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8199B -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8199B
CN109388199B CN201811072604.1A CN201811072604A CN109388199B CN 109388199 B CN109388199 B CN 109388199B CN 201811072604 A CN201811072604 A CN 201811072604A CN 109388199 B CN109388199 B CN 1093881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hole
fixing
tray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726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8199A (zh
Inventor
张超
周海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726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81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8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8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8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8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7Mounting of fixed and removable disk 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Packaging For Recording Dis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公开了一种硬盘固定装置。本发明实施例中,硬盘固定装置,包括:托盘(101)、安装在托盘(101)上的背板(102)和硬盘固定组件(103);背板(102)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器(1021),背板(102)通过连接器(1021)与硬盘电连接;托盘底部(1011)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012);硬盘固定组件(103)包括:硬盘托架(1031),以及硬盘固定卡件(1032);硬盘托架底部(10311)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1012)对应的第二卡接部(10312);硬盘固定卡件(1032)卡接在硬盘托架(1031)的两侧,形成放置硬盘的容置空间;在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与硬盘固定卡件(1032)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033)。本发明实施例的硬盘固定装置,使得可以快速且省力地拆装硬盘。

Description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硬盘是电脑和服务器(如存储式服务器)中主要的存储媒介,如电脑中的操作系统,服务器中的数据都存储在硬盘内。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需要存储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增加了更换硬盘的次数。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无论是电脑端还是服务器,硬盘均是通过螺丝进行的固定。但是,通过螺丝的方式进行锁固,需要借助螺丝刀等辅助工具,拆装繁琐,尤其对于存储式服务器来说,若同时需要更换多个硬盘时,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固定装置,使得可以快速且省力地拆装硬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硬盘固定装置,包括:托盘101、安装在托盘101上的背板102和硬盘固定组件103;背板102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器1021,背板102通过连接器1021与硬盘电连接;托盘底部1011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012;硬盘固定组件103包括:硬盘托架1031,以及硬盘固定卡件1032;
硬盘托架底部10311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1012对应的第二卡接部10312,硬盘托架1031通过第一卡接部1012与第二卡接部10312卡接,固定于托盘底部1011;硬盘固定卡件1032卡接在硬盘托架1031的两侧,形成放置硬盘的容置空间;在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与硬盘固定卡件1032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033,通过挤压硬盘固定卡件1032以使弹性部件1033发生形变后,将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内或者将硬盘从容置空间取出,其中,在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后,通过硬盘固定卡件1032上设置的第三卡接部10321,将硬盘固定于容置空间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硬盘固定组件103设置在托盘101上,硬盘固定组件103包括硬盘托架1031和硬盘固定卡件1032,硬盘固定卡件1032卡接在该硬盘托架1031的两侧,为可拆卸连接,同时,硬盘托架1031通过第一卡接部1012和第二卡接部10312卡接,固定于托盘底部1011,使得硬盘固定组件103与托盘101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拆卸或组装。