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2520B - 機箱及其電池模組保持機構 - Google Patents

機箱及其電池模組保持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2520B
TWI822520B TW111148241A TW111148241A TWI822520B TW I822520 B TWI822520 B TW I822520B TW 111148241 A TW111148241 A TW 111148241A TW 111148241 A TW111148241 A TW 111148241A TW I822520 B TWI822520 B TW I8225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side wall
chassis
holding mechanism
h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8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欣偉
江泰毅
張秉豐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48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252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2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252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種機箱及其電池模組保持機構。電池模組保持機構設置在機箱的側板且包括一容置件、一結合模組以及一卡扣件。容置件具有一底壁以及設置於底壁的多個側壁,多個側壁彼此連接以形成一容置空間以及一開口,電池模組經由開口置入或移出容置空間。結合模組設置於容置件的多個側壁的一第一側壁,且可拆卸地結合於機箱的一側板。卡扣件設置於容置件的底壁且對應於多個側壁的一第二側壁,卡扣件延伸至開口且可解除限位地於開口限位電池模組。結合模組的邊緣低於第一側壁的頂緣,且第一側壁的頂緣的高度小於電池模組的高度。

Description

機箱及其電池模組保持機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電子裝置的機箱結構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的小型化的機箱及電池模組保持機構。
現有的計算機裝置包括用來裝載多個電子模組的機箱,機箱包括多個機構用來定位個電子模組。其中電池模組具有保持機構使其保持於機箱中。現有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包括底壁以及設置於底壁且圍繞形成一容置空間的周壁,電池模組放置於由底壁與周壁形成的容置空間中。電池模組保持機構懸掛於機箱的懸掛件以及使電池模組限位於容置空間的限位件為一體化結構,且一體化的懸掛件及限位件突出地設置在周壁的頂部邊緣。
現有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由於一體化的懸掛件及限位件突出地設置在周壁的頂部邊緣,因此使得從底壁至一體化的懸掛件及限位件的整體高度比電池模組的高度高出相當多。當新一代的機箱結構朝向小型化發展時,現有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整體高度大於新一代的機箱結構的高度,因而無法適用於新一代的機箱結構。
另外,由於現有的懸掛件及限位件是一體化的結構,而限位件必須朝周壁的外側產生彈性變形才能解除限位,如果要將電池模組從保持機構取出,必須先將保持機構從機箱拆下,限位件才有足夠的空間產生彈性變形以解除限位而取下電池模組,這樣在使用上相當不便。
另外,現有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的周壁與安裝在機箱中的擴充卡、介面卡或顯示卡之間由於尺寸無法配合而產生一間距,因而現有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無法供機箱中擴充卡、介面卡或顯示卡承靠定位。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機箱及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周壁高度過大而無法適用於小型化機箱的問題。同時其將保持機構安裝於機箱的限位件和將電池模組限位於保持機構的限位件分離設置,解決了現有技術必須先將保持機構從機箱取下才能取出電池模組的問題。另外在周壁朝向電子卡的一側形成厚度較大的部分,以便供電子卡能夠承靠定位。
本發明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的一實施例包括一容置件、一結合模組以及一卡扣件。容置件具有一底壁以及設置於底壁的多個側壁,多個側壁彼此連接以形成一容置空間以及一開口,電池模組經由開口置入或移出容置空間。結合模組設置於容置件的多個側壁的一第一側壁,且可拆卸地結合於機箱的一側板。卡扣件設置於容置件的底壁且對應於多個側壁的一第二側壁,卡扣件延伸至開口且可解除限位地於開口限位電池模組。結合模組的邊緣低於第一側壁的頂緣,且第一側壁的頂緣的高度小於電池模組的高度。
本發明的機箱的一實施例包括一機箱本體以及上述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機箱本體包括一底板以及設置於底板的至少一側板,側板具有至少一限位槽以及一定位孔。結合模組可拆卸地結合於至少一限位槽及定位孔。至少一限位槽的邊緣設有一定位狹縫,定位狹縫是沿著第三方向延伸,定位孔的軸向與第三方向相交。
