,但仍可达到所预期的结果。
另外,下文中可能使用“至少一”来描述所指元件的数量,但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其不应仅限于数量为“仅有一”的情况。下文中也可能使用“和/或”的术语,其应被理解为包括所列出项目中的任一者及一者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首先,请参阅图1~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可包含一机箱8以及一个或多个设置于机箱8中的外接卡组装架1。这里所述的机箱8例如可以但不限于是一种服务器机箱或是各种其他类型的计算机主机,或是能容置于服务器机箱中的壳体结构,但为达图面简洁的目的,附图仅绘示部分的机箱8并简化或省略而未绘示机箱8上一些非必要的细节,例如走线、风扇、其他壳件等电子/非电子元件。并且,附图仅绘示一组外接卡组装架1,但,机箱8能容置的外接卡组装架1的数量是可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外接卡组装架1适于供一外接卡(add-in card)9安装于其上。如图所示,外接卡组装架1上的一I/O板190上可设置有至少一连接器C,以与外接卡9对接。这里所述的外接卡9可以但不限于是转接卡(riser card)、显示卡(display card)或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取决于实际需求而定,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进一步来看,外接卡9例如可包含一电路板910、一挡板(baffle)930以及一卡缘连接器(edge connector)950,电路板910上例如可配置所需的电子元件(未标号,且仅以虚线绘示的简单块体来表示)。挡板930与卡缘连接器950分别位于电路板910的相异侧。卡缘连接器950的规格例如符合PCI Express规范,且适于对接外接卡组装架1的连接器C。挡板930则可在卡缘连接器950对接连接器C时用于固定于外接卡组装架1的一侧。
补充说明的是,就PCI Express规范下的外接卡,其电路板周缘都会有一部分或区域不会设置元件(components)与走线(trace),如图所示,电路板910上相对于挡板930的边缘处可具有至少一闲置区(idle area or trace free area)911,闲置区911例如可沿着电路板910的边缘延伸而具有一边界宽度,在这个宽度的范围内(即在闲置区911的表面上)至少都不会有电子元件或走线。然而,外接卡9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之用,本发明并非以外接卡组装架所能容置的外接卡以及其种类或规格为限。
外接卡组装架1能让外接卡9以特定的插拔方向进行安装,如图所示,外接卡9可以方向D1插入外接卡组装架1中或是以与之相反的方向D1’自外接卡组装架1中取出。此外,为了使外接卡9的卡缘连接器950不会受到外部震动或撞击的影响而脱离外接卡组装架1的连接器C,外接卡组装架1配置有至少一固持件140,其活动方向可与外接卡9的插拔方向相异,能有效地拘束外接卡9并确保外接卡9的电性连接。
以下,请接续参阅图3~5C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外接卡组装架1,图3为图2的外接卡组装架1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的外接卡组装架1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5A为图2的外接卡组装架1在其操作件130处于初始位置时的侧视图,而图5B~5C为图5A的外接卡组装架在不同部位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外接卡组装架1可包含一架体110、一导轨件120、一操作件130以及至少一前述的固持件140。大致上,架体110可用于容置外接卡9;导轨件120固定于架体110的一侧,以用于导引与限制外接卡9于架体110的插拔方向(即方向D1或D1’);至少一固持件140可沿不同于外接卡9的插拔方向的方式设置于导轨件120,如图所示,至少一固持件140可以方向D2或D2’活动,以用于固定或维持外接卡9于所需的位置;而操作件130可活动地设置于架体110邻近导轨件120的一侧,以用于连动至少一固持件140。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件130例如也能沿方向D1或D1’滑移。
这里所述的方向D2与D2’非平行于方向D1与D1’,换句话说,用于拘束外接卡9的至少一固持件140的活动方向与外接卡9的插拔方向有一角度关系。如图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固持件140的活动方向(即方向D2与D2’)可实质上垂直于外接卡9的插拔方向(即方向D1与D1’),能有效提升至少一固持件140对外接卡9在插拔方向的拘束效果,但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
进一步来看,在本实施例中,架体110例如是一个半开放式的盒状结构,其可具有一取放开口侧110a以及一对接侧110b,取放开口侧110a为架体110上用于让外接卡9通过以进入架体110或自架体110中取出的一侧,而对接侧110b则是架体110上与取放开口侧110相对且设有连接器C的一侧。如图2所示,外接卡9可沿方向D1通过取放开口侧110a进入架体110并电性连接对接侧110b处的连接器C。
