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5532B - 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5532B
CN114165532B CN202111528519.3A CN202111528519A CN114165532B CN 114165532 B CN114165532 B CN 114165532B CN 202111528519 A CN202111528519 A CN 202111528519A CN 114165532 B CN114165532 B CN 114165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clutch
oil
oil filling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85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65532A (zh
Inventor
刘义强
井俊超
杨俊�
班广
吴杰
杨桂康
王瑞平
肖逸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wu Geely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wu Geely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wu Geely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wu Geely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285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65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65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5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65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5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F16D25/14Fluid pressur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 B60K6/3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line clutches
    • B60K6/387Actuated clutches, i.e. clutches engaged or disengaged by electric, hydraulic or 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4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 B60K6/44Series-parallel type
    • B60K6/442Series-parallel switching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16H61/06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controlling rate of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 F16H61/061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controlling rate of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using electric contro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16H61/06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controlling rate of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 F16H61/061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controlling rate of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using electric control means
    • F16H2061/062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controlling rate of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using electric control means for controlling filling of clutches or brake servos, e.g. fill time, fill level or pressure during fi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包括智能调整状态和更新状态;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通过上述方式,根据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判断目标离合器的运行状态,确定充油步长,并对当前充油时间进行修正,以智能调整充油时间,提高离合器充油效果。

Description

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普遍应用的液控式离合器系统,作用是。该系统中包括离合器、压力源、执行器和控制器四部分,其中,离合器是系统中最重要部分,作用是切断或传递动力,而执行器是系统中的执行部分,通过压力源提供压力给执行器充油建立执行压力,以控制离合器的分离和结合,因此,控制充油的过程直接影响执行器压力响应,充油越好,充油后的压力控制过程相应越好。
由于同一执行器产品的不同个体间,相同充油量及相同时间所需的充油压力存在差异,因此,在充油过程中,造成部分个体充油效果较好,进而离合器控制过程表现较好,而另一部分个体充油效果较差,由此,执行器无法实现各个体均一致满充的充油效果,导致离合器充油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离合器充油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包括智能调整状态和更新状态;
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
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
优选地,所述获取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预设条件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预设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对应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还包括空置状态和重置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空置状态时,不对所述当前充油时间进行调整;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重置状态时,所述充油步长为零。
优选地,所述目标离合器包括模式切换离合器,所述充油步长包括第一充油步长;
所述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第一预设条件时,进入第一智能调整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充油状态,其中,所述当前充油状态包括欠充状态和过充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充油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充油步长。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充油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充油步长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油压参数,所述油压参数包括主油压参数、泄压阀参数和油温参数;
