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2187A - 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2187A
CN114162187A CN202111342290.4A CN202111342290A CN114162187A CN 114162187 A CN114162187 A CN 114162187A CN 202111342290 A CN202111342290 A CN 202111342290A CN 114162187 A CN114162187 A CN 114162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evel
train
protection
interval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22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62187B (zh
Inventor
孙红叶
袁大鹏
贾庆东
郭辉
张志政
侯奇凯
郁舒雅
王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422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62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62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2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62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2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1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automatic initiation; for initiation not subject to will of driver or passe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ATS系统响应于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生成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发送至ZC系统;所述ZC系统建立防护分区,基于列车是否能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停车以及水位高度是否影响列车正常行驶,对所述防护分区内和外的列车进行判断,做出对应的疏散措施或救援措施。以此方式,可以在区间水位异常时进行系统联动,减少由于人员传输信息耽误的时间,以建立防护分区的方式保证线路上不同情况下列车的安全。

Description

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汛期雨水倒灌、结构渗水、设备故障等原因,会发生地铁区间水淹现象,对地铁列车的运行造成危险,导致车辆受损以及人员伤亡。
现有处理区间水位异常的方案,一般是遇到强降雨或连续降雨天气时,地铁运营公司根据运营规章制度,派出运营维护人员巡查道路,发现高水位路段,人工上报给调度中心处理。这种处理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是运营人员人工巡查轨道,高水位路段的发现与形成存在时间差,存在风险识别不及时的情况。
2.由于发生紧急情况时,通过调度人员上报中心处理,需要人工下发紧急工况,无联动处理功能,若水位增长较快,则会减少乘客逃生的时间,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案。本方案能够在区间水位异常时进行系统联动,减少由于人员传输信息耽误的时间,以建立防护分区的方式保证线路上不同情况下列车的安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该方法包括:
ATS系统响应于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获取水位异常区间和水位高度,生成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发送至ZC系统;
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建立防护分区;
所述ZC系统对所述防护分区内的列车进行判断,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不可停下,且所述水位高度不影响列车正常行驶,则保持所述列车正常行驶到下一站停车,启动对应疏散措施;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不可停下,且所述水位高度影响列车正常行驶,则对所述列车紧急制动,启动对应救援措施;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可停下,则对所述列车紧急制动,启动对应疏散措施;
对于在所述防护分区外且驶向所述防护分区的列车,所述ZC系统回撤所述列车的移动授权,使所述列车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停车,启动对应疏散措施。
进一步地,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ATS系统发送的所述防护分区建立请求,根据水位异常区间信息获取对应的逻辑区段;通过查询电子地图中的区间水位防护表,确认所述逻辑区段处于未防护状态,返回第一次确认回复消息至所述ATS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ATS系统发送的第二次确认消息,以所述逻辑区段作为所述ZC系统建立的防护分区;
在所述ZC系统建立防护分区后,将所述防护分区的逻辑区段对应所述区间水位防护表中信息设置为已防护状态,并将所述逻辑区段信息作为第二次确认回复消息发送至所述ATS系统,由所述ATS系统进行逻辑区段包络显示。
进一步地,若所述水位异常区间跨多个ZC系统的集中区,则所述ATS将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分别发送至所述多个ZC系统,使所述多个ZC系统分别响应于所述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建立防护分区。
进一步地,所述ATS系统响应于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是否对临近所述水位异常区间的列车进行扣车的提示以及是否发送防护分区建立请求的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在所述防护分区外且驶离所述防护分区的列车,ZC系统控制所述列车正常行驶至下一车站停车。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ATS系统发送的取消防护分区请求,根据取消水位区间信息获取对应的逻辑区段;所述取消防护分区请求由所述ATS系统响应于区间水位正常状态信息生成;
所述ZC系统通过查询电子地图中的区间水位防护表,确认所述逻辑区段处于已防护状态,返回第一次确认回复消息至所述ATS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ATS系统发送的第二次确认消息,取消所述逻辑区段对应的防护分区;
在所述ZC系统取消防护分区后,将所述防护分区的逻辑区段对应所述区间水位防护表中信息设置为未防护状态,并将所述逻辑区段信息作为第二次确认回复消息发送至所述ATS系统,由所述ATS系统取消所述逻辑区段的包络显示。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系统。该系统包括:
