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8190U -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48190U
CN208348190U CN201820979663.6U CN201820979663U CN208348190U CN 208348190 U CN208348190 U CN 208348190U CN 201820979663 U CN201820979663 U CN 201820979663U CN 208348190 U CN208348190 U CN 208348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lide
slide valve
mouth
shu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796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伟
姜洪
王清送
王震山
史浙安
张夕航
柯稳
陈钊汶
郑志雨
林俊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 Bang Hydraulic Pressure Co Ltd
Xuzhou Shengbang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Sunbun Technology Co Ltd
Sunbu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g Bang Hydraulic Pressure Co Ltd
Xuzhou Shengbang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Sunbun Technology Co Ltd
Sunbu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g Bang Hydraulic Pressure Co Ltd, Xuzhou Shengbang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Sunbun Technology Co Ltd, Sunbu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g Bang Hydraulic Press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796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48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48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4819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解决了现有双泵控制大流量液压系统调速困难,冲击大的问题。它包括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为二通换向阀通断梭阀处压力油;第一插装阀和第二插装阀由梭阀处压力油、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控制启闭,且均为二通大流量插装阀;用于合流控制的第一滑阀和用于合流控制的第二滑阀,第一滑阀和第二滑阀由梭阀处压力油、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控制启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压损少,冲击小,密封性能好,零泄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流量工程机械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大流量控制系统中一般用二通逻辑插装阀实现开关换向功能,这是因为普通的工业用电磁阀已经不能满足系统通流量大的要求,如果强行用普通电磁阀通流大流量,会带来高压损、发热量大等系统性问题。工程机械大流量液压系统经常用到双泵或多泵系统,各执行元件根据需求来确定是使用单泵还是双泵提供流量,基于这种需求就需要对双泵或多泵系统的供油油路开启和关闭,以实现单泵、双泵或多泵供油。
对于大流量系统而言,传统的切换阀多采用二通逻辑插装阀配合先导级的换向阀来实现上述功能,通常共有ABX三个油口,当X口通高压时,A与B口无法连通,实现截止功能;当X口压力释放时,A和B口得以沟通,实现连通功能。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二通换向逻辑插装阀本质是一个二位二通逻辑开关阀,其特点是可以实现大流量、低压损工作。
现有的二通插装阀能满足一般的双泵控制系统,但是对于大吨位移动式起重机,特别是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比如需要对流量进行节流控制,以获得良好的控制速度时,传统的二通逻辑插装阀因为其开关特性就无法实现节流调速,从而对执行元件造成冲击大,使得车体抖动,影响产品使用寿命,且二通插装阀在大流量密封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双泵控制大流量液压系统调速困难,冲击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包括第一压力口、第二压力口、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一滑阀、第二滑阀和梭阀;
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一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二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二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一插装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第一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一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插装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第二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二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一滑阀,具有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第二滑阀,具有在第二插装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插装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包括第一压力口、第二压力口、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一滑阀、第二滑阀和梭阀;
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一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二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二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一滑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第一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一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滑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第二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二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一插装阀,具有在具有在第一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一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第二插装阀,具有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包括第一压力口、第二压力口、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一滑阀、第二滑阀和梭阀;
