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8357A - 抄纸用毛毡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抄纸用毛毡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08357A
CN114108357A CN202110982202.0A CN202110982202A CN114108357A CN 114108357 A CN114108357 A CN 114108357A CN 202110982202 A CN202110982202 A CN 202110982202A CN 114108357 A CN114108357 A CN 114108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lt
base
base fabric
papermaking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22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荻原泰之
村冈勇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chikaw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chikaw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hikaw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chikaw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08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8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083Multi-layer fel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10Seams thereof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植绒纤维层设置时或抄纸用毛毡的使用中不发生开口,基布可相互粘合的使用2块以上的平织基布的生产性好的叠层结构的抄纸用毛毡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抄纸用毛毡,其特征在于,包含由毛毡移行方向(MD方向)的MD线材和毛毡横断方向(CD方向)的CD线材形成且具有由第一MD方向端部和第二MD方向端部形成的MD方向端部接合的接合部的基布2块以上直接重合而成的组合,对于所含的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设为x(cm)、最小距离设为y(cm)时,满足下述式(1)、(2):x≤750(1)、10≤y(2)。

Description

抄纸用毛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抄纸用毛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从纸的原料除去水分的抄纸机一般具备网部、压榨部和干燥部。这些网部、压榨部和干燥部沿着湿纸的运送方向依次配置。湿纸在与抄纸机的行进方向(MD方向:MachineDirection,机械方向)垂直的方向(CD:Cross Machine Direction,机械横断方向)上具一定的宽度并呈带状在抄纸机内移动,先后经过分别安装于网部、压榨部和干燥部的抄纸用具进行运送的同时被榨水,最终在干燥部被干燥。
对于配置于压榨部的压榨装置,具备沿湿纸的运送方向串联并设的多个压榨装置。各压榨装置具有无端状的毛毡或者将有端状的毛毡在抄纸机上连结而呈无端状的毛毡、以及以分别将该毛毡的一部分夹于其间的方式上下相向配置的一对辊(即,辊式压榨)或者辊和内包靴板的圆筒靴套(即,靴式压榨),对于通过以大致同一速度沿同一方向移行的毛毡搬运而来的湿纸,通过该毛毡以及辊与辊或者辊与内包靴板的圆筒靴套进行压榨,从该湿纸连续地脱去水分。
作为对用于压榨装置的毛毡要求的性能,有榨水性、平滑性、移行稳定性等。榨水性是指除去湿纸所含的水分。为了实现该性能,重要的是毛毡要具有良好的压缩恢复特性,即,毛毡无加压时,毛毡中存在用于除去该水分的空间(空隙体积),毛毡加压时,毛毡的密度达到最大,该空间的容积减少,从而水分被释放至毛毡外。此外,同时重要的是在毛毡的使用期间内维持该榨水性,并且被除去的水分不会再次回到湿纸中。
平滑性是指湿纸表面、毛毡表面(也包括加压下的毛毡表面)的平滑性。湿纸介以毛毡被加压,因此毛毡表面状态被转印至湿纸表面。因此,为了使湿纸表面平滑,必须使毛毡的表面(也包括加压下的毛毡表面)平滑。
移行稳定性是指配置于压榨装置的无端状毛毡不发生开口、断裂、偏移和扭曲以及振动、起伏等,稳定地移行。
纸张有各种类型,例如报纸、书纸、板纸、生活用纸等,并且制造这些纸张的抄纸机也有各种类型。现在,配合这些纸张和抄纸机,制造有各种类型的抄纸用毛毡,但一般来说,该毛毡通过无纺纤维材料的植绒纤维层与基布层一体化而形成。基布层可以是由例如单丝、单丝纱、复丝或复丝纱构成的织布,该织布可以是单层制品,也可以是多层制品,还可以说将它们层叠而得的叠层结构。该丝一般采用抄纸用具技术领域的从业者为该目的而使用的聚酰胺树脂或聚酯树脂等合成高分子树脂中的任一种挤出成形而得的制品,羊毛等动物性纤维,棉、麻等植物性纤维。
上述基布层有各种类型的织布,有例如在织布机上以无端状编织(筒状编织)、或将平织的有端状织布的端部相互缝合而呈无端状、或将有端状织布的2个机械横断方向或机械方向的端部相互接合而呈无端状的制品。其中,将在织布机上以无端状编织的基布(筒状编织)或有端状织布的机械横断方向的端部相互接合而呈无端状的基布(螺旋(spiral)基布)称为无端(endless)基布。
其中,通过筒状编织制造的基布层(抄纸用毛毡)具有无接缝的连续表面,因此平滑性良好。然而,各种抄纸机具有各种尺寸,因此与之分别对应的基布层需要以完全定制的方式制造。因此,为了通过筒状编织制造基布层,每次改变尺寸都需要细微的织布机设定的改变,生产性非常差,而且成品率也差。
