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7059A - 定子和电机 - Google Patents

定子和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7059A
CN114157059A CN202011382183.XA CN202011382183A CN114157059A CN 114157059 A CN114157059 A CN 114157059A CN 202011382183 A CN202011382183 A CN 202011382183A CN 114157059 A CN114157059 A CN 114157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tator
layer
slot
lay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21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天旭
姜佳佳
李义兵
何丽娜
张冰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R&D Branch of Honeycomb Transmission System Jiangsu Co Ltd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R&D Branch of Honeycomb Transmission System Jiangsu Co Ltd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R&D Branch of Honeycomb Transmission System Jiangsu Co Ltd,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R&D Branch of Honeycomb Transmission System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21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70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7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70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02K1/165Shape, form or location of the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子和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定子槽;三相定子绕组,为短距绕组且包括多个发卡导线,发卡导线穿入定子槽内的部分为槽内导线段,各相绕组中均形成有多个并联支路;对于任意一个槽内导线段,均存在与之对应的另一个槽内导线段,使得两个槽内导线段相对于转子磁极的位置相同且位于同相绕组的不同并联支路中;至少部分定子槽内形成有沿径向分区排布的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内的槽内导线段互为异相;以及绝缘纸,至少垫设在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的边界区域以隔离互为异相的槽内导线段。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定子,有利于保证槽满率以及提升电机效率和性能。

Description

定子和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子和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内较多采用含8层发卡导线的电机,当三相定子绕组为短距绕组时,同一定子槽内会穿入有互为异相的发卡导线,为保证电机可靠性,需在同槽异相的发卡导线之间垫设绝缘纸。
参照图4,若槽内任意相邻的发卡导线互为异相,需采用S型或者B型绝缘纸隔开,但过多绝缘纸会导致槽满率下降,严重影响电机性能。因此,目前在设计具有多层发卡导线的定子绕组时,普遍采用整距绕组,以避免出现同槽异相的情况,此时可采用O型绝缘纸,保证较高的槽满率。但采用整距绕线排布会在其他方面对电机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反电动势波形正弦性变差,定子绕组产生的气隙磁密波形的正弦性变差等。
综上可知,现有电机不能同时满足对槽满率、反电动势波形正弦性和定子绕组产生的气隙磁密波形的正弦性等电机性能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子和电机,能够减少同槽异相且相邻布置的发卡导线数量以及避免各相绕组的多个并联支路之间产生环流,以有利于保证槽满率以及提升电机效率和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所述定子包括:
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定子槽;
三相定子绕组,为短距绕组且包括多个发卡导线,所述发卡导线穿入所述定子槽内的部分为槽内导线段,各相绕组中均形成有多个并联支路;
对于任意一个所述槽内导线段,均存在与之对应的另一个所述槽内导线段,使得两个所述槽内导线段相对于转子磁极的位置相同且位于同相绕组的不同所述并联支路中;
至少部分所述定子槽内形成有沿径向分区排布的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所述第一穿线区和所述第二穿线区内的所述槽内导线段互为异相;以及
