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6501A - 医疗用缝合针 - Google Patents

医疗用缝合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6501A
CN114126501A CN202080046430.0A CN202080046430A CN114126501A CN 114126501 A CN114126501 A CN 114126501A CN 202080046430 A CN202080046430 A CN 202080046430A CN 114126501 A CN114126501 A CN 114126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edge
groove
tip
cutt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64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康史
柿沼充裕
水井雅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i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n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i Inc filed Critical Mani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126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65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Needles ; Sutures; Needle-suture combination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066Needles, e.g. needle tip configu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Needles ; Sutures; Needle-suture combination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066Needles, e.g. needle tip configurations
    • A61B2017/06071Needles, e.g. needle tip configurations with an abrupt angle formed between two adjacent sec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小形成有锋利尖端的前端部分发生弯曲或裂纹的风险的医疗用缝合针。该医疗用缝合针具有切刃部(10)和与该切刃部连续连接的主体部(20),切刃部具有:1个底面(11);2个斜面(12);1个底面与2个斜面交汇而成的锋利尖端(13);从尖端延伸且由底面与斜面连接而形成的切刃(14);从尖端延伸且由2个斜面相连接而形成的峰(15),且从主体部到所述尖端,切刃部(10)的粗细逐渐减小,2个斜面分别具有曲面状的槽(18),曲面状的槽(18)具有预设的尺寸,且以与尖端相距规定距离的切刃的位置为起点沿着峰形成,此外,在该槽的主体部侧端部,随着该槽朝向主体部侧,该槽的下缘(18c)从切刃向峰侧分离。

Description

医疗用缝合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生物组织进行缝合时使用的医疗用缝合针,特别涉及可减小具有锋利尖端的前端部分发生弯曲或裂纹的风险的医疗用缝合针。
背景技术
作为医疗用缝合针,提供有对应于目标缝合部位具有最佳形状的多种缝合针。其中的一种医疗用缝合针形成有锋利尖端和具有与该尖端连续连接的切刃的切刃部,且该切刃部的截面形成为三角形。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医疗用缝合针在截面为三角形的切刃形成部形成有第1切刃部、第2切刃部和第3切刃部。第1切刃部的侧部分形成为切刃,顶部不形成切刃。第2切刃部通过使周面两侧的斜面向三角形中心平行移动形成第1凹部而在周面两侧形成侧刃,在顶部形成山刃。此外,第3切刃部在形成第2切刃部的各切刃保持各种角度的状态下在周面两侧形成侧刃,在顶部形成山刃。
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即使将第2切刃部的侧刃与山刃的刃角形成得较小,也能够增大壁厚而得到高弯曲强度,在第3刃部通过第2凹部将侧刃与山刃的刃角形成得较小,也能够保持锋利状态连续形成至针尖,得到高刺透性。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医疗用缝合针具有包括第1角度和第2角度的切刃,通过介由连接面将3个切刃连接而配置成放射状。采用该医疗用缝合针,能够提高缝合生物组织时的刺透性。
上述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具有呈放射状配置的3个切刃,因此可得到高刺透性。但是存在截面中心部分的壁厚较薄而强度下降的问题。
