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6934B - 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6934B
CN114086934B CN202010767978.6A CN202010767978A CN114086934B CN 114086934 B CN114086934 B CN 114086934B CN 202010767978 A CN202010767978 A CN 202010767978A CN 114086934 B CN114086934 B CN 114086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cture
karst
well
mode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79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6934A (zh
Inventor
张冬丽
张允�
张慧
朱桂良
程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7679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6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6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6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6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6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25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 E21B43/26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06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M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通过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包括溶孔、裂缝和溶洞,试井解释模型包括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根据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井底压力解,并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将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通过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所得的试井解释结果与地质认识相结合,适用于复杂的缝洞模式,能够提高地层描述精度,有利于获取更多的缝洞结构参数信息,试井解释结果数据更加贴近实际。

Description

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试井解释方法主要有:
一种是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渗流理论的连续介质模型。该模型把整个溶洞看成是一个假想的连续体,重点研究介质整体所表现出来的宏观流动特征,基于流量等效原理,将裂缝、溶洞的渗透性等效平均到整个介质中,利用现有的渗流理论来研究流体流动特征。适用于只有溶蚀小孔洞、均匀网络状分布破碎裂缝、表征单元体存在且尺度较小的情况,多看成是双重介质或三重介质地层,不能用于描述大尺度溶洞和裂缝存在的缝洞型油藏储层特征。
另一种是基于非连续介质理论所建立的离散缝洞模型。相对连续介质来说,这类模型考虑了储集介质的具体形态和尺度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较真实的描述了裂缝的地质分布特征及其对流体流动的影响。由于其模型的建立过程复杂,计算过程中网格需要单独生成,计算量大,是一种对油藏描述技术依赖性很强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也难以与当前地质建模结果相结合。当有多个大尺度裂缝或者溶洞存在时,需要付出的计算代价很大,考虑到油田实际应用情况,离散模型不适用于缝洞型油藏试井模型建立。
目前的试井解释方法多是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渗流理论,对于存在大溶洞、大裂缝的缝洞型油藏是不适用的,其理论曲线难以与的实测曲线相互拟合,试井解释结果误差大。另外,在现有的非连续介质理论时,计算量大,不适用于复杂缝洞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针对缝洞型油藏的复杂缝洞模式建立试井解释模型,提高试井解释的准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其中,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试井解释方法,其包括:
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包括溶孔、裂缝和溶洞,所述试井解释模型包括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的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
根据所述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井底压力解;利用所述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
将所述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取所述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所述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
通过所述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所述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
优选的,所述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包括溶孔、裂缝和溶洞,还包括:
基于流体粘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以及裂缝和基质的渗透率、压力、孔隙度、压缩系数,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
基于所述地层渗流模型和所述流体渗流模型,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渗透强度进行地层区域划分;
所述基于流体粘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以及裂缝和基质的渗透率、压力、孔隙度、压缩系数,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包括:针对划分后的每个地层区域,分别建立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其中,每个地层区域中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μ表示流体粘度,Kf表示裂缝渗透率,pf表示裂缝压力,r表示径向距离,Q表示地层区域且Q为正整数,α表示形状因子,Km表示基质渗透率,pm表示基质压力,φf表示裂缝孔隙度,Ctf表示裂缝压缩系数,t表示时间,φm表示基质孔隙度,Ctm表示基质压缩系数。
优选的,所述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包括:
当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为多个溶洞时,根据钻遇溶洞周围的其余溶洞向着所述钻遇溶洞窜流的过程、连接条件以及所述钻遇溶洞周围其余溶洞的单洞渗流模型,建立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所述钻遇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其中,当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为多个溶洞时,所述钻遇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R表示溶洞半径,h表示有效厚度,Kf表示裂缝渗透率,μ表示流体粘度,pf表示裂缝压力,r表示径向距离,rw表示油井半径,Ctv表示溶洞压缩系数,φv表示溶洞孔隙度,pw表示油井压力,C表示井筒储集系数,φv表示油井孔隙度,t表示时间,n表示裂缝的总数且n=1,2,……,i……,q代表产量,B代表原油体积系数。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无因次化,以获取无因次试井解释模型。
优选的,根据所述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井底压力解,包括:
对所述无因次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以得到拉式空间的井底压力解;
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法将拉式空间的井底压力解反演到实空间,获取所述实空间井底压力解。
优选的,对所述无因次试井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以得到拉式空间的井底压力解之后,还包括:
叠加井筒储集系数和表皮系数,以得到综合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后的拉式空间井底压力解。
优选的,所述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包括所述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所述试井实测数据包括压力恢复数据。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试井解释装置,其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包括溶孔、裂缝和溶洞,所述试井解释模型包括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的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井底压力解;利用所述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
曲线拟合模块,用于将所述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取所述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所述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
试井解释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所述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试井解释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试井解释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试井解释方法,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通过结合储层性质,考虑了缝洞型储层中溶孔的特性以及大尺度裂缝及溶洞构成的多洞模式,并根据渗透强度对地层进行区域划分,以针对不同地层区域建立渗流模型,从而为确定大尺度溶洞的分布状况及洞外溶孔参数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手段,能够直接获得溶洞大小、溶洞体积、溶洞储容比等参数,所得的结果与地质认识相结合,能够提高地层描述精度,有利于获取更多的缝洞结构参数信息,试井解释结果数据更加贴近实际。
另外,本发明中提供的试井解释模型建立简单,根据该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在拉普拉斯空间的解析解,不会涉及到复杂函数的计算,方法简便、有利于提高计算速度。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文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范围。其中所包括的附图是: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试井解释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试井解释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井钻遇单个溶洞的缝洞模式示意图;图3(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洞模式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求取实空间的井底压力解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空间双对数理论曲线与实测井双对数曲线的最终拟合图;
图7示出了利用本申请提供的试井解释方法解释出的实例井多洞缝洞模式;
表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例井的基本参数数据表;
表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例井的解释结果数据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试井解释方法主要有:
一种是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渗流理论的连续介质模型。该模型把整个溶洞看成是一个假想的连续体,重点研究介质整体所表现出来的宏观流动特征,基于流量等效原理,将裂缝、溶洞的渗透性等效平均到整个介质中,利用现有的渗流理论来研究流体流动特征。适用于只有溶蚀小孔洞、均匀网络状分布破碎裂缝、表征单元体存在且尺度较小的情况,多看成是双重介质或三重介质地层,不能用于描述大尺度溶洞和裂缝存在的缝洞型油藏储层特征。
另一种是基于非连续介质理论所建立的离散缝洞模型。相对连续介质来说,这类模型考虑了储集介质的具体形态和尺度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较真实的描述了裂缝的地质分布特征及其对流体流动的影响。由于其模型的建立过程复杂,计算过程中网格需要单独生成,计算量大,是一种对油藏描述技术依赖性很强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也难以与当前地质建模结果相结合。当有多个大尺度裂缝或者溶洞存在时,需要付出的计算代价很大,考虑到油田实际应用情况,离散模型不适用于缝洞型油藏试井模型建立。
目前的试井解释方法多是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渗流理论,对于存在大溶洞、大裂缝的缝洞型油藏是不适用的,其理论曲线难以与的实测曲线相互拟合,试井解释结果误差大。因此,需要基于非连续介质理论建立离散缝洞模型,考虑流体的流动机理,描述井周围储容性及尺寸各不相同的溶洞和不同导流能力、不同长度的裂缝与溶洞组成的缝洞模式,建立更符合实际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特点的试井解释方法,以提高试井解释的精度。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试井解释方法,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通过结合储层性质,考虑了缝洞型储层中溶孔的特性以及大尺度裂缝及溶洞构成的多洞模式,并根据渗透强度对地层进行区域划分,以针对不同地层区域建立渗流模型,从而为确定大尺度溶洞的分布状况及洞外溶孔参数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手段,能够直接获得溶洞大小、溶洞体积、溶洞储容比等参数,所得的结果与地质认识相结合,能够提高地层描述精度,有利于获取更多的缝洞结构参数信息,试井解释结果数据更加贴近实际,准确认识油藏。
