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2996A - 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2996A
CN114132996A CN202111533710.7A CN202111533710A CN114132996A CN 114132996 A CN114132996 A CN 114132996A CN 202111533710 A CN202111533710 A CN 202111533710A CN 114132996 A CN114132996 A CN 114132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osmosis
nanofiltration
ultrafiltration
bin
concent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37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5337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2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2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29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nan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pervapo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包括纳滤浓缩仓以及超滤接口,纳滤浓缩仓通过水泵连接有反渗透浓缩仓,纳滤浓缩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热圈,加热圈的正上方设置有超滤结构,加热圈的正下方设置有纳滤浓缩结构,纳滤浓缩仓上设置有环形收液槽,环形收液槽通过收液槽接头连接有回旋冷凝管。本发明通过加热提供高压并提取溶剂的方式对废液进行浓缩,同时再通过纳滤浓缩结构以及反渗透浓缩结构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反渗透膜浓液直接用于染色工艺,反渗透膜淡液作为生产用水,蒸馏水作为生产以及生活用水,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回收利用率高,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染色残液是指上染刚结束排出的染色废水,不包括洗水,由于染色过程中通常先加入盐促染,然后加入纯碱匀染,因此染色残液中不仅含有未完成反应的染料及水解产物,还含有大量的盐和纯碱,色度在4~5万倍,难以降解,是印染行业废水处理的难点。
而传统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是将高盐的染色残液与其它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混合,通过稀释的方法降低废水的色度和含盐量,然后在通过物化-生化-深度处理工艺进行处理,虽然该处理工艺较成熟,但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效果不稳定,另外,含盐废水排放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CN104291398B,公开了“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方法”,向呈酸性的染色残液中添加有机液,使染色残液中的显色物质分离到有机液中,从而对染色残液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处理后的染色残液按照染色工艺进行回用。在本发明中,利用有机液对染色残液进行脱色处理,使脱色处理后的染色残液色度低、脱色率可达99%以上;同时,还保留了残液中的盐,使脱色后的含盐染色残液可回用于染色过程,合理有效地利用了染色残液中的盐,减少了染色工艺中的盐投加量,避免了高盐高色度残液的排放,既节省了生产成本,又减轻了污水处理的压力,能对废液进行有效的脱色处理,但是对于脱盐和加碱来说很难进行处理,废水中依然含有较多的有害微粒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
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CN101955282B,公开了“一种印染企业高含盐染色废水零排放的方法”,废水首先进入调节池均质,然后进入反应池,反应池内加入硫酸亚铁调节pH值并发生混凝反应,反应后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沉淀池上清液经过电化学反应器处理,然后进入二级沉淀池去除浮渣和沉渣,再进入曝气池曝气,曝气后通过锰砂过滤器过滤除铁;过滤后的出水先通过超滤膜处理,超滤膜浓水回到调节池,淡水进入纳滤膜处理;纳滤膜产出淡水进入反渗透膜,产出浓水回流至调节池或直接蒸发处理;反渗透膜浓水进入电渗析器,电渗析淡水回流作为反渗透膜进水,电渗析浓水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蒸发产生的蒸汽可回用于印染生产,蒸发产生的残渣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置;整个过程中不排放水污染物,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需要经过电化学反应、电渗析器等,虽然可以达到对废水的处理,但是因此投入较大,运营成本高,而且过程较为复杂,导致处理的效果不稳定。
因此,亟需对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对染色残液的处理处理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它具有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回收利用率高和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包括纳滤浓缩仓以及连接在所述纳滤浓缩仓上的超滤接口,所述纳滤浓缩仓通过水泵连接有反渗透浓缩仓;
所述纳滤浓缩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热圈,所述加热圈的正上方设置有超滤结构,所述加热圈的正下方设置有纳滤浓缩结构,所述超滤结构包括锥形超滤头结构和密封结构,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设置在所述超滤接口的内部,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设置在所述纳滤浓缩仓的内部;
所述纳滤浓缩仓上设置有环形收液槽,所述环形收液槽通过收液槽接头连接有回旋冷凝管,所述回旋冷凝管远离所述收液槽接头的一端通过截止阀与所述纳滤浓缩仓的内部相连通。