本申请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开发了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医疗用缝合针。该医疗用缝合针具有锋利尖端、从该尖端形成至主体部的第1切刃部、以及含有第2切刃部的切刃构成部。第1切刃部中,由2个第1斜面和1个第1底面构成的横截面形成为三角形。另外,第2切刃部具有2个第1斜面、形成于各第1斜面的第2斜面、以及1个第1底面。特别是与第2切刃部的主体部侧连续连接而构成第3切刃部时,该第3切刃部在2个第1斜面上形成有具有比该第1斜面的角度小的斜面的槽。
由此,第1切刃部的截面形成为由2个斜面和1个底面构成的三角形,在底面与斜面相交的边缘形成有切刃,因此中心部分的壁厚不会变薄,能够提高前端部分的强度。特别是形成于第3切刃部的切刃与形成于第1切刃部的切刃相比切刃角度较小,因此能够确保良好的刺透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65638号公报(专利第4576589号)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5403344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1213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医疗用缝合针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第2切刃部中在第2底面与第2斜面相交的边缘形成切刃,因此该边缘的角度要比第1切刃的边缘大,对生物组织的切开性有可能降低。
另外,第3切刃部中在第1斜面形成有具有比该第1斜面小的角度的槽,在该槽的下缘形成有第3斜面,在该第3斜面与第3底面相交的边缘形成有切刃。该第3切刃部的刃角小于第1切刃部的刃角。而且具有比隔着峰形成的第1斜面所成的角度小的角度的第2切刃部中的第2斜面、构成第3切刃部中的槽的斜面和第3斜面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因此特别是第3切刃部的加工率变高,该第3切刃部容易产生裂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小形成有锋利尖端的前端部分发生弯曲和裂纹的风险的医疗用缝合针。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代表性医疗用缝合针具有切刃部以及与该切刃部连续连接的主体部,上述切刃部具有:1个底面;2个斜面;上述1个底面与2个斜面交汇而形成的锋利尖端;从上述尖端延伸且由上述底面与斜面相连接而形成的切刃;从上述尖端延伸且由2个斜面相连接而形成的峰,从上述主体部到上述尖端,切刃部的粗细逐渐减小,上述2个斜面分别具有曲面状的槽,该曲面状的槽具有预设的尺寸且以与上述尖端相距规定距离的切刃的位置为起点沿着上述峰形成,此外,以该槽的主体部侧端部为起点,随着该槽朝向主体部侧,该槽的下缘从上述切刃向上述峰侧分离。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医疗用缝合针(以下简称为“缝合针”)中,构成切刃部的2个斜面分别具有曲面状的槽,该曲面状的槽具有预设的尺寸且以与尖端相距规定距离的切刃的位置为起点沿着峰形成。因此,底面与曲面状的槽相交形成的切刃可具有锐利的角度。
特别是槽由保持预设尺寸沿着峰形成的曲面构成,并且以槽的主体部侧端部为起点,随着槽朝向主体部侧,该槽的下缘从切刃向峰侧分离。因此与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缝合针相比,能够降低对切刃部的加工率(processing rate),减小该切刃部产生裂纹的风险。因此在用持针器把持的状态下对生物组织进行缝合时,即使力作用于包含尖端的前端部分,也能够减小产生裂纹或弯曲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缝合针的构成的图。
图2是切刃部的放大平面图。
图3是切刃部的放大侧面图。
图4是切刃部的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进行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能够在用持针器把持的状态下缝合生物组织时减小包括切刃部尖端的前端部分产生裂纹或弯曲的风险。
在本发明中,目标缝合针可以是呈圆弧形弯曲的弯曲针、直线形的直针,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任何形状。另外,目标缝合针为弯曲针时,顶部(峰)可以位于弯曲的内侧或外侧,没有特别限定。
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具备切刃部、与该切刃部连续连接的主体部、以及与该主体部连续连接的根部。切刃部形成为从主体部到尖端粗细减小的所谓减缩形状。切刃部的长度和粗细可根据目标缝合针的尺寸适当设定。
应予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粗细”并非指连接包含三角形在内的截面形状的顶点的圆的直径或者截面形状的内切圆的直径,而是指具有与截面形状的面积对应的面积的圆的直径。
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的切刃部具有1个底面、2个斜面、以及分别形成于2个斜面的曲面状槽。在1个底面与2个斜面交汇的前端形成有锋利的尖端,切刃从该尖端延伸由底面与2个斜面连接形成。另外,峰从尖端延伸由2个斜面彼此连接而形成,且从主体部到尖端逐渐变细。