更具体地,架体110可包含一第一板部111、一第二板部112、一第三板部113以及一第四板部114。第二板部112、第三板部113与第四板部114可分别连接且竖立于第一板部111的相异侧,以与第一板部111共同围绕出适于容纳外接卡9的空间。其中,第三板部113与第四板部114彼此相对,第二板部112衔接于第三板部113与第四板部114之间,第一板部111、第三板部113与第四板部114可围绕出位于架体110的取放开口侧110a的一取放开口(未标号),以供外接卡9通过;前述的I/O板190以及其上的连接器C设置于第二板部112上,因此对接侧110b即位于第二板部112;第四板部114上设有可供外接卡9的挡板930固定或枢设的结构(未标号),但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而前述的导轨件120、操作件130以及固持件140均设置于第三板部113而位于架体110的同一侧。
接着,将针对导轨件120、操作件130与固持件140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板部113例如可具有至少一穿孔1131,导轨件120可具有分别对应穿孔1131的至少一穿孔121,固持件140可包含一凸缘部143以及分别自凸缘部143相对两侧朝相反方向延伸凸出的一固持凸部141与一结合部145,操作件130可具有分别对应固持件140的结合部145且沿方向D1延伸的至少一导引槽131,此外,外接卡组装架1还可包含至少一第一复位件151、一第二复位件152以及至少一锁固件160。
导轨件120例如是配置于第三板部113的内侧。固持件140的固持凸部141可活动地穿设第三板部113的穿孔1131以及导轨件120的穿孔121。固持件140的凸缘部143抵接于第三板部113相对于导轨件120的另一侧(即第三板部113的外侧)。操作件130例如是可滑移地配置于第三板部113的外侧而覆盖固持件140。操作件130可切换于一初始位置(如图5A~5C所示)及一解固位置(如后续图8A~8C所示)。锁固件160例如是一螺丝,其至少具有彼此相连的一头部161以及螺纹部(未标号),锁固件160可自操作件130的外侧穿过导引槽131而螺锁于固持件140的凸缘部143的一端。固持件140的凸缘部143与锁固件160的头部161的外径至少都大于操作件130的导引槽131的宽度,藉此,操作件130能沿方向D1或D1’相对固持件140与锁固件160活动,并且,固持件140与锁固件160能一并沿方向D2或D2’相对导引槽131活动。在此及后续段落所述的“宽度”,是以实质上垂直于外接卡的插拔方向以及固持件的活动方向为测量方向。
第一复位件151例如是一压缩弹簧,被夹设于固持件140的凸缘部143与操作件130的内侧之间。第一复位件151的外径至少大于操作件130的导引槽131的宽度,藉此,第一复位件151能常态地对固持件140的凸缘部143施力,以驱使固持件140的固持凸部141穿入于导轨件120的穿孔121以及驱使固持件140的凸缘部143相对远离操作件130。第二复位件152例如是一拉伸弹簧,衔接于操作件130与第三板部113之间,以常态地对操作件130施加往方向D1的力而驱使操作件130回到初始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件130还可具有至少一导引斜面133,至少一导引斜面133位于操作件130的外侧,其沿着方向D1往相对远离导轨件120的方式逐渐凸起,相对于操作件130的平坦表面具有轮廓变化,锁固件160的头部161可用于抵接于至少一导引斜面133。在此配置下,在操作件130相对架体110移动的过程中,至少一导引斜面133能逐渐将锁固件160的头部161推离导轨件120而改变锁固件160至导轨件120的距离,从而经由锁固件160改变固持件140的固持凸部141在导轨件120的穿孔121的插入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导轨件120还可具有一滑槽123以及一渐缩开口125:渐缩开口125形成于导轨件120靠近架体110的取放开口侧110a的一端,其宽度往对接侧110b的方向渐缩;滑槽123自渐缩开口125沿实质上平行于方向D1的方向朝对接侧110b延伸,即,滑槽123实质上沿插拔方向延伸;穿孔121位于并连通滑槽123,穿孔121于插拔方向上彼此相间隔开并沿着滑槽123配置,藉此,固持件140的固持凸部141可穿设穿孔121而位于滑槽123中的不同位置处,如图所示,固持件140能在滑槽123相距取放开口侧110a不同距离处形成阻挡。
在本实施例中,渐缩开口125的最小开度处的宽度以及滑槽123的宽度至少都略大于外接卡9的电路板910的厚度,藉此,外接卡9的电路板910能沿插拔方向可滑移地插入导轨件120的滑槽123,以获得导轨件120的导引与限位,换句话说,导轨件120的滑槽123限制了外接卡9仅能在插拔方向活动。补充说明的是,导轨件120的滑槽123仅会占用电路板910的闲置区911的部分,或者说,导轨件120的滑槽123的深度至少不大于电路板910的闲置区911的边界宽度,藉此,可在安装外接卡9的过程中,避免导轨件120触及电路板910上的电子元件或走线。另一方面,穿孔121的宽度至少大于滑槽123的宽度,藉以将固持件140的固持凸部141维持于穿孔121,避免固持凸部141进行插拔方向的活动。
更进一步来看,在本实施例中,固持件140的固持凸部141可具有一抵接斜面1411,位于固持凸部141朝向取放开口侧110a的一侧上且暴露于滑槽123中,其与固持件140的活动方向(即方向D2或D2’)以及外接卡9的插拔方向(即方向D1或D1’)均呈一角度,适于接受外接卡9的电路板910往方向D1的推抵,并能将该推抵力转换为往方向D2’推动固持件140的推力。
另外,为了助于退出外接卡9,在本实施例中,外接卡组装架1还可包含一推抵件170以及一传动组件180。大致上,推抵件170例如可沿方向D1或D1’滑移地设置于架体110的第一板部111上,而传动组件180连接于操作件130与推抵件170之间,适于受到操作件130的驱使以连动推抵件170,进而经由推抵件170将外接卡9推离连接器C。
具体来说,如图所示,第三板部113例如还可具有一滑槽1133,沿方向D1或D1’延伸且位于第三板部113靠近第一板部111的边缘处,推抵件170例如可包含用于推抵外接卡9的至少一推抵部171以及用于衔接传动组件180的一齿条部173,而传动组件180例如可包含彼此连动的一齿条件181、一第一齿轮件182以及一第二齿轮件183。
