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5757A - 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5757A
CN114095757A CN202111363509.9A CN202111363509A CN114095757A CN 114095757 A CN114095757 A CN 114095757A CN 202111363509 A CN202111363509 A CN 202111363509A CN 114095757 A CN114095757 A CN 114095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mage
response
sending
receiv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635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咪咪
石健
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Tumo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Tumo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Tumo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tong Tumo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13635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57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5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575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handling medical images, e.g. DICOM, HL7 or PAC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接收端,用以发送影像请求信息,影像请求信息包括图像特征信息、发送端的身份信息以及影像请求信息的传输信道编号,接收端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用以发送影像请求信息,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基于请求信息的影图像,用以在中控模块内构建响应信息;提取模块,设置在发送端内,提取模块包括信道提取单元和历史影像提取单元,中控模块,用以根据接收端内的信息和提取模块的提取信息构建响应信息;再进行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影像数据的传输,通过医院放射科之间的影像传输,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于患者就医学影像重复检查的问题,提高了就医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影像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已进入互联网高度融合、信息化深层次发展的时代,各领域的发展及其众多行业的运行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以高新技术手段为产业支撑的相关行业。
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战略的提出以及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医疗健康领域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手段的加入以及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成功搭建,医学信息可实现跨区域共享调阅,为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能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从而实现早期治疗甚至超早期干预,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但目前我国的医学影像建设体系尚不健全,信息化互联互通水平仍有待提高,在实际就医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性、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加之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理生理不断变化,致使患者不得不接受重复的医学影像检查,增加患者的负担。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可以解决医学影像重复检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包括:
接收端,用以发送影像请求信息,所述影像请求信息包括图像特征信息、发送端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影像请求信息的传输信道编号,所述接收端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以发送影像请求信息,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基于所述请求信息的影响图像,发送单元与中控模块连接,用以在中控模块内构建响应信息;
提取模块,设置在发送端内,与所述接收端连接,所述提取模块包括信道提取单元和历史影像提取单元,所述信道提取单元用以提取传输信道编号对应的传输信道至提取模块所需的传输时间,所述历史影像提取单元用于根据发送端的身份信息从云端提取发送端的历史影像记录;
中控模块,分别与所述接收端和所述提取信息模块连接,用以根据接收端内的信息和提取模块的提取信息构建响应信息;
广播模块,用以广播所述响应信息,将所述响应信息传输至发送端和接收端,待发送端和接收端基于广播的响应信息返回对应的反馈信息后,再进行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影像数据的传输;
根据影像请求信息中的图像特征信息获取到发送端内的历史影像资料,根据发送端的身份信息可以获取提取历史影像资料信息终端信息,根据传输信道的编号获取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以进行影像数据传输的传输通道,在进行影像数据传输之前,通过构建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作为影像数据进行正式传输前的试探信息,确定在接收端和发送端传输的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将响应信息发送至发送端和接收端,以使接收端做好接收准备。
进一步地,广播模块将响应信息广播至发送端和接收端后,发送端通过传输信道将反馈信息返回至中控模块,接收端通过提取信道将反馈信息返回至中控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接收端内的信息和提取模块的提取信息构建响应信息包括:
中控模块内预先设置有图像特征的标准数量;
若影像请求信息中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数量≤图像特征的标准数量,则将接收端的影像请求信息赋值为1,若图像特征信息的数量>图像特征的标准数量,则将接收端的影像请求信息赋值为2;
中控模块内设置有标准数据量Q0,若提取模块根据发送端的身份信息从云端提取发送端的历史影像记录的数据总量≤标准数据量Q0,则将提取模块赋值为1;若提取的历史影像记录的数据总量>标准数据量Q0,则将提取模块赋值为2;
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有标准传输时间T0,若传输信道编号对应的传输信道至提取模块所需的传输时间T i≤标准传输时间T0,则采用第一系数k1对提取模块的赋值进行修正;若传输信道编号对应的传输信道至提取模块所需的传输时间>标准传输时间T0,则采用第二系数k2对提取模块的赋值进行修正;
中控模块内设置有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A的计算公式为:A=提取模块赋值V+接收端赋值。
进一步地,当采用第一系数k1对提取模块的赋值V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记为V1′=V×(1+k1),其中第一系数k1的计算方法为:k1=(T0-Ti)/T0。
进一步地,当采用第二系数k2对提取模块的赋值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记为V2′=V×(1+k2);其中第二系数k2的计算方法为:k2=(Ti-T0)/Ti。
进一步地,中控单元内设置有第一响应区间、第二响应区间和第三响应区间,若中控单元内计算得到的响应信息属于第一响应区间,则采用第一频率f1发出响应信息;
若响应信息属于第二响应区间,则采用第二频率f2发出响应信息;
若响应信息属于第三响应区间,则采用第三频率f3发出响应信息。
进一步地,中控单元内预先设置有标准频率F0,所述标准频率是根据历史数据得到的,在进行设置标准频率之前,若发出的任意广播消息后,以发出5次广播消息后即可收到反馈信息对应的广播频率作为标准频率F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频率f1=1.2×F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频率f2=1.5×F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频率f3=1.8×F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中控单元将基于接收端和提取模块获取的信息构建响应信息,并将响应信息进行广播,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反馈信息,进而完成影像信息的传输过程,提高了传输双方对于影像信息的交换,以及相应的信息传输速度,且在影像信息传输过程中,基于接收端和提取模块得到的信息构建响应信息,实现对双方信息的互换,大大提高了影像传输的安全性。
尤其,通过对于提取模块内的参数信息以及接收端内的数据信息进行赋值,并将根据赋值得到对应的响应信息A,通过接收端内的信息和提取模块内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进而得到响应信息,使得响应信息的广播符合实际情况,对于广播消息的构建更为合理,促进影像数据传输的完成,提高影像数据的传输效率。
尤其,通过对第一系数对提取模块的赋值V进行修正,使得提取模块的赋值更为精准,进而得到的响应信息更为精确,大大提高响应信息构建的准确性,便于对于发出的响应信息进行有效传输,提高影像数据的传输效率。
尤其,通过采用第二系数k2对提取模块的赋值进行修正,使得提取模块的赋值更为精准,进而得到的响应信息更为精确,大大提高响应信息构建的准确性,本发明实施例由于第二系数是在T i>标准传输时间T0所采用的系数,基于第二系数k2来表示T i和标准传输时间的差值大小,进而使得该差值对于提取模块的实际赋值的影响进行了有效表示,使得提取模块的赋值更为精准,大大提高了影像数据的传输效率。
尤其,通过计算得到的响应信息的赋值设置为一个区间范围,响应信息的赋值为最大值是提取模块的赋值与接收端的赋值均为最大时的情形,当然对于提取模块的修正系数也取最大值时,对于响应信息的赋值为最小值是提取模块的赋值与接收端的赋值均为最小时的情形,当然对于提取模块的修正系数也取最小值时,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极限值的情况比较少,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最大值和最小值组成的极值区间,将该极值区间设置成第一响应区间、第二响应区间和第三响应区间,判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实际响应信息落在哪个区间内,并根据实际响应信息所属区间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频率将构建的响应信息广播,提高广播效率,进而使得响应信息尽快被发送端或接收端收到,以返回反馈信息,进而完成影像数据的传输。
尤其,通过对标准频率进行了限定,使得对于广播频率的计算更为精准,大大提高数据的计算传输速度,提高对于影像数据的传输效率。
尤其,通过建立第一频率、第二频率、第三频率与标准频率F0的频率,针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广播频率,使得对于广播的响应信息的接收效率更好,以使发送端或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响应信息返回反馈信息,进而加快影像数据传输过程的完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
接收端10,用以发送影像请求信息,所述影像请求信息包括图像特征信息、发送端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影像请求信息的传输信道编号,所述接收端包括发送单元11和接收单元12,所述发送单元用以发送影像请求信息,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基于所述请求信息的影响图像,发送单元与中控模块连接,用以在中控模块内构建响应信息;
提取模块20,设置在发送端内,与所述接收端连接,所述提取模块包括信道提取单元21和历史影像提取单元22,所述信道提取单元用以提取传输信道编号对应的传输信道至提取模块所需的传输时间,所述历史影像提取单元用于根据发送端的身份信息从云端提取发送端的历史影像记录;
中控模块30,分别与所述接收端和所述提取信息模块连接,用以根据接收端内的信息和提取模块的提取信息构建响应信息;