本发明中染色废水先通过超滤接口进行过滤,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然后在对超滤接口过滤后的产水加酸调节pH至8.5~9,通过加热提供大气压,在纳滤浓缩仓的内部进行浓缩,浓缩倍数为4~10倍,得到纳滤膜浓液和纳滤膜淡液,通过超滤接口将纳滤膜淡液加液碱回调pH至10~10.5,纳滤膜浓液另行处理;在反渗透浓缩仓的内部通过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浓缩倍数为4~10倍,得到反渗透膜浓液和反渗透膜淡液,但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回收利用的比较彻底,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以及资源的浪费;本发明超滤接口的内部设置有超滤结构,锥形超滤头结构的上端面设置有锥形超过滤膜,因此在通入废水时,通过锥形超滤头结构可以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分离,过滤时废水经过锥形超过滤膜和锥形超滤头结构上的超滤头过孔,固体颗粒通过锥形超滤头结构被排污槽进行接收;本发明打开截止阀后,水蒸气会在回旋冷凝管的进行冷凝,因此可以加快水蒸气的液化,进一步的提升浓缩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超滤接口包括锥形超过滤膜、排污连接件以及紧固螺母,所述排污连接件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排污槽,所述排污槽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紧固螺母通过螺纹旋合连接。当锥形超过滤膜内部的杂质较多时,通过旋转紧固螺母可以比较方便的清楚排污槽内部的杂质,因此超滤接口和超滤结构既可以对废水进行超过滤,比较方便对过滤后的杂质进行去除,大大提升过滤的效率以及使用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超过滤膜套接在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上,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超滤头过孔,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与所述纳滤浓缩仓的内部相连通;
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对称分布的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排污槽的内部,所述密封结构连接在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的底部,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的底端连接有浮力球,所述限位滑块和所述浮力球之间连接有弧形密封板,在所述浮力球上浮时,所述弧形密封板与所述纳滤浓缩仓的内侧面相抵。
超滤结构底部的浮力球在水位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浮力的作用会向上浮起,因此会将密封结构上的弧形密封板砥在纳滤浓缩仓的内部,限位滑块在排污槽的内部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对纳滤浓缩仓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纳滤浓缩仓内部进行加热时,纳滤浓缩仓的内部废水会产生沸腾,因此会导致内能增大,弧形密封板可以防止漏气,防止压力降低,以确保纳滤浓缩仓内部的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圈的上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成中心对称的加热条,所述纳滤浓缩结构设置在所述加热圈的正下方,所述纳滤浓缩结构包括若干个纳滤膜和纳滤镂空支撑架,所述纳滤膜固定设置在所述纳滤镂空支撑架的上侧面。在加热圈进行加热时,由于水的沸腾,纳滤浓缩仓又处于密封的状态,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导致纳滤浓缩仓内部的气压大大的提升,废水上部的压力会挤压废水并通过纳滤浓缩结构上的纳滤膜进行纳滤膜过滤,同时由于纳滤浓缩仓的外部温度相对较低,因此水蒸气在纳滤浓缩仓的内侧面上会液化成小水滴,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蒸馏水,蒸馏水会顺着纳滤浓缩仓的内侧面流进环形收液槽的内部,进行收集;在废水中的水减少后相当于减少溶液中的溶剂,也就是说在溶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少溶剂的质量来提升溶质的质量分数,那么便可以不需要经过层层的纳滤膜或者较大的压力便可以轻松实现废水的浓缩,在经过纳滤浓缩结构上的纳滤膜过滤后,能够使废水浓缩的更加彻底,因此不需要使用较大的压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而且比较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纳滤浓缩仓的底部连接有浓缩液传送结构,所述浓缩液传送结构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浓缩液传送结构上连接有纳滤膜淡液回收管和纳滤膜浓液回收管,所述浓缩液传送结构通过纳滤膜淡液回收管与所述水泵相连通,所述纳滤膜浓液回收管连接有纳滤膜浓液回收仓;
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的第一伸缩杆贯穿所述纳滤浓缩仓并连接有出液密封头,所述出液密封头设置在所述纳滤浓缩结构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出液管道密封块,所述出液管道密封块与所述纳滤膜淡液回收管或所述纳滤膜浓液回收管相抵。
纳滤浓缩仓中浓缩的纳滤膜浓液在第一伸缩杆向上运动时通过纳滤膜浓液回收管流进纳滤膜浓液回收仓的内部,在纳滤浓缩仓中的纳滤膜淡液回调后,第一伸缩杆在向上运动时纳滤膜浓液回收管被封闭,纳滤膜淡液回收管打开,回调后的滤膜淡液通过纳滤膜淡液回收管并在水泵的作用下流进反渗透浓缩仓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反渗透浓缩仓内侧面的上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推动板,所述活塞推动板的正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反渗透浓缩结构,所述反渗透浓缩结构包括反渗透膜和反渗透镂空支撑板,所述水泵与所述反渗透浓缩仓之间连接有单向排水阀,所述单向排水阀靠近所述反渗透浓缩仓的一端贯穿所述反渗透浓缩仓并设置在所述活塞推动板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反渗透浓缩结构的一侧在所述反渗透浓缩仓上连接有单向气阀,所述单向气阀与所述反渗透浓缩仓相连通,所述单向气阀远离所述反渗透浓缩仓的一侧依次连接有气体缓冲件、导气管以及环形散热件;