在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与硬盘固定卡件1032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033,通过挤压硬盘固定卡件1032,使得该弹性部件1033发生形变,进而方便将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内,并通过第三卡接部10321将硬盘固定于该容置空间中,当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后,由于无需再挤压该硬盘固定卡件1032,弹性部件1033从压缩状态恢复而产生的力会压住硬盘,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硬盘的稳固性,防止出现硬盘从容置空间中滑落的情况。当然,也可以通过按压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方式,将硬盘从该容置空间中取出。在整个硬盘的安装过程中,由于无需借助辅助工具(如螺丝刀),即可将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中,使得整个硬盘的安装过程更加简单、省力,也加快了安装或拆卸硬盘的速度。此外,由于背板10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器,使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托盘101上灵活的安装多个硬盘固定组件,提高该硬盘固定装置的拓展性。
另外,硬盘托架底部10311的两侧各自设置有滑槽10313,滑槽10313的开口方向与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垂直,硬盘固定卡件1032通过滑槽10313安装在硬盘托架1031的预设区域。通过设置的滑槽10313可以快速将硬盘固定卡件1032安装在硬盘托架底部10311,同时,滑槽10313的开口方向与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垂直,使得硬盘固定卡件1032在外力或弹性部件1033的作用下在该滑槽10313内运动,便于硬盘的放置和取出。
另外,第三卡接部10321为凸起柱体,凸起柱体与硬盘的预留螺孔对应,其中,通过将凸起柱体插入预留螺孔内,固定硬盘。第三卡接部10321为凸起柱体,且与硬盘的预留孔对应,提高了该硬盘固定装置对硬盘固定的牢固性,同时由于目前市面上的硬盘均留有预留孔,无需再对硬盘作任何改进,提高了该硬盘固定装置的适用性。
另外,弹性部件1033为弹簧;硬盘托架1031还包括设置在硬盘托架1031的两侧侧壁的弹簧销钉孔1034,弹簧销钉孔1034用于通过销钉固定弹簧,其中,销钉、弹簧以及弹簧销钉孔三者同轴。销钉、弹簧以及弹簧销钉孔1034三者同轴,确保弹簧不会因受力不均而造成的移动,从而保证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的稳定性。
另外,第一卡接部1012包括第一固定孔10121以及与第一固定孔连接的向上的第一凸起10122,第一凸起10122的面积小于第一固定孔10121的面积;第二卡接部10312包括第二固定孔103121以及与第二固定孔103121连接的向下的第二凸起103122,第二凸起103122的面积小于第二固定孔103121的面积,其中,第一固定孔10121在托盘底部1011的位置与第二固定孔103121在硬盘托架底部的位置对应。第一凸起10122与第二凸起103122两者配合使用,通过两个凸起牢牢的将硬盘托架1031稳定地固定在该托盘底部1011,使得硬盘托架1031不会发生晃动。
另外,硬盘托架1031还包括设置在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的力臂销钉孔1035和转轴销钉孔1036;硬盘固定组件还包括:力臂组件1037,力臂组件1037通过力臂销钉孔1035与力臂销钉,以及转轴销钉孔1036与转轴销钉固定在硬盘托架1031上;托盘101还包括设置在托盘侧壁上的第一滑孔104,其中,第一滑孔104的孔径与转轴销钉的直径相同;第一滑孔104为竖直形状且垂直于托盘底部,力臂组件1037在向下的力的作用下围绕转轴销钉转动,并带动硬盘托架1031向连接器1021的方向运动。增加力臂组件1037,力臂组件1037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力臂组件1037连接的硬盘托架1031向连接器1021的方向运动,当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后,通过力臂组件1037即可快速将硬盘与连接器1021连接,而无需人工对准连接器1021,手动推动硬盘托架1031向连接器1021运动,让硬盘与连接器1021连接,因而,大大节省了用户的力量。
另外,硬盘托架1031还包括抽芽1038,抽芽设置在硬盘托架1031与托盘侧壁接触的一侧;托盘101还包括设置在托盘侧壁上的:第二滑孔105和第三滑孔106,第二滑孔105以及第三滑孔106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抽芽1038连接,其中,第二滑孔105以及第三滑孔106孔径与对应的抽芽1038的直径相同;第二滑孔105和第三滑孔106为L形,且第二滑孔105和第三滑孔106的弯折的开口朝向连接器1021,其中,硬盘托架1031向连接器1021运动过程中,第二滑孔105以及第三滑孔106中各自对应的抽芽1038从与托盘底部1011垂直的位置运动至与托盘底部1011平行的位置。硬盘托架1031上增加抽芽1038,且与托盘101侧壁设置第二滑孔105和第三滑孔106配合使用,确保硬盘托架1031稳定、且无偏移地向连接器1021的方向运动。
另外,硬盘固定卡件1032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扣10322,卡扣10322设置在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顶部,卡扣10322包括与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侧壁呈锐角的斜面,斜面用于辅助硬盘导入至容置空间内。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顶部设置至少一个卡扣10322,进一步增加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稳固性,同时,将硬盘放入容置空间的过程中,由于卡扣10322的斜面与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侧壁呈锐角,通过该斜面,可以快速地辅助硬盘滑入容置空间。
另外,硬盘托架1031还包括第一止位柱1039;第一止位柱1039设置在硬盘托架底部10311的预设位置处,第一止位柱1039用于阻挡硬盘固定卡件1032向容置空间的方向运动。通过增加的第一止位柱1039,防止硬盘固定卡件1032在弹力的作用力下弹出滑槽10313。