广播模块40,用以广播所述响应信息,将所述响应信息传输至发送端和接收端,待发送端和接收端基于广播的响应信息返回对应的反馈信息后,再进行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影像数据的传输。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应用的场景就是某一医院的影像信息,当患者到另一个医院进行就诊时,可以参照其他医院的影像资料,使得用户无需进行多次进行拍片,通过医院放射科之间的影像传输,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于患者就医学影像重复检查的问题,提高了就医效率。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是接收影像图像的一方,发送端是进行影像图像发送的一方,而影像图像的发送通常是应接收端的请求,还可以是发送端主动提起的发送请求,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接收端在进行接收影像图像之前,需要确定要接收的图像特征是什么,将影像图像发送至哪台接收终端,以及发出请求信息的传输信道编号,也就是该接收端用以进行外界通信的传输信道编号是什么,通过影像请求信息中的图像特征信息获取到发送端内的应该提取的历史影像资料,根据发送端的身份信息可以获取到从哪一台发送终端内提取历史影像资料信息,根据传输信道的编号获取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以进行影像数据传输的传输通道,在进行影像数据传输之前,还需要通过构建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作为影像数据进行正式传输前的试探信息,确定在接收端和发送端传输的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将响应信息发送至发送端和接收端,以使接收端做好接收准备,将即将进行传输的影像图像的数量进行告知,便于进行存储空间的准备,使得对于影像图像的传输过程更为顺利。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中的接收端接收影像请求信息,提取模块,根据影像信息提取接收端的相信息,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端内的信息以及提取模块提取到的信息进行信息融合,构建响应信息,中控模块广播响应信息后,待发送端和接收端均接收到该响应信息,并基于该响应信息向中控模块返回对应的反馈信息后,则表示发送端收到了接收端的认证信息,接收端也收到了发送端的认证信息,经过双方均进行了传输认证的信息即为传输达成,完成影像数据的传输。
具体而言,广播模块将响应信息广播至发送端和接收端后,发送端通过传输信道将反馈信息返回至中控模块,接收端通过提取信道将反馈信息返回至中控模块。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中控单元将基于接收端和提取模块获取的信息构建响应信息,并将响应信息进行广播,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反馈信息,进而完成影像信息的传输过程,提高了传输双方对于影像信息的交换,以及相应的信息传输速度,且在影像信息传输过程中,基于接收端和提取模块得到的信息构建响应信息,实现对双方信息的互换,大大提高了影像传输的安全性。
具体而言,所述根据接收端内的信息和提取模块的提取信息构建响应信息包括:
中控模块内预先设置有图像特征的标准数量;
若影像请求信息中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数量≤图像特征的标准数量,则将接收端的影像请求信息赋值为1,若图像特征信息的数量>图像特征的标准数量,则将接收端的影像请求信息赋值为2;
中控模块内设置有标准数据量Q0,若提取模块根据发送端的身份信息从云端提取发送端的历史影像记录的数据总量≤标准数据量Q0,则将提取模块赋值为1;若提取的历史影像记录的数据总量>标准数据量Q0,则将提取模块赋值为2;
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有标准传输时间T0,若传输信道编号对应的传输信道至提取模块所需的传输时间Ti≤标准传输时间T0,则采用第一系数k1对提取模块的赋值进行修正;若传输信道编号对应的传输信道至提取模块所需的传输时间>标准传输时间T0,则采用第二系数k2对提取模块的赋值进行修正;
中控模块内设置有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A的计算公式为:A=提取模块赋值V+接收端赋值。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于提取模块内的参数信息以及接收端内的数据信息进行赋值,并将根据赋值得到对应的响应信息A,通过接收端内的信息和提取模块内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进而得到响应信息,使得响应信息的广播符合实际情况,对于广播消息的构建更为合理,促进影像数据传输的完成,提高影像数据的传输效率。
具体而言,当采用第一系数k1对提取模块的赋值V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记为V1′=V×(1+k1),其中第一系数k1的计算方法为:k1=(T0-Ti)/T0。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第一系数对提取模块的赋值V进行修正,使得提取模块的赋值更为精准,进而得到的响应信息更为精确,大大提高响应信息构建的准确性,便于对于发出的响应信息进行有效传输,提高影像数据的传输效率。
具体而言,当采用第二系数k2对提取模块的赋值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记为V2′=V×(1+k2);其中第二系数k2的计算方法为:k2=(Ti-T0)/Ti。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第二系数k2对提取模块的赋值进行修正,使得提取模块的赋值更为精准,进而得到的响应信息更为精确,大大提高响应信息构建的准确性,本发明实施例由于第二系数是在Ti>标准传输时间T0所采用的系数,基于第二系数k2来表示T i和标准传输时间的差值大小,进而使得该差值对于提取模块的实际赋值的影响进行了有效表示,使得提取模块的赋值更为精准,大大提高了影像数据的传输效率。
具体而言,中控单元内设置有第一响应区间、第二响应区间和第三响应区间,若中控单元内计算得到的响应信息属于第一响应区间,则采用第一频率f1发出响应信息;
若响应信息属于第二响应区间,则采用第二频率f2发出响应信息;
若响应信息属于第三响应区间,则采用第三频率f3发出响应信息。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计算得到的响应信息的赋值设置为一个区间范围,响应信息的赋值为最大值是提取模块的赋值与接收端的赋值均为最大时的情形,当然对于提取模块的修正系数也取最大值时,对于响应信息的赋值为最小值是提取模块的赋值与接收端的赋值均为最小时的情形,当然对于提取模块的修正系数也取最小值时,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极限值的情况比较少,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最大值和最小值组成的极值区间,将该极值区间设置成第一响应区间、第二响应区间和第三响应区间,判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实际响应信息落在哪个区间内,并根据实际响应信息所属区间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频率将构建的响应信息广播,提高广播效率,进而使得响应信息尽快被发送端或接收端收到,以返回反馈信息,进而完成影像数据的传输。
具体而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响应区间、第二响应区间和第三响应区间的范围可以是相等,也可以是不等的,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以实际应用为主,但是一般情况下,第一响应区间、第二响应区间和第三响应区间是在极值区间的三等分所形成的。
