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5484B - 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35484B CN114135484B CN202111481858.0A CN202111481858A CN114135484B CN 114135484 B CN114135484 B CN 114135484B CN 202111481858 A CN202111481858 A CN 202111481858A CN 114135484 B CN114135484 B CN 1141354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pressure
- cavity
- valve
- feedb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3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 F04C2/3446—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more than one line or surfa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4/0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 F04C14/18—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characterised by varying the volume of the working chamber
- F04C14/22—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characterised by varying the volume of the working chamber by changing the eccentricity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3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in which fluid from the circuit is constantly supplied to the fluid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包括叶片泵、泵出口、主油道、油底壳、安全阀、先导阀、开关电磁阀;所述叶片泵包括泵体、旋转销、转子、变量滑块和变量弹簧,在泵体和变量滑块之间设有第一反馈腔和第二反馈腔,第一反馈腔和第二反馈腔分列于旋转销的左右两边,第一反馈腔和变量弹簧位于变量滑块的同一侧,第一反馈腔和油底壳之间设有一条泄油通道并安装有一个先导阀对泄油通道的通断进行控制,第一反馈腔通过一条进油通道与主油道保持常通或者进油通道也由所述先导阀控制通断,第二反馈腔通过另一条进油通道与主油道保持常通。该控制系统布局合理简洁,响应及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润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变排量叶片泵通常会设置至少一个反馈腔,用于接收来自泵出口或主油道的油压反馈,当泵出口或主油道的油压超出机油泵所设定的压力值,反馈腔内的油压就会相应增大并推动变量滑块向一侧偏移,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叶片泵的输出排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布局合理简洁,响应及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叶片泵、泵出口、主油道、油底壳、安全阀、先导阀、开关电磁阀;所述叶片泵包括泵体、旋转销、转子、变量滑块和变量弹簧,在泵体和变量滑块之间设有第一反馈腔和第二反馈腔,第一反馈腔和第二反馈腔分列于旋转销的左右两边,第一反馈腔和变量弹簧位于变量滑块的同一侧,第一反馈腔和油底壳之间设有一条泄油通道并安装有一个先导阀对泄油通道的通断进行控制,第一反馈腔通过一条进油通道与主油道保持常通或者进油通道也由所述先导阀控制通断,第二反馈腔通过另一条进油通道与主油道保持常通;所述先导阀包括阀套、阀芯和弹簧,所述阀芯和阀套内壁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互不相通的弹簧腔、中转室和压力控制腔,所述弹簧腔直接与油底壳相连,所述压力控制腔通过开关电磁阀与主油道相连;所述阀芯内部设有一个开口朝向弹簧腔的轴向盲孔,并在阀芯的右端部设有与轴向盲孔相通的径向孔,阀芯外周面对应径向孔的位置设有环形槽;所述阀套上设有一个反馈油道接口;所述开关电磁阀的P口与主油道相通,A口与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相通,T口与油底壳相通;所述安全阀位于泵出口和油底壳之间的油路上。
其中,所述阀芯整体呈哑铃状,阀芯的左端面与阀套之间构成弹簧腔,阀芯的中间段与阀套之间构成中转室,阀芯的右端面与阀套之间构成压力控制腔。
当第一反馈腔与主油道之间的进油通道由先导阀控制通断,需要在阀套上对应中转室的位置设一个主油道接口,所述阀芯右端部的直径小于左端部的直径,所述阀套上的阀孔设计为与阀芯相配合的阶梯孔。
这种技术方案的工作过程是:
一、在ECU的控制下,开关电磁阀的P口与A口连通,使主油道的压力油通过开关电磁阀流入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和中转室内均充满压力油,此时控制系统处于低压模式,在未达到低压变量状态时,中转室所处的位置正好同时对准主油道接口和反馈油道接口,第一反馈腔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中转室、主油道接口与主油道相通,此时第一反馈腔和第二反馈腔均充满来自主油道的压力油,在第一反馈腔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双重作用下,变量滑块不移动;当主油道的油压达到设定的低压变量压力值,先导阀阀芯在中转室和压力控制腔的机油压力作用下向装有弹簧的一端移动,直至阀芯的环形槽对准反馈油道接口,第一反馈腔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环形槽、径向孔、轴向盲孔和弹簧腔与油底壳相通,使第一反馈腔内的压力油泄出,第二反馈腔内的压力油能够克服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并推动滑块绕旋转销偏摆,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输出排量;