所述环形散热件与所述回旋冷凝管交错设置,所述环形散热件上开设有若干个径向孔。
反渗透浓缩仓内部的活塞推动板在下压的过程中使得回调后的回调后的滤膜淡液再次进行过滤,在部改变压力的情况下,打开单向气阀,与单向气阀相连的环形散热件交错在回旋冷凝管的中间,并通过径向孔对回旋冷凝管进行散热,因此可以加快浓缩的效率,同时可以将资源进行循环的利用,减少投入的成本,大大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反渗透浓缩仓底部开设有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所述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与所述纳滤膜浓液回收仓相连通,所述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设置有反渗透浓缩仓隔液板和反渗透浓缩仓排液板,所述反渗透浓缩仓隔液板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反渗透浓缩仓排液板的表面积。反渗透浓缩仓上的单向排水阀以及单向气阀都为单向,因此在活塞推动板对空气进行压缩时足可以保证反渗透浓缩仓内部的密封性,回调后的滤膜淡液再次通过反渗透浓缩结构上的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最后通过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回收到纳滤膜浓液回收仓的内部,反渗透膜淡液直接用于染色工艺,进一步的在通过进行过滤,使过滤的效率更加明显,因此效率大大的提升;利用反渗透浓缩仓内部的气压对回旋冷凝管进行散热同时,活塞推动板的高度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因此单向气阀应设置在活塞推动板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纳滤浓缩仓包括纳滤浓缩仓顶盖和纳滤浓缩仓底座,所述纳滤浓缩仓顶盖和所述纳滤浓缩仓底座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环形收液槽的一侧设置有收液槽排水阀。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纳滤浓缩仓处于密封的状态,可以对纳滤膜进行有效的防护,同时提升专制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通过收液槽排水阀可以将环形收液槽内部的蒸馏水进行排出,便于重新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连接有染色废水的水管连接在超滤接口上,通过超滤接口内部的超滤结构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S02)然后在通过超滤接口向纳滤浓缩仓中加酸,使溶液的PH值在8.5~9之间;
(S03)当加入的处理液达到一定的液位时,在超滤结构上浮力球的作用下,弧形密封板对超滤接口进行密封,然后启动加热圈,加热圈会产生大量的热,并使纳滤浓缩仓内部的气压增强,并在一定的压力下纳滤膜对液体进行浓缩,使浓缩倍数为4~10倍,液体沸腾产生的水蒸气液化后的蒸馏水会顺着纳滤浓缩仓的内侧面滑进环形收液槽的内部,打开截止阀后高压气体通过回旋冷凝管冷凝然后回流到环形收液槽的内部,通过减少溶剂加快液体的浓缩;
(S04)将浓缩后的纳滤膜浓液通过浓缩液传送结构排进纳滤膜浓液回收仓的内部,然后通过超滤接口加入碱液对纳滤膜淡液进行回调,使回调后纳滤膜淡液的PH值为10~10.5,然后待通过浓缩液传送结构和水泵将回调后的滤膜淡液排进反渗透浓缩仓中;
(S05)启动反渗透浓缩仓内部的液压伸缩杆对回调后的滤膜淡液进行加压,通过反渗透膜进行浓缩,使浓缩后的倍数为4~10倍,浓缩后不改变压力的情况下打开单向气阀,并通过环形散热件上的径向孔对回旋冷凝管进行降温,浓缩后的反渗透膜浓液通过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排进纳滤膜浓液回收仓的内部,反渗透膜淡液直接用于染色工艺。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染色废水先通过超滤接口进行过滤,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然后在对超滤接口过滤后的产水加酸调节pH至8.5~9,通过加热提供大气压,在纳滤浓缩仓的内部进行浓缩,浓缩倍数为4~10倍,得到纳滤膜浓液和纳滤膜淡液,通过超滤接口将纳滤膜淡液加液碱回调pH至10~10.5,纳滤膜浓液另行处理;在反渗透浓缩仓的内部通过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浓缩倍数为4~10倍,得到反渗透膜浓液和反渗透膜淡液,但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回收利用的比较彻底,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以及资源的浪费;
(2)超滤接口的内部设置有超滤结构,锥形超滤头结构的上端面设置有锥形超过滤膜,因此在通入废水时,通过锥形超滤头结构可以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分离,过滤时废水经过锥形超过滤膜和锥形超滤头结构上的超滤头过孔,固体颗粒通过锥形超滤头结构被排污槽进行接收;
(3)打开截止阀后,水蒸气会在回旋冷凝管的进行冷凝,因此可以加快水蒸气的液化,进一步的提升浓缩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反渗透浓缩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纳滤浓缩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超滤接口处的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超滤结构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超滤结构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纳滤浓缩结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加热圈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纳滤镂空支撑架俯视图。