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插装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二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滑阀的第二位置;
第一插装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第一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一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滑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第二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二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插装阀;具有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第一滑阀,具有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包括第一压力口、第二压力口、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一滑阀、第二滑阀和梭阀;
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一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二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二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一插装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第一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一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滑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第二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二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一滑阀,具有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第二插装阀,具有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滑阀包括阀套和阀芯,所述的阀套上设有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和容置腔,所述的阀芯套设于阀套的容置腔内并与阀套滑移配合,所述的阀芯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相互连通的第一状态和关闭使得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相互隔离的第二状态,所述的阀芯包括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和密封部,所述的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分别与其对应处的阀套内壁相贴合,所述的密封部呈锥形且在阀芯处于第二状态时与阀套相互配合实现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芯在靠近密封部处向内凹陷形成节流槽,所述的节流槽有两个,且两个节流槽呈阶梯式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芯将阀套内的容置腔分隔为滑阀控制腔、滑阀连通腔和滑阀弹簧腔,所述的滑阀连通腔设于滑阀控制腔和滑阀弹簧腔之间,所述的滑阀弹簧腔内设有滑阀弹性件,所述的滑阀弹性件具有驱动阀芯趋于第一状态的运动趋势,所述的滑阀控制腔在进入压力油后通过第一导向部将阀芯压向第二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导向部设于滑阀控制腔和滑阀连通腔之间并将滑阀控制腔和滑阀连通腔分隔开,所述的第一导向部周向上设有格莱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套外表面呈阶梯状设置,每一阶梯状阀套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密封组件,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环和密封圈,所述的密封环有两个,所述的密封圈设于两个密封环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插装阀的控制腔、第二插装阀的控制腔、第一滑阀的控制腔、第二滑阀的控制腔处均设有节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二通插装阀的大流量特性,实现大流量、低压损工作,同时结合换向滑阀大行程、节流调速性好等特点,并且充分结合系统中液压马达、油缸执行元件的实际需求,将二通插装阀和换向滑阀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新的逻辑控制回路,使得液压系统控制方便可靠,性能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压损少,冲击小,密封性能好,零泄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液压原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阀芯52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阀芯52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I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一插装阀;4、第二插装阀;5、第一滑阀;51、阀套;511、第一工作口;512、第二工作口;513、容置腔;5131、滑阀控制腔;5132、滑阀连通腔;5133、滑阀弹簧腔;52、阀芯;521、第一导向部;522、第二导向部;523、密封部;524、节流槽;525、连接部;526、安装孔;53、弹性件;54、格莱圈;55、密封组件;551、密封环;552、密封圈。6、第二滑阀;7、梭阀;8、节流孔;A1、第一输出口;A2、第二输出口;P1、第一压力口;P2、第二压力口;P3、合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结合图2-4所示,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其包括第一压力口P1、第二压力口P2、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2、第一插装阀3、第二插装阀4、第一滑阀5、第二滑阀6和梭阀7;
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一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二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二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一插装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第一输出口A1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一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插装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第二输出口A2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二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一滑阀,具有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合流口P3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第二滑阀,具有在第二插装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插装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二通插装阀的大流量特性,实现大流量、低压损工作,同时结合换向滑阀大行程、节流调速性好等特点,并且充分结合系统中液压马达、油缸执行元件的实际需求,将二通插装阀和换向滑阀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新的逻辑控制回路,使得液压系统控制方便可靠,性能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压损少,冲击小,密封性能好,零泄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实施例二,图中未给出: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包括第一压力口P1、第二压力口P2、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2、第一插装阀3、第二插装阀4、第一滑阀5、第二滑阀6和梭阀7;