与之相对,作为高效的抄纸用毛毡的制造方法,提出有将平织基布的MD方向的端部相互接合的方法(专利文献1)。具体来说,揭示了下述方式:在设置植绒纤维层之前,将基布的除去了横纱的MD方向的端部相互重叠并压制,将该端部相互接合。还揭示了在湿纸侧使用该基布,抄纸机侧使用筒状编织基布的叠层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6-510812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过上述在先技术所揭示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抄纸用毛毡在抄纸机侧使用筒状编织基布的叠层结构的情况下,由于使用的基布的二分之一为筒状编织基布,因此生产性非常差。
此外,仅使用平织基布的叠层结构的情况下,植绒纤维层设置时或抄纸用毛毡的使用中可能会发生接合部的开口。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开口是指植绒纤维层设置时或抄纸用毛毡的使用中受力,接合部发生开口。另一方面,如果为了不发生开口而在植绒纤维层设置时采用低张力,则2块以上的基布中,某一方的基布的长度剩余,无法进行基布之间的粘合,因此可能会无法进行基布长度的调整而生产性下降。
基布为3块以上的叠层结构的毛毡的情况下,通过二分之一以上使用平织基布而可改善生产性。具体来说,基布为3块的情况下,通过使用2块或3块平织基布而可改善生产性。基布为3块以上的叠层结构的毛毡的情况下,除平织基布以外,也可使用无端基布。该情况下,也与仅使用平织基布的叠层结构的毛毡同样,植绒纤维层设置时或抄纸用毛毡的使用中可能会发生接合部的开口。此外,如果为了不发生开口而在植绒纤维层设置时采用低张力,则可能会无法进行基布长度的调整而生产性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开口得到抑制且生产性好的使用2块以上的平织基布的叠层结构的抄纸用毛毡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认真探讨后发现,通过在植绒纤维层设置时使该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得植绒纤维层设置结束为止或者抄纸用毛毡的使用中多块平织基布的接合部的张力均得到充分保证,从而本申请发明的课题得到解决。
<1>一种抄纸用毛毡,其特征在于,包含由毛毡移行方向(MD方向)的MD线材和毛毡横断方向(CD方向)的CD线材形成且具有由第一MD方向端部和第二MD方向端部形成的MD方向端部接合的接合部的基布2块以上直接重合而成的组合,对于所含的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设为x(cm)、最小距离设为y(cm)时,满足下述式(1)和(2):
x≤750 (1),
10≤y (2)。
<2>根据<1>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x满足下述式(3):
x≤500 (3)。
<3>根据<1>或<2>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y满足下述式(4):
51≤y (4)。
<4>根据<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包含2块具有接合部的基布。
<5>根据<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包含3块以上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互不相等。
<6>根据<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还包含无端基布。
<7>根据<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具有接合部的基布的MD方向端部通过熔接而接合。
<8>根据<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具有无纺纤维材料的植绒纤维层。
<9>一种抄纸用毛毡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a)将包含由毛毡移行方向(MD方向)的MD线材和毛毡横断方向(CD方向)的CD线材形成且具有由第一MD方向端部和第二MD方向端部形成的MD方向端部接合的接合部的基布2块以上直接重合而成的组合的各基布重叠的工序;
(b)配置基布,使得对于所含的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设为x(cm)、最小距离设为y(cm)时,满足下述式(1)和(2)的工序:
x≤750 (1),
10≤y (2);
(c)将工序(b)中重叠的基布与植绒纤维层一体化的工序。
<10>根据<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工序(b)中,以x满足下述式(3)的方式将基布重叠的工序:
x≤500 (3)。
<11>根据<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工序(b)中,以y满足下述式(4)的方式将基布重叠的工序:
51≤y (4)。
发明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构成,能够提供植绒纤维层设置时或抄纸用毛毡的使用中不发生开口,基布可相互粘合的使用2块以上的平织基布的生产性好的叠层结构的抄纸用毛毡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制造过程中所形成的MD方向端部接合的基布2块重叠的制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制造过程中所形成的MD方向端部接合的基布3块重叠的制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制造过程中所形成的MD方向端部接合的基布2块、无端基布1块重叠的制品的示意图。
实施发明的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用基布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示例。