二、在ECU的控制下,开关电磁阀的A口与T口连通,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中的压力油通过开关电磁阀泄至油底壳,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内油压为零,仅中转室内充满压力油,此时控制系统处于高压模式,在未达到高压变量状态时,中转室所处的位置正好同时对准主油道接口和反馈油道接口,第一反馈腔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中转室、主油道接口与主油道相通,此时第一反馈腔和第二反馈腔均充满来自主油道的压力油,在第一反馈腔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双重作用下,变量滑块不移动;当主油道的油压达到设定的高压变量压力值,先导阀阀芯在中转室内的机油压力作用下向装有弹簧的一端移动,直至阀芯的环形槽对准反馈油道接口,第一反馈腔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环形槽、径向孔、轴向盲孔和弹簧腔与油底壳相通,使第一反馈腔内的压力油泄出,第二反馈腔内的压力油能够克服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并推动滑块绕旋转销偏摆,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输出排量;
三、当泵出口的机油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泵出口的机油通过安全阀流入油底壳。
当第一反馈腔通过一条进油通道与主油道保持常通,在该进油通道上设有一个阻尼孔,所述阀芯右端部和左端部的直径相等,所述阀套上的阀孔与阀芯相配合;第二反馈腔的油压作用面积大于第一反馈腔的油压作用面积。
这种技术方案的工作过程是:
一、在ECU的控制下,开关电磁阀的P口与A口连通,使主油道的压力油通过开关电磁阀流入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此时控制系统处于低压模式,在未达到低压变量状态时,由于第一反馈腔和第二反馈腔均充满来自主油道的压力油,在第一反馈腔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双重作用下,变量滑块不移动;当主油道的油压达到设定的低压变量压力值,先导阀阀芯在压力控制腔的机油压力作用下向装有弹簧的一端移动,直至阀芯的环形槽对准反馈油道接口,第一反馈腔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环形槽、径向孔、轴向盲孔和弹簧腔与油底壳相通,使第一反馈腔内的压力油泄出,第二反馈腔内的压力油能够克服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并推动滑块绕旋转销偏摆,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输出排量;
二、在ECU的控制下,开关电磁阀的A口与T口连通,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中的压力油通过开关电磁阀泄至油底壳,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内油压为零,阀芯的位置始终不动,此时控制系统处于高压模式,在未达到高压变量状态时,由于第一反馈腔和第二反馈腔均充满来自主油道的压力油,在第一反馈腔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双重作用下,变量滑块不移动;当主油道的油压达到设定的高压变量压力值,由于第二反馈腔的油压作用面积大于第一反馈腔的油压作用面积,第二反馈腔内的高压油能够克服第一反馈腔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并推动滑块绕旋转销偏摆,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输出排量;当泵出口的机油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泵出口的机油通过安全阀流入油底壳。
优选地,所述先导阀的阀套集成于泵体上。
在本发明中,将第一反馈腔设置在第二反馈腔的对立面,且第一反馈腔和变量弹簧位于变量滑块的同一侧,这就意味着第一反馈腔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共同作用于变量滑块上,这样就可以减少变量弹簧的刚度,同时在需要变量时又能在先导阀和开关电磁阀的配合下将第一反馈腔内的压力油泄出去,使第二反馈腔的压力油能够克服变量弹簧的预紧力推动变量滑块偏移以降低泵的输出排量,整个控制逻辑非常巧妙。