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一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二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二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一滑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第一输出口A1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一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滑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第二输出口A2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二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一插装阀,具有在具有在第一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一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合流口P3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第二插装阀,具有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实施例三,图中未给出: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包括第一压力口P1、第二压力口P2、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2、第一插装阀3、第二插装阀4、第一滑阀5、第二滑阀6和梭阀7;
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插装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二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滑阀的第二位置;
第一插装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第一输出口A1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一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滑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第二输出口A2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二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插装阀;具有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合流口P3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第一滑阀,具有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实施例四,图中未给出: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包括第一压力口P1、第二压力口P2、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2、第一插装阀3、第二插装阀4、第一滑阀5、第二滑阀6和梭阀7;
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一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二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二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一插装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第一输出口A1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一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滑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第二输出口A2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二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一滑阀,具有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合流口P3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第二插装阀,具有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所述的第一插装阀的控制腔、第二插装阀的控制腔、第一滑阀的控制腔、第二滑阀的控制腔处均设有节流孔8。节流孔的设置使得切换时插装阀及滑阀受到的冲击小。
实施例一、二、三、四中的区别主要是滑阀和插装阀的位置变化,从而使得对不同工况进行调速,可以适配不同的液压系统特殊要求。此系统中滑阀的放置位置不受限制,附图1中,第一插装阀3、第二插装阀4、第一滑阀5、第二滑阀6四处在滑阀及插装阀之间可以自由组合(换位),实现对不同位置工况进行调速,而其他工况则利用插装阀的大流量,低压损工况,系统效率高,控制可靠。本实用新型结合大吨位移动式起重机典型的双泵系统(参看附图1)进行进一步的说明,第一压力口P1、第二压力口P2分别连接1号油泵和2号油泵,第一输出口A1和第二输出口A2分别连接主起升、副起升动作,合流口P3口连接伸缩与变幅动作。四种工作逻辑中分别包含了主卷扬单独动作、副卷扬单独动作、主和副卷扬复合动作、主卷+伸缩/变幅动作、副卷+伸缩/变幅动作、伸缩/变幅双泵供油动作。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二通插装阀的大流量特性,实现大流量、低压损工作,同时结合换向滑阀大行程、节流调速性好等特点,并且充分结合系统中液压马达、油缸执行元件的实际需求,将二通插装阀和换向滑阀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新的逻辑控制回路,使得液压系统控制方便可靠,性能好。当然本实用新型滑阀中还设有锥阀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中密封性能好,在液压系统中根据系统执行元件的需求,需要滑阀就用滑阀,需要锥阀就用锥阀,锥阀和滑阀的位置不受限制,仅根据实际工况需要进行选择,使得产品适配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液压系统的其主要控制逻辑功能如下:
第一电磁阀1和第二电磁阀2不得电时,第一压力口P1和第一输出口A1通过二通插装阀(第一插装阀)进行连通,同时第二压力口P2和第二输出口A2也通过二通插装阀(第二插装阀)进行连通,合流口P3由于梭阀拾取的高压油经过电磁阀将两处第一、第二滑阀关闭,因此没有油液流出。
第一电磁阀得电1、第二电磁阀2不得电时,第一压力口P1和第一输出口A1关闭,并联第一滑阀控制腔控制油通过节流孔经第一电磁阀回油,第一滑阀开启,第一压力口P1和合流口P3连通;第二压力口P2和第二输出口A2连通,合流口P3仅有第一压力口P1的油液流入。
第二电磁阀2得电、第一电磁阀不得电时,第二压力口P2和第二输出口A2关闭,并联第二滑阀控制腔控制油通过节流孔经第二电磁阀回油,第二滑阀开启,第二压力口P2和合流口P3连通;第一压力口P1和第一输出口A1连通,合流口P3仅有第二压力口P2的油液流入。
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2同时得电时,第一压力口P1和第一输出口A1关闭,第二压力口P2和第二输出口A2关闭,同时第一压力口P1和第二压力口P2的油液通过第一、第二滑阀共同给合流口供油,控制伸缩/变幅双泵供油动作。实施例一、二、三、四只是滑阀和插装阀位置不同,其控制原理想类似。