分别形成于2个斜面的槽具有预设尺寸,以与尖端向主体部相距规定距离的切刃位置为起点,上缘沿峰配置,下缘随着朝向主体部侧而从切刃向峰侧分离。即,槽面向切刃部中的切刃的中间部分。因此,槽的上缘与切刃相交的尖端侧端部的尖端侧的切刃由底面和斜面形成,槽的下缘与切刃相交的主体部侧端部的主体部侧的切刃由底面和斜面形成。并且,槽的尖端侧端部与主体部侧端部之间的切刃由底面和构成槽的曲面形成。
在本发明中,形成于斜面的槽的尺寸需要比斜面的最大尺寸小,但对尺寸不做限定。另外,切刃中的槽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将缝合针的粗细设为D时,优选与该槽的下缘与切刃的相交点、即主体部侧端部的尖端的距离为该粗细D的2.5~5倍左右。而且,与槽的上缘与切刃的相交点、即尖端侧端部的尖端的距离可根据与上述切刃中的主体部侧端部的尖端的尺寸和槽的宽度尺寸来设定。
在2个斜面上形成曲面状槽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选择采用磨削法、冲压法。但是,若考虑加工的容易性和伴随加工的强度提高则优选冲压加工。此时,若将槽形成得过深,则加工率过大,因而不优选。
采用冲压加工形成构成切刃部的底面和2个斜面之后,可以将任一面形成为磨削面,保留其他面形成为冲压面,也可以将所有面形成为磨削面。上述冲压加工后,可以在对2个斜面进行磨削之后通过冲压加工形成曲面状槽,其后对底面进行磨削。此时,以增加前端侧的磨削量,随着朝向前端侧,槽逐渐变浅的方式进行磨削。通过如此形成,能够在槽的冲压加工之后去除槽周围产生的凸起。
如上所述,通过将构成切刃部的2个斜面作为磨削面,从而可通过使这些磨削面相互一致而将由斜面夹持的峰形成为切刃。另外,也可以通过使2个磨削面不一致而分离,形成不具有切刃功能的峰。
在本发明中,缝合针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可选择使用不锈钢、弹簧钢等具有适当强度的材料。但是从生锈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不锈钢,特别优选使用以预设的减面率对由奥氏体系不锈钢构成的圆棒进行冷拉丝加工而具有目标缝合针的粗细且将组织拉伸成纤维状的线材。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缝合针的构成进行说明。图示的缝合针A形成为直线状,可以在该状态下用作缝合针,或者可以通过后续工序将该直线状的缝合针A弯曲加工成弯曲的缝合针来使用。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缝合针A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将由冷拉丝加工至预设直径的奥氏体系不锈钢构成的线材切割成规定长度,其后对一端侧进行冲压加工成型为三棱柱状的材料,对该材料进行磨削并实施盲孔加工。
缝合针A的一侧形成有切刃部10,与该切刃部10连续地形成有主体部20,此外与主体部20连续地形成有用于安装缝合线(未图示)的根部30。切刃部10具有在对生物组织进行缝合时刺透并切开该生物组织的功能。主体部20具有连接切刃部10与根部30的功能,形成为与切刃部10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
根部30的截面形成为圆形,端面31形成有盲孔(未图示)。将缝合线的端部插入盲孔,并将根部30中与盲孔对应的部分闭合,由此安装缝合线。但是将缝合线安装于缝合针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将根部30成型为扁平状,在已成型的平面形成一对具有弹性的柱,使缝合线穿过该柱之间进行安装的结构。
切刃部10具有1个底面11、2个斜面12、底面11与2个斜面12在切刃部10的前端交汇而成的锋利的尖端13、以及从该尖端13延伸且由底面11与各斜面12连接而形成的切刃14。即切刃14在从尖端13朝向主体部20的方向上形成于底面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切刃部10从主体部20到尖端13粗细逐渐变小,形成为减缩形状。即切刃部10形成为以尖端13为顶点的三棱锥状。从尖端13侧观察缝合针时,切刃部10位于主体部20的截面内,形成为部存在从该主体部20侧面突出的部位。因此,能够减小刺透痕迹。
另外,构成切刃部10的2个斜面12彼此连接形成峰15。峰15可以构成为能够发挥切刃的功能,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切刃的功能。
如图所示,底面11在切刃部10中从主体部20侧到尖端13逐渐接近峰15,并且峰15在尖端13附近略微朝向底面11侧向下形成。因此,切刃部10形成为以尖端13为顶点的三棱锥状。
形成峰15的2个斜面12所成的角度没有限定。但是,为了确保平衡良好且均匀的刺透性,优选与形成于底面11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各切刃14的角度相同。因此,2个斜面12所成的角度优选为以60度为中间值的适当范围。
2个斜面12分别沿峰15形成有具有曲面18a的槽18。如上所述,槽18具有比斜面12的宽度尺寸小的尺寸,且沿着峰15形成。而且底面11越接近尖端13其越接近峰15侧,因此槽18的上缘18b与切刃14相交而在相交部位形成尖端侧端部19a,下缘18c与切刃14相交而在相交部位形成主体部侧端部19b。此外,随着槽18朝向主体部20,下缘18c在主体部侧端部19b从切刃14脱离并朝向峰15侧分离。
