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3971A - Pur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Pur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3971A
CN114163971A CN202111571849.0A CN202111571849A CN114163971A CN 114163971 A CN114163971 A CN 114163971A CN 202111571849 A CN202111571849 A CN 202111571849A CN 114163971 A CN114163971 A CN 114163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ot melt
parts
carrying
melt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18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绿林
温三顺
温绿辉
温永育
晏金灿
杨为发
黄港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tla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tla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tla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tla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18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639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63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39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10Prepolymer processes involving reac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in a first reac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33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 C08G18/4837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and other oxyalkylene uni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6Compounds of groups C08G18/42, C08G18/48, or C08G18/52
    • C08G18/6603Compounds of groups C08G18/42, C08G18/48, or C08G18/5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 or polyamines of C08G18/38
    • C08G18/6607Compounds of groups C08G18/42, C08G18/48, or C08G18/5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 or polyamines of C08G18/38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0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8Unsaturated polyesters
    • C08G18/683Unsaturated polyesters containing cyclic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70/00Compositions for adhesives
    • C08G2170/20Compositions for hot melt adhes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PUR热熔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改性聚醚多元醇15~40份、改性聚酯多元醇30~60份、异氰酸酯20~35份、增粘树脂20~30份、扩链剂8~12份、催化剂0.08~0.12份。采用改性聚醚多元醇及改性聚酯多元醇进行复配,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且提高了PUR热熔胶的力学性能,具体地,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在加热状态下粘度小,出胶流畅,便于更好地进行加工,初粘力高,定位快,固化后抗震、耐压、耐冲击性好,可以满足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更加轻薄化及窄边的粘合要求,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PUR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UR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UR(Polyurethane Reactive,湿气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为常用的热熔胶,具有较好的粘合效果,尤其是对材质差异较大物质也具有良好的粘合效果,例如,可以用于合金、木材或塑料之间的粘接,PUR热熔胶也可以用于电子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粘接,应用广泛。
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人们对手机、平板电脑这一类电子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要求手机、平板电脑这一类电子产品更加轻薄化,另外,也出现了大量边框狭窄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如此,对用于粘接的PUR热熔胶也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才能满足更高的粘合需求,因此,有必要对PUR热熔胶的性能进行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PUR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PUR热熔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Figure BDA0003423552390000011
Figure BDA0003423552390000021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甘油、氢氧化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得到一级聚醚多元醇,向所述一级聚醚多元醇中加入活性炭,进行三次加热搅拌操作,再向反应釜加入蒸馏水,进行四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蓖麻油、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得到初级聚酯多元醇,再向所述初级聚酯多元醇中加入蓖麻油,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扩链剂为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及二甘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及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增粘树脂包括苯乙烯、萜烯树脂、醛酮树脂及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以质量份计,还包括0.2~2份抗氧剂。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一种PUR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质量份称取15~40份改性聚醚多元醇、30~60份改性聚酯多元醇、20~35份异氰酸酯、20~30份增粘树脂、8~12份扩链剂、0.08~0.12份催化剂;
将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及部分量的所述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一预聚体;
将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及余量的所述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二预聚体;
将所述第一预聚体、所述第二预聚体、所述增粘树脂、所述扩链剂及所述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所述PUR热熔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PUR热熔胶,采用改性聚醚多元醇及改性聚酯多元醇进行复配,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且提高了PUR热熔胶的力学性能,具体地,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在加热状态下粘度小,出胶流畅,便于更好地进行加工,初粘力高,定位快,固化后抗震、耐压、耐冲击性好,可以满足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更加轻薄化及窄边的粘合要求,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PUR热熔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一种PUR热熔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Figure BDA0003423552390000041