根据所述油压参数,判断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是否满足所述欠充状态的状态条件,若满足,则确定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处于所述欠充状态。
优选地,所述目标离合器还包括换挡离合器,所述充油步长还包括第二充油步长;
所述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换挡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第二预设条件时,进入第二智能调整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换挡离合器的现时充油状态,其中,所述现时充油状态包括欠充满状态、一般过充状态和严重过充状态;
根据所述现时充油状态,确定所述第二充油步长。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再次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将所述目标充油时间作为所述当前充油时间。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离合器智能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包括智能调整状态和更新状态;
确定模块,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
调整模块,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离合器智能调整设备,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离合器智能调整程序,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离合器智能调整程序,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判断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状态获取对应的充油步长,基于充油步长,对上一次的当前充油时间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目标离合器根据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由此,实现对充油时间的自动调整,提高离合器的充油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模式切换离合器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模式切换离合器动力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换挡离合器的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充油阶段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离合器智能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
由于现有技术中,同一执行器产品的不同个体间,相同充油量及相同时间所需的充油压力存在差异,执行器无法实现各个体均一致满充的充油效果,导致离合器充油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适用于同一产品的不同个体间,通过自动调整充油时间,解决离合器充油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当然,移动终端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包括智能调整状态和更新状态;
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
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还执行以下操作:
预设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对应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还包括空置状态和重置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空置状态时,不对所述当前充油时间进行调整;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重置状态时,所述充油步长为零。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目标离合器包括模式切换离合器,所述充油步长包括第一充油步长;
当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第一预设条件时,进入第一智能调整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充油状态,其中,所述当前充油状态包括欠充状态和过充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充油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充油步长。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油压参数,所述油压参数包括主油压参数、泄压阀参数和油温参数;
根据所述油压参数,判断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是否满足所述欠充状态的状态条件,若满足,则确定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处于所述欠充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目标离合器还包括换挡离合器,所述充油步长还包括第二充油步长;
当所述换挡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第二预设条件时,进入第二智能调整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换挡离合器的现时充油状态,其中,所述现时充油状态包括欠充满状态、一般过充状态和严重过充状态;
根据所述现时充油状态,确定所述第二充油步长。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再次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将所述目标充油时间作为所述当前充油时间。
参照图2,本发明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包括智能调整状态和更新状态;
步骤S20,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
步骤S30,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更新当前的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判断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状态获取对应的充油步长,基于充油步长,对上一次的当前充油时间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油时间,由此,实现对充油时间的自动调整,提高离合器的充油效果。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获取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包括智能调整状态和更新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充油时间是指上一次离合器充油时的充油时间,由于同一产品的个体间相同充油量和相同时间多需的充油压力存在差异,因此,基于离合器的运行状态设定对应的充油步长,通过充油步长对当前充油时间进行调整,得到针对此产品个体的充油时间,也即目标充油时间,以达到离合器较好的控制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包括空置状态(idle状态)、重置状态(reset状态)、智能调整状态(learn状态)和更新状态(push状态),根据原始数据设定四种状态对应的预设条件。可以理解,设定当目标离合器处于idle状态时,不获取充油步长,不对充油时间进行调整;当目标离合器处于reset状态时,充油步长为零;当目标离合器处于learn状态时,进入智能调整状态,获取充油步长,基于充油步长对目标离合器的当前充油时间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油时间,其中,当目标离合器处于learn状态时,油温需要处于正常状态,提高此状态中,测量参数的准确性;当目标离合器处于push状态时,当前充油时间加上充油步长,得到目标充油时间,用于下一次充油执行目标充油时间对应的充油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离合器包括模式切换离合器和换挡离合器,模式切换离合器和换挡离合器均具有上述四种状态,结合原始数据和一定的运行需求设定四种状态对应的预设条件,其中,原始数据是指离合器智能调整之前的数据。因此,根据模式切换离合器和换挡离合器分为两种状态设定和预设条件设定方式。