所述的第一滑阀5包括阀套51和阀芯52,所述的阀套51上设有第一工作口511、第二工作口512和容置腔513,所述的阀芯52套设于阀套51的容置腔513内并与阀套51滑移配合,所述的阀芯52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工作口511、第二工作口512相互连通的第一状态和关闭使得第一工作口511、第二工作口512相互隔离的第二状态,所述的阀芯52包括第一导向部521、第二导向部522和密封部523,所述的第一导向部521、第二导向部522分别与其对应处的阀套51内壁相贴合,所述的密封部523呈锥形且在阀芯52处于第二状态时与阀套51相互配合实现密封。具体的说,第一工作口511和第二工作口512均设于阀套的侧壁上,这样使得产品在大流量系统中进一步减少漏油可能。本实用新型阀芯采用滑阀的结构形式,过流面积随阀芯位移进行渐变,且阀芯和阀套能够形成锥阀线密封,实现零泄漏的功能,使得产品即能保证现有插装阀大流量、低压损的特点,同时密封可靠,随着阀芯的运动,节流槽逐步开启,实现过流面积的逐步变大,进而实现流量的缓慢增加,时间节流调速。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当阀芯处于第一状态时,如图2所示,插装式滑阀在弹性件如弹簧的作用下阀芯处于上位,此时第一工作口511和第二工作口512接通,滑阀处于打开开启的位置;当阀芯处于第二状态时,如图3所示,滑阀控制腔通高压油时,阀芯在高压油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且压缩弹簧,此时第一工作口511和第二工作口512口关闭,滑阀处于关闭的位置。在第一工作口511和第二工作口512口关闭时由阀芯和阀套形成线密封,以实现零泄漏;随着阀芯的运动,节流槽逐步开启,实现过流面积的逐步变大,进而实现流量的缓慢增加,时间节流调速。本实用新型采用滑阀加锥阀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即可以实现节流口的调速,也可以实现锥阀的零泄漏。
所述的阀芯52在靠近密封部523处向内凹陷形成节流槽524。节流槽的设置在阀芯运动开启时,节流槽逐步开启,实现过流面积的逐步变大,进而实现流量的缓慢增加,时间节流调速,从而减少对车体的瞬时冲击,避免车体抖动。
所述的节流槽524设于第一工作口511和第二工作口512之间,所述的节流槽524呈环形设置。这样使得产品便于加工,便于精确控制。
所述的节流槽524有两个,且两个节流槽524呈阶梯式设置。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节流调速效果更好。具体的说,每个阶梯上的节流槽可以为多个,多个节流槽周向均布于阀芯处,也可以为整个呈环形。当然再实际工作过程中,靠近密封部处节流槽的径向深度小于远离密封部处节流槽的径向深度。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节流效果更好。
所述的第一导向部521和第二导向部522之间设有连接部525,所述的第一导向部521的直径大于第二导向部522的直径,所述的第二导向部522的直径大于连接部525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进行导向,使得阀芯运动平稳,特别是在大流量系统中,更具体说,密封部设于第一导向部处。这样的结构便于阀芯的安装,运动。
所述的第一导向部521上设有便于插拔阀芯52的安装孔526。这样的结构便于阀芯的拆装。
所述的阀芯52将阀套51内的容置腔513分隔为滑阀控制腔5131、滑阀连通腔5132和滑阀弹簧腔5133,所述的滑阀连通腔5132设于滑阀控制腔5131和滑阀弹簧腔5133之间,所述的滑阀弹簧腔5133内设有弹性件53,所述的弹性件53具有驱动阀芯52趋于第一状态的运动趋势,所述的滑阀控制腔5131在进入压力油后通过第一导向部521将阀芯52压向第二状态。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动作简单可靠,系统响应快。
所述的第一导向部521设于滑阀控制腔5131和滑阀连通腔5132之间并将滑阀控制腔5131和滑阀连通腔5132分隔开,所述的第一导向部521周向上设有格莱圈54。阀芯上设置格莱圈,将滑阀控制腔和工作口进行隔绝,避免高压导致的内部泄露问题。
所述的阀套51外表面呈阶梯状设置,每一阶梯状阀套51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密封组件55。具体的说,所述的密封组件55包括密封环551和密封圈552,所述的密封环551有两个,所述的密封圈552设于两个密封环551之间。阀套外表面呈阶梯状设置便于产品安装,多组密封组件使得产品密封性能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力口、第二压力口、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一滑阀、第二滑阀和梭阀;
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一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二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二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一插装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第一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一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插装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第二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二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一滑阀,具有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第二滑阀,具有在第二插装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插装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2.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力口、第二压力口、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一滑阀、第二滑阀和梭阀;
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一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二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二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一滑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第一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一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滑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第二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二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一插装阀,具有在具有在第一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一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第二插装阀,具有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3.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力口、第二压力口、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一滑阀、第二滑阀和梭阀;
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插装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二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滑阀的第二位置;