齿条件181固定于操作件130并可随着操作件130活动地穿设于第三板部113的滑槽1133,从而被操作件130带动而往方向D1或D1’滑移。第一齿轮件182与第二齿轮件183枢设于架体110的第一板部111上。第一齿轮件182衔接于第二齿轮件183与齿条件181之间。第二齿轮件183衔接于第一齿轮件182与推抵件170的齿条部173之间。藉此,操作件130往方向D1或D1’的运动能经由齿条件181、第一齿轮件182、第二齿轮件183以及推抵件170的齿条部173驱使推抵件170及其上的推抵部171往相同的方向移动。
更进一步来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件182上分别用于衔接于齿条件181与第二齿轮件183的部分的半径相异,如图所示,第一齿轮件182上衔接于齿条件181的部分的半径大于其上用于衔接第二齿轮件183的另一部分的半径。在此配置下,齿条件181传递至第二齿轮件183的力能经由第一齿轮件182放大,也就是说,第一齿轮件182在操作件130与推抵部171之间的力传输上能产生省力的效果。
请再一并参阅图6A,外接卡9能以方向D1自架体110的取放开口侧110a安装进入外接卡组装架1,过程中,外接卡9的电路板910的闲置区911能插入导轨件120的滑槽123,电路板910能依序推抵导轨件120的穿孔121处的固持件140的抵接斜面1411,以依序迫使固持凸部141往方向D2’内缩而退出滑槽123,使得外接卡9能顺势往架体110的对接侧110b移动而令卡缘连接器950对接连接器C。待外接卡9至定位时,外接卡9的电路板910不再抵压固持件140,第一复位件151则能使固持件140往方向D2复位而再次阻挡于滑槽123,藉以阻止外接卡9往方向D1’移动而能有效防止卡缘连接器950脱离连接器C。
需说明的是,前述附图中仅是以某一特定高度的外接卡为例来说明,但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例如请参阅图6B,本实施例中的外接卡组装架1还可适用于高度更高的另一外接卡9’,外接卡9’与前述的外接卡9的差异主要在于电路板的高度(如以插拔方向为测量方向),其安装方式相似于前述的外接卡9,使用者将外接卡9’顺势对接连接器C后,较靠近架体110的取放开口侧110a的固持件140不再受到抵压而复位,同样能达到阻止外接卡9’脱离连接器C的拘束效果。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外接卡组装架1至少能适用于两种不同尺寸的外接卡的安装,且操作上仅需要将外接卡顺势插入架体110即可完成,用于固定外接卡的固持件140能在外接卡滑至定位时自动复位而产生拘束效果,操作步骤简单且便利。其中,导轨件120的滑槽123以及固持件140能同时对外接卡产生多方向的拘束,可有效防止外接卡因震动或外力而产生位移的情形发生,从而能确保外接卡的电性连接。此外,固持件140及驱动其的操作件130等相关元件不仅体积小,活动范围也较小,不仅有助于外接卡组装架1的小型化,还有助于应用于如服务器内部的紧凑配置环境。
另外,可理解的是,可藉由在架体的取放开口侧与对接侧之间选择性地增减固持件以及与之相关的元件的数量,即,可选择性地在滑槽相距取放开口侧不同距离处配置更多数量的固持件,以使外接卡组装架能适用于更多不同高度的外接卡,但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
接着,请参阅图7A~8C,以介绍外接卡组装架1如何退出外接卡,其中,图7A~7B为取下外接卡9时外接卡组装架1的局部放大作动示意图,图8A为图7B的操作件130在解固位置时的侧视图,图8B~8C为图8A的外接卡组装架1在不同部位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具体来说,为了解除固持件140对外接卡9的限制,使用者可先将操作件130自初始位置往方向D1’推动,过程中,锁固件160能沿着操作件130的导引槽131滑移,但操作件130的导引斜面133的表面轮廓变化同时能驱使锁固件160的头部161相对远离导轨件120,从而带动固持件140的固持凸部141往方向D2’移动而退出导轨件120的滑槽123。藉此,固持件140将不再在滑槽123中阻挡外接卡9的电路板910,即取消了外接卡9往方向D1’移动的限制。
接着,随着操作件130继续沿方向D1’往解固位置的活动,操作件130能经由齿条件181、第一齿轮件182、第二齿轮件183以及推抵件170的齿条部173驱使推抵件170及其上的推抵部171一并往方向D1’移动,从而令推抵部171接触并推抵外接卡9的电路板910,进而一并使外接卡9往方向D1’相对远离架体110的对接侧110b而脱离连接器C。且在此过程中,如前所述,第一齿轮件182能让使用者以较省力的方式推动操作件130。由此可知,使用者只需要藉由顺着外接卡9的插拔方向扳动操作件130的简单步骤即能省力且顺势地解除外接卡9的电性连接,拔卡的操作轻松且便利。
随后,使用者放开操作件130后,第二复位件152即将操作件130复位回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一复位件151能同时驱使固持件140复位以待下次使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外接卡组装架的其中一实施例,但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以下,将列举本发明的外接卡组装架的另一些实施例。需先声明的是,为达简要说明的目的,以下仅针对所描述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处进行介绍,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经由参阅前述内容获得理解而不再赘述。此外,为便于描述,以下实施例所搭配参阅的部分附图中可能绘示有外接卡。
例如,请参阅图9~10,图9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外接卡组装架1’的立体示意图,而图10为图9的外接卡组装架1’的分解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外接卡组装架1’可省略了前述实施例的传动组件,推抵件170’可直接固定于操作件130’,并可滑移地穿设于架体110’的第三板部113’上的滑槽1133’。藉此配置,操作件130’往解固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能经由推抵件170’完成如前述的拔卡操作。