ATS系统,响应于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获取水位异常区间和水位高度,生成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发送至ZC系统;
ZC系统,响应于获取水位异常区间和水位高度,生成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发送至ZC系统;所述ZC系统用于对所述防护分区内的列车进行判断,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不可停下,且所述水位高度不足以影响列车正常行驶,则对所述列车紧急制动,启动对应救援措施;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可停下,则对所述列车紧急制动,启动疏散措施;对于在所述防护分区外且驶向所述防护分区的列车,所述ZC系统还用于回撤所述列车的移动授权,使所述列车在未达到所述水位异常区间的位置停车,启动对应疏散措施。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能够在其中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性运行环境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综合监控系统、ATS系统和ZC系统之间的一种交互方法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综合监控系统、ATS系统和ZC系统之间的另一种交互方法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系统的方框图;
图6示出了能够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其中,600为电子设备、601为CPU、602为ROM、603为RAM、604为总线、605为I/O接口、606为输入单元、607为输出单元、608为存储单元、609为通信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中,在所在线路有区位水位异常联动报警的情况下,通过综合监控系统、ATS系统与ZC系统之间的联动,减少由于人员传输信息耽误的时间,以建立防护分区的方式保证线路上不同情况下列车的安全。
图1示出了能够在其中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性运行环境100的示意图。在运行环境100中包括综合监控系统102、ATS系统104和ZC系统106。
综合监控系统102用于对机电设备的实时集中监控以及通过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综合监控系统102能够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感知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水位高度。
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用于对列车和信号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ZC(Zone Controller,区域控制中心)系统用于根据通信列车所汇报的位置信息以及联锁所排列的进路和轨旁设备提供的轨道占用/空闲信息,为其控制范围内的通信列车计算生成移动授权(MA),保证其控制区域内通信列车的安全运行。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综合监控系统102、ATS系统104和ZC系统106之间的交互方法200的示意图。方法200可以由图1中的综合监控系统102、ATS系统104和ZC系统106交互执行。
框202,综合监控系统102检测到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发送至ATS系统104;
框204,ATS系统104接收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根据所述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获取水位异常区间和水位高度;
框206,ATS系统104生成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将所述防护分区建立请求作为第一次确认消息,发送至ZC系统106;
框208,ZC系统106接收所述第一次确认消息,确认所述水位异常区间对应的逻辑区段处于未防护状态,向ATS系统104返回第一次确认回复消息;
框210,ATS系统104接收到ZC系统106返回的第一次确认回复消息后,向ZC系统106发送第二次确认消息;
框212,ZC系统106接收第二次确认消息,建立防护分区,并将逻辑区段信息作为第二次确认回复消息向ATS系统104返回;
框214,ATS系统104接收到第二次确认回复消息,进行逻辑区段包络显示和水位图标元素显示。
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综合监控系统102、ATS系统104和ZC系统106之间的另一种交互方法300的示意图。方法300可以由图1中的综合监控系统102、ATS系统104和ZC系统106交互执行。
框302,综合监控系统102检测到区间水位正常状态信息,发送至ATS系统104;
框304,ATS系统104接收区间水位正常状态信息,生成取消防护分区请求,将取消防护分区请求作为第一次确认消息发送至ZC系统106;
框306,ZC系统106接收所述第一次确认消息,确认所述逻辑区段处于已防护状态,返回第一次确认回复消息至所述ATS系统104;
框308,ATS系统104接收到ZC系统106返回的第一次确认回复消息后,向ZC系统106发送第二次确认消息;
框310,ZC系统106接收第二次确认消息,取消逻辑区段对应的防护分区,将所述逻辑区段信息作为第二次确认回复消息向ATS系统104返回;
框312,ATS系统104接收到第二次确认回复消息,取消对应逻辑区段的包络显示和水位图标元素显示。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该方法包括:
S401、ATS系统响应于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获取水位异常区间和水位高度,生成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发送至ZC系统。
所述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由综合监控系统发送至ATS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综合监控系统能够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感知传感器设备所在位置的水位高度,当水位高度高于传感器设备的水位高度时,触发水位传感器将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上报给综合监控系统,并由综合监控系统向ATS系统发送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当水位传感器无法感知水位高度或水位状态未知时,水位传感器向综合监控系统上报水位状态未知信息,并由综合监控系统向ATS系统发送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
所述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中至少包括水位异常区间信息和水位高度信息。水位异常区间信息用于表示水位异常区间的边界位置。水位高度信息用于表示在当前水位异常区间内的水位高度。
