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7759A - 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7759A
CN114097759A CN202111545197.3A CN202111545197A CN114097759A CN 114097759 A CN114097759 A CN 114097759A CN 202111545197 A CN202111545197 A CN 202111545197A CN 114097759 A CN114097759 A CN 114097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ehouse
smoke
ecological
space environment
pes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51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建保
董宁禹
常建伟
蒲团卫
黄泽春
胡红春
王培�
白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5451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77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7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77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7/00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vermin in soil or in foodstuffs
    • A01M17/008Destruction of vermin in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仓库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消毒准备:将仓库进行卫生清理,并将仓库的通风处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以使仓库密闭;B、药剂称取:按重量份称取2.5‑14.0份低毒杀虫剂或微毒杀虫剂、40‑70份清水和15‑60份烟雾剂载体;C、烟雾药液制备:将上述低毒杀虫剂或微毒杀虫剂倒入水中并搅拌制成母液,再将烟雾剂载体倒入母液中搅拌均匀,制成烟雾药液;D、药液处理;E、烟雾杀虫;F、密闭通风;G、地面卫生清理;H、虫情监测;I、效果评价。本发明对储存的烟叶或中药材基本无污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虫体对药物的吸附量越来越多,不断的对害虫进行有效灭杀。

Description

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仓库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烟叶仓储过程中,病虫害及霉变每年造成国内烟叶原料损失近十亿元。
据调查,一些烟叶收购点仓库、复烤企业仓库、加工车间内的贮烟害虫种类多、数量大,交叉感染严重。为了防止危害,进入工业企业的片烟,每年多采用两次以上磷化铝或硫酰氟等剧毒杀虫剂对烟垛进行密封熏蒸杀虫,或采用气调技术、充氮措施进行害虫治理。但是,一旦密封的烟垛打开后,在很短时间内又会监测到害虫危害烟叶。究其原因,主要是仓库空间环境内的害虫治理不到位,导致相互交叉感染。
目前,在国内外现有防治技术中,仓库空间环境内的治理多采用滞留式喷洒、超低容量喷洒等方法进行害虫防治。但该措施对于库内墙壁缝隙、地缝、高空及其他隐蔽处的害虫而言,利用滞留式喷洒或超低容量喷洒方法很难喷洒均匀和有效灭杀。所以在烟垛启封后,仓库环境中隐藏的害虫就会再次进入烟箱内危害烟叶,引起交叉侵染。
因而,需要一种可有效对害虫进行灭杀且不会对仓库中储存的烟叶造成污染的防治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消毒准备:将仓库进行卫生清理,并将仓库的通风处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以使仓库密闭;
B、药剂称取:按重量份称取2.5-14.0份低毒杀虫剂或微毒杀虫剂、40-70份清水和15-60份烟雾剂载体;
C、烟雾药液制备:将上述低毒杀虫剂或微毒杀虫剂倒入水中并搅拌制成母液,再将烟雾剂载体倒入母液中搅拌均匀,制成烟雾药液;
D、药液处理:将制成的烟雾药液经过二次稀释过滤后倒入热烟雾机的药箱中;
E、烟雾杀虫:在仓库内或仓门处启动热烟雾机,热烟雾机可喷出5μm-10μm粒径的烟雾颗粒,药液随烟雾在仓库内弥漫、扩散,并充斥整个仓库空间;
F、密闭通风:在烟雾充斥整个仓库空间后,将仓库密闭12h-24h,然后通风24h-48h;
G、地面卫生清理:作业人员进入仓库内对灭杀的害虫尸体进行清理,使地面及物体表面干净卫生;
H、虫情监测:仓库内、外的卫生清理后,在仓库内放置烟草粉螟或烟叶甲诱虫板,高度距地面1m-2m,每天进行一次虫情调查,并做好记录,10-20天后防治结束;
