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2459B -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2459B
CN114132459B CN202111487246.2A CN202111487246A CN114132459B CN 114132459 B CN114132459 B CN 114132459B CN 202111487246 A CN202111487246 A CN 202111487246A CN 114132459 B CN114132459 B CN 114132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motor
rope
assembly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872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32459A (zh
Inventor
匡衡
王高丽
郑啸威
汪洋
吴巧瑞
郁惠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21114872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2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2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2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32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2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13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attachable to body member, e.g. arm, neck, head or wai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2Lifeboats, life-raft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fe-saving
    • B63C9/04Life-raf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2Lifeboats, life-raft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fe-saving
    • B63C9/04Life-rafts
    • B63C2009/042Life-rafts inflatab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U型动力救生圈技术领域,通过第一摄像头检测需要救援人员的位置,然后启动移动驱动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将U型救生圈移动至需要被救援的人员位置处,救援人员可抱住U型救生圈然后进行营救,当需要被救援的人员落入海水内的时候可启动水泵驱动组件将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带动移动至海水底部,并通过第二摄像头对需要被救援的人员进行检测,然后移动至需要被救援的人员下方,启动气瓶存储组件使其气囊营救组件膨胀将需要被救援的人员托起进行救援,然后托起至海面后启动收放绳组件将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移动至靠近U型救生圈处。

Description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U型动力救生圈,特别是涉及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本发明还涉及一种U型动力救生圈控制系统,特别涉及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的控制系统,以及还涉及一种U型动力救生圈的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的控制方法,属于U型动力救生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是水上救灾及相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必备产品。
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
传统救生圈多为环形非动力式的,当有人意外落水时,需要救援人员到达落水者附近抛洒救生圈,落水者自行抓取救生圈,采用这类救生圈,当现场环境不利于救援人员靠近落水者时,很难将救生圈送达遇险人员,增加施救难度,影响救援工作的效率;人们设计出自带动力的救生圈,可以遥控航行到落水者附近,但是当落水者失去意识或者处于挣扎时,无法自己抓紧救生圈,为此设计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来优化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第一摄像头检测需要救援人员的位置,然后启动移动驱动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将U型救生圈移动至需要被救援的人员位置处,救援人员可抱住U型救生圈然后进行营救,当需要被救援的人员落入海水内的时候可启动水泵驱动组件将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带动移动至海水底部,并通过第二摄像头对需要被救援的人员进行检测,然后移动至需要被救援的人员下方,启动气瓶存储组件使其气囊营救组件膨胀将需要被救援的人员托起进行救援,然后托起至海面后启动收放绳组件将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移动至靠近U型救生圈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U型救生圈,所述U型救生圈的两端设有环体,且所述环体上设有贯穿环体的角度调节组件,该角度调节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移动驱动组件,所述U型救生圈的中顶部与底部设有第一摄像头,所述U型救生圈的一侧中部设有椭圆形架,且所述椭圆形架的内侧放置有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所述椭圆形架的一侧中部安装有收放绳组件,该收放绳组件与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连接,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的内部的一端设有水泵驱动组件,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的内中部设有气囊营救组件,所述气囊营救组件与水泵驱动组件之间设有与气囊营救组件连通的气瓶存储组件,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摄像头。
优选的,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角度调节电机和角度调节转杆,所述环体的顶中部安装有角度调节电机,所述角度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环体安装有角度调节转杆,所述角度调节转杆的外侧安装有移动驱动组件。
