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8788A -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8788A
CN114158788A CN202111512133.3A CN202111512133A CN114158788A CN 114158788 A CN114158788 A CN 114158788A CN 202111512133 A CN202111512133 A CN 202111512133A CN 114158788 A CN114158788 A CN 114158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temperature measuring
heating element
heating
nega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21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8788B (zh
Inventor
陈海超
呙于波
陈俊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21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8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8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878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9350 priority patent/WO2023103658A1/zh
Priority to EP22903082.0A priority patent/EP444577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8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8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24F40/465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uction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1Arrangement of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7Temperature control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和至少两个电磁件;发热体用于感应磁场而发热并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发热体包括至少两个子发热体和连接相邻的子发热体之间的连接部;每个子发热体具有容置腔,用于容置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一段;至少两个电磁件与至少两个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用于提供所述磁场。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对发热体温度的分段控制,进而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形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型的气溶胶形成装置,是一种通过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如经过处理的植物叶类制品)但不使气溶胶生成基质燃烧的方式进行雾化的雾化装置。这种气溶胶形成装置通过高温加热到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产生气溶胶但不足以燃烧的温度,让气溶胶生成基质产生用户所需的气溶胶。
“加热不燃烧”型的气溶胶形成装置,发热体是决定产生气溶胶质量的关键部件。现有的,采用电磁加热方式的发热体存在加热其中一段的时候,另一段因为热传导作用会使其温度迅速上升而使控制系统失去对该段温度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解决现有的电磁式发热体加热其中一段的时候,另一段因为热传导作用会使其温度迅速上升而使控制系统失去对该段温度的控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和至少两个电磁件;所述发热体用于感应磁场而发热并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发热体包括至少两个子发热体和连接相邻的子发热体之间的连接部;每个所述子发热体具有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一段;至少两个所述电磁件与至少两个所述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用于提供所述磁场。
其中,所述发热体包括两个所述子发热体和连接两个所述子发热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两个所述子发热体一体成型;所述发热体还包括开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分隔结构;所述连接部为环状结构,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孔以形成所述分隔结构。
其中,所述开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所述连接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测温线路,至少两个所述测温线路与至少两个所述子发热体对应设置,所述测温线路用于感测对应的所述子发热体的温度;至少两个所述测温线路相互独立设置。
其中,所述测温线路设置于所述子发热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子发热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测温线路包括测温线路层以及与所述测温线路层连接的正电极和负电极。
其中,所述发热体包括第一子发热体和第二子发热体,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的第一测温线路和与所述第二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的第二测温线路;所述第一测温线路包括第一测温线路层、第一正电极和第一负电极;所述第二测温线路包括第二测温线路层、第二正电极和第二负电极;
所述第一正电极和所述第一负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发热体远离所述第二子发热体的端部;所述第二正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发热体远离所述第一子发热体的端部;
或,所述第一正电极、所述第一负电极、所述第二正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发热体远离所述第一子发热体的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正电极、所述第一负电极、所述第二正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相互独立设置;
或,所述第一正电极与所述第二正电极共用,所述第一负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相互独立设置;
或,所述第一正电极与所述第二正电极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一负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共用。
其中,所述第一正电极、所述第一负电极、所述第二正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发热体远离所述第一子发热体的端部;
所述测温线路还包括引线,所述第一测温线路的引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测温线路层,所述第一测温线路的引线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测温线路所在的区域连接于所述第一测温线路的所述第一正电极或所述第一负电极。
其中,所述发热体包括两个所述子发热体和连接两个所述子发热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导热率低于所述子发热体的导热率。