绝缘纸,至少垫设在所述第一穿线区和所述第二穿线区的边界区域以隔离互为异相的所述槽内导线段。
可选地,各个所述定子槽内的多个所述槽内导线段沿径向逐层排布,对于任意一个所述定子槽内的任意一个所述槽内导线段,均存在与之对应的位于另一个所述定子槽内的一个所述槽内导线段,使得两个所述定子槽相对于转子磁极的位置相同,以及使得两个所述槽内导线段所处的槽内层数相同且位于同相绕组的不同所述并联支路中,所述第一穿线区和所述第二穿线区内的所述槽内导线段通过双O型的所述绝缘纸包覆。
可选地,所述发卡导线包括跨距不等的第一类发卡导线和第二类发卡导线,穿入所述定子槽内的所述第一类发卡导线和所述第二类发卡导线的所述槽内导线段分别为第一类槽内导线段和第二类槽内导线段,在各个所述定子槽中,位于奇数层和偶数层的所述槽内导线段均包括所述第一类槽内导线段和所述第二类槽内导线段。
可选地,所述定子槽的数量为48个,各个所述定子槽内均穿入有8层所述槽内导线段,所述定子设置为匹配于电机极数为8的电机使用。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发卡导线的跨距为5,所述第二类发卡导线的跨距为7。
可选地,所述三相定子绕组的各相绕组中均形成有2个或4个所述并联支路。
可选地,在所述三相定子绕组的各相绕组中,各个所述并联支路均穿过所述定子槽内的所有层数位置。
可选地,所述发卡导线包括连接于所述槽内导线段的轴向两端的发卡插入段和发卡焊接段,所述三相定子绕组的绕组出线端与所述发卡焊接段轴向同侧布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发卡导线之间均通过所述发卡焊接段焊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上述的定子。
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分区排布,互为异相的槽内导线段只会在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的边界区域相邻布置,而在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的其余区域内,均是互为同相的槽内导线段相互接触,因此只需至少在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的边界区域垫设绝缘纸,便可避免异相导线干涉,同时可减少绝缘纸的使用,保证槽满率。此外,对于任意一个槽内导线段,均可在同相绕组的另一个并联支路中找到与之相对于转子磁极的位置相同的另一个槽内导线段,由于受到转子磁极的影响相同,该两个槽内导线段之间不存在电压差,因此不会产生环流,而从整体来讲,由于全部槽内导线段之间均存在前述的位置对应关系,也就能避免在各相绕组的多个并联支路之间产生环流,从而减少电机的附加铜耗和拖曳损耗,提升电机效率和额定性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定子的平面展开图,图示中三相绕组的各相绕组均包含4个并联支路;
图2为图1中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另一种定子的平面展开图,图示中三相绕组的各相绕组均包含2个并联支路;
图4为现有技术中分别通过S型、B型和O型绝缘纸包覆单个定子槽内沿径向逐层排布的多个槽内导线段时的示意图,其中,在采用S型和B型绝缘纸包覆的情况下,相邻的槽内导线段分别属于不同相的绕组,并用字母A、B作为示例性区分;
图5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双O型的绝缘纸包覆单个定子槽内沿径向逐层排布的多个槽内导线段时的示意图,图示中相邻的槽内导线段分别属于不同相的绕组,并用字母A、B作为示例性区分,而非限定其属于A相或B相;
图6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另一种定子的平面展开图,图示中三相绕组的各相绕组均包含4个并联支路;
图7为图6中的B相绕组的并联支路间的槽内导线段在每两对转子磁极下的排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定子铁芯 2 发卡导线
3 绝缘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该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三相定子绕组。其中,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定子槽,三相定子绕组包括在多个定子槽之间穿连的多个发卡导线,各个发卡导线均包括穿入定子槽内的槽内导线段和连接在槽内导线段的轴向两端的发卡插入段和发卡焊接段,三相定子绕组的各相绕组中均形成有多个并联支路。
在同一相绕组中,对于任意两个属于不同并联支路的槽内导线段,理论上二者之间不存在电压差,但由于传统电机中该两个槽内导线段相对于转子磁极的位置不一定相同,当相对位置不同时,两个槽内导线段受到转子磁极的磁场的影响会存在差异,从而会造成两个槽内导线段存在电压差而在二者之间形成环流。环流的存在,会增加电机的附加铜耗和拖曳损耗,降低电机效率,且严重影响电机额定性能。
因此,为解决环流问题,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子通过创新的绕组绕线方式,使得对于任意一个槽内导线段,均存在与之对应的另一个槽内导线段,并且对应关系为:该两个槽内导线段相对于转子磁极的位置相同且位于同相绕组的不同并联支路中。
例如,对于拥有多层发卡导线的电机,即,各个定子槽内的多个槽内导线段均沿径向逐层排布的电机,两个槽内导线槽相对于转子磁极的位置相同具体是指:对于任意一个定子槽内的任意一个槽内导线段,均存在与之对应的位于另一个定子槽内的一个槽内导线段,使得该两个定子槽相对于转子磁极的位置相同,以及使得该两个槽内导线段所处的槽内层数相同且位于同相绕组的不同并联支路中。且更具体地,在三相定子绕组的各相绕组中,各个并联支路均穿过定子槽内的所有层数位置。