另外,硬盘托架1031还包括第二止位柱1040,第二止位柱1040设置于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且靠近力臂销钉孔1035的位置;第二止位柱1040用于阻挡力臂组件1037转动的角度超过预设阈值。通过增加的第二止位柱1040,防止力臂组件1037的用力过大对硬盘托架1031或者对背板102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硬盘固定装置中托架、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硬盘固定装置中硬盘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硬盘固定装置中硬盘固定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放置硬盘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放置硬盘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硬盘完成放置后的硬盘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硬盘固定装置中硬盘固定组件的侧视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硬盘固定装置中托架、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硬盘固定装置中硬盘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硬盘完成放置后的硬盘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力臂组件未转动时硬盘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力臂组件转动完毕后硬盘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硬盘固定装置中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未完全咬合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硬盘固定装置中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完全咬合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硬盘固定装置中硬盘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硬盘固定装置中硬盘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中硬盘固定装置中硬盘固定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硬盘固定装置。该硬盘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硬盘,本实施方式不对该硬盘固定装置的应用场景作限制,例如,该硬盘固定装置可以安装在存储型服务器的主机箱中,也可以运用于电脑主机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该硬盘固定装置,包括:托盘101、安装在托盘101上的背板102和硬盘固定组件103。
背板102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器1021,背板102通过连接器1021与硬盘电连接;托盘底部1011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012;硬盘固定组件103包括:硬盘托架1031,以及硬盘固定卡件1032;硬盘托架底部10311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1012对应的第二卡接部10312,硬盘托架1031通过第一卡接部1012与第二卡接部10312卡接,固定于托盘底部1011;硬盘固定卡件1032卡接在硬盘托架1031的两侧,形成放置硬盘的容置空间;在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与硬盘固定卡件1032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033,通过挤压硬盘固定卡件1032以使弹性部件1033发生形变后,将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内或者将硬盘从容置空间取出,其中,在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后,通过硬盘固定卡件1032上设置的第三卡接部10321,将硬盘固定于容置空间内。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硬盘固定组件103设置在托盘101上,硬盘固定组件103包括硬盘托架1031和硬盘固定卡件1032,硬盘固定卡件1032卡接在该硬盘托架1031的两侧,为可拆卸连接,同时,硬盘托架1031通过第一卡接部1012和第二卡接部10312卡接,固定于托盘底部1011,使得硬盘固定组件103与托盘101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拆卸或组装。在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与硬盘固定卡件1032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033,通过挤压硬盘固定卡件1032,使得该弹性部件1033发生形变,进而方便将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内,并通过第三卡接部10321将硬盘固定于该容置空间中,当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后,由于无需再挤压该硬盘固定卡件1032,弹性部件1033从压缩状态恢复而产生的力会压住硬盘,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硬盘的稳固性,防止出现硬盘从容置空间中滑落的情况。当然,也可以通过按压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方式,将硬盘从该容置空间中取出。在整个硬盘的安装过程中,由于无需借助辅助工具(如螺丝刀),即可将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中,使得整个硬盘的安装过程更加简单、省力,也加快了安装或拆卸硬盘的速度。