在现有的在行调工作站界面上没有水位异常的提示内容,也没有相关报警信息,使行调工作人员无法通过工作站界面及时了解区间水位异常情况,无法及时下达疏散命令。针对此种情况,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ATS系统收到综合监控系统发送的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后,生成提示信息,并在ATS界面上进行弹窗显示。显示内容包括是否对临近所述水位异常区间的列车进行扣车的提示以及是否发送防护分区建立请求的提示。例如,“是否对XX站台的列车进行扣车?”;又例如,“是否需要发送建立防护分区请求?”等等。所述提示信息会主动提示在ATS工作站的行调人员对提示信息进行确认,并在确认后发送扣车指令或发送建立防护分区请求。如果提示内容为是否发送防护分区建立请求时,若行调人员对该提示进行确认,即发送防护分区建立请求,此时所述防护分区建立请求作为ATS系统与ZC系统交互执行建立防护分区过程的第一次确认消息。行调人员对该提示进行确认,则相当于ATS系统发送第一次确认消息到ZC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ATS弹出对应扣车对话框后,由行调工作人员检查确认执行,点击扣车确认按钮,ATS系统给VOBC(vehicle on-board controller,车载控制器)下发扣车指令,VOBC执行扣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若所述水位异常区间跨多个ZC系统的集中区,则所述ATS将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分别发送至所述多个ZC系统,使所述多个ZC系统分别响应于所述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建立防护分区。
在本线路在有区间水位异常联动的需求情况下,取消运营人员人工巡查的作业过程,减少由于人员传输信息耽误的时间,由系统判断是否处于水位异常的状态,由综合监控系统直接将水位异常的信息发送给信号系统,通过ATS界面的报警首先提示运营调度人员发生异常情况,人工第一时间知晓异常位置,联动信号内部系统做出快速正确的处理,为异常情况的救援争取时间。
S402、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建立防护分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通过行调人员的确认,ATS系统发送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即第一次确认消息到ZC系统,申请建立防护分区。所述第一次确认消息包括异常水位区间、水位高度、传感器设备类型以及设备ID等信息。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ATS系统发送的所述第一次确认消息,根据水位异常区间获取对应的逻辑区段;通过查询电子地图中的区间水位防护表,确认所述逻辑区段处于未防护状态,返回第一次确认回复消息至所述ATS系统,完成建立防护分区的一次确认过程。所述区间水位防护表为在电子地图中已配置的数据表格,包括计轴位置偏移量、逻辑区段ID编号、所属Link起终点位置等内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若所述逻辑区段处于未防护状态,则无需重新建立防护区段,以当前逻辑区段的防护状态继续执行即可。
所述ATS系统接收到ZC系统返回的第一次确认回复消息,此时ATS显示界面的对话框中“二次确认”按钮被激活,操作人员需要点击“二次确认”按钮完成二次确认操作。ATS系统则向ZC系统发送第二次确认消息。也可配置一个操作时间期限,即操作人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在弹窗界面中点击“二次确认”按钮,如果超时,则无法再次点击。该时间期限可以以倒计时的形式进行提示。
进一步地,ZC系统响应于第二次确认消息,以所述逻辑区段作为所述ZC系统建立的防护分区。由于考虑到列车的刹车距离,且需要保证列车能够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停车,所述防护分区的覆盖区域大于所述水位异常区间。
在所述ZC系统建立防护分区后,将所述防护分区的逻辑区段对应所述区间水位防护表中信息设置为已防护状态,并将所述逻辑区段信息作为第二次确认回复消息发送至所述ATS系统,由所述ATS系统进行逻辑区段包络显示。
通过两次确认能够对生成防护分区的操作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在第一次确认过程中确认要建立防护分区的逻辑区段的防护状态;在第二次确认过程中再次确认防护分区的区域以及是否要建立防护分区。
S403、所述ZC系统对所述防护分区内的列车进行判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不可停下,且所述水位高度不影响列车正常行驶,则保持所述列车正常行驶到下一站停车,启动对应疏散措施。所述对应的疏散措施包括在下一站的站台开启车门或逃生门,进行疏散。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列车无法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停车,只能涉水经过水位异常区间,且虽然涉水,但水位高度不影响列车的正常行驶,故此时列车能够正常行驶到下一站停车,再对列车上的人员进行疏散。疏散后,可以对涉水列车进行检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不可停下,且所述水位高度影响列车正常行驶,则对所述列车紧急制动,启动对应救援措施。所述对应救援措施包括启动区间疏散功能进行区间疏散,行调工作人员上车救援。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列车无法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停车,且水位高度已经影响列车的正常行驶,此时列车处于极其危险的情况,需要对列车紧急制动,疏散和救援,保证列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可停下,则对所述列车紧急制动,启动对应疏散措施。所述对应疏散措施包括开启车门或逃生门,使列车人员由疏散平台逃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列车能够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停车,此时对列车紧急制动能够保证列车不进入水位异常区域,在列车停车后开启列车车门或逃生门,对列车人员进行疏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对于在所述防护分区外且驶向所述防护分区的列车,所述ZC系统回撤所述列车的移动授权,使所述列车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停车,启动对应疏散措施。所述对应疏散措施为根据运营规章启动疏散功能,保证列车乘客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列车在防护分区外,可以通过回撤移动授权到水位异常区间前,控制列车停车,不需要紧急停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对于在所述防护分区外且驶离所述防护分区的列车,ZC系统控制所述列车正常行驶至下一车站停车。
