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0927B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0927B
CN114120927B CN202111477471.8A CN202111477471A CN114120927B CN 114120927 B CN114120927 B CN 114120927B CN 202111477471 A CN202111477471 A CN 202111477471A CN 114120927 B CN114120927 B CN 1141209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trol
transistor
power supply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74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0927A (zh
Inventor
刘金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774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092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8929 priority patent/WO2023103023A1/zh
Priority to US17/621,748 priority patent/US11996057B2/en
Publication of CN114120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0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0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0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8Generation of voltages supplied to electrode drivers in a matrix display other than L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控制电路、电源芯片以及发光器件。其中,控制电路接入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信号以及第三电源信号。控制电路具有一控制信号输入端,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当控制信号为悬空状态时,控制电路用于在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信号以及第三电源信号的控制下输出使能信号。电源芯片具有一使能引脚,使能引脚接收使能信号,以在使能信号的控制下控制电源电压的输出。发光器件接入电源电压,并在电源电压的驱动下发光。本申请通过在背光模组中增设控制电路,使得背光模组在不连接系统芯片时,仍可以实现点亮功能,不需要单独设计点亮背光模组的生产治具,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产品由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组成。由于显示面板会存在放电不足导致的开机/关机画面异常的问题,通常通过调整背光模组的时序来规避此问题。具体的,要求背光模组相较于屏要后开先关,由此使得显示面板在开机或关机时的画面不会被消费者察觉。若要实现上述时序控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必须统一由SOC板(System on Chip,系统芯片)控制开关。
但是,如果产品方单独出售背光模组,在客户端才会组装SOC。若仍采用上述方式点亮背光模组,则需要单独设计点亮背光模组的生产治具,而且使用治具还存在接线的工序,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点亮独立的背光模组时,需要设计点亮背光模组的生产治具,增加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接入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信号以及第三电源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具有一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当所述控制信号信号端为悬空状态时,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信号以及所述第三电源信号的控制下输出使能信号;
电源芯片,所述电源芯片具有一使能引脚,所述使能引脚接收所述使能信号,所述电源芯片用于在所述使能信号的控制下控制电源电压的输出;
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接入所述电源电压,并在所述电源电压的驱动下发光。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信号以及所述第三电源信号,并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和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的电位、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信号以及所述第三电源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和所述第三电源信号,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一电源信号以及所述第三电源信号输出所述使能信号。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接入所述第三电源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二电源信号。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存储电容和第三电阻;
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接入所述第三电源信号,所述存储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电阻串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之间。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接入所述第三电源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使能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串接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和所述使能信号输出端之间。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上拉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使能信号包括第一使能信号和第二使能信号;
所述上拉单元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一使能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使能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接入所述第三电源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使能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接入所述第三电源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使能信号输出端。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输出多个所述使能信号,所述电源芯片至少设置为1个,每一所述电源芯片接入相应的所述使能信号。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