其中,两个所述子发热体为同轴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中空柱状体;所述连接部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与所述中空柱状体配合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子发热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气溶胶形成装置,包括发热组件和电源组件,发热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电磁件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电磁件供电。
本申请提供的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和至少两个电磁件;发热体用于感应磁场而发热并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发热体包括至少两个子发热体和连接相邻的子发热体之间的连接部;每个子发热体具有容置腔,用于容置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一段;至少两个电磁件与至少两个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用于提供所述磁场。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对发热体温度的分段控制,进而使得发热体在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其中一段的时候,另一段不会因为热传导作用而使控制器失去对该段温度的控制,进而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与气溶胶形成装置的装配图;
图3是图1提供的气溶胶形成装置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发热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与气溶胶形成装置的装配图,图3是图1提供的气溶胶形成装置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气溶胶形成装置可用于加热烘烤气溶胶生成基质100并产生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气溶胶形成装置具有收容腔10,收容腔10用于容置气溶胶生成基质100。气溶胶生成基质100与气溶胶形成装置的收容腔1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用户可以根据气溶胶生成基质100的使用需求更换气溶胶生成基质100。
具体地,气溶胶形成装置包括外壳11、加热开关12、发热组件13和电源组件14。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1的形状为圆柱型,在其它实施例中,外壳11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外壳11可以使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外壳11包括塑料外层和金属内层,用户使用时仅能接触到塑料外层。气溶胶形成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快速导热的特性均匀地分布在金属内层,从而防止用户接触到的塑料外层过热烫手,并且还能防止塑料外层的软化。
外壳11具有安装腔110,发热组件13和电源组件14设置于安装腔110中。其中,发热组件13与安装腔110可以是固定连接(即,气溶胶形成装置出厂后,发热组件13为不可拆卸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即,气溶胶形成装置出厂后,发热组件13为可更换结构),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电源组件14包括电池(未图示)、气流传感器(未图示)以及控制器(未图示)等;电池用于为发热组件13供电,气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气溶胶形成装置中气流变化,控制器根据气流传感器检测到的气流变化控制发热组件13工作。发热组件13具有收容腔10,气溶胶生成基质100设置于收容腔10时,电源组件14检测到气流变化后控制发热组件13工作,以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100产生气溶胶。加热开关12设于外壳11的外表面上,且与电源组件14的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控制气溶胶形成装置的启动和关闭。
发热组件13包括发热体131和至少两个电磁件132,发热体131用于感应磁场而发热并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电磁件132用于提供磁场;电磁件132与电源组件14电连接,电源组件14用于向电磁件132供电,以使发热体131发热,进而烘烤气溶胶生成基质100并产生气溶胶。可以理解,发热组件13还包括固定支架(未图示),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发热体131和至少两个电磁件132,具体的固定方式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发热体131包括至少两个子发热体1311和连接相邻的子发热体1311之间的连接部1310,每个子发热体1311均具有容置腔1311a,容置腔1311a用于容置气溶胶生成基质100的一段,即,至少两个容置腔1311a配合形成收容腔10。
可以理解,现有的发热组件的发热体是一体管式结构,发热体的其中一段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热时,发热体的另一段会由于热传导作用使其温度上升,会导致控制器失去对该段发热体温度的控制,进而不利于对雾化效果的控制。现有的一体管式发热体不易分段控制、能耗偏高、容易造成机体外壳升温过高等问题。相对于现有的发热组件,本申请提供的发热组件13的发热体131包括至少两个子发热体1311和连接相邻的子发热体1311之间的连接部1310,连接部1310可以避免相邻的子发热体1311之间的温度相互干扰,实现独立控制各段子发热体1311的目的,不会造成温度失控或者尽可能的减小温度失控的时间,进而减少能量的损耗,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相邻的子发热体1311为同轴且间隔设置的相邻的中空柱状体,相邻的子发热体1311之间通过连接部1310连接,连接部1310的导热率低于子发热体1311的导热率。即,多个子发热体1311之间同轴且间隔设置,相邻的子发热体1311之间通过连接部1310连接。每个子发热体1311的外侧均环绕设置有一个电磁件132;即,子发热体1311与电磁件132一一对应设置。其中,子发热体1311的材料为铁磁性材料,例如,403不锈钢。
子发热体1311可以是中空圆柱体,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中空柱状体,能够与发热组件13的其他结构配合设置,气溶胶生成基质100能够插入至少两个子发热体1311形成的收容腔10中即可,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连接部1310可以是环状结构,例如圆环。连接部1310的环状结构与子发热体1311的中空柱状结构配合设置,以使连接部13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子发热体1311,使至少两个子发热体1311形成一个一体的发热体131。可选的,连接部1310的两端分别套接与子发热体1311的外侧,连接部1310的内侧面与发热体131的内表面平齐以确保发热体131内表面的平滑(如图5所示,图5是图4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发热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便于气溶胶生成基质100插入发热体131形成的收容腔10。连接部131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于子发热体1311,能够避免相邻的子发热体1311之间的温度干扰及不影响气溶胶生成基质100插入收容腔10即可。
连接部1310也可以是至少两个块状体,块状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子发热体1311,至少两个块状体沿着子发热体1311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降低相邻的子发热体1311之间的温度干扰。块状体可以通过黏胶等方式固定于子发热体1311,使至少两个子发热体1311形成一个一体的发热体131。可以理解,这里的一体指的并不是一体成型,而是指一整体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31包括两个子发热体1311和连接两个子发热体1311的连接部1310。