关于模式切换离合器,参照图3:
设定进入idle状态的预设条件为:
a1.串并联切换过程中有换挡请求;
a2.串并联切换过程中滑磨结束后1s内;
a3.串并联切换过程中,输入轴扭矩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
a4.串并联切换过程中tip in(急踩油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条件a1-a4满足任一,即可判断模式切换离合器进入idle状态,此时,不获取充油步长,不执行对当前充油时间的调整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4,模式切换离合器40连接有发动机10、P1电机20和混动变速器60,发动机10与P1电机20连接,P1电机20与混动变速器60通过模式切换离合器40连接。当模式切换离合器40分离时,P1电机20和P2电机30串联,发动机的动力通过P1电机20传输至P2电机30,通过P2电机30驱动车轮50转动;当模式切换离合器结合时,P1电机20与P2电机30并联,发动机的动力直接通过模式切换离合器驱动车轮转动。
设定进入reset状态的预设条件为:
b1.油温不在正常范围内,其中,正常范围为离合器正常运行的油温范围,可选地,正常范围为30℃~90℃之间;
b2.串并联切换过程中车轮打滑。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条件b1-b2满足任一,即可判断模式切换离合器进入reset状态,充油步长为零。
设定进入learn状态的第一预设条件为:
c1.有串联转并联请求;
c2.油温在正常范围内;
c3.串并联切换过程中车轮打滑小于阈值;
c4.串并联切换过程中没有换挡;
c5.串并联切换过程中滑磨结束后1s后;
c6.串并联切换过程中输入轴扭矩变化率在变化率阈值内;
c7.串并联切换过程中tip in不允许。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条件c1-c7同时满足时,即可判断模式切换离合器进入learn状态,当目标离合器为模式切换离合器时,learn状态也即第一智能调整状态,获取第一充油步长。
设定进入push状态的预设条件为:
d1.串并联切换结束后0.1s内。
需要说明的是,满足以上条件d1,即可判断模式切换离合器进入push状态,在push状态时,基于第一充油步长对目标离合器的当前充油时间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离合器充油时,执行目标充油时间对应的充油操作。
关于换挡离合器,参照图5:
设定进入reset状态的预设条件为:
e1.换挡过程中在充油阶段电机转速flare;
其中,判断电机转速flare的条件是:
升档且电机转速>输出轴转速*速比+80转;或降档且电机转速<输出轴转速*速比-40转;
e2.换挡过程中车辆打滑超过阈值5km/h;
e3.油温不在正常范围内(30度-90度之间为正常范围);
e4.换挡过程中当前挡位离合器滑磨转速大于阈值15rpm/min*s2
e5.换挡过程中输入轴扭矩超出阈值范围,也即输入轴扭矩小于-150Nm或绝对值小于10Nm。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条件e1-e5满足任一,即可判断换挡离合器进入reset状态,充油步长为零。
设定进入idle状态的预设条件为:
f1.换挡过程中输入轴扭矩变化率变化过快,大于阈值
f2.换挡过程中tip in(急踩油门);
f3.换挡过程中有模式切换;
f4.换挡过程中离合器请求滑磨结束后1s内;
f5.换挡过程中踩刹车或松刹车1s内;
f6.换挡过程中踩油门踏板速率或松油门踏板速率过快,在1s内。
需要说明的是,满足以上任一条件f1-f6,则不能进入reset状态,直接进入idle状态,即可判断换挡离合器进入idle状态,此时,不获取充油步长,不对当前充油时间进行调整。需要说明的是,换挡是指换挡离合器变换挡位的操作。
设定进入learn状态的第二预设条件为:
g1.换挡激活
g2.换挡过程中没有在充油阶段转速flare;
g3.换挡过程中没有车辆打滑超过阈值5km/h;
g4.油温在正常范围内(30度-90度之间为正常范围);
g5.换挡过程中没有P2电机转速与当前输出轴转速*速比的差值大于10;
g6.换挡过程中没有输入轴扭矩过低小于-150Nm或绝对值小于10Nm;
g7.换挡过程中没有输入轴扭矩变化率变化过快;
g8.换挡过程中没有tip in;
g9.换挡过程中没有模式切换;
g10.换挡过程中离合器请求滑磨结束1s后;
g11.换挡过程中踩刹车或松刹车1s后;
g12.换挡过程中踩油门踏板速率或松油门踏板速率过快1s后。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条件g1-g12同时满足时,即可判断换挡离合器进入learn状态,当目标离合器为换挡离合器时,learn状态也即第二智能调整状态,获取第二充油步长。
设定进入push状态的预设条件为:
h1.换挡结束后。
需要说明的是,满足以上条件h1,即可判断换挡离合器进入push状态,在push状态时,基于第二充油步长对目标离合器的当前充油时间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离合器充油时,执行目标充油时间对应的充油操作。
步骤S20,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当目标离合器为模式切换离合器时,当前状态参数是指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电机转速参数、串并联切换相关信息(如模式切换数据、输入轴扭矩数据、油门数据、模式切换时间数据、滑磨数据等),根据当前状态参数判断模式切换离合器的运行状态,当模式切换离合器处于第一智能调整状态时,可进一步获得对应的第一充油步长,以便后续根据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
进一步地,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包括以下步骤S21-S23:
步骤S21,当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第一预设条件时,进入第一智能调整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模式切换离合器进入第一智能调整状态时,对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进行测量,获取对应的第一充油步长。可以理解,上述进入learn状态的预设条件,当以上条件c1-c7同时满足时,即可判断模式切换离合器进入第一智能调整状态。
步骤S22,基于所述第一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充油状态,其中,所述当前充油状态包括欠充状态和过充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充油状态包括欠充状态和过充状态,欠充状态是指离合器充油不足的状态,会导致车辆起步响应速度变慢,过充状态是指离合器有过充的现象,会导致车辆起步和换挡时会有明显的冲击,因此,需要判断当前充油状态,根据相对应的第一充油步长将欠充状态和过充状态调整为正常状态。结合原始数据和一定的运行需求设定过充状态和欠充状态对应的预设条件,如判断欠充状态的预设条件为:
i1:请求并联模式且调速模式结束进入模式切换离合器结合模式或已经进入并联0.1s后,P1电机和P2电机的转速差绝对值仍然大于100转。其中,串并联切换的过程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速阶段,第二阶段为离合器结合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条件i1满足时,即可判断模式切换离合器进入欠充状态。获取模式切换离合器的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P1电机和P2电机的转速参数、串并联模式请求数据、调速模式数据、串并联模式切换时间等,基于上述参数判断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充油状态,具体的判断过程是,获取的上述参数是否满足条件i1,若满足,则确定模式切换离合器处于欠充状态,若不满足,则继续判断模式切换离合器是否处于过充状态或正常状态。结合原始数据和一定的运行需求设定判断欠充状态的预设条件为:
j1:充油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的前0.1s输出轴转速的二次微分大于预设限制值。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6,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为离合器充油过程中必经的三个阶段,分别是高压阶段、中压阶段和kisspoint(半结合点)压力阶段。在高压充油阶段请求离合器较高压力,持续时间较短,为提高实际离合器压力响应。在中压充油阶段请求离合器压力比KP点(kisspoint,半结合点)稍高,使得实际离合器压力尽快接近KP点。kisspoint压力阶段目的是让油压力稳定,低压充油段请求离合器压力为KP点,使得实际离合器压力到达KP点,防止过充。输出轴转速的二次微分大于预设限制值,其中,预设限制值为20rpm/min*s2。根据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的运行参数,判断其是否满足条件j1,若满足,则确定模式切换离合器处于过充状态。
若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的运行参数既不满足欠充状态的预设条件,也不满足过充状态的预设条件,则确定模式切换离合器处于正常状态,不对当前充油时间进行调整。
步骤S23,根据所述当前充油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充油步长。
在本实施例中,若模式切换离合器处于过充状态时,说明基于当前充油时间进行充油得到的充油量超过正常充油范围,则需要对当前充油时间进行调低,使其处于正常充油范围;若模式切换离合器处于欠充状态时,说明基于当前充油时间进行充油得到的充油量低于正常充油范围,则需要对当前充油时间进行调高,使其处于正常充油范围。其中,对当前充油时间的调整是基于不同的当前充油状态对应的第一充油步长确定的。
步骤S30,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目标离合器为模式切换离合器时,模式切换离合器的运行参数满足上述条件d1时,则可确定模式切换离合器进入push状态,也即更新状态,基于第一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可以理解,若设定欠充状态对应的第一充油步长为0.005s,过充状态对应的第一充油步长为0.001s,在欠充状态时,需要对当前充油时间进行调高,因此,将当前充油时间加上第一充油步长,更新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在过充状态时,需要对当前充油时间进行调低,因此,将当前充油时间减去第一充油步长,更新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当目标离合器处于充油过程时,也即模式切换离合器在进行模式切换操作,则执行经过参数调整后的目标充油时间对应的充油操作,使得离合器执行器满充,达到较好的充油效果。
进一步地,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再次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将所述目标充油时间作为所述当前充油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本次充油操作结束后,得到目标充油时间,本次充油的目标充油时间作为下一次充油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修正充油时间,也即,根据目标充油时间更新当前充油时间,以使每次充油时,得到的目标充油时间更为准确,提高充油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根据目标充油时间更新当前充油时间之前,建立充油数据库,充油数据库中包括多组原始数据,其一组原始数据是指单次充油时得到的相关数据,其数据包括目标离合器的当前运行参数、当前充油时间以及目标充油时间,多组原始数据可用于下一充油阶段的充油步长的设定参考。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步骤:获取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包括智能调整状态和更新状态;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通过上述方式,获取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判断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状态获取对应的充油步长,基于充油步长,对当前充油时间进行修正和更新,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目标离合器根据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由此,实现对充油时间的自动调整,提高离合器的充油效果,在此过程中,无需离合器压力传感器参与控制过程,对应多个离合器系统而言,可节省多个离合器传感器即可实现对充油时间的自动调整,便利且高效。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获取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油压参数,所述油压参数包括主油压参数、泄压阀参数和油温参数;
步骤S50,根据所述油压参数,判断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是否满足所述欠充状态的状态条件,若满足,则确定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处于所述欠充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原始数据和一定的运行需求设定欠充状态对应的预设条件为:
k2:充油结束后主油压下降超过预设下降斜率,即发动机没充满。
可选地,预设下降斜率为-15bar/s,则充油结束后主油压下降超过预设下降斜率,可以理解,主油压的下降斜率小于-15bar/s时,与此同时,需满足下降斜率小于-15bar/s的过程时间超过0.3s,泄压阀的状态为hold(保持)后0.5s,以及油温在30度到90度之间。
获取模式切换离合器的主油压参数、泄压阀参数和油温参数,当模式切换离合器的油压参数满足上述条件k2时,即可判断模式切换离合器进入欠充状态。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还包括:
所述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的步骤,包括:
步骤S60,当所述换挡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第二预设条件时,进入第二智能调整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离合器还包括换挡离合器,所述充油步长还包括第二充油步长;智能调整状态的第二预设条件是指换挡离合器满足智能调整状态时设定的条件,有区别于模式切换离合器进入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换挡离合器在满足智能调整状态的第二预设条件时进入的状态,也即第二智能调整状态。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电机转速参数、换挡过程的阶段、油温参数、输出轴转速、输入轴扭矩参数、模式切换参数、输出轴转速等,当换挡离合器实时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上述条件g1-g12时,则确定换挡离合器进入第二智能调整状态。