可见,上述通过计算列车当前位置到水位异常区间距离是否可以使列车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停车以及水位高度是否影响列车正常行驶能够判断出此时列车是否处于危险情况以及危险等级,针对不同危险等级对列车进行救援或疏散操作,能够准确及时的做出合理反应,保证列车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兼顾效率,不是直接紧急制动停车导致运行计划的更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防护分区在两个车站之间,也可以直接由ATS发送指令给VOBC,在两个车站的上下行站台来车方向自动扣车。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ATS系统发送的取消防护分区请求,所述取消防护分区请求即第一次确认消息;所述第一次确认消息包括异常水位区间、水位高度、传感器设备类型以及设备ID等信息。根据第一次确认消息获取对应的逻辑区段;所述取消防护分区请求由所述ATS系统响应于区间水位正常状态信息生成。综合监控系统监测到水位传感器的水位处于正常区间,则取消区间水位异常报警消息,并向ATS系统发出区间水位正常状态信息。
所述ZC系统通过查询电子地图中的区间水位防护表,确认所述逻辑区段处于已防护状态,返回第一次确认回复消息至所述ATS系统。所述区间水位防护表为在电子地图中已配置的数据表格,包括计轴位置偏移量、逻辑区段ID编号、所属Link起终点位置等内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若所述逻辑区段处于已防护状态,则无需重新取消防护区段,以当前逻辑区段的防护状态继续执行即可。
所述ATS系统接收到ZC系统返回的第一次确认回复消息,此时ATS显示界面的对话框中“二次确认”按钮被激活,操作人员需要点击“二次确认”按钮完成二次确认操作。ATS系统则向ZC系统发送第二次确认消息。也可配置一个操作时间期限,即操作人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在弹窗界面中点击“二次确认”按钮,如果超时,则无法再次点击。该时间期限可以以倒计时的形式进行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ATS系统发送的第二次确认消息,取消所述逻辑区段对应的防护分区;
在所述ZC系统取消防护分区后,将所述防护分区的逻辑区段对应所述区间水位防护表中信息设置为未防护状态,并将所述逻辑区段信息作为第二次确认回复消息发送至所述ATS系统,由所述ATS系统取消所述逻辑区段的包络显示。例如,行调查看综合监控系统确认区间水位报警消失后,综合监控系统给ATS系统发送正常的区间水位状态信息,行调人员在ATS工作站右键点击水位图标,触发区间水位联动取消,ATS发送取消水位位置(区间水位设备类型+设备ID)信息给ZC,经过二次确认信息交互后,ATS确认ZC已经取消建立的防护分区,ATS取消包落显示和人防门图标显示,恢复正常行车。
通过两次确认能够对取消防护分区的操作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在第一次确认过程中确认要取消防护分区的逻辑区段的防护状态;在第二次确认过程中再次确认防护分区的区域以及是否确实要取消防护分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在线路有区位水位异常联动报警的情况下,通过综合监控系统、ATS系统与ZC系统之间的联动,减少由于人员传输信息耽误的时间,由系统判断是否处于水位异常的状态,由综合监控系统直接将水位异常的信息发送给信号系统,由信号系统启动区间水位异常联动功能,为异常情况的救援争取时间。在确认出现水位异常的情况,通过ATS界面的报警首先提示运营调度人员发生异常情况,人工第一时间知晓异常位置,联动信号内部系统做出快速正确的处理,通过建立防护分区的方式首先保证线路上列车安全,通过不同的场景去判断此时列车的状态,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而不是直接紧急制动停车导致运行计划的更改,减少由于区间水位的异常给运营带来的影响。故本发明能够快速分析现场问题,易用性高,适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以上是关于方法实施例的介绍,以下通过装置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5所示,系统500包括:
ATS系统104,响应于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获取水位异常区间和水位高度,生成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发送至ZC系统;
ZC系统106,响应于获取水位异常区间和水位高度,生成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发送至ZC系统;所述ZC系统用于对所述防护分区内的列车进行判断,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不可停下,且所述水位高度不足以影响列车正常行驶,则对所述列车紧急制动,启动对应救援措施;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可停下,则对所述列车紧急制动,启动疏散措施;对于在所述防护分区外且驶向所述防护分区的列车,所述ZC系统还用于回撤所述列车的移动授权,使所述列车在未达到所述水位异常区间的位置停车,启动对应疏散措施。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所述描述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应用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图6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设备600包括计算单元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可存储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设备6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输入单元6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6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6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6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609允许设备6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6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6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6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方法S401~S403。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S401~S403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6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602和/或通信单元6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6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803并由计算单元6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S401~S403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6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方法S401~S403。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TS系统响应于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获取水位异常区间和水位高度,生成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发送至ZC系统;