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处于悬空状态,所述使能信号为高电平,所述发光器件发光;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所述使能信号为高电平,所述发光器件发光;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下,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二电平,所述使能信号为低电平,所述发光器件关闭。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系统芯片以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系统芯片分别与所述显示面板以及所述背光模组连接。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控制电路、电源芯片以及发光器件。其中,当控制信号输入端为悬空状态时,控制电路可以在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信号以及第三电源信号的控制下输出使能信号。电源芯片具有一接收该使能信号的使能引脚,以在使能信号的控制下控制电源电压的输出。发光器件接入电源电压,并在电源电压的驱动下发光。本申请通过在背光模组中增设控制电路,使得背光模组在不连接系统芯片时,仍可以实现点亮功能,不需要单独设计点亮背光模组的生产治具,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控制电路的第一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控制电路的第二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背光模组中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和“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中,背光模组100包括控制电路10、电源芯片20以及发光器件30。控制电路10接入第一电源信号VCC1、第二电源信号VCC2以及第三电源信号VSS。控制电路10具有一控制信号输入端A。控制信号输入端A用于接收控制信号BL。当控制信号输入端A为悬空状态时,控制电路10用于在第一电源信号VCC1、第二电源信号VCC2以及第三电源信号VSS的控制下输出使能信号EN。电源芯片20具有一使能引脚N。使能引脚N用于接收使能信号EN。电源芯片20用于在使能信号EN的控制下控制电源电压VDD的输出。发光器件30接入电源电压VDD。发光器件30用于在电源电压VDD的驱动下发光。
其中,控制信号输入端A为悬空状态指的是控制信号输入端A没有接收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BL,也可以理解为控制信号BL不存在。也即,背光模组100没有外接SOC或者其它可以提供控制信号BL的生产治具。
其中,发光器件30可以设置为多个,具体根据背光模组100的尺寸以及发光亮度的需求进行设定。发光器件30可以是迷你发光二极管、微型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
本申请在背光模组100中增设了控制电路10。当背光模组100没有连接SOC,控制信号输入端A为悬空状态时,控制电路10仍可以在第一电源信号VCC1、第二电源信号VCC2以及第三电源信号VSS的控制下输出使能信号EN,进而实现背光模组100的点亮功能。由此,当背光模组100独立使用时,不需要单独设计点亮背光模组100的生产治具,也不需要进行使用治具时存在的接线工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了生产便利性。
在本申请中,通常情况下,当使能信号EN为高电平时,使能引脚N的电位被拉高,电源芯片20输出电源电压VDD。当使能信号EN为低电平时,使能引脚N的电位被拉低,电源芯片20不工作,也即不输出电源电压VDD。只有当电源芯片20输出电源电压VDD时,发光器件30才能在电源电压VDD的驱动下发光。当然,本申请并不限于此。电源芯片20也可以在低电平信号的触发下工作,以输出电源电压VDD,具体可根据电源芯片20的逻辑电路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以下实施例均以使能信号EN为高电平时,电源芯片20输出电源电压VDD为例进行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背光模组100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控制信号输入端A处于悬空状态,使能信号EN为高电平,电源芯片20输出电源电压VDD,发光器件30发光。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控制信号输入端A接入控制信号BL,且控制信号BL为第一电平,使能信号EN为高电平,电源芯片20输出电源电压VDD,发光器件30发光。在第三工作状态下,控制信号输入端A接入控制信号BL,且控制信号BL为第二电平,使能信号EN为低电平,电源芯片20处于非工作状态,发光器件30关闭。
其中,当第一电平为高电平时,第二电平为低电平。当第一电平为低电平时,第二电平为高电平。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的电压值可根据控制电路10的电路结构设定,具体将在以下实施例中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知,在本申请中,当不接入外界的控制信号BL时,背光模组100可以实现独立点亮。当接入外界提供的控制信号BL时,背光模组100也可以在控制信号BL的触发下点亮或者关闭,从而增加了背光模组100的应用场景,改善了背光模组100的工作性能。此外,当不接入外界的控制信号BL时,只需要断开第一电源信号VCC1和第二电源信号VCC2,即可实现背光模组100的关闭。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中,控制电路10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01和第二控制模块102。
其中,第一控制模块101接入第一电源信号VCC1、第二电源信号VCC2以及第三电源信号VSS,并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控制信号输入端A。第一控制模块101用于基于控制信号输入端A的电位、第一电源信号VCC1、第二电源信号VCC2以及第三电源信号VCC3控制第一节点Q的电位。
第二控制模块102接入第一电源信号VCC1和第三电源信号VSS,并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第二控制模块102用于基于第一节点Q的电位、第一电源信号VCC1以及第三电源信号VSS输出使能信号EN。
具体的,请参阅图3,图3是图2所示的控制电路的第一电路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模块101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
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控制信号输入端A。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接入第三电源信号VSS。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入第一电源信号VCC1。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第二电源信号VCC2。
第二控制模块102包括第二晶体管T2和第四电阻R4。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接入第三电源信号VSS。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以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使能信号输出端B。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入第一电源信号VCC1。
结合图1和图3,当控制信号输入端A处于悬空状态时,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源信号VCC2的上拉作用下,控制信号输入端A的电位被拉高。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电位升高,第一晶体管T1打开。第三电源信号VSS通过第一晶体管T1传输至第一节点Q。第一节点Q的电位被拉低。第二晶体管T2关闭。在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源信号VCC1的上拉作用下,使能信号输出端B的电位被拉高。也即,控制电路10输出的使能信号EN为高电平。电源芯片20在使能信号EN的触发下输出电源电压VDD。发光器件30在电源电压VDD的驱动下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过程中,第一电源电压VCC1和第二电阻R2对第一节点Q的电位存在上拉效果。但是,由于第三电源信号VSS的电位更低,因此当第一晶体管T1打开时,第一节点Q的电位被拉低至低电位。
当控制信号输入端A接入控制信号BL,且控制信号BL为高电平时,控制信号输入端A的电位为高电位。第一晶体管T1打开。第三电源信号VSS通过第一晶体管T1传输至第一节点Q。第一节点Q的电位被拉低。第二晶体管T2关闭。在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源信号VCC1的上拉作用下,使能信号输出端B的电位被拉高。也即,控制电路10输出的使能信号EN为高电平。电源芯片20在使能信号EN的触发下输出电源电压VDD。发光器件30在电源电压VDD的驱动下发光。