步骤S70,基于所述第二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换挡离合器的现时充油状态,其中,所述现时充油状态包括欠充满状态、一般过充状态和严重过充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现时充油状态包括欠充满状态(underfill状态)、一般过充状态(overfill状态)和严重过充状态(overboost状态),不同的状态对应的第二充油步长不同,因此,在换挡离合器进入第二智能调整状态后,根据其当前状态参数确定换挡离合器的现时充油状态处于underfill状态、overfill状态和overboost状态中的哪一种,由此获取对应的第二充油步长,用以修正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
结合原始数据和一定的运行需求设定underfill状态、overfill状态和overboost状态对应的状态进入条件,如underfill状态的状态进入条件为:
L1:在调速阶段电机转速flare后电机转速快速下降且输出轴转速变化率的斜率绝对值大于阈值(20rpm/min*s2);
也即,在调速阶段离合器前期充油不够没压住(欠充),导致电机转速飞升后,由于前期没有充够,后期快速充油导致电机转速快速下降(电机转速变化率小于-2rpm/min*s);且输出轴转速的二次方绝对值大于阈值(20rpm/min*s2)。
其中,判断电机转速flare的条件是:
升档且电机转速>输出轴转速*速比+80转;或降档且电机转速<输出轴转速*速比-40转;
L2:在扭矩交换阶段flare后电机转速快速下降,输出轴转速变化率的绝对值大于阈值(20rpm/min*s2);
也即,同时满足条件L21-L22:
L21.在扭矩交换阶段离合器没压住(欠充),导致电机转速飞升,由于前期没有充够,后期快速充油导致电机转速快速下降(电机转速变化率小于-2rpm/min*s);
L22.输出轴转速的二次方波动大于阈值(20rpm/min*s2)。
L3:充油结束后主油压还下降的很多,即没充满。
也即,同时满足条件L31-L32:
L31.充油结束后Torque(扭矩交换)阶段主油压的下降斜率小于-15bar/s的时间超过0.3s;
L32.油温在30度到90度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满足上述条件L1、L2、L3中任一条件时,即可判断换挡离合器进入underfill状态。
overfill状态的状态进入条件为:
m1.在boost(增长)阶段输出轴转速的二次方波动大于预设波动值;
m2.在touch阶段输出轴转速的二次方波动大于预设波动值。
需要说明的是,满足上述条件m1-m2中任一条件,则确定换挡离合器进入overfill状态。
overboost状态的状态进入条件为:
n1.在进行充油boost阶段,由于冲击过大,导致输出轴转速变化过大(也即,输出轴转速*当前挡位速比-P2电机转速大于阈值);
n2.在进行充油touch阶段,由于冲击过大,导致输出轴转速变化过大(输出轴转速*当前挡位速比-P2电机转速大于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满足上述条件n1-n2中任一条件,则确定换挡离合器进入overboost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换挡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确定其是否满足上述underfill状态、overfill状态和overboost的状态进入条件,若满足其一状态进入条件,则确定换挡离合器处于其对应的状态。可以理解,若换挡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overboost状态的状态进入条件,则确定换挡离合器此时处于overboost状态,其他状态的判断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根据所述现时充油状态,确定所述第二充油步长。
在本实施例中,换挡离合器处于不同的状态时,其对应的第二充油步长不同,对当前充油时间的修正也不同。可以理解,若换挡离合器处于overboost状态和overfill状态时,则说明离合器具有过充现象,其会导致车辆起步和换挡时会有明显的冲击,因此,需要根据overboost状态对应的第二充油步长对当前充油时间进行修正,使其充油时间缩短,进而得到处于正常充油范围的目标充油时间,达到较好的充油效果。第二充油步长是结合原始数据和一定的运行需求设定的,如设定underfill状态对应的第二充油步长为0.001s,overfill状态对应的第二充油步长为0.005s,overboost状态对应的第二充油步长为0.01s。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充油步长是对充油效果不理想的当前充油时间进行修改,以达到符合正常范围的目标充油时间,因此,根据不同的状态需求对当前充油时间进行不同的修正处理,可以理解,若换挡离合器处于underfill状态时,则说明离合器当前的充油效果低于正常效果的,因此,需要在当前充油时间上加上第二充油步长,更新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若换挡离合器处于overboost状态和overfill状态时,则说明离合器具有过充现象,则需要在当前充油时间上减去第二充油步长,得到目标充油时间;若换挡离合器均不满足underfill状态、overfill状态和overboost的状态的状态进入条件,则换挡离合器不进行充油时间修正的操作,也即,当前充油时间作为目标充油时间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换挡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确定换挡离合器是否进入第二智能调整状态,在换挡离合器进入第二智能调整状态后,检测其实时的当前状态参数,判断其处于underfill状态、overfill状态和overboost状态中何种状态,根据不同的状态获取对应的第二充油步长,进而根据第二充油步长对当前充油时间进行修正,得到目标充油时间,实现自动调整充油时间的目的。
参照图7,本发明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合器智能调整装置,基于上述图7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包括智能调整状态和更新状态;
确定模块,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
调整模块,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
可选地,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装置还包括:
预设模块,预设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对应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还包括空置状态和重置状态。
可选地,所述预设模块包括:
设定模块,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空置状态时,不对所述当前充油时间进行调整;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重置状态时,所述充油步长为零。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20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当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第一预设条件时,进入第一智能调整状态;
第二确定子模块,基于所述第一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充油状态,其中,所述当前充油状态包括欠充状态和过充状态;
第三确定子模块,根据所述当前充油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充油步长。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20还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获取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油压参数,所述油压参数包括主油压参数、泄压阀参数和油温参数;
第一判断子模块,根据所述油压参数,判断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是否满足所述欠充状态的状态条件,若满足,则确定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处于所述欠充状态。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20还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当所述换挡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第二预设条件时,进入第二智能调整状态;