或者,请参阅图11~12B,图11为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外接卡组装架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而图12A~12B为图11的外接卡组装架1”的操作件130”切换不同位置时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外接卡组装架1”的操作件130”能自固定于解固位置。具体来说,架体110”的第三板部113”可具有一卡孔1135,操作件130”可包含一主体部134、一卡扣部135、一按压部136以及一弹臂部137,卡扣部135与按压部136衔接于弹臂部137的一端且经由弹臂部137可摆动地连接于主体部134(如方向D3或D3’),卡扣部135与按压部136分别自弹臂部137往相异方向延伸,如图所示,卡扣部135自弹臂部137往朝向导轨件120的方向延伸,按压部136则自弹臂部137往远离导轨件120的方向延伸。
在图12A,操作件130”处于初始位置,此时,如前所述,固持件140能止挡于滑槽123以拘束外接卡9,而操作件130”的卡扣部135抵靠于第三板部113”外侧而使弹臂部137略微弯曲而累积弹性势能。
至图12B时,操作件130”切换至解固位置,此时,如前所述,固持件140退出滑槽123而不再拘束外接卡9,同时,操作件130”将卡扣部135带至能对应第三板部113”的卡孔1135的位置,弹臂部137的弹性势能释放而使卡扣部135往方向D3摆动而插入卡孔1135。藉此,操作件130”能经由卡扣部135扣合于卡孔1135而被维持于解固位置。因此,使用者即能放开操作件130”以接着进行取下外接卡9的操作。
接着,使用者只需要按压操作件130”的按压部136(如方向D3’),即可将卡扣部135退出卡孔1135,第二复位件152即能自动使操作件130”复位以待下次使用。
又或者,例如请参阅图13~15B,图13为依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外接卡组装架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4A为图13的外接卡组装架1”’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14B为图14A的外接卡组装架1”’在14B-14B的剖面示意图,图15A为图14A的外接卡组装架1”’的操作件130”’切换至解固位置时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而图15B为图15A的外接卡组装架1”’在15B-15B的剖面示意图。
首先,如图13~14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接卡组装架1”’的操作件130”’改为沿方向D2或D2’活动地设置于架体110”’的第三板部113”’上,且操作件130”’与第三板部113”’之间配置一个枢设于第三板部113”’的致动件138,致动件138能以转轴AX相对第三板部113”’与操作件130”’转动(如方向D4或D4’)而使操作件130”’从初始位置切换至解固位置。在此,在初始位置(如图14A~14B所示)时,操作件130”’较靠近第三板部113”’;在解固位置(如图15A~15B所示)时,操作件130”’较远离第三板部113”’。第二复位件152衔接于第三板部113”’与致动件138之间,以对致动件138施加往方向D4旋转复位的拉力。
此外,操作件130”’的导引槽131”’为圆孔,以限制固持件140与锁固件160仅能随着操作件130”’沿方向D2或D2’活动。操作件130”’的导引斜面133”’为形成于操作件130”’朝向架体110”’的内表面上,其例如是以沿着垂直于操作件130”’的活动方向及外接卡的插拔方向往相对靠近导轨件120的方式逐渐凸起,相较于操作件130”’的平坦表面处具有轮廓变化。相应地,致动件138上具有分别对应且用于抵接导引斜面133”’的至少一抵接斜面1381,抵接斜面1381形成于致动件138朝向操作件130”’的表面上,且例如是以沿着垂直于操作件130”’的活动方向及外接卡的插拔方向往相对远离导轨件120的方式逐渐拢起。
如图15A~15B所示,抵接斜面1381能在致动件138往特定方向(如方向D4’)转动时推抵操作件130”’的导引斜面133”’,以将迫使操作件130”’相对远离架体110”’与导轨件120而至解固位置,操作件130”’的活动能经由锁固件160一并带动固持件140,同样能完成前述使固持件140退出滑槽123的操作。
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外接卡组装架1”’还包含至少一第三复位件153以及至少一抵压件154,操作件130”’还具有至少一穿槽132。抵压件154例如为一大头螺丝,能穿设操作件130”’的穿槽132而锁固于架体110”’的第三板部113”’;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抵压件154能锁固于第三板部113”’上穿设于穿槽132的凸柱而固定于第三板部113”’。第三复位件153例如为一压缩弹簧,可被夹设于抵压件154的螺丝头(head)与操作件130”’背向第三板部113”’的表面。藉此,在操作件130”’相对远离架体110”’而往解固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操作件130”’能与抵压件154共同压缩第三复位件153,而令第三复位件153累积能在操作件130”’释放时将操作件130”’往第三板部113”’的方向推回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致动件138的末端处具有一卡钩结构1382,可在致动件138将操作件130”’推至解固位置时卡扣于第三板部113”’的顶缘,从而将致动件138维持于当下的位置,即可使得操作件130”’维持于解固位置,从而让使用者能放开操作件130”’以接着进行插/拔卡的操作。第三板部113”’上还可具有一卡孔1137,可在操作件130”’处于初始位置时供卡钩结构1382卡合,以暂时地将致动件138维持于当下的位置。