现结合图6和图7作更详细解释,图示中的定子为48槽8极电机中的定子,即,该定子的定子铁芯1包括48个定子槽,并对所有定子槽依次编号,转子磁极数为8(即极对数为4)。此外,该定子包括8层发卡导线,规定在同一个定子槽内沿径向由内而外依次为第1层至第8层槽内穿线位置。三相定子绕组的各相绕组均包括4个并联支路,三相定子绕组共采用了两种发卡导线进行绕线,一种是跨距为6的发卡导线,另一种是跨距为4的发卡导线,且均为异层跨线。异层跨线是指:同一个发卡导线中的两个槽内导线段除了穿入不同的定子槽以外,还位于不同层数的槽内穿线位置中。即,图示中的定子采用1-7异层跨线的发卡导线和1-5异层跨线的发卡导线。三相定子绕组符合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创新的绕组绕线原则。
以B相绕组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B相绕组包括支路B1、支路B2、支路B3和支路B4。
支路B1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2槽1层、8槽2层、15槽1层、19槽2层、26槽1层、32槽2层、39槽1层、43槽2层、2槽3层、8槽4层、15槽3层、19槽4层、26槽3层、32槽4层、39槽3层、43槽4层、2槽5层、8槽6层、15槽5层、19槽6层、26槽5层、32槽6层、39槽5层、43槽6层、2槽7层、8槽8层、15槽7层、19槽8层、26槽7层、32槽8层、39槽7层、43槽8层。
支路B2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3槽1层、7槽2层、14槽1层、20槽2层、27槽1层、31槽2层、38槽1层、44槽2层、3槽3层、7槽4层、14槽3层、20槽4层、27槽3层、31槽4层、38槽3层、44槽4层、3槽5层、7槽6层、14槽5层、20槽6层、27槽5层、31槽6层、38槽5层、44槽6层、3槽7层、7槽8层、14槽7层、20槽8层、27槽7层、31槽8层、38槽7层、44槽8层。
支路B3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2槽8层、44槽7层、37槽8层、33槽7层、26槽8层、20槽7层、13槽8层、9槽7层、2槽6层、44槽5层、37槽6层、33槽5层、26槽6层、20槽5层、13槽6层、9槽5层、2槽4层、44槽3层、37槽4层、33槽3层、26槽4层、20槽3层、13槽4层、9槽3层、2槽2层、44槽1层、37槽2层、33槽1层、26槽2层、20槽1层、13槽2层、9槽1层。
支路B4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1槽8层、45槽7层、38槽8层、32槽7层、25槽8层、21槽7层、14槽8层、8槽7层、1槽6层、45槽5层、38槽6层、32槽5层、25槽6层、21槽5层、14槽6层、8槽5层、1槽4层、45槽3层、38槽4层、32槽3层、25槽4层、21槽3层、14槽4层、8槽3层、1槽2层、45槽1层、38槽2层、32槽1层、25槽2层、21槽1层、14槽2层、8槽1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并联支路间的槽内导线段在每两对转子磁极下的排布均相同,故以下只分析两对转子磁极下的并联支路间的槽内导线段排布。而对于A相绕组和C相绕组的并联支路分析,可参照B相绕组,为节省篇幅,此处不作具体说明。
具体地,在图7所展示的两对转子磁极下,支路B1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2槽1层、8槽2层、15槽1层、19槽2层、2槽3层、8槽4层、15槽3层、19槽4层、2槽5层、8槽6层、15槽5层、19槽6层、2槽7层、8槽8层、15槽7层、19槽8层。
支路B2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3槽1层、7槽2层、14槽1层、20槽2层、3槽3层、7槽4层、14槽3层、20槽4层、3槽5层、7槽6层、14槽5层、20槽6层、3槽7层、7槽8层、14槽7层、20槽8层。
支路B3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2槽8层、20槽7层、13槽8层、9槽7层、2槽6层、20槽5层、13槽6层、9槽5层、2槽4层、20槽3层、13槽4层、9槽3层、2槽2层、20槽1层、13槽2层、9槽1层。
支路B4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1槽8层、21槽7层、14槽8层、8槽7层、1槽6层、21槽5层、14槽6层、8槽5层、1槽4层、21槽3层、14槽4层、8槽3层、1槽2层、21槽1层、14槽2层、8槽1层。
可见,在图7所展示的两对转子磁极下,对于任意一个定子槽内的任意一个槽内导线段,均存在与之对应的位于另一个定子槽内的一个槽内导线段,使得该两个定子槽相对于转子磁极的位置相同,以及使得该两个槽内导线段所处的槽内层数相同且位于B相绕组的不同并联支路中。例如,1槽8层内穿入的是支路B4的槽内导线段,与之对应,7槽8层内穿入的是支路B2的槽内导线段,13槽8层内穿入的是支路B3的槽内导线段,19槽8层内穿入的是支路B1的槽内导线段,可见,1槽、7槽、13槽和19槽相对于转子磁极(N极或S极)的位置相同,且该4个槽内导线段均位于第8层槽内穿线位置,因此受到转子磁极的磁场的影响相同,从而不会在该4个槽内导线段之间产生环流。而由于其他位置的槽内导线段也有类似的对应关系,因此从整体而言,就不会在B相绕组的4个并联支路之间产生环流。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少部分定子槽内形成有沿径向分区排布的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穿入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内的槽内导线段互为异相。即,穿入不同穿线区内的槽内导线段位于不同相的绕组中,而穿入同一穿线区内的槽内导线段均位于同一相绕组中。如此设置,互为异相的槽内导线段只会位于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的边界区域,因此在垫设绝缘纸3时,只需至少将其垫设在该边界区域,便可隔离互为异相的槽内导线段,从而避免异相导线干涉,同时可减少绝缘纸3的使用,保证槽满率。
