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6031B - 热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热泵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热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热泵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6031B
CN114136031B CN202111383101.8A CN202111383101A CN114136031B CN 114136031 B CN114136031 B CN 114136031B CN 202111383101 A CN202111383101 A CN 202111383101A CN 114136031 B CN114136031 B CN 114136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ump
frequency
pump equipment
ai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831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36031A (zh
Inventor
张勇
李孜
刘爱军
邓伟彬
邓志扬
袁明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3831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6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6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6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36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6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热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热泵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热泵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通过本申请,有助于帮助解决热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在高海拔地区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

Description

热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热泵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热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热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热泵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调、热泵热水器等热泵设备已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在实际应用中,热泵设备会被应用到高海拔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对于热泵设备来说,其通过风机驱动空气介质与换热器换热,空气稀薄情况下,空气密度变低,使得换热效率变低,进而会使得热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在高海拔地区难以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供热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热泵设备及存储介质,有助于帮助解决热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在高海拔地区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泵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包括: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其中,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空气介质与热泵设备的换热器换热;
判断所述目标风机频率是否大于风机运行的预设上限频率;
若大于,则将所述风机的运行频率调整至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以及基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根据确定出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控制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包括: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通过公式:F′=m1*F/η,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所述目标风机频率,其中,F′为所述目标风机频率,m1为第一预设安全阈值系数,F为风机标准频率,η为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包括:
将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作为热泵设备压缩机的调整因子值;
利用公式:C′=m2*C*γ,得到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其中,C′为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m2为第二安全阈值系数,C为压缩机标准频率,γ为所述调整因子值。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风机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则将所述风机的运行频率调整至所述风机目标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包括: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
根据确定出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控制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包括: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通过公式:C′=m3*C*η,得到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其中,C′为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m3为第三安全阈值系数,C为压缩机标准频率,η为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包括:
获取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
从预设数据库中,得到热泵设备所在位置海拔高度对应的空气密度,其中,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海拔高度和空气密度的对应关系;
将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密度与预设基准空气密度的比值,作为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泵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控制模块,用于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泵设备,包括:
海拔检测器,用于检测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以用来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控制器,与所述海拔检测器连接,用于以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热泵设备包括:空调或者热泵热水器。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所述方法。
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申请,热泵设备能够确定自身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然后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本申请方案下,热泵设备运行的控制,考虑了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空气稀薄程度这一影响因素,让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作为热泵设备运行的一个控制参数,参与对热泵设备的运行控制,由此,热泵设备在高海拔地区运行时,有助于保障运行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热泵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利用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利用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热泵设备控制装置的框图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热泵设备的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热泵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热泵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热泵设备,该热泵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空调、热泵热水器等等。该热泵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本申请方案下,热泵设备能够确定自身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越小,说明空气越稀薄,对于热泵设备来说,其通过风机驱动空气介质与换热器换热时,空气稀薄情况下,空气密度变低,使得换热效率变低,进而会使得热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在高海拔地区难以得到保障。
对于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本申请给出如下相关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
步骤S202、从预设数据库中,得到热泵设备所在位置海拔高度对应的空气密度,其中,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海拔高度和空气密度的对应关系;
步骤S203、将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密度与预设基准空气密度的比值,作为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上述实施例方案通过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来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于获取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热泵设备自身配置有海拔检测器,热泵设备可检测并获取自身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也可以是热泵设备配置有卫星定位模块,通过卫星定位得到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海拔高度和空气密度的对应关系,海拔高度和空气密度呈负相关,即海拔高度越大,空气密度越小,对于该对应关系,可以从相关技术中获得,在此不做进一步说明。在热泵设备得到自身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后,通过该对应关系,能得到热泵设备得到自身所在位置的空气密度,通过算式: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密度/预设基准空气密度,其中,在实际应用中,预设基准空气密度可以是零海拔对应的空气密度,由此可以得到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密度与预设基准空气密度的比值,将该比值作为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的实现,热泵设备自身也可以配置空气密度检测器,可以直接检测并获取到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密度,然后,通过上述算式: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密度/预设基准空气密度,得到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密度与预设基准空气密度的比值,将该比值作为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步骤S12、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
该步骤方案下,热泵设备运行的控制,考虑了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空气稀薄程度这一影响因素,让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作为热泵设备运行的一个控制参数,参与对热泵设备的运行控制,由此,热泵设备在高海拔地区运行时,有助于保障运行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利用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流程图,对于步骤S12,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其中,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空气介质与热泵设备的换热器换热。