另外,本发明中提供的试井解释模型建立简单,根据该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在拉普拉斯空间的解析解,不会涉及到复杂函数的计算,方法简便、有利于提高计算速度。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试井解释方法,其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
在步骤S101中: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包括溶孔、裂缝和溶洞,所述试井解释模型包括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的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是溶孔和溶洞的尺度差别很大,在本申请中综合考虑了地层中溶孔、溶洞与裂缝。
该步骤可以具体为:基于流体粘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以及裂缝和基质的渗透率、压力、孔隙度、压缩系数,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基于地层渗流模型和流体渗流模型,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每个地层区域中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μ表示流体粘度,Kf表示裂缝渗透率,pf表示裂缝压力,r表示径向距离,Q表示地层区域且Q为正整数,α表示形状因子,Km表示基质渗透率,pm表示基质压力,φf表示裂缝孔隙度,Ctf表示裂缝压缩系数,t表示时间,φm表示基质孔隙度,Ctm表示基质压缩系数。
作为一示例,根据储层性质,可以将地层分为渗透性较强的1区和渗透性较弱的2区两个地层区域,则1区中的渗流模型可以表示为:
2区中的渗流模型可以表示为:
井钻遇溶洞的质量守恒方程:
其中,pw表示井底压力,C表示井筒储集系数,
溶洞壁与地层之间的衔接条件:
其中,pw表示井底压力,C表示井筒储集系数,
在界面流量相等条件下的连接条件:
在界面压力相等条件下的连接条件:
pf1(r1,t)=pf2(r1,t) (1-8)
初始条件:
pj(r,t=0)=pi(j=1,2,f,v,m) (1-9)
外边界条件:
pf2(r→∞,t=0)=pi(无限大边界) (1-10)
当井筒钻遇溶洞1时,就是井钻遇单溶洞的缝洞模式,钻遇溶洞的控制方程:
当钻遇溶洞1周围存在有1个溶洞2时:
溶洞1质量守恒方程:
溶洞2质量守恒方程:
进一步地,当钻遇溶洞1周围存在有n个溶洞时,就是所述的多洞缝洞模式。
当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为多个溶洞时,根据钻遇溶洞周围的其余溶洞向着钻遇溶洞窜流的过程、连接条件以及钻遇溶洞周围其余溶洞的单洞渗流模型,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钻遇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其中,当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为多个溶洞时,钻遇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R表示溶洞半径,h表示有效厚度,Kf表示裂缝渗透率,μ表示流体粘度,pf表示裂缝压力,r表示径向距离,rw表示油井半径,Ctv表示溶洞压缩系数,φv表示溶洞孔隙度,pw表示油井压力,C表示井筒储集系数,φv表示油井孔隙度,t表示时间,n表示裂缝的总数且n=1,2,……,i……,q代表产量,B代表原油体积系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多洞模式的复杂缝洞模型建立试井解释模型,再通过结合地层性质,充分考虑地层性质,有利于提高试井解释模型的精度。
作为一优选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对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模型进行无因次化,以获取无因次试井解释模型,有利于后续进行计算。
通过结合储层性质,综合考虑裂缝、溶孔和溶洞的渗流模型,建立了更加符合实际的缝洞型油藏试井的试井解释模型,可以有效提高试井解释模型的精确度。
在步骤S102中,根据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井底压力解;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
该步骤可以具体为,对基于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以及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构建的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求解获得拉普拉斯空间下的井底压力解。再将求解得到的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解通过Stehfest数值反演法,计算得到实空间的井底压力解,并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其中,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可以为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
作为一优选示例,为了更全面的考虑储层性质,提高对试井解释的精确度,该步骤还可以具体为,对基于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以及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构建的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后,叠加井筒储集系数和表皮系数,以得到综合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后的拉式空间井底压力解,从而可以综合考虑井筒中流体的存储释放以及井底周围受污染的情况。
在步骤S103中,将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取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试井实测数据可以为实测试井的压力恢复数据,将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可以为,将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与实测试井的压力恢复数据进行拟合,具体的,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坐标系中,绘制实测试井的压力恢复及压力恢复倒数的双对数曲线,利用基础参数,通过不断调整油藏参数及拟合参数,反复调用正演过程,使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与实测试井的双对数曲线相互拟合,以得到最终的拟合曲线。
在步骤S104中,通过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
具体的,根据拟合曲线可以计算裂缝渗透率Kf1、溶洞体积V、窜流系数λ和溶洞储容比w等油藏参数,从而可以得到试井解释结果数据,提供了一种综合考虑储层性质的试井解释方法。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试井解释方法,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通过结合储层性质,考虑了缝洞型储层中溶孔的特性以及大尺度裂缝及溶洞构成的模式,从而为确定大尺度溶洞的分布状况及溶孔参数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手段,能够直接获得溶洞大小、溶洞体积、溶洞储容比等参数,所得的结果与地质认识相结合,能够提高地层描述精度,有利于获取更多的缝洞结构参数信息,试井解释结果数据更加贴近实际。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试井解释方法,其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7。
