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2295B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2295B
CN114122295B CN202111419878.5A CN202111419878A CN114122295B CN 114122295 B CN114122295 B CN 114122295B CN 202111419878 A CN202111419878 A CN 202111419878A CN 114122295 B CN114122295 B CN 114122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ing wall
organic light
retaining
light emitting
wa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98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2295A (zh
Inventor
林千蔚
陈建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122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2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2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2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3Vertical spacers, e.g.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ling arrangement and th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6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compris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includ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基板、主动元件层、挡墙结构以及多个有机发光材料。主动元件层位于基板上。挡墙结构位于主动元件层上。挡墙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挡墙以及多个第二挡墙。至少一第一挡墙具有多个弧面,且包括亲水性材料。第二挡墙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且第二挡墙包括疏水性材料。挡墙结构具有多个开口。各开口的其中两侧由至少一第一挡墙的对应的两个弧面所定义,且各开口的另外两侧由对应的两个第二挡墙的相对两侧壁所定义。有机发光材料填入挡墙结构的开口中。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是一种电致发光的半导体元件,具有效率高、寿命长、不易破损、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相较于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不需要额外设置背光模块,由此减少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厚度。基于前述优点,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在市场上亟具竞争力。
目前,常见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包括蒸镀、涂布、喷墨等。随着消费者对画面解析度的需求越来越高,有机发光材料的工艺精度也越来越高。在沉积有机发光材料的时候,若有机发光材料不能均匀的分布,会导致显示画面不能达到预期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能改善有机发光材料与挡墙润湿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基板、主动元件层、挡墙结构以及多个有机发光材料。主动元件层位于基板上。挡墙结构位于主动元件层上。挡墙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挡墙以及多个第二挡墙。第一挡墙具有多个弧面,且包括亲水性材料。第二挡墙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且第二挡墙包括疏水性材料。第一挡墙部分重叠于第二挡墙。挡墙结构具有多个开口。各开口的其中两侧由第一挡墙的对应的两个弧面所定义,且各开口的另外两侧由对应的两个第二挡墙的相对两侧壁所定义。有机发光材料填入挡墙结构的开口中。
附图说明
图1A、图2A和图3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俯视示意图。
图1B、图2B和图3B分别是图1A、图2A和图3A的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1C、图2C和图3C分别是图1A、图2A和图3A的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1D、图2D和图3D分别是图1A、图2A和图3A的线C-C’的剖面示意图。
图4至图6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俯视示意图。
图6B是图6A的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6C是图6A的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6D是图6A的线C-C’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2:发光装置
10、20:主动元件基板
100:基板
110:主动元件层
112:主动元件
114:绝缘层
120、220:挡墙结构
122、222:第一挡墙
122a、222a:延伸部
122b、222b:弧面部
124:第二挡墙
130:第一电极
140:有机发光材料
142:第一有机发光材料
144:第二有机发光材料
146:第三有机发光材料
150:第二电极
A-A’、B-B’、C-C’:线
CS:弧面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O:开口
SW:侧壁
T1、T2:厚度
W1、W2:宽度
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3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俯视示意图。图1B至图3B分别是图1A至图3A的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1C至图3C分别是图1A至图3A的线B-B’的剖面示意图。图1D至图3D分别是图1A至图3A的线C-C’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考图1A至图1D,提供主动元件基板10。主动元件基板10包括基板100、主动元件层110、挡墙结构120。在本实施例中,主动元件基板10还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30。
主动元件层110位于基板100上。在本实施例中,主动元件层110包括多个主动元件112以及绝缘层114。主动元件112例如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114例如为单层或多层结构,且绝缘层114位于主动元件112上。
第一电极130位于主动元件层110上,且电性连接至主动元件层110。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电极130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一个主动元件112。