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建立防护分区;
所述ZC系统对所述防护分区内的列车进行判断,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不可停下,且所述水位高度不影响列车正常行驶,则保持所述列车正常行驶到下一站停车,启动对应疏散措施;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不可停下,且所述水位高度影响列车正常行驶,则对所述列车紧急制动,启动对应救援措施;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可停下,则对所述列车紧急制动,启动对应疏散措施;
对于在所述防护分区外且驶向所述防护分区的列车,所述ZC系统回撤所述列车的移动授权,使所述列车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停车,启动对应疏散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ATS系统发送的所述防护分区建立请求,根据水位异常区间信息获取对应的逻辑区段;通过查询电子地图中的区间水位防护表,确认所述逻辑区段处于未防护状态,返回第一次确认回复消息至所述ATS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ATS系统发送的第二次确认消息,以所述逻辑区段作为所述ZC系统建立的防护分区;
在所述ZC系统建立防护分区后,将所述防护分区的逻辑区段对应所述区间水位防护表中信息设置为已防护状态,并将所述逻辑区段信息作为第二次确认回复消息发送至所述ATS系统,由所述ATS系统进行逻辑区段包络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水位异常区间跨多个ZC系统的集中区,则所述ATS将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分别发送至所述多个ZC系统,使所述多个ZC系统分别响应于所述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建立防护分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TS系统响应于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是否对临近所述水位异常区间的列车进行扣车的提示以及是否发送防护分区建立请求的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在所述防护分区外且驶离所述防护分区的列车,ZC系统控制所述列车正常行驶至下一车站停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ATS系统发送的取消防护分区请求,根据取消水位区间信息获取对应的逻辑区段;所述取消防护分区请求由所述ATS系统响应于区间水位正常状态信息生成;
所述ZC系统通过查询电子地图中的区间水位防护表,确认所述逻辑区段处于已防护状态,返回第一次确认回复消息至所述ATS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C系统响应于所述ATS系统发送的第二次确认消息,取消所述逻辑区段对应的防护分区;
在所述ZC系统取消防护分区后,将所述防护分区的逻辑区段对应所述区间水位防护表中信息设置为未防护状态,并将所述逻辑区段信息作为第二次确认回复消息发送至所述ATS系统,由所述ATS系统取消所述逻辑区段的包络显示。
9.一种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ATS系统,响应于区间水位异常报警信息获取水位异常区间和水位高度,生成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发送至ZC系统;
ZC系统,响应于获取水位异常区间和水位高度,生成防护分区建立请求,发送至ZC系统;所述ZC系统用于对所述防护分区内的列车进行判断,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不可停下,且所述水位高度不足以影响列车正常行驶,则对所述列车紧急制动,启动对应救援措施;若所述列车在当前位置触发紧急制动,在水位异常区间前可停下,则对所述列车紧急制动,启动疏散措施;对于在所述防护分区外且驶向所述防护分区的列车,所述ZC系统还用于回撤所述列车的移动授权,使所述列车在未达到所述水位异常区间的位置停车,启动对应疏散措施。
10.一种电子设备,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342290.4A 2021-11-12 2021-11-12 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4162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2290.4A CN114162187B (zh) 2021-11-12 2021-11-12 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2290.4A CN114162187B (zh) 2021-11-12 2021-11-12 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2187A true CN114162187A (zh) 2022-03-11
CN114162187B CN114162187B (zh) 2024-04-30

Family

ID=80479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2290.4A Active CN114162187B (zh) 2021-11-12 2021-11-12 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621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862A (zh) * 2022-06-23 2022-11-01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运行安全疏散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4628A2 (en) * 2005-09-20 2007-03-2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 system and method of collision avoidance using an invarient set based on vehicle states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CN104309648A (zh) * 2014-11-10 2015-01-28 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联锁子系统与防淹门系统的联锁方法
KR20170105860A (ko) * 2016-03-10 2017-09-20 (주)에스알디코리아 주행차량의 이상발열 감지를 통한 화재예방시스템
CN107479490A (zh) * 2017-09-30 2017-12-15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型智能地铁防淹防护密闭门启闭控制系统