在步骤S201中,根据复合地层的渗透强度进行地层区域划分。
作为示例,根据图3(1)所示,图3(1)示出了井钻遇单个溶洞的缝洞模式示意图,可以根据复合地层的渗透强度将地层区域划分,具体的,可以根据形成溶洞的过程中,溶洞周围的储层性质,将地层区域划分为两个区域,其中,溶洞周围容易坍塌形成渗透性较强的储层对应Q=1区,1区中包含多洞缝洞模式,远离溶洞中心渗透性较差的储层对应Q=2区。通过结合储层性质对地层区域进行划分,有利于提高地层描述的精度以及试井解释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将地层区域划分为1区和2区两个区域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202,基于油藏参数,针对划分后的每个地层区域,分别建立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
步骤S203,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
步骤S204,对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无因次化,以获取无因次试井解释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S202中,可以通过定义无因此量得到无因次化后1区中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
无因次化后得到的2区中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
其次,分别约束1区和2区的连接条件、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作为一示例,可以在假设界面流量相等条件下,使用如下表达式作为连接条件:
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在假设界面压力相等条件下,使用如下表达式作为连接条件:
pf1D(r1D,tD)=pf2D(r1D,tD) (2-6)
边界条件可以为无限大边界条件:pf2D(rD→∞,tD=0)=0 (2-7)
初始条件可以为:pjD(rD,tD=0)=0(j=1,2,f,v,w,m)(2-8)
其中,无因次压力:
无因次时间:
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无因次距离:其中reD表示有效边界距离;
1区裂缝储容比:2区裂缝储容比:/>
溶洞储容比:1区窜流系数:/>α代表性质因子;
2区窜流系数:1区和2区储容比:/>
1区和2区流度比:无因次溶洞体积:/>
在步骤S203中,可以通过考虑储层性质,假设溶洞中各点压力均相等,利用物质平衡方程来描述溶洞中流体的流动。
作为一示例,当溶洞为多个时,井筒为一个,井钻遇溶洞周围存在多个尺度不同的溶洞的多洞模式,多个溶洞中的流体性质、溶洞体积、溶洞储容比可能各不相同。
多洞模式按照钻遇溶洞周围的各个溶洞向着钻遇溶洞窜流的过程、连接条件以及周围各个溶洞的渗流表达式来建立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的建立过程可以为:
当井筒钻遇溶洞时,单溶洞的渗流表达式:
当钻遇溶洞周围存在1个溶洞时,该钻遇溶洞的表达式为:
当钻遇溶洞周围存在n个溶洞时,即为多洞模式,如图4(2)所述,图4(2)示出了多洞模式示意图,此时可以得到钻遇溶洞的渗流模型:
步骤S205:根据无因次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井底压力解;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求取实空间的井底压力解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205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在步骤S2051中,对无因次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以得到拉式空间的井底压力解。
作为一优选示例,在对无因次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之后,解得无限大地层边界条件下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解,在所求压力解得基础上,叠加井筒储集系统CD和表皮系数S,得到综合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后的拉式空间井底压力解:
其中,u代表拉普拉斯变量,表达式(3-1)对应单洞模式下的拉式空间井底压力解,表达式(3-2)对应多洞模式下的拉式空间井底压力解,
其中,
第一类虚宗量0阶贝塞尔函数;
第一类虚宗量1阶贝塞尔函数;
第二类虚宗量0阶贝塞尔函数;
第二类虚宗量1阶贝塞尔函数;
其中,
Ra=0
在步骤S2052中,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法将拉式空间的井底压力解反演到实空间,获取实空间井底压力解;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法对拉式空间的井底压力解进行反演后,可以得到井底压力解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其中,Z为Laplace因子;j为整数变量。
Vj是常数,取决于N值,用下面方程确定:
其中,N为偶数,一般取值在8—16之间。
另外,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其中,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可以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作为一示例,多洞模式下的时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可以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是示例性的给出了无限大边界条件下的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解,本申请对边界条件并不做特别的限定,也可以通过其他边界条件获取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解。
步骤S206:将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取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
其中,试井实测数据可以为试井实测的压力恢复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步骤可以具体为,在获取到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后,在同一个双对数坐标系中,利用试井实测的压力恢复数据,绘制试井实测的压力及压力导数的双对数曲线。利用基础参数数据,通过不断调整油藏参数及拟合参数,反复调用正演过程,使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的双对数曲线相互拟合,以得到实空间试井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的双对数曲线的最终拟合图。
步骤S207:通过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空间试井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的双对数曲线的最终拟合图获取到如下多个拟合参数,其中下标M代表拟合得到的数据:
压力拟合值:
时间拟合值:
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表皮系数:(S)M