接着,使用者只需要将致动件138的卡钩结构1382扳离第三板部113”’,第二复位件152即可将致动件138往方向D4复位,而让前述的第三复位件153释放弹性势能而将操作件130”’推回初始位置以待下次使用。而致动件138则可被推至卡钩结构1382能卡合卡孔1137的位置以待下次使用。
最后,补充说明的是,依据所需容置的外接卡的数量不同,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外接卡组装件也可相应增加连接器的数量以及多组固持件与相关联的结构的数量,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Claims (26)

1.一种外接卡组装架,该外接卡组装架适于容置至少一外接卡,该外接卡组装架包括:
一架体,该架体用于容置该至少一外接卡;
一导轨件,该导轨件固设于该架体上,该导轨件设有一滑槽,该滑槽用于供该至少一外接卡插设,以及
至少一固持件,该至少一固持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架体,且该至少一固持件的部分可移除地设于该滑槽;其中,该至少一固持件适于在该滑槽中阻挡该至少一外接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其中该导轨件适于限定该至少一外接卡在一插拔方向上活动,该至少一固持件可沿一活动方向移离该滑槽,该至少一固持件的该活动方向与该至少一外接卡的该插拔方向有一角度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其中该架体具有一取放开口侧,该取放开口侧适于让该至少一外接卡通过,该至少一固持件具有一抵接斜面,该抵接斜面位于该至少一固持件朝向该取放开口侧的一侧,且非平行于该插拔方向与该活动方向,适于抵接该至少一外接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该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至少一复位件,该至少一复位件用以驱使该至少一固持件往该滑槽的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其中该至少一固持件的数量为多个,彼此相间隔地沿着该滑槽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该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一操作件,该操作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架体上而具有一初始位置与一解固位置,该至少一固持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操作件上,当该操作件在该初始位置时,该至少一固持件的部分位于该滑槽中,当该操作件往该解固位置移动时,该操作件驱使该至少一固持件退出该滑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该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另一复位件,该另一复位件衔接于该架体与该操作件之间,以驱使该操作件回到该初始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该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至少一锁固件,其中该操作件具有至少一导引槽以及至少一导引斜面,该至少一导引斜面沿该至少一导引槽配置,该至少一锁固件可活动地穿设于该至少一导引槽并抵接于该至少一导引斜面,该至少一固持件经由该至少一锁固件设置于该操作件上,以随着该至少一锁固件相对该至少一导引槽活动,该至少一导引斜面往相对远离该导轨件的方向倾斜,当该操作件往该解固位置移动时,该操作件的该至少一导引斜面将该至少一锁固件推离该导轨件,从而驱使该至少一固持件退出该滑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该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一推抵件,该推抵件连接于该操作件,用以在该至少一外接卡的一插拔方向上推抵该至少一外接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其中该架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取放开口侧与一对接侧,该取放开口侧适于让该至少一外接卡通过,该对接侧适于供该至少一外接卡插接,该推抵件可活动地介于该取放开口侧与该对接侧之间,当该操作件往该解固位置移动时,该推抵件朝该取放开口侧移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该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一传动组件,该传动组件设置于该架体上,该操作件经由该传动组件连动该推抵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其中该传动组件包括一齿条件、一第一齿轮件以及一第二齿轮件,该推抵件包括一齿条部,该齿条件固定于该操作件,该第一齿轮件与该第二齿轮件枢设于该架体上,该第一齿轮件衔接于该齿条件与该第二齿轮件之间,该第二齿轮件衔接于该第一齿轮件与该齿条部之间,当该操作件往该解固位置移动时,该传动组件带动该推抵件朝该取放开口侧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其中该推抵件包括至少一推抵部,该至少一推抵部介于该取放开口侧与该对接侧之间,该推抵件以该至少一推抵部在该插拔方向上推抵该至少一外接卡。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其中该第一齿轮件衔接于该齿条件的部分的半径大于该第一齿轮件衔接于该第二齿轮件的部分的半径。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其中该操作件包括一主体部、一卡扣部以及一弹臂部,该主体部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架体上,该卡扣部经由该弹臂部可摆动地连接于该主体部,该架体具有至少一卡孔,当该操作件在该解固位置时,该卡扣部可分离地插设于该至少一卡孔,以将该操作件维持于该解固位置。
