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5233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5233A
CN114125233A CN202111407990.7A CN202111407990A CN114125233A CN 114125233 A CN114125233 A CN 114125233A CN 202111407990 A CN202111407990 A CN 202111407990A CN 114125233 A CN114125233 A CN 114125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area
lens modul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079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079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52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5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523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2366 priority patent/WO202308832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摄像头组件,其中: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显示屏上除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所述显示屏内构造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设置;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镜头模组和感光元件,所述镜头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镜头模组对应设置。上述方案能够减薄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各方面性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例如,通过使用全面屏方案来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特性。在众多的全面屏方案中,极点屏由于能够提供极高的屏占比,而得到广泛应用。
在相关的极点屏技术中,由于采用屏下摄像头布局,摄像头和显示屏的叠置关系导致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增大,这与目前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理念相违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减薄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摄像头组件,其中:
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显示屏上除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
所述显示屏内构造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设置;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镜头模组和感光元件,所述镜头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镜头模组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与显示屏上的第一区域对应设置,以供摄像头组件采集图像信息。通过在显示屏内构造第一容置腔,且第一容置腔与第一区域对应设置,并将摄像头组件的镜头模组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在此种结构布局下,镜头模组就相当于集成在显示屏内部,而避免了摄像头组件与显示屏完全叠置,进而达到减薄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电子设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屏、
110-盖板、120-偏光片、130-基板、140-粘接层、150-光源组件、151-发光体、152-封装层、160-散热层、161-第一透光通孔、170-柔性垫层、171-第二透光通孔、
200-摄像头组件、
210-镜头模组、211-第一液体介质、212-第二液体介质、213-第一电极、214-第二电极、215-绝缘件、216-密封板、220-感光元件、221-电连接件、230-滤光片、
C1-第一容置腔、C2-第二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屏下摄像头布局,存在的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偏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100和摄像头组件200。
其中,显示屏100是电子设备的显示功能构件,其可以为AMO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本申请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摄像头组件200是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功能构件。
为了使得全面屏方案的电子设备能够顺利实现图像采集,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100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摄像头组件200与第一区域对应设置,以通过第一区域采集图像信息;第二区域为显示屏100上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显示屏100通过第二区域实现显示功能。如此设置下,第一区域即是显示屏100上专用于采集图像的特定区域,而第二区域则全部用于电子设备的画面展示。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未限制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布局方式,可选地,第一区域可设置于第二区域的边缘。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也未限制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显示屏100上的具体面积占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100内构造有第一容置腔C1,第一容置腔C1能够提供容置空间。第一容置腔C1与第一区域对应设置,这样能够确保外部光线在通过第一区域进入显示屏100后,能够投射至第一容置腔C1。可选地,第一区域可以与第一容置腔C1相对设置,此种结构布局结构较为简单,加工方便,且便于外部光线直接投射至第一容置腔C1内。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置腔C1可以并非与第一区域直接相对,此时,电子设备内还可以包括光路调节装置,当光线穿过显示屏100的第一区域后,可投射至光路调节组件,由光路调节组件将光线的光路调节、并投射至第一容置腔C1。
与此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200包括镜头模组210和感光元件220,镜头模组210设置于第一容置腔C1内,感光元件220与镜头模组210对应设置。具体而言,镜头模组210作为摄像头组件200的体积占比最大的部分,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被设置在第一容置腔C1内,相当于,镜头模组210被集成在显示屏100内部。当光线穿过镜头模组210后,即可投射至感光元件220上,而由感光元件220处理成像。
应理解的是,在相关技术的电子设备中,摄像头组件200均是与显示屏100相互叠置,而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200的镜头模组210被集成在显示屏100内部,显示屏100原来所占据的空间得到了复用,这样无疑能够摄像头组件200和显示屏100二者整体的占位空间,进而在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参数上实现减薄。
