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5391A - 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35391A CN114135391A CN202111516689.XA CN202111516689A CN114135391A CN 114135391 A CN114135391 A CN 114135391A CN 202111516689 A CN202111516689 A CN 202111516689A CN 114135391 A CN114135391 A CN 1141353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cooler
- temperature
- regulating valve
- pressure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02B29/0493—Controlling the air charge 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02B29/0406—Layout of the intake air cooling or coolant circuit
- F02B29/0412—Multiple heat exchangers arranged in parallel or in s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装置,中冷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发动机、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中冷器的进气口与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中冷器的出气口与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内,用于测量中冷后的进气温度;压强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气缸内压强;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却液进入中冷器的流量大小;控制设备与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调节阀连接,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本公开根据气缸内压强调整调节阀开度,可以更准确的调节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而降低发动机失效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工业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增压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船、飞机等领域。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降低增压器增压后的空气升温造成的不利影响,需要加装中冷器,来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相关技术中,是根据发动机的当前进气温度,控制中冷器中液体流量大小,以得到目标进气温度。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
采用上述技术控制发动机的进气温度时,发动机失效的风险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装置,降低了发动机失效的风险。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冷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发动机、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其中:
中冷器的进气口与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中冷器的出气口与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内,用于测量中冷后的进气温度;压强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气缸内的压强;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却液进入中冷器的流量大小;
控制设备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调节阀连接,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冷器包括串联的一级中冷器和二级中冷器,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其中: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高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一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第二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低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二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相应地,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控制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的开度。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具体用于:响应于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增大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或者,响应于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减小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第二门限值大于第一门限值。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还用于:响应于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增大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或者,响应于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减小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中冷器控制方法,包括:应用于中冷器控制系统,中冷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发动机、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其中,中冷器的进气口与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中冷器的出气口与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内,用于测量中冷后的进气温度;压强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气缸内的压强;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却液进入中冷器的流量大小;控制设备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调节阀连接;
中冷器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设备获取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
控制设备根据压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冷器包括串联的一级中冷器和二级中冷器,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其中,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高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一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第二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低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二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相应地,控制设备根据压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包括:控制设备根据压强,控制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的开度。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根据压强,控制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包括:控制设备响应于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增大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或者,控制设备响应于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减小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第二门限值大于第一门限值。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设备响应于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减小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或者,控制设备响应于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增大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中冷器控制装置,应用于中冷器控制系统,中冷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发动机、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其中,中冷器的进气口与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中冷器的出气口与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内,用于测量中冷后的进气温度;压强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气缸内的压强;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却液进入中冷器的流量大小;控制设备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调节阀连接;中冷器控制装置集成在控制设备中;