本發明的機箱及電池模組保持機構藉由使結合模組的邊緣低於容置件的邊緣,使得本發明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的高度大幅降低而能夠適用於小型化的機箱。另外由於使電池模組保持機構結合於機箱的結合模組以及使電池模組限位於容置空間的限位件是分開設置,使用者能夠直接從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取出電池模組,不需要如現有技術必須先將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從機箱拆下,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請參閱圖1及圖2,其表示本發明的機箱的一實施例。本實施例的機箱1包括一機箱本體10以及一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機箱本體10包括一底板11、兩個相對設置的側板12,一前板(未圖示)以及一後板13。前板、兩個側板12與後板13設置於底板11,側板12與後板13相鄰設置,底板11供承載主機板,後板13在靠近側板12處具有設置擴充卡的空間,例如設置PCIE卡的空間。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設置側板12的內表面且鄰接於擴充卡的容置空間。
於此先行定義一第一方向L1、一第三方向L3以及一第二方向L2,其中第一方向L1與第三方向L3是平行於側板12,第二方向L2垂直於側板12,第一方向L1垂直於底板11,第三方向L3是平行於底板11。側板12設有兩個溝槽121以及一定位孔122,溝槽121是沿著第一方向L1延伸,在每個溝槽121的邊緣設有一定位狹縫123,定位狹縫123是沿著第三方向L3延伸。
請參閱圖3、圖4、圖5及圖6,本實施例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包括一容置件21、一結合模組22以及一卡扣件23。
容置件21包括一底壁211以及直立設置於底壁211的多個側壁212。多個側壁212彼此連接而圍繞形成一容置空間S以及一開口O。一電池模組B經由開口O置入容置空間S,由底壁211承載且由多個側壁212定位。本實施例的多個側壁212包括一第一側壁212a、一第二側壁212b、一第三側壁212c以及一第四側壁212d。其中第一側壁212a與第三側壁212c相對設置,第二側壁212b與第四側壁212d相對設置。第二側壁212b鄰接於第一側壁212a與第三側壁212c,第四側壁212d鄰接於第一側壁212a與第三側壁212c。第一側壁212a、第二側壁212b及第四側壁212d的頂緣的高度都小於電池模組B的高度,其中第二側壁212b的頂緣的高度大於第一側壁212a和第四側壁212d的頂緣的高度。第三側壁212c的部分的頂緣的高度略大於電池模組B的高度。
結合模組22設置於第一側壁212a,而且第一側壁212a是對應於機箱本體10的側板12。結合模組22包括第一限位件221以及第二限位件222,第一限位件221在與側板12平行的第一方向L1使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在側板12上產生限位,第二限位件222在與側板12平行且與第一方向L1正交的第三方向L3使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在側板12上產生限位,而且第一限位件221又在與側板12垂直的第二方向L2上產生限位。藉此結合模組22使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定位於機箱本體10的側板12。第一方向L1是與機箱本體10的底板11垂直,第三方向L3是與機箱本體10的底板11平行。
第一限位件221包括一第一本體2211以及一第一限位部2212,第一本體2211包括一連接部2213以及一延伸部2214。連接部2213連接延伸部2214,且連接部2213連接於第一側壁212a,使得第一本體2211呈現L字形,延伸部2214與第一側壁212a之間具有一間距。本實施的延伸部2214是朝向第三方向L3延伸,第一限位部2212設置於延伸部2214靠近第一側壁212a的表面,本實施例的第一限位部2212為一限位肋,其沿著第三方向L3延伸。本實施例的結合模組22包括兩個第一限位件221,兩個第一限位件221係沿著第三方向L3彼此相隔既定距離地設置。
第一限位件221穿過溝槽121後使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沿第三方向L3移動直到連接部2213抵靠於溝槽121的邊緣,然後由溝槽121的邊緣導引使第一限位件221沿第一方向L1移動至定位狹縫123的位置,接著使第一限位部2212沿第三方向L3移動進入定位狹縫123,最後使第一限位部2212定位於定位狹縫123,同時延伸部2214靠近第一側壁212a的表面抵接於機箱本體10的側板12。藉由定位狹縫123限制第一限位部2212於第一方向L1上的移動而對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在第一方向L1上產生限位,同時藉由延伸部2214靠近第一側壁212a的表面抵接於機箱本體10的側板12,使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在第二方向L2上產生限位。