此外,由于背板10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器,使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托盘101上灵活的安装多个硬盘固定组件,提高该硬盘固定装置的拓展性。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托盘101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抽屉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此处不做限制,背板102为电路板(如印刷电路板),该背板102上可以连接各种器件(图中未示出),如通信模块。在该背板102上设置有连接器1021,背板102通过该连接器1021与硬盘连接,即硬盘可以通过该连接器1021读取从背板102输出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在该托盘上设置至少2个连接器。
托盘101上安装有硬盘固定组件103,该硬盘固定组件103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硬盘固定组件103由硬盘托架1031和硬盘固定卡件1032组成,其中,结合图1和图2,硬盘托架1031通过第一卡接部1012与第二卡接部10312卡接,固定于托盘底部1011。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第一卡接部1012与第二卡接部1031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以在托盘底部1011上设置多个第一卡接部1012,如图1所示,按照两行两列的方式(图1中仅示出2个)均匀设置4个第一卡接部1012,对应地,在硬盘托架底部10311对应位置按照同样的排列方式设置4个第二卡接部10312,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卡接部1012包括第一固定孔10121以及与第一固定孔10121连接的向上的第一凸起10122,第一凸起10122的面积小于第一固定孔10121的面积;如图2所示,第二卡接部10312包括第二固定孔103121以及与第二固定孔103121连接的向下的第二凸起103122,第二凸起103122的面积小于第二固定孔103121的面积,其中,第一固定孔10121在托盘底部1011的位置与第二固定孔103121在硬盘托架底部的位置对应。
具体的说,为了便于理解,引入直角坐标系,如图1、2所示。第一凸起10122和第二凸起103122的相对位置不重合,如图1所示,第一凸起10122在第一固定孔10121的Y方向的正方向区域,图2中,第二凸起103122在第二固定孔103121的Y方向的负方向区域,其中,图1和图2中的部件放置方向相同,坐标系相同。第一凸起10122和第二凸起103122可以为长方形的薄片,将硬盘托架底部10311与托盘底部1011接触且平行,通过硬盘托架底部10311与托盘底部1011之间的滑动,使第一卡接部1012和第二卡接部10312卡接,例如,托盘底部1011向Y轴正向运动,硬盘托架底部10311向Y轴负向运动,两者的相对运动,让第一凸起10122和第二凸起103122相互扣紧,使得硬盘托架1031稳定地固定在托盘底部1011上。
当然,第一卡接部1012和第二卡接部10312的具体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以上介绍的结构仅为举例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硬盘托架底部10311的两侧各自设置有滑槽10313,滑槽10313的开口方向与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垂直,硬盘固定卡件1032通过滑槽10313安装在硬盘托架1031的预设区域。
具体的说,如图2所示,滑槽10313的开口方向为X轴的方向,与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的垂直。同时在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底部设置与滑槽10313配套的滑轨,便于该硬盘固定卡件1032可以灵活地在滑槽10313内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滑槽10313的长度与Y轴构成的区域即为该硬盘固定卡件1032运动区域。
在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与硬盘固定卡件1032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033,该弹性部件1033可以为弹片,也可以为弹簧,本实施方式不做限定。本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1033为弹簧;硬盘托架1031还包括设置在硬盘托架1031的两侧侧壁的弹簧销钉孔1034,弹簧销钉孔1034用于通过销钉固定弹簧,其中,销钉、弹簧以及弹簧销钉孔1034三者同轴。
如图2、图3所示,其中,图3为该硬盘固定卡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弹簧销钉孔1034的直径与弹簧的直径对应,将弹簧放置在与弹簧销钉孔1034对应的固定柱10324(即Boss柱)内,并通过销钉固定,让销钉、弹簧以及弹簧销钉孔1034三者同轴,可以确保弹簧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发生位移。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确保硬盘稳固地放置在容置空间内,该硬盘固定卡件1032面向容置空间的一侧设置第三卡接部10321,第三卡接部10321为凸起柱体,凸起柱体与硬盘的预留螺孔对应,其中,通过将凸起柱体插入预留螺孔内,固定硬盘。
在整个硬盘固定装置安装完成之后,可以让硬盘挤压容置空间两侧的硬盘固定卡件1032,从而使得弹簧1033被压缩,便于该硬盘放入至容置空间,同时,硬盘上的预留螺丝孔与第三卡接部10321连接,在硬盘放好之后,硬盘固定卡件1032失去硬盘施加的挤压力之后,弹簧1033伸展,分别产朝向容置空间方向的弹力,从而将硬盘压紧。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硬盘导入至容置空间内,硬盘固定卡件1032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扣10322,卡扣10322设置在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顶部,卡扣10322包括与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侧壁呈锐角的斜面,斜面用于辅助硬盘导入至容置空间内。