同时,本发明通过对先导阀的阀芯进行改进,使第一反馈腔内的压力油能够通过反馈接口和阀芯上的环形槽、径向孔、轴向盲孔流入弹簧腔,再通过弹簧腔的泄油孔排至油底壳,由于弹簧腔本身是必须带有泄油孔的,这样就相当于第一反馈腔的泄油通道的后半段是直接借用了弹簧腔的泄油通道,从而使得油路的设计更为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控制系统处于低压模式未变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控制系统处于低压模式变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控制系统处于高压模式未变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控制系统处于高压模式变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控制系统处于低压模式未变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控制系统处于低压模式变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控制系统处于高压模式未变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控制系统处于高压模式变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0——叶片泵 20——泵出口 30——主油道 40——油底壳 50——安全阀 60——先导阀 70——开关电磁阀 11——第一反馈腔 12——第二反馈腔 13——阻尼孔 61——阀套 62——阀芯 63——弹簧 64——弹簧腔 65——中转室 66——压力控制腔 61a——主油道接口 61b——反馈油道接口 62a——环形槽 62b——径向孔62c——轴向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包括叶片泵10、泵出口20、主油道30、油底壳40、安全阀50、先导阀60、开关电磁阀70;所述叶片泵10包括泵体、旋转销、转子、变量滑块和变量弹簧,在泵体和变量滑块之间设有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分列于旋转销的左右两边,第一反馈腔11和变量弹簧位于变量滑块的同一侧,第一反馈腔11和油底壳40之间设有一条泄油通道并安装有一个先导阀60对泄油通道的通断进行控制,第一反馈腔11通过一条进油通道与主油道30相通且进油通道也由先导阀60控制通断,第二反馈腔12通过另一条进油通道与主油30道保持常通;开关电磁阀70安装在先导阀60与主油道30之间的油路上;安全阀50安装在泵出口20和油底壳40之间的油路上。
如图1至5所示,先导阀60包括阀套61、阀芯62和弹簧63,阀套61集成于泵体上,阀套61内设有阶梯阀孔,阀芯62整体呈哑铃状,阀芯62右端部的直径小于左端部的直径,阀芯62的左端面与阀套61之间构成弹簧腔64,阀芯62的中间段与阀套61之间构成中转室65,阀芯62的右端面与阀套61之间构成压力控制腔66;弹簧腔64直接与油底壳40相连,中转室65直接与主油道30相连,压力控制腔66通过开关电磁阀70与主油道30相连;阀芯62内部设有一个开口朝向弹簧腔64的轴向盲孔62c,并在阀芯62的右端部设有与轴向盲孔62c相通的径向孔62b,阀芯62外周面对应径向孔62b的位置设有环形槽62a;阀套61上设有连通阀孔的主油道接口61a、反馈油道接口61b,根据阀芯62在阀套61内所处的位置不同,反馈油道接口61b要么通过中转室65与主油道接口61a相通,要么通过阀芯62上的环形槽62a、径向孔62b、轴向盲孔62c和弹簧腔64相通;开关电磁阀70的P口与主油道30相通,A口与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相通,T口与油底壳40相通。
本实施例的工作状态是:
一、在ECU的控制下,开关电磁阀70的P口与A口连通,使主油道30的压力油通过开关电磁阀70流入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和中转室65内均充满压力油,此时控制系统处于低压模式,如图1所示,在未达到低压变量状态时,中转室65所处的位置正好同时对准主油道接口61a和反馈油道接口61b,第一反馈腔11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61b、中转室65、主油道接口61a与主油道30相通,此时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均充满来自主油道30的压力油,在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双重作用下,变量滑块不移动;如图2所示,当主油道的油压达到设定的低压变量压力值,先导阀阀芯62在中转室65和压力控制腔66的机油压力作用下向装有弹簧63的一端移动,直至阀芯62的环形槽62a对准反馈油道接口61b,第一反馈腔11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61b、环形槽62a、径向孔62b、轴向盲孔62c和弹簧腔64与油底壳40相通,使第一反馈腔11内的压力油泄出,第二反馈腔12内的压力油能够克服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并推动滑块绕旋转销偏摆,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输出排量;
二、在ECU的控制下,开关电磁阀70的A口与T口连通,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中的压力油通过开关电磁阀70泄至油底壳40,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内油压为零,仅中转室65内充满压力油,此时控制系统处于高压模式,如图3所示,在未达到高压变量状态时,中转室65所处的位置正好同时对准主油道接口61a和反馈油道接口61b,第一反馈腔11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61b、中转室65、主油道接口61a与主油道30相通,此时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均充满来自主油道30的压力油,在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双重作用下,变量滑块不移动;如图4所示,当主油道的油压达到设定的高压变量压力值,先导阀阀芯62在中转室65内的机油压力作用下向装有弹簧63的一端移动,直至阀芯62的环形槽62a对准反馈油道接口61b,第一反馈腔11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61b、环形槽62a、径向孔62b、轴向盲孔62c和弹簧腔64与油底壳40相通,使第一反馈腔11内的压力油泄出,第二反馈腔12内的压力油能够克服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并推动滑块绕旋转销偏摆,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输出排量;