无因次溶洞半径:
1区窜流系数:2区窜流系数:/>
12区储容比:12区流度比:/>
1区裂缝储容比:
2区裂缝储容比:
溶洞储容比:无因次1区半径:/>/>
进一步地,根据获取到的拟合参数可以相应得到多个油藏参数,从而得到试井解释结果数据。例如:
可以根据压力拟合值,计算出1区裂缝渗透率Kf1
可以利用时间拟合值和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计算出井筒储集系数C:
可以利用无因次溶洞体积,计算出溶洞体积V:
可以利用无因次1区半径,计算出1区半径r1:r1=rw(r1D)M
可以利用表皮系数、溶洞储容比、1区裂缝储容比、2区裂缝储容比、1区窜流系数、2区窜流系数:
1区窜流系数:λf1=(λf1)M;2区窜流系数:λf2=(λf2)M
1区裂缝储容比:ωf1=(ωf1)M;2区裂缝储容比:ωf2=(ωf2)M
溶洞储容比:ω1=(ω1)M;表皮系数:S=(S)M
可以利用12区流度比,计算出2区流度M2
可以得到的12区储容比,计算出2区储容: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该方法中通过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通过结合储层性质,考虑了缝洞型储层中溶孔的特性以及大尺度裂缝及溶洞构成的多洞模式,并根据渗透强度对地层进行区域划分,以针对不同地层区域建立渗流模型,从而为确定大尺度溶洞的分布状况及洞外溶孔参数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手段,能够直接获得溶洞大小、溶洞体积、溶洞储容比等参数,所得的结果与地质认识相结合,能够提高地层描述精度,有利于获取更多的缝洞结构参数信息,试井解释结果数据更加贴近实际。
另外,本发明中提供的试井解释模型建立简单,根据该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在拉普拉斯空间的解析解,不会涉及到复杂函数的计算,方法简便、有利于提高计算速度。
实施例三
以下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应用试井解释方法的具体示例,实例井的设计井深5730.0m,完钻井深5750.0m,人工井底5518.0m,完钻层位奥陶系,裸眼酸压完井,压恢测试时间236.9h。钻井过程中发生漏失,漏失量153.8m3,无水采油期355d,无水采油量7.038万吨。实例井基本参数数据见表1。
表1实例井基本参数数据
参数名称(单位) 数值
压力计下深(m) 4590.0
有效厚度h(m) 24
孔隙度φ(%) 1.9
井筒半径rw(m) 0.0541
原油体积系数B(m3/m3) 1.0868
综合压缩系数Ct(MPa-1) 0.00226
原油粘度μ(mPa·s) 80.717
最高恢复压力pwf(MPa) 50.8813
关井前流压pws(MPa) 47.2361
利用实例井的基础参数数据,通过不断调整油藏参数及拟合参数,反复调用正演过程,使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与实测井的双对数曲线相互拟合,曲线拟合之后得到实空间双对数理论曲线与实测井双对数曲线的最终拟合结果,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实空间双对数理论曲线与实测井双对数曲线的最终拟合图,其中实线代表实空间双对数理论曲线,圆圈连成的线代表实测压力恢复数据的曲线。
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与实测压力恢复数据的最终拟合结果,通过计算油藏参数,获得溶洞体积及溶洞储容比等试井解释结果数据,见表2,图7为利用本申请提供的试井解释方法解释出的实例井多洞缝洞模式。
表2实例井解释结果数据
以上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试井解释方法的具体示例,基于构建的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通过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与实测压力恢复数据进行拟合后的拟合曲线,获得溶洞体积和溶洞储容比等试井解释结果数据,通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试井解释方法,能够直接解释出地层和溶洞的相关参数,求解方法简单快捷。
实施例四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试井解释装置,其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包括溶孔、裂缝和溶洞,所述试井解释模型包括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的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的井底压力解;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
曲线拟合模块,用于将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取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
试井解释模块,用于通过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
其中,模型构建模块可以用于基于流体粘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以及裂缝和基质的渗透率、压力、孔隙度、压缩系数,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基于地层渗流模型和流体渗流模型,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
作为一优选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对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模型进行无因次化,以获取无因次试井解释模型,有利于后续进行计算。
通过结合储层性质,综合考虑裂缝、溶孔和溶洞的渗流模型,建立了更加符合实际的缝洞型油藏试井特定的试井解释模型,可以有效提高试井解释模型的精确度。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基于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以及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构建的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后,求解获得拉普拉斯空间下的井底压力解。再将求解得到的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解通过Stehfest数值反演法,计算得到实空间的井底压力解,并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其中,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可以为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
作为一优选示例,为了更全面的考虑储层性质,提高对试井解释的精确度,该步骤还可以具体为,对基于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以及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构建的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后,叠加井筒储集系数和表皮系数,以得到综合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后的拉式空间井底压力解。从而可以综合考虑井筒中流体的存储释放以及井底周围受污染的情况。
曲线拟合模块用于将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与实测试井的压力恢复数据进行拟合,具体的,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坐标系中,绘制实测试井的压力恢复及压力恢复倒数的双对数曲线,利用基础参数,通过不断调整油藏参数及拟合参数,反复调用正演过程,使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与实测试井的双对数曲线相互拟合,以得到最终的拟合曲线。