需要说明的是,改性聚醚多元醇含有醚键,有利于提高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耐水解性及耐低温性能,而且通过添加改性聚醚多元醇,有利于保证制备的PUR热熔胶的柔韧性,同时,改性聚酯多元醇含有大量的酯基,使得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内聚能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粘结性能、耐热性及耐油性,另外,异氰酸酯通过分别与改性聚醚多元醇及改性聚酯多元醇聚合,可以提高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整体内聚力及刚性,进一步提高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粘接强度,通过添加增粘树脂、扩链剂及催化剂,可以保证PUR热熔胶制备的正常进行,如此,通过采用改性聚醚多元醇及改性聚酯多元醇进行复配,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且提高了PUR热熔胶的力学性能,具体地,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在加热状态下粘度小,出胶流畅,便于更好地进行加工,初粘力高,定位快,固化后抗震、耐压、耐冲击性好,可以满足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更加轻薄化及窄边的粘合要求,实用性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甘油、氢氧化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得到一级聚醚多元醇,向所述一级聚醚多元醇中加入活性炭,进行三次加热搅拌操作,再向反应釜加入蒸馏水,进行四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可以理解的,通过采用氢氧化钾作为催化剂,将氢氧化钾与甘油先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使得氢氧化钾可以先与甘油混合均匀,均匀分布于体系中,然后再加入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有利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于甘油更好更加均匀地进行反应,反应更加快速充分,随着甘油、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聚合反应的进行,且在高温环境中,环氧化物容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醛类有害物质,此时,通过加入活性炭,可以作为吸附剂对醛类有害物质起到吸附作用,从而有利于有效除去醛类有害物质,醛类有害物质去除效果明显,从而有利于保证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安全性及环保性,最后,通过加入蒸馏水,对一级聚醚多元醇进行水洗操作,在抽真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蒸发的水分子带走体系中的醛类小分子,本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含水率小于等于0.08%,保证水分去除充分,如此,可以进一步大大降低制备得到得到的改性聚醚多元醇中醛类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大大提高了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环保性及安全性,从而使得PUR热熔胶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时,大大降低其醛类有害物质含量,由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与人们的接触频繁,从而可以避免对人们造成损害,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得到一级聚醚多元醇,向所述一级聚醚多元醇中加入活性炭,进行三次加热搅拌操作,再向反应釜加入蒸馏水,进行四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的操作中,控制一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15℃~125℃,一次加热搅拌时间为1h~2h,二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10℃~120℃,二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h~3h,三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75℃~85℃,三次加热搅拌时间为1.5h~2.5h,四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15℃~125℃,四次加热搅拌时间为3h~4h,如此,可以保证各个反应进行充分,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醚多元醇的醛类有害物质含量最低,环保性及安全性最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蓖麻油、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得到初级聚酯多元醇,再向所述初级聚酯多元醇中加入蓖麻油,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可以理解的,通过将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初级聚酯多元醇,再通过蓖麻油对初级聚酯多元醇进行改性,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酯多元醇粘度适中,剥离强度最好,从而有利于提高后续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整体黏性及剥离强度,进一步提高了PUR热熔胶成品的品质,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的操作中,控制加热温度为180℃~200℃,加热搅拌时间为3h~4h,在所述向所述初级聚酯多元醇中加入蓖麻油,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的操作中,控制加热温度为200℃~210℃,加热搅拌时间为3h~4h,如此,可以保证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聚合反应充分,且保证蓖麻油与初级聚酯多元醇反应完全,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酯多元醇粘度最佳,剥离强度最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的摩尔比为1:1。可以理解的,如此,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的用量比例适中,有利于制备得到粘度及剥离强度最好的改性聚酯多元醇。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扩链剂为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及二甘醇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的,扩链剂为线性状或网络状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用于进行接枝反应,从而使得分子链得到扩展,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通过加入扩链剂,有利于提高PUR热熔胶的机械性能及力学性能,扩链剂采用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及二甘醇中的至少一种,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及二甘醇均为常用的扩链剂,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力学性能及机械性能良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及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的,通过加入催化剂,可以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有利于提高PUR热熔胶的制备效率,保证PUR热熔胶制备的正常进行。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的,异氰酸酯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异氰酸酯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均为常用的异氰酸酯,可以很好地改善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弹性及粘接强度,品质高。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增粘树脂包括苯乙烯、萜烯树脂、醛酮树脂及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的,通过加入增粘树脂,可以快速提高PUR热熔胶的粘度、耐热性能及初粘性,增粘树脂采用苯乙烯、萜烯树脂、醛酮树脂及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苯乙烯、萜烯树脂、醛酮树脂及丙烯酸树脂均为常用的增粘树脂,可以达到很好的增粘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粘度、耐热性能及初粘性。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以质量份计,还包括0.2~2份抗氧剂。可以理解的,由于PUR热熔胶在使用及储存过程中,受热或在光照射下,会出现热降解及光降解的现象,会影响PUR热熔胶的品质,通过加入抗氧剂,可以提高PUR热熔胶的耐热性,有利于防止光降解及热降解,从而有利于提高PUR热熔胶的使用寿命及品质。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PUR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按质量份称取15~40份改性聚醚多元醇、30~60份改性聚酯多元醇、20~35份异氰酸酯、20~30份增粘树脂、8~12份扩链剂、0.08~0.12份催化剂。