第二限位件222包括一第一懸臂部2221以及一鎖扣部2222,第一懸臂部2221設置於第一側壁212a且朝第二方向L2向延伸。第一懸臂部2221的一端連接於第一側壁212a,第一懸臂部2221的另一端為自由端,鎖扣部2222設置於自由端且位於第一懸臂部2221遠離第一側壁212a的表面。本實施例的鎖扣部2222為一凸柱,其軸向係平行於第二方向L2,即鎖扣部2222的軸向是與第三方向L3正交。第一懸臂部2221的自由端與第一側壁212a之間具有一間距,提供第一懸臂部2221的自由端移動的空間。
第二限位件222更包括一操作部2223,操作部2223連接於第一懸臂部2221的自由端且對應於第二側壁212b往第二方向L2延伸。使用者施力於操作部2223使其沿第二方向L2移動,藉此連帶使第一懸臂部2221的自由端沿第二方向L2移動。
當第一限位件221如前所述定位於溝槽121的邊緣時,第二限位件222的鎖扣部2222卡合於側板12的定位孔122。由於鎖扣部2222的軸向是與第三方向L3正交,因此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藉由鎖扣部2222在第三方向L3上產生限位。
如此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藉由結合模組22定位於機箱本體10的側板12且在彼此正交的第一方向L1、第三方向L3及第二方向L2上產生限位。當使用者欲將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從側板12拆下時,使用者施力於第二限位件222的操作部2223,使第一懸臂部2221的自由端沿第二方向L2往遠離側板12方向移動,藉此使第二限位件222的鎖扣部2222解除與定位孔122的卡合,使得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能夠沿第三方向L3移動而使第一限位部2212移出定位狹縫123,然後更進一步使延伸部2214離開對應於溝槽121的位置而解除第二方向L2的限位,使得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能夠從機箱本體10的側板12拆下。
卡扣件23包括一第二懸臂部231以及一卡扣部232,第二懸臂部231的一端連接於容置件21的底壁211,第二懸臂部231沿著第一方向L1朝向容置件21的開口O延伸,第二懸臂部231的另一端為自由端。卡扣部232設置於第二懸臂部231的自由端且為平行於底壁211的一板狀結構。第二懸臂部231對應於第二側壁212b且與第二側壁212b之間具有一間距,以提供第二懸臂部231沿第三方向L3移動的空間。當電池模組B放置於容置件21的容置空間S時,電池模組B的側面分別抵接於第一側壁212a、第三側壁212c、第四側壁212d以及第二懸臂部231,電池模組B的頂部抵接於卡扣部232,藉此電池模組B限位於容置件21的容置空間S中。
當使用者欲將電池模組B從容置件21取出時,使用者施力於卡扣部232使其沿第三方向L3移動而解除卡扣部232對電池模組B的限位,便可將電池模組B從容置件21取出。
為了方便取出電池模組B,第三側壁212c設有一凹口部212e,凹口部212e是從第三側壁212c的頂緣往底壁211凹下,形成凹口部212e的第三側壁212c的頂緣的高度是小於電池模組B的高度。
為了使電池模組B能夠更穩固地定位於容置件21,容置件21更包括一定位槽213,定位槽213設置於第四側壁212d與底壁211的連接處,電池模組B具有一定位凸緣B1,藉由定位凸緣B1卡合於定位槽213,使電池模組B的一側與容置件21卡合定位。另外,第四側壁212d本身也形成朝向容置空間S內凹的弧形結構,藉由與電池模組B干涉而彈性變形以抵接於電池模組B,對電池模組B的側面提供夾持的作用。
電池模組保持機構20更包括一增厚承靠件24,增厚承靠件24設置於第三側壁212c且向外突出,用於增加第三側壁212c的厚度,一方面強化第三側壁212c的結構,另一方面補償擴充卡的邊緣與第三側壁212c之間的間距,而使得擴充卡得以承靠於增厚承靠件24。為了實現輕量化,本實施例的增厚承靠件24是以多個水平與垂直方向延伸肋條組成,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是實心的塊狀結構。
請參閱圖7,其表示擴充卡P的邊緣承靠定位於增厚承靠件24的狀態。
本發明的機箱及電池模組保持機構藉由使結合模組的邊緣低於容置件的邊緣,使得本發明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的高度大幅降低而能夠適用於小型化的機箱。另外由於使電池模組保持機構結合於機箱的結合模組以及使電池模組限位於容置空間的限位件是分開設置,使用者能夠直接從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取出電池模組,不需要如現有技術必須先將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從機箱拆下,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可裝設於伺服器主機中,該伺服器主機係可用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運算、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亦可當作5G伺服器、雲端伺服器或車聯網伺服器使用。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1:機箱
10:機箱本體
11:底板
12:側板
13:後板
20:電池模組保持機構
21:容置件
22:結合模組
23:卡扣件
24:增厚承靠件
121:溝槽
122:定位孔
123:定位狹縫
211:底壁
212:側壁
212a:第一側壁
212b:第二側壁
212c:第三側壁
212d:第四側壁
212e:凹口部
213:定位槽
221:第一限位件
