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1090A - 一种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11090A CN114111090A CN202111364248.2A CN202111364248A CN114111090A CN 114111090 A CN114111090 A CN 114111090A CN 202111364248 A CN202111364248 A CN 202111364248A CN 114111090 A CN114111090 A CN 1141110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itioning system
- oil return
- air conditioning
- temperature
- throttling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0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OIGNJSKKLXVSLS-VWUMJDOOSA-N prednisol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2(C)[C@H]3[C@@H](O)C[C@](C)([C@@](CC4)(O)C(=O)CO)[C@@H]4[C@@H]3CCC2=C1 OIGNJSKKLXVSLS-VWUMJDOO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 F25B31/004—Lubrication oil recirculating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压缩机(1)的排气口,经油分离器(2)后,一方面连通至四通阀(3),另一方面连通至回油毛细管组件(8);四通阀(3),分别连通至室内换热器(4)和室外换热器(15);变频模块组件(11),设置在室内换热器(4)和室外换热器(15)直接的管路中;散热器(112),设置在变频模块组件(11)的散热区域;回油毛细管组件(8),嵌入在散热器(112)中。该方案,通过利用变频模块产生的热量加热回油毛细管组件里面的润滑油,提高回油毛细管内油温,至少能够避免发生油堵而导致压缩机启动初期缺油磨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带回油组件的变频模块散热器及其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制冷剂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升高。低温变频热泵系统中,会配有油分离器,需要保证润滑油能及时从油分离器返回压缩机,以避免压缩机缺油损坏。但是压缩机在超低温启动过程中,由于回油毛细管中的温度接近环境温度,粘度特别大会堵塞回油毛细管,使得润滑油难以通过回油毛细管回到压缩机,造成压缩机短时间缺油,使压缩机磨损。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低温工况下压缩机启动时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油因粘度大堵塞回油毛细管,引起压缩机短时缺油磨损的问题,达到通过利用变频模块产生的热量加热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润滑油,提高回油毛细管内油温,避免发生油堵而导致压缩机启动初期缺油磨损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中,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包括:变频模块组件、散热器和回油毛细管组件;其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经所述油分离器后,一方面连通至所述四通阀,另一方面连通至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所述四通阀,分别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变频模块组件,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直接的管路中;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变频模块组件的散热区域;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嵌入在所述散热器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和第三节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变频模块组件之间的管路中;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在的管路,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变频模块组件所在的管路并联;所述第三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变频模块组件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三节流元件中的至少之一,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于不同的运行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闪蒸器和补气阀;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所述闪蒸器,设置在所述变频模块组件与所述第三节流元件之间的管路中;所述补气阀,设置在所述闪蒸器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以S形的弯曲形式,嵌入到所述变频模块组件的散热器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位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媒管与所述变频模块组件的元器件之间。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
与上述空调系统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系统启动之前,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环境温度,并获取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的回油出口温度;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启动设定的回油加热模式,之后确定所述空调系统是否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和/或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二回油降温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空调系统是否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包括:在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或所述变频模块组件的模块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退出所述回油加热模式,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在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变频模块组件的模块温度小于第三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继续运行于所述回油加热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或设定的第二回油降温模式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设定运行时间、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若所述变频模块组件的模块温度小于或等于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之和、且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之和,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防凝露模式;直至所述变频模块组件的模块温度大于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之和、或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大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之和,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退出设定的防凝露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和第三节流元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回油加热模式,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处于全关状态,