对于拥有多层发卡导线的电机,即,各个定子槽内的多个槽内导线段均沿径向逐层排布的电机,可采用图示中双O型的绝缘纸3包覆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此时,绝缘纸3包围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的边缘,且同一穿线区内的各个槽内导线段之间无须垫设绝缘纸。
由前述可知,三相定子绕组可只采用两种发卡导线绕线,具体地,即采用跨距不等的第一类发卡导线和第二类发卡导线。其中,穿入定子槽内的第一类发卡导线的槽内导线段为第一类槽内导线段,穿入定子槽内的第二类发卡导线的槽内导线段为第二类槽内导线段。
当拥有多层发卡导线的电机的定子槽内设有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以分区穿线的情况下,还可进一步细化绕线原则。具体地,在绕线时,使得在各个定子槽中,位于奇数层和偶数层的槽内导线段均包括第一类槽内导线段和第二类槽内导线段。即,在同一个定子槽内,同时穿入有第一类槽内导线段和第二类槽内导线段,并且第一类槽内导线段既穿入位于奇数层的槽内穿线位置,也穿入位于偶数层的槽内穿线位置,第二类槽内导线段既穿入位于奇数层的槽内穿线位置,也穿入位于偶数层的槽内穿线位置。下文中列举的两个具体实施例(4路并联和2路并联)均符合此绕线原则。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发卡焊接段的外端即为发卡导线的接线端,因此若将三相定子绕组的绕组出线端与发卡插入段轴向同侧布置(即绕组出线端与发卡焊接段轴向异侧布置),则绕组出线端与发卡焊接段需通过额外的异形导线连接,从而使三相定子绕组的绕线结构更为复杂。因此优选地,本示例性实施例将三相定子绕组的绕组出线端与发卡焊接段轴向同侧布置,以简化绕组绕线结构,有利于提高绕线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该定子为48槽8极电机中的定子,即,该定子的定子铁芯1包括48个定子槽,并对所有定子槽依次编号,转子磁极数为8(即极对数为4)。此外,该定子包括8层发卡导线2,规定在同一个定子槽内沿径向由内而外依次为第1层至第8层槽内穿线位置。三相定子绕组的各相绕组均包括4个并联支路,三相定子绕组只采用两种发卡导线2进行绕线,跨距分别为7和5,均采用异层跨线方式,且符合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创新的绕组绕线原则。三相定子绕组的绕组出线端与发卡焊接段轴向同侧布置。再者,定子槽内设有双O型的绝缘纸3以隔开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在各个定子槽中,位于奇数层和偶数层的槽内导线段均包括跨距为7的发卡导线2的槽内导线段以及跨距为5的发卡导线2的槽内导线段。
本实施例中的绕组绕线方式同样可实现消除并联支路间的环流的目的,其分析方法可参考前述,此处不再赘述,以下列举B相绕组的具体走线顺序,其中,B相绕组包括支路B1、支路B2、支路B3和支路B4。
支路B1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3槽1层、44槽2层、38槽1层、33槽2层、27槽1层、20槽2层、14槽1层、9槽2层、3槽3层、44槽4层、38槽3层、33槽4层、27槽3层、20槽4层、14槽3层、9槽4层、2槽5层、43槽6层、37槽5层、32槽6层、26槽5层、19槽6层、13槽5层、8槽6层、2槽7层、43槽8层、37槽7层、32槽8层、26槽7层、19槽8层、13槽7层、8槽8层。
支路B2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1槽8层、8槽7层、14槽8层、19槽7层、25槽8层、32槽7层、38槽8层、43槽7层、1槽6层、8槽5层、14槽6层、19槽5层、25槽6层、32槽5层、38槽6层、43槽5层、2槽4层、9槽3层、15槽4层、20槽3层、26槽4层、33槽3层、39槽4层、44槽3层、2槽2层、9槽1层、15槽2层、20槽1层、26槽2层、33槽1层、39槽2层、44槽1层。
支路B3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2槽1层、45槽2层、39槽1层、32槽2层、26槽1层、21槽2层、15槽1层、8槽2层、2槽3层、45槽4层、39槽3层、32槽4层、26槽3层、21槽4层、15槽3层、8槽4层、1槽5层、44槽6层、38槽5层、31槽6层、25槽5层、20槽6层、14槽5层、7槽6层、1槽7层、44槽8层、38槽7层、31槽8层、25槽7层、20槽8层、14槽7层、7槽8层。
支路B4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2槽8层、7槽7层、13槽8层、20槽7层、26槽8层、31槽7层、37槽8层、44槽7层、2槽6层、7槽5层、13槽6层、20槽5层、26槽6层、31槽5层、37槽6层、44槽5层、3槽4层、8槽3层、14槽4层、21槽3层、27槽4层、32槽3层、38槽4层、45槽3层、3槽2层、8槽1层、14槽2层、21槽1层、27槽2层、32槽1层、38槽2层、45槽1层。