试井解释模块用于根据拟合曲线可以计算裂缝渗透率Kf1、溶洞体积V、窜流系数λ和溶洞储容比w等油藏参数,从而可以得到试井解释结果数据,提供了一种综合考虑储层性质的试井解释方法。
实施例五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所述的试井解释方法:
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包括溶孔、裂缝和溶洞,所述试井解释模型包括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的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
根据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的井底压力解;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
将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取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
通过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
其中,基于流体粘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以及裂缝和基质的渗透率、压力、孔隙度、压缩系数,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基于地层渗流模型和流体渗流模型,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
作为一优选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对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模型进行无因次化,以获取无因次试井解释模型,有利于后续进行计算。
通过结合储层性质,综合考虑裂缝、溶孔和溶洞的渗流模型,建立了更加符合实际的缝洞型油藏试井特定的试井解释模型,可以有效提高试井解释模型的精确度。
作为示例,根据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的井底压力解可以为,对基于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以及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构建的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后,求解获得拉普拉斯空间下的井底压力解。再将求解得到的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解通过Stehfest数值反演法,计算得到实空间的井底压力解,并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其中,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可以为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
作为一优选示例,为了更全面的考虑储层性质,提高对试井解释的精确度,该步骤还可以具体为,对基于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以及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构建的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后,叠加井筒储集系数和表皮系数,以得到综合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后的拉式空间井底压力解。从而可以综合考虑井筒中流体的存储释放以及井底周围受污染的情况。
作为一示例,将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可以为,将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与实测试井的压力恢复数据进行拟合,具体的,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坐标系中,绘制实测试井的压力恢复及压力恢复倒数的双对数曲线,利用基础参数,通过不断调整油藏参数及拟合参数,反复调用正演过程,使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与实测试井的双对数曲线相互拟合,以得到最终的拟合曲线。
通过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可以为,根据拟合曲线可以计算裂缝渗透率Kf1、溶洞体积V、窜流系数λ和溶洞储容比w等油藏参数,从而可以得到试井解释结果数据,提供了一种综合考虑储层性质的试井解释方法。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所述的试井解释方法:
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包括溶孔、裂缝和溶洞,所述试井解释模型包括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的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
根据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的井底压力解;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
将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取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
通过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
以上描述的处理、功能、方法和/或软件可被记录、存储或固定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将被计算机实现,以使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所述介质还可单独包括程序指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或者包括其组合。所述介质或程序指令可被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技术人员具体设计和理解,或所述介质或指令对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是公知和可用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性介质,例如硬盘、软盘和磁带;光学介质,例如,CDROM盘和DVD;磁光介质,例如,光盘;和硬件装置,具体被配置以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等。程序指令的示例包括机器代码(例如,由编译器产生的代码)和包含高级代码的文件,可由计算机通过使用解释器来执行所述高级代码。所描述的硬件装置可被配置为用作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以执行以上描述的操作和方法,反之亦然。另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分布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中,可以分散的方式存储和执行计算机可读代码或程序指令。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试井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包括溶孔、裂缝和多个溶洞组成的多洞缝洞模式,所述试井解释模型包括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的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所述多洞缝洞模式的流体渗流模型,所述多洞缝洞模式中包括钻遇溶洞以及所述钻遇溶洞周围的多个溶洞;