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处于自动调节状态;和/或,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回油降温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为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当前调节开度,并调节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度为全关状态;和/或,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二回油降温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二回油降温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处于自动调节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处于全关状态;和/或,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防凝露模式,包括:在所述防凝露模式下,制冷模式时调节所述第三节流元件的开度,在制热模式下调节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在变频模块散热器上嵌入回油毛细管,将回油毛细管和冷媒散热的变频模块散热器相结合,引入回油加热和回油降温的控制模式,在机组启动初期,进入回油加热模式,变频模块组件11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可对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润滑油加热;从而,通过利用变频模块产生的热量加热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润滑油,提高回油毛细管内油温,避免发生油堵而导致压缩机启动初期缺油磨损。
并且,本发明的方案,在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进入回油降温模式,变频模块散热器对回油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的润滑油降温,降低进入压缩机吸气口的油温,提高制冷剂循环的质量流量,提升热泵系统的性能。另外,本发明的方案,回油毛细管对变频模块散热器进行反向加热,避免变频模块所在区域散热器过度冷却产生冷凝水而使元器件113短路烧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变频模块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变频模块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b)为(a)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控制策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压缩机;2-油分离器;3-四通阀;4-室内换热器;5-气液分离器;6-回油出口感温包;7-第一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A);8-回油毛细管组件;9-模块感温包;10-第二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B);11-变频模块组件;12-闪蒸器;13-补气阀;14-第三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C);15-室外换热器;16-室外环境感温包;111-冷媒管;112-变频模块散热器;113-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低温工况下压缩机启动时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油因粘度大堵塞回油毛细管,引起压缩机短时缺油磨损的问题。相关方案中,通过把排气管布置在油分(即油分离器)里面,利用排气的热量加热油分离器中的润滑油,此种方式无法加热毛细管中的润滑油,且低温启动时由于排气温度较低,油分离器里面的油短时间无法快速加热。
此外,低温变频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从油分离器中分离,此时润滑油的温度是高温的。润滑油经过回油毛细管进入压缩机吸气口,与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气体混合后,润滑油加热制冷剂气体,使制冷剂气体温度升高,导致制冷剂吸气比容增大,降低了制冷剂循环的质量流量,影响热泵系统的性能。
低温变频热泵系统中,变频模块元器件会采用冷媒散热,但容易出现元器件因过度冷却产生凝露使元器件113短路烧坏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阀3、室内换热器4和室外换热器15。所述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包括:变频模块组件11、散热器112和回油毛细管组件8。
其中,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经所述油分离器2后,一方面连通至所述四通阀3,另一方面连通至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8。
所述四通阀3,分别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4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5。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4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5直接的管路中。
所述散热器112,设置在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散热区域。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8,嵌入在所述散热器112中。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一种带回油组件的变频模块散热器及其空调系统,通过把回油毛细管和冷媒散热的变频模块散热器相结合,在机组启动初期,变频模块组件11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可对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润滑油加热,避免回油毛细管内油堵引起压缩机启动初期缺油磨损,至少解决低温工况下压缩机启动时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油因粘度大堵塞回油毛细管,引起压缩机短时缺油磨损的问题。
相关方案中的冷媒散热器是只有冷媒管贴合在变频模块散热器上,而本发明的方案,是把回油毛细管组件8嵌在变频模块散热器112中间,给驱动板散热的同时可实现油和冷媒换热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7、第二节流元件10和第三节流元件14。
其中,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4与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之间的管路中。
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0所在的管路,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和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所在的管路并联。
所述第三节流元件14,设置在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5之间的管路中。
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0与所述第三节流元件14中的至少之一,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于不同的运行模式。
相关方案主要用于制冷循环降低驱动模块温度,通过调节电磁阀控制调节范围,而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回油管路与电子膨胀阀配合调节,且热量可利用,更具优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5、闪蒸器12和补气阀13。
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5,设置在所述四通阀3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
所述闪蒸器12,设置在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与所述第三节流元件14之间的管路中。
所述补气阀13,设置在所述闪蒸器12与所述压缩机1的补气口之间。
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阀3、室内换热器4、气液分离器5、回油出口感温包6、第一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A)7、回油毛细管组件8、模块感温包9、第二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B)10、变频模块组件11、闪蒸器12、补气阀13、第三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C)14、室外换热器15、室外环境感温包16。