CN108944764A (zh) * 2018-07-12 2018-12-07 郑哲 一种用于汽车涉水的预警救险系统
CN110077441A (zh) * 2019-05-15 2019-08-02 安徽三联学院 一种城轨列车运行联动控制网络
CN111806523A (zh) * 2020-06-30 2020-10-23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Fzl300型全自动运行系统
CN111806522A (zh) * 2020-06-30 2020-10-23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行驶异常检测及区域防护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335343A (zh) * 2021-04-15 2021-09-03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铁水联运铁路穿堤坝通道智能防洪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4628A2 (en) * 2005-09-20 2007-03-2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 system and method of collision avoidance using an invarient set based on vehicle states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CN104309648A (zh) * 2014-11-10 2015-01-28 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联锁子系统与防淹门系统的联锁方法
KR20170105860A (ko) * 2016-03-10 2017-09-20 (주)에스알디코리아 주행차량의 이상발열 감지를 통한 화재예방시스템
CN107479490A (zh) * 2017-09-30 2017-12-15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型智能地铁防淹防护密闭门启闭控制系统
CN108944764A (zh) * 2018-07-12 2018-12-07 郑哲 一种用于汽车涉水的预警救险系统
CN110077441A (zh) * 2019-05-15 2019-08-02 安徽三联学院 一种城轨列车运行联动控制网络
CN111806523A (zh) * 2020-06-30 2020-10-23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Fzl300型全自动运行系统
CN111806522A (zh) * 2020-06-30 2020-10-23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行驶异常检测及区域防护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335343A (zh) * 2021-04-15 2021-09-03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铁水联运铁路穿堤坝通道智能防洪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志伟;: "车门全关闭且锁闭信息丢失处理方式研究", 《铁道运营技术》, vol. 26, no. 1, 10 January 2020 (2020-01-1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862A (zh) * 2022-06-23 2022-11-01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运行安全疏散方法
CN115257862B (zh) * 2022-06-23 2023-09-01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运行安全疏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2187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6620B2 (en) Elevator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07878513B (zh) 一种无人驾驶列车失位救援方法
KR102035557B1 (ko) 엘리베이터 사물 인터넷 기반 부지중 자율 안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147246B (zh) 电梯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US8742925B2 (en) Device for preventing and detecting the falling of an object on a railway lin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falling of an object on the line
CN109896383B (zh) 电梯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554559B (zh) 一种列车接近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3401184A (zh) 远程限速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62187A (zh) 区间水位异常联动防护方法及设备
CN110817633A (zh) 一种电梯物联网云平台监测系统
KR20150104836A (ko) 승강장 안전발판과 전동열차 및 승강장 안전문과의 연동제어시스템
CN114506365B (zh) 高架轨道运营异常处理方法及系统
KR101023533B1 (ko) 고속철도 에이티시의 실시간 원격복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3859310B (zh) 一种列车安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5959175A (zh) 车门与站台门间隙障碍物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13409537A (zh) 一种轨道运输安全保障系统
KR20210156370A (ko) 알람 메시지가 개선된 전동차 열차종합제어장치
CN111285205A (zh) 用于在封闭期间操作电梯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KR101211676B1 (ko) 철도 승강장의 추락사고 대응 시스템
CN113542087B (zh) 一种数字轨道电车车载人机交互系统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CN205186143U (zh) 应用于屏蔽门的监控系统
CN109765064B (zh) 车载地震装置出入库检测方法及装置
Wullems et al. How safe is safe enough?: A socio-technical view of low-cost level crossing safety
CN115320668B (zh) 一种站台门状态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6853918A (zh) 一种维保开门方法、无线定位基站及智能钥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