优选的,移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桨叶和旋转电机,所述角度调节转杆的外侧中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桨叶。
优选的,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包括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第一侧隔板和第二侧隔板,所述收放绳组件连接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侧隔板,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内部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侧隔板,所述第二侧隔板和第一侧隔板之间设有气囊营救组件,所述第二侧隔板远离所述气囊营救组件的一侧设有气瓶存储组件,所述气瓶存储组件远离所述气囊营救组件的一端设有水泵驱动组件。
优选的,水泵驱动组件包括T型进水管、吸水泵、第一出水管、电磁阀、第二支撑平台和第二出水管,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内壁的一端底部安装有第二支撑平台,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顶部安装有吸水泵,所述吸水泵的一端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顶部与底部皆连通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出水管,且第二出水管贯穿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所述吸水泵的另一端连通有T型进水管。
优选的,气瓶存储组件包括储气瓶、导气连接管和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二侧隔板远离所述气囊营救组件的一侧底部安装有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顶部安装有储气瓶,所述储气瓶的顶部一侧连通有导气连接管,所述导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气囊营救组件连通。
优选的,气囊营救组件包括导气侧管和气囊,所述第一侧隔板和第二侧隔板之间的中部安装有导气侧管,所述导气侧管的外侧连通有气囊,所述导气连接管与导气侧管的内部连通,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摄像头。
优选的,收放绳组件包括收绳电机和回收绳以及收绳杆,所述椭圆形架的外侧一端安装有收绳电机,所述收绳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椭圆形架安装有收绳杆,所述收绳杆的外侧缠绕有回收绳,所述回收绳的另一端与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连接。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该中央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有植入至U型救生圈和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内的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子控制器和第二子控制器,第一子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机驱动模块移动组,所述第二子控制器电性连接水泵驱动模块移动组,所述第一子控制器和第二子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
优选的,电机驱动模块移动组包括方位调节电机、移动驱动电机和收绳电机以及电机驱动模块,第一子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方位调节电机、收绳电机和移动驱动电机;
水泵驱动模块移动组包括第一电磁阀、移动水泵、第二电磁阀和储气瓶控制阀以及水泵驱动模块,所述第二子控制器电性连接水泵驱动模块,所述水泵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阀、移动水泵、第二电磁阀和储气瓶控制阀。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将U型救生圈投入至水面上,然后采用第一摄像头进行监控需要被救援人员的位置;
步骤2:通过操控台将控制指令发送至中央控制器,然后通过中央控制器将信息发送至内置在U型救生圈和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内的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内;
步骤3:启动角度调节电机带动角度调节转杆进行对U型救生圈移动方位的调节;
步骤4:启动旋转电机带动驱动桨叶进行U型救生圈的移动驱动;
步骤5:启动吸水泵通过T型进水管抽水至吸水泵然后通过第一出水管喷出进行带动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移动;
步骤6:通过启动电磁阀可通过第二出水管进行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方位的调节移动;
步骤7:通过第二摄像头进行对水下被救援人员进行监控,然后移动至被救援人员的底部;
步骤8:启动储气瓶通过导气连接管进入至导气侧管使其气囊膨胀将被救援人员托起至海面;
步骤9:启动收绳电机带动回收绳回收,从而将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拉回至靠近U型救生圈处。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第一摄像头检测需要救援人员的位置,然后启动移动驱动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将U型救生圈移动至需要被救援的人员位置处,救援人员可抱住U型救生圈然后进行营救,当需要被救援的人员落入海水内的时候可启动水泵驱动组件将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带动移动至海水底部,并通过第二摄像头对需要被救援的人员进行检测,然后移动至需要被救援的人员下方,启动气瓶存储组件使其气囊营救组件膨胀将需要被救援的人员托起进行救援,然后托起至海面后启动收放绳组件将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移动至靠近U型救生圈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立体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立体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发明的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按照本发明的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侧剖视图;
图5为按照本发明的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按照本发明的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系统图。