第五确定子模块,基于所述第二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换挡离合器的现时充油状态,其中,所述现时充油状态包括欠充满状态、一般过充状态和严重过充状态;
第六确定子模块,根据所述现时充油状态,确定所述第二充油步长。
可选地,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装置还包括:
更新模块,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再次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将所述目标充油时间作为所述当前充油时间。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离合器智能调整设备。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离合器智能调整程序,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包括智能调整状态和更新状态;所述运行状态与电机的串并联切换过程相关,所述电机与所述目标离合器相连接;
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
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预设条件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预设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对应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还包括空置状态和重置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空置状态时,不对所述当前充油时间进行调整;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重置状态时,所述充油步长为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离合器包括模式切换离合器,所述充油步长包括第一充油步长;
所述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第一预设条件时,进入第一智能调整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当前充油状态,其中,所述当前充油状态包括欠充状态和过充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充油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充油步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充油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充油步长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的油压参数,所述油压参数包括主油压参数、泄压阀参数和油温参数;
根据所述油压参数,判断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是否满足所述欠充状态的状态条件,若满足,则确定所述模式切换离合器处于所述欠充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离合器还包括换挡离合器,所述充油步长还包括第二充油步长;
所述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换挡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第二预设条件时,进入第二智能调整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换挡离合器的现时充油状态,其中,所述现时充油状态包括欠充满状态、一般过充状态和严重过充状态;
根据所述现时充油状态,确定所述第二充油步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再次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将所述目标充油时间作为所述当前充油时间。
8.一种离合器智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目标离合器的至少一个运行状态的预设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行状态包括智能调整状态和更新状态;所述运行状态与电机的串并联切换过程相关,所述电机与所述目标离合器相连接;
确定模块,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当前状态参数满足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智能调整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调整状态对应的充油步长,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包括输出轴转速变化参数和电机转速参数;
调整模块,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处于所述更新状态时,基于所述充油步长调整当前充油时间,得到目标充油时间,以使所述目标离合器根据所述目标充油时间进行下一次的充油操作。
9.一种离合器智能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离合器智能调整程序,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离合器智能调整程序,所述离合器智能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的步骤。
CN202111528519.3A 2021-12-13 2021-12-13 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165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8519.3A CN114165532B (zh) 2021-12-13 2021-12-13 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8519.3A CN114165532B (zh) 2021-12-13 2021-12-13 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5532A CN114165532A (zh) 2022-03-11
CN114165532B true CN114165532B (zh) 2023-09-22

Family

ID=80486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8519.3A Active CN114165532B (zh) 2021-12-13 2021-12-13 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6553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95035A (ja) * 2008-10-14 2010-04-30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作業車両の走行変速装置
CN102627067A (zh) * 2011-02-03 2012-08-08 加特可株式会社 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5909694A (zh) * 2016-04-29 2016-08-31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充油参数自学习方法
CN111350814A (zh) * 2018-12-24 2020-06-3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的充油时间或充油压力标定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2413110A (zh) * 2019-12-30 2021-02-26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快速充油阶段充油时间的控制方法