需要说明的是,按比例称取各组分,便于对各组分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各组分用量适中,保证该PUR热熔胶制备的正常进行。
S120、将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及部分量的所述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一预聚体。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改性聚醚多元醇及部分量的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可以使得改性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先进行预聚合反应,有利于改性聚醚多元醇及改性聚酯多元醇分别进行预聚合反应,有利于保证改性聚醚多元醇及改性聚酯多元醇反应完全,有利于保证后续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机械性能及粘接性能。
S130、将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及余量的所述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二预聚体。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改性聚酯多元醇及余量的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可以使得改性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合反应,有利于改性聚醚多元醇及改性聚酯多元醇分别进行预聚合反应,有利于保证改性聚醚多元醇及改性聚酯多元醇反应完全,有利于保证后续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机械性能及粘接性能。
S140、将所述第一预聚体、所述第二预聚体、所述增粘树脂、所述扩链剂及所述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所述PUR热熔胶。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第一预聚体、第二预聚体、增粘树脂、扩链剂及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制备得到PUR热熔胶,通过采用改性聚醚多元醇及改性聚酯多元醇进行复配,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且提高了PUR热熔胶的力学性能,具体地,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在加热状态下粘度小,出胶流畅,便于更好地进行加工,初粘力高,定位快,固化后抗震、耐压、耐冲击性好,可以满足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更加轻薄化及窄边的粘合要求,实用性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甘油、氢氧化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得到一级聚醚多元醇,向所述一级聚醚多元醇中加入活性炭,进行三次加热搅拌操作,再向反应釜加入蒸馏水,进行四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可以理解的,通过采用氢氧化钾作为催化剂,将氢氧化钾与甘油先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使得氢氧化钾可以先与甘油混合均匀,均匀分布于体系中,然后再加入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有利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于甘油更好更加均匀地进行反应,反应更加快速充分,随着甘油、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聚合反应的进行,且在高温环境中,环氧化物容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醛类有害物质,此时,通过加入活性炭,可以作为吸附剂对醛类有害物质起到吸附作用,从而有利于有效除去醛类有害物质,醛类有害物质去除效果明显,从而有利于保证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安全性及环保性,最后,通过加入蒸馏水,对一级聚醚多元醇进行水洗操作,在抽真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蒸发的水分子带走体系中的醛类小分子,本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含水率小于等于0.08%,保证水分去除充分,如此,可以进一步大大降低制备得到得到的改性聚醚多元醇中醛类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大大提高了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环保性及安全性,从而使得PUR热熔胶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时,大大降低其醛类有害物质含量,由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与人们的接触频繁,从而可以避免对人们造成损害,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得到一级聚醚多元醇,向所述一级聚醚多元醇中加入活性炭,进行三次加热搅拌操作,再向反应釜加入蒸馏水,进行四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的操作中,控制一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15℃~125℃,一次加热搅拌时间为1h~2h,二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10℃~120℃,三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h~3h,三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75℃~85℃,三次加热搅拌时间为1.5h~2.5h,四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15℃~125℃,四次加热搅拌时间为3h~4h,如此,可以保证各个反应进行充分,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醚多元醇的醛类有害物质含量最低,环保性及安全性最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蓖麻油、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得到初级聚酯多元醇,再向所述初级聚酯多元醇中加入蓖麻油,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可以理解的,通过将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初级聚酯多元醇,再通过蓖麻油对初级聚酯多元醇进行改性,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酯多元醇粘度适中,剥离强度最好,从而有利于提高后续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整体黏性及剥离强度,进一步提高了PUR热熔胶成品的品质,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的操作中,控制加热温度为180℃~200℃,加热搅拌时间为3h~4h,在所述向所述初级聚酯多元醇中加入蓖麻油,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的操作中,控制加热温度为200℃~210℃,加热搅拌时间为3h~4h,如此,可以保证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聚合反应充分,且保证蓖麻油与初级聚酯多元醇反应完全,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酯多元醇粘度最佳,剥离强度最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的摩尔比为1:1。可以理解的,如此,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的用量比例适中,有利于制备得到粘度及剥离强度最好的改性聚酯多元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PUR热熔胶,采用改性聚醚多元醇及改性聚酯多元醇进行复配,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且提高了PUR热熔胶的力学性能,具体地,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在加热状态下粘度小,出胶流畅,便于更好地进行加工,初粘力高,定位快,固化后抗震、耐压、耐冲击性好,可以满足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更加轻薄化及窄边的粘合要求,实用性好。