三、当泵出口20的机油压力超过安全阀50的调定压力时,泵出口20的机油通过安全阀50流入油底壳40。
本实施例将第一反馈腔11设置在第二反馈腔12的对立面,且第一反馈腔11和变量弹簧位于变量滑块的同一侧,这就意味着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共同作用于变量滑块上,这样就可以减少变量弹簧的刚度,同时在需要变量时又能在先导阀60和开关电磁阀70的配合下将第一反馈腔11内的压力油泄出去,使第二反馈腔12的压力油能够克服变量弹簧的预紧力推动变量滑块偏移以降低泵的输出排量,整个控制逻辑非常巧妙。同时,本实施例通过对先导阀的阀芯62进行改进,使第一反馈腔11内的压力油能够通过反馈接口61b和阀芯上的环形槽62a、径向孔62b、轴向盲孔62c流入弹簧腔64,再通过弹簧腔64的泄油孔排至油底壳40,由于弹簧腔64本身是必须带有泄油孔的,这样就相当于第一反馈腔11的泄油通道的前半段是与进油通道是共用一条油路的,而后半段则是直接借用了弹簧腔64的泄油通道,从而使得油路的设计更为简化。
实施例2
如图6至9所示的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包括叶片泵10、泵出口20、主油道30、油底壳40、安全阀50、先导阀60、开关电磁阀70;所述叶片泵10包括泵体、旋转销、转子、变量滑块和变量弹簧,在泵体和变量滑块之间设有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分列于旋转销的左右两边,第二反馈腔12的油压作用面积大于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作用面积;第一反馈腔11和变量弹簧位于变量滑块的同一侧,第一反馈腔11和油底壳40之间设有一条泄油通道并安装有一个先导阀60对泄油通道的通断进行控制,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各通过一条进油通道与主油道30保持常通,其中第一反馈腔11的进油通道上设有一个阻尼孔13;开关电磁阀70安装在先导阀60与主油道30之间的油路上;安全阀50安装在泵出口20和油底壳40之间的油路上。
如图6至10所示,先导阀60包括阀套61、阀芯62和弹簧63,阀套61集成于泵体上,阀套61内设有阶梯阀孔,阀芯62整体呈哑铃状,阀芯62右端部和左端部的直径相等,阀套61上的阀孔与阀芯62相配合;阀芯62的左端面与阀套61之间构成弹簧腔64,阀芯62的中间段与阀套61之间构成中转室65,阀芯62的右端面与阀套61之间构成压力控制腔66;弹簧腔64直接与油底壳40相连,中转室65直接与主油道30相连,压力控制腔66通过开关电磁阀70与主油道30相连;阀芯62内部设有一个开口朝向弹簧腔64的轴向盲孔62c,并在阀芯62的右端部设有与轴向盲孔62c相通的径向孔62b,阀芯62外周面对应径向孔62b的位置设有环形槽62a;阀套61上设有反馈油道接口61b;开关电磁阀70的P口与主油道30相通,A口与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相通,T口与油底壳40相通。
本实施例的工作状态是:
一、在ECU的控制下,开关电磁阀70的P口与A口连通,使主油道的压力油通过开关电磁阀70流入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此时控制系统处于低压模式,如图6所示,在未达到低压变量状态时,由于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均充满来自主油道30的压力油,在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双重作用下,变量滑块不移动;如图7所示,当主油道的油压达到设定的低压变量压力值,先导阀阀芯62在压力控制腔66的机油压力作用下向装有弹簧63的一端移动,直至阀芯62的环形槽62a对准反馈油道接口61b,第一反馈腔11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61b、环形槽62a、径向孔62b、轴向盲孔62c和弹簧腔64与油底壳40相通,使第一反馈腔11内的压力油泄出,第二反馈腔12内的压力油能够克服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并推动滑块绕旋转销偏摆,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输出排量;
二、在ECU的控制下,开关电磁阀70的A口与T口连通,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中的压力油通过开关电磁阀70泄至油底壳40,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内油压为零,阀芯62的位置始终不动,此时控制系统处于高压模式,如图8所示,在未达到高压变量状态时,由于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均充满来自主油道30的压力油,在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双重作用下,变量滑块不移动;如图9所示,当主油道的油压达到设定的高压变量压力值,由于第二反馈腔12的油压作用面积大于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作用面积,第二反馈腔12内的高压油能够克服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并推动滑块绕旋转销偏摆,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输出排量;
三、当泵出口20的机油压力超过安全阀50的调定压力时,泵出口20的机油通过安全阀50流入油底壳40。