I、效果评价:统计防治前7天至防治后15天每天诱虫板的诱虫数量,进行认真统计分析,并对防治效果做出科学评价。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消毒准备步骤中,所述仓库为烟叶仓库或中药材仓库。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药剂称取步骤中,选择LD50>5000mg/kg的微毒杀虫剂或501mg/kg<LD50<5000mg/kg的低毒杀虫剂。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虫情监测步骤中,通过悬挂高度距地面1.5m的诱虫板对杀虫情况进行监测。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药剂称取步骤中,所述烟雾剂载体包含矿物油或改性植物油56-75重量份、表面活性剂25-44重量份。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烷基糖苷中的至少一种。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的施药时间为夏季的晴天且在每天18:00-20:00之间进行,秋季到次年夏季的阴天或雨天,全天均可以施药。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低毒杀虫剂包括螺虫乙酯、吡丙醚、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吡蚜酮、烯啶虫胺、氯噻啉、乙基多杀菌素、氯菊酯、烯丙菊酯、呋虫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微毒杀虫剂包括苦参碱、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虫酰肼、哒幼酮、呋喃虫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可用于烟叶仓库或中药材仓库储存物的害虫防治,最大限度地选择低毒杀虫剂或微毒杀虫剂,以此可通过热烟雾机将药液以烟雾的形式对仓库内空间进行施药,而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施药对储存的烟叶或中药材基本没有污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害虫体表对药物的吸附量越来越多,不断通过害虫的呼吸(或熏蒸)、触杀、胃毒等方式对害虫进行有效灭杀。
附图说明
图1为烟雾生态防治烟草粉螟的库外作业现场(云南曲靖);
图2为烟雾生态防治烟草粉螟的库内作业现场(云南曲靖);
图3为烟雾生态防治烟草粉螟作业24h后杀虫效果(云南曲靖);
图4为常规超低容量喷雾防治烟草粉螟的库内作业现场(云南曲靖)
图5为处理A烟雾生态防治前、后仓库内烟草粉螟成虫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图6为处理B超低容量喷雾防治后仓库内烟草粉螟成虫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图7为处理A烟雾生态防治前仓库内烟草粉螟成虫增加速率;
图8为处理A烟雾生态防治后仓库内烟草粉螟成虫增加速率
图9为处理A烟雾生态防治前、后仓库内烟草粉螟成虫日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图10为处理B超低容量喷雾防治后仓库内烟草粉螟成虫日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图11为处理A烟雾生态防治前、后仓库内烟草粉螟成虫周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图12为处理B超低容量喷雾防治后仓库内烟草粉螟成虫周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图13为处理C烟叶仓库二种防治方法不同用药量烟草粉螟成虫日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消毒准备:将仓库进行卫生清理,并将仓库的通风处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以使仓库密闭;在密闭的空间环境中进行烟雾杀虫,并获得更好的杀虫效果;其中,所述仓库为烟叶仓库或中药材仓库。
B、药剂称取:按重量份称取2.5-14.0份低毒杀虫剂或微毒杀虫剂、40-70份清水和15-60份烟雾剂载体;在所述药剂称取步骤中,选择LD50>5000mg/kg的微毒杀虫剂或501mg/kg<LD50<5000mg/kg的低毒杀虫剂,而烟雾机载体为组合物,其包括在药剂称取步骤中,所述烟雾剂载体包含矿物油或改性植物油56-75重量份、表面活性剂25-44重量份。
C、烟雾药液制备:将上述低毒杀虫剂或微毒杀虫剂倒入水中并搅拌制成母液,再将烟雾剂载体倒入母液中搅拌均匀,制成烟雾药液。
D、药液处理:将制成的烟雾药液经过二次稀释过滤后倒入热烟雾机的药箱中。
E、烟雾杀虫:在仓库内或仓门处启动热烟雾机,热烟雾机可喷出5μm-10μm粒径的烟雾颗粒,药液随烟雾在仓库内弥漫、扩散,并充斥整个仓库空间;在未来24h内,仓库空间藏匿的害虫一旦接触烟雾,体表就会被大量的烟雾所吸附,烟雾中的药剂迅速通过昆虫的体壁及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引起中毒而死亡。
F、密闭通风:在烟雾充斥整个仓库空间后,将仓库密闭12h-24h,然后通风24h-48h。
G、地面卫生清理:作业人员进入仓库内对灭杀的害虫尸体进行清理,使地面及物体表面干净卫生。
H、虫情监测:仓库内、外的卫生清理后,在仓库内放置烟草粉螟或烟叶甲诱虫板,高度距地面1m-2m,每天进行一次虫情调查,并做好记录,10-20天后防治结束。其中,诱虫板距离地面优选为1.5m,并且在做好记录后15天后防治结束。