具体而言,中控单元内预先设置有标准频率F0,所述标准频率是根据历史数据得到的,在进行设置标准频率之前,若发出的任意广播消息后,以发出5次广播消息后即可收到反馈信息对应的广播频率作为标准频率F0。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标准频率进行了限定,使得对于广播频率的计算更为精准,大大提高数据的计算传输速度,提高对于影像数据的传输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频率f1=1.2×F0,所述第二频率f2=1.5×F0,所述第三频率f3=1.8×F0。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建立第一频率、第二频率、第三频率与标准频率F0的频率,针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广播频率,使得对于广播的响应信息的接收效率更好,以使发送端或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响应信息返回反馈信息,进而加快影像数据传输过程的完成效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用以发送影像请求信息,所述影像请求信息包括图像特征信息、发送端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影像请求信息的传输信道编号,所述接收端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以发送影像请求信息,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基于所述请求信息的影响图像,发送单元与中控模块连接,用以在中控模块内构建响应信息;
提取模块,设置在发送端内,与所述接收端连接,所述提取模块包括信道提取单元和历史影像提取单元,所述信道提取单元用以提取传输信道编号对应的传输信道至提取模块所需的传输时间,所述历史影像提取单元用于根据发送端的身份信息从云端提取发送端的历史影像记录;
中控模块,分别与所述接收端和所述提取信息模块连接,用以根据接收端内的信息和提取模块的提取信息构建响应信息;
广播模块,用以广播所述响应信息,将所述响应信息传输至发送端和接收端,待发送端和接收端基于广播的响应信息返回对应的反馈信息后,再进行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影像数据的传输;
根据影像请求信息中的图像特征信息获取到发送端内的历史影像资料,根据发送端的身份信息可以获取提取历史影像资料信息终端信息,根据传输信道的编号获取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以进行影像数据传输的传输通道,在进行影像数据传输之前,通过构建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作为影像数据进行正式传输前的试探信息,确定在接收端和发送端传输的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将响应信息发送至发送端和接收端,以使接收端做好接收准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广播模块将响应信息广播至发送端和接收端后,发送端通过传输信道将反馈信息返回至中控模块,接收端通过提取信道将反馈信息返回至中控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接收端内的信息和提取模块的提取信息构建响应信息包括:
中控模块内预先设置有图像特征的标准数量;
若影像请求信息中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数量≤图像特征的标准数量,则将接收端的影像请求信息赋值为1,若图像特征信息的数量>图像特征的标准数量,则将接收端的影像请求信息赋值为2;
中控模块内设置有标准数据量Q0,若提取模块根据发送端的身份信息从云端提取发送端的历史影像记录的数据总量≤标准数据量Q0,则将提取模块赋值为1;若提取的历史影像记录的数据总量>标准数据量Q0,则将提取模块赋值为2;
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有标准传输时间T0,若传输信道编号对应的传输信道至提取模块所需的传输时间Ti≤标准传输时间T0,则采用第一系数k1对提取模块的赋值进行修正;若传输信道编号对应的传输信道至提取模块所需的传输时间>标准传输时间T0,则采用第二系数k2对提取模块的赋值进行修正;
中控模块内设置有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A的计算公式为:A=提取模块赋值V+接收端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第一系数k1对提取模块的赋值V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记为V1′=V×(1+k1),其中第一系数k1的计算方法为:k1=(T0-Ti)/T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第二系数k2对提取模块的赋值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记为V2′=V×(1+k2);其中第二系数k2的计算方法为:k2=(Ti-T0)/T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中控单元内设置有第一响应区间、第二响应区间和第三响应区间,若中控单元内计算得到的响应信息属于第一响应区间,则采用第一频率f1发出响应信息;
若响应信息属于第二响应区间,则采用第二频率f2发出响应信息;
若响应信息属于第三响应区间,则采用第三频率f3发出响应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中控单元内预先设置有标准频率F0,所述标准频率是根据历史数据得到的,在进行设置标准频率之前,若发出的任意广播消息后,以发出5次广播消息后即可收到反馈信息对应的广播频率作为标准频率F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f1=1.2×F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率f2=1.5×F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频率f3=1.8×F0。
CN202111363509.9A 2021-11-17 2021-11-17 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 Withdrawn CN1140957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3509.9A CN114095757A (zh) 2021-11-17 2021-11-17 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3509.9A CN114095757A (zh) 2021-11-17 2021-11-17 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5757A true CN114095757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01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3509.9A Withdrawn CN114095757A (zh) 2021-11-17 2021-11-17 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57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6678A (zh) * 2022-12-02 2023-01-17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系统运行参数校正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6893A (zh) * 2015-12-31 2016-06-08 武汉帕菲利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直接获取医疗影像数据实现医院无胶片化的方法