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该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一致动件,该致动件枢设于该架体且介于该架体与该操作件之间,用以驱使该操作件由该初始位置至该解固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其中该操作件具有至少一导引斜面,该至少一导引斜面位于该操作件朝向该致动件的一侧且往相对靠近该导轨件的方向倾斜,该致动件具有至少一抵接斜面,该至少一抵接斜面位于该致动件朝向该操作件的一侧且往相对远离该导轨件的方向倾斜,该至少一抵接斜面可活动地抵接于该至少一导引斜面,当该致动件相对该架体转动时,该至少一抵接斜面推抵该至少一导引斜面,以将该操作件推离该导轨件而至该解固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其中该致动件还包括一卡钩结构,当该致动件使该操作件切换至该解固位置时,该卡钩结构卡扣于该架体以维持该致动件的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该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复位件以及一第二复位件,该至少一第一复位件用以驱使该至少一固持件往该滑槽的方向移动,该第二复位件衔接于该架体与该致动件之间,以驱使该致动件的该至少一抵接斜面相对远离该操作件的该至少一导引斜面。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卡组装架,该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至少一连接器,该至少一连接器适于与该至少一外接卡对接,其中该架体包括一第一板部、一第二板部、一第三板部以及一第四板部,该第二板部、该第三板部以及该第四板部分别衔接于该第一板部的相异侧,该第二板部衔接于该第三板部与该第四板部之间,该第一板部、该第三板部以及该第四板部共同围绕出一取放开口,该取放开口适于让该至少一外接卡通过,该至少一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板部上,该导轨件固定于该第三板部上,该至少一固持件可活动地穿设于该第三板部。
21.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适于容置至少一外接卡,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机箱;以及
至少一外接卡组装架,该至少一外接卡组装架包括:
一架体,该架体用于容置该至少一外接卡;
一导轨件,该导轨件固设于该架体上,该导轨件设有一滑槽,该滑槽用于供该至少一外接卡插设,以及
至少一固持件,该至少一固持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架体,且该至少一固持件的部分可移除地设于该滑槽;其中,该至少一固持件适于在该滑槽中阻挡该至少一外接卡。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至少一复位件,该至少一复位件用以驱使该至少一固持件往该滑槽的方向移动。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一操作件,该操作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架体上而具有一初始位置与一解固位置,该至少一固持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操作件上,当该操作件在该初始位置时,该至少一固持件的部分位于该滑槽中,当该操作件往该解固位置移动时,该操作件驱使该至少一固持件退出该滑槽。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一复位件,该复位件衔接于该架体与该操作件之间,以驱使该操作件回到该初始位置。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一推抵件,该推抵件连接于该操作件,用以在该至少一外接卡的一插拔方向上推抵该至少一外接卡。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外接卡组装架还包括一致动件,该致动件枢设于该架体且介于该架体与该操作件之间,用以驱使该操作件由该初始位置至该解固位置。
CN202010952826.3A 2020-09-11 2020-09-11 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Active CN114167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2826.3A CN114167950B (zh) 2020-09-11 2020-09-11 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TW109131899A TWI780486B (zh) 2020-09-11 2020-09-16 外接卡組裝架與包含其之電子裝置