参照图3所示的实施例,该定子为48槽8极电机中的定子,即,该定子的定子铁芯1包括48个定子槽,并对所有定子槽依次编号,转子磁极数为8(即极对数为4)。此外,该定子包括8层发卡导线2,规定在同一个定子槽内沿径向由内而外依次为第1层至第8层槽内穿线位置。三相定子绕组的各相绕组均包括2个并联支路,三相定子绕组只采用两种发卡导线2进行绕线,跨距分别为7和5,均采用异层跨线方式,且符合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创新的绕组绕线原则。三相定子绕组的绕组出线端与发卡焊接段轴向同侧布置。再者,定子槽内设有双O型的绝缘纸3以隔开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在各个定子槽中,位于奇数层和偶数层的槽内导线段均包括跨距为7的发卡导线2的槽内导线段以及跨距为5的发卡导线2的槽内导线段。
本实施例中的绕组绕线方式同样可实现消除并联支路间的环流的目的,其分析方法可参考前述,此处不再赘述,以下列举B相绕组的具体走线顺序,其中,B相绕组包括支路B1和支路B2。
支路B1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3槽1层、44槽2层、38槽1层、33槽2层、27槽1层、20槽2层、14槽1层、9槽2层、2槽1层、45槽2层、39槽1层、32槽2层、26槽1层、21槽2层、15槽1层、8槽2层、2槽3层、45槽4层、39槽3层、32槽4层、26槽3层、21槽4层、15槽3层、8槽4层、3槽3层、44槽4层、38槽3层、33槽4层、27槽3层、20槽4层、14槽3层、9槽4层、2槽5层、43槽6层、37槽5层、32槽6层、26槽5层、19槽6层、13槽5层、8槽6层、1槽5层、44槽6层、38槽5层、31槽6层、25槽5层、20槽6层、14槽5层、7槽6层、1槽7层、44槽8层、38槽7层、31槽8层、25槽7层、20槽8层、14槽7层、7槽8层、2槽7层、43槽8层、37槽7层、32槽8层、26槽7层、19槽8层、13槽7层、8槽8层。
支路B2中多个发卡导线所分别对应的多个槽内导线段的槽内穿线位置依次为:
1槽8层、8槽7层、14槽8层、19槽7层、25槽8层、32槽7层、38槽8层、43槽7层、2槽8层、7槽7层、13槽8层、20槽7层、26槽8层、31槽7层、37槽8层、44槽7层、2槽6层、7槽5层、13槽6层、20槽5层、26槽6层、31槽5层、37槽6层、44槽5层、1槽6层、8槽5层、14槽6层、19槽5层、25槽6层、32槽5层、38槽6层、43槽5层、2槽4层、9槽3层、15槽4层、20槽3层、26槽4层、33槽3层、39槽4层、44槽3层、3槽4层、8槽3层、14槽4层、21槽3层、27槽4层、32槽3层、38槽4层、45槽3层、3槽2层、8槽1层、14槽2层、21槽1层、27槽2层、32槽1层、38槽2层、45槽1层、2槽2层、9槽1层、15槽2层、20槽1层、26槽2层、33槽1层、39槽2层、44槽1层。
上述4路并联或2路并联的三相定子绕组均可有效避免并联支路间产生环流,从而减少电机的附加铜耗和拖曳损耗,提升电机效率和额定性能,且由于使用短距绕线排布,可保证电机的反电动势波形具有良好的正弦性。此外,通过在定子槽内径向分区布置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可有效避免异相导线干涉,减少绝缘纸的使用,降低匝间短路风险,提高槽满率。并且在上述4路并联或2路并联的三相定子绕组中,多个发卡导线2之间均直接通过发卡焊接段焊接,无须额外借助其他导线,因此不会有多余导线叠加在发卡导线的端部,使定子端部高度得以降低。
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上述定子,因此具备由上述定子带来的所有技术效果,故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
定子铁芯(1),包括多个定子槽;
三相定子绕组,为短距绕组且包括多个发卡导线(2),所述发卡导线(2)穿入所述定子槽内的部分为槽内导线段,各相绕组中均形成有多个并联支路;
对于任意一个所述槽内导线段,均存在与之对应的另一个所述槽内导线段,使得两个所述槽内导线段相对于转子磁极的位置相同且位于同相绕组的不同所述并联支路中;
至少部分所述定子槽内形成有沿径向分区排布的第一穿线区和第二穿线区,所述第一穿线区和所述第二穿线区内的所述槽内导线段互为异相;以及
绝缘纸(3),至少垫设在所述第一穿线区和所述第二穿线区的边界区域以隔离互为异相的所述槽内导线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定子槽内的多个所述槽内导线段沿径向逐层排布,对于任意一个所述定子槽内的任意一个所述槽内导线段,均存在与之对应的位于另一个所述定子槽内的一个所述槽内导线段,使得两个所述定子槽相对于转子磁极的位置相同,以及使得两个所述槽内导线段所处的槽内层数相同且位于同相绕组的不同所述并联支路中,所述第一穿线区和所述第二穿线区内的所述槽内导线段通过双O型的所述绝缘纸(3)包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卡导线(2)包括跨距不等的第一类发卡导线和第二类发卡导线,穿入所述定子槽内的所述第一类发卡导线和所述第二类发卡导线的所述槽内导线段分别为第一类槽内导线段和第二类槽内导线段,在各个所述定子槽中,位于奇数层和偶数层的所述槽内导线段均包括所述第一类槽内导线段和所述第二类槽内导线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槽的数量为48个,各个所述定子槽内均穿入有8层所述槽内导线段,所述定子设置为匹配于电机极数为8的电机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发卡导线的跨距为5,所述第二类发卡导线的跨距为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定子绕组的各相绕组中均形成有2个或4个所述并联支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相定子绕组的各相绕组中,各个所述并联支路均穿过所述定子槽内的所有层数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卡导线(2)包括连接于所述槽内导线段的轴向两端的发卡插入段和发卡焊接段,所述三相定子绕组的绕组出线端与所述发卡焊接段轴向同侧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卡导线(2)之间均通过所述发卡焊接段焊接。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