图中:1-U型救生圈,2-第一摄像头,3-环体,4-椭圆形架,5-回收绳,6-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7-收绳电机,8-角度调节电机,9-驱动桨叶,10-旋转电机,11-角度调节转杆,12-气囊,13-导气侧管,14-储气瓶,15-第一支撑平台,16-导气连接管,17-第二摄像头,18-第一侧隔板,19-第二侧隔板,20-T型进水管,21-吸水泵,22-电磁阀,23-第一出水管,24-第二出水管,25-第二支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包括U型救生圈1,U型救生圈1的两端设有环体3,且环体3上设有贯穿环体3的角度调节组件,该角度调节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移动驱动组件,U型救生圈1的中顶部与底部设有第一摄像头2,U型救生圈1的一侧中部设有椭圆形架4,且椭圆形架4的内侧放置有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椭圆形架4的一侧中部安装有收放绳组件,该收放绳组件与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连接,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的内部的一端设有水泵驱动组件,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的内中部设有气囊营救组件,气囊营救组件与水泵驱动组件之间设有与气囊营救组件连通的气瓶存储组件,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摄像头17。
通过第一摄像头2检测需要救援人员的位置,然后启动移动驱动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将U型救生圈1移动至需要被救援的人员位置处,救援人员可抱住U型救生圈1然后进行营救,当需要被救援的人员落入海水内的时候可启动水泵驱动组件将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带动移动至海水底部,并通过第二摄像头17对需要被救援的人员进行检测,然后移动至需要被救援的人员下方,启动气瓶存储组件使其气囊营救组件膨胀将需要被救援的人员托起进行救援,然后托起至海面后启动收放绳组件将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移动至靠近U型救生圈1处。
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角度调节电机8和角度调节转杆11,环体3的顶中部安装有角度调节电机8,角度调节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环体3安装有角度调节转杆11,角度调节转杆11的外侧安装有移动驱动组件,移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桨叶9和旋转电机10,角度调节转杆11的外侧中部安装有旋转电机10,旋转电机10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桨叶9。
启动角度调节电机8带动角度调节转杆11可实现调节驱动桨叶9的方位,启动旋转电机10带动驱动桨叶9可实现移动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包括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第一侧隔板18和第二侧隔板19,收放绳组件连接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侧隔板18,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内部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侧隔板19,第二侧隔板19和第一侧隔板18之间设有气囊营救组件,第二侧隔板19远离气囊营救组件的一侧设有气瓶存储组件,气瓶存储组件远离气囊营救组件的一端设有水泵驱动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水泵驱动组件包括T型进水管20、吸水泵21、第一出水管23、电磁阀22、第二支撑平台25和第二出水管24,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内壁的一端底部安装有第二支撑平台25,第二支撑平台25的顶部安装有吸水泵21,吸水泵21的一端连通有第一出水管23,第一出水管23的顶部与底部皆连通有电磁阀22,电磁阀22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出水管24,且第二出水管24贯穿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吸水泵21的另一端连通有T型进水管20。
在本实施例中,气瓶存储组件包括储气瓶14、导气连接管16和第一支撑平台15,第二侧隔板19远离气囊营救组件的一侧底部安装有第一支撑平台15,第一支撑平台15的顶部安装有储气瓶14,储气瓶14的顶部一侧连通有导气连接管16,导气连接管16的另一端与气囊营救组件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气囊营救组件包括导气侧管13和气囊12,第一侧隔板18和第二侧隔板19之间的中部安装有导气侧管13,导气侧管13的外侧连通有气囊12,导气连接管16与导气侧管13的内部连通,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摄像头17。
在本实施例中,收放绳组件包括收绳电机7和回收绳5以及收绳杆,椭圆形架4的外侧一端安装有收绳电机7,收绳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椭圆形架4安装有收绳杆,收绳杆的外侧缠绕有回收绳5,回收绳5的另一端与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连接。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该中央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有植入至U型救生圈1和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内的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子控制器和第二子控制器,第一子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机驱动模块移动组,第二子控制器电性连接水泵驱动模块移动组,第一子控制器和第二子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驱动模块移动组包括方位调节电机、移动驱动电机和收绳电机以及电机驱动模块,第一子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方位调节电机、收绳电机和移动驱动电机;
水泵驱动模块移动组包括第一电磁阀、移动水泵、第二电磁阀和储气瓶控制阀以及水泵驱动模块,第二子控制器电性连接水泵驱动模块,水泵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阀、移动水泵、第二电磁阀和储气瓶控制阀。