其中,感光元件220可选为CCD(即电荷耦合元件)和CMOS(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本申请实施例对其具体类型不做限制。感光元件220可通过电连接件221实现电连接,例如与电子设备的主板电连接,以实现信号交互。电连接件221可以包括BTB连接器。
由上述说明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200与显示屏100上的第一区域对应设置,以供摄像头组件200采集图像信息。通过在显示屏100内构造第一容置腔C1,且第一容置腔C1与第一区域对应设置,并将摄像头组件200的镜头模组210设置在第一容置腔C1内,在此种结构布局下,镜头模组210就相当于集成在显示屏100内部,而避免了摄像头组件200与显示屏100完全叠置,进而达到减薄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的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C1的构造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中,显示屏100可以包括依次设置的盖板110、偏光片120和基板130,第一容置腔C1可以贯通偏光片120。具体而言,盖板110作为显示屏100外表面的一侧,其能够起到防护作用。偏光片120能够起到偏振作用,其使得光线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进而确保显示屏100能够显影而实现显示功能。在此种结构布局下,第一容置腔C1即开设于偏光片120,也即偏光片120为镜头模组210提供了容置空间,而使得镜头模组210集成在显示屏100内部,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的减薄。
在相关技术中,极点屏的方案中,其包括有盖板110、胶层、上玻璃层和下玻璃层等多层结构,层间的平整度、均匀性等参数偏差不断叠加,这样会对入射光线的传播路径造成干扰,进而导致摄像头的成像质量变差。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屏100中,在实现摄像头组件200正常成像的前提下,由于偏光片120被贯通,在镜头模组210的光轴上,也即光线传播的光路上,盖板110、偏光片120和基板130并不存在依次层叠的情况下,这样无疑能够减少因为层间结构的平整度、均匀性等参数偏差对光线的光路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达到优化成像质量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100还可以包括粘接层140,盖板110与偏光片120通过粘接层140连接;第一容置腔C1还贯通粘接层140。具体而言,如此设置下,第一容置腔C1即开设于偏光片120和粘接层140内,这样使得第一容置腔C1的容置空间的可调控范围更大,能够适应容置更为复杂、体积更大的镜头模组210。
粘接层140的类型可以有多种,例如光学胶层(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等。需要说明的是,粘接层140会减少透过的光线量,即便是采用专用的光学胶,其仍然会阻止部分光线透过,这会减弱光线的光强。而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容置腔C1贯通粘接层140,光线在传播时直接投射至第一容置腔C1内,而避免了粘接层140阻止光线透过。
再者,在相关技术中,胶层依然会加深层间结构的偏差对光线的光路的负面影响,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容置腔C1也贯通粘接层140,这样必然能够减少粘接层140带来的偏差,进而可进一步地优化成像质量。进一步地,正是因为第一容置腔C1同时贯通粘接层140和偏光片120,这样也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偏光片120的凸胶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未限制镜头模组210的具体类型,其可以采用传统镜头。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模组210可以为液态镜头,镜头模组210包括第一液体介质211、第二液体介质212和密封腔,第一液体介质211和第二液体介质212不相溶,且均设置于密封腔内;液态镜头被配置为在电压作用下,能够改变第一液体介质211和第二液体介质212之间的介质面的形状。
应理解的是,密封腔为第一液体介质211和第二液体介质212提供封闭的储存环境,能够避免两种液体介质泄漏,以使得液态镜头能够正常工作。正是第一液体介质211和第二液体介质212不相溶,二者之间能够形成介质面,即分界面。根据电润湿效应,在液态镜头受到电压作用时,第一液体介质211和第二液体介质212的形状会改变,随之则会改变介质面的形状而调节曲率,进而实现对液态镜头的焦距的调节。
相较于传统镜头,液态镜头本身就具备更轻薄、反应效率更快、成像效果更好的优点。第一液体介质211可以为可以是导电的电解液,例如硫酸钠溶液,第二液体介质212可以是油性非极性溶液,例如溴代十二烷溶液;第一液体介质211和第二液体介质212的具体类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受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第一种电子设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通过改变两种液体介质的介质面的形状而改变曲率,具体改变介质面的凸出方向,如此情况下,光线的光路被调节(如图1和图2中的虚线所示),进而实现了对液态镜头的焦距的调节。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显示屏100包括依次设置的盖板110、偏光片120和基板130,第一容置腔C1贯通偏光片120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模组210可以包括第一电极213、第二电极214、绝缘件215和密封板216,第一电极213为筒状结构件,第一电极213沿其轴向的两端分别与基板130和密封板216密封配合,以限定出密封腔;第二电极214通过绝缘件215与第一电极213连接。
具体而言,筒状的第一电极213内部可以提供用于容置第一液体介质211和第二液体介质212的容置空间。在第一电极213的轴向上的一侧,基板130可以起到密封作用,这样可以减少在该侧再设置密封板216,进而可以减少用材,也节约了空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子设备的尺寸;同时,这样也便于第一电极213与基板130实现电连接关系。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中,显示屏100还可以包括光源组件150,基板130内构造有第二容置腔C2,光源组件150设置于第二容置腔C2内;在垂直于显示屏100的方向上,第二容置腔C2与第一容置腔C1错位布置。
应理解的是,光源组件150用于发出光线,以使得显示屏100能够顺利实现显示功能。在该实施方式中,光源组件150集成在基板130中,也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轻薄特性。同时,由于第一容置腔C1与第二容置腔C2错位布置,这样就避免了光源组件150发出的光线投射至第一容置腔C1内,而影响到摄像头组件200获取外部光线的成像过程。光源组件150可选为RGB光源组件150。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容置腔C2内可以填充有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可对光源组件150起到保护作用,这样有利于延长显示屏100的使用寿命。更为具体地,光源组件150可以包括发光体151和封装层152,封装层152包覆设置在发光体151外部,封装层152内也可以填充有惰性气体。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板130可以为柔性膜板,其材质可选为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酰亚胺(PolyimideFilm,PI)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柔性膜板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制。基于基板130为柔性膜板的设置,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100能够作为柔性屏方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未限制摄像头组件200具体的结构布局,举例来说,摄像头组件200包括镜头组件和感光元件220均可以设置于第一容置腔C1内。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板130可以为玻璃基板130,感光元件220设置于显示屏100的外部,且位于基板130背离偏光片120的一侧。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采用玻璃基板技术(Thin Film Transistor,TFT技术),玻璃基板130具有透光性,当光线经有镜头模组210配光后,其可以穿过基板130而投射至感光元件220上。在此种结构布局下,感光元件220未被集成在显示屏100内部,这样更方便感光元件220相关的线路走线。