请参阅图6,图6是图4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发热组件13还包括至少两个测温线路133,至少两个测温线路133与至少两个子发热体1311对应设置,即,一个子发热体1311上设置有一个测温线路133,测温线路133用于感测对应的子发热体1311的温度,以便于电源组件14的控制器对各个子发热体1311的温度的控制;至少两个测温线路133之间相互独立设置。至少两个测温线路133之间相互独立设置是为了保证测温的准确性,避免相互干扰;例如,至少两个测温线路133分别连接于不同的线路板;再例如,至少两个测温线路133之间并联设置,连接于同一线路板。
具体地,测温线路133设置于子发热体1311的外侧且与子发热体1311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测温线路133包括测温线路层1331以及与测温线路层1331连接的正电极1332和负电极133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等来感测子发热体1311的温度,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在一实施方式中,测温线路133的正电极1332和负电极1333就近设置。例如,发热体131包括第一子发热体(未图示)和第二子发热体(未图示),发热组件13包括与第一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的第一测温线路(未图示)和与第二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的第二测温线路(未图示);第一测温线路包括第一测温线路层(未图示)、第一正电极(未图示)和第一负电极(未图示);第二测温线路包括第二测温线路层(未图示)、第二正电极(未图示)和第二负电极(未图示);第一正电极和第一负电极设置于第一子发热体远离第二子发热体的端部;第二正电极和第二负电极设置于第二子发热体远离第一子发热体的端部。
在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测温线路133的正电极1332和负电极1333均设置于发热体131的一端,即,至少两个测温线路133的正电极1332和负电极1333均设置于最上端或最下端的子发热体1311的端部。例如,发热体131包括第一子发热体(未图示)和第二子发热体(未图示),发热组件13包括与第一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的第一测温线路(未图示)和与第二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的第二测温线路(未图示);第一测温线路包括第一测温线路层(未图示)、第一正电极(未图示)和第一负电极(未图示);第二测温线路包括第二测温线路层(未图示)、第二正电极(未图示)和第二负电极(未图示);第一正电极、第一负电极、第二正电极和第二负电极均设置于第二子发热体远离第一子发热体的端部。第一正电极、第一负电极、第二正电极和第二负电极沿着发热体131的端部(即,第二子发热体远离第一子发热体的端部)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便于将两个测温线路133的测温线路层1331分别与电源组件14电连接。可选的,第一正电极、第一负电极、第二正电极和第二负电极相互独立设置。也就是说,至少两个测温线路层1331之间的正电极1332、负电极1333相互独立设置,即,不共用。
可选的,由于发热体131的端部的空间有限,可以使至少两个测温线路层1331之间共用正电极1332或负电极1333。即,第一正电极与第二正电极共用,第一负电极和第二负电极相互独立设置;或,第一正电极与第二正电极相互独立设置,第一负电极和第二负电极共用。本实施例中,两个测温线路层1331之间共用负电极1333(如图6所示)。
可以理解,为了准确的测量子发热体1311的温度,测温线路层1331只设置于对应的子发热体1311的外侧。若至少两个测温线路层1331的正电极1332和负电极1333均设置于发热体131的第一端,子发热体1311对应的测温线路133的正电极1332和负电极1333从该子发热体1311上延伸至第一端,以使测温线路层1331只设置于对应的子发热体1311的外侧,以免造成同一测温线路层1331测温不准。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发热体131包括第一子发热体1311b和第二子发热体1311c;可以理解,第一子发热体1311b和第二子发热体1311c与上述内容中介绍的子发热体1311作用相同,为了便于对图6中的子发热体1311进行描述作如上标号。每个子发热体1311上均对应设置有测温线路133,即,发热组件13包括第一测温线路133a和第二测温线路133b;可以理解,第一测温线路133a和第二测温线路133b与上述内容中介绍的测温线路133作用相同,为了便于对图6中的测温线路133进行描述作如上标号。第一测温线路133a包括第一测温线路层1331a、第一正电极1332a、负电极1333,第一测温线路层1331a与第一子发热体1311b对应设置,第一测温线路层1331a只设置于第一子发热体1311b对应的区域。第二测温线路133b包括第二测温线路层1331b、第二正电极1332b、负电极1333,第二测温线路层1331b与第二子发热体1311c对应设置,第二测温线路层1331b只设置于第二子发热体1311c对应的区域。其中,第一测温线路133a的负电极1333和第二测温线路133b的负电极1333共用。
第一测温线路133a和第二测温线路133b的正电极1332和负电极1333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发热体1311c远离第一子发热体1311b的端部;即,第一测温线路133a的第一正电极1332a、负电极1333,和第二测温线路133b的第二正电极1332b、负电极1333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发热体1311c远离第一子发热体1311b的端部。
如图6所示,从左至右,环绕子发热体131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正电极1332a、第二正电极1332b、负电极1333;第一正电极1332a通过引线1334连接至上方的第一测温线路层1331a的一端部,位于上方的第一测温线路层1331a的另一端部通过引线1334连接至负电极1333;位于下方的第二测温线路层1331b的一端部连接至第二正电极1332b,位于下方的第二测温线路层1331b的一端部连接至负电极1333。也就是说,测温线路133还包括引线1334。第一测温线路133a的引线1334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测温线路133a的第一测温线路层1331a,第一测温线路133a的引线1334的第二端穿过连接部1310和第二测温线路层1331b所在的区域连接于第一测温线路133a的第一正电极1332a或负电极1333。第二测温线路133b的引线1334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测温线路133b的第二测温线路层1331b,第二测温线路133b的引线1334的第二端直接连接于第二测温线路133b的第二正电极1332b或负电极1333。其中,引线1334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可以理解,测温线路层1331的哪一端部距离负电极1333较近,即使其连接负电极1333。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连接部1310与至少两个子发热体1311一体成型,发热体131还包括开设于连接部1310上的分隔结构。连接部1310为环状结构,连接部1310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孔1313以形成分隔结构。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31包括两个子发热体1311和连接两个子发热体1311的连接部1310,连接部1310与两个子发热体1311一体成型(如图7和图8所示)。
进一步,为了尽可能减小相邻的子发热体1311之间的温度干扰,相邻的子发热体1311之间的开孔1313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连接部1310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开孔1313可以是通孔,该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如图7所示),开孔1313也可以是切口(如图8所示)。图8中的开孔1313的设置方式相对于图7中的开孔1313的设置方式,使得相邻的子发热体1311之间的连接面积更少,进一步减小了相邻的子发热体1311之间的传热通道。
图7和图8提供的发热组件13的电磁件132的设置方式与图4提供的发热组件13的电磁件132的设置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图7和图8提供的发热组件13还包括至少两个测温线路133,测温线路133的设置方式与图4提供的发热组件13的测温线路133的设置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发热组件13的连接部1310可以是空气,即,至少两个子发热体1311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子发热体1311均固定于固定支架,固定方式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发热组件13其他结构的设置方式与图4、图7、图8提供的发热组件13相同。