I、效果评价:统计防治前7天至防治后15天每天诱虫板的诱虫数量,进行认真统计分析,并对防治效果做出科学评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低毒杀虫剂包括螺虫乙酯、吡丙醚、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吡蚜酮、烯啶虫胺、氯噻啉、乙基多杀菌素、氯菊酯、烯丙菊酯、呋虫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微毒杀虫剂包括苦参碱、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虫酰肼、哒幼酮、呋喃虫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微毒杀虫剂或低毒杀虫剂的剂型,包括但不局限于乳油、水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乳剂、水分散性粒剂、悬乳剂、悬浮剂、可溶片剂。
由于所述的杀虫剂种类繁多,在选择杀虫剂时,尽可能选择剂型为液体的杀虫剂(品种、含量相同的液体杀虫剂施用效果优于粉剂杀虫剂)。液体杀虫剂和水、烟雾剂载体混合后,三者之间能够较好的互溶,2小时内不会产生分层现象,有利于药剂均匀释放,有利于药效的充分发挥。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消毒准备步骤中,所述仓库为烟叶仓库或中药材仓库。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烷基糖苷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的施药时间为夏季的晴天且在每天18:00-20:00之间进行,秋季到次年夏季的阴天或雨天,全天均可以施药。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由于使用的杀虫剂为低毒或微毒杀虫剂,与相配合的烟雾剂载体之间互溶性良好,不存在药剂稀释不均的现象,并且烟雾剂载体为无毒级,据监测,小白鼠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5000mg/kgBW,急性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2h>10000mg/m',属实际无毒级。因此,该技术与磷化铝、硫酰氟等剧毒、易燃、易爆、易中毒和其他恶性安全事故的农药相比,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安全。
而且,为了验证烟雾剂载体(烟雾增效剂)对烟叶的安全,反复进行了烟叶样品、麻片及纸箱包装物的模拟污染试验。在对仓库空间治理0h、1h、24h之后,分别对试验样品进行浸水测试,观察水面有无污染物。结果显示:处理1h后的烟叶样品、麻片、纸箱包装物,浸入水体后,水面立即有不同程度的油污浮出;24h之后再次测试另一组样品,水面则看不到任何异常出现。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将未处理的另一组样品进行测试比较,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差异。这种现象说明,该技术释放的烟雾颗粒极小(5μm-10μm),在过去的24h内,附着在测试样品上的烟雾颗粒已经挥发。而此时的仓库内,只能闻到淡淡的杀虫剂气味。
由于杀虫剂与烟雾增效剂之间的互溶性好(无分层现象),在所形成的烟雾中药剂浓度分布均匀;其次是释放的药雾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弥漫性,颗粒直径小,空中飘移时间长,仓库内没有任何死角。无论是墙壁的缝隙、地缝、高空及其他隐蔽处藏匿的害虫,药剂均能到达,并能很好地吸附在虫体的表面,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虫体表面对药物的吸附量越来越多,不断的通过害虫的呼吸(或熏蒸)、触杀、胃毒等方式对害虫进行有效灭杀。值得说明的是,对于烟垛中烟包(或箱)内的害虫,效果较差,不能应用于垛内害虫的防治。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对烟草粉螟成虫以及其卵、幼虫和蛹的灭杀效果较好,在施药10-15天内,诱虫板上基本诱不到成虫,据试验得知,初始诱到成虫的时间平均为生态防治后的11天,而且三周后诱集到的成虫数量仍低于10头/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可用于烟叶或中药材等经济储存物仓库内的害虫防治,通过最大限度的采用低毒杀虫剂或微毒杀虫剂,并制备成烟雾药液,以此可通过热烟雾机将药液以烟雾的形式对仓库内空间进行施药,而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施药对储存的烟叶或中药材基本没有污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虫体表面对药物的吸附量越来越多,不断地通过虫体的呼吸(或熏蒸)、触杀、胃毒等方式对害虫进行有效灭杀。
试验例:
试验地点仓库基本情况:设在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麒麟复烤厂仓库,单栋仓库长、宽、高分别为:100m、13m、13m,体积为16900m3/栋;试验仓库共9栋,仓库编号随机排列,分别为A1-A3、B1-B3、C1-C2、CK,总体积152100m3。库内存放有大量烟框、烟叶辅料等。辅料主要为烟叶包装用草垫、麻片、麻绳,辅料中夹杂着大量的碎烟叶,仓库内烟草粉螟危害严重。
1、试验方式
(1)用药量相同防治方法不同的试验设计
A、B处理的仓库单位体积内用药量相同,为500ml/万m3