根据所述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井底压力解;利用所述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
将所述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取所述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所述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
通过所述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所述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
所述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的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所述多洞缝洞模式的流体渗流模型,包括:
根据钻遇溶洞周围的其余溶洞向着所述钻遇溶洞窜流的过程、连接条件以及所述钻遇溶洞周围其余溶洞的单洞渗流模型,建立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所述多洞缝洞模式的流体渗流模型,所述多洞缝洞模式的流体渗流模型的表达式为:
……
其中,R表示溶洞半径,h表示有效厚度,Kf表示裂缝渗透率,μ表示流体粘度,pf表示裂缝压力,r表示径向距离,rw表示油井半径,Ctv表示溶洞压缩系数,φv表示溶洞孔隙度,pw表示油井压力,C表示井筒储集系数,φv表示油井孔隙度,t表示时间,n表示裂缝的总数且n=1,2,……,i……,q代表产量,B代表原油体积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包括溶孔、裂缝和溶洞,还包括:
基于流体粘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以及裂缝和基质的渗透率、压力、孔隙度、压缩系数,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
基于所述地层渗流模型和所述流体渗流模型,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渗透强度进行地层区域划分;
所述基于流体粘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以及裂缝和基质的渗透率、压力、孔隙度、压缩系数,建立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包括:针对划分后的每个地层区域,分别建立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其中,每个地层区域中裂缝和溶孔的地层渗流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μ表示流体粘度,Kf表示裂缝渗透率,pf表示裂缝压力,r表示径向距离,Q表示地层区域且Q为正整数,α表示形状因子,Km表示基质渗透率,pm表示基质压力,φf表示裂缝孔隙度,Ctf表示裂缝压缩系数,t表示时间,φm表示基质孔隙度,Ctm表示基质压缩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无因次化,以获取无因次试井解释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井底压力解,包括:
对所述无因次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以得到拉式空间的井底压力解;
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法将拉式空间的井底压力解反演到实空间,获取所述实空间井底压力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无因次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以得到拉式空间的井底压力解之后,还包括:
叠加井筒储集系数和表皮系数,以得到综合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后的拉式空间井底压力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包括所述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的双对数理论曲线;所述试井实测数据包括压力恢复数据。
8.一种试井解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包括溶孔、裂缝和多个溶洞组成的多洞缝洞模式,所述试井解释模型包括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的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所述多洞缝洞模式的流体渗流模型,所述多洞缝洞模式中包括钻遇溶洞以及所述钻遇溶洞周围的多个溶洞;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井底压力解;利用所述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
曲线拟合模块,用于将所述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取所述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所述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
试井解释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所述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
所述基于流体粘度、有效厚度、径向距离、时间、形状因子、原油体积系数、产量、孔隙度、压缩系数和压力建立的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所述多洞缝洞模式的流体渗流模型,包括:
根据钻遇溶洞周围的其余溶洞向着所述钻遇溶洞窜流的过程、连接条件以及所述钻遇溶洞周围其余溶洞的单洞渗流模型,建立所述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所述多洞缝洞模式的流体渗流模型,所述多洞缝洞模式的流体渗流模型的表达式为:
……
其中,R表示溶洞半径,h表示有效厚度,Kf表示裂缝渗透率,μ表示流体粘度,pf表示裂缝压力,r表示径向距离,rw表示油井半径,Ctv表示溶洞压缩系数,φv表示溶洞孔隙度,pw表示油井压力,C表示井筒储集系数,φv表示油井孔隙度,t表示时间,n表示裂缝的总数且n=1,2,……,i……,q代表产量,B代表原油体积系数。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试井解释方法。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试井解释方法。
CN202010767978.6A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4086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7978.6A CN114086934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7978.6A CN114086934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6934A CN114086934A (zh) 2022-02-25
CN114086934B true CN114086934B (zh) 2024-03-19

Family