具体的说,卡扣10322如图3所示,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顶部设置至少一个卡扣10322,本实施方式中,一侧的硬盘固定卡件1032上设置3个卡扣,进一步增加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稳固性,同时,将硬盘放入容置空间的过程中,由于卡扣10322的斜面与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侧壁呈锐角,通过该斜面,可以快速地辅助硬盘滑入容置空间。在硬盘在导入容置空间的过程中,由于斜面的倾斜角,使得硬盘对弹簧1033的作用力由大变小,且产生的弹力均匀,便于硬盘的导入。
可以理解的是,当该硬盘固定装置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晃动(如运输状态、可靠性测试)时,弹簧1033受到外力作用,会发生形变,进而产生弹力,此时硬盘存在撞击在两侧的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侧壁的情况,为了增加该硬盘固定装置抗冲击力,在硬盘固定卡件1032上设置防震部10325;防震部10325包括第一防震部10325a和第二防震部10325b,具体的结构如图3所示;第一防震部10325a呈凸起状,且与第三卡接部10321连接,用于与硬盘接触,顶住硬盘;第二防震部10325b位于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中间区域,第二防震部10325b的凸起状的高度与第一防震部10325a的凸起状的高度相同,用于顶部硬盘。通过第一防震部10325a和第二防震部10325b,减少了在外力冲击中,硬盘固件卡件1032与硬盘之间出现的空闲空间,进而减小冲击力,保护硬盘。
下面具体介绍硬盘放入该硬盘固定装置的过程:
如图4所示,硬盘20从具有倾斜斜面的卡扣10322处向下运动,由于硬盘20的向下运动,硬盘挤压硬盘20两侧的硬盘固定卡件1032,使得硬盘固定卡件1032与硬盘托架1031侧壁之间的弹簧1033压缩,增大容置空间的面积,当硬盘20运动到与卡扣10322下截面平行时,如图5中的位置,此时,容置空间的面积最大,硬盘20继续向下运动,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第三卡接部10321插入硬盘20的预留螺孔中,固定该硬盘20,此时,如图6所示,弹簧恢复产生弹力,使得硬盘20两侧的硬盘固定卡件1032压住该硬盘20,且卡扣10322卡住该硬盘20,防止硬盘20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在该硬盘托架1031上设置挡板30,如图6所示,挡板30设置在硬盘托架1031的正面且与硬盘托架1031的底部垂直,硬盘托架1031的正面为远离连接器1021的一面。该挡板30可以防止硬盘20从远离连接器1021的一面滑落。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硬盘固定装置。第二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该硬盘固定装置增加力臂组件1037,在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后,通过力臂组件1037可以快速、且省力地将硬盘与连接器1021连接。该硬盘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7、图8、图9所示。
如图7所示,硬盘托架1031还包括设置在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的力臂销钉孔1035和转轴销钉孔1036;硬盘固定组件103还包括:力臂组件1037,力臂组件1037通过力臂销钉孔1035与力臂销钉,以及转轴销钉孔1036与转轴销钉固定在硬盘托架1031上;如图8所示,托盘101还包括设置在托盘101侧壁上的第一滑孔104,其中,第一滑孔104的孔径与转轴销钉的直径相同;第一滑孔104为竖直形状且垂直于托盘底部,力臂组件1037在向下的力的作用下围绕转轴销钉转动,并带动硬盘托架1031向连接器1021的方向运动。
具体的说,根据省力的原理,可以将力臂组件1037与硬盘托架1031连接的部分设置为弧形,如图7所示,该力臂组件1037远离连接硬盘托架1031的部分设置受力部1037a,受力部1037a为可容纳手指宽度的平面,在力臂组件1037安装在硬盘托架1031后,力臂组件1037沿Z轴方向放置,此时,该受力部1037a与硬盘托架底部10311平行。通过转轴销钉孔1036和转轴销钉连接该力臂组件1037和硬盘托架1031。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带动整个硬盘托架1031可以更加平稳地向连接器1021的方向运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硬盘托架1031上设置抽芽1038,抽芽1038设置在硬盘托架1031与托盘101侧壁接触的一侧;如图8、图9所示,托盘101还包括设置在托盘101侧壁上的:第二滑孔105和第三滑孔106,第二滑孔105以及第三滑孔106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抽芽1038连接,其中,第二滑孔105以及第三滑孔106孔径与对应的抽芽1038的直径相同;第二滑孔105和第三滑孔106为L形,且第二滑孔105和第三滑孔106的弯折的开口朝向连接器1021,其中,硬盘托架1031向连接器1021运动过程中,第二滑孔105以及第三滑孔106中各自对应的抽芽1038从与托盘底部1011垂直的位置运动至与托盘底部1011平行的位置。
下面具体介绍使用力臂组件的过程,在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中以后,此时,力臂组件1037的与硬件托架底部10311垂直或者力臂组件1037与硬件托架底部10311之间呈夹角,如图10所示;抽芽1038在第二滑孔105的夹角位置以及第三滑孔106的夹角位置处,如图11中抽芽的位置;向力臂组件1037的受力部1037a施加向下的力,力臂组件1037在外力的作用下,绕着转轴销钉运动,从而带动整个硬盘托架1031向连接器1021的方向平稳运动,在硬盘托架1031向连接器1021运动的过程中,第二滑孔105和第三滑孔106中的抽芽1038运动至末端,硬盘与连接器1021连接,如图12中所示的抽芽1038的位置,其中,图12为硬盘和连接器1021完成连接后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当转动力臂组件1037,带动硬盘托架1031向连接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使第一卡接部1012和第二卡接部10312完全咬合(即第一凸起10122与第二凸起103122完全咬合),即两者之间无空隙,该图13为第一凸起10122和第二凸起103122未咬合的示意图,图14为第一凸起10122和第二凸起103122完全咬合的示意图,在图14中,由于完全咬合,只能看见第二凸起103122。