当控制信号输入端A接入控制信号BL,且控制信号BL为低电平时,第一晶体管T1关闭。在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源电压VCC1的上拉作用下,第一节点Q的电位被拉高。第二晶体管T2打开。第三电源信号VSS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使能信号输出端B。使能信号输出端B的电位被拉低。也即,控制电路10输出的使能信号EN为低电平。电源芯片20在使能信号EN的触发下处于非工作状态,不输出电源电压VDD。发光器件30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过程中,第二电源电压VCC2和第一电阻R1对控制信号输入端A的电位存在上拉效果。但是,由于控制信号BL的电位更低,因此当控制信号BL为低电平时,控制信号输入端A的电位被拉低至低电位。同理,第一电源电压VCC1和第四电阻R4也对使能信号输出端B的电位存在上拉效果。但是,由于第三电源信号VSS的电位更低,因此当第二晶体管T2打开时,使能信号输出端B的电位被拉低至低电位。
本申请中所采用的晶体管可以包括P型晶体管和/或N型晶体管两种。其中,P型晶体管在栅极为低电平时导通,在栅极为高电平时截止。N型晶体管为在栅极为高电平时导通,在栅极为低电平时截止。此外,本申请中采用的晶体管可以为薄膜晶体管或场效应管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器件,由于这里采用的晶体管的源极、漏极是对称的,所以其源极、漏极是可以互换的。在本申请中,为区分晶体管除栅极之外的两极,将其中一极称为源极,另一极称为漏极。按附图中的形态规定开关晶体管的中间端为栅极、信号输入端为源极、输出端为漏极。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施例中的晶体管均以N型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4,图4是图2所示的控制电路的第二电路结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控制电路1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还包括存储电容C1和第三电阻R3。
具体的,存储电容C1的一端接入第三电源信号VSS。存储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在一起。第三电阻R3串接于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和控制信号输入端A之间。
其中,存储电容C1主要起到滤波的作用。在背光模组100中,由于控制信号BL的走线较长,受到的干扰更多。在控制电路10中加入存储电容C1,可防止异常的杂讯干扰,提高控制电路10的稳定性。第三电阻R3串接在信号路径上,主要起到降低驱动电流的作用。从而避免控制信号BL电压过大时,产生的大电流损伤第一晶体管T1。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102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串接于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和使能信号输出端B之间。
同理,第五电阻R5串接在信号路径上,主要起到降低驱动电流的作用。避免电路中的异常大电流影响控制电路10正常工作。
在本申请中,第一电源信号VCC1的电压值可以是5V(伏特)。第二电源信号VCC2的电压值可以是3.3V。当然,本申请并不限于此。第三电源信号VSS的电位可以为接地端的电位。当然,可以理解地,第三电源信号VSS的电位还可以为其它电位。
在本申请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为上拉电阻,其电阻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其中,若阻值过小,由公式功耗P=U2/R可知,静态功耗过高。若阻值过大,分压原理会导致上拉的网络实际获得的电压过低,无法保证获得高电平。而电阻通常是有标称值的,例如1K(1K等于1000欧姆)、4.7K、10K等。因此,本申请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可以是1K、4.7、10K等,但并不限于此。第三电阻R3以及第五电阻R5的电阻值可以是22欧姆。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背光模组100还包括LED驱动芯片40。LED驱动芯片40与发光器件30连接。
其中,在背光模组100中,LED驱动芯片40内设有驱动电路,以与电源电压VDD相配合,驱动发光器件30发光。此外,LED驱动芯片40内还设有恒流源,用于恒流控制,以保证流经发光器件30的电流恒定。从而使得背光模组100发光均匀。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三电路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述的背光模组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输出多个使能信号。电源芯片20设置为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以电源芯片20设置为2个为例进行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其中,每一电源芯片20均需要接入相应的使能信号EN,以控制电源电压VDD的输出。比如,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芯片20设置为2个。控制电路10在控制信号BL、第一电源信号VCC1、第二电源信号VCC2以及第三电源信号VSS的控制下输出第一使能信号EN1和第二使能信号E2。其中一个电源芯片20的使能引脚N接入第一使能信号EN1。另一个电源芯片20的使能引脚N接入第二使能信号E2。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图6和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当背光模组100中的发光器件30较多时,电源芯片20的负载较大。一个电源芯片20不能完全驱动所有发光器件30正常发光。因此,需要在背光模组100中设置多个电源芯片20,分别提供电源电压VDD至相应的发光器件30,以提高背光模组100的驱动效率。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8,图8是图6所示的背光模组中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模块101的电路结构可参阅图3或图4所示的控制电路10中的第一控制模块101的电路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二控制模块102包括上拉单元1021、第一控制单元1022和第二控制单元1023。使能信号EN包括第一使能信号EN1和第二使能信号EN2。
具体的,上拉单元1021包括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入第一电源信号VCC1。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一使能信号输出端C。
第一控制单元1022包括第二晶体管T2。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接入第三电源信号VSS。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电性连接于第一使能信号输出端C。
第二控制单元1023包括第三晶体管T3。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接入第三电源信号VSS。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电性连接于第二使能信号输出端D。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可以通过第一使能信号输出端C输出第一使能信号EN1,以及通过第二使能信号输出端D输出第二使能信号EN2。由此,可在背光模组100中设置两个电源芯片20,以提高背光模组100的驱动能力。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单元1022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串接于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和使能信号输出端B之间。第二控制单元1023还包括第六电阻R6。第六电阻R6串接于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和第二使能信号输出端D之间。