为了提升成像质量,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头组件200可以包括滤光片230,滤光片230设置于显示屏100的外部,且位于显示屏100与感光元件220之间。应理解的是,滤光片230能够对光线的不同波段进行选择性吸收,进而在成像时适配不同风格的光影效果。通常情况下,通过滤光片230可以将红外光线吸收掉,以避免红外光线影响成像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感光元件220设置于显示屏100外部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100还可以包括散热层160,散热层160设置于基板130背离偏光片120的一侧,散热层160开设有第一透光通孔161,第一透光通孔161与镜头模组210对应设置。
在此种结构布局下,散热层160能够将基板130的热量导走,以避免基板130温度过高而使得其上的元器件、线路等温度过高,这样无疑能够降低功耗、也能够降低基板130上的结构受损风险。同时,第一透光通孔161能够避让光线,由镜头模组210配光的光线能够穿过通过第一透光通孔161顺利投射至感光元件220。
其中,散热层160可选为铜箔层、铝箔层等。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感光元件220设置于显示屏100外部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100还可以包括柔性垫层170,柔性垫层170设置于基板130背离偏光片120的一侧,柔性垫层170开设有第二透光通孔171,第二透光通孔171与镜头模组210对应设置。
在此种结构布局下,柔性垫层170能够为基板130提供柔性的安装基础,避免基板130受到刚性接触而受损,可延长显示屏100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二透光通孔171能够避让光线,由镜头模组210配光的光线能够穿过通过第二透光通孔171顺利投射至感光元件220。
其中,柔性垫层170可选为泡棉层、橡胶层、各种弹性高分子材料层等。
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100可以同时包括散热层160和柔性垫层170,此时,散热层160和柔性垫层170可以在基板130背离偏光片120的一侧依次叠置,且散热层160位于基板130与柔性垫层170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装置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和摄像头组件,其中:
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显示屏上除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
所述显示屏内构造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设置;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镜头模组和感光元件,所述镜头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镜头模组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设置的盖板、偏光片和基板,所述第一容置腔贯通所述偏光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盖板与所述偏光片通过所述粘接层连接;所述第一容置腔还贯通所述粘接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为液态镜头,所述镜头模组包括第一液体介质、第二液体介质和密封腔,所述第一液体介质和第二液体介质不相溶,且均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设置的盖板、偏光片和基板,所述第一容置腔贯通所述偏光片;
所述镜头模组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绝缘件和密封板,所述第一电极为筒状结构件,所述第一电极沿其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板和所述密封板密封配合,以限定出所述密封腔;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绝缘件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基板内构造有第二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在垂直于所述显示屏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错位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玻璃基板,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外部,且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偏光片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外部,且位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感光元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散热层,所述散热层设置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偏光片的一侧,所述散热层开设有第一透光通孔,所述第一透光通孔与所述镜头模组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柔性垫层,所述柔性垫层设置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偏光片的一侧,所述柔性垫层开设有第二透光通孔,所述第二透光通孔与所述镜头模组对应设置。
CN202111407990.7A 2021-11-19 2021-11-19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1252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7990.7A CN114125233A (zh) 2021-11-19 2021-11-19 电子设备
PCT/CN2022/132366 WO2023088327A1 (zh) 2021-11-19 2022-11-16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7990.7A CN114125233A (zh) 2021-11-19 2021-11-19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5233A true CN114125233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72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7990.7A Pending CN114125233A (zh) 2021-11-19 2021-11-1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5233A (zh)
WO (1) WO202308832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8327A1 (zh) * 2021-11-19 2023-05-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2884A (zh) * 2017-06-30 2017-09-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触摸屏
WO2018045751A1 (zh) * 2016-09-06 2018-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及其制造方法和终端