此外,只要本说明书中不另行定义,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的理解同样的含义。本说明书中参照的全部的专利、申请及其他出版物(包括可从英特网获得的信息)通过参照将其整体引用至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所用的基布由毛毡移行方向(MD方向)的MD线材和毛毡横断方向(CD方向)的CD线材形成。
平织基布(有端状的状态)中的MD/CD方向以图1的箭头(MD/CD)表示,在抄纸机中使用抄纸用毛毡时,MD方向定义为毛毡的移行方向(旋转方向),CD方向定义为横断毛毡的移行方向的方向。该基布如图1所示具有第一MD方向端部1、第二MD方向端部2。
无端基布(无端状的状态)中的MD/CD方向以图4的湿纸侧基布(最外侧的基布)表示,与平织基布同样定义为毛毡的移行方向和横断移行方向的方向。
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是
包含由毛毡移行方向(MD方向)的MD线材和毛毡横断方向(CD方向)的CD线材形成且具有由第一MD方向端部和第二MD方向端部形成的MD方向端部接合的接合部的基布(以下也称“具有接合部的基布”)2块以上直接重合而成的组合的抄纸用毛毡。
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的特征在于,对于所含的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设为x(cm)时,满足下述式(1):
x≤750 (1)。
所述x超过750的情况下,植绒纤维层设置时或抄纸用毛毡的使用中容易产生开口,且无法调整基布的长度,因此不理想。在此,无法调整基布的长度是指某一方的基布的长度多余,产生褶皱。
其中,本说明书中的接合部之间的距离是指使具有接合部的各基布的接合部沿垂直方向(基布的厚度方向)移动,假设它们均在湿纸侧基布(最外侧的基布)上时的该湿纸侧基布的沿MD方向的最短距离。此外,接合部在MD方向具有宽度的情况下,是指以该具有宽度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中央为基准的接合部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的特征在于,对于所含的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使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为750cm以下,较好是500cm以下,即,满足上述式(1)、较好是下述式(3):
x≤500 (3)。
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的特征在于,对于所含的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小距离设为y(cm)时,满足下述式(2):
10≤y (2)。
所述y小于10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开口,不理想。
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的特征在于,对于所含的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使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0cm以上,较好是51cm以上,即,满足上述式(2)、较好是下述式(4):
51≤y (4)。
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由于具有接合部的基布的接合部接近MD方向,因此该部分的张力充分,植绒纤维层设置时或抄纸用毛毡的使用中不会产生开口。植绒纤维层设置时,为了使长度比其他更长的基布与其他基布同样地紧绷而施加张力,但未设置植绒纤维层的接合部可能会发生张力的下降或开口。然而,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对于MD方向上距离近的接合部均在设置植绒纤维层后施加张力,因此不会发生该问题。
使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更近的情况下,植绒纤维层在接合部均被更早地设置,未设置植绒纤维层的基布的长度更长。由于在该状态下可使各基布的长度相等,施加的张力采用更低的张力即可。由此,也可防止各接合部的张力下降和开口的发生。
其结果是,能够获得植绒纤维层设置时或抄纸用毛毡的使用中不发生开口,基布可相互粘合的使用2块以上的平织基布(提供通过粘合而具有接合部的基布的基布)的生产性好的叠层结构的抄纸用毛毡。在此,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中,关于使用的所有基布,可2块重叠,也可3块以上重叠。2块基布重叠的情况下,仅使用具有接合部的基布。此外,3块以上的基布重叠的情况下,可仅使用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也可使用无端基布。使用无端基布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包含2块以上直接相互重叠的具有接合部的基布。
另一方面,各基布的接合部的距离非常近的情况下,抄纸用毛毡的使用中可能会引发振动。植绒纤维层的设置是在使基布朝MD方向行进的同时将植绒纤维层沿CD方向往返重复地排列于基布上。如果此时的植绒纤维层的重叠间距与各接合部的距离在相同范围内,则可能会成为导致振动的原因。另一边是,植绒纤维层的重叠间距较好是在8~50cm的范围内。
施加张力时,接合部间的基布与植绒纤维层的结合力(剪切张力)起到补足接合部的张力的作用。因此,通过使接合部的距离在一定距离以上,接合部的开口不易产生,因此优选。一般来说,接合部间的基布与植绒纤维层的结合力(剪切张力)起到补足接合部的张力是在接合部间的距离为10cm以上的情况下。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可包含2块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也可包含3块以上。