附图标记:1-纳滤浓缩仓,101-环形收液槽,102-纳滤浓缩仓顶盖,103-纳滤浓缩仓底座,2-超滤接口,201-锥形超过滤膜,202-排污连接件,203-排污槽,204-紧固螺母,205-外螺纹,3-反渗透浓缩仓,301-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4-加热圈,401-加热条,5-超滤结构,501-锥形超滤头结构,502-密封结构,503-限位滑块,504-弧形密封板,505-浮力球,506-超滤头过孔,6-纳滤浓缩结构,601-纳滤膜,602-纳滤镂空支撑架,7-浓缩液传送结构,701-第一伸缩杆,702-出液管道密封块,703-出液密封头,704-第一电动伸缩杆,8-反渗透浓缩结构,801-反渗透膜,802-反渗透镂空支撑板,9-第二电动伸缩杆,901-反渗透浓缩仓隔液板,902-反渗透浓缩仓排液板,10-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1-单向气阀,12-气体缓冲件,13-水泵,14-收液槽接头,15-回旋冷凝管,16-截止阀,17-纳滤膜浓液回收管,18-纳滤膜淡液回收管,19-导气管,20-环形散热件,21-液压泵,22-活塞推动板,23-单向排水阀,24-单向排水阀,25-径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如图1所示的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包括如图3所示的纳滤浓缩仓1以及连接在纳滤浓缩仓1上的如图4所示的超滤接口2,纳滤浓缩仓1通过水泵13连接有反渗透浓缩仓3;
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如图10所示的加热圈4,加热圈4的正上方设置有如图5和图6所示的超滤结构5,加热圈4的正下方设置有如图9所示的纳滤浓缩结构6,超滤结构5包括锥形超滤头结构501和密封结构502,锥形超滤头结构501设置在超滤接口2的内部,锥形超滤头结构501设置在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
纳滤浓缩仓1上设置有环形收液槽101,环形收液槽101通过收液槽接头14连接有回旋冷凝管15,回旋冷凝管15远离收液槽接头14的一端通过截止阀16与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相连通。
超滤接口2包括锥形超过滤膜201、排污连接件202以及紧固螺母204,排污连接件202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排污槽203,排污槽203上设置有外螺纹205,外螺纹205与紧固螺母204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锥形超过滤膜201套接在锥形超滤头结构501上,锥形超滤头结构501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超滤头过孔506,锥形超滤头结构501与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相连通;
锥形超滤头结构501的底部设置有对称分布的限位滑块503,限位滑块503滑动设置在排污槽203的内部,密封结构502连接在锥形超滤头结构501的底部,锥形超滤头结构501的底端连接有浮力球505,限位滑块503和浮力球505之间连接有弧形密封板504,在浮力球505上浮时,弧形密封板504与纳滤浓缩仓1的内侧面相抵。
加热圈4的上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成中心对称的加热条401,纳滤浓缩结构6设置在加热圈4的正下方,纳滤浓缩结构6包括若干个纳滤膜601和如图11所示的纳滤镂空支撑架602,纳滤膜601固定设置在纳滤镂空支撑架602的上侧面。
纳滤浓缩仓1的底部连接有浓缩液传送结构7,浓缩液传送结构7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704,浓缩液传送结构7上连接有如图7所示的纳滤膜淡液回收管18和纳滤膜浓液回收管17,浓缩液传送结构7通过纳滤膜淡液回收管18与水泵13相连通,纳滤膜浓液回收管17连接有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
第一电动伸缩杆704输出端的第一伸缩杆701贯穿纳滤浓缩仓1并连接有出液密封头703,出液密封头703设置在纳滤浓缩结构6的正下方,第一伸缩杆7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出液管道密封块702,出液管道密封块702与纳滤膜淡液回收管18或纳滤膜浓液回收管17相抵。
反渗透浓缩仓3内侧面的上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21,液压伸缩杆21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推动板22,活塞推动板22的正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如图2所示的反渗透浓缩结构8,反渗透浓缩结构8包括反渗透膜801和反渗透镂空支撑板802,水泵13与反渗透浓缩仓3之间连接有单向排水阀23,单向排水阀23靠近反渗透浓缩仓3的一端贯穿反渗透浓缩仓3并设置在活塞推动板22的下方。
反渗透浓缩结构8的一侧在反渗透浓缩仓3上连接有单向气阀11,单向气阀11与反渗透浓缩仓3相连通,单向气阀11远离反渗透浓缩仓3的一侧依次连接有气体缓冲件12、导气管19以及环形散热件20;
环形散热件20与回旋冷凝管15交错设置,环形散热件20上开设有若干个径向孔25。
反渗透浓缩仓3底部开设有如图8所示的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与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相连通,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9,第二电动伸缩杆9的输出端设置有反渗透浓缩仓隔液板901和反渗透浓缩仓排液板902,反渗透浓缩仓隔液板901的表面积大于反渗透浓缩仓排液板902的表面积。
纳滤浓缩仓1包括纳滤浓缩仓顶盖102和纳滤浓缩仓底座103,纳滤浓缩仓顶盖102和纳滤浓缩仓底座103通过螺纹旋合连接,环形收液槽101的一侧设置有收液槽排水阀24。
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连接有染色废水的水管连接在超滤接口2上,通过超滤接口2内部的超滤结构5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S02然后在通过超滤接口2向纳滤浓缩仓1中加酸,使溶液的PH值在8.5~9之间;
S03当加入的处理液达到一定的液位时,在超滤结构5上浮力球505的作用下,弧形密封板504对超滤接口2进行密封,然后启动加热圈4,加热圈4会产生大量的热,并使纳滤浓缩仓1内部的气压增强,并在一定的压力下纳滤膜601对液体进行浓缩,使浓缩倍数为4~10倍,液体沸腾产生的水蒸气液化后的蒸馏水会顺着纳滤浓缩仓1的内侧面滑进环形收液槽101的内部,打开截止阀16后高压气体通过回旋冷凝管15冷凝然后回流到环形收液槽101的内部,通过减少溶剂加快液体的浓缩;
S04将浓缩后的纳滤膜浓液通过浓缩液传送结构7排进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的内部,然后通过超滤接口2加入碱液对纳滤膜淡液进行回调,使回调后纳滤膜淡液的PH值为10~10.5,然后待通过浓缩液传送结构7和水泵13将回调后的滤膜淡液排进反渗透浓缩仓3中;
S05启动反渗透浓缩仓3内部的液压伸缩杆21对回调后的滤膜淡液进行加压,通过反渗透膜801进行浓缩,使浓缩后的倍数为4~10倍,浓缩后不改变压力的情况下打开单向气阀11,并通过环形散热件20上的径向孔25对回旋冷凝管15进行降温,浓缩后的反渗透膜浓液通过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排进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的内部,反渗透膜淡液直接用于染色工艺。