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硬盘固定装置,增加力臂组件1037,力臂组件1037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力臂组件1037连接的硬盘托架1031向连接器1021的方向运动,当硬盘放置在容置空间后,通过力臂组件1037即可快速将硬盘与连接器1021连接,而无需人工对准连接器1021,手动推动硬盘托架向连接器运动,让硬盘与连接器连接,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的力量。且在硬盘托架1031上还设置有抽芽1038,通过抽芽1038与对应的第二滑孔105和第三滑孔106,可以保证在力臂组件1037转动过程中,硬盘托架1031可以平稳地向连接器1021的方向运动。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硬盘固定装置,第三实施方式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硬盘托架1031上设置有第一止位柱1039。
具体的说,第一止位柱1039设置在硬盘托架底部10311的预设位置处,第一止位柱1039用于阻挡硬盘固定卡件1032向容置空间的方向运动,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第一止位柱1039的预设位置与硬盘底部的预留螺孔对应的位置,第一止位柱1039可以为凸起的柱体,该第一止位柱1039的直径应小于硬盘预留孔的直径,以便硬盘底部的预留螺孔可以套在第一止位柱1039上,防止第一止位柱1039对硬盘的放置造成干涉。
当然,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止位柱1039,进一步保证硬盘固定卡件1032在弹力的作用力下不会弹出滑槽10313。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硬盘固定装置,通过增加的第一止位柱1039,防止硬盘固定卡件1032在弹力的作用力下弹出滑槽10313。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硬盘固定装置。本实施方式是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硬盘托架1031还设置有第二止位柱1040。
第二止位柱1040,第二止位柱1040设置于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且靠近力臂销钉孔1035的位置;第二止位柱1040用于阻挡力臂组件1037转动的角度超过预设阈值,该第二止位柱1040如图16、图17所示。
具体的说,第二止位柱1040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半球形状,当力臂组件1037的力臂在转动到与硬盘托架底部10311平行的位置时,该力臂组件1037会被该第二止位柱1040挡住,阻止该力臂组件1037继续运动。同时,为了防止用户继续转动该力臂组件1037的转动,在力臂组件1037的力臂上设置凸起的挡板1060,在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上设置提示柱1050,使得力臂组件1037与硬盘托架1031连接的部分位于第二止位柱1040和提示柱1050之间,第二止位柱1040阻止力臂组件1037转动时,设置在力臂上的挡板1060与提示柱1050发生碰撞,发出“哒”的声音,该提示声用于提示用户,力臂组件1037已经不能转动了。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硬盘固定转置,通过增加的第二止位柱1040,防止力臂组件1037的用力过大对硬盘托架1031或者对背板102造成损坏,同时设置提示柱1050,用于提示用户力臂组件1037已经不能转动,进一步防止力臂组件1037的转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101)、安装在所述托盘(101)上的背板(102)和硬盘固定组件(103);
所述背板(102)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器(1021),所述背板(102)通过所述连接器(1021)与硬盘电连接;
托盘底部(1011)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012);
所述硬盘固定组件(103)包括:硬盘托架(1031),以及硬盘固定卡件(1032);
硬盘托架底部(1031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012)对应的第二卡接部(10312),所述硬盘托架(1031)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1012)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0312)卡接,固定于所述托盘底部(1011);
所述硬盘固定卡件(1032)卡接在所述硬盘托架(1031)的两侧,形成放置所述硬盘的容置空间;
在所述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与所述硬盘固定卡件(1032)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033),通过挤压所述硬盘固定卡件(1032)以使所述弹性部件(1033)发生形变后,将所述硬盘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或者将所述硬盘从所述容置空间取出,其中,在所述硬盘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后,通过所述硬盘固定卡件(1032)上设置的第三卡接部(10321),将所述硬盘固定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托架底部(10311)的两侧各自设置有滑槽(10313),所述滑槽(1031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垂直,所述硬盘固定卡件(1032)通过所述滑槽(10313)安装在所述硬盘托架(1031)的预设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部(10321)为凸起柱体,所述凸起柱体与所述硬盘的预留螺孔对应,其中,通过将所述凸起柱体插入所述预留螺孔内,固定所述硬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1033)为弹簧;