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为3块以上的情况下,如果接合部的周期相同,则可能会成为导致振动的原因,因此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较好是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互不相等。本说明书中,抄纸用毛毡中的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互不相等是指对于3块以上的具有接合部的基布的2个接合部的组合全部求接合部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接合部间的距离相等的组合不存在。例如,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为4块的情况下,接合部为4个,可考虑的2个接合部的组合的5种(将各接合部设为a、b、c、d的情况下,a-b间与b-c间、a-b间与c-d间、a-b间与b-d间、a-c间与c-d间、b-c间与c-d间)中,较好是接合部间的距离相等的组合不存在。
通过使各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为3块以上的情况下,所有接合部的距离均不相等,因而不易产生振动和接合部的开口的问题,因此优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可具有植绒纤维层。对构成植绒纤维层的材料无特别限定,较好是使用无纺纤维材料。
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的MD方向的长度较好是1550cm以上且40000cm以下,更好是2000cm以上且20000cm以下。本说明书中所说的抄纸用毛毡的MD方向的长度是指构成抄纸用毛毡的湿纸侧基布的沿MD方向的一周的长度。
通过使抄纸用毛毡的MD方向的长度在所述范围内,植绒纤维层设置时,未设置植绒纤维层的基布的长度长,在该状态下可使各基布的长度相等,施加的张力采用更低的张力即可,能够防止各接合部的张力下降和开口的发生,因此优选。
作为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的具体形态,可示例以下的形态(a)、(b)、(c):
(a)将第一MD方向端部与第二MD方向端部接合的基布2块重叠的抄纸用毛毡;
(b)将第一MD方向端部与第二MD方向端部接合的基布3块以上重叠的抄纸用毛毡;
(c)将第一MD方向端部与第二MD方向端部接合的基布2块以上直接重叠,再重叠无端基布的抄纸用毛毡。
将2块具有接合部的基布重叠来制造抄纸用毛毡的情况下,例如图2所示,可将基布B'的接合部与基布B”的接合部在MD方向上相隔重叠。接合部的距离可考虑较近(较小)侧和其相反侧的较远(较大)侧。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中,将距离较近(较小)侧定义为接合部的距离。例如,使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为750cm以下的情况下,距离较近侧为750cm以下即可。2块基布的情况下,距离5可以是最大距离x,也可以是最小距离y。
将3块以上的具有接合部的基布重叠来制造抄纸用毛毡的情况下,例如图3所示,可将3块基布B'、B”、B”'的接合部在MD方向上相隔重叠。与2块基布时同样,3处接合部配置在750cm以内,MD方向上相距最远的接合部的距离为最大距离x(cm)。图3的情况下,湿纸侧基布的接合部同湿纸侧基布与抄纸机侧基布(最内侧的基布)之间的基布的接合部的距离6为最大距离x,抄纸机侧基布的接合部同湿纸侧基布与抄纸机侧基布之间的基布的接合部的距离7为最小距离y。在此,距离6比湿纸侧基布的接合部与抄纸机侧基布的接合部的距离大,而距离7比湿纸侧基布的接合部与抄纸机侧基布的接合部的距离小。
将2块以上的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与无端基布重叠来制造抄纸用毛毡的情况下,例如图4所示,可将抄纸机侧基布同湿纸侧基布与抄纸机侧基布之间的基布直接重叠,再作为湿纸侧基布重叠筒状编织基布。2块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可将基布B”的接合部与基布B”'的接合部在MD方向上相隔重叠。该情况下,也与将2块基布重叠来制造抄纸用毛毡的情况相同,将距离较近(较小)侧定义为接合部的距离,距离5可以是最大距离x,也可以是最小距离y。
基布为3块以上的叠层结构的毛毡中,将2块以上的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与无端基布重叠来制造抄纸用毛毡的情况下的基布位置只要具有接合部的基布至少2块以上直接重叠即可,其他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和无端基布可在任何位置。
此外,存在1组直接相互重叠的具有接合部的2块以上的基布以及不与之邻接的相互重叠的具有接合部的1块基布的情况下,对于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使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在满足式(1)和(2)的范围内即可。
直接相互重叠的具有接合部的2块以上的基布2组以上重叠的情况也同样,对于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使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在满足式(1)和(2)的范围内即可。例如,基布为5块的叠层结构的毛毡中,按照2块具有接合部的基布、无端基布、2块具有接合部的基布重叠,使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为750cm以下的情况下,4处接合部全部配置在750cm以内即可。