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和至少两个电磁件;发热体用于感应磁场而发热并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发热体包括至少两个子发热体和连接相邻的子发热体之间的连接部;每个子发热体具有容置腔,用于容置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一段;至少两个电磁件与至少两个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用于提供所述磁场。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对发热体131温度的分段控制,进而使得发热体131在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100其中一段的时候,另一段不会因为热传导作用而使控制器失去对该段温度的控制,进而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体,用于感应磁场而发热并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发热体包括至少两个子发热体和连接相邻的子发热体之间的连接部;每个所述子发热体具有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一段;
至少两个电磁件,与至少两个所述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用于提供所述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两个所述子发热体和连接两个所述子发热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两个所述子发热体一体成型;所述发热体还包括开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分隔结构;所述连接部为环状结构,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孔以形成所述分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所述连接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测温线路,至少两个所述测温线路与至少两个所述子发热体对应设置,所述测温线路用于感测对应的所述子发热体的温度;至少两个所述测温线路相互独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线路设置于所述子发热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子发热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测温线路包括测温线路层以及与所述测温线路层连接的正电极和负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第一子发热体和第二子发热体,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的第一测温线路和与所述第二子发热体对应设置的第二测温线路;所述第一测温线路包括第一测温线路层、第一正电极和第一负电极;所述第二测温线路包括第二测温线路层、第二正电极和第二负电极;
所述第一正电极和所述第一负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发热体远离所述第二子发热体的端部;所述第二正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发热体远离所述第一子发热体的端部;
或,所述第一正电极、所述第一负电极、所述第二正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发热体远离所述第一子发热体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电极、所述第一负电极、所述第二正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相互独立设置;
或,所述第一正电极与所述第二正电极共用,所述第一负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相互独立设置;
或,所述第一正电极与所述第二正电极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一负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共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电极、所述第一负电极、所述第二正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发热体远离所述第一子发热体的端部;
所述测温线路还包括引线,所述第一测温线路的引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测温线路层,所述第一测温线路的引线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测温线路所在的区域连接于所述第一测温线路的所述第一正电极或所述第一负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两个所述子发热体和连接两个所述子发热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导热率低于所述子发热体的导热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子发热体为同轴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中空柱状体;所述连接部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与所述中空柱状体配合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子发热体。
11.一种气溶胶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组件和电源组件,所述发热组件为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电磁件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电磁件供电。
CN202111512133.3A 2021-12-07 2021-12-07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Active CN114158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2133.3A CN114158788B (zh) 2021-12-07 2021-12-07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PCT/CN2022/129350 WO2023103658A1 (zh) 2021-12-07 2022-11-02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EP22903082.0A EP4445778A1 (en) 2021-12-07 2022-11-02 Heating assembly and aerosol form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2133.3A CN114158788B (zh) 2021-12-07 2021-12-07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8788A true CN114158788A (zh) 2022-03-11
CN114158788B CN114158788B (zh) 2024-08-02

Family

ID=80485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2133.3A Active CN114158788B (zh) 2021-12-07 2021-12-07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445778A1 (zh)
CN (1) CN114158788B (zh)
WO (1) WO202310365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3658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WO2023173736A1 (zh) * 2022-03-15 2023-09-21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结构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207296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加热组件