中冷器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压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冷器包括串联的一级中冷器和二级中冷器,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其中,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高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一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第二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低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二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相应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控制设备根据压强,控制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的开度。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增大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或者,响应于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减小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第二门限值大于第一门限值。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增大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或者,响应于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减小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
第四方面,本公开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中冷器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的中冷器控制方法。
本公开提供一种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装置,中冷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发动机、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其中:中冷器的进气口与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中冷器的出气口与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内,用于测量中冷后的进气温度;压强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气缸内的压强;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却液进入中冷器的流量大小;控制设备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调节阀连接,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本公开中,由于压强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气缸内的压强,而控制设备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调节阀连接,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因此,相比于根据发动机的进气温度来调整调节阀的开度而言,由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无法直观的显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而发动机的压强可以直观地显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因而本公开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来调整调节阀的开度,这种方式可以更准确的调节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而降低发动机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提供的中冷器控制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目前,相关技术都是根据发动机的进气温度来调整中冷器的调整阀,进而调整中冷器的进水量。这种方法无法直观的根据进气温度,来判断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而无法准确调整中冷器的调整阀,从而使得发动机失效的风险较高。
基于上述问题,发明人设计了一种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装置,通过设立压强传感器,测量发动机内部的压强可以直观的反映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例如,当发动机的气缸点火时,压强传感器可以测量到气缸的爆压值,所谓爆压值,即机油在燃烧时的燃烧压力。通过压强传感器测量爆压值,可以有效的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而由控制设备基于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对中冷器的调整阀进行调整。本公开提供的中冷器控制系统通过压强传感器测量发动机的爆压值,实现了对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更有效、准确的监测,进而使得控制设备可以更准确地调节中冷器的调节阀,最终更准确的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这种中冷器控制系统提高了发动机的寿命,降低了发动机失效的风险。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介绍本公开的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中冷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110、增压器120、中冷器130、进气管140、发动机150、压强传感器160、温度传感器170和调节阀180,其中:
中冷器130的进气口与增压器120的出气口连通,中冷器130的出气口与进气管140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140的出气口与发动机150的进气口连通;温度传感器170设置在进气管140内,用于测量中冷后的进气温度;压强传感器160设置在发动机150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气缸内的压强;调节阀180用于调节冷却液进入中冷器130的流量大小。
增压器120一般安装在排气口侧,示例地,以涡轮增压为例,当发动机的气缸内燃烧时,会产生需要废气,该废气经过排气口会吹动增压器120的涡轮,该涡轮转动后,会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增压器中,进而使得增压器内部的气体压强变大,例如,增压器120未加压之前的气体压强为1pa,加压之后的气体压强可以达到3pa,由气态方程可知,随着气压的升高,气体温度也会升高,因此增压器往往需要中冷器。
示例地,控制设备可以具体为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但本公开实施例不以此为限制。
应理解:中冷器130可以分为至少一级,每级中冷器可以与不同温度的水泵相连接,用于对增压之后的空气进行降温。而且,每一级的中冷器都可以按照一个调节阀,该调节阀用于调整进入中冷器的冷却液的流量。
压强传感器160安装在发动机150的气缸内,发动机点火后可以测量机油燃烧的气压值,即爆压值,并将爆压值数据发送给控制设备110。
温度传感器170用于测量进气管140的进气温度,该进气温度既可以体现环境温度,也可以体现中冷之后的空气温度。因此,温度传感器170作为环境温度的测量时,可以触发控制设备110开始调整调节阀的事件;温度传感器170作为测量中冷之后的空气温度时,可以触发控制设备110停止调整调节阀的事件。
可以理解:进气温度越高,则进气密度越低,此时发动机燃烧的爆压值越低;而当进气温度越低,进气密度会变低,此时发动机燃烧的爆压值越高。
控制设备110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70、压强传感器160和调节阀180连接,控制设备110用于根据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控制调节阀180的开度。
前文已经叙述,控制设备110作为一种控制设备,其可以获取来自压强传感器160和温度传感器170的数据,并基于数据来控制调节阀180的开度大小。示例地,当压强传感器160测量到的发动机气缸内的爆压值较高时,此时控制设备110会通过调整调节阀180,使得空气经过中冷器之后,在温度传感器170处测量的进气温度升高;当压强传感器160测量到的发动机气缸内的爆压值较低时,此时控制设备会通过调整调节阀180,使得温度传感器170处测量的进气温度降低。