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包括纳滤浓缩仓1以及连接在纳滤浓缩仓1上的超滤接口2,纳滤浓缩仓1通过水泵13连接有反渗透浓缩仓3;
染色废水先通过超滤接口2进行过滤,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然后在对超滤接口2过滤后的产水加酸调节pH至8.5~9,通过加热提供大气压,在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进行浓缩,浓缩倍数为4~10倍,得到纳滤膜浓液和纳滤膜淡液,通过超滤接口2将纳滤膜淡液加液碱回调pH至10~10.5,纳滤膜浓液另行处理;
在反渗透浓缩仓3的内部通过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浓缩倍数为4~10倍,得到反渗透膜浓液和反渗透膜淡液,但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回收利用的比较彻底,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以及资源的浪费;
实施例1:
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热圈4,加热圈4的正上方设置有超滤结构5,加热圈4的正下方设置有纳滤浓缩结构6,超滤结构5包括锥形超滤头结构501和密封结构502,锥形超滤头结构501设置在超滤接口2的内部,锥形超滤头结构501设置在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超滤接口2包括锥形超过滤膜201、排污连接件202以及紧固螺母204,排污连接件202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排污槽203,排污槽203上设置有外螺纹205,外螺纹205与紧固螺母204通过螺纹旋合连接,锥形超过滤膜201套接在锥形超滤头结构501上,锥形超滤头结构501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超滤头过孔506,锥形超滤头结构501与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相连通;
超滤接口2的内部设置有超滤结构5,锥形超滤头结构501的上端面设置有锥形超过滤膜201,因此在通入废水时,通过锥形超滤头结构501可以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分离,过滤时废水经过锥形超过滤膜201和锥形超滤头结构501上的超滤头过孔506,固体颗粒通过锥形超滤头结构501被排污槽203进行接收,当锥形超过滤膜201内部的杂质较多时,通过旋转紧固螺母204可以比较方便的清楚排污槽203内部的杂质,因此超滤接口2和超滤结构5既可以对废水进行超过滤,比较方便对过滤后的杂质进行去除,大大提升过滤的效率以及使用的便捷性。
锥形超滤头结构501的底部设置有对称分布的限位滑块503,限位滑块503滑动设置在排污槽203的内部,密封结构502连接在锥形超滤头结构501的底部,锥形超滤头结构501的底端连接有浮力球505,限位滑块503和浮力球505之间连接有弧形密封板504,在浮力球505上浮时,弧形密封板504与纳滤浓缩仓1的内侧面相抵,超滤结构5底部的浮力球505在水位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浮力的作用会向上浮起,因此会将密封结构502上的弧形密封板504砥在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限位滑块503在排污槽203的内部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对纳滤浓缩仓1起到密封的作用;
同时纳滤浓缩仓1内部的4进行加热时,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废水会产生沸腾,因此会导致内能增大,弧形密封板504可以防止漏气,防止压力降低,以确保纳滤浓缩仓1内部的压力。
实施例2:
纳滤浓缩仓1上设置有环形收液槽101,环形收液槽101通过收液槽接头14连接有回旋冷凝管15,回旋冷凝管15远离收液槽接头14的一端通过截止阀16与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相连通,加热圈4的上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成中心对称的加热条401,纳滤浓缩结构6设置在加热圈4的正下方,纳滤浓缩结构6包括若干个纳滤膜601和纳滤镂空支撑架602,纳滤膜601固定设置在纳滤镂空支撑架602的上侧面;
在加热圈4进行加热时,由于水的沸腾,纳滤浓缩仓1又处于密封的状态,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导致纳滤浓缩仓1内部的气压大大的提升,废水上部的压力会挤压废水并通过纳滤浓缩结构6上的纳滤膜601进行纳滤膜过滤,同时由于纳滤浓缩仓1的外部温度相对较低,因此水蒸气在纳滤浓缩仓1的内侧面上会液化成小水滴,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蒸馏水,蒸馏水会顺着纳滤浓缩仓1的内侧面流进环形收液槽101的内部,进行收集;
在废水中的水减少后相当于减少溶液中的溶剂,也就是说在溶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少溶剂的质量来提升溶质的质量分数,那么便可以不需要经过层层的纳滤膜或者较大的压力便可以轻松实现废水的浓缩,在经过纳滤浓缩结构6上的纳滤膜601过滤后,能够使废水浓缩的更加彻底,因此不需要使用较大的压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而且比较安全;
环形收液槽101上还连接有回旋冷凝管15,打开截止阀16后,水蒸气会在回旋冷凝管15的进行冷凝,因此可以加快水蒸气的液化,进一步的提升浓缩的效率;
反渗透浓缩结构8的一侧在反渗透浓缩仓3上连接有单向气阀11,单向气阀11与反渗透浓缩仓3相连通,单向气阀11远离反渗透浓缩仓3的一侧依次连接有气体缓冲件12、导气管19以及环形散热件20,环形散热件20与回旋冷凝管15交错设置,环形散热件20上开设有若干个径向孔25,反渗透浓缩仓3内部的活塞推动板22在下压的过程中使得回调后的回调后的滤膜淡液再次进行过滤,在部改变压力的情况下,打开单向气阀11,与单向气阀11相连的环形散热件20交错在回旋冷凝管15的中间,并通过径向孔25对回旋冷凝管15进行散热,因此可以加快浓缩的效率,同时可以将资源进行循环的利用,减少投入的成本,大大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3:
纳滤浓缩仓1的底部连接有浓缩液传送结构7,浓缩液传送结构7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704,浓缩液传送结构7上连接有纳滤膜淡液回收管18和纳滤膜浓液回收管17,浓缩液传送结构7通过纳滤膜淡液回收管18与水泵13相连通,纳滤膜浓液回收管17连接有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第一电动伸缩杆704输出端的第一伸缩杆701贯穿纳滤浓缩仓1并连接有出液密封头703,出液密封头703设置在纳滤浓缩结构6的正下方,第一伸缩杆7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出液管道密封块702,出液管道密封块702与纳滤膜淡液回收管18或纳滤膜浓液回收管17相抵;