ID=80295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7978.6A Active CN114086934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693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4739A (zh) * 2015-11-26 2016-04-1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6204303A (zh) * 2016-07-08 2016-12-07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权重分配的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评价方法
WO2016192077A1 (zh) * 2015-06-04 2016-12-0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一种致密气压裂水平井数值试井模型建立求解方法
CN106599449A (zh) * 2016-12-12 2017-04-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溶洞体积计算的试井解释方法
CN108442922A (zh) * 2018-03-26 2018-08-24 刘敬寿 一种水平井最优钻井轨迹预测方法
CN110532592A (zh) * 2019-07-15 2019-12-0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缝洞油气藏压裂井大溶洞试井解释方法
CN110593865A (zh) * 2019-09-29 2019-12-2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油藏缝洞特征参数试井解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91348A1 (en) * 2016-01-04 2017-07-06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Modeling to characterize fractures network in homogeneous petroleum reservoir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2077A1 (zh) * 2015-06-04 2016-12-0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一种致密气压裂水平井数值试井模型建立求解方法
CN105484739A (zh) * 2015-11-26 2016-04-1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6204303A (zh) * 2016-07-08 2016-12-07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权重分配的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评价方法
CN106599449A (zh) * 2016-12-12 2017-04-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溶洞体积计算的试井解释方法
CN108442922A (zh) * 2018-03-26 2018-08-24 刘敬寿 一种水平井最优钻井轨迹预测方法
CN110532592A (zh) * 2019-07-15 2019-12-0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缝洞油气藏压裂井大溶洞试井解释方法
CN110593865A (zh) * 2019-09-29 2019-12-2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油藏缝洞特征参数试井解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尺度溶洞发育的缝洞型油藏试井解释模型研究;尹洪军 等;特种油气藏;第25卷(第5期);第84-88页 *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分析模型研究;邢翠巧;尹洪军;李兴科;赵梓瑜;付京;;河北工业科技(01);第31-36页 *
裂缝孔隙介质储层产能确定方法;刘德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04);第57-6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6934A (zh)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9449B (zh) 一种溶洞体积计算的试井解释方法
CN111581786B (zh) 用于分析缝洞串联模式双孔复合储层的试井解释模型的试井解释方法
CN110532592B (zh) 一种缝洞油气藏压裂井大溶洞试井解释方法
CN104533370B (zh) 压裂水平井油藏、裂缝、井筒全耦合模拟方法
CN104834807B (zh) 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应力敏感储层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CN109162701B (zh) 一种煤层裸眼井破裂压力预测方法
CN105893679B (zh) 低产水平井续流修正试井解释方法
CA2974829A1 (en) Modeling of fluid introduction and/or fluid extraction elements in simulation of coreflood experiment
CN103912269B (zh) 页岩气储层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录井确定方法
CN111353205B (zh) 用于致密气藏产水气井地层压力和动态产能的计算方法
CN110096718B (zh) 一种获取碳酸盐岩油藏中溶洞的体积的方法
CN106886046B (zh) 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
CN110472372B (zh) 基于双重介质的渗透率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0107277B (zh) 一种获取碳酸盐岩油藏中井钻遇溶洞的体积的方法
CN113216947A (zh) 基于监测井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的水平井压裂过程裂缝高度确定方法
CN112903555B (zh) 考虑孔隙各向异性的多孔介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4086934B (zh) 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11950112A (zh) 一种适用于底部封闭的碳酸盐岩储层动态分析方法
CN112377182A (zh) 大型孔洞裂缝型碳酸盐岩储集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132204A (zh) 一种变应力场中非常规储层气-水相渗曲线计算方法
CN112377184B (zh) 串珠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参数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4580100B (zh) 压裂水平井全井筒压力计算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CN114086933B (zh) 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Renard 151 Hydraulics of wells and well testing
CN114065113B (zh) 一种自然裂缝储层多段压裂水平井干扰试井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