CN202011382183.XA 2020-11-30 2020-11-30 定子和电机 Pending CN1141570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2183.XA CN114157059A (zh) 2020-11-30 2020-11-30 定子和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2183.XA CN114157059A (zh) 2020-11-30 2020-11-30 定子和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7059A true CN114157059A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62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2183.XA Pending CN114157059A (zh) 2020-11-30 2020-11-30 定子和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70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2811A (zh) * 2022-03-29 2022-05-27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及其应用的电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2811A (zh) * 2022-03-29 2022-05-27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14552811B (zh) * 2022-03-29 2024-03-01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及其应用的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48149B2 (ja) 三層巻き線パター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07860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555509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WO2019062914A1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WO2019062897A1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213990305U (zh) 定子和电机
CN111564921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4157059A (zh) 定子和电机
CN113241869B (zh)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及扁线电机
CN214100999U (zh) 定子和电机
WO2019062921A1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11293811A (zh) 用于电机的绕组结构及电机
WO2019062905A1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WO2019062903A1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114301199B (zh) 定子组件和电机
CN109586452B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216530789U (zh) 一种三相定子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及电机
CN213846350U (zh) 定子和电机
CN214412445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电机定子及电机
WO2019062904A1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
CN212183202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2114918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2572208U (zh) 三相定子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及电机
JP6610249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142634A (zh) 定子和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