A处理:采用烟雾生态防治,三次重复,分别是A1、A2、A3仓库;
B处理:采用常规超低容量喷雾防治,三次重复,分别是B1、B2、B3仓库。
(2)药剂用量和防治方法不同的试验设计
C1处理:用药量为750ml/万m3,采用烟雾生态防治(即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不设重复。
C2处理:用药量为1000ml/万m3,采用烟雾生态防治(即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不设重复。
CK处理:用药量为1000ml/万m3,采用常规超低容量喷雾防治,不设重复。
2、供试材料
(1)药剂(即低毒杀虫剂):10.4%氯菊·烯丙菊(列喜镇)水乳剂,低毒杀虫剂,德国拜耳生产。
(2)烟雾剂载体(即烟雾增效剂):乳油制剂,制剂安全性为小白鼠急性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2h>10000mg/m3,属实际无毒级;由郑州惠农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提供。
(3)施药设备
①热烟雾机:释放的烟雾颗粒直径≤20μm;由郑州惠农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提供。
②超低容量喷雾器:释放的药液雾滴直径为20μm-50μm;由郑州欧丽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4)施药标准:按照Q/ZZHN01-2017《仓库空间烟雾熏蒸杀虫技术规范》的标准进行操作。
(5)烟草粉螟诱虫板:由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验前7天和防治后15天,每2500m3的仓库内悬挂一块烟草粉螟诱虫板,均匀分散放置在库内不同的位置,高度距地面1.5m,每个仓库放置6块。
3、试验时间
根据烟草粉螟每年在云南昆明、曲靖发生2~3代,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量出现,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7月中下旬,第2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9月下旬的规律,试验时间安排在6月至8月期间进行。
4、作业方法
药剂用量相同而防治方法不同的试验,根据仓库的空间体积,处理A用10.4%氯菊·烯丙菊水乳剂500ml/1万m3,兑水1500ml稀释后,再取2000ml烟雾增效剂与药液混配均匀后形成烟雾药剂备用。处理B按常规超低容量喷雾进行药剂配制(见表1)。
用药量和防治方法不同的试验,方法同上(见表2)。
(1)烟雾生态防治操作:作业前用塑料薄膜将仓库的门窗及出入口密封,作业时检查门窗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进入烟雾生态防治准备;作业时间可选择在16:00时以后进行;根据烟草粉螟的生活习性,一般17:30~21:00是成虫交配活动的高峰期,此时杀虫作业效果最佳;作业人员操作时,可从仓库的最远端开始,逐渐向门口移动,直至喷雾结束;作业完毕后,将仓库的出入口用塑料薄膜密封12小时左右,然后再通风24~48小时后方可进入现场打扫卫生及作业,请参照图1-3所示。
(2)常规超低容量喷雾操作:操作者手持喷雾器手柄,让喷嘴向上与地面水平方向成35°-45°角,按照0.5m/秒的速度对仓库空间进行均匀喷洒,请参照图4所示。
表1用药量相同防治方法不同的烟草粉螟烟雾生态防治处方表
Figure BDA0003415550800000121
注:10.4%氯菊·烯丙菊水乳剂(列喜镇)杀虫剂由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表2用药量和防治方法不同的烟草粉螟烟雾生态防治处方表
Figure BDA0003415550800000122
注:10.4%氯菊·烯丙菊水乳剂(列喜镇)杀虫剂由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5、调查方法
(1)成虫基数调查:杀虫作业前一周,每2500m3的仓库内悬挂一块烟草粉螟诱虫板,均匀分散放置在库内不同的位置,高度距地面1.5m,每个仓库放置6块,每天8:00~9:00调查一次,统计诱集的成虫数量。
(2)杀虫效果调查:作业完成12h后,当仓库内烟雾散去时,库内及时更换新诱虫板。每天调查一次至15天后结束。然后对所有调查数据进行认真整理与分析;各处理的调查方法相同。
(3)防治标准:烟叶仓库杀虫后,一般烟叶贮存场所每周诱虫量平均不超过10头/板为合格;卷烟生产企业加工区域,每周诱虫量平均不超过3头/板为合格。
6、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并采用Duncan法进行方差分析。
7、数据分析
(1)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进行防控对成虫数量及增加速率的影响。
从图5、图6中可以看出,烟雾生态防治前的6月21日-6月27日内,A1、A2、A3处理分别诱集成虫总数为144头、126头、166头;6月27日利用烟雾生态防治后,8-12d内未诱集到烟草粉螟成虫,杀灭率达到100%,而B处理则在6月21日-8月3日的时间内,诱虫数量直线上升,说明烟雾生态防治对烟草粉螟成虫有明显的灭杀作用。
从图8可以看出,从7月6日起,库内能诱集到新的成虫,数量逐渐增加,这可能与未杀死的蛹又重新羽化有关;截止到8月3日,28d内A1、A2、A3处理分别诱集成虫总数为143头、185头、89头;较防治前(图7),仓库内成虫增加速率分别降低4.93倍、6.38倍、3.06倍,说明使用烟雾生态防治后,库内的虫口基数大幅度降低。