挡墙结构120位于主动元件层110上。挡墙结构120包括至少一第一挡墙122以及多个第二挡墙124。在本实施例中,挡墙结构120包括多个第一挡墙122以及多个第二挡墙124。第二挡墙124以及第一挡墙122分别沿着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延伸。
第一挡墙122位于主动元件层110的绝缘层114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墙122的相对两侧具有对应的多个弧面CS。各第一挡墙122部分重叠于多个第二挡墙124。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挡墙122包括交替排列的延伸部122a以及弧面部122b。延伸部122a重叠于对应的第二挡墙124,且各弧面部122b位于相邻的两个延伸部122a之间。每个弧面部122b的相对两侧皆为弧面CS。各第一挡墙122在对应的弧面CS的位置处的最小宽度W1小于各第一挡墙122在重叠于第二挡墙124的位置处的最小宽度W2。换句话说,弧面部122b的最小宽度小于延伸部122a的最小宽度W2。
第二挡墙124位于第一挡墙122上以及主动元件层110的绝缘层114上。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挡墙124横跨多个第一挡墙122的延伸部122a,且接触延伸部122a的侧面与顶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墙122接触第一电极130的侧面,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部分第二挡墙124接触第一电极130的侧面,并延伸至第一电极130的顶面上,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部分第一挡墙122以及部分第二挡墙124填入第一电极130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挡墙124的厚度T2大于第一挡墙122的厚度T1。举例来说,第二挡墙124的厚度T2大于1微米,且第一挡墙122的厚度T1小于1微米。
挡墙结构120具有多个开口O,各第一电极130位于挡墙结构120的对应的一个开口O的底部。各开口O的其中两侧由至少一第一挡墙122的对应的两个弧面CS所定义。在本实施例中,各开口O的其中两侧由相邻的两个第一挡墙122的对应的两个弧面CS所定义。各开口O的另外两侧由对应的两个第二挡墙124的相对两侧壁SW所定义。在各开口O中,对应的两个弧面CS与对应的两个第二挡墙124的相对两侧壁SW的夹角θ大于90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墙122的材料不同于第二挡墙124的材料。举例来说,第一挡墙122包括亲水性材料,且第二挡墙124包括疏水性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挡墙122的材料包括固化的正光刻胶,且第二挡墙124的材料包括固化的负光刻胶。
请参考图2A至图2D,形成多个有机发光材料140于第一电极130上。在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材料140填入挡墙结构120的开口O中。
在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材料140包括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且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挡墙124之间的有机发光材料140具有相同的颜色。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沿着第二方向D2排列,且在第二方向D2排列的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彼此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有机发光材料140的方法包括喷墨印刷(inkjet printing)。举例来说,通过喷头形成有机发光材料140于开口O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喷头沿着第一方向D1移动,使相同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140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例如分别为红色有机发光材料、绿色有机发光材料以及蓝色有机发光材料,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也可以是其他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且各自跨过多个第一挡墙122的弧面部122b。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挡墙122包括亲水性材料,相同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140较容易跨过第一挡墙122。同时,由于第二挡墙124包括疏水性材料,不同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140不容易跨过第二挡墙124,使不同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140不容易彼此混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弧面CS的设置,有机发光材料140与挡墙结构120的润湿效果得以提高。具体地说,通过弧面CS的设置,有机发光材料140不会因为第一挡墙122与第二挡墙124之间的夹角太小而难以填入第一挡墙122与第二挡墙124之间的夹角。
虽然在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各自以单层结构示出,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各自包括多层结构。
请参考图3A至图3D,形成第二电极150于有机发光材料140上。至此,发光装置1大致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50位于有机发光材料140上以及第二挡墙124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30与第二电极150中的至少一者为透明电极,使有机发光材料140发出之光线得以穿过第一电极130及/或第二电极150。
基于上述,弧面CS有助于提高有机发光材料140与挡墙结构120的润湿效果,由此可以增加有机发光材料140的均匀性,并提升发光装置1的显示效果。
图4至图6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俯视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6C是图6A的线B-B’的剖面示意图。图6D是图6A的线C-C’的剖面示意图。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图4至图6D的实施例沿用图1A至图3D的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请参考图4,提供主动元件基板20。主动元件基板20包括基板100、主动元件层110、挡墙结构220。在本实施例中,主动元件基板20还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30。
主动元件层110位于基板100上。在本实施例中,主动元件层110包括多个主动元件112以及绝缘层114。
第一电极130位于主动元件层110上,且电性连接至主动元件层110。
挡墙结构220位于主动元件层110上。挡墙结构220包括一个第一挡墙222以及多个第二挡墙1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墙222为一个连续的网状结构,且第一挡墙222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多个延伸部222a以及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的多个弧面部222b,其中相邻的两列延伸部222a之间有多个沿着第一方向D1排列的弧面部222b,且延伸部222a连接延伸部222a。第二挡墙124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