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小,说明空气变稀薄,空气稀薄情况下,空气密度变低,热泵设备通过风机驱动空气介质与换热器换热时,换热效率变低,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以此来调整风机的风量,有助于保障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对于步骤S301,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包括: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通过公式:F′=m1*F/η,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所述目标风机频率,其中,F′为所述目标风机频率,m1为第一预设安全阈值系数,m1可以在如下范围内取值:1.01~1.03,F为风机标准频率,η为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上述方案下,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以此确定风机的风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事先配置好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与目标风机频率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应关系来得到目标风机频率,该对应关系可以是不同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的区间段对应不同的目标风机频率。
步骤S302、判断所述目标风机频率是否大于风机运行的预设上限频率。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风机运行频率不是无限增加的,风机运行频率的上限有限制的,最大频率运行只能达到预设上限频率,风机频率再往上就调不动了。对于确定出的目标风机频率,可能是大于风机运行的预设上限频率,该情况下,确定出的目标风机频率是调整不到的,调整不到目标风机频率下的换热效果。因而,需要对此进行判断,以进行下述步骤处理。
步骤S303、若大于,则将所述风机的运行频率调整至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以及基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根据确定出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控制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
当目标风机频率大于风机运行的预设上限频率时,受限于预设上限频率,风机频率只能调整到预设上限频率,该情况下,调整不到目标风机频率下的换热效果,热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对此,通过预设上限频率与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在目标风机频率大于风机运行的预设上限频率的情况下,预设上限频率与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是小于1的,以此来确定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可使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降低,来降低设备的目标输出能力,由此实现负补偿,该负补偿就是风量无法达成的这部分输出能力,可以通过压缩机降频来实现,进而实现换热充分,保障热泵设备运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包括:
将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作为热泵设备压缩机的调整因子值;
利用公式:C′=m2*C*γ,得到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其中,C′为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m2为第二安全阈值系数,m2可以在如下范围内取值:0.97~0.99,C为压缩机标准频率,γ为所述调整因子值。
具体的,通过算式:预设上限频率/目标风机频率,得到比值,来作为热泵设备压缩机的调整因子值,在目标风机频率大于风机运行的预设上限频率的情况下,该调整因子值是小于1的,进而,进一步利用公式:C′=m2*C*γ,得到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该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是降低的。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事先配置好调整因子值与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应关系来得到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该对应关系可以是不同调整因子值的区间段对应不同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还包括:
步骤S304、若所述目标风机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则将所述风机的运行频率调整至所述风机目标频率。
具体的,目标风机频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上限频率,说明风机频率调整到目标风机频率时,是还未达到预设上限频率的,该情况下,调整到的风量保障换热器换热充分,热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能够得到保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利用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流程图,对于步骤S12,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
该方案下,利用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直接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越小,说明空气越稀薄,压缩机运行频率高的情况下,充分换热会变得困难,通过该步骤方案,直接将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作为压缩机运行的控制参数,参与对压缩机的控制运行,由此,热泵设备在高海拔地区运行时,有助于保障运行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包括: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通过公式:C′=m3*C*η,得到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其中,C′为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m3为第三安全阈值系数,m3可以在如下范围内取值:0.97~0.99,C为压缩机标准频率,η为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具体的,根据上述相关实施例可知,该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通过如下算式得到: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密度/预设基准空气密度,空气越稀薄,空气密度越小,因而,在空气越稀薄时,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小于1,相应的,得到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是降低的,可通过压缩机降频来实现,进而实现换热充分,保障热泵设备运行可靠性。
步骤S402、根据确定出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控制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
该实施例中,直接将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作为压缩机运行的控制参数,参与对压缩机的控制运行,确定出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是适合于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的,以其控制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可保障热泵设备换热充分,进而保障热泵设备在高海拔地区可靠运行。
请参阅图5,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热泵设备控制装置的框图示意图,该热泵设备控制装置5包括:
确定模块51,用于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控制模块52,用于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52,具体用于: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其中,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空气介质与热泵设备的换热器换热;
判断所述目标风机频率是否大于风机运行的预设上限频率;
若大于,则将所述风机的运行频率调整至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以及基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根据确定出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控制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52中,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包括: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通过公式:F′=m1*F/η,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所述目标风机频率,其中,F′为所述目标风机频率,m1为第一预设安全阈值系数,F为风机标准频率,η为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52中,所述基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包括:
将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作为热泵设备压缩机的调整因子值;
利用公式:C′=m2*C*γ,得到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其中,C′为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m2为第二安全阈值系数,C为压缩机标准频率,γ为所述调整因子值。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52,还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风机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则将所述风机的运行频率调整至所述风机目标频率。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52,具体用于: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
根据确定出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控制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52中,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包括: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通过公式:C′=m3*C*η,得到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其中,C′为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m3为第三安全阈值系数,C为压缩机标准频率,η为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进一步地,确定模块51,具体用于:
获取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
从预设数据库中,得到热泵设备所在位置海拔高度对应的空气密度,其中,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海拔高度和空气密度的对应关系;
将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密度与预设基准空气密度的比值,作为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热泵设备控制装置5,其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上述相关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阅图6,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热泵设备的框图示意图,该热泵设备6包括:
海拔检测器61,用于检测热泵设备6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以用来确定热泵设备6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控制器62,与所述海拔检测器61连接,用于以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热泵设备6包括:空调或者热泵热水器。