反渗透浓缩仓3内侧面的上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21,液压伸缩杆21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推动板22,活塞推动板22的正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反渗透浓缩结构8,反渗透浓缩结构8包括反渗透膜801和反渗透镂空支撑板802,水泵13与反渗透浓缩仓3之间连接有单向排水阀23,单向排水阀23靠近反渗透浓缩仓3的一端贯穿反渗透浓缩仓3并设置在活塞推动板22的下方;
反渗透浓缩仓3底部开设有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与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相连通,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9,第二电动伸缩杆9的输出端设置有反渗透浓缩仓隔液板901和反渗透浓缩仓排液板902,反渗透浓缩仓隔液板901的表面积大于反渗透浓缩仓排液板902的表面积;
纳滤浓缩仓1中浓缩的纳滤膜浓液在第一伸缩杆701向上运动时通过纳滤膜浓液回收管17流进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的内部,在纳滤浓缩仓1中的纳滤膜淡液回调后,第一伸缩杆701在向上运动时纳滤膜浓液回收管17被封闭,纳滤膜淡液回收管18打开,回调后的滤膜淡液通过纳滤膜淡液回收管18并在水泵13的作用下流进反渗透浓缩仓3的内部,反渗透浓缩仓3上的单向排水阀23以及单向气阀11都为单向,因此在活塞推动板22对空气进行压缩时足可以保证反渗透浓缩仓3内部的密封性,回调后的滤膜淡液再次通过反渗透浓缩结构8上的反渗透膜801进行浓缩,最后通过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回收到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的内部,反渗透膜淡液直接用于染色工艺,进一步的在通过8进行过滤,使过滤的效率更加明显,因此效率大大的提升;
当然,在实施例2中利用反渗透浓缩仓3内部的气压对回旋冷凝管15进行散热同时,活塞推动板22的高度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因此单向气阀11应设置在活塞推动板22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纳滤浓缩仓1包括纳滤浓缩仓顶盖102和纳滤浓缩仓底座103,纳滤浓缩仓顶盖102和纳滤浓缩仓底座103通过螺纹旋合连接,环形收液槽101的一侧设置有收液槽排水阀24,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纳滤浓缩仓1处于密封的状态,可以对纳滤膜601进行有效的防护,同时提升专制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通过收液槽排水阀24可以将环形收液槽101内部的蒸馏水进行排出,便于重新回收利用。
实施例4:
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连接有染色废水的水管连接在超滤接口2上,通过超滤接口2内部的超滤结构5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S02)然后在通过超滤接口2向纳滤浓缩仓1中加酸,使溶液的PH值在8.5~9之间;
(S03)当加入的处理液达到一定的液位时,在超滤结构5上浮力球505的作用下,弧形密封板504对超滤接口2进行密封,然后启动加热圈4,加热圈4会产生大量的热,并使纳滤浓缩仓1内部的气压增强,并在一定的压力下纳滤膜601对液体进行浓缩,使浓缩倍数为4~10倍,液体沸腾产生的水蒸气液化后的蒸馏水会顺着纳滤浓缩仓1的内侧面滑进环形收液槽101的内部,打开截止阀16后高压气体通过回旋冷凝管15冷凝然后回流到环形收液槽101的内部,通过减少溶剂加快液体的浓缩;
(S04)将浓缩后的纳滤膜浓液通过浓缩液传送结构7排进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的内部,然后通过超滤接口2加入碱液对纳滤膜淡液进行回调,使回调后纳滤膜淡液的PH值为10~10.5,然后待通过浓缩液传送结构7和水泵13将回调后的滤膜淡液排进反渗透浓缩仓3中;
(S05)启动反渗透浓缩仓3内部的液压伸缩杆21对回调后的滤膜淡液进行加压,通过反渗透膜801进行浓缩,使浓缩后的倍数为4~10倍,浓缩后不改变压力的情况下打开单向气阀11,并通过环形散热件20上的径向孔25对回旋冷凝管15进行降温,浓缩后的反渗透膜浓液通过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排进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的内部,反渗透膜淡液直接用于染色工艺。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包括纳滤浓缩仓(1)以及连接在所述纳滤浓缩仓(1)上的超滤接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浓缩仓(1)通过水泵(13)连接有反渗透浓缩仓(3);
所述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热圈(4),所述加热圈(4)的正上方设置有超滤结构(5),所述加热圈(4)的正下方设置有纳滤浓缩结构(6),所述超滤结构(5)包括锥形超滤头结构(501)和密封结构(502),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501)设置在所述超滤接口(2)的内部,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501)设置在所述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
所述纳滤浓缩仓(1)上设置有环形收液槽(101),所述环形收液槽(101)通过收液槽接头(14)连接有回旋冷凝管(15),所述回旋冷凝管(15)远离所述收液槽接头(14)的一端通过截止阀(16)与所述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接口(2)包括锥形超过滤膜(201)、排污连接件(202)以及紧固螺母(204),所述排污连接件(202)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排污槽(203),所述排污槽(203)上设置有外螺纹(205),所述外螺纹(205)与所述紧固螺母(204)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超过滤膜(201)套接在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501)上,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501)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超滤头过孔(506),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501)与所述纳滤浓缩仓(1)的内部相连通;