其中,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串接在信号路径上,主要起到降低驱动电流的作用。避免电路中的异常大电流影响控制电路10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申请其它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可以包括更多个控制单元。每一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与第一控制单元1022或第二控制单元1023的电路结构相同。从而使得控制电路10可以输出更多个使能信号EN,以控制更多个电源芯片20工作,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具体可参阅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中,显示装置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播放器、个人计算机(PC)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的,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1000包括背光模组100、显示面板200以及系统芯片300。系统芯片300分别与显示面板200以及背光模组100连接。系统芯片300用于提供控制信号BL至背光模组100,以控制背光模组100的点亮或关闭。系统芯片300还用于提供图像数据至显示面板200,使得显示面板200显示相应的画面。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中,背光模组100中增设了控制电路。当背光模组100连接系统芯片300时,可以在系统芯片300输出的控制信号BL的控制下点亮或关闭。当背光模组100没有连接系统芯片300,控制信号输入为悬空状态,也即背光模组100未接入控制信号BL时,仍可以实现背光模组100的点亮功能。由此,当背光模组100独立使用时,不需要单独设计点亮背光模组100的生产治具,也不需要进行使用治具时存在的接线工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了生产便利性。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电路,具有一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接入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入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接入第三电源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和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接入所述第三电源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均电性连接于使能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所述使能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使能信号;
电源芯片,所述电源芯片具有一使能引脚,所述使能引脚接收所述使能信号,所述电源芯片用于在所述使能信号的控制下控制电源电压的输出;
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接入所述电源电压,并在所述电源电压的驱动下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存储电容和第三电阻;
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接入所述第三电源信号,所述存储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电阻串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串接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和所述使能信号输出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上拉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使能信号包括第一使能信号和第二使能信号;
所述上拉单元包括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使能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使能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所述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接入所述第三电源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使能信号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输出多个所述使能信号,所述电源芯片至少设置为1个,每一所述电源芯片接入相应的所述使能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
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处于悬空状态,所述使能信号为高电平,所述发光器件发光;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所述使能信号为高电平,所述发光器件发光;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下,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二电平,所述使能信号为低电平,所述发光器件关闭。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系统芯片以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系统芯片分别与所述显示面板以及所述背光模组连接。
CN202111477471.8A 2021-12-06 2021-12-0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1209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7471.8A CN114120927B (zh) 2021-12-06 2021-12-0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CT/CN2021/138929 WO2023103023A1 (zh) 2021-12-06 2021-12-1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7/621,748 US11996057B2 (en) 2021-12-06 2021-12-16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7471.8A CN114120927B (zh) 2021-12-06 2021-12-0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0927A CN114120927A (zh) 2022-03-01
CN114120927B true CN114120927B (zh) 2023-03-28

Family

ID=8036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7471.8A Active CN114120927B (zh) 2021-12-06 2021-12-0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96057B2 (zh)
CN (1) CN114120927B (zh)
WO (1) WO20231030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9740A (zh) * 2022-04-19 2022-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时序控制电路、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206249A (zh) * 2022-07-28 2022-10-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3340B1 (en) * 2002-09-03 2005-11-08 Nvidia Corporation Graphics processor and system with microcontroller for programmable sequencing of power up or power down operations
KR20100034873A (ko) * 2008-09-25 2010-04-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그것의 구동 방법