与这些同样地,除直接相互重叠的具有接合部的2块以上的基布以外,还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重叠的情况下,对于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使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在满足式(1)和(2)的范围内即可。
具有接合部的基布的MD方向端部的接合可通过缝纫机缝制、缝合、粘接剂、针刺、熔融、熔接等进行。其中,从操作的简便性等观点来看,接合较好是通过熔接进行。
此外,多块基布各自的接合方法可相同,也可不同。
对于所有用于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的基布,作为构成基布的MD线材和CD线材的纤维的构成材料,较好是热塑性树脂。可使用例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树脂、缩醛树脂、碳酸酯树脂等,其中较好是聚酰胺树脂。此外,MD线材和CD线材的构成材料可相同,也可不同。
构成MD线材和CD线材的纤维的形态可采用单丝、复丝、短纤维线或实施了卷曲加工、膨体加工等的变形纱、膨体丝、伸缩丝等加工纱线以及将这些纱线捻合而成的捻线。纤维的剖面形状可采用圆形、近似椭圆形、多边形、近似星形、近似矩形等。
构成MD线材和CD线材的纤维的纤度无特别限定,单丝的情况下,较好是89~2240分特(0.10~0.50mm),更好是200~1440分特(0.15~0.40mm)。
对于所有用于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的基布,构成基布的MD线材和CD线材可以是仅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基布可以是单层织构、多层织构中的任一种组织,编织组织也无特别限定,可以是例如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及花式组织等其他组织以及它们的组合中的任一种。此外,不限于织布,也可使用链经纱和链纬纱上下配置的格子状原材料。
对于所有用于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的基布,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无特别限定,通常可设为100~800g/m2,较好是150~500g/m2。基布的厚度无特别限定,通常设为0.4~1.3mm,较好是0.6~1.1mm。基布的密度无特别限定,通常设为0.25~0.55g/cm3,较好是0.35~0.45g/cm3
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的除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以外的基布无特别限定,可以是缝接基布、平织缝合基布、筒状编织基布、螺旋基布、无纺基布中的任一种基布。其中,从平滑性等观点来看,较好是筒状编织或螺旋基布等无端基布。
作为无端基布的优选形态,可采用上述构成MD线材和CD线材的纤维的构成材料、纤维的形态、纤维的纤度、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
对于所有用于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的基布,基布的尺寸无特别限定,只要是能够将包含平织的各基布的MD方向端部结合并2块以上直接重叠而成的组合的基布重叠而满足最终制品(抄纸用毛毡)的尺寸的尺寸即可。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抄纸用毛毡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a)将包含由毛毡移行方向(MD方向)的MD线材和毛毡横断方向(CD方向)的CD线材形成且具有由第一MD方向端部和第二MD方向端部形成的MD方向端部接合的接合部的基布2块以上直接重合而成的组合的各基布重叠的工序;
(b)配置基布,使得对于所含的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设为x(cm)、最小距离设为y(cm)时,满足下述式(1)、(2)的工序:
x≤750 (1),
10≤y (2);
(c)将工序(b)中重叠的基布与植绒纤维层一体化的工序。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较好是包括:所述工序(b)中,以x满足下述式(3)的方式将基布重叠的工序:
x≤500 (3)。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较好是包括:所述工序(b)中,以y满足下述式(4)的方式将基布重叠的工序:
51≤y (4)。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抄纸用毛毡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产生任何限定。
使用以下所示的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制成了实施例1~4、比较例1、2的抄纸用毛毡。MD方向端部的接合通过超声波熔接进行,将2块具有接合部的基布重叠。在2处接合部设置植绒纤维层后,施加规定的张力,使各基布的长度相等。
关于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设置植绒纤维层后的接合部的开口的有无、基布长度可否调整、振动试验的总体值(OA值),示于表1。
·基布尺寸:长度(MD方向)1550cm×宽度(CD方向)500cm
[表1]
表1
Figure BDA0003229558490000111
另外,使用以下所示的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制成了实施例5~10、比较例3、4的抄纸用毛毡。MD方向端部的接合通过超声波熔接进行,将3块具有接合部的基布重叠。在3处接合部设置植绒纤维层后,施加规定的张力,使各基布的长度相等。3处接合部中,最靠近行进方向侧的接合部设为接合部1,依次设为接合部2、接合部3。
关于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设置植绒纤维层后的接合部的开口的有无、基布长度可否调整、振动试验的总体值(OA值),示于表2。