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501)的底部设置有对称分布的限位滑块(503),所述限位滑块(503)滑动设置在所述排污槽(203)的内部,所述密封结构(502)连接在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501)的底部,所述锥形超滤头结构(501)的底端连接有浮力球(505),所述限位滑块(503)和所述浮力球(505)之间连接有弧形密封板(504),在所述浮力球(505)上浮时,所述弧形密封板(504)与所述纳滤浓缩仓(1)的内侧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圈(4)的上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成中心对称的加热条(401),所述纳滤浓缩结构(6)设置在所述加热圈(4)的正下方,所述纳滤浓缩结构(6)包括若干个纳滤膜(601)和纳滤镂空支撑架(602),所述纳滤膜(601)固定设置在所述纳滤镂空支撑架(602)的上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浓缩仓(1)的底部连接有浓缩液传送结构(7),所述浓缩液传送结构(7)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704),所述浓缩液传送结构(7)上连接有纳滤膜淡液回收管(18)和纳滤膜浓液回收管(17),所述浓缩液传送结构(7)通过纳滤膜淡液回收管(18)与所述水泵(13)相连通,所述纳滤膜浓液回收管(17)连接有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
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704)输出端的第一伸缩杆(701)贯穿所述纳滤浓缩仓(1)并连接有出液密封头(703),所述出液密封头(703)设置在所述纳滤浓缩结构(6)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伸缩杆(7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出液管道密封块(702),所述出液管道密封块(702)与所述纳滤膜淡液回收管(18)或所述纳滤膜浓液回收管(17)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浓缩仓(3)内侧面的上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21),所述液压伸缩杆(21)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推动板(22),所述活塞推动板(22)的正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反渗透浓缩结构(8),所述反渗透浓缩结构(8)包括反渗透膜(801)和反渗透镂空支撑板(802),所述水泵(13)与所述反渗透浓缩仓(3)之间连接有单向排水阀(23),所述单向排水阀(23)靠近所述反渗透浓缩仓(3)的一端贯穿所述反渗透浓缩仓(3)并设置在所述活塞推动板(22)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浓缩结构(8)的一侧在所述反渗透浓缩仓(3)上连接有单向气阀(11),所述单向气阀(11)与所述反渗透浓缩仓(3)相连通,所述单向气阀(11)远离所述反渗透浓缩仓(3)的一侧依次连接有气体缓冲件(12)、导气管(19)以及环形散热件(20);
所述环形散热件(20)与所述回旋冷凝管(15)交错设置,所述环形散热件(20)上开设有若干个径向孔(2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浓缩仓(3)底部开设有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所述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与所述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相连通,所述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9),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9)的输出端设置有反渗透浓缩仓隔液板(901)和反渗透浓缩仓排液板(902),所述反渗透浓缩仓隔液板(901)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反渗透浓缩仓排液板(902)的表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浓缩仓(1)包括纳滤浓缩仓顶盖(102)和纳滤浓缩仓底座(103),所述纳滤浓缩仓顶盖(102)和所述纳滤浓缩仓底座(103)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环形收液槽(101)的一侧设置有收液槽排水阀(24)。
10.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连接有染色废水的水管连接在超滤接口(2)上,通过超滤接口(2)内部的超滤结构(5)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S02)然后在通过超滤接口(2)向纳滤浓缩仓(1)中加酸,使溶液的PH值在8.5~9之间;
(S03)当加入的处理液达到一定的液位时,在超滤结构(5)上浮力球(505)的作用下,弧形密封板(504)对超滤接口(2)进行密封,然后启动加热圈(4),加热圈(4)会产生大量的热,并使纳滤浓缩仓(1)内部的气压增强,并在一定的压力下纳滤膜(601)对液体进行浓缩,使浓缩倍数为4~10倍,液体沸腾产生的水蒸气液化后的蒸馏水会顺着纳滤浓缩仓(1)的内侧面滑进环形收液槽(101)的内部,打开截止阀(16)后的高压气体通过回旋冷凝管(15)冷凝,然后回流到环形收液槽(101)的内部,通过减少溶剂加快液体的浓缩;
(S04)将浓缩后的纳滤膜浓液通过浓缩液传送结构(7)排进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的内部,然后通过超滤接口(2)加入碱液对纳滤膜淡液进行回调,使回调后纳滤膜淡液的PH值为10~10.5,然后待通过浓缩液传送结构(7)和水泵(13)将回调后的滤膜淡液排进反渗透浓缩仓(3)中;
(S05)启动反渗透浓缩仓(3)内部的液压伸缩杆(21)对回调后的滤膜淡液进行加压,通过反渗透膜(801)进行浓缩,使浓缩后的倍数为4~10倍,浓缩后不改变压力的情况下打开单向气阀(11),并通过环形散热件(20)上的径向孔(25)对回旋冷凝管(15)进行降温,浓缩后的反渗透膜浓液通过反渗透浓缩仓排液孔(301)排进纳滤膜浓液回收仓(10)的内部,反渗透膜淡液直接用于染色工艺。