CN112590530A (zh) * 2020-12-04 2021-04-0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709812A (zh) * 2019-10-24 2021-04-27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变速箱的离合器控制自学习方法、控制器、变速箱和车辆
CN113075890A (zh) * 2020-01-06 2021-07-0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器充油控制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设备、介质
CN113074194A (zh) * 2021-03-26 2021-07-06 湖南奕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级自动变速器离合器充油及半联动点自学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95035A (ja) * 2008-10-14 2010-04-30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作業車両の走行変速装置
CN102627067A (zh) * 2011-02-03 2012-08-08 加特可株式会社 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5909694A (zh) * 2016-04-29 2016-08-31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离合器充油参数自学习方法
CN111350814A (zh) * 2018-12-24 2020-06-3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的充油时间或充油压力标定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2709812A (zh) * 2019-10-24 2021-04-27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变速箱的离合器控制自学习方法、控制器、变速箱和车辆
CN112413110A (zh) * 2019-12-30 2021-02-26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快速充油阶段充油时间的控制方法
CN113075890A (zh) * 2020-01-06 2021-07-0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器充油控制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设备、介质
CN112590530A (zh) * 2020-12-04 2021-04-0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3074194A (zh) * 2021-03-26 2021-07-06 湖南奕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级自动变速器离合器充油及半联动点自学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5532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15861B (zh) 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存储介质
AU73963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coastdown of a vehicle
US10099693B2 (en) Control method of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nd control system for the same
US8903578B2 (en) Hybrid vehicle control utilizing grade data
KR101576160B1 (ko) 전기 자동차의 무단 변속기를 위한 속도비 제어방법
WO2011162705A1 (en) Method and module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s speed
US20200276976A1 (en) Shift control method for vehicle with dct
CN109291916B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扭矩控制系统及车辆
US2012019746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
CN110725944B (zh) 车辆的换挡补偿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US20160039422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vehicle during a clutch-to-clutch power upshift of a transmission
US8781698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hifting of an automatic geared transmission
US7841962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pshift timing
CN114165532B (zh) 离合器智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83186A (zh)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起步双闭环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车辆
EP1034967A2 (en) Driving force control with gradient resistance torque dependent correction factor
CN117774969A (zh) 车辆限速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US11598278B2 (en) Method to elevate idle speed to launch a vehicle with manual transmission
CN114407864A (zh) 混动车辆及其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储存介质
JP2015528278A (ja) 回転速度及び加速ペダルの押下げの関数として自動車両のトラクションモーターのトルク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080177452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trol Instruction Adaptable to a Brake Situation For a Transmission Device of a Motor Vehicle Power Train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JP2021110299A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及び波状路走行時入力低減システム
CN115782850A (zh) 一种换档控制方法、车辆控制器和混动车辆
CN114909465B (zh) 一种车辆升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784438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etpoint adapted to a cornering situation for a motor vehicle engine-transmission unit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