US17/080,883 US11632870B2 (en) 2020-09-11 2020-10-27 C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add-on car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2826.3A CN114167950B (zh) 2020-09-11 2020-09-11 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7950A true CN114167950A (zh) 2022-03-11
CN114167950B CN114167950B (zh) 2023-09-29

Family

ID=8047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2826.3A Active CN114167950B (zh) 2020-09-11 2020-09-11 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2870B2 (zh)
CN (1) CN114167950B (zh)
TW (1) TWI780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2359B (zh) * 2022-08-03 2024-02-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機箱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67136A1 (en) * 2007-09-06 2009-03-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ck-Based Support System for Electronic Cards
CN102541199A (zh) * 2010-12-20 2012-07-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附加卡固定装置
CN103174708A (zh) * 2011-12-22 2013-06-26 成卓 快速锁紧连接装置
AU2013100996A4 (en) * 2012-07-30 2013-08-15 Treefrog Developments, Inc. Housing For Encasing A Tablet Computer
CN103513727A (zh) * 2012-06-27 2014-01-1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卡模块及扩展卡固定结构
CN204229293U (zh) * 2014-09-25 2015-03-2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接口卡快拆功能的电子装置
US20150085451A1 (en) * 2013-09-23 2015-03-26 Wistron Corporation Removable cag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7752411U (zh) * 2017-12-25 2018-08-21 深圳中电长城信息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扩展卡支架
TWI662883B (zh) * 2018-03-30 2019-06-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組件
CN210324028U (zh) * 2019-09-18 2020-04-1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扣合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CN111435261A (zh) * 2019-01-11 2020-07-21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固定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7731A (en) * 1963-07-19 1965-07-27 Applied Dev Corp Printed circuit hardware
US4840570A (en) * 1988-06-27 1989-06-20 Teknekron Infoswitch Corporation Plug-in card module
US7663889B2 (en) * 2006-10-23 2010-02-16 Sun Microsystems, Inc. Mechanism for facilitating hot swap capability
US8885336B2 (en) * 2010-12-29 2014-11-11 OCZ Storage Solutions Inc.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dissipating heat from a computer expansion card
CN103034301B (zh) * 2011-10-08 2016-03-3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接口卡扩展模块、计算机机壳及计算机主机
CN110494817B (zh) * 2017-07-19 2023-09-0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扩展卡保持
TWI717120B (zh) * 2019-11-22 2021-01-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擴充卡安裝結構及電路組件