222:第二限位件
231:第二懸臂部
232:卡扣部
2211:第一本體
2212:第一限位部
2213:連接部
2214:延伸部
2221:第一懸臂部
2222:鎖扣部
2223:操作部
B:電池模組
B1:定位凸緣
L1:第一方向
L2:第二方向
L3:第三方向
O:開口
S:容置空間
P:擴充卡
圖1為本發明的機箱的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從圖1的機箱拆卸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的一實施例保持電池模組的立體圖。 圖4為電池模組與圖3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分解的立體分解圖。 圖5為圖4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圖6為圖4的又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圖7為設置於機箱的擴充卡承靠定位於電池模組保持機構的示意圖。
1:機箱
10:機箱本體
11:底板
12:側板
13:後板
20:電池模組保持機構
21:容置件
23:卡扣件
24:增厚承靠件
B:電池模組

Claims (8)

  1. 一種電池模組保持機構,使一電池模組保持於一機箱,該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包括:一容置件,具有一底壁以及設置於該底壁的多個側壁,該等側壁彼此連接以形成一容置空間以及一開口,該電池模組經由該開口置入或移出該容置空間;一結合模組,設置於該容置件的該等側壁的一第一側壁,且可拆卸地結合於該機箱的一側板;以及一卡扣件,設置於該容置件的該底壁且對應於該等側壁的一第二側壁,包括一第二懸臂部以及一卡扣部,該第二懸臂部的一端連接於該容置件的該底壁且垂直於該底壁地往該容置空間的該開口延伸,該第二懸臂部的另一端為自由端,該卡扣部設置於該第二懸臂部的該自由端且於該開口限位該電池模組;其中該容置件更包括一定位槽,其設置於該等側壁的一第四側壁與該底壁的連接處,該第四側壁與該第二側壁相對設置,供該電池模組的一定位凸緣卡合定位,且該第四側壁具有往該容置空間凸起的弧形結構,該弧形結構與該電池模組干涉而彈性變形以抵接於該電池模組;其中該結合模組的邊緣低於該第一側壁的頂緣,且該第一側壁的該頂緣的高度小於該電池模組的高度;其中,該卡扣部可沿一第三方向移動而解除該卡扣部對該電池模組的限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其中該結合模組包括:一第一限位件,該容置件由該第一限位件可拆卸地結合於該機箱的該側板且於一第一方向以及與該第一方向正交的一第二方向上形成限位;以及一第二限位件,該容置件由該第二限位件結合於該機箱的該側板且在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正交的該第三方向上形成限位,該限位為可解除。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其中該第一限位件包括一第一本體以及一第一限位部,該第一本體包括一連接部以及一延伸部,該連接部連接於該第一側壁,該延伸部從該連接部沿著該第三方向延伸且與該第一側壁之間具有一間距,該第一限位部設置於該延伸部靠近該第一側壁的表面且沿著該第三方向延伸,該第一限位部穿設於該機箱的該側板的一溝槽,且該第一限位部可拆卸地卡合於設置於該溝槽的邊緣的一定位狹縫。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其中該第二限位件包括一第一懸臂部以及一鎖扣部,該第一懸臂部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側壁且另一端為自由端,該鎖扣部凸設於該第一懸臂部的該自由端,且鎖扣部的軸向是與該第三方向相交,該第一懸臂部擺動使該鎖扣部靠近或遠離該機箱的該側板,使該鎖扣部卡合於 該機箱的該側板的一定位孔。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其中該第二限位件更包括一操作部,該操作部連接於該第一懸臂部的該自由端且延伸至對應於該第二側壁的位置,且該操作部與該第二側壁之間具有一間距。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其中該容置件的該等側壁的一第三側壁具有一凹口部,該凹口部鄰近於該卡扣件,形成該凹口部的該第三側壁的部分的頂緣的高度小於該電池模組的高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模組保持機構,其更包括一增厚承靠件,設置該等側壁的一第三側壁且從該第三側壁朝側向突出,該第三側壁相對於該第一側壁且相鄰於該第二側壁,且設置該增厚承靠件的該第三側壁的部分的頂緣的高度大於該電池模組的高度,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二側壁的頂緣的高度小於該電池模組的高度。
  8. 一種機箱,其包括:一機箱本體,其包括一底板以及設置於該底板的至少一側板,該側板具有至少一溝槽以及一定位孔;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模組保持機構,該結合模組可拆卸地結合於該至少一溝槽及該定位孔; 其中該至少一溝槽的邊緣設有一定位狹縫,該定位狹縫是沿著該第三方向延伸,該定位孔的軸向與該第三方向相交。