通过操控台对中央控制器发送控制信息,并发送至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提供控制指令,通过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接收信息后通过第一子控制器和第二子控制器获取信息并发送控制命令至电机驱动模块和水泵驱动模块,同时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检测到的信息通过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发送至中央控制器并通过操控台进行视频展示。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将U型救生圈1投入至水面上,然后采用第一摄像头2进行监控需要被救援人员的位置;
步骤2:通过操控台将控制指令发送至中央控制器,然后通过中央控制器将信息发送至内置在U型救生圈1和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内的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内;
步骤3:启动角度调节电机8带动角度调节转杆11进行对U型救生圈1移动方位的调节;
步骤4:启动旋转电机10带动驱动桨叶9进行U型救生圈1的移动驱动;
步骤5:启动吸水泵21通过T型进水管20抽水至吸水泵21然后通过第一出水管23喷出进行带动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移动;
步骤6:通过启动电磁阀22可通过第二出水管24进行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方位的调节移动;
步骤7:通过第二摄像头17进行对水下被救援人员进行监控,然后移动至被救援人员的底部;
步骤8:启动储气瓶14通过导气连接管16进入至导气侧管13使其气囊12膨胀将被救援人员托起至海面;
步骤9:启动收绳电机7带动回收绳5回收,从而将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拉回至靠近U型救生圈1处。
以上,仅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救生圈(1),所述U型救生圈(1)的两端设有环体(3),且所述环体(3)上设有贯穿环体(3)的角度调节组件,该角度调节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移动驱动组件,所述U型救生圈(1)的中顶部与底部设有第一摄像头(2),所述U型救生圈(1)的一侧中部设有椭圆形架(4),且所述椭圆形架(4)的内侧放置有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所述椭圆形架(4)的一侧中部安装有收放绳组件,该收放绳组件与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连接,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的内部的一端设有水泵驱动组件,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的内中部设有气囊营救组件,所述气囊营救组件与水泵驱动组件之间设有与气囊营救组件连通的气瓶存储组件,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摄像头(17);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角度调节电机(8)和角度调节转杆(11),所述环体(3)的顶中部安装有角度调节电机(8),所述角度调节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环体(3)安装有角度调节转杆(11),所述角度调节转杆(11)的外侧安装有移动驱动组件;移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桨叶(9)和旋转电机(10),所述角度调节转杆(11)的外侧中部安装有旋转电机(10),所述旋转电机(10)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桨叶(9);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组件包括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第一侧隔板(18)和第二侧隔板(19),所述收放绳组件连接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侧隔板(18),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内部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侧隔板(19),所述第二侧隔板(19)和第一侧隔板(18)之间设有气囊营救组件,所述第二侧隔板(19)远离所述气囊营救组件的一侧设有气瓶存储组件,所述气瓶存储组件远离所述气囊营救组件的一端设有水泵驱动组件;水泵驱动组件包括T型进水管(20)、吸水泵(21)、第一出水管(23)、电磁阀(22)、第二支撑平台(25)和第二出水管(24),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内壁的一端底部安装有第二支撑平台(25),所述第二支撑平台(25)的顶部安装有吸水泵(21),所述吸水泵(21)的一端连通有第一出水管(23),所述第一出水管(23)的顶部与底部皆连通有电磁阀(22),所述电磁阀(22)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出水管(24),且第二出水管(24)贯穿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所述吸水泵(21)的另一端连通有T型进水管(20);气瓶存储组件包括储气瓶(14)、导气连接管(16)和第一支撑平台(15),所述第二侧隔板(19)远离所述气囊营救组件的一侧底部安装有第一支撑平台(15),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5)的顶部安装有储气瓶(14),所述储气瓶(14)的顶部一侧连通有导气连接管(16),所述导气连接管(16)的另一端与气囊营救组件连通;气囊营救组件包括导气侧管(13)和气囊(12),所述第一侧隔板(18)和第二侧隔板(19)之间的中部安装有导气侧管(13),所述导气侧管(13)的外侧连通有气囊(12),所述导气连接管(16)与导气侧管(13)的内部连通,所述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摄像头(17);收放绳组件包括收绳电机(7)和回收绳(5)以及收绳杆,所述椭圆形架(4)的外侧一端安装有收绳电机(7),所述收绳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椭圆形架(4)安装有收绳杆,所述收绳杆的外侧缠绕有回收绳(5),所述回收绳(5)的另一端与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器,该中央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有植入至U型救生圈(1)和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内的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子控制器和第二子控制器,第一子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机驱动模块移动组,所述第二子控制器电性连接水泵驱动模块移动组,所述第一子控制器和第二子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