下面为具体实施例部分。
实施例1
按质量份称取15份改性聚醚多元醇、30份改性聚酯多元醇、20份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萜烯树脂、8份乙二醇、0.0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2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将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及8质量份的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一预聚体;
将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及12质量份的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二预聚体;
将所述第一预聚体、所述第二预聚体、所述萜烯树脂、所述乙二醇及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实施例1的PUR热熔胶;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甘油、氢氧化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一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15℃,一次加热搅拌时间为1h,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二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10℃,二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h,得到一级聚醚多元醇,向所述一级聚醚多元醇中加入活性炭,进行三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三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75℃,三次加热搅拌时间为1.5h,再向反应釜加入蒸馏水,进行四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四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15℃,四次加热搅拌时间为3h,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蓖麻油、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180℃,加热搅拌时间为3h,得到初级聚酯多元醇,再向所述初级聚酯多元醇中加入蓖麻油,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200℃,加热搅拌时间为3h,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
实施例2
按质量份称取30份改性聚醚多元醇、45份改性聚酯多元醇、28份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25份萜烯树脂、10份乙二醇、0.1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将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及12质量份的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一预聚体;
将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及16质量份的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二预聚体;
将所述第一预聚体、所述第二预聚体、所述萜烯树脂、所述乙二醇及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实施例2的PUR热熔胶;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甘油、氢氧化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一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0℃,一次加热搅拌时间为1.5h,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二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15℃,二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5h,得到一级聚醚多元醇,向所述一级聚醚多元醇中加入活性炭,进行三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三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80℃,三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h,再向反应釜加入蒸馏水,进行四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四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0℃,四次加热搅拌时间为3.5h,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蓖麻油、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190℃,加热搅拌时间为3.5h,得到初级聚酯多元醇,再向所述初级聚酯多元醇中加入蓖麻油,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205℃,加热搅拌时间为3.5h,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
实施例3
按质量份称取40份改性聚醚多元醇、60份改性聚酯多元醇、35份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萜烯树脂、12份乙二醇、0.1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将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及15质量份的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一预聚体;
将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及20质量份的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二预聚体;
将所述第一预聚体、所述第二预聚体、所述萜烯树脂、所述乙二醇及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实施例3的PUR热熔胶;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甘油、氢氧化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一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5℃,一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h,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二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0℃,二次加热搅拌时间为3h,得到一级聚醚多元醇,向所述一级聚醚多元醇中加入活性炭,进行三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三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85℃,三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5h,再向反应釜加入蒸馏水,进行四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四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5℃,四次加热搅拌时间为4h,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蓖麻油、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200℃,加热搅拌时间为4h,得到初级聚酯多元醇,再向所述初级聚酯多元醇中加入蓖麻油,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210℃,加热搅拌时间为4h,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
对比例1
按质量份称取40份聚醚多元醇、60份聚酯多元醇、35份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萜烯树脂、12份乙二醇、0.1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将所述聚醚多元醇及15质量份的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一预聚体;
将所述聚酯多元醇及20质量份的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二预聚体;