·基布尺寸:长度(MD方向)1550cm×宽度(CD方向)500cm
[表2]
表2
Figure BDA0003229558490000112
另外,使用以下所示的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和无端基布,制成了实施例11~14、比较例5、6的抄纸用毛毡。具有接合部的基布的MD方向端部的接合通过超声波熔接进行,2块基布直接重叠,再作为湿纸侧基布重叠1块筒状编织基布。在2处接合部设置植绒纤维层后,施加规定的张力,使各基布的长度相等。
关于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设置植绒纤维层后的接合部的开口的有无、基布长度可否调整、振动试验的总体值(OA值),示于表1。
·基布尺寸:长度(MD方向)1550cm×宽度(CD方向)500cm
[表3]
表3
Figure BDA0003229558490000121
表1、表2、表3中的开口、基布长度可否调整是评价制造性的指标。关于开口的评价方法,设置植绒纤维层后,去除湿纸侧基布的接合部表面和抄纸机侧基布的接合部背面的植绒纤维层,通过肉眼确认了接合部的开口的有无。
关于基布长度可否调整,设置植绒纤维层后,对2或3处接合部施加3kN/m的张力,去除一周植绒纤维层时,通过肉眼确认了是否有任何基布的长度剩余(存在褶皱等)。
振动是评价行进稳定性的指标。关于评价方法,通过测定速度1000m/分钟、加压100kg/cm时的FFT分析的加压方向的加速度(总体值)来进行评价。一般来说,该值低于0.3时,可认为振动良好。
由表可知,通过使具有接合部的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为750cm以下,最小距离为10cm以上,湿纸侧和抄纸机侧基布均未发生开口。关于基布长度调整,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为750cm以下的情况下,可使各基布的长度相等。关于振动,可知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小距离为51cm以上且具有接合部的基布为3块的情况下,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互不相等时不会发生,行进稳定性良好。
符号的说明
B 基布
B' 湿纸侧基布(具有接合部的基布)
B” 抄纸机侧基布(具有接合部的基布)
B”' 湿纸侧基布与抄纸机侧基布之间的基布(具有接合部的基布)
B”” 湿纸侧基布(筒状编织基布)
1 第一MD方向端部区域
2 第二MD方向端部区域
3 湿纸侧基布的接合部
4 抄纸机侧基布的接合部
5 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
6 湿纸侧基布与抄纸机侧基布之间的基布的接合部
7 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
8 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小距离

Claims (11)

1.一种抄纸用毛毡,其特征在于,包含由毛毡移行方向(MD方向)的MD线材和毛毡横断方向(CD方向)的CD线材形成且具有由第一MD方向端部和第二MD方向端部形成的MD方向端部接合的接合部的基布2块以上直接重合而成的组合,对于所含的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设为x(cm)、最小距离设为y(cm)时,满足下述式(1)和(2):
x≤750 (1),
10≤y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x满足下述式(3):
x≤500 (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y满足下述式(4):
51≤y (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包含2块具有接合部的基布。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包含3块以上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距离互不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还包含无端基布。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具有接合部的基布的MD方向端部通过熔接而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抄纸用毛毡,其中,具有无纺纤维材料的植绒纤维层。
9.一种抄纸用毛毡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a)将包含由毛毡移行方向(MD方向)的MD线材和毛毡横断方向(CD方向)的CD线材形成且具有由第一MD方向端部和第二MD方向端部形成的MD方向端部接合的接合部的基布2块以上直接重合而成的组合的各基布重叠的工序;
(b)配置基布,使得对于所含的所有具有接合部的基布,基布的接合部的MD方向的最大距离设为x(cm)、最小距离设为y(cm)时,满足下述式(1)和(2)的工序:
x≤750 (1)、
10≤y (2);
(c)将工序(b)中重叠的基布与植绒纤维层一体化的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工序(b)中,以x满足下述式(3)的方式将基布重叠的工序:
x≤500 (3)。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工序(b)中,以y满足下述式(4)的方式将基布重叠的工序:
51≤y (4)。
CN202110982202.0A 2020-08-26 2021-08-25 抄纸用毛毡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41083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2732A JP2022038303A (ja) 2020-08-26 2020-08-26 抄紙用フェル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0-142732 2020-08-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8357A true CN114108357A (zh) 2022-03-01