本公开实施例中,中冷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发动机、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其中:中冷器的进气口与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中冷器的出气口与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内,用于测量中冷后的进气温度;压强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气缸内的压强;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却液进入中冷器的流量大小;控制设备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调节阀连接,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由于压强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气缸内的压强,而控制设备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调节阀连接,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因此,相比于根据发动机的进气温度来调整调节阀的开度而言,由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无法直观的显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而发动机的压强可以直观地显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因而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控制设备根据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来调整调节阀的开度,这种方式可以更准确的调节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而降低发动机失效的风险。
前文已经叙述过,中冷器130包括至少一级,一些实施例中,中冷器包括串联的一级中冷器1301和二级中冷器1302,调节阀180包括第一调节阀1801和第二调节阀1802,其中:
第一调节阀1801,用于调节来自高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一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第二调节阀1802,用于调节来自低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二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
应理解:每级中冷器的入水口都安装有调节阀,该调节阀会影响中冷器入水口的流量,具体地,调节阀可以通过电信号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物理机械结构进行控制。一级中冷器1301中的水温较高,二级中冷器1302中的水温较低。具体地,一级中冷器1301连接的高温水泵中的水温可以在80度至90度;二级中冷器1302连接的低温水泵中的水温可以在50至60度。
相应地,控制设备110,用于根据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控制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的开度。
进一步地,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110具体用于:响应于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增大第一调节阀1801的开度,并减小第二调节阀1802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温度传感器170采集的进气温度。
示例地,控制设备110作为一种控制设备,会实时接收压强传感器160发送的压强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当满足上述的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后,控制设备110会发送一控制信号至调节阀180。该控制信号可以是电信号,当调节阀180接收到该电信号后,会执行相应的操作。
该第一门限值是可以自由设定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在控制设备110上预先设置。该爆压阈值作为一种经验值,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确定导致发动机失效的爆压临界值作为爆压阈值。
可以理解:当压强传感器160测量的压强与爆压阈值相差小于等于第一门限值时,此时说明发动机气缸内的压强过高,即机油燃烧压强过高、进气密度过大,进而导致发动机功率过高。为了降低进气密度,需要调整一级中冷器1301和二级中冷器1302的开度。示例地,存在气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单位:摩尔),R是常系数,T为温度。由气态方程可知,当温度升高时,若在体积和气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物质的量会减少。因此,为了降低进气密度,可以通过升高进气温度的方式,例如,提高一级中冷器1301的流量大小,并且减少二级中冷器1302的流量大小;或者,仅提高一级中冷器1301的流量大小;或者,仅减少二级中冷器1302的流量大小。本公开不对其限定。
此时,前文已经叙述,温度传感器170作为测量中冷之后的空气温度时,可以触发控制设备110停止调整调节阀的事件。因此,温度传感器170可以看作为一种反馈装置。当经过上述调节阀的调整后,若进气温度开始升高,达到要求后,控制设备110可以停止调节阀的调整。该要求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以及工作状态灵活设定,本公开不加以限定。
另外,压强传感器160同样可以作为反馈装置,当通过调节调节阀,使得压强传感器160测得的发动机内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大于第一门限值后,同时该差值不能过大。这种情况下,该压强数据被控制设备110接收后,控制设备110会停止对调节阀的调整。
同理,对于另一种情况:响应于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减小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其中,第二门限值大于第一门限值。
当压强传感器160测量的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时,此时说明发动机气缸内的压强过低,说明进气密度过低,此时需要提高进气密度。提高进气密度的方法与前述方法相反,需要使得进气管150处的进气温度降低,使得气体物质的量(n)升高,由于体积不变,因此进气密度升高。降低进气温度的方式可以通过降低中冷器130中的水温来实现。示例地,可以减少一级中冷器1301的流量大小,并且提高二级中冷器1302的流量大小;或者,仅减少一级中冷器1301的流量大小;或者,仅提高二级中冷器1302的流量大小。本公开不对其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爆压值过高时,控制设备通过调整中冷器上调整阀的开度,使得爆压值变低;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爆压值过低时,控制设备通过调整中冷器上调整阀的开度,使得爆压值变高。这种方式通过将控制设备、压力传感器和调整阀三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准确|、有效的调整发动机的动作状态,并根据温度传感器进行反馈调节,保证了调整的准确性。
前文已经叙述,温度传感器170作为环境温度的测量时,可以触发控制设备110开始调整调节阀的事件,对应于这种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设备110还用于:响应于温度传感器170得到的进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增大第一调节阀1801的开度,并减小第二调节阀1802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
该情况下,当布置在进气管150上的温度传感器170,测量到的进气温度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说明外界的气温较低。该第一温度阈值会随着发动机工作的环境而改变。例如,在北方地区,整体环境温度较低,此时在控制设备110处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也相应较低;在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且温度较低,此时控制设备110处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会更低。相比之下,南方地区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会较高。
当控制设备110接收到温度传感器170的温度数据后,判断该温度数据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这种情况可以对应于冬天发动机刚启动时的状态,环境温度较低且中冷器未开启作用。此时,控制设备110需要通过增大第一调节阀1801的开度,来增大一级中冷器1301的流量大小。由于一级中冷器1301与高温水泵相连接,其可以为从经过增压器之后的气体进行升温,进而提高了进气温度。
同理,响应于温度传感器170得到的进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减小第一调节阀1801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1802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
此时,控制设备110需要通过减小第一调节阀1801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1802的开度降低中冷器130中的水温;一些实施中,控制设备110还可以仅增大第二调节阀1802的开度或者仅减小第一调节阀1801的开度来降低中冷器130中的水温。需要理解:由于一级中冷器1301和二级中冷器1302是串联的,其温度之间是可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中和的,中和后的温度即为中冷器130的温度。
可以通过图2来整体地介绍本公开提供的中冷器控制系统发挥的作用,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提供的中冷器控制系统的工作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包括了发动机200,发动机200上搭载有压强传感器2000,发动机200与中冷器202通过进气管201相连接,进气管201上搭载有温度传感器2010,中冷器202包括二级中冷器2021和一级中冷器2020,二级中冷器上安装有调节阀203,一级中冷器2020上安装有调节阀204。中冷器202与增压器205相连。其中,增压器205还包括涡轮,与发动机的排气口相连,部分部件在图2中忽略。控制设备206分别与压强传感器2000、温度传感器2010以及调节阀203和调节阀204通过有线的方式或者无线的方式相连接。上述的部件是通过气管连接起来的,接上述部件之间存在气体的循环路线。