将所述第一预聚体、所述第二预聚体、所述萜烯树脂、所述乙二醇及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对比例1的PUR热熔胶;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甘油、氢氧化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一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5℃,一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h,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二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0℃,二次加热搅拌时间为3h,得到所述聚醚多元醇。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200℃,加热搅拌时间为4h,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210℃,加热搅拌时间为4h,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聚酯多元醇。
对比例2
按质量份称取40份聚醚多元醇、60份改性聚酯多元醇、35份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萜烯树脂、12份乙二醇、0.1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将所述聚醚多元醇及15质量份的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一预聚体;
将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及20质量份的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二预聚体;
将所述第一预聚体、所述第二预聚体、所述萜烯树脂、所述乙二醇及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对比例2的PUR热熔胶;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甘油、氢氧化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一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5℃,一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h,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二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0℃,二次加热搅拌时间为3h,得到所述聚醚多元醇。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蓖麻油、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200℃,加热搅拌时间为4h,得到初级聚酯多元醇,再向所述初级聚酯多元醇中加入蓖麻油,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210℃,加热搅拌时间为4h,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
对比例3
按质量份称取40份改性聚醚多元醇、60份聚酯多元醇、35份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萜烯树脂、12份乙二醇、0.1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将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及15质量份的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一预聚体;
将所述聚酯多元醇及20质量份的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二预聚体;
将所述第一预聚体、所述第二预聚体、所述萜烯树脂、所述乙二醇及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对比例3的PUR热熔胶;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甘油、氢氧化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一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5℃,一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h,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二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0℃,二次加热搅拌时间为3h,得到一级聚醚多元醇,向所述一级聚醚多元醇中加入活性炭,进行三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三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85℃,三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5h,再向反应釜加入蒸馏水,进行四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四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5℃,四次加热搅拌时间为4h,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200℃,加热搅拌时间为4h,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210℃,加热搅拌时间为4h,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改性聚酯多元醇。
对比例4
按质量份称取40份改性聚醚多元醇、60份改性聚酯多元醇、35份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萜烯树脂、12份乙二醇、0.1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将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所述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所述萜烯树脂、所述乙二醇及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对比例4的PUR热熔胶;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甘油、氢氧化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一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5℃,一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h,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二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0℃,二次加热搅拌时间为3h,得到一级聚醚多元醇,向所述一级聚醚多元醇中加入活性炭,进行三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三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85℃,三次加热搅拌时间为2.5h,再向反应釜加入蒸馏水,进行四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四次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125℃,四次加热搅拌时间为4h,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蓖麻油、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200℃,加热搅拌时间为4h,得到初级聚酯多元醇,再向所述初级聚酯多元醇中加入蓖麻油,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加热温度为210℃,加热搅拌时间为4h,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
其中,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PUR热熔胶及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的PUR热熔胶制备的胶条进行检测,检测PUR热熔胶的各项性能,具体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423552390000161
Figure BDA0003423552390000171