参见图2所示的例子,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1产生的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油分离器2,之后经过四通阀3进入室内换热器4冷凝为中温中压的液体,之后分两路:一路经过电子膨胀阀7、以及变频模块组件11后直接进入闪蒸器12,另一路经过电子膨胀阀10后直接进入闪蒸器12。从闪蒸器12出来的制冷剂分两路:一路经过电子膨胀阀14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5蒸发,再经过四通阀3进入气液分离器5,最后回到压缩机1的吸气口。另一路经过补气阀13进入压缩机1的补气口。油分离器2底部有一路回油毛细管组件8,嵌入在变频模块组件11里面,再回到压缩机1吸气管路上。在回油毛细管组件8的出口设置回油出口感温包6,用于检测回油毛细管组件8的出口温度,在变频模块组件11上设置模块感温包9,检测变频模块组件11的温度,在室外换热器15上设置室外环境感温包16,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同理,制冷模式下的循环是相反的。
相关方案中,没有把回油毛细管组件8通过变频模块散热器112,无法实现对回油毛细管组件里面的油进行加热或冷却。而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实现对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油进行加热或降温控制。此外回油毛细管组件8的热量反向加热散热模块,避免变频模块组件所在区域散热器112的温度较低,产生冷凝水而使元器件113短路烧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8以S形的弯曲形式,嵌入到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散热器112的内部。
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变频模块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变频模块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b)为(a)的A-A向剖视图。如图3所示,回油毛细管组件8以蛇形的形式,嵌入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散热器(即变频模块散热器)112里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8,位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媒管(111)与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元器件(113)之间。
如图3所示,回油毛细管组件8的上方是冷媒管111,冷媒管111和空调系统连接、且成U型状态。回油毛细管组件8的下方是元器件113、以及模块感温包9。通过在变频模块散热器112的中间嵌入一层回油毛细管组件8,可以确保元器件113不会被过度冷却,保证控制器的正常运行。
元器件113是变频模块,是压缩机驱动板上需要散热的元器件,比如IPM模块,IGBT模块,作用是驱动压缩机运行。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变频模块散热器上嵌入回油毛细管,将回油毛细管和冷媒散热的变频模块散热器相结合,引入回油加热和回油降温的控制模式,在机组启动初期,进入回油加热模式,变频模块组件11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可对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润滑油加热。从而,通过利用变频模块产生的热量加热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润滑油,提高回油毛细管内油温,避免发生油堵而导致压缩机启动初期缺油磨损。并且,本发明的方案,在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进入回油降温模式,变频模块散热器对回油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的润滑油降温,降低进入压缩机吸气口的油温,提高制冷剂循环的质量流量,提升热泵系统的性能。另外,本发明的方案,回油毛细管对变频模块散热器进行反向加热,避免变频模块所在区域散热器过度冷却产生冷凝水而使元器件113短路烧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的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
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变频模块散热器上嵌入回油毛细管,将回油毛细管和冷媒散热的变频模块散热器相结合,引入回油加热和回油降温的控制模式,在回油加热模式下变频模块组件11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可对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润滑油加热,避免回油毛细管内油堵引起压缩机启动初期缺油磨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系统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30。
在步骤S110处,在所述空调系统启动之前,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环境温度,并获取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8的回油出口温度。
在步骤S120处,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启动设定的回油加热模式,之后确定所述空调系统是否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20中确定所述空调系统是否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包括:在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或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模块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退出所述回油加热模式,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在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模块温度小于第三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继续运行于所述回油加热模式。
在步骤S130处,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和/或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二回油降温模式。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一种带回油组件的变频模块散热器及其空调系统,通过把回油毛细管和冷媒散热的变频模块散热器相结合,引入回油加热和回油降温的控制模式,一是在机组启动初期,进入回油加热模式,变频模块组件11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可对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润滑油加热,避免回油毛细管内油堵引起压缩机启动初期缺油磨损,解决低温工况下压缩机启动时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油因粘度大堵塞回油毛细管,引起压缩机短时缺油磨损的问题。二是在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进入回油降温模式,变频模块散热器对回油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的润滑油降温,降低进入压缩机吸气口的油温,提高制冷剂循环的质量流量,提升热泵系统的性能,解决回油温度较高导致热泵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三是回油毛细管对变频模块散热器进行反向加热,避免变频模块所在区域散热器过度冷却产生冷凝水而使元器件113短路烧坏,解决变频模块所在区域的散热器因过度冷却产生凝露水,使元器件113短路烧坏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0至步骤S130中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或设定的第二回油降温模式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压缩机1的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设定运行时间、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若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模块温度小于或等于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之和、且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之和,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防凝露模式。直至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模块温度大于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之和、或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大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之和,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退出设定的防凝露模式。