CN202111533710.7A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41329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3710.7A CN114132996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3710.7A CN114132996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2996A true CN114132996A (zh) 2022-03-04

Family

ID=80382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3710.7A Pending CN114132996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329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0581A (zh) * 2022-03-17 2022-05-31 浙江海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利用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5282A (zh) * 2010-10-18 2011-01-26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印染企业高含盐染色废水零排放的方法
WO2015196731A1 (zh) * 2014-06-27 2015-12-3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实现印染废水反渗透浓水处理及回用于染色的方法
CN206799359U (zh) * 2017-06-06 2017-12-26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颜料行业高盐废水回用装置
CN110407319A (zh) * 2019-08-09 2019-11-05 刘海波 一种曝气型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5282A (zh) * 2010-10-18 2011-01-26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印染企业高含盐染色废水零排放的方法
WO2015196731A1 (zh) * 2014-06-27 2015-12-3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实现印染废水反渗透浓水处理及回用于染色的方法
CN206799359U (zh) * 2017-06-06 2017-12-26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颜料行业高盐废水回用装置
CN110407319A (zh) * 2019-08-09 2019-11-05 刘海波 一种曝气型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0581A (zh) * 2022-03-17 2022-05-31 浙江海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利用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6111A (zh) 一种通过电渗析技术从煤化工废水中分离盐的方法
CN205803266U (zh) 皮革工业生产用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CN110697843A (zh) 一种用于水包油型乳化液破乳分离的双表面特殊浸润材料
CN114132996A (zh) 一种回收利用染色残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5110544A (zh) 一种大孔树脂处理稀碱废水的方法
CN112408432A (zh) 一种芳香化合物硝化废水中混合盐分离提纯的方法
CN109942043B (zh) 一种渗滤液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6365251A (zh) 一种淀粉糖浆离交压料水回收方法
RU2505525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сепарации и фильтрации необработанной терефталевой кислоты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очищенной терефталевой кислоты
US11078100B2 (en) Method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in the spherical nickel hydroxide production process
US10669178B2 (en) Method for treating industrial water by physical separation, adsorption on resin and reverse osmosis, and corresponding plant
CN203474589U (zh) 一种用于酚类树脂生产产生的含酚废水处理系统
CN110092540A (zh) 一种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8117209B (zh) 一种碱渣废液的综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73891A (zh) 一种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423013B (zh) 一种去除皮革废水中重金属铬、染料和短毛纤维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08562091U (zh) 一种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回收处理装置
CN211226863U (zh) 一种污泥减量处理系统
CN217947874U (zh) 一种dmac废水多效精馏装置
CN109160622A (zh) 一种酵母蒸发冷凝液处理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205635230U (zh) 一种高效节能含盐废水处理系统
CN220745639U (zh) 一种含高氨氮硫酸氨盐废水的零排放系统
CN212864627U (zh) 永固紫粗品洗涤系统
CN221045637U (zh) 一种水性漆清洗剂废液的危废减量及资源化回收系统
CN211394218U (zh) 一种高含盐含酚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