由表1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的各项机械性能及环保性能均优于对比例1~4的PUR热熔胶,也就是说,本发明的PUR热熔胶通过采用改性聚醚多元醇及改性聚酯多元醇进行复配,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且提高了PUR热熔胶的力学性能,具体地,制备得到的PUR热熔胶在加热状态下粘度小,出胶流畅,便于更好地进行加工,初粘力高,定位快,固化后抗震、耐压、耐冲击性好,可以满足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更加轻薄化及窄边的粘合要求,实用性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PUR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Figure FDA000342355238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R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甘油、氢氧化钾、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将所述甘油及所述氢氧化钾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再将所述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得到一级聚醚多元醇,向所述一级聚醚多元醇中加入活性炭,进行三次加热搅拌操作,再向反应釜加入蒸馏水,进行四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R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处理方法为:提供蓖麻油、苯酐己二酸及新戊二醇,将所述苯酐己二酸及所述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中,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操作,得到初级聚酯多元醇,再向所述初级聚酯多元醇中加入蓖麻油,进行二次加热搅拌操作,并进行抽真空操作,以除去反应釜中的水分,得到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R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链剂为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及二甘醇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R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及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R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R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树脂包括苯乙烯、萜烯树脂、醛酮树脂及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R热熔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还包括0.2~2份抗氧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UR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10.一种PUR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质量份称取15~40份改性聚醚多元醇、30~60份改性聚酯多元醇、20~35份异氰酸酯、20~30份增粘树脂、8~12份扩链剂、0.08~0.12份催化剂;
将所述改性聚醚多元醇及部分量的所述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一预聚体;
将所述改性聚酯多元醇及余量的所述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第二预聚体;
将所述第一预聚体、所述第二预聚体、所述增粘树脂、所述扩链剂及所述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操作,得到所述PUR热熔胶。
CN202111571849.0A 2021-12-21 2021-12-21 Pur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1639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1849.0A CN114163971A (zh) 2021-12-21 2021-12-21 Pur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1849.0A CN114163971A (zh) 2021-12-21 2021-12-21 Pur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3971A true CN114163971A (zh) 2022-03-11

Family

ID=80487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1849.0A Pending CN114163971A (zh) 2021-12-21 2021-12-21 Pur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639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5365A (zh) * 2022-08-22 2022-12-23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短保压快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2249A (zh) * 2017-02-06 2017-06-13 山东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低气味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的精制方法
CN113583611A (zh) * 2021-09-07 2021-11-02 广东和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分无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2249A (zh) * 2017-02-06 2017-06-13 山东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低气味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的精制方法
CN113583611A (zh) * 2021-09-07 2021-11-02 广东和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分无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5365A (zh) * 2022-08-22 2022-12-23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短保压快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25717B1 (ko) 저 표면 에너지 필름 결합용 폴리우레탄 접착제
CN109852326B (zh) 一种含有肟氨酯动态键的聚氨酯热熔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59959B (zh) 一种软包装用耐蒸煮无溶剂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MXPA02005259A (es) Promotores de la adhesion para poliuretanos reactivos sin monomeros.
CN114045143B (zh) 高透明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8020B (zh) 一种单组份湿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制备方法
CN114921216A (zh) 低粘度、快速固化的层合粘合剂组合物
TW201816057A (zh) 胺甲酸乙酯接著劑
TW201118143A (en) Reactive hot-melt adhesive agent composition
CN114163971A (zh) Pur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EP2877513B1 (en) Uv-curing hot melt adhesive containing low content of oligomers
CN114410267A (zh) 一种铝塑膜用聚氨酯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32591B (zh)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16959B (zh) 一种汽车备胎盖板用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8937B (zh) 一种耐热性良好的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5512B (zh) 塑钢板专用pur包覆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9652A (zh) 一种复合地板垫专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95351A (zh) 一种耐高温的湿气固化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4759A (zh) 一种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94860B (zh)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79137B (zh) 一种低水汽透过率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
CN108659200A (zh) 离子基改性合成革用湿法高剥离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866581A (zh)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7736688A (zh) 光/湿双重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6762A (zh) 一种微波引发固化的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固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