第一挡墙222位于主动元件层110的绝缘层114上。第一挡墙222的延伸部222a重叠于第二挡墙1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墙222的弧面部222b具有多个弧面CS。每个弧面部222b的相对两侧皆为弧面CS。
第二挡墙124位于第一挡墙222上以及主动元件层110的绝缘层114上。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挡墙124接触延伸部222a的侧面与顶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墙222接触第一电极130的侧面,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部分第二挡墙124接触第一电极130的侧面,并延伸至第一电极130的顶面上,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部分第一挡墙222以及部分第二挡墙124填入第一电极130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挡墙124的厚度大于第一挡墙222的厚度。举例来说,第二挡墙124的厚度大于1微米,且第一挡墙222的厚度小于1微米。
挡墙结构220具有多个开口O,各第一电极130位于挡墙结构220的对应的一个开口O的底部。各开口O的其中两侧由第一挡墙222的对应的两个弧面CS所定义。在本实施例中,各开口O的其中两侧由相邻的两个弧面部222b的对应的两个弧面CS所定义。各开口O的另外两侧由对应的两个第二挡墙124的相对两侧壁SW所定义。在各开口O中,对应的两个弧面CS与对应的两个第二挡墙124的相对两侧壁SW的夹角θ大于90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墙222的材料不同于第二挡墙124的材料。举例来说,第一挡墙222包括亲水性材料,且第二挡墙124包括疏水性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挡墙222的材料包括固化的正光刻胶,且第二挡墙124的材料包括固化的负光刻胶。
请参考图5,形成多个有机发光材料140于第一电极130上。在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材料140填入挡墙结构220的开口O中。
在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材料140包括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且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挡墙124之间的有机发光材料140具有相同的颜色。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沿着第二方向D2排列,且在第二方向D2排列的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彼此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发光材料142、第二有机发光材料14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146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且各自跨过多个第一挡墙222的弧面部222b。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挡墙222包括亲水性材料,相同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140较容易跨过第一挡墙222。同时,由于第二挡墙124包括疏水性材料,不同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140不容易跨过第二挡墙124,使不同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140不容易彼此混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弧面CS的设置,有机发光材料140与挡墙结构220的润湿效果得以提高。具体地说,通过面CS的设置,有机发光材料140不会因为第一挡墙222与第二挡墙124之间的夹角太小而难以填入第一挡墙222与第二挡墙124之间的夹角。
请参考图6A至图6D,形成第二电极150于有机发光材料140上。至此,发光装置2大致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50位于有机发光材料140上以及第二挡墙124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30与第二电极150中的至少一者为透明电极,使有机发光材料140发出的光线得以穿过第一电极130及/或第二电极150。
基于上述,弧面CS有助于提高有机发光材料140与挡墙结构220的润湿效果,由此可以增加有机发光材料140的均匀性,并提升发光装置2的显示效果。

Claims (8)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一基板;
一主动元件层,位于该基板上;
一挡墙结构,位于该主动元件层上,其中该挡墙结构包括:
至少一第一挡墙,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挡墙为一个连续的网状结构,该至少一第一挡墙具有多个延伸部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以及多个弧面部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且该至少一第一挡墙包括亲水性材料,各该第一挡墙包括沿着该第二方向交替排列的该延伸部的部分以及该弧面部,且各该弧面部位于相邻的两个该延伸部的部分之间,各该弧面部的最小宽度小于各该延伸部的最小宽度;以及
多个第二挡墙,各该第二挡墙沿着该第一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第二挡墙包括疏水性材料,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挡墙部分重叠于多个所述第二挡墙,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挡墙的多个该延伸部完全被该多个第二挡墙遮蔽,该至少一第一挡墙的该弧面部不被多个第二挡墙遮蔽,其中该挡墙结构具有多个开口,各该开口的其中相对两侧由该至少一第一挡墙的对应的两个弧面部所定义,且各该开口的另外相对两侧由对应的两个第二挡墙的相对两侧壁所定义,各该延伸部完全重叠于对应的该第二挡墙,该多个第二挡墙分别横跨该至少一第一挡墙的该多个延伸部且接触该多个延伸部的侧面与顶面,该多个延伸部的顶面被该多个第二挡墙完全包覆;以及
多个有机发光材料,填入该挡墙结构的多个所述开口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挡墙的材料包括固化的正光刻胶,且多个所述第二挡墙的材料包括固化的负光刻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多个所述有机发光材料包括第一有机发光材料、第二有机发光材料以及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且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挡墙之间的多个所述有机发光材料具有相同的颜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一第二方向上排列的该第一有机发光材料、该第二有机发光材料以及该第三有机发光材料彼此分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各该第二挡墙的厚度大于该至少一第一挡墙的厚度,各该第二挡墙的厚度大于1微米,且该至少一第一挡墙的厚度小于1微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各该开口中,该对应的两个弧面与该对应的两个第二挡墙的该相对两侧壁的夹角大于9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还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电性连接至该主动元件层,其中各该第一电极位于该挡墙结构的对应的一个开口的底部,且多个所述有机发光材料形成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上;以及