电机驱动模块移动组包括方位调节电机、移动驱动电机和收绳电机以及电机驱动模块,第一子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方位调节电机、收绳电机和移动驱动电机;
水泵驱动模块移动组包括第一电磁阀、移动水泵、第二电磁阀和储气瓶控制阀以及水泵驱动模块,所述第二子控制器电性连接水泵驱动模块,所述水泵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阀、移动水泵、第二电磁阀和储气瓶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将U型救生圈(1)投入至水面上,然后采用第一摄像头(2)进行监控需要被救援人员的位置;
步骤2:通过操控台将控制指令发送至中央控制器,然后通过中央控制器将信息发送至内置在U型救生圈(1)和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内的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内;
步骤3:启动角度调节电机(8)带动角度调节转杆(11)进行对U型救生圈(1)移动方位的调节;
步骤4:启动旋转电机(10)带动驱动桨叶(9)进行U型救生圈(1)的移动驱动;
步骤5:启动吸水泵(21)通过T型进水管(20)抽水至吸水泵(21)然后通过第一出水管(23)喷出进行带动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移动;
步骤6:通过启动电磁阀(22)可通过第二出水管(24)进行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方位的调节移动;
步骤7:通过第二摄像头(17)进行对水下被救援人员进行监控,然后移动至被救援人员的底部;
步骤8:启动储气瓶(14)通过导气连接管(16)进入至导气侧管(13)使其气囊(12)膨胀将被救援人员托起至海面;
步骤9:启动收绳电机(7)带动回收绳(5)回收,从而将自航单人充气救生筏外壳(6)拉回至靠近U型救生圈(1)处。
CN202111487246.2A 2021-12-07 2021-12-07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132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7246.2A CN114132459B (zh) 2021-12-07 2021-12-07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7246.2A CN114132459B (zh) 2021-12-07 2021-12-07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2459A CN114132459A (zh) 2022-03-04
CN114132459B true CN114132459B (zh) 2023-07-14

Family

ID=80384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87246.2A Active CN114132459B (zh) 2021-12-07 2021-12-07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324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5165B (zh) * 2022-03-08 2023-02-07 三峡大学 智能水下救生系统及溺水检测、救援方法
CN114560059B (zh) * 2022-03-08 2023-02-03 三峡大学 水下救生机器人及救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82C (zh) * 1999-11-19 2003-07-23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水面救助机器人
GB0520653D0 (en) * 2005-10-11 2005-11-16 Strachan & Henshaw Ltd Assembly for deploying a payload from a submarine
CN202175174U (zh) * 2011-07-29 2012-03-28 广州市番禺灵山造船厂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海上救助船
CN202557783U (zh) * 2012-03-13 2012-11-28 陈水清 船舶水泵动力推进器
CN104085515B (zh) * 2013-12-18 2016-08-17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 救捞装置及救捞方法
CN207328783U (zh) * 2017-05-15 2018-05-08 北京锐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救生圈
CN208842595U (zh) * 2018-10-15 2019-05-10 岱琦(青岛)电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快速救援船
CN113184141A (zh) * 2020-01-14 2021-07-30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一种远程遥控自充放救生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2459A (zh) 202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32459B (zh) 可控的潜水自航u型动力救生圈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728516U (zh) 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
WO2022037042A1 (zh) 适用于水上急救机器人浮力约束装置、急救机器人及工作方法
CN109866893A (zh) 一种水上救生装置
CN104085515B (zh) 救捞装置及救捞方法
WO2022037041A1 (zh) 一种水上急救机器人及工作方法
CN208585393U (zh) 一种可遥控式救生圈
CN207417092U (zh) 一种微型智能遥控应急救生圈
CN106585923A (zh) 一种水上救援装置
CN203854542U (zh) 内置于车辆头枕的落水救生装置及相应的车辆头枕
CN109018247B (zh) 水上充气逃生球
CN109823492B (zh) 水上落水人员救援集结装置
CN106995046A (zh) 多功能遥控救生圈
CN105292401B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207173923U (zh) 多功能遥控救生圈
CN106516000B (zh) 一种船舶水下维修辅助装置
CN218197792U (zh) 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的壳体
CN113184141A (zh) 一种远程遥控自充放救生圈
CN209683970U (zh) 一种水上救生装置
CN216994799U (zh) 一种水域动力救生浮筒
CN216035010U (zh) 一种可做路灯的邮轮应急救援设备
CN209905014U (zh) 一种新型救生衣
CN208842595U (zh) 一种海上快速救援船
KR200392304Y1 (ko) 익수자 구조용 소형 무선조종보트
CN108860506B (zh) 一种水下救援系统中的救生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