本实施例将第一反馈腔11设置在第二反馈腔12的对立面,且第一反馈腔11和变量弹簧位于变量滑块的同一侧,这就意味着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共同作用于变量滑块上,这样就可以减少变量弹簧的刚度。同时,本实施例通过对先导阀的阀芯62进行改进,使第一反馈腔11内的压力油能够通过反馈接口61b和阀芯上的环形槽62a、径向孔62b、轴向盲孔62c流入弹簧腔64,再通过弹簧腔64的泄油孔排至油底壳40,由于弹簧腔64本身是必须带有泄油孔的,这样就相当于第一反馈腔11的泄油通道的后半段是直接借用了弹簧腔64的泄油通道,从而使得油路的设计更为简化。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发明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发明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叶片泵(10)、泵出口(20)、主油道(30)、油底壳(40)、安全阀(50)、先导阀(60)和开关电磁阀(70);所述叶片泵(10)包括泵体、旋转销、转子、变量滑块和变量弹簧,在泵体和变量滑块之间设有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分列于旋转销的左右两边,第一反馈腔(11)和变量弹簧位于变量滑块的同一侧,第一反馈腔(11)和油底壳(40)之间设有一条泄油通道并安装有一个先导阀(60)对泄油通道的通断进行控制,第一反馈腔(11)通过一条进油通道与主油道(30)连通且该进油通道也由所述先导阀(60)控制通断,第二反馈腔(12)通过另一条进油通道与主油道(30)保持常通;所述先导阀(60)包括阀套(61)、阀芯(62)和弹簧(63),所述阀芯(62)和阀套(61)内壁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互不相通的弹簧腔(64)、中转室(65)和压力控制腔(66),所述弹簧腔(64)直接与油底壳(40)相连,所述压力控制腔(66)通过开关电磁阀(70)与主油道(30)相连;所述阀芯(62)内部设有一个开口朝向弹簧腔(64)的轴向盲孔(62c),并在阀芯(62)的右端部设有与轴向盲孔(62c)相通的径向孔(62b),阀芯外周面对应径向孔(62b)的位置设有环形槽(62a);所述阀套(61)上设有一个反馈油道接口(61b),所述阀套(61)上对应中转室(65)的位置设有一个主油道接口(61a),所述阀芯(62)右端部的直径小于左端部的直径,所述阀套(61)上的阀孔设计为与阀芯(62)相配合的阶梯孔;所述开关电磁阀(70)的P口与主油道(30)相通,A口与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相通,T口与油底壳(40)相通;所述安全阀(50)位于泵出口(20)和油底壳(40)之间的油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62)整体呈哑铃状,阀芯(62)的左端面与阀套(61)之间构成弹簧腔(64),阀芯(62)的中间段与阀套(61)之间构成中转室(65),阀芯(62)的右端面与阀套(61)之间构成压力控制腔(6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ECU的控制下,开关电磁阀(70)的P口与A口连通,使主油道(30)的压力油通过开关电磁阀(70)流入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和中转室(65)内均充满压力油,此时控制系统处于低压模式,在未达到低压变量状态时,中转室(65)所处的位置正好同时对准主油道接口(61a)和反馈油道接口(61b),第一反馈腔(11)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61b)、中转室(65)、主油道接口(61a)与主油道(30)相通,此时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均充满来自主油道(30)的压力油,在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双重作用下,变量滑块不移动;当主油道(30)的油压达到设定的低压变量压力值,先导阀阀芯(62)在中转室(65)和压力控制腔(66)的机油压力作用下向装有弹簧(63)的一端移动,直至阀芯(62)的环形槽(62a)对准反馈油道接口(61b),第一反馈腔(11)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61b)、环形槽(62a)、径向孔(62b)、轴向盲孔(62c)和弹簧腔(64)与油底壳(40)相通,使第一反馈腔(11)内的压力油泄出,第二反馈腔(12)内的压力油能够克服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并推动变量滑块绕旋转销偏摆,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输出排量;在ECU的控制下,开关电磁阀(70)的A口与T口连通,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中的压力油通过开关电磁阀(70)泄至油底壳(40),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内油压为零,仅中转室(65)内充满压力油,此时控制系统处于高压模式,在未达到高压变量状态时,中转室(65)所处的位置正好同时对准主油道接口(61a)和反馈油道接口(61b),第一反馈腔(11)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61b)、中转室(65)、主油道接口(61a)与主油道(30)相通,此时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均充满来自主油道(30)的压力油,在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双重作用下,变量滑块不移动;当主油道(30)的油压达到设定的高压变量压力值,先导阀阀芯(62)在中转室(65)内的机油压力作用下向装有弹簧(63)的一端移动,直至阀芯(62)的环形槽(62a)对准反馈油道接口(61b),第一反馈腔(11)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61b)、环形槽(62a)、径向孔(62b)、轴向盲孔(62c)和弹簧腔(64)与油底壳(40)相通,使第一反馈腔(11)内的压力油泄出,第二反馈腔(12)内的压力油能够克服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并推动变量滑块绕旋转销偏摆,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输出排量;当泵出口(20)的机油压力超过安全阀(50)的调定压力时,泵出口(20)的机油通过安全阀(50)流入油底壳(4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的阀套(61)集成于泵体上。