TW111148241A 2022-12-15 2022-12-15 機箱及其電池模組保持機構 TWI822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8241A TWI822520B (zh) 2022-12-15 2022-12-15 機箱及其電池模組保持機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8241A TWI822520B (zh) 2022-12-15 2022-12-15 機箱及其電池模組保持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2520B true TWI822520B (zh) 2023-11-11

Family

ID=89722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8241A TWI822520B (zh) 2022-12-15 2022-12-15 機箱及其電池模組保持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2252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400A (zh) * 2011-03-28 2012-10-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承载架、壳体及支撑结构
US9831477B2 (en) * 2015-02-04 2017-11-28 Wistr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ttery accommodating module
CN209086844U (zh) * 2019-01-08 2019-07-09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固定机构与包括该固定机构的服务器机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400A (zh) * 2011-03-28 2012-10-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承载架、壳体及支撑结构
US9831477B2 (en) * 2015-02-04 2017-11-28 Wistr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ttery accommodating module
CN209086844U (zh) * 2019-01-08 2019-07-09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固定机构与包括该固定机构的服务器机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7370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wo slots different in width
US5812370A (en) Media eject mechanism
US9166337B2 (en) Externally latching I/O housing
US8081480B2 (en) Fixing module and case having the fixing module
US20190113954A1 (en) Engaging mechanism, transmission dock equipped with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7701725B2 (en) Computer system with riser card
US784810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6079620A (ja) 部品を装置内に保持するシステム
US9541968B2 (en) Housing having fixing mechanism
US20110255234A1 (en) Expansion card module
TWI442385B (zh) 儲存裝置抽取盒
US10264696B2 (en) Top loading cartridge
US2014015316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etachable assembly thereof
TW201308054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連接埠
US7179125B2 (en) Mounting device for connector
KR20020057436A (ko) 휴대용컴퓨터
US8437133B2 (en) Latching module mounting system
TWI822520B (zh) 機箱及其電池模組保持機構
TWI578135B (zh) 具有可卸除電池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US9612630B2 (en) Flash drive
US200802664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variably positionable imaging device
CN107977054B (zh) 主板组件
TWI762341B (zh) M.2介面模組及包含其的伺服器
US7450374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CN114167950A (zh) 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