Family

ID=77726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2202.0A Pending CN114108357A (zh) 2020-08-26 2021-08-25 抄纸用毛毡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4789B2 (zh)
EP (1) EP3960932B1 (zh)
JP (1) JP2022038303A (zh)
CN (1) CN114108357A (zh)
FI (1) FI3960932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8043B2 (ja) * 2019-09-27 2023-12-14 イチカワ株式会社 抄紙用フェル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22108072A1 (de) 2022-04-05 2023-10-05 Voith Patent Gmbh Bespannung für eine Maschine zum Produzieren einer Faserbahn und Verfahren zum Produzieren einer Faserbah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0672A (en) * 1991-06-19 1992-05-05 Huyck Corporation Papermakers' press felt with base fabric that does not require seaming
FI110134B (fi) * 2000-12-18 2002-11-29 Tamfelt Oyj Abp Menetelmä puristinhuovan valmistamiseksi, puristinhuopa sekä pohjakangas
FI113674B (fi) 2002-12-18 2004-05-31 Tamfelt Oyj Abp Puristinhuopa
JP5227738B2 (ja) * 2008-10-23 2013-07-03 日本フエルト株式会社 製紙用フェルト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34789B2 (en) 2023-12-05
FI3960932T3 (fi) 2023-01-31
JP2022038303A (ja) 2022-03-10
EP3960932A1 (en) 2022-03-02
EP3960932B1 (en) 2022-10-12
US20220064857A1 (en) 2022-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32749A (en) Pin seam for laminated integrally woven papermaker's fabric
RU2466233C2 (ru) Полноразмерная по ширине ткань, полученная плоским тканьем и выполненная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сшивания при установке
US8042577B2 (en) Seam press fabric
CN114108357A (zh) 抄纸用毛毡及其制造方法
NO323170B1 (no) Firelags sydd trykkduk
RU2326201C2 (ru) Двухкомпонентное моноволокно
JP2001040595A (ja) 成型糸を有している多軸プレス布
JP2005521807A (ja) 積層多軸プレス布
KR20000022001A (ko) 제지기 상에서 이음가능한 다축 프레스 패브릭
JPH11323763A (ja) 機械上で継ぎ合せ出来る布の二重継目への流れ抵抗材料付加
CN101225617A (zh) 抗水解的波纹板轧机的织物
US9982390B2 (en) Papermaking felt
TWI236509B (en) Seam enhancements for seamed papermaker's fabrics
RU2352701C2 (ru) Нетканое полотно для бумагоделательной машины
KR101514199B1 (ko) 다층 직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03522856A (ja) 継ぎ合せられる工業用布
US11939723B2 (en) Papermaking fel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385510B2 (en) Seamless press felt with intermediate elastic carrier layer
CN107304527B (zh) 抄纸用毛毡
EP3121331A1 (en) Papermaking fel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6891015B2 (ja) 抄紙用フェルト
MXPA99002200A (en) Additions of flow resistant material to double stitched fabrics that can be stitched on the machine
MXPA98009852A (es) Tela cosida preformada
MXPA98008477A (en) Laminated integrally woven papermaker's fabr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