5.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叶片泵(10)、泵出口(20)、主油道(30)、油底壳(40)、安全阀(50)、先导阀(60)和开关电磁阀(70);所述叶片泵(10)包括泵体、旋转销、转子、变量滑块和变量弹簧,在泵体和变量滑块之间设有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第二反馈腔(12)的油压作用面积大于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作用面积,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分列于旋转销的左右两边,第一反馈腔(11)和变量弹簧位于变量滑块的同一侧,第一反馈腔(11)和油底壳(40)之间设有一条泄油通道并安装有一个先导阀(60)对泄油通道的通断进行控制,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各通过一条进油通道与主油道(30)保持常通,其中第一反馈腔(11)的进油通道上设有一个阻尼孔(13);所述先导阀(60)包括阀套(61)、阀芯(62)和弹簧(63),所述阀芯(62)和阀套(61)内壁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互不相通的弹簧腔(64)、中转室(65)和压力控制腔(66),所述弹簧腔(64)直接与油底壳(40)相连,所述压力控制腔(66)通过开关电磁阀(70)与主油道(30)相连;所述阀芯(62)内部设有一个开口朝向弹簧腔(64)的轴向盲孔(62c),并在阀芯(62)的右端部设有与轴向盲孔(62c)相通的径向孔(62b),阀芯外周面对应径向孔(62b)的位置设有环形槽(62a);所述阀套(61)上设有一个反馈油道接口(61b);所述阀芯(62)右端部和左端部的直径相等,所述阀套(61)上的阀孔与阀芯(62)相配合;所述开关电磁阀(70)的P口与主油道(30)相通,A口与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相通,T口与油底壳(40)相通;所述安全阀(50)位于泵出口(20)和油底壳(40)之间的油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62)整体呈哑铃状,阀芯(62)的左端面与阀套(61)之间构成弹簧腔(64),阀芯(62)的中间段与阀套(61)之间构成中转室(65),阀芯(62)的右端面与阀套(61)之间构成压力控制腔(66)。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ECU的控制下,开关电磁阀(70)的P口与A口连通,使主油道的压力油通过开关电磁阀(70)流入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此时控制系统处于低压模式,在未达到低压变量状态时,由于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均充满来自主油道(30)的压力油,在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双重作用下,变量滑块不移动;当主油道(30)的油压达到设定的低压变量压力值,先导阀阀芯(62)在压力控制腔(66)的机油压力作用下向装有弹簧(63)的一端移动,直至阀芯(62)的环形槽(62a)对准反馈油道接口(61b),第一反馈腔(11)依次通过先导阀的反馈油道接口(61b)、环形槽(62a)、径向孔(62b)、轴向盲孔(62c)和弹簧腔(64)与油底壳(40)相通,使第一反馈腔(11)内的压力油泄出,第二反馈腔(12)内的压力油能够克服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并推动变量滑块绕旋转销偏摆,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输出排量;在ECU的控制下,开关电磁阀(70)的A口与T口连通,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中的压力油通过开关电磁阀(70)泄至油底壳(40),先导阀的压力控制腔(66)内油压为零,阀芯(62)的位置始终不动,此时控制系统处于高压模式,在未达到高压变量状态时,由于第一反馈腔(11)和第二反馈腔(12)均充满来自主油道(30)的压力油,在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双重作用下,变量滑块不移动;当主油道(30)的油压达到设定的高压变量压力值,由于第二反馈腔(12)的油压作用面积大于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作用面积,第二反馈腔(12)内的高压油能够克服第一反馈腔(11)的油压力和变量弹簧的预紧力并推动变量滑块绕旋转销偏摆,使变量滑块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从而降低输出排量;当泵出口(20)的机油压力超过安全阀(50)的调定压力时,泵出口(20)的机油通过安全阀(50)流入油底壳(40)。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的阀套(61)集成于泵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81858.0A CN114135484B (zh) | 2021-12-07 | 2021-12-07 | 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81858.0A CN114135484B (zh) | 2021-12-07 | 2021-12-07 | 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35484A CN114135484A (zh) | 2022-03-04 |