图4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控制策略示意图。如图4所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机组启动前,当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外和回油毛细管组件8的回油出口温度T油出。
步骤2、判断室外环境温度T外和回油毛细管组件8的回油出口温度T油出是否满足:T外≤Ta且T油出≤Ta。若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
步骤3、当T外≤Ta且T油出≤Ta时,机组启动回油加热模式。Ta为室外温度设定值,取值范围为-10℃~-5℃。
步骤31、当检测回油毛细管组件8的回油出口温度T油出≥Tb或变频模块组件11的模块温度T模≥Tc时,机组退出回油加热模式,进入第一回油降温模式。
当回油毛细管组件8的回油出口温度T油出<Tb且变频模块组件11的模块温度T模<Tc时,机组一直运行回油加热模式。Tb为回油出口温度设定值,Tb取值范围为10℃~20℃,Tc为模块温度设定值,取值范围为70~80℃。
步骤4、机组启动前,当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外>Ta或T油出>Ta时,机组直接进入第二回油降温模式。
进入回油降温模式(包括第一回油降温模式和第二回油降温模式)后,冷媒同时对变频模块组件11和回油毛细管组件8进行降温。由于回油毛细管组件8处于变频模块组件11和冷媒管111之间(如图2所示),在散热器(即变频模块散热器112)的中间形成一层发热层,该热量是由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的油散发出来的,确保冷媒不是直接对变频模块组件11降温,避免变频模块组件11所在区域散热器(即变频模块散热器112)过度冷却产生冷凝水而使元器件113短路烧坏。
进入第一回油降温模式或第二回油降温模式后,检测压缩机1运行时间T运,当T运≥T运设时,第一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A)7或第三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C)14进行防凝露调节。
步骤41、当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外≥Td时,判断机组处于容易凝露环境中,启动防凝露控制检测。Td为凝露环温设定值,Td取值范围为10-20℃。当T模≤T外+Tn且T油出≤T外+Tn+5时,判断变频模块散热器存在凝露风险,进入防凝露控制,其中Tn为凝露外环修正值,取值范围5-15℃,第一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A)7或第三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C)14按照如下控制:
F=F1+△F,其中F为电子膨胀阀下一开度,F1为电子膨胀阀当前开度,△F为开度变化量。
△F=m*(T外+Tn-T模+1),其中m电子膨胀阀调节参数,取值范围2-5。
T调时间后再次检测T模和T油出是否满足T模≤T外+Tn且T油出≤T外+Tn+5的条件。T调为电子膨胀阀调节间隔时间,取值范围2-5min。如果满足,再对第一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A)7或第三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C)14进行上述调节,如此循环,直到检测T模>T外+Tn或T油出>T外+Tn+5的条件,退出防凝露控制。
当检测T外<Td时,判断机组不会处于凝露环境中,机组不会进入防凝露控制。
当机组关机再次启动运行前,再次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外和回油出口温度T油出,判断机组进入的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7、第二节流元件10和第三节流元件14的情况下:
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回油加热模式,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处于全关状态,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0处于自动调节状态。
具体地,在回油加热模式下,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A)7处于全关状态,第二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B)10处于自动调节状态,此时冷媒不经过变频模块组件11的散热器和第一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A)7,只经过第二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B)10。当风机和压缩机1启动后,变频模块组件11发出的热量传递到变频模块散热器112,对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油进行加热,提高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油温,降低油的粘度,保证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的油可以顺畅流动,避免因油温过低发生油堵。
和/或,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回油降温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的开度为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0的当前调节开度,并调节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0的开度为全关状态。
具体地,当机组进入第一回油降温模式,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A)7为第二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B)10的当前调节开度,同时调节第二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B)10的开度为全关状态,两个电子膨胀阀同时反向调节,保证电子膨胀阀调节的同时系统的冷媒流量不变。此时冷媒经过变频模块散热器和第一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A)7,不经过第二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B)10,冷媒对变频模块组件11以及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油进行降温。反向调节,比如膨胀阀A是全开,膨胀阀B是全关,反向调节时,两个电子膨胀阀同时调节,膨胀阀A同时关闭,膨胀阀B同时全开。
和/或,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二回油降温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二回油降温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处于自动调节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处于全关状态。
具体地,在第二回油降温模式下,第一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A)7处于自动调节状态,第二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B)10处于全关状态。此时冷媒经过变频模块散热器和第一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A)7,不经过第二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B)10,冷媒对变频模块组件11以及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油进行降温。
和/或,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防凝露模式,包括:在所述防凝露模式下,制冷模式时调节所述第三节流元件的开度,在制热模式下调节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