槽18通过在斜面12以凹状形成曲面18a而构成。在斜面12形成具有凹状槽18的曲面18a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通过对斜面12进行磨削或冲压来形成。本实施例中通过冲压加工在斜面12形成槽18。并且在形成槽18之后,通过形成底面11使切刃14发挥切刃的功能。
槽18与切刃14相交时,该切刃14中夹在尖端侧端部19a与主体部侧端部19b之间的部分在俯视图中为平缓曲线状,在该部分形成有底面11与曲面18a彼此连接而成的切刃14b。
因此,切刃14通过尖端13与尖端侧端部19a之间底面11与斜面12彼此连接形成的切刃14a;尖端侧端部19a与主体部侧端部19b之间形成的切刃14b;以及从主体部侧端部19b向主体部20延伸由底面11与斜面12彼此连接形成的切刃14c;连续连接而构成。
因此,如图4(a)所示,在尖端13到尖端侧端部19a之间的切刃部10的横截面形状为以2个切刃14a和峰15为顶点的三角形(本实施例中为大致正三角形)。另外,如图4(d)所示,在槽18的主体部20侧,切刃部10的横截面形状为以2个切刃14c和峰15为顶点的大致正三角形。
如图4(b)所示,在尖端侧端部19a到主体部侧端部19b之间,切刃部10的横截面形状为构成峰15的斜面12的下方形成有槽18的斜面18a的大致五边形。并且,底面11与构成槽18的曲面18a连接而形成切刃14b。特别是由于切刃14b是由底面11与曲面18a连接而形成的,所以与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由平面相连接而形成的边缘相比,具有锋利的边缘。
如图4(c)所示,主体部侧端部19b的主体部20侧且形成有槽18的部位(与主体部侧端部19b的主体部20侧相邻的部位),切刃部10的横截面形状为斜面12的面内形成有槽18的大致正三角形。而且切刃14c具有与从尖端13到尖端侧端部19a之间形成的切刃14a相同的角度,位于该切刃14a的延长线上。
特别是与主体部侧端部19b的主体部20侧相邻的部位中的切刃14c的角度形成得比与主体部侧端部19b的尖端13侧相邻的部位的切刃14b的角度大。换言之,尖端侧端部19a与主体部侧端部19b之间的切刃14b的角度形成得比切刃14c的角度小。
如上所述构成的缝合针A中,用持针器把持时容易发生弯曲的的主体部侧端部19b与主体部20侧相邻的部位不易发生弯曲。因此与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缝合针相比可靠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人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A与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现有缝合针进行了比较试验。两缝合针为相同规格尺寸,用持针器把持距尖端3mm的位置,对前端施力测定弯矩与弯曲角度的关系。
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弯曲20度时的弯矩约为35mN·m,弯曲90度时的弯矩约为40mN·m。另外,现有缝合针弯曲20度时的弯矩约为25mN·m,弯曲50度时屈服。由该比较结果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具有充分的弯曲强度。
应予说明,主体部20具有由冲压加工形成的底面21和2个斜面22,底面21与斜面22通过曲面23(R面)连接,2个斜面22彼此也通过具有曲面峰24连接。因此,各曲面23、24具有切刃的功能。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A可用作直线缝合针或者弯曲缝合针。
(符号说明)
A 缝合针
10 切刃部
11、21 底面
12、22 斜面
13 尖端
14、14a~14c 切刃
15 峰
18 槽
18a 曲面
18b 上缘
18c 下缘
19a 尖端侧端部
19b 主体部侧端部
20 主体部
23、24 曲面
30 根部
31 端面。

Claims (3)

1.一种医疗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具有切刃部和与所述切刃部连续连接的主体部,
所述切刃部具有:
1个底面;
2个斜面;
所述1个底面与所述2个斜面交汇形成的锋利的尖端;
从所述尖端延伸且由所述底面与所述斜面相连接而形成的切刃;以及
从所述尖端延伸且由所述2个斜面相连接而形成的峰;
所述切刃部的粗细从所述主体部到所述尖端逐渐减小,
所述2个斜面分别具有曲面状的槽,所述曲面状的槽具有预设的尺寸,且以与所述尖端相距规定距离的切刃的位置为起点沿着所述峰形成,并且以所述槽的主体部侧端部为起点,随着所述槽朝向所述主体部侧,所述槽的下缘从所述切刃向所述峰侧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刃部的所述2个斜面分别形成为磨削面,分别形成于所述2个斜面的所述槽形成为冲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侧端部,所述切刃由所述底面和构成所述槽的曲面的下缘形成,
在与所述主体部侧端部的尖端侧相邻的部位,所述切刃由所述底面和构成所述槽的曲面形成,在与所述主体部侧端部的主体部侧相邻的部位,所述切刃由所述底面和所述斜面形成,
与所述主体部侧端部的主体部侧相邻的部位的切刃的角度大于与所述主体部侧端部的前端侧相邻的部位的切刃的角度。
CN202080046430.0A 2019-08-28 2020-08-24 医疗用缝合针 Pending CN1141265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5257A JP7133273B2 (ja) 2019-08-28 2019-08-28 医療用縫合針