(2)处理A、B仓库间诱集成虫数量相关性分析
由图9、图11可知,处理A1、A2、A3烟雾生态防治后,日诱集量/板和周诱集量/板相对稳定。
从图10、图12中可以看出,B2处理日诱集量在7月中旬和8月初出现2次峰值,单日峰值分别为12.83头/板、16.67头/板,该时期是一、二代成虫世代交替的高峰期,说明有大量成虫在此时羽化。B1、B3处理日诱集量相对稳定,无明显峰值出现,均在6头/日以下,这可能与仓库内的虫口基数较少有关。
(3)防治方法不同且不同用药量对成虫灭杀效果的影响
从图13可以看出,处理CK库内诱集到的成虫数量大幅度直线上升,而处理C1、C2对成虫有显著的灭杀效果。其中C1处理在8月23日-9月1日10d时间内未发现成虫,C2处理在8月23日-8月29日7d时间内未发现成虫,且诱集量较C1多,说明增加药剂用量并未提高成虫的灭杀效果,这可能与C1处理诱集前虫口基数大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8、结论
(1)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对烟草粉螟成虫在9-12d有极强的灭杀作用,灭杀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A1、A2、A3使用烟雾生态防治后,初始诱集到成虫的时间分别是处理后的第13d、11d、9d,平均为11d。而且在三周内的周诱集量仍低于10头/板的害虫防治指标。
(2)仓库空间环境烟雾生态防治的有效期约为15d。
试验结果表明,A1、A2、A3处理前,周诱虫量/板均严重超出防10头/板·周的防控阈值。其中A1为144头/板、A2为126头/板、A3为166头/板;平均每天的诱集量达到20.57头/板、18.00头/板、23.71头/板。处理后第15d时,A1、A2、A3的周诱集量为8.0头/板、8.0头/板、4.3头/板,库内平均未达到10头/板·周的防控指标。
(3)防治方法相同而用药量不同对灭杀成虫的效果差异不明显。
处理后C2第8d首次诱集到新的烟草粉螟成虫,较A1、A2、C1时间稍早,说明500ml/万m3-1000ml/万m3的用药量均可以达到有效灭杀成虫的效果。而不同用药量对幼虫及蛹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处理后的仓库间成虫发生数量相关性不明显。
A处理的三个仓库间,除周诱集量/板相关性显著外,其它各处理相关性均不显著,说明仓库内烟草粉螟的发生规律及相关性与虫口基数、取食环境和世代重叠密切相关。
(5)烟雾生态防治技术对仓库环境条件要求较低。
无论处理A、B、C、CK的仓库,处理前只需要将仓库的门、窗及出入口用塑料薄膜密封即可,对仓库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操作简单易行。
(6)烟雾生态防治技术环保、安全、无污染。
本研究选择的药品为低毒或微毒杀虫剂,而形成烟雾增效剂(即烟雾剂载体)的材料毒性实际为无毒级。因此,作业前、后对仓库周围的环境安全、无污染,对人畜更安全,对仓库周边也不需要特别保护或隔离。
(7)烟雾生态防治技术对烟草粉螟的卵、幼虫和蛹具有较好的灭杀作用。
资料显示,云南曲靖烟区烟草粉螟幼虫的虫态历期为45-55d,蛹的虫态历期为8-12d,这与试验中监测到8-12d内未发现成虫的时间一致,说明烟雾生态防治对蛹也有一定的灭杀作用。之后28d,仓库内不断有新蛹形成或羽化,说明药剂对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不能全部灭杀。
(8)烟雾生态防治后仓库内成虫的增加速率稳定在较低水平。
处理后仓库内成虫的增加速率稳定在较低水平,这可能与幼虫在取食烟叶过程中,体壁接触粘附有药剂的墙体或材料表面(触杀)、或取食有杀虫剂的烟叶(胃毒),化蛹率及虫口基数降低有关。综合分析,烟雾生态防治技术对烟草粉螟的灭杀效果顺序为成虫>幼虫>卵>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消毒准备:将仓库进行卫生清理,并将仓库的通风处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以使仓库密闭;
B、药剂称取:按重量份称取2.5-14.0份低毒杀虫剂或微毒杀虫剂、40-70份清水和15-60份烟雾剂载体;
C、烟雾药液制备:将上述低毒杀虫剂或微毒杀虫剂倒入水中并搅拌制成母液,再将烟雾剂载体倒入母液中搅拌均匀,制成烟雾药液;
D、药液处理:将制成的烟雾药液经过二次稀释过滤后倒入热烟雾机的药箱中;
E、烟雾杀虫:在仓库内或仓门处启动热烟雾机,热烟雾机可喷出5μm-10μm粒径的烟雾颗粒,药液随烟雾在仓库内弥漫、扩散,并充斥整个仓库空间;
F、密闭通风:在烟雾充斥整个仓库空间后,将仓库密闭12h-24h,然后通风24h-48h;
G、地面卫生清理:作业人员进入仓库内对灭杀的害虫尸体进行清理,使地面及物体表面干净卫生;
H、虫情监测:仓库内、外的卫生清理后,在仓库内放置烟草粉螟或烟叶甲诱虫板,高度距地面1m-2m,每天进行一次虫情调查,并做好记录,10-20天后防治结束;