US11778768B2 (en) * 2020-08-21 2023-10-03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High-speed performance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odular electronics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67136A1 (en) * 2007-09-06 2009-03-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ck-Based Support System for Electronic Cards
CN102541199A (zh) * 2010-12-20 2012-07-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附加卡固定装置
CN103174708A (zh) * 2011-12-22 2013-06-26 成卓 快速锁紧连接装置
CN103513727A (zh) * 2012-06-27 2014-01-1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卡模块及扩展卡固定结构
AU2013100996A4 (en) * 2012-07-30 2013-08-15 Treefrog Developments, Inc. Housing For Encasing A Tablet Computer
US20150085451A1 (en) * 2013-09-23 2015-03-26 Wistron Corporation Removable cag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4229293U (zh) * 2014-09-25 2015-03-2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接口卡快拆功能的电子装置
CN207752411U (zh) * 2017-12-25 2018-08-21 深圳中电长城信息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扩展卡支架
TWI662883B (zh) * 2018-03-30 2019-06-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組件
CN111435261A (zh) * 2019-01-11 2020-07-21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固定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设备
CN210324028U (zh) * 2019-09-18 2020-04-1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扣合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32870B2 (en) 2023-04-18
TW202211560A (zh) 2022-03-16
CN114167950B (zh) 2023-09-29
TWI780486B (zh) 2022-10-11
US20220087044A1 (en) 2022-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2984B (zh) 托盘机构及其服务器设备
CN107787137B (zh) 电子装置及托盘
TWI481338B (zh) 硬碟固定裝置
US8081480B2 (en) Fixing module and case having the fixing module
US8576558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with rotating member for retaining and buffering data storage device
TWI786677B (zh) 托盤組件與包含其之電子裝置
US9541968B2 (en) Housing having fixing mechanism
US2014015316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etachable assembly thereof
US10264696B2 (en) Top loading cartridge
CN114167950A (zh) 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US7721970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card reader
TWI512435B (zh) 伺服器
CN108874054B (zh) 扩充卡卡匣及扩充卡机箱集成装置
CN109388199B (zh)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CN216123272U (zh) 固定组件及包括固定组件的电子装置
TWI568332B (zh) 電腦設備
CN113782064B (zh) 硬盘固定组件
CN108874051A (zh) 电脑机箱
TWI492069B (zh) 介面卡擴充模組
CN213276500U (zh)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机构
TWI795082B (zh) 電容組裝盒與組裝架組
TWI822520B (zh) 機箱及其電池模組保持機構
TWI832615B (zh) 機箱及電子裝置於該機箱的快拆機構
CN212138142U (zh) 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CN112312716B (zh) 组件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