JP2019-155257 2019-08-28
PCT/JP2020/031903 WO2021039743A1 (ja) 2019-08-28 2020-08-24 医療用縫合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6501A true CN114126501A (zh) 2022-03-01

Family

ID=7467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6430.0A Pending CN114126501A (zh) 2019-08-28 2020-08-24 医疗用缝合针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9089A1 (zh)
JP (1) JP7133273B2 (zh)
CN (1) CN114126501A (zh)
DE (1) DE112020004024T5 (zh)
WO (1) WO2021039743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2276A1 (en) * 1992-08-03 1994-02-09 United States Surgical Corporation Needles made from non-round stock
JP2001333909A (ja) * 2000-05-30 2001-12-04 Tomittsu:Kk 医療用縫合針
JP2009165638A (ja) * 2008-01-16 2009-07-30 Iken Kogyo:Kk 手術用縫合針
JP2010154961A (ja) * 2008-12-26 2010-07-15 Keisei Ika Kogyo Kk 縫合針
CN106794016A (zh) * 2014-08-29 2017-05-31 马尼株式会社 医疗用缝合针
CN108472033A (zh) * 2016-01-06 2018-08-31 马尼株式会社 医疗用缝合针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6589A (en) 1983-03-28 1986-03-18 Codman & Shurtleff, Inc. Trocar
US5403344A (en) 1993-07-22 1995-04-04 American Cyanamid Co. Multi-faceted surgical needle
CA2197368A1 (en) * 1996-02-15 1997-08-16 Daniel J. Smith Radiused hollow cutting edge needle
JP2001333910A (ja) 2000-05-30 2001-12-04 Tomittsu:Kk 医療用縫合針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2276A1 (en) * 1992-08-03 1994-02-09 United States Surgical Corporation Needles made from non-round stock
JP2001333909A (ja) * 2000-05-30 2001-12-04 Tomittsu:Kk 医療用縫合針
JP2009165638A (ja) * 2008-01-16 2009-07-30 Iken Kogyo:Kk 手術用縫合針
JP2010154961A (ja) * 2008-12-26 2010-07-15 Keisei Ika Kogyo Kk 縫合針
CN106794016A (zh) * 2014-08-29 2017-05-31 马尼株式会社 医疗用缝合针
CN108472033A (zh) * 2016-01-06 2018-08-31 马尼株式会社 医疗用缝合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33273B2 (ja) 2022-09-08
DE112020004024T5 (de) 2022-05-12
US20220249089A1 (en) 2022-08-11
JP2021029783A (ja) 2021-03-01
WO2021039743A1 (ja)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97326B2 (en) Suturing needle
CN102014765B (zh) 医疗用缝合针
EP2039300A1 (en) Triangular suture needle
EP2394586B1 (en) Sharpoint needle
JPH09322898A (ja) 外科用針及び哺乳類動物の組織を隣接させる方法
US20080319467A1 (en) Thin bladed obturator
CN106794016B (zh) 医疗用缝合针
CN108472033B (zh) 医疗用缝合针
CN114126501A (zh) 医疗用缝合针
WO2011024817A1 (ja) 医療用縫合針
EP2050402B1 (en) Thin bladed obturator
US20040127941A1 (en) Surgical SE suture needle
EP2520231A1 (en) Suture needle
CN117918901A (zh) 一种内针和具有该内针的全自动活检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