具体地,进行防凝露控制时,其中制冷模式时调节第三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C)14,制热模式时调节第一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A)7。如果检测压缩机运行时间T运<T运设,则继续检测压缩机运行时间。T运设为压缩机运行时间设定值,取值范围15-30min。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在变频模块散热器上嵌入回油毛细管,使机组启动时变频模块产生的热量加热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润滑油,提高回油毛细管内油温,避免发生油堵而导致压缩机启动初期缺油磨损。同时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回油毛细管组件8的热量反向加热散热模块,避免变频模块所在区域散热器的温度较低,产生冷凝水而使元器件113短路烧坏。另外,通过利用变频模块散热器上的冷媒管,冷却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面的润滑油,降低进入压缩机吸气口的油温,减少制冷剂吸气比容,提高制冷剂循环的质量流量,进一步提升热泵系统的性能。
由于本实施例的方法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空调系统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变频模块散热器上嵌入回油毛细管,将回油毛细管和冷媒散热的变频模块散热器相结合,引入回油加热和回油降温的控制模式,在回油降温模式下变频模块散热器对回油回油毛细管组件8里的润滑油降温,降低进入压缩机吸气口的油温,提高制冷剂循环的质量流量。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阀(3)、室内换热器(4)和室外换热器(15);所述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包括:变频模块组件(11)、散热器(112)和回油毛细管组件(8);其中,
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经所述油分离器(2)后,一方面连通至所述四通阀(3),另一方面连通至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8);
所述四通阀(3),分别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4)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5);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4)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5)直接的管路中;
所述散热器(112),设置在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散热区域;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8),嵌入在所述散热器(1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7)、第二节流元件(10)和第三节流元件(14);其中,
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4)与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之间的管路中;
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0)所在的管路,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和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所在的管路并联;
所述第三节流元件(14),设置在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5)之间的管路中;
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0)与所述第三节流元件(14)中的至少之一,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于不同的运行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5)、闪蒸器(12)和补气阀(13);其中,
所述气液分离器(5),设置在所述四通阀(3)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
所述闪蒸器(12),设置在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与所述第三节流元件(14)之间的管路中;
所述补气阀(13),设置在所述闪蒸器(12)与所述压缩机(1)的补气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8)以S形的弯曲形式,嵌入到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散热器(11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8),位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媒管(111)与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元器件(113)之间。
6.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空调系统启动之前,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环境温度,并获取所述回油毛细管组件(8)的回油出口温度;
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启动设定的回油加热模式,之后确定所述空调系统是否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
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和/或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二回油降温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空调系统是否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包括:
在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或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模块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退出所述回油加热模式,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
在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模块温度小于第三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继续运行于所述回油加热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或设定的第二回油降温模式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压缩机(1)的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设定运行时间、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若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模块温度小于或等于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之和、且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之和,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防凝露模式;直至所述变频模块组件(11)的模块温度大于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之和、或所述回油出口温度大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之和,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退出设定的防凝露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7)、第二节流元件(10)和第三节流元件(14)的情况下:
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回油加热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处于全关状态,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0)处于自动调节状态;
和/或,
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一回油降温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回油降温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的开度为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0)的当前调节开度,并调节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0)的开度为全关状态;
和/或,