I、效果评价:统计防治前7天至防治后15天每天诱虫板的诱虫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防治效果做出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消毒准备步骤中,所述仓库为烟叶仓库或中药材仓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药剂称取步骤中,选择LD50>5000mg/kg的微毒杀虫剂或501mg/kg<LD50<5000mg/kg的低毒杀虫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虫情监测步骤中,通过悬挂高度距地面1.5m的诱虫板对杀虫情况进行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药剂称取步骤中,所述烟雾剂载体包含矿物油或改性植物油56-75重量份、表面活性剂25-44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烷基糖苷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的施药时间为夏季的晴天且在每天18:00-20:00之间进行,秋季到次年夏季的阴天或雨天,全天均可以施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毒杀虫剂包括螺虫乙酯、吡丙醚、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吡蚜酮、烯啶虫胺、氯噻啉、乙基多杀菌素、氯菊酯、烯丙菊酯、呋虫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微毒杀虫剂包括苦参碱、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虫酰肼、哒幼酮、呋喃虫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111545197.3A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 Pending CN1140977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5197.3A CN114097759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5197.3A CN114097759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7759A true CN114097759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6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5197.3A Pending CN114097759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775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71A (zh) * 1991-04-01 1991-09-04 湘潭市粮油科学研究所 空仓杀虫烟剂
DE19706844A1 (de) * 1997-02-21 1998-08-27 Binker Materialschutz Gmbh Verfahren zum Begasen mit Acetonitril
CN1739348A (zh) * 2005-08-29 2006-03-01 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利用性诱剂监测烟叶仓储害虫的方法
CN102630698A (zh) * 2012-04-12 2012-08-15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氯氰菊酯的热雾剂
CN102870775A (zh) * 2012-10-26 2013-01-16 白建保 环保型烟雾剂载体及其配制成的烟雾剂
CN103751821A (zh) * 2013-12-31 2014-04-30 白建保 烟草育苗材料烟雾消毒方法
CN106900432A (zh) * 2017-03-13 2017-06-30 郑州惠农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防治大棚蔬菜病虫害的方法
CN111165854A (zh) * 2019-12-17 2020-05-19 湖南捷力洲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一种烟叶防霉防虫存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71A (zh) * 1991-04-01 1991-09-04 湘潭市粮油科学研究所 空仓杀虫烟剂
DE19706844A1 (de) * 1997-02-21 1998-08-27 Binker Materialschutz Gmbh Verfahren zum Begasen mit Acetonitril
CN1739348A (zh) * 2005-08-29 2006-03-01 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利用性诱剂监测烟叶仓储害虫的方法
CN102630698A (zh) * 2012-04-12 2012-08-15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氯氰菊酯的热雾剂
CN102870775A (zh) * 2012-10-26 2013-01-16 白建保 环保型烟雾剂载体及其配制成的烟雾剂
CN103751821A (zh) * 2013-12-31 2014-04-30 白建保 烟草育苗材料烟雾消毒方法
CN106900432A (zh) * 2017-03-13 2017-06-30 郑州惠农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防治大棚蔬菜病虫害的方法