第一插装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第一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一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滑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第二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二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插装阀;具有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第一滑阀,具有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4.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力口、第二压力口、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一滑阀、第二滑阀和梭阀;
梭阀,用于选取第一压力口和第二压力口的压力油,并输出给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一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一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一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二电磁阀,具有使得第二插装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滑阀的第一位置,换向后使得第二滑阀控制腔与油箱相连接并接受梭阀处压力油供给给第二插装阀的第二位置;
第一插装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第一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一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二滑阀,具有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第二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位置,由梭阀处压力油经第二电磁阀控制关闭的第二位置;
第一滑阀,具有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一插装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一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第二插装阀,具有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打开使得第二压力口与合流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阀包括阀套和阀芯,所述的阀套上设有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和容置腔,所述的阀芯套设于阀套的容置腔内并与阀套滑移配合,所述的阀芯具有打开使得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相互连通的第一状态和关闭使得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相互隔离的第二状态,所述的阀芯包括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和密封部,所述的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分别与其对应处的阀套内壁相贴合,所述的密封部呈锥形且在阀芯处于第二状态时与阀套相互配合实现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在靠近密封部处向内凹陷形成节流槽,所述的节流槽有两个,且两个节流槽呈阶梯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将阀套内的容置腔分隔为滑阀控制腔、滑阀连通腔和滑阀弹簧腔,所述的滑阀连通腔设于滑阀控制腔和滑阀弹簧腔之间,所述的滑阀弹簧腔内设有滑阀弹性件,所述的滑阀弹性件具有驱动阀芯趋于第一状态的运动趋势,所述的滑阀控制腔在进入压力油后通过第一导向部将阀芯压向第二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向部设于滑阀控制腔和滑阀连通腔之间并将滑阀控制腔和滑阀连通腔分隔开,所述的第一导向部周向上设有格莱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套外表面呈阶梯状设置,每一阶梯状阀套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密封组件,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环和密封圈,所述的密封环有两个,所述的密封圈设于两个密封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插装阀的控制腔、第二插装阀的控制腔、第一滑阀的控制腔、第二滑阀的控制腔处均设有节流孔。
CN201820979663.6U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48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9663.6U CN208348190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9663.6U CN208348190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48190U true CN208348190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0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79663.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48190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481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1361A (zh) * 2018-06-25 2018-09-21 圣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1361A (zh) * 2018-06-25 2018-09-21 圣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CN108561361B (zh) * 2018-06-25 2024-03-08 圣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5720B (zh) 一种基于双开关电磁阀的三级或四级可变排量机油泵
CN108545612A (zh) 一种闭式系统集成切换阀及控制方法
CN208348190U (zh)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CN107631064B (zh) 可用于低负载的比例单向流量阀
CN104455548B (zh) 一种油液再生阀及其工作方法
CN109538562B (zh) 一种先导阀套控制式开关阀
CN108661964A (zh) 一种滑阀式对称缸双向液压平衡系统
CN106051441B (zh) 一种输出排量可变双联转子泵及其控制系统
CN104197046B (zh) 一种带卸荷保护的多路阀
CN108561361A (zh) 一种二通插装逻辑阀和滑阀组成的切换回路
CN108798823A (zh) 一种基于双腔反馈的三级变排量控制系统
CN107939473A (zh) 一种先导阀控制三级变排量机油泵
CN208348550U (zh) 一种滑阀式零泄漏换向阀
CN208345604U (zh) 闭式系统集成切换阀
CN207728414U (zh) 一种先导阀控制三级变排量机油泵
CN204083373U (zh) 一种带卸荷保护的多路阀
CN108757974B (zh) 一种滑阀式零泄漏换向阀
CN210118300U (zh) 一种非对称流量匹配式平衡锁紧系统
CN109372812A (zh) 一种阻尼先导阀套控制式开关阀
CN208594985U (zh) 一种基于双腔反馈的三级变排量控制系统
CN103449334A (zh) 一种新型多路阀
CN207485654U (zh) 一种基于双开关电磁阀的三级或四级可变排量机油泵
CN207961111U (zh) 延时制动控制阀、液压系统及挖掘机
CN202612234U (zh) 用于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
CN102128183B (zh) 正反馈大流量插装式多路换向阀液压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