另外,图2中,还包括了低温水泵207和高温水泵208组成的两条水循环路线,低温水泵207的循环路线上包括了机油冷却器209、散热器2071、节温器2072以及二级中冷器2021;高温水泵208的循环路线上包括了节温器2081和散热器2082、发动机200以及一级中冷器2020。
对于气体循环路线而言,当增压器205通过涡轮将外界空气吸入增压器205后,由于内部气压的增大,导致气体温度也上升,因此需要通过中冷器进行降温处理。一级中冷器2020和二级中冷器2021会对气体进行降温后,通过进气管201传输至发动机,发动机在保证有空气的情况下点火做功,并将废气通过出去口排出,该废气作为增压器205中涡轮的动力源。具体地,废气会带动涡轮转动,进而从把外界空气吸入增压器205,以此循环。
控制设备206会实时的接受来自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压强数据和温度数据。具体地,当接收到的压强数据接近一临界值后,会控制二级中冷器2021的调节阀203增大,以增多热冷却液的流量,使得进气管201处的进去温度升高,进而降低了进气密度和机油的燃烧压力值(爆压值)。同时,控制设备206在增大调节阀203的同时,还可以减小一级中冷器2020上的调节阀204,减少低温冷却液的流量同样可以升高进气温度。当进气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值之后,控制设备206会停止调节阀的调整。
对于水循环路线而言,低温水泵207的低温冷却液会先对机油冷却器209进行降温,保证机油冷却器209的正常工作。该低温冷却液在低温水泵207中的温度一般为50度左右,经过机油冷却器之后,水温会上升5度左右。此时节温器2072会根据低温冷却液的具体水温进行如下操作:若设定节温器2072的温度阈值为60度,则当经过节温器的水温超过60度时,节温器2072会将低温冷却液流向散热器2071;若经过节温器的水温不超过60度时,节温器2072会直接将低温冷却液返回至低温水泵207。
同理,对于高温水泵208而言,高温水泵208的高温冷却液会先经过发动机200,高温水泵中的高温冷却液温度一般在80度左右,当高温冷却液经过发动机200后,温度会上升至85度左右,此时高温冷却液会进经过节温器2081。节温器2081用于监控高温冷却液,示例地,若高温冷却液的温度高于90度,节温器2081会将该高温冷却液送入散热器2082,对其进行降温,并返回高温水泵208;若高温冷却液的温度低于90度时,节温器2081会直接将该高温冷却液返回至高温水泵208。
本公开提供的中冷器控制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其一,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发动机的爆压值,判断其工作状态,通过调节中冷器的调整阀,进一步调整中冷后的进气温度,进而保证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爆压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因此可以长期使得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延长了发动机的寿命,也间接地提高了燃油的经济性。并且,由于防止了发动机过高功率运转的这一现象,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控制排气的温度。
其二,由于将中冷器拆为一级中冷器和二级中冷器,而一级中冷器和二级中冷器分别连接高温水泵和低温水泵。因此,这种方式可以拓宽中冷后的进气温度的范围。
应理解:图1和图2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本公开不对其进行限定。
通过图3可以介绍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中冷器控制方法,应用于中冷器控制系统,中冷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发动机、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其中,中冷器的进气口与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中冷器的出气口与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内,用于测量中冷后的进气温度;压强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气缸内的压强;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却液进入中冷器的流量大小;控制设备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调节阀连接;
中冷器控制方法,包括:
S301、控制设备获取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
该控制设备可以是ECU(电子控制单元),本公开不对其进行限定。
S302、控制设备根据压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冷器包括串联的一级中冷器和二级中冷器,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其中,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高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一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第二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低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二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相应地,控制设备根据压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包括:控制设备根据压强,控制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的开度。
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根据压强,控制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包括:控制设备响应于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增大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或者,控制设备响应于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减小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第二门限值大于第一门限值。
上述中,当发动机处于高转速、高负荷工况,爆压接近限值,控制设备可以调节高温水泵的调节阀(第一调节阀),控制更多的高温冷却液进入中冷器中,将中冷器后的进气温度调整至较高的温度,保证可靠性。当发动机爆压值过低时,可以通过控制设备调节第二调节阀,控制更多低温冷却液进入中冷器中,并将中冷器后的进气温度调整至较低的温度,提升进气密度,降低排温,改善燃油经济性。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设备响应于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增大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控制设备响应于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减小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
对于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控制设备会控制第一调节阀,减少更多的高温冷却液进入一级中冷器;对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控制设备会控制第二调节阀,减少更多的低温冷却液进行二级中冷器。
图4则是本公开提供的中冷器控制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中冷器控制系统,中冷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发动机、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其中,中冷器的进气口与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中冷器的出气口与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内,用于测量中冷后的进气温度;压强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汽缸内,用于测量汽缸内的压强;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却液进入中冷器的流量大小;控制设备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调节阀连接;中冷器控制装置集成在控制设备中。
中冷器控制装置400,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