WO2024103878A1 (zh) * 2022-11-17 2024-05-23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1443A (zh) * 2017-08-09 2020-03-17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具有多个感受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CN112293804A (zh) * 2020-11-05 2021-02-02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测温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2752520A (zh) * 2019-07-04 2021-05-04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包括温度传感器的感应加热装置
CN112773000A (zh) * 2021-02-07 2021-05-11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涡流加热的发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1099231A1 (en) * 2019-11-18 2021-05-27 Jt International Sa An aerosol generating article and an aerosol generating system
CN113455712A (zh) * 2021-06-21 2021-10-01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4854369U (zh) * 2021-02-07 2021-11-26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涡流加热的发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184859U (zh) * 2021-12-07 2022-08-16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WO2023103658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1443A (zh) * 2017-08-09 2020-03-17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具有多个感受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CN112752520A (zh) * 2019-07-04 2021-05-04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包括温度传感器的感应加热装置
WO2021099231A1 (en) * 2019-11-18 2021-05-27 Jt International Sa An aerosol generating article and an aerosol generating system
CN112293804A (zh) * 2020-11-05 2021-02-02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测温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2773000A (zh) * 2021-02-07 2021-05-11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涡流加热的发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4854369U (zh) * 2021-02-07 2021-11-26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涡流加热的发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3455712A (zh) * 2021-06-21 2021-10-01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184859U (zh) * 2021-12-07 2022-08-16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WO2023103658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3658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WO2023173736A1 (zh) * 2022-03-15 2023-09-21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结构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207296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加热组件
WO2024103878A1 (zh) * 2022-11-17 2024-05-23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3658A1 (zh) 2023-06-15
CN114158788B (zh) 2024-08-02
EP4445778A1 (en) 2024-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58788A (zh)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17184859U (zh)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EP3228198B1 (en) Atomiz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ontaining same
CN102345886A (zh) 温度传感器和具有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加热烹饪器
Courbat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micro-hotplates made on a polyimide foil: Electrothermal sim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to achieve power consumption in the low mW range
KR102503552B1 (ko) 휴대용 에어로졸 발생장치의 에어로졸 형성기재 감지 구조 및 방법
WO2023207296A1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加热组件
KR20230100600A (ko) 전자 무화 장치 및 가열 방법, 액체 함량의 검출 방법
CN216776103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EP2239367B1 (en) Electric iron with a synchronizing temperature display
CN216931913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972538A (zh) 板式加热器及包含板式加热器的蒸汽烹饪装置
JP2023512678A (ja) モジュール式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ーを有する調理デバイス
KR20110107492A (ko) 온수매트용 보일러
CN115633720A (zh) 石墨烯烘焙笼
CN211482978U (zh) 一种雾化器及应用其的电子烟
CN108903062A (zh) 一种发热体及其制作方法、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07975690U (zh) 一种便携式的指定温度加热红外测温微波炉
CN216019121U (zh) 发热元件、雾化芯、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474052U (zh) 加热模组及气雾生成装置
CN221046538U (zh) 一种可加热卡盘
KR102451973B1 (ko) 변좌 장치
CN110353316A (zh) 一种一体化电子烟发热器
CN221510950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1653644U (zh) 电子雾化装置以及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