具体的,本申请中热泵设备6配置海拔检测器61,以检测热泵设备6所在位置的海拔,以此用来确定热泵设备6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于上述实施例给出的热泵设备6,其控制器62中程序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 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应该理解,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热泵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
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包括: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其中,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空气介质与热泵设备的换热器换热;
判断所述目标风机频率是否大于风机运行的预设上限频率;
若大于,则将所述风机的运行频率调整至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以及基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根据确定出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控制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包括: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通过公式:
Figure 716641DEST_PATH_IMAGE001
,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所述目标风机频率,其中,
Figure 447837DEST_PATH_IMAGE002
为所述目标风机频率,
Figure 441200DEST_PATH_IMAGE003
为第一预设安全阈值系数,
Figure 195530DEST_PATH_IMAGE004
为风机标准频率,
Figure 496323DEST_PATH_IMAGE005
为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包括:
将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作为热泵设备压缩机的调整因子值;
利用公式:
Figure 19709DEST_PATH_IMAGE006
,得到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其中,
Figure 511870DEST_PATH_IMAGE007
为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
Figure 753495DEST_PATH_IMAGE008
为第二安全阈值系数,
Figure 90936DEST_PATH_IMAGE009
为压缩机标准频率,
Figure 734407DEST_PATH_IMAGE010
为所述调整因子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热泵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风机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则将所述风机的运行频率调整至所述目标风机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包括: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
根据确定出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控制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包括: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通过公式:
Figure 69573DEST_PATH_IMAGE011
,得到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其中,
Figure 860812DEST_PATH_IMAGE012
为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
Figure 939626DEST_PATH_IMAGE013
为第三安全阈值系数,
Figure 998455DEST_PATH_IMAGE014
为压缩机标准频率,
Figure 770102DEST_PATH_IMAGE015
为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包括:
获取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
从预设数据库中,得到热泵设备所在位置海拔高度对应的空气密度,其中,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海拔高度和空气密度的对应关系;
将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密度与预设基准空气密度的比值,作为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8.一种热泵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控制模块,用于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对热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利用确定出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得到热泵设备风机运行的目标风机频率,其中,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空气介质与热泵设备的换热器换热;
判断所述目标风机频率是否大于风机运行的预设上限频率;
若大于,则将所述风机的运行频率调整至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以及基于所述预设上限频率与所述目标风机频率的比值,确定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根据确定出的压缩机运行目标频率,控制热泵设备的压缩机运行。
9.一种热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海拔检测器,用于检测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以用来确定热泵设备所在位置的空气稀薄程度表征值;
控制器,与所述海拔检测器连接,用于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设备包括:空调或者热泵热水器。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所述方法。
CN202111383101.8A 2021-11-22 2021-11-22 热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热泵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136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3101.8A CN114136031B (zh) 2021-11-22 2021-11-22 热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热泵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3101.8A CN114136031B (zh) 2021-11-22 2021-11-22 热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热泵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6031A CN114136031A (zh) 2022-03-04
CN114136031B true CN114136031B (zh) 2022-09-16

Family

ID=80390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83101.8A Active CN114136031B (zh) 2021-11-22 2021-11-22 热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热泵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3603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99787A (ja) * 2000-12-28 2002-07-12 Nec Eng Ltd 送風機の冷却風量調整装置
JP2004293846A (ja) * 2003-03-26 2004-10-21 Toho Gas Co Ltd 換気量の計測装置および換気扇の制御装置
CN104501370B (zh) * 2014-12-02 2017-05-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145679A (ja) * 2015-02-09 2016-08-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CN110360723A (zh) * 2018-04-09 2019-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风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9269038B (zh) * 2018-10-22 2020-06-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1288617A (zh) * 2018-12-06 2020-06-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室内侧风机的控制方法
CN109708195B (zh) * 2019-01-18 2024-05-14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的热泵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84726A (zh) * 2021-02-08 2021-06-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3375306B (zh) * 2021-06-04 2022-10-2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6031A (zh) 202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95750A1 (e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Chillers For Data Center
EP2813776B1 (en) method and controller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P3715737A1 (en) Air conditioner unit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unit
US11639802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9879893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outdoor apparatus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10760814B2 (en) Variable-capacity compressor controller with two-wire configuration
WO2019071654A1 (zh) 空调系统及其压比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9681416B (zh) 冷却泵的控制方法
CN113294885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89333A (zh) 暖通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8188522A1 (zh) 一种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
CN113007832B (zh) 一种低温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WO2019196493A1 (zh) 一种空调的风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US969606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door airflow for heat pumps
CN114136031B (zh) 热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热泵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88358B (zh) 立式空调器及其高温制冷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90242597A1 (en) Air conditioner system,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device, air conditioner method, and program
CN116358127B (zh) 地铁车站新风阀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56227B (zh)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4112459B (zh) 空调器测试运行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2060860B (zh) 车辆空调系统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3078338B2 (ja) 空気調和機
US9447984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parameters adjustment method
CN114135979B (zh) 空调机组的节能运行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和空调机组
CN116182374A (zh) Ec风机墙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