CN111165854A (zh) * 2019-12-17 2020-05-19 湖南捷力洲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一种烟叶防霉防虫存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华南农学院: "《农业昆虫学 植保专业用 上册》", 农业出版社, pages: 28 - 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st et al. Toxicity, repellency, and transfer of chlorfenapyr against western subterranean termites (Isoptera: Rhinotermitidae)
CA2163246C (en) Non-hazardous pest control
Hooper-Bui et al. Oral toxicity of abamectin, boric acid, fipronil, and hydramethylnon to laboratory colonies of Argentine ants (Hymenoptera: Formicidae)
CN103141526B (zh) 含天然除虫菊素和植物精油的植物源杀虫气雾剂及方法
US6298597B1 (en) Non-edible foraging matrix insert for subterranean termite control
CN104823993B (zh) 一种防治白蚁的药剂以及制备方法
JP2015063551A5 (zh)
US5484599A (en)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Grace Response of eastern and Formosan subterranean termites (Isoptera: Rhinotermitidae) to borate dust and soil treatments
Ebeling et al. Inorganic insecticides and dusts
US20140026468A1 (en) Control of Subterranean Termites
CN114097759A (zh) 一种仓库空间环境害虫生态防治方法
Boina et al. Insect management with aerosols in food-processing facilities
Rinkevich et al. Limited impacts of truck-based ultra-low-volume applications of mosquito adulticides on mortality in honey bees (Apis mellifera)
Shelton et al. Transfer of chlorfenapyr among workers of Reticulitermes flavipes (Isoptera: Rhinotermitidae) in the laboratory
RU2475024C2 (ru) Способ дезинсекции животноводческих помещений и инсектицидный состав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LIEBISCH et al. Efficacy of spinosad against the poultry red mite, Dermanyssus gallinae (Mesostigmata: Dermanyssidae), in laboratory and field trials
JP2887746B2 (ja) 木材害虫殺虫用くん蒸剤及び木材くん蒸方法
JP2021075526A (ja) 害虫、ダニ防除方法、及び害虫、ダニ防除用エアゾール
Kubota Colony elimination of subterranean termites by bait application using benzoylphenylurea compound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bistrifluron
Barker Cholinesterase reactivators tested as antidotes for use on poisoned honey bees
Le Patourel et al. Action of amorphous silica dusts on the German cockroach Blattella germanica (Linneaus)(Orthoptera: Blattidae)
US6824787B2 (en) Urea and nitrogen based compounds as feeding stimulants/aggregants and masking agents of unpalatable chemicals for subterranean termites
Rust et al. Evaluation of chemical localized treatment for drywood termite control
Hassan et al. Potential of Gas-Propelled Aerosol Containing Synergized Pyrethrins for Localized Treatment of Cryptotermes brevis (Kalotermitidae: Blattodea). Insects 2023, 14, 522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