CN114135484B true CN114135484B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0384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81858.0A Active CN114135484B (zh) | 2021-12-07 | 2021-12-07 | 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35484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63031A (ja) * | 2011-02-07 | 2012-08-30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Steering Ltd | 可変容量形ポンプ |
CN104912619A (zh) * | 2015-06-15 | 2015-09-16 |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 泄油式单腔两级可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 |
CN105649977A (zh) * | 2014-12-01 | 2016-06-08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可变容量型油泵 |
-
2021
- 2021-12-07 CN CN202111481858.0A patent/CN1141354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63031A (ja) * | 2011-02-07 | 2012-08-30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Steering Ltd | 可変容量形ポンプ |
CN105649977A (zh) * | 2014-12-01 | 2016-06-08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可变容量型油泵 |
CN104912619A (zh) * | 2015-06-15 | 2015-09-16 |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 泄油式单腔两级可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35484A (zh) | 2022-03-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24237B (zh) | 高压液体供给泵 | |
EP1832752A2 (en) | Variable displacement vane pump u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CN107939473B (zh) | 一种先导阀控制三级变排量机油泵 | |
CN104564215A (zh) | 内燃机的油泵和油泵的溢流压控制装置 | |
CN104895642B (zh) | 一种先导式电磁阀单腔反馈可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 | |
CN110608100B (zh) | 一种双油路航空发动机燃油泄油装置 | |
CN112360589B (zh) | 集成安全阀功能滑块的全可变排量机油泵 | |
CN108798823B (zh) | 一种基于双腔反馈的三级变排量控制系统 | |
CN114135484B (zh) | 一种泄油式变排量叶片泵的控制系统 | |
CN103075379A (zh) | 电液比例压力控制阀 | |
CN210770421U (zh) | 一种具有伺服调节能力的流量控制阀 | |
CN110469503B (zh) | 一种基于变排量泵的两级变量控制系统 | |
KR20120064037A (ko) | 자동차 자동 트랜스미션용 슬라이드 밸브 | |
CN208348190U (zh) |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 |
CN106678034A (zh) | 多级液控式防气蚀抗冲击配流盘 | |
CN213598033U (zh) | 集成安全阀功能滑块的全可变排量机油泵 | |
CN213478418U (zh) | 车辆及发动机的机油泵 | |
CN206495774U (zh) | 一种多级液控式防气蚀抗冲击配流盘 | |
CN104612967B (zh) | 可变排量机油泵控制回路 | |
CN108757974B (zh) | 一种滑阀式零泄漏换向阀 | |
CN212272344U (zh) | 一种结构简化的两级变量控制系统 | |
CN208594985U (zh) | 一种基于双腔反馈的三级变排量控制系统 | |
CN111550296A (zh) | 一种结构简化的两级变量控制系统 | |
CN111550297B (zh) | 一种避免温升干扰的两级变量控制系统 | |
CN212479360U (zh) | 一种减小高压模式压力波动的先导阀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69 Hengyue North Road, Chengguan Town, Hengdong County, Heng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Meihu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69 Hengyue North Road, Chengguan Town, Hengdong County, Heng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Oil Pum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