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第二回油降温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二回油降温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处于自动调节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处于全关状态;
和/或,
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设定的防凝露模式,包括:
在所述防凝露模式下,制冷模式时调节所述第三节流元件的开度,在制热模式下调节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64248.2A CN114111090B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一种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64248.2A CN114111090B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一种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11090A true CN114111090A (zh) | 2022-03-01 |
CN114111090B CN114111090B (zh) | 2022-11-25 |
Family
ID=80396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64248.2A Active CN114111090B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一种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1109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64458A (zh) * | 2022-07-26 | 2022-10-11 |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防油堵控制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01565A (ja) * | 1998-01-13 | 1999-07-30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02620362A (zh) * | 2012-03-27 | 2012-08-01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低温强热型多联机系统 |
CN103925655A (zh) * | 2014-04-01 | 2014-07-16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
CN105972868A (zh) * | 2016-05-19 | 2016-09-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CN107560259A (zh) * | 2017-09-01 | 2018-01-09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机系统、多联机系统的低温启动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0440402A (zh) * | 2019-07-02 | 2019-11-12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回油控制方法 |
-
2021
- 2021-11-17 CN CN202111364248.2A patent/CN1141110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01565A (ja) * | 1998-01-13 | 1999-07-30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02620362A (zh) * | 2012-03-27 | 2012-08-01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低温强热型多联机系统 |
CN103925655A (zh) * | 2014-04-01 | 2014-07-16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
CN105972868A (zh) * | 2016-05-19 | 2016-09-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CN107560259A (zh) * | 2017-09-01 | 2018-01-09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机系统、多联机系统的低温启动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0440402A (zh) * | 2019-07-02 | 2019-11-12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回油控制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64458A (zh) * | 2022-07-26 | 2022-10-11 |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防油堵控制方法 |
CN115164458B (zh) * | 2022-07-26 | 2023-10-13 |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防油堵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11090B (zh) | 2022-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513768B1 (ko) | 공기 조화 장치 | |
RU2416530C2 (ru) |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установкой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о сниженным энергопотреблением | |
KR20060047781A (ko) | 공기 조화 장치 | |
WO2018185841A1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108979829B (zh) |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 |
WO2018110185A1 (ja) | 冷媒回路システムおよび冷媒回路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
CN112797587B (zh) | 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 |
CN114151871B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变频模块的冷却控制装置和方法 | |
US10926609B2 (en) |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 |
JPH10297270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14111090B (zh) | 一种空调系统的变频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4214884B2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KR100852344B1 (ko) | 공기 조화 장치 | |
KR20030067558A (ko) | 공기 조화 장치 | |
JP2001073952A (ja) | 圧縮機の加熱装置 | |
CN109708333B (zh) | 一种制冷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KR101221775B1 (ko) | 차량 공조장치용 가변용량형 압축기의 사이클링 방지방법 | |
CN113645809B (zh) | 冷却装置、空调系统和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 |
JP4074422B2 (ja) | 空調機と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04239609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14688630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
JP2000211345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2001241779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冷媒流量制御装置 | |
CN115164273B (zh) | 一种空调驱动装置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02106925A (ja) | 空気調和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