CN101441860B (zh) * 2008-12-22 2010-11-10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cd电源启动的控制装置
TWI416482B (zh) * 2009-02-04 2013-11-21 Innolux Corp 顯示裝置、顯示模組及顯示模組的驅動方法
JP2013142869A (ja) * 2012-01-12 2013-07-22 Sharp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665325B (zh) * 2012-04-12 2015-03-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 led 背光驱动电路、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95547B (zh) * 2013-05-08 2015-05-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3745691B (zh) * 2013-11-29 2015-12-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驱动电路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5222422A (ja) * 2014-04-28 2015-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252840B (zh) * 2014-09-11 2017-01-18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
CN104505030B (zh) * 2014-12-24 2017-12-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101550B (zh) * 2015-08-10 2019-06-11 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的驱动控制电路
CN106710531B (zh) * 2017-01-19 2019-11-0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控制电路及电子装置
CN108574260A (zh) * 2017-03-10 2018-09-25 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电源保护电路及车载设备
CN108665859B (zh) * 2018-08-01 2023-12-29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源控制电路及背光源
CN208724068U (zh) * 2018-09-28 2019-04-09 深圳市鼎盛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启动电路
CN109461415B (zh) * 2018-11-12 2020-10-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09377952B (zh) * 2018-11-12 2020-05-2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和显示器
CN109410868B (zh) * 2018-12-06 2020-10-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驱动装置
CN110379373B (zh) * 2019-06-14 2021-03-09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2185305B (zh) * 2019-07-04 2022-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控制装置、背光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648635B (zh) * 2019-10-31 2021-01-15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关闭电路和显示装置
CN211455262U (zh) * 2020-03-27 2020-09-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3012652B (zh) * 2021-03-09 2022-11-0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0927A (zh) 2022-03-01
WO2023103023A1 (zh) 2023-06-15
US20240029662A1 (en) 2024-01-25
US11996057B2 (en)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20927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31804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unit structur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unit circuit
US10649509B2 (en)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detecting whether a power cable is abnormally connected
US10741142B1 (en) Current mode digitally variable resistor or programmable VCOM
CN114170959A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08962180B (zh) 伽马切换电路和液晶显示装置
US20210256927A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screen flickering, drive circuit 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4141204B (zh) 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20220366848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09949742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US20170053595A1 (en) Pixel circuit
CN113936586B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US20090213129A1 (en) Storage Unit and Storage Module for Storing EDID
CN113257178B (zh) 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US11715403B2 (en) Level conversion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US11250754B2 (en) Driving circuit with multiple stage registers performing voltage regulation
CN110970079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US20110148848A1 (en) Output driver of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device
CN220604307U (zh) 像素电路和包括该像素电路的显示装置
CN111083831B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KR100411394B1 (ko) 메모리장치의 데이터출력회로
CN219642521U (zh) 扫描电路和显示面板
US20230096851A1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light-emitting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708825A (zh) 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KR20220054866A (ko) 디스플레이 구동칩,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장치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