所述硬盘托架(103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硬盘托架(1031)的两侧侧壁的弹簧销钉孔(1034),所述弹簧销钉孔(1034)用于通过销钉固定所述弹簧,其中,所述销钉、所述弹簧以及所述弹簧销钉孔三者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012)包括第一固定孔(10121)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0121)连接的向上的第一凸起(10122),所述第一凸起(1012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0121)的面积;
所述第二卡接部(10312)包括第二固定孔(103121)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孔(103121)连接的向下的第二凸起(103122),所述第二凸起(10312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固定孔(103121)的面积,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孔(10121)在所述托盘底部(1011)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固定孔(103121)在所述硬盘托架底部的位置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托架(103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的力臂销钉孔(1035)和转轴销钉孔(1036);
所述硬盘固定组件还包括:力臂组件(1037),所述力臂组件(1037)通过所述力臂销钉孔(1035)与力臂销钉,以及转轴销钉孔(1036)与转轴销钉固定在所述硬盘托架(1031)上;
所述托盘(101)还包括设置在托盘侧壁上的第一滑孔(104),其中,所述第一滑孔(104)的孔径与所述转轴销钉的直径相同;
所述第一滑孔(104)为竖直形状且垂直于所述托盘底部,所述力臂组件(1037)在向下的力的作用下围绕所述转轴销钉转动,并带动所述硬盘托架(1031)向所述连接器(1021)的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托架(1031)还包括抽芽(1038),所述抽芽设置在所述硬盘托架(1031)与托盘侧壁接触的一侧;
所述托盘(10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盘侧壁上的:第二滑孔(105)和第三滑孔(106),所述第二滑孔(105)以及第三滑孔(106)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抽芽(1038)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滑孔(105)以及第三滑孔(106)孔径与对应的抽芽(1038)的直径相同;
所述第二滑孔(105)和所述第三滑孔(106)为L形,且所述第二滑孔(105)和所述第三滑孔(106)的弯折的开口朝向所述连接器(1021),其中,所述硬盘托架(1031)向所述连接器(1021)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二滑孔(105)以及所述第三滑孔(106)中各自对应的抽芽(1038)从与所述托盘底部(1011)垂直的位置运动至与所述托盘底部(1011)平行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固定卡件(1032)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扣(10322),所述卡扣(10322)设置在所述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顶部,所述卡扣(10322)包括与所述硬盘固定卡件(1032)的侧壁呈锐角的斜面,所述斜面用于辅助所述硬盘导入至所述容置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托架(1031)还包括第一止位柱(1039);
所述第一止位柱(1039)设置在所述硬盘托架底部(10311)的预设位置处,所述第一止位柱(1039)用于阻挡所述硬盘固定卡件(1032)向所述容置空间的方向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托架(1031)还包括第二止位柱(1040),所述第二止位柱(1040)设置于所述硬盘托架(1031)的侧壁,且靠近所述力臂销钉孔(1035)的位置;
所述第二止位柱(1040)用于阻挡所述力臂组件(1037)转动的角度超过预设阈值。
CN201811072604.1A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Active CN1093881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2604.1A CN109388199B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2604.1A CN109388199B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8199A CN109388199A (zh) 2019-02-26
CN109388199B true CN109388199B (zh) 2020-08-25

Family

ID=65417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2604.1A Active CN109388199B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81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7981B (zh) * 2018-11-13 2022-05-03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CN111610833A (zh) * 2020-05-29 2020-09-0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硬盘承载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49740U (zh) * 2009-07-14 2010-05-05 深圳市图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CN102216991A (zh) * 2008-11-28 2011-10-12 萨基姆宽带联合股份公司 硬盘驱动器外壳装置和设置有这种装置的电子设备