一第二电极,形成于多个所述有机发光材料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挡墙的部分填入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间隙。
CN202111419878.5A 2021-05-27 2021-11-26 发光装置 Active CN1141222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209A TWI779631B (zh) 2021-05-27 2021-05-27 發光裝置
TW110119209 2021-05-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2295A CN114122295A (zh) 2022-03-01
CN114122295B true CN114122295B (zh) 2024-02-06

Family

ID=80369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9878.5A Active CN114122295B (zh) 2021-05-27 2021-11-26 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4543A1 (zh)
CN (1) CN114122295B (zh)
TW (1) TWI7796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5788B (zh) * 2021-07-28 2022-05-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8221A (zh) * 2018-12-25 2019-04-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10047894A (zh) * 2019-04-24 2019-07-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202002276A (zh) * 2018-06-22 2020-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3728B2 (ja) * 2006-09-14 2009-09-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154032B2 (en) * 2007-07-23 2012-04-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JPWO2015072063A1 (ja) * 2013-11-12 2017-03-16 株式会社Joled 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CN110246876B (zh) * 2019-06-03 2021-07-0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层结构及显示装置
US11871610B2 (en) * 2021-05-13 2024-01-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ual bank structure for improved extraction from an emissive lay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002276A (zh) * 2018-06-22 2020-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9698221A (zh) * 2018-12-25 2019-04-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10047894A (zh) * 2019-04-24 2019-07-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84543A1 (en) 2022-12-01
CN114122295A (zh) 2022-03-01
TWI779631B (zh) 2022-10-01
TW202247452A (zh)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6413B (zh) Oled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776401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1921374B1 (ko) 고해상도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소자
CN111293152B (zh) 显示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US2024005555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905405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96870B (zh) 顯示裝置
KR102222998B1 (ko) 채널을 갖는 화소정의막이 구비된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13193024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5655346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US9748525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reduced in-plane variation
KR20210006567A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14122295B (zh) 发光装置
JP2010140790A (ja) 発光パネル及び発光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US20210011340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2009048851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3053967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911450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TWI765788B (zh) 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KR20210080925A (ko)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WO2020232927A1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TWI799058B (zh) 顯示基板及其製備方法
TWI723902B (zh) 顯示裝置
KR101096719B1 (ko) 유기 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803161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