CN106777905A (zh) * 2016-11-25 2017-05-31 苏州国科康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医疗多影像中心服务系统及其终端获取数据的方法
CN107995247A (zh) * 2016-10-27 2018-05-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WO2018176484A1 (zh) * 2017-04-01 2018-10-04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影像传输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62865A (zh) * 2020-02-28 2020-07-28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影像识别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3409921A (zh) * 2021-05-31 2021-09-1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医学成像装置、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6893A (zh) * 2015-12-31 2016-06-08 武汉帕菲利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直接获取医疗影像数据实现医院无胶片化的方法
CN107995247A (zh) * 2016-10-27 2018-05-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6777905A (zh) * 2016-11-25 2017-05-31 苏州国科康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医疗多影像中心服务系统及其终端获取数据的方法
WO2018176484A1 (zh) * 2017-04-01 2018-10-04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影像传输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62865A (zh) * 2020-02-28 2020-07-28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影像识别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3409921A (zh) * 2021-05-31 2021-09-1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医学成像装置、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6678A (zh) * 2022-12-02 2023-01-17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系统运行参数校正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1425B2 (en) Channel blind detection metho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RU2626893C2 (ru)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для зонда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й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а
CN104994163A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医疗系统及方法
CN103648387A (zh) 医用图像控制系统以及便携终端
KR101814448B1 (ko) 모바일 헬스케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포넌트 기반 모바일 헬스 대시보드 제작 시스템
CN114095757A (zh) 基于云端的医院放射科自学习影像传输系统
US20120116816A1 (en) Preorder teleradiology workflow system and method
CN103440421A (zh) 医学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9830270A (zh)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306573A (zh) 医学影像原始数据调度方法和医学影像传输系统
EP262921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ing ultrasound data
GB2605020A (en) Internet of Things power system
CN111083175A (zh) 一种堡垒云存储、传输方法及应用系统
CN107046555B (zh) 医学影像文件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508574A (zh) 检验检查数据对接方法及系统
KR101836103B1 (ko) 모바일 헬스케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포넌트 기반 모바일 헬스 애플리케이션 제공 시스템
Job et al. Feasibility of an asynchronous general practitioner-to-general physician eConsultant outpatient substitution program: A Queensland pilot study
CN114124592A (zh) 基于响应信息的支付数据处理系统
CN111314668B (zh) 去中心化云视讯系统及其远程查房方法
CN111128404A (zh) 一种远程会诊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11326264B (zh) 去中心化云视讯系统及其远程诊断方法
CN114360693A (zh) 医疗影像处理系统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0752010B (zh) 医学影像存储系统
CN114283910B (zh) 基于多渠道信息的临床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CN110855408A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尿常规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