US9232679B1 (en) * 2014-07-09 2016-01-05 Aic Inc. Drawing structure for use in storage device of server
CN105224044A (zh) * 2015-11-13 2016-01-06 屠雪祥 硬盘固定装置及设有该硬盘固定装置的电子装置
CN205029802U (zh) * 2015-09-29 2016-02-10 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顶盒硬盘固定结构
CN108345361A (zh) * 2017-01-23 2018-07-31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承载装置以及电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6991A (zh) * 2008-11-28 2011-10-12 萨基姆宽带联合股份公司 硬盘驱动器外壳装置和设置有这种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01449740U (zh) * 2009-07-14 2010-05-05 深圳市图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US9232679B1 (en) * 2014-07-09 2016-01-05 Aic Inc. Drawing structure for use in storage device of server
CN205029802U (zh) * 2015-09-29 2016-02-10 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顶盒硬盘固定结构
CN105224044A (zh) * 2015-11-13 2016-01-06 屠雪祥 硬盘固定装置及设有该硬盘固定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8345361A (zh) * 2017-01-23 2018-07-31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承载装置以及电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8199A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6832B1 (en) Data storage drive carrier
EP2820502B1 (en) Insertion and removal assembly for installing and removing data storage drives in an enclosure
US8248775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with pivotable latch member to lock data storage device
US8749966B1 (en) Data storage drive carrier
US8477496B2 (en) Enclosure having guiding device
US820826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ower supply
US7408771B2 (en) Mounting device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US7755887B2 (en) Mounting device for disk drive
US8154863B2 (en) Data storage device assembly
US8576558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with rotating member for retaining and buffering data storage device
US9734873B1 (en) Screwless drawing box for hard disk drives and hard disk drive swappable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8553406B2 (en) Fixing mechanism for fixing a detachable modul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US8605440B2 (en) Server rack assembly
US8602677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US9468129B1 (en) Storage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4015316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etachable assembly thereof
CN109388199B (zh)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US8279593B2 (en) Hard disk reten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US20130120918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pci card
CN112312715A (zh) 可限制不同模块安装顺序的电子装置及其机壳模块
US8625271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PCI card
US20120328363A1 (en) Fixing device for expansion cards
US8634187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PCI card
US1113203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astener
US20130062350A1 (en) Enclosure having detachable panel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