处理模块402,用于根据压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冷器包括串联的一级中冷器和二级中冷器,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其中,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高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一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第二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低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二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相应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压强,控制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的开度。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响应于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增大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或者,响应于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减小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第二门限值大于第一门限值。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402还用于:响应于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增大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响应于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减小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如前所述的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处理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处理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控制设备可以被提供为一计算机。参照图5,控制设备500包括处理组件501,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50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501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5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501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
控制设备5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503被配置为执行控制设备500的电源管理。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中冷器控制方法的方案。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中冷器控制方法的方案。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中冷器控制装置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冷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发动机、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其中:
所述中冷器的进气口与所述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中冷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用于测量中冷后的进气温度;所述压强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所述气缸内的压强;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却液进入所述中冷器的流量大小;
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强传感器和所述调节阀连接,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根据所述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控制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包括串联的一级中冷器和二级中冷器,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其中:
所述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高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所述一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
所述第二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低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所述二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
相应地,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根据所述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控制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具体用于:
响应于所述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增大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
或者,响应于所述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减小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所述第二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增大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
响应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减小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5.一种中冷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冷器控制系统,所述中冷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发动机、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其中,所述中冷器的进气口与所述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中冷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用于测量中冷后的进气温度;所述压强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所述气缸内的压强;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却液进入所述中冷器的流量大小;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强传感器和所述调节阀连接;
所述中冷器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所述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压强,控制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冷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包括串联的一级中冷器和二级中冷器,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高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所述一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所述第二调节阀,用于调节来自低温水泵的冷却液进入所述二级中冷器的流量大小;
相应地,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压强,控制所述调节阀的开度,包括: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压强,控制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冷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压强,控制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开度,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响应于所述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增大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
或者,所述控制设备响应于所述压强与爆压阈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减小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所述第二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冷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响应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增大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减小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
或者,所述控制设备响应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得到的进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减小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开度,并增大所述第二调节阀的开度,以减小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温度,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9.一种中冷器控制装置,应用于中冷器控制系统,所述中冷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发动机、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其中,所述中冷器的进气口与所述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中冷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用于测量中冷后的进气温度;所述压强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用于测量所述气缸内的压强;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却液进入所述中冷器的流量大小;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强传感器和所述调节阀连接;所述中冷器控制装置集成在所述控制设备中;