CN109151098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9044203U (zh) * 2018-12-11 2019-06-28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变焦发射模组、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49223A (zh) * 2019-05-08 2019-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9692813U (zh) * 2019-05-06 2019-1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209845079U (zh) * 2019-04-19 2019-12-24 珠海晨新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面内挖孔屏的摄像头模组连接结构及其屏和终端
CN210807449U (zh) * 2019-12-31 2020-06-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927680U (zh) * 2019-11-21 2020-07-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12034216U (zh) * 2020-07-03 2020-11-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12492190A (zh) * 2020-12-17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736111A (zh) * 2019-10-29 2021-04-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820197A (zh) * 2021-02-05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备方法
WO2021114511A1 (zh) * 2019-12-11 2021-06-17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1227775A1 (zh) * 2020-05-09 2021-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4091A (zh) * 2019-12-10 2021-06-11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804436A (zh) * 2021-03-22 2021-05-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125233A (zh) * 2021-11-19 2022-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5751A1 (zh) * 2016-09-06 2018-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及其制造方法和终端
CN109151098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7132884A (zh) * 2017-06-30 2017-09-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触摸屏
CN209044203U (zh) * 2018-12-11 2019-06-28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变焦发射模组、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845079U (zh) * 2019-04-19 2019-12-24 珠海晨新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面内挖孔屏的摄像头模组连接结构及其屏和终端
CN209692813U (zh) * 2019-05-06 2019-1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10049223A (zh) * 2019-05-08 2019-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2736111A (zh) * 2019-10-29 2021-04-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927680U (zh) * 2019-11-21 2020-07-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1114511A1 (zh) * 2019-12-11 2021-06-17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10807449U (zh) * 2019-12-31 2020-06-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1227775A1 (zh) * 2020-05-09 2021-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屏
CN212034216U (zh) * 2020-07-03 2020-11-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12492190A (zh) * 2020-12-17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820197A (zh) * 2021-02-05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卢如西;: "大屏幕触摸屏设计方法与实现",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no. 23, 1 December 2007 (2007-12-0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8327A1 (zh) * 2021-11-19 2023-05-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88327A1 (zh) 2023-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8281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11637919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906011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mpact camera module
CN106506742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EP3832797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30113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69866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210038782A (ko) 전자 장치
CN111064829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4125233A (zh) 电子设备
US11683970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853565B (zh) 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20092213A (ko) 표시 모듈 및 표시 장치
CN102436095B (zh) 透射式硅基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CN112017535A (zh) 显示设备
CN112071888B (zh) 显示屏、显示屏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2009576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220359682U (zh) 发光显示装置
US20230363219A1 (en) Display device
EP4326033A2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11868573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0629647U (zh) 感光组件和具有其的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KR20230045656A (ko) 표시 장치
KR20230100790A (ko)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3050324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