所述中冷器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压强传感器得到的压强;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强,控制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10.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中冷器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16689.XA CN114135391B (zh) | 2021-12-13 | 2021-12-13 | 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16689.XA CN114135391B (zh) | 2021-12-13 | 2021-12-13 | 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35391A true CN114135391A (zh) | 2022-03-04 |
CN114135391B CN114135391B (zh) | 2023-01-06 |
Family
ID=80382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16689.XA Active CN114135391B (zh) | 2021-12-13 | 2021-12-13 | 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3539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18716A (zh) * | 2022-03-09 | 2022-07-08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车辆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00469A1 (en) * | 2007-06-26 | 2011-01-06 | Volvo Lastvagnar Ab | Charge air system and charge air operation method |
CN102472150A (zh) * | 2009-12-17 | 2012-05-23 |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 操作活塞发动机的方法 |
CN103314196A (zh) * | 2011-01-14 | 2013-09-18 | 通用电气公司 | 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
CN103485881A (zh) * | 2012-06-13 | 2014-01-01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用于具有增压空气冷却的机械增压内燃发动机的系统和操作方法 |
CN103958850A (zh) * | 2011-09-27 | 2014-07-30 | 卡特彼勒发动机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
CN105697132A (zh) * | 2014-12-12 | 2016-06-2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CN106337724A (zh) * | 2015-07-09 | 2017-01-18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用于使冷却剂的混合物流到增压空气冷却器的系统和方法 |
CN112832901A (zh) * | 2021-03-25 | 2021-05-25 |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两级增压系统、发动机及发动机进排气压差控制方法 |
-
2021
- 2021-12-13 CN CN202111516689.XA patent/CN1141353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00469A1 (en) * | 2007-06-26 | 2011-01-06 | Volvo Lastvagnar Ab | Charge air system and charge air operation method |
CN102472150A (zh) * | 2009-12-17 | 2012-05-23 |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 操作活塞发动机的方法 |
CN103314196A (zh) * | 2011-01-14 | 2013-09-18 | 通用电气公司 | 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
CN103958850A (zh) * | 2011-09-27 | 2014-07-30 | 卡特彼勒发动机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
CN103485881A (zh) * | 2012-06-13 | 2014-01-01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用于具有增压空气冷却的机械增压内燃发动机的系统和操作方法 |
CN105697132A (zh) * | 2014-12-12 | 2016-06-2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CN106337724A (zh) * | 2015-07-09 | 2017-01-18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用于使冷却剂的混合物流到增压空气冷却器的系统和方法 |
CN112832901A (zh) * | 2021-03-25 | 2021-05-25 |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两级增压系统、发动机及发动机进排气压差控制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18716A (zh) * | 2022-03-09 | 2022-07-08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车辆 |
CN114718716B (zh) * | 2022-03-09 | 2023-08-1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35391B (zh) | 2023-0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81075B2 (en) | Coolant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arming engine oil and transmission fluid | |
RU2706673C2 (ru) | Способ (варианты)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ки системы охлаждения | |
US20070095063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voidance of turbocharger surge on locomotive diesel engines | |
US20150211412A1 (en) | Vehicle cooling circuit | |
WO2020151544A1 (zh) | 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US20070033936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rotation of a turbosupercharger in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 |
CN101384805B (zh) | 用于调节内燃机温度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1005799B (zh) | 一种水温的控制方法、装置、热管理系统和存储介质 | |
US9506414B2 (en) | Cold start emissions reduction diagnostic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14135391B (zh) | 中冷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 |
JP2012127324A (ja) | サーモスタット故障判定装置 | |
KR101723313B1 (ko) | 내연 기관의 제어 장치 | |
KR102496807B1 (ko) | 냉각수 유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
US10119455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thermostat failure in an engine cooling system | |
KR20020001734A (ko) | 냉각 엔진 작동을 검출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20090000779A1 (en) | Single-loop cooling system having dual radiators | |
JP6082242B2 (ja) | 水温センサの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 | |
US10731542B2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oling system | |
US20200088086A1 (en) | Engine cooling system | |
CN109306897B (zh) | 使用次级冷却剂泵来控制冷却剂的方法和系统 | |
BE1014354A3 (nl) | Werkwijze voor het beveiligen van een volumetrische vloeistofgeinjecteerde compressor. | |
JPH02125910A (ja) | 内燃機関の冷却水流量制御装置 | |
US20190010858A1 (en) | Controlling engine coolant fluid temperature | |
JP3122227B2 (ja) | エンジンの冷却水温度制御方法 | |
US4771739A (en) | Cooling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